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过程控制知识点总结
绪论 气动控制:仪表信号的传输标准:0.02-0.1Mpa 电动控制:DDZ-2信号的传输标准:0-10mADC
DDZ-3信号的传输标准:4-20mADC 计算机控制:DCS、PLC(模拟量4-20mA、1-5V)
FCS(标准协议)稳定性指标:衰减比(衰减率)
准确性指标:残余偏差,最大动态偏差,超调量 快速性指标:调节时间(振荡频率)
第一章
1、被控对象:即被控制的生产设备或装置 被控变量-被控对象需控制的变量
2、执行器:直接用于控制操纵变量变化。执行器接收到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改变执行器节流件的流通面积来改变操纵变量。常用的是控制阀。
3、控制器(调节器):按一定控制规律进行运算,将结果输出至执行器。
4、测量变送器:用于检测被控量,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输出。
稳态:系统不受外来干扰,同时设定值保持不变,因而被调量也不会随时间变化,整个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的工况
动态:系统受外来干扰或设定值改变后,被控量随时间变化,系统处于未平衡状态。过度过程:从一个稳态到达另一个稳态的过程。
过渡过程的形式:非周期过程(单调发散和单调衰减);振荡过程(发散、等幅振荡、衰减振荡)评价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系统受到外来作用后,其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和系统恢复平衡的能力。
准确性:理想情况下,当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变量达到的稳态值(即平衡状态)应与设定值一致。
快速性:快速性是通过动态过程持续时间的长短来表征的。
多数工业过程的特性可分为下列四种类型:自衡的非振荡过程; 无自衡的非振荡过程;有自衡的振荡过程 具有反向特性的过程
放大系数K对系统的影响:控制通道(放大系数越大,控制作用对扰动的补偿能力强,有利于克服扰动的影响,余差就越小)。扰动通道(当扰动频繁出现且幅度较大时,放大系数大,被控变量的波动就会很大,使得最大偏差增大;)
滞后时间τ对系统的影响:控制通道(滞后时间越大,控制质量越差)扰动通道(扰动通道中存在容量滞后,可使阶跃扰动的影响趋于缓和,对控制系统是有利的)工业过程动态特性的特点
(1)对象的动态特性是不振荡的
(2)对象动态特性有迟延。迟延包括容积迟延、传输迟延。(3)被控对象本身是稳定的或中性稳定的(4)被控对象往往具有非线性特性
第二章
控制规律: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随偏差信号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正作用控制器:y↑,u↑,故Kc为负;反作用控制器:y↑,u↓,故Kc为正 气开阀的增益为正,气关阀的增益为负
比例调节(P调节)动作规律:反应及时,超调量小,有差调节
比例度δ的物理意义:如果输出u直接代表调节阀开度的变化量,那么δ就代表使调节阀开度改变100%,即从全关到全开时所需的被调量的变化范围
δ越大:过渡过程越平稳,残差大,稳定性↑,调节时间↑。δ减小:振荡加剧,稳定性↓,残差小。δ减到某一数值时,出现等幅振荡,此时称为临界比例度 积分调节(I调节)的特点:滞后性、无差调节、稳定性差。
增大积分速度将会降低控制系统的稳定程度,直到最后出现发散的振荡过程.Ti愈小,积分部分所占比重愈大。
比例积分调节的动作规律:利用P调节快速抵消干扰,同时利用I调节消除残差
积分饱和现象:如果调节器能够随着输出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偏差e也就会逐渐变化,最后为0,但是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如阀门关闭,泵故障)被调量偏差无法消除,而调节器还是试图要校正这个偏差,因此积分项不停增大(绝对值增大),经过一段时间后,调节器输出将进入深度饱和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积分饱和现象 微分调节总是力图抑制被调量的振荡,它有提高控制系统稳定性的作用.适度引入微分动作可以允许稍微减小比例带,同时保持衰减率不变.微分调节具有超前作用。使用微分作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微分作用的强弱要适当:TD太小,调节作用不明显,控制质量必改善不大。TD太大,调节作用过强,引起被调量大幅度振荡,稳定性下降。(2)微分调节动作对于纯迟延过程是无效的。
(3)PD调节器的抗干扰能力很差,这只能应用于被调量的变化非常平稳的过程,一般不用于流量和液位控制系统。δ越小(KC越大),比例作用越强;TI越小,积分作用越强;TD越大,微分作用越强;TD=0,则为PI控制;TI=∞,则为PD控制;
τ/T<0.2:选择比例或比例积分动作。0.2<τ/T≤1.0:选择比例微分或比例积分微分动作。τ/T>1.0:采用简单控制系统不能满足控制要求,应选用复杂控制系统,如串级,前馈控制等.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的决定因素: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整定的实质: 通过选择控制器参数,使其特性和过程特性相匹配,以改善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指标,实现最佳的控制效果
整定的前提条件:设计方案合理,仪表选择得当,安装正确
IE(误差积分)简单,也称为线性积分准则,但是不能抑制响应等幅波动 IAE(绝对误差积分):抑制响应等幅波动
ISE(平方误差积分)抑制响应等幅波动和大误差,但是不能反映微小误差对系统的影响 ITAE(时间与绝对误差乘积积分):着重惩罚过度时间过长
常用的工程整定法有以下几种:动态特性参数法;稳定边界法;衰减曲线法;经验法 动态特性参数法(响应曲线法)整定步骤:
(1)在手动状态下,改变控制器输出(通常采用阶跃变化),记录下测量变送环节Gm(s)的输出响应曲线y(t)。
(2)由开环响应曲线获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求取 “广义对象”的近似模型与模型参数;(3)根据控制器类型与对象模型,根据经验公式选择PID参数并投入闭环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可对增益作调整
稳定边界法(临界比例度法)整定步骤:
1)使调节器仅为比例控制,比例带δ设为较大值,TI=∞,TD=0,让系统投入闭环运行.2)待系统运行稳定后,逐渐减小比例带,直到系统出现等幅振荡,即临界振荡过程.此时的比例带为δcr,振荡周期为Tcr 3)利用δcr和Tcr值,按稳定边界法参数整定计算公式表,求调节器各整定参数δ,TI, TD 衰减曲线法整定步骤:
1)使调节器仅为比例控制,比例带δ设为较大值,TI=∞,TD=0,让系统投入运行.2)待系统稳定后,作设定值阶跃扰动,并观察系统的响应.若系统响应衰减太快,则减小比例带;反之,若系统响应衰减过慢,应增大比例带.如此反复, 直到系统出现4:1衰减振荡过程或者如图b所示的衰减比为10:1的振荡过程时.记录下此时的δ值(设为δs),以及Ts值(如图a中所示),或者Tr值(如图b中所示)。
经验法: 简单可靠,能够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特别适合扰动频繁、记录曲线不太规则的控制系统;缺点是需反复凑试,花费时间长。
临界比例度法:简便而易于判断,整定质量较好,适用于一般的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控制系统;但对于临界比例度很小
衰减曲线法:优点是较为准确可靠,而且安全,整定质量较高
第四章
1、启动调节阀的执行机构的正反作用形式是3 如何定义的?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正作用:信号压力增加时,推杆向下移动(ZMA);反作用:信号压力增大时,推杆向上移动(ZMB)。正作用的执行机构:控制器输出增加,阀杆下移。反作用执行机构:控制器输出增加,阀杆上移。
2、调节阀的流量系数C是什么含义?如何根据C选择调节阀的口径?
