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织部门该如何发挥“窗口效应”
以前没当过老师,也没讲过课,所以没有什么经验。但是,尝试上讲台,给自己点压力,锻炼自己学、说、分析的能力,咱们部里的集中学习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所以,每个人都得讲,讲得好不好倒是其次,重要的是积极参与,有所收获。今天在这里结合年初自己选定的题目《组织部门该如何发挥“窗口效应”》和大家一起交流下,准备的不充分,有什么不合适吗,讲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之所以当时选这个题目,是因为我自己觉得现代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家如同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过客,用在学习、认知上的时间很少。大家的心理和眼球都比较愿意接受“一见钟情”。这是现代人在认识事物,接触事物时表现出来的急躁心理。这,让我联系到了窗口的作用。一件商品如何获得青睐,一项服务如何吸引顾客,一项工作又如何得到群众的认可,我想拿出来摆在窗口,会吸引人们的眼球,而让他们驻足停留,就必须在窗口上下点功夫。我们的窗口就是发挥着吸引眼球,博得芳心的作用。
和大家分享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楼下新开了一家牛排馆,几位同事尝鲜回来都说口味不错,就是牛排太小,不够吃。一天中午,小丽忽然拉起朋友就往外走,朋友问她要干什么,小丽呵呵一笑说:“今天我收到一笔稿费。走,我请你去吃牛排。”
走进牛排馆,小丽拉着朋友径直来到一个靠窗的桌位,朋友瞅了瞅窗外,车水马龙,行人匆匆,不免有些担心,于是半开玩笑地说:“咱们坐这儿不太合适吧?大姑娘家的吃牛排,一不小心让人偷拍了不文雅举止怎么办?”小丽诡秘一笑,说:“怕什么,组织部门该如何发挥“窗口效应”
常去的咱们县的政务大厅,移动公司缴费大厅,邮局办事大厅等等,这些都是静止不动的建筑物。而动态的,你比如一辆宣传广播车、一张名片、一个网站,甚至是一句让人记忆犹新的话,等等,这些都属于动态窗口的范畴。就拿部里党员教育中心的工作来说,咱们的“社区党旗红、流动党课来”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流动宣传、展示窗口。其实窗口也可以分为传统窗口和现代窗口,或者是纸质窗口、电子窗口等等。总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素,窗口可以分为很多种,这些不同的窗口也各有优势和弊端。
这里我们就说说窗口积极意义的一面。有人说过,窗口是门的助手。一扇窗户能给我们带来灿烂阳光和新鲜空气。而一个窗口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窗口的意义很重要,小到缴存电费,大到国家之间和平对话。你比如现在的朝核局势,其实有很多窗口为朝鲜打开,但是似乎朝鲜已经铁了心要跟美国干一仗。对于我们的组织工作来说,窗口非常重要,我们有很多窗口,可能大家很少往窗口的意义上去思考。每天清早,上班开门。办公室就来了咨询问题的群众,干部科就来了办理人事手续的领导干部,组织科就来了转接党组织关系的党员等等,这些其实都是窗口的体现。当然,这仅仅是我们组织工作的一小部分。但是,这已经很简单的诠释了我们窗口的作用。组织部在组织人事工作中起着牵头抓总的作用。在我们的组织里,每一个科室就是一个窗口,每一个人就是一个窗口,我们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直接就能决定全县组织工作的水平和成效。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窗口作用,形成一个人人臵身其中,人人发挥作用,统一步调,协同作战,鲜艳旗臶,集聚服务性、战斗力于一体的大窗口,发挥最大的窗口效应。
窗口就如同人的眼睛,是自己认知世界,别人了解自身的重
一个县区等等,都是集体。在集体中发挥作用,壮大集体的力量应该是每个人奋斗的目标。在组织部门,我们尤其应该感觉到集体的力量,尤其应该有更浓厚的集体意识。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己为群众办事的意愿和水平不仅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集体。你干好了,是自己的光荣,更是集体培养的结晶。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开阔了许多,接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各色人群的“提醒”、“劝告”等等也多了起来,面对的诱惑和欲望也强大了起来。很多人在这种环境中渐渐迷失了自己,觉得是自己塑造了集体,而不是集体成就了自己,盲目崇尚个人魅力,慢慢的偏离了轨道,走上了自私自利,甚至被人利用的歪路、邪路。
3、反省自己是否工作中缺少激情和信念。工作中充满激情,坚持信念是干好工作的动力。从前有两只小青蛙,溜到农民的房子里玩,它们站到一个坛子沿上跳舞,不小心掉到里面。里面装的是黏糊糊的黄油,它们想跳出来,油太黏,想爬出来,壁太滑。几经尝试,没有结果。
故事结局一,青蛙 A 边游边想,看来今天是没希望了,怎么也出不去了,反正也没希望了,还游什么呢?这样想着,四肢越发划不动。而青蛙 B 呢,想到今天真糟糕,怎么都出不去可还是继续游游看吧,也许会找到办法。四肢虽然很累了,可它还是坚持游着。边游边想,只要还有力气,不管怎样,我都要游下去。就在它几乎划不动的时候,后脚碰到了坚实的固体。原来,黄油在青蛙 B不停的搅动下,凝固了。后来,青蛙 B 踩在黄油上跳出了坛子,独自回家了。
故事结局二:两只青蛙还没有等到黄油变成固体,就累死在坛子里,两个哲学家为此而争执。甲说:“的确,它们都死了,但在直到死亡的那一刻,青蛙 A 是悲哀而绝望的,而青蛙 B 是充
的。工作中缺乏激情,是没有很好的进行思考,没有认清楚个人进步同集体、同干部群众以及社会的关系。
二是要强化三种意识:
