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创作之(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1 22:4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主题创作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主题创作之》。

第一篇:主题创作之

主题创作之《青花瓷》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青花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传统青花的美感引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技能目标:会画几种不同的青花瓷花纹。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青花的特点,画好青花。

教学难点:在将技法运用其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拿出一件青花瓷器,让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提出问题。从而导出新课《青花瓷》。二:

走近青花

请同学们画一下自己所知道的青花图案,然后老师评讲,在一起了解青花的历史。

相关的青花图案

(造型美(重点感受奇特的、优美的造型)

色彩美(重点比较不同的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以及层次感)

纹饰美(可分为花草纹、鸟兽纹、人物纹和文字类)

花草纹重点分析疏密、有规律的和活泼的排列方式

鸟兽纹主要是吉祥的动物纹样

人物纹以儿童和诗意图为主

文字类以“喜” “寿”为主,与时代发展有关。)

三:创造属于自己的青花

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青花呢?

(板书:画、剪、撕、贴等)

(画:直接在纸上用兰色钩线笔画花纹,还可以用蜡笔或水粉。剪:用兰色的彩纸剪出花纹。撕:用兰色彩纸直接撕出漂亮的花纹。贴:把撕好的花纹贴到我们做好的素胚上。)(一群人一起上来做)小队合作。你们负责画、撕、剪。(除了这些方法,同学们还可以想想其他的方法)

题材选择:

人物、动物、植物、文字、吉祥图案均可

合作选择:

1.自己制作。

2.两到三人一组制作。

四、学生制作、教师指导(背景音乐:周杰伦《青花瓷》)五,作品展示

像走秀一样,每组派一个代表,(个人的就以个人为代表),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评出最受欢迎的,最有创意的,做工最精细的。

第二篇:福克纳小说创作主题论

福克纳小说创作主题论

李予军

(北京城市学院 国际语言文化部 北京100083)

内容摘要:

福克纳是一位极为重视小说艺术手法实验的现代派作家,然而在他不断变化的小说创作技巧之下,掩盖的是他一直关注的重大社会变革主题。本文通过对福克纳主要作品主题思想的分析,揭示了他文学创作追求的目标,剖析了其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深刻内涵和他本人的内心痛苦和矛盾,从而进一步展示了他企图在幻想与现实之间建立一种沟通的愿望,却始终未能逾越这条鸿沟。

关键词: 福克纳;创作;手法;主题

1945年马尔科姆·考利编辑的《袖珍福克纳文集》的出版,成为美国文学界认识与理解福克纳的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萨特、加缪等为代表的法国文学界对福克纳的高度评价,导致了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们的注意。而在其时,他的作品并不受读者们的注意,甚至认为他获得诺贝尔奖这个殊荣纯属“胡乱安放”的荣誉,但是这毫不影响他终于赢得了普遍的承认。而且在他去逝后,美国以及西方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各国不断翻译介绍他的作品,一些地区的作家或是流派至今仍然受到他的很大影响。福克纳研究已成为世界文学现象。就是现代美国南方作家中仍然有人声称“今天的问题在于如何从福克纳的魔影下摆脱出来”。

福克纳一生的创作生涯表明,他既是美国南方作家的杰出代表,又是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家;既是“意识流”小说技巧大师,又能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机结合的伟大实验者。人们对福克纳的解读、研究大多着眼于他的作品的“永不雷同的形式”。毫无疑问,福克纳是一位极为重视写作手法的实验和探索的作家。授予他的诺贝尔颁奖辞中也主要肯定他在小说形式、艺术技巧上所进行的探索和创新。然而,福克纳从来没有为探索而探索,为创新而创新,而是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坚信形式不是从外面强加于作品,而只能是从内部“长”出来的。他认为“故事中的情节决定其风格”,“„„是主题,是故事造成其风格„„”。所以无论福克纳使用哪一种艺术手法创作,都是为了服务于他所选择的创作内容和主题思想,都是为了更自然、更准确、更形象地表现他本人的创作思想,这也是他之所以成为真正的文学艺术家的根本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创作的主题在他那里始终是占第一位的,而后才是不断创新的外在形式,但这决不是说不重要。相反,他的艺术手法实际上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使作品中的人物,特别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刻画更加深刻、形象。这表明,福克纳在追求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也是在积极地寻找他要表现的东西——创作主题。这就为我们研究和把握福克纳创作思想的动机和方法找到了最好的注脚和最基本的出发点。

福克纳一生创作丰厚,决大部分作品人物相互贯通,情节相接,构成一套《人间喜剧》式的“体系”,反映了近200年来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和各阶层地位的浮沉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在他自己虚构的“世系”中,他如同“打开了一个各色人等的金矿„„从而创造了一个自己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先辈们血脉里涌动的激情在现代人身上化作了痛苦的思索。他们完全淹没在各种怀疑主义和相对论的思潮中,再也不表现为悲剧,那些曾经摄人心魄的悲剧爱情和传奇已无法说明现代人所面临的严峻状况和精神危机。正是他创作的一部部具体的作品,构成了他独特的风格,表达了他独特创作思想和鲜明的创作主题;也正是从他的主要作品中,我们能够把握其创作命脉和思想的本质,而达到他本人的思想活动和感情所在。他常常借助于所熟悉的环境、事件和人物,竭力表现的正是超越地域和时间局限的共性,即诗人和作家的职责在于写“人类的内心冲突问题”,“人的灵魂”。虽然他对人生的看法发生了转变,但他仍相信“人是不朽的„„因为人有灵魂,有富于同情,能做出牺牲和忍耐精神。”他的这一思想境界一再出现在其作品中,幻想与现实在他那里很难把自己的道德渴求同冷俊的幽默结合在一起。在把原材料作为经验的“客观对应物”和保存他作为艺术家的思想性方面,他似乎比任何一位同时代的作家都更为成功。幻想在他是一种完整而独立的存在状态,可以在这种状态下客观地不受情绪影响地观察自己另外一个真正的自我。几乎从他的写作生涯一开始,就分明预见到了他的时代人类价值的混乱和丧失。这种感受性,与他能够使自己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的艺术自信心一道,使他写出了一系列不朽的作品。

在《喧哗与骚动》中,自然主义占居了福克纳的创作思想。书中的故事起初由班吉·康普生讲述。他生下来就是白痴,只能在生活中接受感官印象,并将这些印象混合到感官反应的流动中。班吉的哥哥昆丁和杰生、姐姐凯蒂如果不是白痴的话,至少都是被激情和环境扭曲的人。他们所处的环境已无法使他们继续掌握自己的命运。人若不象昆丁那样在绝望中挣扎,便会和杰生一样堕落为痛苦不堪的实利主义者,或者成为班吉那样没有思维的可怜的白痴。昆丁是所有人当中最敏感、最有理智、最有人性的一位。他终日沉陷于冥思苦想之中不能自拔,虽然生活在哈佛大学校园,但思想感情却深受南方旧传统的影响,成为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社会冲突的化身,表现了苦闷、彷徨和绝望的心情。评论者们把他喻为作者本人,而福克纳自己也说过,他是《喧哗与骚动》里的昆丁。昆丁的故事由康普生兄弟轮流讲述,而由于福克纳加入了另外一个层次:对社会的关注,所以,它实际上也发展成了一个关于南方社会的故事。这部错综复杂的小说是一张用回忆精心构织的密网,它没有指向什么,却又意味着一切。作为福克纳另一个自我,他将昆丁安排在另一部作品中时,针对大学同学问他为什么仇恨南方时,他回答说“我不恨南方„„不恨„„我不恨南方”。这个人物比那个复员的飞行员(《士兵的报酬》)更远地脱离自身和现实。福克纳在这个虚构的人物身上表现了他对南方的热爱和对人类愚昧的绝望。他对罪恶的沉思首先在昆丁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沉思更加具有霍桑的那种叛逆性和加尔文教的良知感,却少有弗洛伊德力量中的种种情结。同昆丁一样,他也是两眼望着过去,为传统的沦

