交流与表达课程总结800(小编整理)

时间:2020-10-05 13:2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流与表达课程总结80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交流与表达课程总结800》。

第一篇:交流与表达课程总结800

交流与表达课程总结 800

交流与表达课程总结 800 际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既有相互依存、互相吸引的一面,也有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一面.当相互依存占支配地位时,就表现为人际吸引,当相互分离占支配地位时,就表现为人际排斥.人际排斥对人际关系是有害的,有时甚至会对人际交往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搞好人际交往呢?首先应排除妨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各种不良因素.影响人际交往的不良因素主要有:

(1)相处距离,首先是空间距离.在同一办公室、同一场合、同一活动圈内,都容易因经常相遇、接触、沟通、互相帮助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友谊关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在于交往双方相互吸引产生的相互接纳,发现对方的思想、态度、兴趣、为人处事等有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地方,于是继续交往与沟通,在继续交往与沟通中达到进一步的相知,从而结为知交.(2)一个人的品格、能力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人们都羡慕优良、能力出众的人.真诚、坦率、乐于助人、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对人有吸引力;能力较强的人,容易引起他人的敬佩感,自愿与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喜欢精明又有小缺点的人,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仰巴脚效应”.意思是指精明的人不经心犯

点小错误,不仅不影响他的优点,反而使人觉得他也和常人一样,会犯错误,有平凡的一面,使人感到好接受,产生安全感.(3)由交往而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重要的条件是交往双方的相互吸引.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热情、羡慕,而另一方却表现冷漠、蔑视,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引起交往双方相互吸引的因素是双方的相似与互补.除了相似与互补能够导致交往双方相互吸引外,还有仪表也是一个因素.一个相貌举止端庄大方、谈吐优雅不俗的人,给人形成的第一印象总是良好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量,使人愿意与之继续交往,并对其言行多从好的方面设想、解释.这就有助于双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它包括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识知和对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人际知觉所认知的对象是人际关系.人际知觉的良好印象会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发展;相反,人际知觉印象的不良,则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起阻碍破坏作用.交流与表达课程总结 800 沟通是一门艺术,商务沟通更是一门高级艺术。“只有具备高超的沟通技巧,才能增强职场竞争力,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在错综复杂的商务活动中游刃有余。”《商务沟通》这门课就从沟通的基本含义讲起,浅

显易懂,层层深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广阔的“高级艺术”领域,其中的智慧闪着幽默,幽默包含技术,技术服务智慧,含盖职场沟通的各个方面,不仅如此,也对平时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有莫大帮助,是门十分科学有用的课程。以下为我的一点点学习心得感想。

商务沟通可分为“有声沟通和“无声沟通”两大类。电话沟通、演讲、面谈等都为有声沟通,而倾听、文书、身体语言等为无声沟通。我们平时的沟通都是“有声沟通”为主,“无声沟通”为辅进行的。

有声沟通中,有效的口头表达是很重要的。它包含准确、清晰两个要素,最终表现为说服力的效果。这就要求表达者在确定好谈话目的后展开技巧性的、吸引人的谈话,动之以情、讲之以理、诱之以力等都是常用的方法。适当地可三十六计全面贯彻到谈话中。个人经验之谈,在口头表达时自身的文化涵养和人格魅力是很重要的。语言艺术需要文化涵养支持,文化涵养能从人格魅力展现,人格魅力装点语言艺术。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培养人格魅力,并把它们转化为沟通中的有效工具,能运用自如。

口头表达中还要注意语气、语速、含蓄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得事先把沟通的基本内容 6W(why、who、where、when、what、how)搞清楚,不然你对着一个农民说孔子,那也是无济于事的,反而会落下故意运用知识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的嫌

疑。

6W 是有声沟通和无声沟通的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万万不能不准备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6W 也利于更加顺利地达到沟通目的。这应该是大家都掌握的,在此就不多展开了。