1、要强化奉献意识。什么是奉献?作为组工干部,奉献意识大家理解的应该尤为深刻。新时期,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很多人就觉得不用艰苦奋斗了,也不需要提倡奉献精神了。其实,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高尔基说过,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这话很有启发意义。其实,新时期,并不是不需要奉献精神了,只是奉献的内容和方式有了新的变化。新时期的奉献,更注重个人对社会贡献多少,更注重引导干部群众立足本质岗位作细做好本职工作。
2、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上帝,什么叫责任?”有一天,彼得问上帝,上帝笑了笑,说:“哦,那你就去人间走一趟吧!”于是,彼得就开始了他的旅行。彼得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公园,一位园丁正在辛勤地给草木剪枝,彼得上前问道:“为什么你要在这剪枝呢?”园丁边工作边说:“唉,让它们长得更好是我的责任。”彼得明白了,原来让草生长得更好就是责任。接着,彼得来到了一间咖啡厅,一位服务员正在为顾客送咖啡,彼得问道:“为什么他自己不来取,却要你送过去呢?”服务员轻声地说:“因为那是我的责任。”彼得明白了,原来为顾客送咖啡就是责任。最后彼得来到一家医院,一名护士正在照料一位非典病人,彼得上前问道:“难道你不怕被传染吗?”“唉。”护士微笑着说:“当然怕,但这是我的责任。”彼得明白了原来照顾非典病
员干部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反而下降了?为什么有人调侃“五六十年代摸得到脚;七八十年代听得到声;九十年代看得到烟;现在只能看得到影”?为什么作为三大优良作风之一的密切联系群众,有些党员干部却讲得少了、做得就更少了?”这段话发人省醒。这段话里,是不是能看到我们的影子呢?其实,群众很普通、很朴实,也很知足。面对群众,来的时候你热情接待,询问的事你细心倾听,需要办的你上心处理,走的时候你主动送出,这样群众就会满意,很简单。群众工作做不好,很多时候是你没有待群众如家人般的感情。拿我们的联系群众工作来说,你到群众家里,带着真情实感,带着诚意为群众办事,群众会不欢迎?你多去几次,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会不认识你,记不住你?常回家看看,多办点实事,久而久之,和群众就成了一家人。其实很群众打交道就是这么简单。
2、让同事视我们为“对手”。这里为什么我用对手这个词,为的是强调对手的压力效应。对手的压力感要比榜样的压力大的多。狼常到一个牧场叼羊。牧场主用了整整一个冬季,请猎手围猎狼群,狼患总算解除了。过了不久,羊群开始流行疫病,羊大批地死掉,比遭受狼患的损失还大。牧场主请来医生对羊进行防疫治病,但是不知为什么,疫病还是不断发生,没办法,只好请来一批专家会诊。专家的结论却是去请几只狼来,放回到附近的山里去。原来,狼先生先前的光临,对羊有着天然的“优生优育”作用。狼的骚扰,使羊常常惊悸奔跑,羊因之格外健壮,老弱病残填入狼口,疫病源也不复存在。这个故事,耐人寻味。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了狼这个对手,羊群就面临着灾难。现在,人类之所以保护生物,就是让动物链不致隔断,换句话说,就是让每种动物都有对手。有对手,保持警惕,才不失活力。这
第二篇:发挥组织部门优势
发挥组织部门优势 致力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的出台,使中原建设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是我省建设中原经济区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意见》对濮阳的支持也进一步明确,要支持濮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区域物流枢纽、天然气储备基地、鼓励濮阳加强区域合作等意见,给濮阳加快科学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对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支持,更是给濮阳县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组织部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审时度势、炼好内功、乘势而上,进一步发挥组织工作在加快县域经济建设中的思想动员、组织保证和表率带动作用,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更好的措施来服务和保障濮阳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率先崛起。
一要围绕服务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变观念转方式。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把工作做实,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转变是引领。要以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着力推动领导方式转变,以领导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方式的转变。结合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注重实践特色,落实整改措施,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思考和落实组织部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应先行一步、走在前列的责任和任务,不断增强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实效性。要紧紧围绕“组织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濮阳快速发展”这一主题,继续解放思想、深化学习、创新观念、理清思路,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引导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转化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正确思路、实际能力和政策措施,使各项工作都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走在前、当先行、做表率”。