丧而痛心疾首。它象征着人类乌托邦的破灭,象征着过去理想化的民主文化的没落与腐败。

在《八月之光》中,作为象征,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被去掉了人性,而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他的名字同基督徒的明显联系是一个直截了当的讽喻,具有一种深刻的悲剧感——一个被僵死的宗教和经济剥去了人性的现代人,他既不属于白人社会,也不被黑人社会所接受,因身份不明而感到困惑、孤独,经受了黑暗和苦难。这是一个有讽刺意味的描写罪恶的寓言,而这种罪恶既可以发生在新教教堂之内,也可以发生在教堂之外,或者也可以把它看作南方困境的一个缩影。作者在这里想传递的要旨尚未完全理智化,用作者本人的话说:“这是一个不知道宗教是什么人,也无从得知自己是什么人”的人的悲剧。而《押沙龙、押沙龙》里的主要人物昆丁·康普生对萨特本 的态度寓意更为明显。托马斯·萨特本是一个像那些由自身的弱点毁掉了旧南方的人复仇的工具。然而当他无法生出一个同一种族而且清白无辜的子嗣时,他想建立起同一种族家系的努力也就造成了适得其反的结果。昆丁对他耿耿于怀,因为他从他的失败中看出了他自己的问题和南方问题,却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在《我弥留之际》里,本德伦一家“奥德修记”式的旅程虽然是为了埋葬死者,却各另有所获,特别是死者丈夫,在亡妻下葬后24小时内就找到了新欢。福克纳用大量的矛盾的不和谐和具有反义的事物表明在现代文明世界里,人的存在没有真正意义,现代人的命运既是一场悲剧,又是一场滑稽的玩笑。纵观福克纳笔下的南方世界,在北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迅速解体,一反昔日“充满甜蜜柔情与阳光”的田园情调,而成为危机四伏、人欲横流的现代荒原。人们孤独、恐慌、绝望、荒诞,成为异化的牺牲品,再现了南方社会转型下的世态炎凉和因此造成的人们在心理上的裂变、痛苦和苦闷。旧南方的逝去与新南方的混乱,在福克纳的灵魂深处引起了强烈的震颤。幻想的萦绕和现实的无情使他无法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更在内心深处无法接受这一社会历史进程所带来的种种剧变。然而早已把南方天然古朴的浪漫情调,理想主义溶于自身性格的福克纳始终摆脱不了对南方的那种近乎着魔的热爱和深深的眷恋,他一再将笔触伸向最能反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灵魂深出发生的撞击,企望用人物的内心独白、梦呓和意识的自然流动来昭示现实,反映现实,以求得对过去眷恋的暂时松弛。他的灵感来自于自然主义,却大量地运用象征主义手法,逐渐脱离了本世纪初现实主义主流,向着梦幻世界探索着,越过一个又一个巅峰,终于在他匠心独运、处心积虑的文学创作中找到了一个最佳的表达方式,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主旋律,而在这同时,福克纳追求象征主义和纯艺术手法和哲学深度方面都已进入了新领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福克纳的大部分作品以美国南方为背景,但实际上远远跨出了地域的界限;他也绝不是单纯描写南方风情的地方作家。他的创作题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但表现的主题思想却是多义的,多层次的,因而能在不同的文化中引起共鸣。他通过零乱的故事拼接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白,表达了他的创作思想和主题:南方贵族家族的衰落象征整个蓄奴制度的失败和与之并存的传统道德观念的瓦解;白人与黑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给青年一代造成的内心冲突;他们不愿成为下等人,但不能违反南方传统的道德准则,否则 将要背叛家庭、白人社会和文化遗产,他们在历史的阴影下成长,在矛盾中痛苦地思索和寻求自我;20世纪社会像一片荒原,非人化的资本主义工业和所谓的西方文明使人失去昔日的质朴、善良、忠诚、勇敢等品质;对人的个性以及按个人意愿生活的权利的强调和对现代社会侵犯了人的尊严,扼杀了人的价值的谴责;与社会囚徒相反的是“自然人”,在些简单纯朴、非知识型的人不受社会法规的约束。他们的喜怒哀乐里没有勉强和做作,大自然可以帮助“社会人”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社会人”如能超越法规就可以达到“自然人”的感情境界。正由于这样,尽管生活中充斥不公道、痛苦和残酷,但人定能生存下去。这些主题的展示,使之文学创作越出了文学自身的范围而升华为一种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哲学意义上的思考。福克纳将作品中的人物赋予时代性,刻画生动丰满,个性鲜明,特别是对人物心理的挖掘,反映出当代人共有的追求、思索和苦闷,同时也反映了他本人的思想和影子。尽管在理智上他竭力同这些具体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批评他们不敢面对现实,不敢投身生活的错误,但感情上却倾注了大量的笔墨,这不能不使人们产生与作者本人的真实情感的共鸣,也充分暴露出他内心的矛盾,特别是理智与感情之间的不克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同他思想上更深刻的隐痛联系在一起就是他对南方及其过去的困惑,无疑这是时常困绕着他而终究摆脱不了的南方情结,欲爱不能,欲罢不忍。

福克纳在塑造众多的现代社会理想破灭的具体人物的同时,却无法将源于自身固有的理想和幻想再现于这些人物身上,也就是说福克纳塑造的系列人物很大程度上虽然反映了他本人思想深层次上的保守主义特征即向后看的历史意识,却掩盖了他灵魂深处的另一面即对旧南方先人们罪恶的历史的痛恨,他企图用传统的价值观来批评和否定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以便使他所钟爱的南方永远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这种爱恨关系——由于爱而恨,尽管有弊端仍然爱——来自于福克纳的内心深处并且反映了现代南方作家同南方之间的关系”,而这种痛苦矛盾的心理却为反映福克纳在文学创作上提供了选择,促使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寻找一条跨越心理鸿沟的途径,希冀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一个奇迹。这种探索导致了他的作品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在同类作家之上,而在艺术实践的继承与创新上也走在了同类作家的前列,成为20世纪小说家中伟大的探索者。他是一个兼有广度、深度、历史感、乡土气息与现代意识的大作家。他既 象巴尔扎克那样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历史,同时又是一个现代意识很浓的现代派作家,他既写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沟通与疏远的问题,更写了人如何追求、保持自己的“本性”的问题,揭示了现代文明社会中人性受到扭曲的问题。

福克纳自身充满的矛盾以及要表现的内容也为他选择适合表现的艺术手法提供了暗示。果然他接受了这种帮助和暗示,并很快掌握了这种手法,即非直接性的意识流手法。“意识流”能使思想和感情的激流直接变为文字流淌出来并且通过模糊事实和行动揭示自身。他不是简单地接受和模仿诸如乔伊斯等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而是深切地感到旧传统无法提供他所需要的语言,无法表达他对生活的理解,无法描绘他眼中的现实和内心的感受。意识流追求的总体审美意境对于读者来说是空前的挑战。读者很难一下就能把握住诸如《喧哗与骚动》等作品中的总体意象,作品在心理时间无限自由的表现取代了传统小说中作为推理依据的情节结构,只要能表达作者的思想,“就可以像上帝一样,把这些人调来调去不受空间的限制,也不受时间的限制”,进入“梦境”或“幻想”进行思维,取代叙事小说的有目的的思维。然而正是从这些杂乱无章的作品中人们分明感觉到了作者的思想,听到了作者的心声和看到了充满喧哗与骚动的现实世界。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意识流”这样一个恰到好处地使福克纳的创作主题在“杂乱”中而不是在“顺序”中得以表现,人们又怎么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本人的创作思想和内心的矛盾呢?实际上无论从福克纳采用的艺术手法还是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主题,福克纳所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已经明朗化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披着一层象征性的伪装,显现了由于肉体的生命力同非肉体的自然力量发生冲突产生的愤怒、困惑和无助,揭示了创作者自身存在的无法解决的矛盾,幻想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沟通。这就是从亨利·亚当斯到托·斯·艾略特以来美国严肃文学家所写的中心主题,而福克纳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冲突,而不仅仅是议论一番。

参考文献:

1.R.汉弗斯:《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2.王冼:《世界著名作家访谈录》[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

3.罗伯特.斯比勒:《美国文学的循环》[M],汤潮 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钱青:《美国文学名著精选》[M],商务出版社,1994.5.肖明翰:《福克纳与美国南方文学传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6.Joseph Blotner: Faulkner: A Biography [M], Random House,1974 7.Edmond L.Volpe: A Guide to William Faulkner [M], The Noonday Press,1964.On the Theme of Faulkner’s Works Li Yujun(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Abstract: William Faulkner is one of the best-known modern American short-story writers.However many critics see him as the one who was accustomed to experimenting with various writing skills in his fictions.This paper tries to reveal the true purpose of Faulkner’s writing: focusing much on the social change of his time.Key Words: Faulkner, writing skills, social theme

作者简介:李予军,男,教授,北京城市学院语言学部,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第三篇:主题儿歌创作谈

主题儿歌创作谈

一、儿歌是什么?