无声沟通中倾听是有效沟通的武器,它和身体语言、礼仪等作为口头表达的助手能使沟通目的更好地实现。要做一个好的谈话主导者,倾听是很关键的一点,倾听能使人更好地掌握对方的思想及目的,及时根据倾听到的信息调整谈话方式或方法,使沟通顺利进行。而在身体语言、礼仪,如手势、站姿、着装等方面,更强调的是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若与人沟通时着西装穿白袜子,主动与人碰杯时高过别人的杯子,讲话时翘着二郎腿且手势过多幅度又大等等行为都是令人反感的。要创造轻松自由的谈话气氛,不仅需照顾到对方的习惯,而且自己也要充满自信而非自傲,不卑不亢。商务沟通作为职场沟通与生活中的沟通毕竟是不同的,不能太随便。

商务文书的写作、求职信以及其它书面材料也属于无声沟通,除了要注意格式、排版、纸张等硬件,内容的专业性、条理性、逻辑性更是不能忽视。这类无声沟通对文字功底有一定要求,平时得多锻炼,实在文字功底差的,可实行“外包”,但涉及一些商务吉姆的还是需慎重考虑此举。说到文

书写作也并不难,最简单的无非中心思想+格式+条理,掌握了自然很多地方都会十分方便。

现代大学生都倡导一笔字、一口话、一手文章,一笔字电脑可帮我们完善,但一口话、一手文章是马虎不得的。商务沟通就包含了一口话和一手文章,侧重前者,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它与实际联系紧密,我们将来踏入社会职场沟通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应大力推广。不仅是营销系,会计系有同学见到这门课程也希望能学,其它的系更不在话下。

就像普通话人人都要学 要说 一样,在校大学生人人都是要跨入职场的,希望学校能考虑在全校范围内开这门课程,这也是大大利于学校“成功素质教育”的发展的。

交流与表达课程总结 800 在现代社会,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真得十分重要。但是一直以来,我都不太擅长与他人交流。在中学时代,大家基本上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当时人际沟通能力并非显得那么重要。但是到了大学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我发现自己并不能很好地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去,在学院的组织部门里也不像其他的干事那么地活跃。于是就更加意识到自己身上缺乏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虽然我知道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但还是抱着学习和获得帮助的心态选了这门课。

抛开这门课的内容不讲,我想我学到了两个字:尊重。说实话,以前上通识课都是抱着拿学分的心态,上课不是在刷手机,就是在完成专业课的作业。偶尔,老师讲到什么搞笑的话题,全班便哄然大笑,片刻之后,大家又成为了低头族。然而,第一次上这门通识课的时候,老师独特的排座和点名方式令我大吃一惊。由于被安排在了第一排正对讲台桌的位置,当时心中还有点暗暗叫苦。不过后来老师后来大概说了这么一番话:既然学生都情愿做低头族,不愿抬头听老师上课,那么老师也可以马马虎虎地备课,随便搪塞学生。因为,学生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了。从那时起,我突然决定,要认真对待这门课,一整个学期也就自然而然坚持下来了。现在想想人际沟通不也是这样的吗?如果连尊重他人这个基本前提都做不到,对方也不会尊重你,更别提诚心的交流了,人际关系也无从谈起。所以,我认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尊重这一点不容忽视。

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自己感触颇深的有以下几点。首先,在一堂课中,提到这么一句话:做人的道理+知识=文化。其实在大多数人眼里,文化就简单地等于知识,学历,受教育程度,我自己也一直这么认为。由于老一辈的人常常会教育孩子多读书,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所以就理所当让把文化和读书挂钩了。

像我自己平常书读得并非很多,简单直白地说,就是肚子里没什么墨水。每当看到那些满腹经纶,又或者看上去很高雅,很有品味的所谓的文化人,我都会悄悄地避而远之。

感觉自己和别人之间有巨大的差距,总想着人家说的话自己根本插不上嘴,又生怕说错了什么惹人笑话。现在想想还是挺可笑的,总是把交流局限于自己身边的人,这样永远只能在一个小小的角落蜷曲着。看一下这个等式,等式的左边,不管哪一个增加了,等式的右边都自然会增加。虽然我的知识并没有那些人那么渊博,在某些专业领域没有评头论足的一席之地,但我至少可以学好做人的道理。如果更好地掌握它,想必当遇到那些真正有“文化”的人,自己也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自信地交流了吧。