二要围绕服务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配班子选干部。在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壮丽画卷全面铺开之际,强力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关键在树好导向用好人。怎么看人,如何选人,用什么人?省委给出了答案。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要做到“五重五不简单”,“五重五不简单”是我省干部工作经验的传承与提升。“五重五不简单”科学把握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对干部选任工作进行了改革深化、创新提升,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干劲和活力。工作中,要把服务好中原经济区建设,真正提升干部素质落到实处。要为服务科学发展、加快原经济区建设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加快建立健全选人用人公正机制,落实“五重五不简单”的选人用人要求,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从加快濮阳县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坚持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看班子、看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加大对熟悉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要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试行办法,把实施和落实国务院《意见》的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扩大考核民主,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建立有机联系、相互配套并且有效运用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善于谋划科学发展、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的紧强集体和骨干力量。
三要围绕服务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抓基层打基础。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市县乡党委集中换届和村级组织换届之年。工作中,要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创新、方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切实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和村级干部培养选拔、教育培训、关怀激励、管理监督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要突出特色,继续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壮大企业党的力量,协调推进企业党、工、团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在帮助企业应对危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保持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要适应城乡一体化的趋势和要求,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探索城乡党建工作互帮互助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统筹抓好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构建适应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四要围绕服务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引智力聚人才。要适应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提高人才竞争力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好组织部门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牵头抓总作用,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各种力量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管好人才、用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着力做好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和使用工作,统筹抓好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营造爱才用才的社会氛围,努力形成人才推动发展、发展培养人才的良好局面。要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快引进选拔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切实推进我县产业提升和结构调整。要积极构建人才集聚平台,关心和爱护人才,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要积极创新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本地人才和引进人才的创业发展、生活保障、子女教育等优惠措施,着力优化人才集聚和改善人口结构的软硬件环境,主动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服务、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第三篇:发挥班级整体效应