儿歌是供婴幼儿和低龄儿童吟唱的歌谣,古时叫童谣,它是文学的一种样式。——是诗:语言精炼、给人启迪; ——是画:形象生动,美轮美奂; ——是歌:音韵和谐、琅琅上口; ——是游戏:好听好玩,富有童趣。

现在,儿歌的读者对象有所扩大,少年也纳入了学儿歌特别是写儿歌的范畴,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有的地方已经形成新的“儿歌育人”模式。

二、儿歌的功效

概括起来,儿歌有四大功效: “审美”——培养审美情趣,“益智”——增加相关知识,“育人”——陶冶思想情操,“助学”——提高写作能力。

如果细分的话,诵读儿歌童谣有十大好处:

一是得到美的享受。一首好童谣就是一首美妙的诗,一幅美丽的画,富有诗情画意。如:《落叶》(常瑞):“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就像一群蝴蝶,/张开翅膀追追。”有的童谣富有情趣,令人忍俊不禁,心情愉悦。如《大皮鞋》(陈家华):“小弟弟,真好笑,爸爸的皮鞋脚上套。皮鞋大,脚板小,走起路来像姥姥。”

二是培养乐感。优秀的童谣,音韵和谐,琅琅上口,节奏感强,诵读起来就是一首动听的歌。如《送茶》(江全章):“蓝花碗,口儿圆,/我送香茶到田间。/犁地叔叔喝一碗,/一犁犁到天边边。”

三是培养好品德。有的童谣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动的形象之中,长期诵读,会潜移默化,滋养一生。如《石拱桥》(戚万凯):“石拱桥,弯腰腰,背爷爷,背宝宝。又敬老,又爱小。石拱桥,您真好。”连石拱桥都懂得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何况我们人呢。

四是养成好习惯。有的童谣以正确的行为规范为内容,让儿童在朗诵的同时逐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小刺猬理发》(鲁兵):“小刺猬,去理发,嚓嚓嚓,嚓嚓嚓,理完头发瞧瞧他,原来是个小娃娃。”

五是学知识。有的童谣蕴含丰富知识,讲述了万千世界的变化无穷,能开阔视野。如:《地球圆圆》(钱万成):“地球圆圆,爱转圈圈。地球自己转,一圈是一天。围着太阳转,一圈是一年。年年月月转,永远转不完。”你看,在轻松愉悦的诵读中,学到了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知识。

六是开发智力。知识(科学)童谣可以锻炼儿童数字、计算等方面的能力。如四川传统童谣:“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眼睛一张嘴;两只青蛙八条腿,四只眼睛两张嘴;三只青蛙十二条腿,六只眼睛三张嘴„„”你可以无穷无尽地编下去,锻炼反应和计算能力。

七是丰富语言词汇。有的童谣,用词准确、精练,对丰富语言词汇很有帮助。如《长城长》(杨畅):“长城长,长城弯,长城像条长扁担。一头挑着山海关,一头挑着嘉峪关。万里长城真有劲,一挑挑了几千年。”

八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童谣要诵读,特别是绕口童谣,更能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如《顾老头》(佚名):“有个老头本姓顾,上街打醋带买布。打了醋,买了布,抬头忽见鹰叼

兔。顾老头放下布和醋,慌忙去捉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回来不见布和醋。”

九是培养想象力。有的童谣想象夸张奇特,能启迪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如《鸡蛋》(李少白):“鸡蛋白,鸡蛋黄,白云抱个小太阳。”

十是训练形象思维。童谣一般采取拟人化手法,运用形象思维创作。多读童谣,对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写好作文,甚至将来创作文学作品大有帮助。如:《雪花被》(李作华):“雪花被,雪花袄,冬公公,送来了。送给谁?小麦苗,穿好,盖好,睡一觉。”

总之,童谣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形象生动,寓教于乐。凡喜欢读童谣的儿童,都热爱生活,富有正义感,品行端正,聪明伶俐。长大了,将是社会有用之才。

正 文

主题儿歌,顾名思义,就是在比赛、征集等活动中,主办方规定的带有某一主题的儿歌。如道路交通安全儿歌、廉洁儿歌、消防儿歌、文明礼貌儿歌、税收儿歌、争当“四好少年”儿歌等。随着形势的发展,主题儿歌有增多趋势。

主题儿歌创作中,要会五字:“辨、看、审、编、变”。

一、会“辨”

辨,指辨别儿歌和童诗。即儿歌和童诗的“异”“同”。同——都是诗歌,读者对象都是少年儿童。1.形象生动。2.语言浅近。3.文句简短。4.音韵和谐。

异——儿歌是叙事,写物,内容浅易,重实用性;儿童诗是写意,抒情,内容较深,重艺术性。

1..童谣句型较为规范,童诗则否。2.童谣讲究押脚,童诗则否。3.童谣多半较短,童诗不受限制。

4.童谣语言浅易,童诗语言较深,文学性较高。5.童谣谱曲容易,且易传唱,童诗则否。

例1:

它比生命更重要(儿歌)

不好不好可不好,办税厅,着火了!税务员,张大宝,拔腿就往火中跑…… 消防车,呜呜叫,火海救出张大宝。张大宝,醒来了,怀里抱着一大包,打开包,瞧一瞧,里面全部是税票:

“税票一张不能掉,它比生命更重要!”

(梁继平)

例2:依法治税振兴中华(诗歌)迎着日出,踏着晚霞,我们一天一天长大。长大接好班,我们是新一代的地税娃!同画一幅画,为国聚财,幸福万家!

走过春秋,跨过冬夏,我们一个一个成家。成家要立业,我们为国富民强把油加!同呼一句话,依法治税,振兴中华!

二、会“看”

会看,就是要看儿歌作品是否真正具有儿歌的特点,会鉴别儿歌的优劣。儿歌创作要领,概括起来,就是“十字诀”:新、巧、少、浅、明、浓、丰、多、美、异。下面主要以自己的作品为例进行说明。

(一)题材“新”

题材是儿歌的第一要素,非常重要。一是老题材要写出新内容。因受读者对象的限制,儿歌题材相对较窄。一般都写儿童身边的、熟悉的、美的事物,如猫啊狗啊,花啊草啊,爸呀妈呀等等。这固然是对的,但老题材要尽量写出新内容。请看我那首获全国生肖儿歌大赛提名奖的《小猫回了外婆家》:“小猫回了外婆家,/老鼠知道笑哈哈。/放心大胆溜出洞,/偷米偷油偷糍粑。/忽然小猫冲进来,/咬住老鼠长尾巴。/原来小猫没有走,/躲在门外舔小爪。”虽然也是猫鼠题材,但我在这首儿歌里写出了猫和老鼠斗智斗勇的新计谋,小猫放出“要回外婆家”的口信使老鼠轻易上当,从而成功使用“引蛇出洞”这一计策活捉了老鼠。二是旧题材要写出新思想。如获全国生肖儿歌大赛提名奖的《女娃娃》。儿童游戏司空见惯,但我把女孩子写进去参加男孩子的打水仗游戏,女娃娃与妈妈发生的新旧观念的冲突,写出了当代女孩子大胆泼辣、敢与男孩子比高低的英雄气概:“我是一个女娃娃,/一支水枪手中拿。/邀约伙伴小胖胖,/嘻嘻哈哈追呀打。/妈妈一见把我骂,/拖过水枪扔地下。/她说我是女娃娃,/要玩该玩布娃娃。/女娃娃,怎么啦?/一样当兵把敌杀!”。三是新题材要写出新天地。如获全国生肖儿歌大赛二等奖的《上网》:“小蜘蛛,去上网。什么网?蜘蛛网。上网干什么?上网找口粮。小刚刚,去上网。什么网?互联网。上网干什么?上网去冲浪。”通过小朋友的代表“小刚刚”上网冲浪,表现了新一代少年儿童热爱科学、追求知识的进取精神。因为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科学精神,被收入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上了央视“六一“晚会。今年,收入谭旭东主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新童谣》,收入《新语文读本》,收入最具权威性的《中国儿童文学60周年典藏(诗歌卷)——云上的绿叶》一书。

(二)构思“巧”