第二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老师提及的关于胡雪岩的案例。胡雪岩通过四次机会,完成了自己华丽的转身,从一名家境贫穷的农村小孩成为了受人尊敬的大银行家。一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才是一个懂得实现自我的人。胡雪岩就是这样,不轻易放弃每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然而,反观现在,很多人为自己的失败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没有机会。其实,只不过是为了安慰自己,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罢了,又或者是为接下来的碌碌无为做一个铺垫。拿我自己来说,不知不觉,现在已经接近大二的尾巴了。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感觉满腔热忱,充满热血,一口气报了好几个组织部门,最后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外联部。当初就是抱着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扩宽自己的交际网这样的想法,才一直心心念念着要进这个部门。进部门初,一些杂活自然就落到了我们

这些小干事头上了。

学院里举办各种演讲活动时需要我们出去拉赞助,部长便让我们单独活动。忙活了整整两个星期,部门会议上,只有我一个人什么赞助都没有拉到。当时看到大家兴高采烈地讨论着,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我很自然地就这么安慰自己了:肯定就是我运气不好,没碰上什么好机会,她们去的地理位置比较好,遇上的赞助商都很大方。不过,后来在类似的几次活动当中,我都处于劣势,以至于最后在进一步考核中被踢出了部门。现在回忆起来,完全和机会无关。仅仅是自己的沟通能力比较差,并且又没有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导致了惨败的结果。关于他的案例中,另外提到的令我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通过提升自我,把自己想要变成别人主动让你要。这也应了一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努力把自己变成优秀的人,我想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人格魅力所在吧。

此刻想到了一个再也简单不过的丑小鸭的故事。平庸的人,就像当初的丑小鸭,无论再怎么努力地在天鹅群中表现,只会被嫌弃和鄙视。而此刻,我们就需要像丑小鸭一样,提升自己,十年磨一剑,完成蜕变。当成为天鹅的那一刻,一切便会不一样了,不需要费劲心思地去祈求和讨好,只需在那儿轻轻一站,就会有一大堆人向你投来赞赏的目光。所以,我想在今后的大学生活,包括接下来要走得路当中,我一定要记得这六个字:时刻充实自己。我要做的就是

少抱怨,多学习,因为我知道,在成为别人主动让你要这条道路上,我还要走很远。

第三点是关于倾听。何为沟通,何为交流,字面意思上理解,不就是“说”吗。其实并非这样,倾听也是交流的一部分,而且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看来,倾听更加接近心灵,需要以诚相待。课堂当中提到了空杯心理,我把它理解为抛空杂念,放低姿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真得很难做到这一点,总是急于想表现自己,也不管自己在他人眼里是否真得像个小丑一般可笑。其实生活中,往往是那些有能力的人,越是懂得倾听,因为他们懂得在什么样的场合适合做“满杯”,什么样的场合适合做“空杯”。另外,老师提到的非语言信息,我感觉到十分有趣。通过主人是否真心想留客人吃饭这个例子,我觉得好像真是那么回事,有时非语言信息也能为我们的交流提供很大的线索,要不怎么说察言观色呢?往往一个人的肢体动作具有很丰富的信息量,如果能够很好地读懂它,我想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自己应该会少犯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吧。

第四点,就是关于敬语了。我本身是学日语的,所以对这方面还是了解一点。在学习日语的过程当中,让我挺苦恼的一点是敬语的学习。老师经常说很多日本本土的人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一点。自谦语和尊敬语各种形式的变化,在不同场合,对不同身份的人,说话都很有讲究。相比之下,对

汉语中的敬语,我好像就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了。无非就是作文课上练习写信的时候,会用到您,您好之类的,然而像令尊,令堂这些词语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用过,记忆中,只在小学的语文基础知识考试中做过一两次而已。在日语中,辈分相同,甚至地位比你低,只要是不熟悉的人都必须使用敬语。然后如果在中国,我真得不敢想象。同学之间,说您好,您吃饭了吗之类的话,估计不熟的人会白你一眼,心想有必要这样吗。熟的人会对你说:你今天没问题吧。现实状况的确是这样的,我也问了身边的同学,大家基本上都说如果被别人称呼您,会感觉很怪异,不自在,觉得没必要。