发挥班级整体效应加强“三自”能力培养
——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初二(3)班王建明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育实践中,我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阶段,是人的意志、品质、兴趣等人的基础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而作为学校,各种良好素养培养的一个主阵地就是班级。作为班主任,是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奠基人,应该如何把握这个关键时期?我认为,应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整体效应,应以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为突破口,努力加强学生的“三自”能力的培养,创建一条提高学生思想品德铸造的有效渠道。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一生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随着学业的加深,学习会成为其主要活动。这必然会给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而且,学习行为又同生活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本身,而且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及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注重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具有极深远的影响。在班级工作中,我为了发挥班级的群体效应,加强学生“三自”能力培养,做了以下工作: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班级是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而且,在学校,班主任接触学生时间最长,接触学生的面最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最大。自然,班主任的言行在学生面前就犹如一面镜子、一本书,是学生学习和对照的对象。可以说,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功能: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首先要自己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挖苦讽刺;教育学生热爱劳动,首先要自己讲卫生,爱洁净;教育学生搞好团结,首先要和科任教师团结协作,齐抓共管。这样,使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无声的教育,赢得学生的信任、爱戴,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那么其教育效果就不言而喻!
二、强化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加强“三自”能力培养。
学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而且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的教育的主阵地,而一个人行为思品的教育形成关键时期,是青少年时期。因此,中学教育不仅要讲究智育的教育,而且要注重德育教育,切实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言行,思品的塑造过程,不断完善自我修养。俗话说:“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生的思品素养的养成并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中积,长期熏陶和不断修复中塑造成功的。为此,为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我以班级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纪律、礼仪、卫生、劳动等多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理、自控“三自”能力的培养。