巧,就是写作的角度、思路不一般化。如获全国生肖儿歌大赛三等奖的《荡秋千》。初

看标题,还以为是小朋友荡秋千,而我写的却是小老鼠荡秋千。怎么荡?拉着电灯的拉线荡。因为电灯和拉线的特点,其后,就发生了“咔嚓”拉亮电灯、照花老鼠眼睛、吊在地上给下面的小花猫当晚餐的故事。再如获全国生肖儿歌大赛二等奖的《老鼠画猫》,也从“画”着笔,从老鼠的角度来写,以老鼠第一人称来写。从老鼠画笔下画出的小花猫自然不是英俊威武,而是缺点多多,十分丑陋,毫无战斗力可言:“眼睛要画小,/脚爪要画少,/小腿要画短,/胡子要画翘,/牙齿一个也不画,/我们可以睡大觉。”反映了老鼠对猫既恨又怕又需要求得内心平衡的心理活动。这里,借老鼠画猫的形象反映了一些小朋友的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再如:曾获天津反腐倡廉歌曲征集儿歌类一等奖的《干干净净一双手》:“吃饭穿衣伸伸手,/写字画画伸伸手,/劳动锻炼伸伸手,/助人为乐伸伸手。/不该要的不伸手,/干干净净一双手。”从“手”着眼,通过正面的值得鼓励提倡的四种“伸伸手”,引出最后的“不该要的不伸手,/干干净净一双手”,一语双关,引导孩子们思考,从小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容量“少”

由于儿歌是供儿童吟唱的,因此,儿歌的容量都比较小:一是篇幅短,字数较少;二是主题单一,只写一件事或一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特点。儿歌一般都不长,少的三句,10多个字,一般6-8句,三、四十字,即可解决问题。我所见到的最短的儿歌是十三个字,如少白写的《鸡蛋》:“鸡蛋白,鸡蛋黄,白云抱个小太阳。”只写鸡蛋(荷包蛋)的形象。还有一首《小茶壶》:“小茶壶,翘尾巴,爷爷捧着亲亲他。”只写爷爷喝茶的动作。我写的儿歌最短的是《蝴蝶》:“花花裙子,花花衣裳,飞来飞去,表演时装。”只写她展示花衣裳。再看今年收入长春出版社出版的亲近母语《日有所诵》小学一年级的《大山爷爷》:“白云帽子戴头上,绿色大衣披身上,公路皮带缠腰上,瀑布领带挂脖上。大山爷爷真漂亮!”只写大山爷爷爱美、时尚的方面。如收入《奥运新童谣》一书的《圆圆歌》:“ 太阳圆圆,/挂在蓝天;/月亮圆圆,/挂在窗边;/金牌圆圆,/挂在胸前。”只写圆圆的形象和金牌。

(四)用语“浅” 由于儿歌读者的原因,儿歌的语言要求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准确在说,是一听就要懂。写儿歌,就要做到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单,变呆板为生动,变枯燥为形象。要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儿童的心灵去感悟世界,用儿童的语言来反映生活。语言要像牛奶,纯净、有营养,而且要容易吸收。比如我获全国生肖儿歌一等奖的《石拱桥》,语言就非常简单明了:“石拱桥,弯弯腰,背爷爷,背宝宝,又敬老,又爱小。石拱桥,你真好。”只要说上两遍就会记住。再如收入《新语文读本》小学版1年级和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修订本)《幼儿文学》的《水果歌》:“苹果爱红脸,香蕉爱弯腰,石榴爱咧嘴,桃子爱长毛。西瓜爱睡觉,起来要人抱”。都是儿童所熟悉的水果,熟悉的习惯,熟悉的动作,熟悉的语言,浅白如话。如发表在《小青蛙报》上的《枕头》:“小枕头,像只手,摸我的脸,摸我的头。” 再如获全国生肖儿歌大赛二等奖的《中国印》:“中国印,生北京,手伸伸,腿蹬蹬,在运动,在前进。中国印,真精神!”也是通俗易懂的语言。如在台湾《儿童日报》上发表的《拉链乖乖》:“拉链小乖乖,门口站两排。小车呜呜开过去,把门轻轻关起来”,也是这样,一听就懂,毫不费劲。当然,这首儿歌建立在知道拉链常识的基础上。

(五)内容“明”

儿歌不但要求语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而且从内容上看要有逻辑联系,不能像诗一样跳跃性太大,省略了许多内容。否则,就会不知所云,看不懂。如《世界杯》:“草坪上,踢足球;世界杯,知荣辱”。再如:《绣红旗》:“爷爷是个老红军,我为爷爷绣红旗,先绣一双大草鞋,再绣一个中国印。”再如《税纪》:“请帖有意,税纪无情。税纪花开,请帖叶落。”《九牛一毛》:“大款纳税少,小贩摊派多。暴富藏九牛,纳税拔一毛。”

(六)童趣“浓”

儿歌属于诗歌的范畴,要符合诗歌的特征和要素,有诗味,即立意(主题集中)、立像(形象生动)、精炼(语言珍珠)。但由于儿歌的读者对象是低幼儿童,年龄小,因此,儿歌

在符合诗歌特征的同时,更要符合幼儿的特点:单纯、有趣、好玩。如曾获全国生肖儿歌大赛三等奖的《荡秋千》:“拉线开关吊床边,/一只老鼠荡秋千。/吱吱吱,/荡得欢。/忽然“咔嚓”电亮,/照得老鼠花了眼。/“咚”的一声掉地板,/送给猫咪当晚餐。”一说荡秋千,就会想到是小朋友荡秋千,而我却写成是小老鼠荡秋千,就很有趣。怎么荡呢?不是在真的秋千架上荡,而是拉着电灯线荡,就增加了童趣。再如曾获重庆市少儿歌曲新作比赛优胜奖的《小猫醉酒》:“小猫喝了葡萄酒,/醉倒在那家门口。/老鼠拿把大剪刀,/“咔嚓”、“咔嚓”下了手。/爪甲统统给剪掉,/胡子一根也不留。/小猫醒来傻了眼,/“叭嗒”、“叭嗒”泪水流”。这是对醉酒者的善意讽刺。幸好老鼠手下留情,剪掉的是胡须,如果遇上了凶恶的老鼠,对着小猫的脖子“咔嚓”一下,小猫的小命不就完了。一般来说,童话儿歌都比较有趣。

(七)想象“丰”

想象是文学的生命,更是儿歌的生命。没有想象的儿歌,就没有生命力。一是要学会用比喻。如收入谭旭东主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新童谣》一书的《五环旗》:“一环一环又一环,五个圆环紧相连。好像世界小朋友,亲亲热热把手牵。” 将五个圆环比喻成世界五大洲的小朋友。二是要学会拟人手法。如获全国“童心.中国心”儿歌大赛一等奖的《蔬菜娃娃分新房》:“蔬菜娃娃分新房,/不吵不闹也不抢:/豇豆姑娘住楼上,/南瓜胖娃住平房。/剩下一间地下室,/萝卜关门睡得香。”将豇豆、南瓜、萝卜拟成蔬菜娃娃中的三个小朋友。三是要学会夸张。如发表在《当代幼教》杂志上的《青藏列车》:“轰隆隆,不得了,/青藏列车上天了。/星星钻进车厢了,/白云赶快让路了。/天上龙王吓坏了:/这条巨龙不得了。”热情讴歌了青藏铁路这一条举世瞩目的 “天路”。再如收入亲近母语《日有所诵》小学一年级、被刘达灿誉为能与《石拱桥》比美的《烟囱画画》:“烟囱高,烟囱大,/对着蓝天乱画画。/画得太阳眼睛闭,/画得白云衣服花。/天鹅飞到画里去,/成了一个丑小鸭。”通过夸张的手法,反映破坏环境的危害,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请记住:有想象,才有形象,才有趣味,才能吸引人。儿歌的主题,不能直接说出来,而是要通过形象,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感悟。

(八)形式“多”

一是类别上要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儿歌门类众多,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生活儿歌、德育儿歌、游戏儿歌、数数儿歌、动物儿歌、植物儿歌、四季儿歌、益智儿歌、谐趣儿歌、用品儿歌、天象儿歌、绕口令等等。二是句式上要多样化,使儿歌具有一种音韵美。比如一首儿歌四句或六句或八句,或极个别特殊情况下根据内容来个一、二十句,二、三十句均可,长短不论;儿歌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不等,要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念起来琅琅上口。不要每一首儿歌都是整齐划一,都是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显得比较呆板。具体采用何种句式,要具体根据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确定。比如我那首收入《365夜知识儿歌》里的《核桃爸爸》:“核桃爸爸,/四个娃娃。/一人一屋,/分开住下。/打开大门,/娃娃老啦。”就只采用了四字句。再如同样收入该书的《稻谷》:“身穿黄衣服,/你叫我稻谷;/脱掉衣服好欢喜,/我改名字叫大米。/跳进锅里洗个澡,/叫我米饭好不好?”则采用了五字句、七字句并用的方式。《上网》也是三五字句并用。