流量系数C:在给定行程下, 阀两端压差为0.1Mpa, 水密度为1g/cm3时, 流经调节阀的水的流量, 以m3/h表示(体积流量)。流量系数是表示调节阀通流能力的参数。它根据流量、阀两端的差压和流体的密度等确定。是选择阀门口径的参数。调节阀口径选定的具体步骤:确定主要计算数据:正常流量Qn,正常阀压降△pn,正常阀阻比Sn,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稳定流量Qmax
3、什么事调节阀的结构特性、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如何选择调节阀的流量特性?
调节阀的结构特性:阀芯与阀座间节流面积与阀门开度之间的关系。理想流量特性:在调节阀前后压差固定(△p=常数)情况下得到的流量特性。工作流量特性:调节阀在实际使用条件下,其流量q与开度l之间的关系.此时阀压降不是常数.选择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1.从改善控制系统控制质量考虑。2.从配管状况(S100)考虑。
调节阀的作用:接受调节器送来的控制信号,调节管道中介质的流量(即改变调节量),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调节阀的分类:气动, 电动和 液动三类.
气动执行机构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种.常见的气动执行机构均为薄膜式 阀(或称阀体组件)它由阀体、上阀盖组件、下阀盖组件和阀内件组成 气开阀:信号压力增加,流量增加;气关阀:信号压力增加,流量减小
阀门定位器的功能:定位功能;改善阀的动态特性;改变阀的流量特性;改变气压作用范围,满足分程控制要求;用于阀门的反向动作 阀芯形状有快开(灵敏度最差,很少使用),直线,抛物线(特性与等百分比接近)和等百分比四种。主要使用直线和等百分比两种。
直线结构特性的特点:①斜率在全行程范围内是常数。②阀芯位移变化量相同时,节流面积变化量也相同。③直线特性的调节阀在开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当流量小时,流量的变化值相对较大,调节作用较强,易产生超调和引起振荡;流量大时,流量变化值相对较小,调节作用进行缓慢,不够灵敏。
等百分比结构特点:①曲线的放大系数是随开度的增大而递增的.。②在同样的开度变化值下:流量小时(小开度时)流量的变化也小(调节阀的放大系数小),调节平稳缓和.。流量大时(大开度时)流量的变化也大(调节阀的放大系数大),调节灵敏有效。③无论是小开度还是大开度,相对流量的变化率都是相等的,流量变化的百分比是相同的.流过调节阀的流量的决定因素有:① 阀的开度。② 阀前后的压差。③ 所在的整个管路系统的工作情况。
调节阀在选型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调节阀的结构形式和材质。(2)选择流量特性。(3)选择阀门口径
第五章
1、试分析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1)副回路(内环)具有快速调节作用,它能有效地克服二次扰动的影响;(2)由于内环起了改善对象动态特性的作用,因此可以加大主调节器的增益,提高系统的工作频率。(3)对负荷或操作条件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串级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大、干扰作用强而频繁、负荷变化4 大、对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串级控制系统:就是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出去操纵控制阀,从而对主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通用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见教材P107图5.11 串级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性的原因:1)在系统结构上, 它是由两个串接工作的控制器构成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其中主回路是定值控制,副回路是随动控制。2)副回路的引入,大大克服了二次扰动对系统被调量的影响。3)副回路的引入, 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使其快速性得到了提高。4)串级控制系统对负荷或操作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副回路的设计主要是如何选择副参数.其设计原则为:副参数的选择应使副对象的时间常数比主对象的时间常数小,调节通道短,反应灵敏;副回路应包含被控对象所受到的主要干扰;尽可能将带有非线性或时变特性的环节包含于副回路中。主回路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主参数的定值控制要求。
副回路的主要任务是:要快速动作以迅速抵消落在副环内的二次干扰。共振现象:如果主回路的工作频率接近副回路的谐振频率,则副回路将呈现出很高的增益和较大的相位滞后,这时反过来将严重影响主回路的稳定性,从而使主副参数长时间地大幅度地波动的现象。
为避免共振现象,一般:Wd2>3Wd1;Td1>3Td2;一般选取:Wd2=(3~10)Wd1; Td1=(3~10)Td2 串级控制系统常采用的整定方法:逐步逼近法和两部整定法。常见的比值系统: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和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比值控制系统:用来实现两个或以上物料之间保持一定比值关系的过程控制系统 教材P120公式(5-27)和(5-30)
第六章
1、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采用前馈控制-反馈复合系统能较大地改善系统的控制品质?