1、重视常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千头万绪,而且学生的个性差异截然不同但是作为新世纪青年,学生视野的开拓及思维能力的提高,使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崇尚个性,追求自由,作为教育的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潜能发挥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无纪律观念,集体荣誉感谈泊,合作意论差等,因此,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为此,每学期伊始,我都要组织学习重温《日常行为规范》等中学生行为条例,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加强日常行为,规范专项教育。如: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注重学生的校服穿着率、佩带校徽率的教育;在冬夏雨季时,注重提醒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以此让学生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不断提高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纠错,以增强学生自控能力。
2、增强实践意识,培养自育能力。
“言教不如身教”。同样,他育不如自育。当青少年时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其对生活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会削弱,同样,社会责任意识也会渐渐淡泊。在教育中也同样如此,当一个学生被老师指出某种错误,并责令其改正;其他纠错的效
果不会太显著,如果当把在生活、学习中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自身的不足,其纠错动力自不言而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不断拓展学生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比较分析,自觉查找、分析自身的不足及原因,以增强学生的自育能力。为此,我在班级管理中实行轮流当班制,无论是班会课,还是卫生督查,都注重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让学生们提出不良现象,分析原因、商讨对策,让学生在管理实践中不仅能发现他人的不足,也增强了他们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意识,其自育效果颇为显著。
3、健全班级公约,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自控,自育是为自理。当学生在意识到自身不足,学会自我教育时,其自理能力也随之增强,但学生的自理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有比较、有激励的基础上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我在学期伊始之际,精心准备,积极发动,让全班同学针对班级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查找需纠正和提高之处,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班级公约。并且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考核,评分细则,以有利于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品德等方面自觉查找自身不足,以达到查漏补缺,自我提高的目的,同时进行“学习之星”、“勤奋之星”等评选活动,以激发学生热情,增强学生自理能力。
通过班级“三自”教育活动,使学生成为了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班级上也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新风尚。学生们能相互监督,相互帮助,齐心协力,共创文明班级,收到了明显收效。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学上为了会学”,就充分强调了习惯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切实紧扣班级工作,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努力提高学生“三自”能力,使学生能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第四篇:发挥演讲的气势效应
古人云:话须通达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演讲气势就是演讲内容和表达形式相结合而显露出来的一种气度和神韵。它使演讲体现出震人耳目的浩荡气势和磁性力量,以此去打动听众,震撼听众的心灵,使其对演讲所阐述的道理,认识上坚信不移,行动上坚持不懈。
演讲的气势来源于演讲者对真理及时代精神的把握和对自我真理在握的自信心,它是以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形式综合表现出来的。如果想在演讲中充分显示气势的力量,起码要把握以下三点:
理足而气壮。演讲气势效应是一种力量的体现。其实质就是一种理性的力量,它源于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所阐述的观点是具有时代感、独创性、深刻性和真理性的。就是演讲者站在时代发展的峰巅之上,充分展现时代的特点和气息。在向人们心灵的深度和广度的探究中,折射出崭新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使人们从演讲中听到时代精神的回响,感受到生活光流的碰撞旋转,体会到理想人格的价值。演讲的气势效应在于“所见者真,所知者深”和所闪现的智慧火花,对社会对人生的真知灼见,对事理创造性的阐发;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令听众事理大白,茅塞顿开。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理直气壮”,它说出了演讲理直气就壮、理不直气难壮的深刻道理。同时,演讲内容的理足,还需要壮美的语言来表达,也就是说演讲的气势还来自语言巧妙而艺术的运用上。演讲的语言要字正腔圆,清新流畅,生动感人,活灵活现地阐述真理和抒发感情。一般说来,铿锵的语调,排比对偶的手法都可以加强演讲的表达力量,显示演讲的不凡气势。