(九)韵律“美”

儿歌与诗歌一样,为了朗读起来音韵美,都要做到押韵。就是要求儿歌的每一行式(句)的最后一个字的收音必须是同一韵母的字。一般是逢二、四、六、八等双句押韵,能做到行行有韵最好。如本人获全国生肖儿歌大赛优秀奖的《理想(子弹头)》:“长大我去造子弹,子弹上面安上眼。打敌人,不会偏,打鸟儿,会拐弯;要是拿去打好人,子弹就会向后转。”除第五句外,都押韵,念起来朗朗上口。如获重庆市巴渝童谣征集一等奖、入选“十大巴渝 经典童谣”,收入《新语文读本》(一册)的《小兔上网》:“小白兔,上网吧,玩游戏,不回家。两只眼睛红又肿,嘀哒滴哒落泪花。”在琅琅上口的童话意境中,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对待上网。如收入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编的幼儿阅读精品读本《到月亮上过年》一书的《拉手歌》:“大手拉小手,胖手拉瘦手,白手拉黑手,拉紧不松手。拉成一个圈,围住大

地球。”在优美的韵律中体会世界人民大团结的重大主题。

(十)标题“异”

标题是儿歌的眼睛。一首儿歌,首先进入人们眼帘的就是标题。标题如何,对于作品是否成功起着很大的作用。一是标题要能吸引的人眼球,使人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如《老鼠画猫》;二是标题要反映出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内容的集中概括和提炼(如《石拱桥》);三是标题要新颖别致、与众不同。达到一看就是新作品,而不是似曾相识,甚至雷同(如《上网》、《烟囱画画》)。

其实,凡是优秀儿歌,基本上都符合上面的几个特征。试举例一首:《纸风筝》:“纸风筝,天空飘,脑袋摇,尾巴翘:“白云没我跑得快,燕子没我飞得高。”风儿听了手一松,风筝落下挂树梢。”该首儿歌2005年获全国儿童诗、儿童歌曲征集活动优秀奖,2009年收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儿童分级阅读能力培养用书《念儿歌读童谣》3级(大班适用)。该首儿歌题材新,属于翻新;构思巧,由常见的德育儿歌变为讽刺儿歌;容量小,只有42个字符,主题是讽刺骄傲自满;语言浅显);有童趣;想象丰富,角色有二个,形象鲜明,动词准确:摇、翘、松、挂,有简单的情节和心理语言;形式多,是用品儿歌、童话儿歌、讽刺儿歌,属于七字句;韵律方面押韵,琅琅上口。标题也是别人没有过的。

三、会“审”

会审,就是要像学生写作文一样会审题,了解、揣摸主办单位的意图、要求,以便对症 下药,有的放矢,提高作品的命中率。否则,会离题万里,希望渺茫。

如何审题?细看主办单位的要求,具体见文件要求或征稿启事,一般包含在征稿内容和要求份。

例1:

第二届全国“税收〃发展〃民生”主题儿歌大赛征稿启事

今年4月是第19个全国税收宣传月。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广泛深入地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推进依法治税,在2009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税收〃发展〃民生”主题儿歌大赛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举办第二届全国“税收〃发展〃民生”主题儿歌大赛。

……

二、征稿内容和要求:作品以“税收〃发展〃民生”为主题,内容为讴歌祖国和税收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着力反映“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提高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宣传税收法律法规、税收知识等。作品应主题鲜明、创意新颖、简洁明了、便于记忆、琅琅上口。体裁为儿歌,以普通话为主,也可采用方言,必须为原创作品。

„„

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主题要求是:“作品以“税收·发展·民生”为主题,内容为讴歌祖国和税收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着力反映“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提高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宣传税收法律法规、税收知识等。

同时,还要注意“税收·发展·民生”主题中,关键是“税收”二字。因此,儿歌创作中,必须含有“税收”、“税”等词或词语,或者有税收的意思在里面。如果只有“发展·民生”而没有“税收”,就不符合本次儿歌大赛主题,就与奖无缘。如:

《花》

红的鸡

------园中花 好像牡丹

朵朵大

白的鸭

------池中花 好像白荷

开盛夏

黄的牛

------坡上花 好像秋菊

遍山洼

一到黄昏花会走 朵朵开在我的家 妈妈致富多创收 勤劳浇出幸福花

就一首写得很美,突出了“勤劳致富”这一主题,用三种一同颜色的家禽作比,展现“勤劳浇出幸福花”这一丰收场面,讴歌了新农村建设成就,非常优美。但是,通篇只见“发展·民生”,却没有“税收”的影子,自然在本次主题征稿中名落孙山。

例2:

全国“廉洁儿歌”征集启事

儿歌,深受中小学生喜爱。廉洁儿歌,是净化学生心灵、寓教于乐的好形式。重庆市巴南区素有“儿歌之乡”美誉。为了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入人心,使学生懂得廉洁自律,接受廉政文化熏陶,培养推崇廉洁行为的情感,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巴南区纪委、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区文广新局、区文联决定开展全国“廉洁儿歌”征集活动,并编印廉洁儿歌精选。

一、征集要求:作品要求有益于少年儿童廉洁教育和品德培养,既可以是为此次活动原创的儿歌(不含儿童歌曲),也可以是已经公开发表、入集、获奖的儿歌。后者请注明发表、入集、获奖情况(时间、报刊名称、入集名称、获奖名称及等级)。数量不限。来稿请注明工作单位(或学校名称、年级、班级)、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二、征集对象:区内外儿歌作者,尤其欢迎全国各地儿歌作者踊跃赐稿。

三、征集日期:2010年5月10日至6月10日。

四、投稿方式:发送电子邮件至: lianjieerge@163.com,主题词栏请注明“廉洁儿歌(姓名)”。联系人:唐海鸥;联系电话:023-66231803。

五、来稿处理:征稿结束后,将邀请有关专家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和优秀奖若干,颁发证书和奖金,并将所有优秀作品汇编成廉洁儿歌精选,入选作品均付稿酬。

从该征稿启事来看,主题应该是“有益于少年儿童廉洁教育和品德培养”,我理解是很宽的,直接倡导廉洁的儿歌可以,对于良好品德养成的儿歌也属于征稿范围。而且新作旧作

可以一齐上。

请问:下面一首儿歌符合大赛要求吗?

干干净净一双手

吃饭穿衣伸伸手,写字画画伸伸手,劳动锻炼伸伸手,助人为乐伸伸手。不该要的不伸手,干干净净一双手。

(戚万凯)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作品倡导的是不贪不占、不乱拿乱要的良好品质。

例3:

巴南区“四好少年”儿歌征集大赛征稿启事

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品德优良、团结友爱,体制强健、活泼开朗”的“四好少年”,感受党的殷切关怀,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社会、把诚心献给他人、把信心留给自己,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时刻准备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重庆市巴南区团委、区教工委、区教委、区文联和区少工委联合主办“四好少年”儿歌征集大赛。

大赛以争做“理想少年”、“勤奋少年”、“友爱少年”、“健康少年”为主题,反映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征稿时间从即日起至6月30日止,全区少年儿童、少先队辅导员和儿童工作者均可参与。参赛作品以学校为单位统一交到鱼洞一校办公室,电子邮件:bnshsn2010@163.com 大赛将组成评委会,采用盲评方式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入围奖和优秀辅导奖若干。

从上面可以看出,大赛主题很明显:大赛以做“理想少年”、“勤奋少年”、“友爱少年”、“健康少年”为主题,反映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因此,紧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创作就没有问题。同时,可将“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社会、把诚心献给他人、把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内容融入里面。

需要注意的是:征稿要求是做“四好少年”,而不是做什么乖娃娃,因此,儿歌的写作对象应该是少年,要反映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而不要反映娃娃们如何学穿衣吃饭等幼儿的日常生活。否则,会审偏题意,偏离主题。

四、会“编”