反馈控制的特点 :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 “不及时”的控制 ;存在稳定性问题;对各种扰动均有校正作用;控制规律通常是P、PI、PD或PID等典型规律。
前馈控制的特点:(1)前馈控制是按干扰作用的大小进行控制的,如果控制作用恰倒好处,一般比反馈控制及时。(2)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系统。(3)前馈控制使用的是依对象特性而定的专用控制器。(4)一种前馈控制作用只能克服一种干扰
前馈-反馈控制的优点:1)增加了反馈回路,简化了前馈控制系统,只需要对主要的干扰进行前馈补偿,其他干扰可由反馈控制予以校正。2)反馈回路的存在,降低了前馈控制模型的精度要求。3)负荷或工况变化时,对象特性也要变化,可由反馈控制加以补偿,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反馈控制系统的不足:在被控对象呈现大迟延,多干扰等难以控制的特性,而又希望得到较好的过程响应时,反馈控制难以得到好的效果.(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前馈控制系统的不足之处: 1)静态准确性难保证 要达到高度的静态准确性, 需要有准确的数学模型, 精确的测量 仪表和计算装置, 而且, 模型中的系数也可能随运行条件而变化.
2)前馈控制是针对具体的扰动进行补偿的,一种前馈控制作用只能克服一种干扰.3)属于开环控制,对被调量无检验
反馈控制的优点(PID控制):①原理简单, 使用方便,不需知道对象的确切模型。②适应性强。③鲁棒性强, 控制品质对被控对象特性的变化不敏感
前馈控制与常规PID空制的比较:① 前馈控制比PID空制及时,能更早地校正偏差。② 前馈控制超调量小。③ 前馈控制作用时间短。静态前馈空制除了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外,还具有固有的稳定性和很强的自身平衡倾向.如料液没流量后,蒸汽也会自动关断.
静态前馈控制缺点:① 负荷变化时都有一段动态不平衡过程,表现为瞬时温度误差。② 如果负荷情况与当初调整系统时的情况不同,就有可能出现残差.可以采用前馈控制的过程的特点:① 扰动通道和调节通道的传递函数性质相近② 如果有纯迟延,在数值上比较接近 第七章 相对增益的定义:令某一通道uj→ yi 在其它系统为开环时的放大系数与该通道在其它系统均为闭环时的放大系数之比,用λij表示。
第一放大系数 pij:在其它控制量 ur(r≠j)均不变的前提下,uj 对yi 的开环增益 第二放大系数 pij:在利用控制回路使其它被控量yr(r≠i)均不变的前提下,uj 对yi 的开环增益
相对增益与耦合程度:当通道的相对增益接近于1,例如0.8< λij <1.2,则表明其它通道对该通道的关联作用很小;无需进行解耦系统设计; 当相对增益小于零或接近于零时,说明使用本通道调节器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或者说,这个通道的变量选配不适当,应重新选择;当相对增益0.3<λ<0.7或λ>1.5时,则表明系统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耦合。需要考虑进行解耦设计或采用多变量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第二篇:过程控制总结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资料
第1章
过程控制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连续或按照一定周期程序运行的生产和过程自动化。 过程控制系统的定义:为实现对某个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由相互联系、制约的一些仪表、装置及工艺对象、设备构成的一个整体。
连续过程:稳态条件下连续完成生产任务的生产过程。 被控量:被控制的过程变量
操作量:用来保持被控量等于或接近设定值的过程变量。 干扰量:能够影响被控量的过程变量。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时域控制性能指标包括:衰减比、最大动态偏差与超调量、余差、振荡频率和调节时间、偏离度。
★过程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单元、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过程组成。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按过程控制系统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按设定值信号的特点分类: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顺序控制系统。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是定值控制系统。第2章
自衡:在原平衡状态出现干扰时,无需外加任何控制作用,被控过程能够自发地趋于新的平衡状态。
无自衡:在原平衡状态出现干扰时,当没有外加任何控制作用时,被控过程不能重新到达新的平衡状态。
★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的目的: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整定控制器参数;指导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设计;被控过程及新型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和研究;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设计。
★数学模型的基本要求:简单、能正确可靠地反映过程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动态关系。 过程建模的基本方法:解析法,实验辨识法,混合法 解析法:根据被控过程的内在机理,运用已知的静态和动态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等关系,用数学推理的方法求取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实验辨识法:根据过程输入、输出的实验测试数据,通过过程辨识和参数估计得出数学模型。
混合法:将机理演绎法和实验辨识法相结合来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
★解析法建模的一般步骤:1.明确过程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和中间变量。2.根据建模对象和模型使用目的做出合理假设。3.根据过程的内在机理,建立静态和动态平衡关系方程。4.消去中间变量,求取过程的数学模型。5.模型简化。 响应曲线法:指通过操作调节阀,使被控过程的控制输入产生一个阶跃变化或方波变化,得到被控量随时间变化的阶跃响应曲线或脉冲响应曲线;根据输入-输出数据来辨识输入-输出之间的数学关系。
脉冲响应曲线法:在正常工作基础上,给过程施加一个矩形脉冲输入,通过测取相应的输出变化曲线来估计过程参数。第3章
★过程控制研究的四大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物位。 过程参数检测仪表通常由敏感元件和变送单元构成。
检测仪表的工作特性:指能满足被测参数测量和系统运行需要而应具有的仪表输入/输出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资料
特性,主要通过量程与零点的调整与迁移来实现。 测量误差:可划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温度检测方法:按测温元件是否与被测介质接触,可分为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 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 物位指物料的高度,包括液位、料位、界位。第4章
★执行器: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组成。
按使用能源不同,分为气动、电动、液动。按输出位移形式不同,分为转角型、直线型。按动作规律不同,分为开关型、积分型和比例型。