不过,我感触最深的还不是敬语这一点。现在的大学生,不要说敬语了,脏话的确是经常放在嘴边。记得老师在课堂中说过,现在的许多年轻人,讲了脏话,甚至还不知道是脏话。我突然一震,像我上大学后,就老是把“我去”放在嘴边,后来回去一查,这竟然也是脏话。为此,我们寝室还开了一个卧谈会。其中有一个室友认为,特别亢奋或激动或愤怒的时候,只能用脏话表示自己的心情,这是最好的发泄的方式。也有一个室友附和着说:对啊,不说脏话,人生多没有意思,想要表达自己的时候就说出来,没必要藏着掖着。不过最后大家得出的一致结论还是,熟的人之间说说完全没关系,公共场所还是要尽量控制一下。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中国大学生在敬语这方面的意识的确是很薄弱。在很多交流中,这势

必也是一个障碍,无形之中拉低了自己,又给他人带来了不好的印象。以后,我还是要慢慢地去扭转自己的一些不好的观念,在交流中做到敬人重己。

最后,老师在结课的时候送给我们的一句话,我非常喜欢。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我觉得不管处于怎样的状况,这句话都能不断地激励我。我需要做的就是积累,孕育,在盛开的那一刻,做到最精彩。

第二篇:表达与交流课程目标

表达与交流课程目标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7)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8)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9)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第三篇:表达交流

表达交流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写作目标

1、了解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2、进行横向发散性思维训练,学会灵活运用横向模式展开议论。

3、培养对议论文写作中思维品质的认识,提高认真组织文章的学习品质,养成作文前编写议论文提纲的习惯。

写法指导

一、议论文横向并列式结构的基本特征

议论文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总分式等。其中并列式是典型的横向模式,即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能够对一个总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二、横向并列式结构的优点

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可以说,横向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使用横向并列式结构要注意的几点

第一,要考虑分论点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系。第二,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作中心句。第三,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第四,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交叉包容。

四、横向并列式结构运用举例

这次写作训练的目的是了解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话题是“解读时间”。“时间”这个对象本身很玄妙,难以捉摸,这个话题比较难以把握,对它作横向剖析可能会有困难,习作时可以借助别的话题来做补充练习。正如新教材的主编顾振彪老师在《21世纪高中作文教材的改革》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单元中话题与写法缺乏必然联系的情况几乎不可避免。教材是这样设计的,使用教材时只要注意到这种情况:对于这个话题来说,用这种写法只是举例;对于这种写法来说,用这个话题也只是举例。在写作中,完全可以灵活处理话题与写法的关系。” 例如:

1、《说“思”》:

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

分论点:(从“思考”的作用角度设置)(1)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2)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二)(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三)

2、《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分论点:(从意气的作用角度设置)

(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情感)(2)人有意气,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行动)(3)人有意气,就摧不垮,压不倒(意志)

3、《品读人生》

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人生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分论点:(从品读内容的角度设置)

(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

五、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横向结构本论部分由几个并列分论点组成,那么我们如何提炼分论点呢?我们来看一道作文题: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指某些人永远不知足,得到了还指望得到更好的,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显然,此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请大家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列出分论点。例如:

(1)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进取开拓的精神;(2)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力争上游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内涵,提炼分论点。我们再来看一道作文题: 做人和处事,如果凡事追求圆满,事事工于算计,互不相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留一道缝隙,那么,应该怎么去留缝隙呢?请同学们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写出作文的提纲。可以这样拟定分论点:

(1)给自己留一道缝隙,轻松快乐的生活。(2)给理想留一道缝隙,坦然面对失去。

(3)给子女留一条缝隙,使自己和孩子获取快乐。(4)给他人留一道缝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在这里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结果,而分论点是满足结果的“条件”。此种类型主要从“怎么办”的角度来设立分论点。

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都有其许多不同的侧面,揭示这些要素和侧面,也就揭示了整个事物。因此,提炼分论点的方法是有多种的,还有如“因果分析法”、“意义分析法”等,我们可以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如下方法,较快地打开思路,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

其一是横向比较。在论证中往往少不了横向的比较,或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比较,或进行同龄人之间的比较;或进行各国之间对同一个事情采用不同方法得到不同结果的比较„„从而有力地论证作者自己提出的论点。这种讨论问题的角度便于打开论证的思路。