会编,就是要根据主题要求进行儿歌创作。

儿歌创作主要按照上面讲的“十字诀”进行。这里,着重指出其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混”:体裁不分,有碍发展。(前面已经讲过)二是“直”:思想直露,说教味浓。

如税收儿歌来稿中有这么两首:

《宣传》

纳税不积极,宣传有问题。方式要创新,税务新课题。

依法纳税

小公民,要知道,依法纳税很重要。偷税漏税是违法,诚信纳税品德高。

这两首按儿歌“十字诀”的标准进行衡量,根本不是儿歌,充其量只是顺口溜。从内容来看,全部讲的是大道理,是一些抽象的概念的组合,甚至连形象这一点都没有做到。

三是“旧”:题材不新、手法陈旧、缺少形象。

请看税收儿歌大赛来稿中同样反映税收作用的两首儿歌:

《无题》

小朋友,站一排 手敲竹板说起来,先说家乡变化大,旧城改造换新颜; 再说税收作用大,依法纳税为国家。诚信纳税是大事,从小做起人人夸。

《变脸》

(2009年税收儿歌大赛二等奖)

税是啥?税是钱,税像川剧会变脸: 一变变成高速路,二变变成大花园,三变变成新学校,四变变成大轮船,五变变成大火箭,嗖嗖嗖嗖冲上天。(戚万凯)

再看同样反映买东西要发票的两首儿歌:

《买东西》

过新年,穿新衣,小朋友,心欢喜,跟着妈妈买东西。油盐酱醋与茶米,大包小包抢着提。妈妈付钱要离去,娃娃拉着就不依: 开发票,有意义,诚信纳税是凭据。妈妈自豪又欢喜: 我家乖乖好样的,从小知道把法依,红花一朵奖给你。

《丽丽买药》

高恩道

爷爷血压高,丽丽心头焦。跨进药店门,老板满脸笑。药钱交过了,丽丽皱眉毛。老板连忙问: “有啥不周到?” 丽丽正经说: “给我开发票!”

再如:关于诚信方面的儿歌。先看二首学生习作:

诚信树

小朋友,爱诚信,勾小指,不反悔。你帮我,我帮你,心灵诚,品行美。流真情,不虚伪,表里一,似明镜。诚信树,开满花,笑脸扬,心儿飞。

诚实守信

联华超市我来逛,有人请我把车看。两个小时人没来,我守车儿不离开。守信诚实人人夸,世界美好充满爱。

再对比看两位作者写的儿歌,按“十字诀”的标准来看,就有天壤之别。

回 声

李少白

大山大山好样的,诚实要数他第一,谁的声音掉山里,他都找来还给你!

西瓜娃娃顶诚实

尹世霖

拍西瓜,啪啪啪,没熟没熟没熟呀!

拍西瓜,嘭嘭嘭,熟啦熟啦快吃吧!

西瓜娃娃顶诚实,从来也不说瞎话。

四是“差”:童趣不浓,感染力差。先看一位作者的参赛作品:

过了征期要受罚

收税阿姨唐小霞,工作仔细做到家; 催我妈妈快缴税,过了征期要受罚。

再看同样是税收儿歌的作品,无论在哪方面都反差太大:

爸爸戴红花

爸爸胸前戴红花,纳税大户回到家。我忙跑去采访他。“请给全家讲讲话!” 爸爸一听笑哈哈,放下提包把话答: “要问获奖感言嘛,心里只有两句话—— 纳税大户继续当,明年还要戴红花!”

(李亚男)

五是“跟”,即跟风,别人写什么,就跟着写什么,没有自己的创意。2009年首次全国税收儿歌大赛,重庆作家蒲华清写了一首税收儿歌,因其新颖、形象、富有童趣荣获一等奖。全文如下:

沙和尚开店

沙和尚,在路边,开个小小饮食店。分量足,肉菜鲜,从早到晚客不断。小小生意也赚钱,诚信纳税当模范。唐僧参加表彰会: “这个徒弟我喜欢。不像八戒偷漏税,害人害己多丢脸。” 沙和尚,表决心: “我要开个连锁店,多纳税来多贡献!”

2010年,在第二届全国“税收发展民生”主题儿歌大赛中,就蜂涌出无数以《西游记》师徒为题材的儿歌,令评委眼花头疼。其中如下:

八戒纳税

八戒大款挺着肚,走起路来有风度。路边开家火锅店,日日进帐二百五…… 勤劳走上致富路,饮水思源不忘祖。每月定时把税交,一年下来上万数:

“带领我们奔小康,党的政策像雨露。吃水不忘挖井人,光荣纳税是义务。”

以上两首,是优是劣,一眼便知。

另外,本人写的《变脸》2009年荣获税收儿歌大赛二等奖之后,也有跟风的。请看:

变脸

税是啥?税是钱,税像川剧会变脸: 一变变成高速路,二变变成大花园,三变变成新学校,四变变成大轮船,五变变成大火箭,嗖嗖嗖嗖冲上天。(戚万凯)税是啥

税是啥?税是钱,条条大路通门前。税是啥?税是客,送少来多嫌大钱。税是啥?税是脸,不缴税来真丢脸。

(佚名)

五、会“变”

变,就是要修改、改变。要学会在学生或他人的新编儿歌中发现闪光点,加以放大,帮 助作者变成一首新的好儿歌。如有位作者写了这么一首税收儿歌:

不忘国家缴税钱(原稿)

悟空回到花果山,仙桃甜蜜建果园; 沙僧经营小面馆,价格便宜味道鲜; 八戒开个养猪场,个个膘肥听使唤。大家有了好工作,不忘国家缴税钱。

我认为儿歌的亮点是:利用《西游记》这一妇孺皆知、娃娃喜欢的题材很好。本来这一

题材被人写烂,但是该首却有出彩的地方,就是三个徒弟同时就业创业,又符合他们的特点。不足之处:一是后面一句说到交税不自然,看得出是勉强与税收挂钩;二是没有写出他们的精神;三是只出现了三个徒弟,而没有唐僧,不完整。于是我保留了前面三个徒弟的行为,增加他们主动交税的情节,还增加了唐僧,并将标题作了修改。于是,有了如下修改稿:

唐僧三徒弟(修改稿)

悟空回到花果山,承包果园仙桃甜; 沙僧开家小面馆,价格便宜味道鲜; 八戒办个养猪场,个个膘肥听使唤。三个徒弟赚大钱,邀约一起缴税款。唐僧师傅来发奖,三朵红花戴胸前。

还有一首《乌龟开店》,也是如此:

《乌龟开店》(原稿)

老乌龟,开小店,货源充足卖海鲜。生意做得很红火,叠叠钞票心里甜。眼看年底要交税,乌龟实在不情愿。眼睛一转有办法,扯谎驾云没赚钱? 大黑猫,暗查访,乌龟一下露了馅。羞得老脸无处躲,只好缩进肚里面。

该首儿歌,最妙的是结尾两句:“羞得老脸无处躲,只好缩进肚里面。”很符合乌龟的特点。但前面罗索,不精练,而且“扯谎驾云没赚钱”作为借口也不好。大黑猫与乌龟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作为税官角色也不妥。于是,我保留后两句,对前面进行了删节和调整。修改后如下:

乌龟开店(修改稿)

老乌龟,卖海鲜,钞票数得手发软。乌龟为了少交税,做本假帐想过关。

大鲸鱼,来检查,乌龟一下露了馅。羞得老脸无处放,脑袋缩进肚里面。

另外一首:《小小储钱罐》题材新,层层递进,由小到大作比,比较好,就是三段的二、四句不是儿歌格式。于是,我作了修改,精减字数,但保留了原意。

小小储钱罐(原稿)

一元钱,两元钱,小小金猪是我的储钱罐,买文具,买礼物,有了储钱罐我和小朋友笑开颜。

十元钱,百元钱,妈妈说存折是我家的储钱罐,买新衣,买家电,有了储钱罐全家笑开颜。

千元钱,万元钱,爸爸说税收是国家的储钱罐,修公路,建电站,国家有了储钱罐人人笑开颜。

储钱罐(修改稿)

一元钱,两元钱,金猪是我储钱罐,买文具,买礼物,我和伙伴笑开颜。

十元钱,百元钱,存折是我家储钱罐,买新衣,买家电,一家老小笑开颜。

千元钱,万元钱,税是国家储钱罐,修公路,建电站,全国人民笑开颜。

还有一首《王婆种瓜》也不错,写农民丰收赚钱而又不交税的喜悦之情。

王婆种瓜(原稿)