执行器的执行机构和调节阀组合实现气开和气关两种调节。
调节阀流量特性: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阀门的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有直线、等百分比、快开、抛物线4种形式。
选择蒸汽锅炉的控制阀门时,为保证失控状态下锅炉的安全,给水阀应选气关式、燃气阀应选气开式。第5章
同时具备点燃源、爆炸性物质、空气时,才可能产生爆炸。 引起爆炸性危险气体爆炸的主要点燃源:电火花和热效应。 本安型防爆仪表必须限制能量,可靠地将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限制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安全栅:安装在安全场所,是安全场所仪表和危险场所仪表的关联设备,一方面传输信号;另一方面控制流入危险场所的能量在爆炸气体或混合物的点火能量以下,以确保系统的本安防爆性能。
判断系统是否属于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危险场所的仪表必须设计成安全火花型;安全场所的仪表与危险场所的仪表之间必须有安全栅,从而限制送往危险场所的电压、电流,保证进入危险场所的电功率在安全范围内。第6章
PID控制原理:本质上是一种负反馈控制,特别适用于过程的动态性能良好而且控制性能要求不太高的情况。
★PID控制参数整定:根据被控过程特性和系统要求确定调节器的比例度δ、积分时间TI和微分时间TD,使系统的过渡过程达到满意的控制品质。
控制参数指标:系统瞬态响应ψ=0.75~0.9(衰减比n=4:1~10:1)。
★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分为三类:理论计算整定法、工程整定法、自整定法。第7章
★串级控制系统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是随动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复杂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改善控制品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器串联组成,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另一个控制器的设定值。
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1.对进入副回路的二次干扰有很强的抑制能力。2.能有效改善控制通道的动态特性,提高系统的工作频率。3.对负荷或操作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串级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1.用于容量滞后较大的过程。2.用于纯滞后较大的过程。3.用于干扰变化剧烈而且幅度大的过程。4.用于参数互相关联的过程。5.用于克服被控过程的非线性。
前馈控制系统:是按照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干扰大小进行控制的,在干扰出现时进行控制,在偏差出现前把干扰影响消除。过程控制系统复习资料
大滞后过程控制系统:在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中,既包含纯滞后,又包含惯性时间常数T,若/T0.3,即为大滞后过程。
★比值控制系统分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开环比值控制系统。
★选择性控制系统是把工艺生产过程的限制条件所构成的逻辑关系叠加到正常自动控制系统的一种控制方法。
分程控制系统:将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分段,去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调节阀,以使每个调节阀在控制器输出的某段信号范围内全行程动作。第9章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工业生产过程相结合的产物,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单回路或多回路控制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工业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1.实时性强2.长时间的高可靠性3.高抗干扰能力4.网络结构的层次性和开放性
★现场总线:在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自动化中,实现智能化现场设备与高层设备之间互连的、全数字、串行、双向传输的、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系统。
现场总线的特点:1.开放性2.互操作性3.智能化4.分散化5.环境适应性。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集中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第10章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要求:安全性(最基本)、稳定性(前提)、经济性。
★被控变量选择中的直接变量:直接反映产品质量与产量,又便于测量的参数。间接变量:与直接工艺参数有单值函数关系的间接工艺参数。
两者的关系:1.尽量选用对产品的产量、安全稳定生产、经济运行等具有决定作用,并且可以直接检测的工艺参数作为直接变量。2.当直接变量难以获得,或检测滞后较大时,选取与直接变量具有单值函数关系的间接变量作为被控变量。间接变量对直接变量应具有较高的控制灵敏度。
气动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形式选择:控制器输出信号为零或气源中断时使生产过程处于安全状态;在系统安全运行的条件下,综合考虑节能、控制便捷等因素。
调节规律选择的一般原则:1.当广义过程的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较大或容量滞后较大时,应引入D调节;当工艺容许有静差时,选用PD调节;当工艺要求无静差时,选用PID调节。2.当广义过程的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较小、负荷变化不大且工艺要求允许有静差时,选用P调节。3.当广义过程的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较小、负荷变化不大,但工艺要求无静差时,选用PI调节。4.当广义过程的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很大且纯滞后时间较大、负荷变化剧烈时,简单控制系统难以满足工艺要求,应采用复杂控制系统或其他控制方案。
第三篇:自动检测和过程控制考试总结
检测的基本方法:(1)接触式与非接触式;(2)直接、间接与组合测量;(3)偏差式、零位式与微差式测量。
检测仪表的组成:传感器,变送器,显示仪表,传输通道
绝对误差Δ:被测量的测量值(xi)与真值(x0)之差。即Δ=xi-x0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温标三要素:温度计、固定点和内插方程 温标不是温度标准,而是温度标尺的简称
测温方法及分类:接触式: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接触,依靠传热和对流进行热交换。
非接触式:测温元件不与被测对象接触,而是通过热辐射进行热交换,或测温元件接收被测对象的部分热辐射能,由热辐射能大小推出被测对象的温度。
热电偶测温原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材料A和B组成闭合回路(,如果两个结合点处的温度不相等,则回路中就会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做热电效应。热电势由两部分组成,即温差电势和接触电势。
