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善治工作总结
近年来,乌镇通过转变治理方式、治理精准覆盖、重建治理机制,大大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全面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现将今年以来的亮点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1、加强基层组织力建设。做好村社换届试点工作,着眼于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圆满完成村社换届省级试点工作,增强基层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基层基础,协同综治条线,制定出台《微网格建设办法》、《三治积分管理办法》,发挥支部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打造党建特色线路,在横港、陈庄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进行布点,建设了一条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特色带。
2、加强党建粘合力建设。着眼于服务中心大局,把组织工作与新“七大行动”、“一核四地五区”建设和“两战”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组织工作的粘合度。助力“两战”,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发动全体党员积极投身于人员排查、信息上报、卡点值守和复工复产工作。助力爱国卫生运动,下发《乌镇镇全域秀美工作党员自查自纠通知》,让全体党员对照标准,查找自身不足,即时整改到位,并与党员民主评议和推优评先挂钩,督促引导党员在全域秀美中走在前、做表率。深化区域党建共建,积极与苏州吴江区桃源镇、湖州南浔区练市镇进行对接,建立了乌镇大道卡点联合支部,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并在干部互派挂职、活动共同举办、针地互相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加快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全面推进“三治融合”提升行动。
1、微嘉园融合提升工程。截止9月,我镇(户籍户数23857户)共入群人数37158人(占比155.75%),“微嘉园”访问人数9381人(占比25.25%),党员身份亮明3058人(占比81.25%)。深化三治积分管理在“微嘉园”平台的运用相结合,已在陈庄村试点建立“微嘉园”线下工作站。
2、系统平安创建提升工程。深化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企业、平安小区、平安商场、平安金融单位等系列平安创建和平安村(社区)创建,制定《乌镇镇村(社区)平安创建考核办法》,紧扣“平安乌镇”建设主题,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宣传力度,多形式多举措开展系列平安创建宣传活动,营造平安建设浓厚氛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
3、全域深化研究工程。充分发挥三治融合在疫情防控工作、微治理、全域秀美、组织换届等各领域、重点工作的助推作用。协助第三届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高峰论坛在乌镇举办,并布置安排好“云享乌镇”运营中心和陈庄村北庄精品路线两个参观点。打造“三治+禁毒”乌镇示范点,具体工作方案正在制定中。三治融合积分兑换服务精细化,重点推出如航天北斗参观、竹编体验、木工体验、老人理发、志愿帮扶等社会服务。今年以来共上报三治融合优秀案例18篇,已被桐乡市级录用11篇,嘉兴级录用2篇,省级录用1篇。
三、深入开展“网格连心、组团服务” 建设
共划分网格112个,其中居民网格108个,今年新增企业专属网格4个。划分微网格1453个,其中居民微网1248个,企业等微网格205个。在全镇108个网格中建立108个管家工作站,与党员先锋站结合,建成“三治”工作室,实现网格覆盖一线、党员服务一线。同时制定微网格队伍管理办法、考核奖励机制和网格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五个一”工作体系,落实教育培训、工作例会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微网格建设。当前开展各类网格长、微网格长工作培训13次,参与培训人员累计555人次,并充分挖掘发生在网格里的精彩故事,通过“平安乌镇”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网格故事”不少于1篇,被市里“平安桐乡三治融合”公众号录用2篇。
四、打造升级“云享乌镇”建设
初步实现“五个一”的发展目标,即“一码关联,全维融合;一图可视,全晰治理;一网感知,全局掌控;一湖数据,全时共享;一体联动,全域协同”,打造新型智慧城镇建设乌镇样板。
1、“一码关联,全维融合”。创新“北斗码”应用,整合应急响应、综合执法、综合治理多个网格数据资源,打造全属性网格体系,建立以空间网格编码为载体的数据关联机制,为孪生城市搭建和智慧应用落地奠定技术基础。
2、一图可视,全晰治理”。建立乌镇“孪生城市”模型,打造三维可视化智享应用平台,探索正在隆源路等重点路段建设三维视频容全景监控系统,将二维平面展示迭代至三维立体呈现,一张图实现物联设备监测、数据分析展示、知识图谱管理、解决方案优化。