村头有个王大妈,莫看她是缺牙巴,勤劳致富是行家。种得一手好西瓜: 风味纯正不伤牙,皮薄肉厚又翻沙。如今不用交税了,赚的钞票都归咱。卖完东头卖西头,钞票数得两眼花。

但该首儿歌的毛病:一是有的与主题无关,如“莫看她是缺牙巴”,应删节;二是说套话:“勤劳致富是行家”,也不要;三是有的句子表述不清,使人产生歧义,如“卖完东头卖西头”,有的理解为在自己的地里“卖完东头卖西头”,我理解成在集市上“卖完东头卖西头”。因此,我建议改成“卖了一车又一车”,形象、准确,就好了。

王婆种瓜(修改稿)

村头有个王大妈,种得一手好西瓜: 风味纯正不伤牙,皮薄肉厚又翻沙。如今不用交税了,赚的钞票都归咱。卖了一车又一车,钞票数得两眼花。

最后,谈一谈投稿注意事项

1.符合作品格式(标题、作者姓名、正文、联系方式,每一要素、每一首之间之间要 空一行)。

2.不要进行编排(加色、加框、艺术字、加底纹、居中等),但可以分栏。3.一般用电子邮件发送(用粘贴附件方式发送)。主题栏写上“主题+(姓名)”。4.不要草率提交,最好修改定稿后再提交,不要一次又一次修改重复发送。

5.在规定时间内发送电子附件,纸质件请提前几天邮寄。有电子邮件就不要再送纸质 件。

6.正确对待评奖结果。是否获奖,客观上取决于几因素:一是评委组成;二是评委口味;三是评比办法(何种打分办法、一人获奖名额有无限制); 四是是否符合大赛主题要求;四是相对质量。因此,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

第四篇:莫言小说之创作风格

莫言小说之创作风格

莫言是当今文坛屈指可数的一流作家,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他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的作品极具个性。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 ”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超越了中国所有作家同行,进入了世界文学之列。他的作品创作不断的追求真正的的民间风格,语言上也不断追求民间口语、戏剧的特点。他的小说运用了很多表现力极强的细节,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浓墨重彩的语言风格,给人以震撼力。莫言早期的作品描写童年记忆的乡村世界,表现独特的生命体验;中期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塑造神秘的超现实的对象世界,给人以先锋色彩;而后进入新的探索期,激情勃发,画面五彩斑斓,语言充满进攻型、反叛型。以上只是简单的概述莫言的创作特点,下面的内容将会从我个人的角度,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我对莫言的创作风格的看法。

一、莫言小说的题材内容方面

莫言小说的创作一直都把视线定格在农村,可以说是一直关注农村表现农村。莫言自己认为他选择写农村好像是一种命定,因为他在农村生活了整整二十年,尽管他一直骂这个地方,恨这个地方,但他没有办法隔断与这个地方的联系。他生在那里,长在那里,他的根在那里。只要他一离开农村,离开土地,进入都市,就会产生一种眷念。因此在以后的一系列创作中,农村的生活就成了他灵感的来源。比如说莫言十三岁时曾在一个桥梁工地上当过小工,给一个打铁的师傅拉风箱生火,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的产生就与他的这段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中的黑孩虽不是莫言本人,但与他是一体的,心灵相通的。他在农村二十多年的生活,就像电影胶卷一样,一部一部的储存在他的脑海中,这些内容可以写成小说,可以用语言描述出来,农村题材在他的笔下还没有写完,还有许多有意义的东西值得他去写。莫言能一直用农村题材继续小说的创作,并不是一味的编造,而是他掌握了一种同化生活的能力。同化可以把听来的别人的生活当做自己的生活来写,可以把从某个角度生发想象出来的东西当做真实来写,这也就是一种想象力。莫言故乡的一些奇人奇事也有很多被写入了小说中,《红高粱家族》就是融入了许多这种故事。莫言的故乡与他的创作题材的关系也是十分复杂的,故乡对于莫言来说是一个久远的梦境,是一种伤感的情绪,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也是一个逃避现实生活的巢穴。那个地方在他的脑中会永远的存在下去,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

二、莫言小说的语言表达方面

莫言小说的语言是最使我们感到陌生的,是成语的任意性搭配。其中有大量的方言俚语,当代城市的流行熟语,诗词断句,成语乏词,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大量专业术语,混杂在一起,一股脑出现在小说文本中。对于习惯语体统一、语调纯净的读者来说,这带来了信息超载的一种心理冲击,产生纷繁甚至有点芜杂的基本印象。他的语言就是继承了民间的,和民间艺术家的口头传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这种语言是夸张的、流畅的、滔滔不绝的;第二,这种语言是生动的、有乡土气息的;第三,这种语言是中华民族的传奇文学的源头,或者是一种文学表达的方式。莫言总是以现代人的思维感觉特征,陈述、修饰、评价着乡土社会的生存历史与传统。莫言小说语言的另一个特色是指称色彩的语词概念大量出现。这些概念在文本中的能指意义,一方面与写实的状物有关,比如红萝卜、红高粱,沿用着其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也带有极强的主观随意性,比如狗有红、绿、蓝已属稀罕,而太阳也可以是绿的,血也可以是金黄色的、蓝色的......而这些超自然的色彩感觉形式,不仅服务于表现人物特殊内心体验的写实需要,更多的时候,是表现叙事人强烈的主观情感指向,这使莫言的世界色彩缤纷且带有奇幻效果,难怪有人将其比作西方晚期印象派的绘画。莫言善于将两种外在的语言系统,在特定的叙事方式规定下,经过感知方式协调,由特定的叙述方式推动着,组成新的语法关系,并以散文与诗歌相结合的修辞手段,经过不断转换生成,不断耗尽原有的能指意义,不断形成新的语言,最终完成了主体深层的语义表达。莫言的语言特色,作为其风格的骨干,是非常成功的。

三、莫言小说的叙事方式方面

莫言小说的叙事方式十分的复杂,或以第三人称的全知与部分全知视角,低调叙述,使情节的安排几近于故事叙述的时序,如《透明的红萝卜》的叙述语调则呈现为由低到高的渐次发展;或以第一人称的语调转述往昔的故事;或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为主,间杂转述、旁述的频繁变化,且意象纷呈,时空交错。《透明的红萝卜》是最能体现莫言小说创作中的叙事特色。这部作品的前半部分语言朴实,全部语义都与特定的时代乡土生活相关联。而自“红萝卜”的意象出现后,作者逐渐转为以黑孩的感觉为视角,在他朦胧的向往中,出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童话世界,到结尾处,一直沉默着的莫言,再也按捺不住了,从那个瘦小黝黑的身躯中跳了出来,以至于用完全不同于前半部分的湖光潋滟这个诗词断句,来壮写黑孩眼中的泪水。他几乎调动了现代小说的全部视听知觉形式,使作品的容量迅速膨胀,大量主体心理体验的内容带来多层次的隐喻与象征效果。莫言小说尤为突出的叙事方式是,他以超体验的感知方式,表现了充分矛盾的内在纷扰,几乎是将一种最初使状态的情绪直接地表达出来。一方面是凄楚、苍凉、沉滞、压抑,另一方面则是欢乐、激愤、狂喜、抗争。这极像交响乐中两个相辅相成的旋律,彼此纠结着对话。前者是经验性的,后者则是超经验性的,前者是感受、体验,是对外部生活的情绪性概括,后者则是向往、是追求,是灵魂永不止息的呐喊。

第五篇:企业宣传册创作之六大误区

企业宣传册(样本)在当代企业的商务流程中的功效已经为广大企业认同并接受,但在如何把握企业多元文化基调,融合市场理念,进行深度创作上,更多的企业没有清醒的认识。样本只是样本,为什么而做?能做成什么样?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企业宣传册的目的性、功能性、艺术性没有在企业需求层面上进行高度的整合,多数企业比价格、图简单、偏重个人爱好倒是在企业样本的创作中占尽上风,而在企业缺失需求标准的前提下,仓促而就的样本,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一个图册的初级阶段,根本无法成为企业营销宣传环节中的有效载体。环顾市场,在名仕策划的众多客户案例中,不乏缺憾!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宣传册样本对企业是行之有效的呢?企业在自身宣传的完善中,如何把握需求,如何与策划创作公司制造出一份真正合适自己的手册呢?我们认为最根本的是观念与理解!