热电动势(1)只有用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才能组成热电偶,且两端温度必须不同;(2)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和材料两端连接点处的温度有关,与热电偶丝的大小尺寸及沿程温度分布无关。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一)均质材料定律(二)中间导体定律(三)中间温度定律(四)参考电极定律 热电偶结构:热电极、绝缘套管、保护管和接线盒
S、R、B三种热电偶均由铂和铂铑合金制成,称贵金属热电偶。K、N、T、E、J五种热电偶,是由镍、铬、硅、铜、铝、锰、镁、钴等金属的合金制成,称为廉价金属热电偶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冰点法,计算法,冷端补偿器法,补偿导线法可将热电偶的参比端移到离被测介质较远且温度比较稳定场合
补偿原理:不平衡电动势Uba补偿(抵消)热电偶因冷端温度波动引起的误差。
压力检测方法:(1)弹性力平衡法(2)重力平衡方法(3)机械力平衡方法(4)物性测量方法 弹性元件:弹簧管,弹性膜片,波纹管
霍尔压力传感器:属于位移式压力(差压)传感器。它是利用霍尔效应,把压力作用所产生的弹性元件的位移转变成电势信号,实现压力信号的远传。压力传感器: 压电效应:压电材料在沿一定方向受到压力或拉力作用时而发生变形,并在其表面上产生电荷;而且在去掉外力后,它们又重新回到原来的不带电状态
热电偶式真空计:利用发热丝周围气体的导热率与气体的稀薄程度(真空度)间的关系。流量计类型:速度式流量计,容积式流量计
节流装置测量原理:当流体连续流过节流孔时,在节流件前后由于压头转换而产生压差。对于不可压缩流体例如水,节流前后流体的密度保持不变。QAd2p/
标准节流装置:标准孔板、标准喷嘴与标准文丘里管 阿牛巴是一种均速流量探头,配以差压变送器和流量积算器而组成阿牛巴流量计,也属于差压式流量测量仪表,用来测量一般气体、液体和蒸汽的流量 电磁流量计原理:被测流体垂直于磁力线方向流动而切割磁力线时,在与流体流向和磁力线垂直方向上产生感应电势Ex(伏),Ex与体积流量Q的关系为:
Ex=4B/(πD)Q×10-8=KQ
利用传感器测量管上对称配置的电极引出感应电势,经放大和转换处理后,仪表指示出流量值。
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控制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控制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被控量)按照预定的规律自动地运行 过程控制系统:以表征生产过程的参量为被控制量使之接近给定值或保持在给定范围内的自动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组成:对象,检测元件及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定值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与随动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衰减比n,最大偏差或超调量,余差C,稳定时间,震荡周期或频率 自衡的非振荡过程:在阶跃作用下,被控变量无须外加任何控制作用、不经振荡过程能逐渐趋于新的状态的性质,称自衡的非震荡过程。
无自衡非振荡过程:如果不依靠外加控制作用,不能建立起新的物料平衡状态,这种特性称为无自衡。
有自衡的振荡过程:在阶跃作用下,被控变量出现衰减振荡过程,最后趋于新的稳态值,称为有自衡的振荡过程。
具有反向特性的过程:有少数过程会在阶跃作用下,被控变量先降后升,或先升后降,即起始时的变化方向与最终的变化方向相反。
对象特性的参数 :(一)放大系数K放大系数K是一个静态特性参数,只与被控量的变化过程起点与终点有关,而与被控量的变化过程没有关系。(二)时间常数 Tc时间常数Tc是说明被控量变化快慢的参数,其值等于系统阻值R与容量C的乘积(三)滞后时间τ 对象在受到扰动作用后,被控量不是立即变化,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变化,这个时间就称为滞后时间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模型分类:动态与静态模型;参数模型与非参数模型。建模方法: 机理建模;实验建模
变送器在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是将各种工艺参数转换成统一的标准信号,以供显示、记录或控制之用。温度变送器其作用是将热电偶、热电阻的检测信号转换成标准统一的信号,输出给显示仪表或控制器实现对温度的显示、记录或自动控制差压变送器 被控量的选择原则:(1)作为被控量,必须能够获得检测信号并有足够大的灵敏度,滞后要小(2)必须考虑工艺生产的合理性和仪表的现状,检测点的选取必须合适。(3)以产品质量指标为被控量(4)以工艺控制指标为被控量
操纵量的选择原则:(1)控制通道对象放大系数适当地大些,时间常数适中,纯滞后越小越好;(2)扰动通道对象的放大系数应尽可能小,时间常数应尽可能大;(3)扰动作用点应尽量靠近控制阀或远离检测元件,增大扰动通道的容量滞后,可减少对被控量的影响;
(4)操纵量的选择不能单纯从自动控制的角度出发,还必需考虑生产工艺的合理性、经济性。前馈控制是指按照扰动产生校正作用的控制方法。
基本原理:测取进入过程的扰动量(外界扰动和设定值变化),并按照其信号产生合适的控制作用去改变控制量,已抵消(补偿)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业控制计算机和生产过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3监督控制系统4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5集散控制系统6现场总线控制系统7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
PLC的基本特点: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设计、安装容易,接线简单,维护方便;3编程简单、使用方便;4模块品种丰富、通用性好、功能强;5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易于实现自动化。集散控制系统DCS就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集中分散型控制系统。分级:1分散过程控制级2集中操作监控级3综合信息管理级 *1操作员站2现场控制站3工程师站4服务器和其它功能站
DCS功能特点:(1)分散控制,集中管理;(2)硬件积木化,软件模块化;(3)采用局域网通信技术;(4)完善的控制功能;(5)管理能力强;(6)安全可靠性高;(7)高性能/价格比。
第四篇: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过程控制系统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庄朝基
实验地点:清水河主楼 C2-110
实验时间:2011年11月
实验报告
一、实验室名称:智能控制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
三、实验学时: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目的:
六、实验内容: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八、实验步骤: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十、实验结论:
十一、总结及心得体会:
十二、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
第五篇:过程控制技术及实训总结
过程控制技术及实训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过程控制技术及实训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过程控制技术及实训总结1这次实习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改变,以前大学的时候不懂得生存的忧愁,现在经历了之后,才发现,一个人如若没有独立的能力,那么在这个社会上也终将被淘汰。但那是幸运的是,独立这件事情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建立起来的。我这次依旧很幸运,感谢这一次实习让我成长起来,变成了一个真正独立的成年人!