3、“一网感知,全局掌控”。搭建物联网基础设施配置和智慧化管理平台,加快智慧灯杆、智能井盖、智慧监控、智慧公厕等物联网设备建设升级,初步建立全面感知城镇产业、安全、交通、环卫、治理的网络空间感知体系。
4、“一湖数据,全时共享”。实现安全应急、综合执法、城镇建设等百类数据广泛采集、及时更新,通过简便操作即可在“数据湖”中提取各部门汇总有效信息,搭建基于大数据和信息共享的智慧化辅助决策体系。
5、“一体联动,全域协同”。打造乌镇管家app和“文明币”信用积分系统,在公共安全和城镇运行管理的多个领域,通过信息化手段建成集预测预判、快速反应、综合协调、处置反馈为一体的城镇运行管理体系,实现镇村(社区)上下贯通、部门横向联动。
五、提升基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开展“金融惠农”大行动,提升党建引领“金融惠农”品牌。在全镇各村社区召开“三治融合”金融惠农推进会,对全镇17772户农户授信22.7015亿元,三治信农贷授信农户覆盖率84%,授信农业龙头企业4家,授信总额6500万元,用信2480万元;授信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授信总额1740万元,用信1571万元。建立“文明币”积分系统,依托乌镇管家信息平台,探索建立“文明币”积分体系,目前已完成文明币积分制度的初步构建,正在加快“文明币”积分系统和实体“文明币”银行建设。以奖代补,实行实物兑换。丰富拓展三治积分兑换途径,引导积极群众参与,激励广大村(居)民诚实守信。
六、完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1、探索建立“站点专职人员+律所专业人员”的“双专”服务模式和“站点定期坐诊+下村不定期出诊”的“双诊”服务模式,实现法律服务“订单化”,上半年共接受线上+线下法律咨询近1000起。延伸“最后一公里”法律服务触角,拓展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建设,目前乌镇镇各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建成率达100%。建立“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全镇共调处各类纠纷147件,其中镇调22件,村调16件,诉调78件,警调31件,接待调处率100%。
2、选取人民调解员入驻法庭,负责诉前调解工作,2020年1-9月,诉前调解率和民商事可调撤率为83.24%;打造E调解室,依托5G技术远程视频连线司法所,法官实时指导调解工作,调解成功的及时进行司法确认,赋予协议法律效力;设立法官工作室,辖区乡镇司法所设立法官工作室,每周定期值班,深入基层,及早发现介入矛盾纠纷,现场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指导;成立“双向派驻”机制,将人民调解员“请进来”,法官“走出去”,协力助推诉源治理。
3、建成乌镇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立“镇-村社-网格-微网格”四层过滤体系,上半年民商事案件数240件,同比下降31.03%,万人成讼率下降9.29。今年来,已开展集中学法9次,复工复产企业线上法律服务17次,已联合便民集市开展12场主题宣传活动,结合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集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加强村(居)人民调解员队伍培养,完善“乌镇管家调解室”建设。截至9月份,全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9起。
七、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提升
1、完成银杏公寓省级示范小区及陈庄村省级示范村验收任务;超额完成主干道沿街撤桶,店铺定时定点上门收运任务;提前完成年初撤桶进箱小区建设任务。联合各相关部门对机关企事业、酒店(宾馆)等行业进行自查整改,在全市督查工作中取得优良成绩。三季度综合考核排名继续排名第二。蚊媒消杀工作取得成效,镇区布雷图指数4.8和成蚊密度1.1,检测结果处于安全范围。病媒生物防制考核制度完善,分别出台《2020年度乌镇镇病媒生物防制评分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
2、深入贯彻“我自爱桐乡·清洁家园”活动精神,制定“美丽乌镇·秀美家园”十一大专项行动。成立“美丽乌镇·秀美家园”环境整治暨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召集各村(社区),各部门环境整治爱国卫生推进会十余次,开展各类大小宣传活动一千余场,宣传覆盖十多万人次。截止10月12日,乌镇镇已累计发动党员志愿者、乌镇管家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49450人次,整治问题42380个。
八、加强农村文化引领
积极配合市级“春泥计划”暨“桐润童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路线活动,精心策划乌镇“水乡寻梦”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路线,整条线路包含横横港村丑小鸭驿站、横港村陶艺坊、横港村木工坊、陈庄村知不足斋、陈庄村竹编文化馆、陈庄村传承学院、乌镇航天北斗应用中心七大打卡点。深入实施“春泥计划”,2020年暑假期间乌镇共开展活动300余场(次),未成年人参与活动达10000余人次,共有50余名返乡大学生、160余名志愿者,50余名辅导老师共同参与。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持续推进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