情真而意切。情感是艺术的灵魂,也是演讲气势动力的源泉。没有演讲者的真挚情感的流动、跳跃和燃烧,演讲气势就无从谈起。演讲者只有用血、用泪、用自己的生命激情去呼喊、去敲击,才能叩开听众的心扉,产生征服人心、震撼灵魂的演讲效应。所谓情真,就是真挚感情的抒发,不言词虚浮,不矫揉造作,保持说话人的自然本色,使人听后感到自然,乐于接受。李燕杰同志的演讲之所以生动感人,气势非凡,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就是因为他无论讲爱国之志,还是民族之魂,或讲正气之歌,吐露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情真还应表现在情感的深沉与丰富上。构成演讲气势的情感,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这样才能激起听众感情上的波澜,这就要求演讲者的情感必须具有凝聚性和交融性,善于浓缩和强化情感。当演讲进行到关键时刻或达到高潮时能立刻形成强有力的情感暴发力,给听众以强大理性情感的冲击,使其心灵受到震颤,就能使台上台下形成“情通理达”交融和谐的演讲气势效应。
意切,就是演讲的气势必须符合演讲的主题、听众和时境情况,也就是演讲的气势要切旨、切己、切近听众、切近生活。演讲时,演讲者总是以一定的身份,在特定的环境里,面对特定的听众表达自己的一定观点和思想感情的。为了取得理想的效果,演讲者必须考虑演讲气势是否有利于升华演讲的主题,能否与自己和听众的实际情况及演讲环境相符。这就要求演讲者必须从现实生活和听众的思想需求、认识水平与欣赏习惯出发,充分利用客观环境的有利因素,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达主题和抒发情感,才能激发听众的兴趣,引起共鸣,产生良好的演讲气势效应。
德深而技精。我国古代人们就非常重视气势方面的修养。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的语言表达,内容充实丰富,博大精深,摇曳多姿,清畅流利,跌宕有序,层层推进,其气势“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演讲是演讲者内心世界的表露和人格的再现。演讲的气势是演讲者思想、品格、文化、情感、艺术的综合反映。要充分发挥演讲的气势效应,演讲者就必须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和磨炼。首先就要努力学习,有雄厚的知识储备,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思想认识水平,准确掌握时代的脉搏,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有超人的透视度和横阔度,对事理能作出更全面、更深刻、更尖锐、更正确地创造性阐发。令听众不由自主、心悦诚服地接受正确的思想,抛弃错误的观点。其次,要加强思想品格的修养。要言行一致,公正无私,朴实大方,亲切热情,给人一种师表美和信任感。再次,要加强情感修养。演讲者的情感不是演讲时临时外加的,而是内在的,是长期陶冶的结果。现实生活是培养感情的沃土,演讲者要主动投身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分析研究更多的人和事,在实践中与方方面面的人接触交往,体会不同角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表现,从而使其生活基础更深厚,培养出更加丰富、强烈而浓厚的思想感情来。演讲者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还必须善于在听众面前表达真挚的情感。一方面应纯熟地掌握、驾驭和抒发情感的艺术和技巧,另方面还应以独特的眼光和艺术的敏感去发现、选取生活中那些独具浓厚感情色彩的材料,并以独特的艺术智慧去构思和表现。不仅能晓之以理,更要善于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听众由情明理,受到巨大的感染和震颤,真正感奋起来,去积极行动。最后,还要加强语言的锤炼。演讲者要培养对语言的浓厚兴趣,养成贮存语言的良好习惯,把平时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一切有表现力的、熠熠闪光的语言搜集起来,并有意识地经常运用到口语中。同时还要在选词、炼句、谋篇上狠下功夫。要准确选择词语,恰当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句式,巧妙而精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把精深的思想、丰富的感情浓缩到最有表现力的语言里。讲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入耳,想起来余味无穷。态势表达要文雅适度,能创造出一种美的形象和美的意境。使听众在形象美的陶冶中,加深对演讲主题的理解,受到思想道德的感化。
当然,演讲的气势表达必须服从演讲的整体需要,气势的真情表露,并不等于放肆,并不是一味地语调高昂,张扬声威。在气势表达上应掌握好分寸,牢记表现主题这个宗旨,把好感情的阀门,注意控制感情的流量。切不可为气势而气势,不加节制,使演讲气势表现为“过分”状态,引起听众的逆反心理,进而损伤演讲的效果
第五篇:发挥演讲的气势效应