这次响应学校的号召,我们在大四下学期的时候就进行了实习。这次我所实习的地方是一家私人企业。之所以选择这一家企业,是因为我可能成绩很一般吧,平时表现的也不是很自信,在众多面试中吃了很多闭门羹之后,我就没有勇气再去努力了。后来在这家企业面试成功之后,我就很珍惜这个平台,虽然可能公司的发展稍微缓慢了一些,但是这个中间的上升空间也是有很多的,所以我就全部投入了进步。
进入岗位之后,我遇到了一个的难题,那就是身份的转换。第一天来的时候经理就特别严肃的跟我说,职场不是学校,要认真对待,因为我们员工身上很多部分都是代表着公司。听到经理这么对我说的时候,我还是害怕了一会,感觉自己突然跌入了一个很危险的境地。但是后来慢慢适应之后,我发现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克服的。比如我的胆小,一开始总是不敢去接进别人,做事情也是自顾自的做,根本就放不开。后来自己也明白,如若我不踏出这一步,永远都会停在原地。所以最后我还是做到了,并且也融入了这个集体。
这次实习中,我改变的就是自己的独立能力。以前不管是学校还是在家里,我都很依赖他人。甚至有时候生活好像不能自理一样。可能是我女孩子,从小有一点娇生惯养,但是这次实习还是改变了我很多,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真正的要踏入社会了,不管如何,家里不能再依靠了。所以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把脚下的路一步步走好,把自己的目标清晰的放在眼前。是这些坚决和勇气支持着我去努力,去进步,这也是我此次实习中成长的一个阶段。
实习虽然结束了,这次收获了很多,也丢掉了很多。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是有舍才有得的。不能太贪婪,也不能太盲目,这次实习告诉了我很多的道理,也教会了我如何去看向现实。我想不管今后如何,我都会努力去做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不辜负学校多年来对我的培养,也不辜负这一段的青春时光。
过程控制技术及实训总结2一、实训目的
1、掌握测区控制网的建立方法(四等平面网、三角高程网、二等水准网);
2、掌握和熟练全站仪和水准仪的基本功能和观测方法;
3、掌握仪器检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学会用相关平差软件处理观测数据以及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训内容和地点
1、测区四等导线控制网的建立(平面网和三角高程网),武工职院校内
2、测区二等水准网的建立(高程网);武工职院校内
3、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和独立高程系统
4、用j2型全站仪9测回测水平角练习。
三、实训所用仪器设备
全站仪一套,,ds2二等水准仪一套,计算机,南方平差易平差软件。
四、实训过程
四等导线网和三角高程网同步作业
仪器检验――>了解测区概况――>选点――>观测――>外业概算――>内业平差
另外进行全站仪9测回观测水平角练习
四等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利用ds2水准仪布设二等水准网
仪器检验――>了解测区概况――>选点――>确定观测路线――>观测――>外业概算――>内业――>平差
过程控制技术及实训总结3在实习的这九个月当中,我尽量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之处,熟悉掌握多元的专业业务知识,能够比较得心应手的开展各项工作,这些可以说都受益于各位领导的栽培和各位同事的赐教。下面,我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虚心学习,努力进步
实习期间,我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缺少实践经验,井下现场经验匮乏,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向领导和井下工人学习,加快补充自己的现场实践经验。而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煤矿的每一项工作,争取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
在队实习期间,开始总会遇到很多不懂的事都在队领导的悉心指导下慢慢掌握,在井下掘进工作面时,总会看见很多实际应用中才会有的技术问题,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所以现场的工人,跟班人员,他们便是我的指导老师,他们使我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二、恪守本职,扎实工作
我深知煤矿技术工作的艰难与重要性,所以一开始就要求自己严格一点,来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半点差错,只有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才能做到优质高效。为此,我把履行岗位职责、虚心学习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
在队见习期间,天天跟随作业人员一起进出井,现场观察、记录作业人员作业的过程,再与《作业规程》、措施等相比较,获得了许多重要的一线经验。也经常与同事、师兄们一起讨论《规程》、措施的编写依据和实际效果,这些都是不可多的经验和知识,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自己能够更快的进入角色,干起工作来得心应手。
三、朴实诚恳,严格自律
作为一名煤矿的技术人员,我知道应该具有朴实平淡的本色,努力让自己做到朴实不虚妄,热情不虚假,处事不急躁。心中始终要有规章制度,能够准确严谨的处理每一项工作,特别是井下技术工作。
在工作方面,不怕困难,始终提醒自己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虽然煤矿的加班比较多,但我深知井下的煤矿工作更没有假期,所以我们不能有怨言。对于难度大的工作,要敢于迎难而上,以自己诚恳的态度和虚心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领导的好评。在生活方面,我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些都使得我保持了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知不觉就工作了九个月时间,总的来说,这是学习的九个月,是锻炼的九个月,也是收获的九个月。在里队,我很好的完成了队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从职工的学习,队的精神文明建设到现场的跟班,我都能较好的完成;积极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没在科室上班,但是我很想跟科室的同事们学习,希望能多看到,多学到,偶尔能帮上忙的地方也积极参与。由于前期自身经验的不足,使得我养成了虚心学习的好习惯,我知道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之路还很长,我也将以一百分的热情投入到煤矿技术的工作当中,始终保持严谨扎实的态度,积极思考,善于开拓,争取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企业和社会贡献力量。我将继续发扬、推进,对于存在的不足,我将努力克服。为我矿和我区在未来的各项工作任务而不懈努力!在以后的岁月里,我的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努力的,尽量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这对我是必须要要求的,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最严格的,一定要做到为公司的事业尽出自己的努力!