其次是由此及彼。横向比较讲的是同一事物的横向联系,由此及彼是指某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即这一事物的发展或静止对他事物的影响。如教育对人的影响,从而联系到企业,即人对企业的影响,再进一步联系到社会,即企业对社会的影响。这样一联系,你会发现:教育决定了人的素质,人的素质影响到企业的效益,而企业的效益又与社会安定、物质文明不无关系。有了这样的联系,你在讨论问题时,就可以广泛地伸出触角,做一番全面的论证。

其三是正反论证。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因为任何事物都具备正、反两面的因素,当读者完全认识事物的正反面时,就会做出最正确(即作者所主张)的选择。所以写作议论文时,可考虑从正反两面 打开思路。

六、以“时间”话题为文,采用横向并列结构 “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孔子说:“逝者如斯夫。”鲁迅说:“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无端地浪费自己的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朱自清曾用《匆匆》来表达他对霎时间的感受,李大钊用《今》告诫人们要把握现在,高尔基借《时钟》的“嘀嗒”之声揭示生命的历程,刘墉则在《创造超越的人生》中阐释“瞬间”和“永恒”的辩证关系。还有的人用诗来表述: 丑陋是需要世间解读的美丽,沉默是需要时间聆听的声音;

矮小是需要时间衡量的高大,肥胖是需要时间欣赏的苗条;

贫穷是需要时间开发的财富,落魄是需要时间勉励的雄心;

欲求是需要时间升华的奉献,急躁是需要时间锻炼的从容;

愚昧是需要时间启迪的智慧,骄傲是需要时间修炼的谦逊; 挫折是需要时间等待的成就,苦难是需要时间回味的甘霖。

然而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悲秋伤春、怨天恨水,哀叹韶光易逝,悲愤时间不再。其实,岁月是挺公平的,它带走一些东西,也带来另一些。怎么让自己在岁月匆忙溜走中越变越好?人不是定期存款,不会自动升值。有人活得像佳酿,越老越醇,有人活得像牛奶,新鲜可口,但不耐久。你会是美酒还是仅仅是牛奶?累积了经验却丧失了真情,练就了智慧又耗尽勇气,这是悲剧。在人生里,人应当坚持自己的理想,唯有如此,才能按照自己的方向走人生路,才不会被世事的狂潮卷走,才能不会随波逐流,时间会让我们分辨出世间的永恒与短暂。通过对“时间”的分析,我们会明白活在过去,那是徒劳;活在未来,那是虚幻;惟有活在当下才是真实。当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又无法掌握未来时,就应好好地把握与珍惜现在,不让它白白流逝,活出自我,活在当下!“时间”的确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话题,但也是一个抽象的话题。我们可以仔细阅读“话题探讨”部分和“写法借鉴”部分,将关于“时间”的一些说法加以概括,要注意那些引起我们的兴趣、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的说法,然后在班上交流、讨论,以此来活跃我们的思路。“写作练习”部分提供了五道作文题目,是供我们自由选择的。

例文评析

时间的厚度

我们不能增加时间的长度,但能增加时间的厚度。——题记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虎啸深山,驼走大漠,这些雄浑开阔的场景让人陶醉;帝王将相,功过是非,钟鸣鼎食,琼楼玉宇,这些光芒四射的字眼让人目眩。但山河依旧,昔人已去,他们都已被时间涤荡得无影无踪。面对这,我们不要感喟人生易逝,岁月难留,我们要能把握时间,增加时间的厚度,让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民族英雄岳飞被害**亭,年仅39岁,正当壮年,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实在太少。但他在金人入侵、朝廷偏安的多事之秋,刺上“精忠报国”,写下“还我河山”,高声吟唱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决心要直捣黄龙府,打得金人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如一朵开得正艳的花被狂风吹落,短短的生命却是浓缩的精华,较之碌碌无为空活百年的人,其时间岂只厚百倍!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自我。年少的班超由于家境贫寒,只能替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面对岁月的流逝,他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我该拥有的,人生纵使没有大志也不该整天只抄抄写写。于是他将笔重重一掷,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便演绎出了出使西域的传奇人生。而他所做的,就是瞄准着理想目标,时时刻刻把握着时间,付出行动。试想,倘使没有那千钧一力的一掷,历史便少了一段传奇,而班超纵使长命百岁,也只会一辈子哀叹人生无味的。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前进。“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蒲松龄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蒲松龄的一生,确实很苦,他屡试不中,生活贫苦,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面对一次次打击,蒲松龄从没放弃书写《聊斋志异》。好友劝他不要写小说,全心全意考功名,但他相信自己 的选择,要证实自己的价值。于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问世了。于是,一个失意文人终于懂得了怎样去把握人生,呈现生命的价值。