误区声音一:“样本只要做得还好就可以了,无非也就看看,对企业市场销售也没什么多大影响”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样本对一个企业,对未来市场的意义。宣传永远是枚双刃剑!不是好就是坏,没有中间评价,当受众界定为“一般”的时候,可能你已经是榜上无名了。所以,我们只有依托一流的宣传资料才能牢牢吸引客户的目光与观注。这个世界上绝对不止你一家在做宣传!只有出众的样本在会在众多同类企业中将你的品牌衬托得更加鲜艳。先入为主,从而为你的业务或销售赢得更多的胜算。高标准的坚持才能逐步建立起市场的映像,才能最终奠定企业品牌的高度。如果连一本代表门面的样本都没有高品质要求,所谓品牌企业、品牌产品,那纯粹是扯蛋!

其次,样本的创作是企业资源整合后,集中表现的过程。包括形象、理念、管理、生产、销售、服务、产品等等各个方面。不同用途的样本,必须具有特定的内容组合,或简或繁,都必须围绕需求展开。不是根据资金预算来的,盲目的消减最终只是消减掉样本带来的潜在销售力!相对而言,你是节约了成本,但失去更多的会是你未来的利润!

再次,不要忽略的市场的成长!企业地位的确立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10年前很少有企业花大代价制作精美的样本,就如同现在的大卖场。10年前的卖场,大家简单,简易的地摊式售卖,而如今,不进行店面装修以及适度的包装,顾客在你店内成交机率将绝对减少。现在的消费时代已经进入品牌需求的阶段,不光是需要的选择,更多的是建立在品牌信任度上的品质选择!“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透过宣传,立体评估产品或者企业的品质将会是顾客目标消费群体对你产生评价的第一要素。

误区声音二:“能简单为什么要复杂?借鉴一下,抄抄就是了”

有效的宣传样本是企业特征的集中体现,但根据使用方向,又有侧重。或者重视产品介绍,或者强调企业文化,或者体现市场价值,或者基于招商分析。总之,其创作目的必须基于统一的目的。就算是综合类的样本,也必须具有核心的价值观。

而并不是每个企业的文化都一样,只求简单快捷,忽略了样本创作的特定性、专署性以及艺术性,那么,充其量你制作的样本只是在模仿别人款式后得到的一件仿制品而已,套着别人衣服走秀,没有独创性的宣传,对企业市场发展根本就没有多大促进意义!

误区声音三:“多找几家广告公司比比,还怕没有好的?”

“诚信,是企业发展,市场发展的基石,缺失诚信的企业将支付更高的市场成本!”这是中国商界奇人史玉柱在CCTV《赢在中国》节目现场的精彩点评,同时也是他传奇经商经历的切身感悟。现在的中国市场已经越来越规范,行业起点与相应标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作为智业公司的服务是方案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所付出的脑力劳动,方案的出台,背后都凝聚了劳动的付出。某些企业动则比稿,动则招标。根本不衡量其劳动价值评价的标准。以为出个方案没什么,杀鸡也要用牛刀,反正不是自己掏。从短期看企业是获得有效方案降低自身成本的捷径。但往往也是缺失诚信的开端。由此可见一斑。只要是比,总有落选的,没有机制的保障就是对智力的无谓浪费!不尊重他人劳动的企业,肯定是不会得到对方真正尊重,如果仅以获取蝇头小利窃喜的企业,口号再大也只是虚妄。因此,名仕策划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律不参与无偿比稿!客户可以选择,但客户必须支付选择的成本,而不是我们。

误区声音四:“先出几个方案来看看再说吧”

创意强调灵感,创作讲究激情。

无谓的多出方案,首先表达的是对设计公司设计人员的不信任。其次,是对创作公司劳动付出的漠视,再次,是对自我责任的缺失,因为这个前提是企业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性,随意处之。

专业设计公司的主创人员创作样本的过程,本身就是个寻求最佳途径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众多的选择比对以及创意优选过程。同时也是严谨而系统的,在客户得到作品的同时,也是专业人员将客户需求以专业手段表现的成果。也就是唯一最佳的结果。越是专业的人员对这方面的把握程度越高。所以,不同人员创作出的样本,出手水平是不同的。其含金量也完全不等。

许多客户在前期接触谈需求、要求的时候草草了事,而在方案出来后三易其稿,其实更多的是消耗了创作公司的激情。基本上专业公司改稿超过3稿,设计创作人员的激情已经完全耗尽。哪怕再专业的选手,在没有激情的基础上是很难产生创意,根本是创作不出一流的作品的。

因此,并不是稿子越改越好。期望得到高品质样本的企业,应该优选创作公司及创作

人员,事先进行有效的、有深度的沟通,这样的话,你样本的设计才可以得到最佳的表现。

误区声音五:“样本设计创作当然全部是设计公司的事情”

优秀的设计创作公司只是一半,基于了解深度,越是需要高质量的样本,越离不开当事企业的协助。那种甩手企业把事情完全推到创作公司这边,看起来是完全轻松了,但实际上是脱离了自我要求的控制。再有效的沟通也无法丝毫不差完全描绘出事物的本质,沟通总是有局限的。并且,样本其必须准确体现企业客户的专业性、差异性。而往往这些专业的东西在创作人员的了解中是片面及零散的,很容易走偏,作为必要协助补充的积极完全配合,这一点是样本创作中,企业必须做到的。没有有效合作的前提,创作的样本仅仅是图有虚表。

误区声音六:“设计得是不错,只是费用太高”

优秀的创作,来源于积累与把握。样本由沟通、创意、拍摄设计、校对,再到成品印刷制作完成,环节繁杂,控制环节越多,最后的相对偏差度也就越大。创作公司要保障最后客户看到的是合乎要求的作品,必须由专业主创人员实行全程监管跟踪,而不是交代给哪个环节的配套商。负责任的专业创作公司,将会对可能产生偏差的环节进行有效的规避,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保持与客户的有效沟通,因此,期间所消耗的附加成本实际也是非常大的。而这一切努力,客户未必能完全看到。加上专业设计人才的稀缺性,以及对可能产生的失误承受相应的责任能力,这都将是保障高品质样本出炉的基本条件。所以,物有所值,贵,自有贵的道理。抛除品质与途径,单一评价费用高低的做法,实际上是最为愚蠢可笑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沾光与便宜,专业自有专业的价值。如果你能找到最合适于创作你企业要求的公司,能遇到真正专业负责的创作人员,能够在有效时间内制作出符合使用需求,并对你的企业文化理念提升,市场拓展,客户服务完善起到积极推动性的样本,那么,真的是恭喜你了。

下载主题创作之(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主题创作之(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作格式

    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毕业创作总结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创作总结题目毕业作业及总结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总结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

    医疗广告语主题的创作思路

    医疗主题广告语的策划思路 主题广告语是广告的生命。成功的主题广告语,倩如美女,使人一见钟情。美国一位广告大师曾断言:“好的标题,能创造一条广告80%的利润。”广告界人士普......

    主题摄影作品创作心得(合集5篇)

    《摄影技艺》课程作业之三 ——主题摄影与创作心得 系别教育技术系专业班级 13级数字媒体1班学生姓名 游向阳主题摄影作品《冬日》创作心得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在不知不觉的......

    李清照词创作的三大主题

    李清照词创作的三大主题 [内容摘要]: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女词人,以其独特的视觉和心理来观察她身处的时代。她的词具有独辟蹊径,敢于流露真感情的言情特色。李......

    主题创作《我心中的梦想》

    我心中的梦想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想象中的梦想。2、培养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综合美术能力。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表达能力......

    节目主持创作即兴口语表达之“五言”

    节目主持创作即兴口语表达之“五言” 即兴口语表达指的是没有文字依据下的口语创作,也就是主持人在“面对特定的现象和话题,在没有准备时间或准备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即时的展开......

    唐之韵观后感【绝对自己创作】

    推荐:《唐之韵》 《唐之韵》以千古盛唐开篇,讲述了以李白、杜甫为首的著名诗人和当时不同的诗风:如边塞诗、朦胧诗等。给予了整个唐代诗的整体评价。感触最深的有两点,第一点就......

    俄罗斯民间口头创作之叙事类民间口头创作(范文大全)

    俄罗斯民间口头创作之叙事类民间口头创作 高尔基曾经说:“不了解民间口头创作,就无法了解劳动人民真正的历史。” 世界文学的源头始于英雄史诗、童话、传说、歌曲、谚语、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