过程控制技术及实训总结4一、前言
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学习土木专业学生必须很好掌握的一项技能。并且测量实训课是将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能力的好机会。这次实训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训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经过自己亲手实验和体会,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增强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的去完成这次测量实训。
二、实训目地
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学习土木专业学生必须很好掌握的一项技能。土木工程测量实训也是工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同学们的亲身实践,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测量相结合,加深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还能进一步熟练掌握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具备从事测绘工作的初步素质。此外工程测量,它是个复杂的工作,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通过这次实训我彻彻底底的明白了测量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在这次测量实训中我们能够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
三、实训内容
实训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训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并且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检验和校正的方法;掌握测绘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际作业能力。通过地形图的测绘增强测定与测设地面定位的概念,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大侠基础。测量实训的基本工作:
1、测绘表示图书馆及其周边地形地物地形图一张;
2、将老师所给坐标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布设到地形图上。
四、测量的基本步骤及其方法
a、测量步骤
控制测量:在一定区域内,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控制网具有控制全局,限制测量误差累积的作用,是各项测量工作的依据。对于地形测图,等级控制是扩展图根控制的基础,以保证所测地形图能互相拼接成为一个整体。对于工程测量,常需布设专用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和变形观测的依据。
b、测区地点及控制点选择
地点:逸夫图书楼以及周边
控制点的选择:
1、通视范围大,越无盲区越好;
2、受干扰程度越小越好,最好是没有受干扰的;
3、地点很牢固,如果怀疑有可能会因为崩塌影响,最好回避。
4、最好在要放样区域内的人们都能看到你,以利信息交往方便;
5、还有一个比较技术性的,即考虑前后视的距离基本相当,以消除仪器误差。
c、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①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②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③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④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
⑤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1、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
闭合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的代数和,理论上应分别等于零。各点纵横坐标增量的总和即为闭合差调整过程中根据情况取整,但必须保证调整后和为零
2、坐标的计算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依次计算各点的坐标。
d、碎部测量
(一)碎部测量
在控制点上架全站仪,经过对中、整平和精确对中、整平,照准地物以确定方向。画出草图,标出各点点号,用全站仪测出多个地物点。
(二)碎部点的选择
碎步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对于地物,碎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三)操作步骤如下
1、进入程序测量模式
将全站仪采用光学对中方法安置于测站控制点上,进入标准测量程序模块中。
2、创建作业
在程序测量模块中,创建新的作业,输入作业文件名字。
3、设置测站点、后视点信息,并后视归零。
4、碎部点数据采集
进入碎部点数据采集屏幕,第一个点的测量需要置入碎部点点号和反射棱镜高,然后照准碎部点所立对中杆,按确认键开始测量。待坐标显示于屏幕上后,按相应的确认键,测量碎部点的信息自动存储于上述创建的作业文件中。此时观测员用对讲机将该点的点号报告给立镜员,立镜员听到自己的名字和点号后就可以移动到下一个测点上。
5、碎部记录
立镜员要现场记录立镜处的点号、地物属性、及连线关系。
e、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检查与整饰
从全站仪中导出数据,利用CASS软件,根据草图,画出测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地物地貌,最后对地形图进行整饰。
要求:电脑或者手绘一张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
找准正方向,并确定控制点在图纸上的位置,通过控制点进一步确定碎步点的位置。
将所测碎部点,连接绘成地物,勾绘等高线。对照实地进行检查。按地形图图式的要求,描绘地物和地貌,并进行图面整饰、清洁。
五、过程总结:
这次的土木工程测量实训我们用了四天时间,其中,第一天的上午我们用来作实训前的准备,首先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测量区域以及注意事项,随后我们自行进行了分组,检查好自己的全站仪以及其他仪器,老师便带我们去测量区域进行测量。我们组的测量区域为图书馆及其周边地形地物。第一天余下的时间我们都用来定导线以及测量导线。在测量导线的过程中,我们便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导线上的控制点选得不合理,导致全站仪被障碍物遮挡了视线,测量导线时我们对全站仪的使用很不熟练,在对中整平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不过在我们组员努力摸索以及老师的仔细指导下,我们还是能够熟练的操作全站仪了,第二天,我们将图书馆周围的树木以及路灯,旗杆等地物测量完毕,第三天我们对图书馆以及绿化带进行了测量。第四天我们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并使用CASS软件绘制了图书馆周边的地形图。
六、实训感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为了能在考试中拿到一个好成绩,在理论知识上投入了绝大部分精力,而忽略了对实际操作的学习以及对仪器的熟悉工作,这直接导致了我们在实际测量中对仪器的使用显得手忙脚乱,由于没有掌握对中整平的技巧,我们测的数据一直都存在较大的误差,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得以解决。其他还有一些遇到的问题。这次实训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平时理论学习的掌握情况的机会,还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在实践能力上的不足,让我们能够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次实训给了我们很好的弥补不足的机会,通过此次实训,我们组的组员都能很熟练掌握了测量方法。此外,测量实训还让我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是无法完成实训工作的,必须要有一人立棱镜,一人使用全站仪,一人读数,三者缺一不可。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够大大加快测量工作的进度。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平均每天都要在30多度的阳光中晒上三四个小时,虽然很幸苦,但这也我们对以后的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总之,这次的实训虽然幸苦,但我们任然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实训。
过程控制技术及实训总结5我是第七测量小组的组长,小组有九名队员,除了操作和管理仪器,我还负责制定测量计划,谐调管理组内的分工合作。另外,每天叫队员起床也是我要干的事。作为第一把手,领测量工具、场地踩点的任务自然划归我名下。第一天上午,老师在给我们讲解了相关注意事项后,便带领各组组长到现场勘察,然后给各组分配任务。我领到的任务是:以教工区20到24楼为中心,测绘一张250m250m的地形图,外加一份原始测量数据。下午2点半我带领三名队员领了工具,由于之前只接触过dj6经纬仪,而我们拿到的却是精度更高的dj2,在没有学习如何使用它之前,它只是一个几万块钱的高级玩具。我向来自命不凡,但光学会dj2的读数方法就花了我十几分钟,而我之后还得负责给本组队员授业解惑,第一次有感到有愧组长之位。不过还好,最终还是学会了,后来觉得那东西用起来还是挺简单的。在给一名队员授经之后,我带上油漆,和另一名队员绕所测区域走了一圈,选了9个控制点。或许是太兴奋,又或许是第一次,我们选点时把教科书所列的注意事项忘得一干二净,这为后来的测量作业造成了很多麻烦。其实控制点的选定事关重大,这一着棋走失了,将会对接下来的局势造成很利的影响。以下是导线控制点选点的基本要求,摘录如下,以此为戒!