上天赐给我们的时间是多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只要珍惜时间,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勇于挑战,不畏挫折,以此来增加属于自己的时间的厚度。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是过眼云烟,我们将会抒写出人生的传奇!简评:

本文为某校学生习作,标题新颖,有内涵,行文中多处点题,紧扣中心。作者在第一段就点明中心论点,然后使用“条件分析法”从“怎么办”的角度提炼出并列的三个分论点“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自我”、“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前进”,结尾再次点明主旨,结构严谨,是一篇典型的横向并列结构的议论文。

第四篇:设计表达课程总结

设计表达课程总结

在这段时间的课程学习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知道了自己所欠缺的,并且在平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不断地取得进步,相信这些练习对我以后的专业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

开始时的我对设计的理解有效地帮助我进一步的认识了设计,并且把我脑海中的设计通过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使我不断地完善我对“what is design”的设计。

后来通过单体和整体效果图的训练,使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更发现了自己与自己所想学的专业的差距。我知道了自己的手绘能力的不足,并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和训练,一步步地提高自己的手绘能力和立体空间感。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发现自己还是有所提高的。

在小组的集体作业中,不但锻炼了我们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实际的测绘中,我们在测绘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门窗、家具的尺寸,这些对于我们以后的专业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想,通过本次的课程学习,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今后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及时的发现自己的不足,就更加有利于我在今后不断地有针对性地完善自己。

第五篇:必修一课:表达与交流一

第八次课:表达与交流<一>

一、心灵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事

<一>什么叫触动心灵

我们之所以觉得没有东西可写的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的敏感。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一种发现美的眼光。我们除了要对生活敏感外,还应该有一颗对生活感恩的心。我们有时候觉得没有东西可以写,可能是我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司空见惯了,正如书中说的一样“面对一个生活场景,一句真情的话,一个善意的微笑„„只要我们的心灵不麻木,就会激起涟漪。” 如:朱自清《背影》 《拾馒头的父亲》 生活当中的一些感人事迹

<二>为什么要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伟人、大事固然可感,一个生动的场景,一句真情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也是生活美、人性美的表现,也会折射出生活的真谛,“一滴水里看世界”“细微之处见精神”。再者,同学们日常生活所能观察到的大多是一些凡人小事,因此,从平凡的小事中观察人物,从细小的言行中探索人物心灵,是我们尤其需要培养的本领。

<三>、作家谈有感而发

1.我写东西时是有感情的,没有感情时,我就不写。──巴金《在四川省文学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2. 没有感情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歌德

3. 你自己要先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贺拉斯

4.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写出来。──冰心《写作经验琐谈》

<四>怎样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材料,要特别留意,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曾使你的心灵受到了触动,要把它发掘出来。在发掘感动点时,要注意抓住细节,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

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写了一篇《麻雀》,把一只老麻雀写得十分生动。

为了救护自己的小麻雀,这只老麻雀表现出惊人的牺牲精神,它不顾力量的悬殊,“势如飞石一般,正投到狗的鼻前来”,它了解狗是多么庞大的怪物,虽然“惊恐万状,倒竖了全身的羽毛,发出了绝望而哀求的叫声”,但它还是“两次投向那齿牙发光的张大的口边”。这只老麻雀,多么令人同情,又多么令人尊敬!

2、提炼素材。这个过程,是发掘主题、深化意蕴的过程。要善于从触动你心灵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它为什么触动你?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一定要把这些感悟写出来。

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里面可爱的人和事就是作者从在朝鲜战场上采集到的无数感人的材料中反复推敲、仔细提炼出来的。

3、整体构思。动笔前一定要想一下要写的人和事,需要从哪点展开叙述?重点安排什么材料?在何处、做怎样的议论和抒情?怎么收尾?