古人云:话须通达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演讲气势就是演讲内容和表达形式相结合而显露出来的一种气度和神韵。它使演讲体现出震人耳目的浩荡气势和磁性力量,以此去打动听众,震撼听众的心灵,使其对演讲所阐述的道理,认识上坚信不移,行动上坚持不懈。演讲的气势来源于演讲者对真理及时代精神的把握和对自我真理在握的自信心,它是以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形式综合表现出来的。如果想在演讲中充分显示气势的力量,起码要把握以下三点:理足而气壮。演讲气势效应是一种力量的体现。其实质就是一种理性的力量,它源于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所阐述的观点是具有时代感、独创性、深刻性和真理性的。就是演讲者站在时代发展的峰巅之上,充分展现时代的特点和气息。在向人们心灵的深度和广度的探究中,折射出崭新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使人们从演讲中听到时代精神的回响,感受到生活光流的碰撞旋转,体会到理想人格的价值。演讲的气势效应在于“所见者真,所知者深”和所闪现的智慧火花,对社会对人生的真知灼见,对事理创造性的阐发;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令听众事理大白,茅塞顿开。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理直气壮”,它说出了演讲理直气就壮、理不直气难壮的深刻道理。同时,演讲内容的理足,还需要壮美的语言来表达,也就是说演讲的气势还来自语言巧妙而艺术的运用上。演讲的语言要字正腔圆,清新流畅,生动感人,活灵活现地阐述真理和抒发感情。一般说来,铿锵的语调,排比对偶的手法都可以加强演讲的表达力量,显示演讲的不凡气势。情真而意切。情感是艺术的灵魂,也是演讲气势动力的源泉。没有演讲者的真挚情感的流动、跳跃和燃烧,演讲气势就无从谈起。演讲者只有用血、用泪、用自己的生命激情去呼喊、去敲击,才能叩开听众的心扉,产生征服人心、震撼灵魂的演讲效应。所谓情真,就是真挚感情的抒发,不言词虚浮,不矫揉造作,保持说话人的自然本色,使人听后感到自然,乐于接受。李燕杰同志的演讲之所以生动感人,气势非凡,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就是因为他无论讲爱国之志,还是民族之魂,或讲正气之歌,吐露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情真还应表现在情感的深沉与丰富上。构成演讲气势的情感,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这样才能激起听众感情上的波澜,这就要求演讲者的情感必须具有凝聚性和交融性,善于浓缩和强化情感。当演讲进行到关键时刻或达到高潮时能立刻形成强有力的情感暴发力,给听众以强大理性情感的冲击,使其心灵受到震颤,就能使台上台下形成“情通理达”交融和谐的演讲气势效应。意切,就是演讲的气势必须符合演讲的主题、听众和时境情况,也就是演讲的气势要切旨、切己、切近听众、切近生活。演讲时,演讲者总是以一定的身份,在特定的环境里,面对特定的听众表达自己的一定观点和思想感情的。为了取得理想的效果,演讲者必须考虑演讲气势是否有利于升华演讲的主题,能否与自己和听众的实际情况及演讲环境相符。这就要求演讲者必须从现实生活和听众的思想需求、认识水平与欣赏习惯出发,充分利用客观环境的有利因素,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达主题和抒发情感,才能激发听众的兴趣,引起共鸣,产生良好的演讲气势效应。德深而技精。我国古代人们就非常重视气势方面的修养。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的语言表达,内容充实丰富,博大精深,摇曳多姿,清畅流利,跌宕有序,层层推进,其气势“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演讲是演讲者内心世界的表露和人格的再现。演讲的气势是演讲者思想、品格、文化、情感、艺术的综合反映。要充分发挥演讲的气势效应,演讲者就必须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和磨炼。首先就要努力学习,有雄厚的知识储备,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思想认识水平,准确掌握时代的脉搏,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有超人的透视度和横阔度,对事理能作出更全面、更深刻、更尖锐、更正确地创造性阐发。令听众不由自主、心悦诚服地接受正确的思想,抛弃错误的观点。其次,要加强思想品格的修养。要言行一致,公正无私,朴实大方,亲切热情,给人一种师表美和信任感。再次,要加强情感修养。演讲者的情感不是演讲时临时外加的,而是内在的,是长期陶冶的结果。现实生活是培养感情的沃土,演讲者要主动投身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分析研究更多的人和事,在实践中与方方面面的人接触交往,体会不同角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表现,从而使其生活基础更深厚,培养出更加丰富、强烈而浓厚的思想感情来。演讲者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还必须善于在听众面前表达真挚的情感。一方面应纯熟地掌握、驾驭和抒发情感的艺术和技巧,另方面还应以独特的眼光和艺术的敏感去发现、选取生活中那些独具浓厚感情色彩的材料,并以独特的艺术智慧去构思和表现。不仅能晓之以理,更要善于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听众由情明理,受到巨大的感染和震颤,真正感奋起来,去积极行动。最后,还要加强语言的锤炼。演讲者要培养对语言的浓厚兴趣,养成贮存语言的良好习惯,把平时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一切有表现力的、熠熠闪光的语言搜集起来,并有意识地经常运用到口语中。同时还要在选词、炼句、谋篇上狠下功夫。要准确选择词语,恰当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句式,巧妙而精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把精深的思想、丰富的感情浓缩到最有表现力的语言里。讲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入耳,想起来余味无穷。态势表达要文雅适度,能创造出一种美的形象和美的意境。使听众在形象美的陶冶中,加深对演讲主题的理解,受到思想道德的感化。
共2页,当前第1页12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