总之,只要善于观察、思考,家庭、社会、学校以致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都会给我们垢心灵带来许许多多触动。只有心灵受到触动,真挚的感情才会很自然地在我们的笔下流露出来。否则,勉强为之,一定写不出好文章。

<五>怎样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但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着眼于“小”。在写作时,不一定要写大人物、大事件,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只要我们感受独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正如艺术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

2、着眼于“真”。总有一些同学逃不出选材虚假、陈旧的“怪圈”。比如,他们写老师总是固定的选材套路:“五个一”――雨天里的一把伞(学生忘带雨具,老师出手相助)、病痛中的一片药(学生高烧难耐,老师授以良方)、缺席后的一堂课(学生卧病在床,老师排忧解难)、失败后的一番话(学生失败沮丧,老师开导解惑)、暗夜里的一盏灯(夜半时分,孤灯一盏,老师奋笔疾书,默默奉献),这“五个一”近乎笑话,但我们却随处可以看见它的影子。这些脱离了生活真实的“故事”,自己读了也要反胃,更不用说以情动人了。当然,文章中的真,并不是客观描绘,生活实录,而是经过提炼、升华的真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真,是“一种生活中的可能”。

3、着眼于“深”。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以期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要想深入挖掘材料的意义、价值,除了自己的思考,还要多读书,弄明白成功的作品是怎么做的,模仿、借鉴会对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很大帮助的,正如梅兰芳所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写作也是这样。

例文展示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声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 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布置作业

1.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你最受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2.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淡忘了,而某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却记得很清楚;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记不清了,而作品中的某个细节、或语 言、或动作、或某个人物的肖像却记得很清楚。

请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补充:“人生是一条浪花飞溅的长河,时光的流逝淡化了过去的记忆。但总有一些人和事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就像照相的底片,随时可以再现。”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类文章的题材几乎无穷无尽,每个人都会写出与他人不同的文章,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以及感受生活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这类文章的题材,大致有以下几类:

亲人类:主要是与自己有密切血缘关系的人,因为他们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最多,相处的空间最近,观察得最多,感受最深刻。

社会关系类:主要是指与自己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一般的说,这类人与自己的关系仅次于亲人,自己对他们的观察也较多,感受也很深。同学朋友类:这是人除家庭之外的另一个空间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群体,自己与他们相处相交,有机会观察并感受他们的人和事。

不特定人群:这类人根据每个人的生活空间,价值取向不同而不同,有的是一位经常看见的拾荒者,有的是路边的小贩,有的是一位经常到学校来送衣物的学生家长。不同的作者会根据自己的不同审美观、价值观去观察并感受有关这个群体的人和事并写出好文章。

二、《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教学目标

1.认识记叙有不同的角度,且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2.学会在写作中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记叙角度。教学过程:

一、话题探讨

1.我国的尊师传统源远流长,不少尊师名言广泛流传,你知道哪些有关尊师的名言? 2.为什么要尊师,你对“尊师”有怎么的看法?

3.在你的老师中,有令你印象深刻的吗?说说他(她)让你念念不忘的地方。

二、选取记叙的角度

1.什么是记叙的角度

在这里所说的记叙的角度,指的是视角。即记叙者站在什么位置来看记叙对象。2.记叙的角度:

从叙述人称上来看:(1)采用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即是所谓的有限叙述视角,“我”无法感知的时空则无法叙述。这种视角有几种情况,让主要人物自述其事,如《狂人日记》《社戏》;让次要人物侧述,如《孔乙已》中的小伙计,也可以让局外人旁叙,如《我的叔叔于勒》。

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能给读者以很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并体现着鲜明的主体性与浓郁的抒情性。(2)采用第二人称

所谓第二人称叙述就是文章中频频出现“你”的称呼,作者采用这种称呼叙述有两种情况:

一是把读者称作“你”,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用法。这种方式可以消除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使读者觉得亲切、自然。二是对被叙述对象称作“你”,如朱自清的《给亡妇》,文中称作者已经逝世的妻子为“你”。这种虚拟对话的方法,可以使叙述对象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由历史变成现实,从而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3)采用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叙述,则是“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它所叙述的对象不受个人所处角度的影响和限制,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如《项链》《陈奂生上城》《边城》等等。

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作者的视角比较宽,可以自如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任何一个侧面,也可以抓住某一个角度深入开掘立意。

3.如何选取记叙的角度

事实上,不论那种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本质上都属于作者视角,只不过是呈现的形式不同而已。各种记叙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而一篇记叙性文章,很少只使用单一的叙述人称,常常是两种或三种叙述人称的交替使用,各有主次、程度的差异而已。

在熟练掌握三种人称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表达需要选择记叙角度。

例如: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选段1:

如果总结一下刚才我所讲的几个时代,我们可以这样说„„

那么,有人问,到21世纪会发生什么现象?要想预测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一个长远的社会动态通常都有很深的很长远的因素。我个人认为,„„

不错,不错,这些问题都会发生,可是我们看看20世纪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科技的发展所需要的原来很简单,只是我刚才所讲的四个条件,只要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的支持,中国在20世纪里有前三者,到了21世纪我认为将四者具备,所以我对21世纪中国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

——采用第一人称,发表自己的见解。

选段2 如果你去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年中国文献的话,你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奇谈怪论,都是因为受到了自卑感的影响。

——采用第二人称,接近与听众的距离,引领他们共同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

选段3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时候有所谓四大发明,就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在17世纪初,英国有位大哲学家培根,他对欧洲以后近代科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曾说过,当时并不知道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人发明的,可是他知道这些发明对于人类的历史有巨大的影响。所以他在一篇文章上讲,没有一个王朝、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伟人对于世界文明的影响有这三个发明这么大。为什么呢?他说印刷术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文学;火药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战术;指南针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航海术。

——采用第三人称,用于介绍一些权威性的知识或观点

多种人称的变换,使这篇演讲辞语调丰富新切,易于为听众接受。

三、写作练习。例文展示1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声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 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例文展示2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选段1:

如果总结一下刚才我所讲的几个时代,我们可以这样说„„

那么,有人问,到21世纪会发生什么现象?要想预测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一个长远的社会动态通常都有很深的很长远的因素。我个人认为,„„

不错,不错,这些问题都会发生,可是我们看看20世纪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科技的发展所需要的原来很简单,只是我刚才所讲的四个条件,只要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的支持,中国在20世纪里有前三者,到了21世纪我认为将四者具备,所以我对21世纪中国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

选段2 如果你去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年中国文献的话,你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奇谈怪论,都是因为受到了自卑感的影响。

选段3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时候有所谓四大发明,就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在17世纪初,英国有位大哲学家培根,他对欧洲以后近代科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曾说过,当时并不知道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人发明的,可是他知道这些发明对于人类的历史有巨大的影响。所以他在一篇文章上讲,没有一个王朝、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伟人对于世界文明的影响有这三个发明这么大。为什么呢?他说印刷术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文学;火药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战术;指南针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航海术。

下载交流与表达课程总结800(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交流与表达课程总结800(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教案

    2011——2012年高二年级通用技术教案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一) 【学习目标】 1、知道技术语言是设计人员与生产人员进行交流的语言,掌握图样、图表、模型、符号等常见的技术......

    第三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学案)

    课堂练习二:将下列三视图补充完整。 第三节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1,识读一般平面图。2,标示简单零件图。3,绘制简单......

    必修2“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与评价

    必修2“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与评价 泉州培元中学 陈维恭 一、教材处理 高中语文第二册,表达交流部分共分五部分: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

    表达与交流: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表达与交流: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高二(七)班刘文姝2007年11月20日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作文热情,保持旺盛的写作欲望,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2、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和能力,懂得作文......

    设计表达课程小结

    设计表达课程小结 姓名:于静一 班级:09环艺(6)班 学号:200910114521 指导老师:徐华华 经过了四周的设计表达课程,老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和案例资料来给予我们授课,我对手绘效果图又......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计划

    二0一0年七年级(上)“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泥江口镇樊家庙中学蔡彦苗 一、指导思想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中“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口语交......

    高中语文 表达交流《访谈》教案

    《访谈》教案 【访谈指津】 访谈者要事先与被访谈者商定时间和地点,而且尽可能以被访谈者的方便为宜。每次访谈尽量不要超时两个小时,否则会使对方感到疲劳和厌倦,影响访谈质......

    表达交流教案[合集5篇]

    《表达交流 朗诵》教案 封丘一中 郑伦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朗诵 2. 了解朗诵前的准备工作 3. 掌握朗诵的基本手段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普通话语音朗诵。 2.能够把握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