1、相邻导线点应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导线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定处,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
3、导线点位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测图和放样;
4、导线各边长应大致相等,应接近于平均长度;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2、3、4点我们做得不错,1、2点就有失严谨了。在后来的测量中,这两个失误也不断被放大,最后竟然放大到不得不重测的程度。我想,通过这件事,我深刻领会到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句话的含意。那天下午除了完成了导线点的普通水准测量外,并没弄出什么成果来。收工回宿舍后进行了内业计算,结果吓一跳,导线高程闭合差竟然达到了惊人的90mm。看来第二天得上个早班了。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重新测了一遍导线点的高程,结果让人满意,闭合差在容许范围之内。第一天走错了一步棋,因此今天得慎之又慎。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导线点的内角测量和视距测量,这两组数据都是计算导线点坐标时不可缺少的,而且事关成败,马虎不得。我和另一同学轮流上岗,负责观测;其它同学则负责立尺和记录。对于精度要求相当高的测量工作,一旦偏之毫厘,则可能会差之千里,而观测和立尺这两个环节决定着最终测量结果的精度和正误。作为观测当事人,刚才开始时,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着实让我费了一翻脑筋,总觉得对中和整平就像鱼和熊掌,根本没办法一起塞到胃里。后来通过各种途径的求助,学习,还有自我摸索,终于有了点眉目,再后来就是小菜一碟了。立尺这一环节也很关键,感谢上帝,给我们队赐了一名立尺之猛男,此君立尺稳如泰山,标尺在他手里就跟东海龙王的定海神(俗称金箍棒)一样――纹丝不动。而这点,恰是测量工作最需要的。就这样,我们珠联璧合,把九个导线点的内角与距离测了出来。晚上进行了内业计算,结果又吓了我一大跳,闭舍差终于在容许范围之内了。我们的角度容许闭合差是120,而我们实测闭合差不到5,基本上可以忽略,实乃幸事。但“基本上”并不能代表“完全”,有误差就得修正!晚上的任务依然是数据处理,而这点恰是我不擅长的,但队中自有数据处理之能人,我不必劳神苦思。
以前说过,在中国,许多东西都会成为考试的牺牲品,测量实训也避免不了。由于接下来的几天穿插了两门重要的考试,测量工作并不能正常的进行,但还是完成了几幢楼碎部点的测量。准备考试期间,我们抽空计算出了导线点的坐标,并展绘到图纸上,为接下来的工作做点准备。
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不仅意味着这个学期我们不必在为考试跟书本死磕了,还意味着测量工作重新回到了正轨。前些天落下了许多工作,因此唯有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才能赶上进度。控制点已经展绘到了图纸上,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控制点为基准点,把测绘区域内的建筑物,道路,车棚,花坛等地物按比例放样到图纸上,最终形成一幅完整的地形图。碎部点的放样用的是极坐标法,因此需要测的只是一个角度和一个距离,并且只进行一个测回。碎部点要求在现场同步展绘,测一点绘一点,便于随时校核。由于之前控制点的选择并不是很好,这对碎部点的测量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以下是几点不足之处:
1、控制点与碎部点间的通视不良,视线常常被树叶,路灯等地物遮挡,造成观测不便,甚至无法观测。
2、控制点选择没有考虑到像车来人往这样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bm7点就长期藏在汽车底盘下。
3、控制点的密度不够,后期补点繁琐,并且影响测量精度。
4、控制点过于靠近道路边缘台阶处,给仪器的架立带来不便。
不足虽然存在,但我们也通过一些手段将它们克服了。经过前几天对控制点的测量,我们对仪器的操作和量测的过程也已轻车熟路,因此对碎部点的测量并没遇到多少困难,只是需要施测的碎部点数量太多,工作量太大。特别是对于负责画图的同学,这实在是对精力和体力的煎熬与考验。碎部点的测量花了三天,结果让人满意,只不过原始记录数据过于混乱,不利于后期的核对与整理。
实训时间虽名为两周,但实质上已经折半。可想而知,测量成果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测量进度并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虽然结果不能尽如人意,但整个过程还是充满乐趣和知识的。试想一下,你能把偌大一块场地按比例缩小玩弄于掌中,并且让旅行者不至于迷路,难道没有一种地图绘制者的成就感吗?老师说过,通过工程测量这门课的学习,把我们培养成一名合格的测绘工作者。现在看来,我距那个岗位还有一段距离,但不远了。由于两周来都是负责操作仪器观测,所以对那个高档玩具并不觉得陌生了,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收获。但是话又说回来,一名合格的测绘工作者并不只是懂得如何操作仪器,他还需要知道如何去组织,计划,谐调工作的进行,并且对整个步骤和程序要有足够的熟悉和了解,包括外业,也包括内业。通过这次实践的检验,我悟出一条真理:在实践中学习比在教室中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
过程控制技术及实训总结6进公司以来,本人尊敬领导,与同事关系融洽。为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本人自觉认真学习本公司、本部门、本岗位的各项制度、规则,严格按照公司里制定的工作制度开展工作。在这近三个月的工作和学习中,接触了不少人和事,在为自己的成长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也明白自己尚有许多缺点需要改正。工作以来,在领导的教导和培养下,在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自己的思想、工作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现将这三个月来的个人实习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怀着对生活的无限憧憬,我进入了xx公司。
在实习期的工作中,一方面我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严于律己,自觉的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另一方面,吃苦耐劳、积极主动、努力工作;在完成领导交办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学习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工作细节中,我看到公司正逐步做大做强,以目前的趋势,我可以预见公司将有一个辉煌的明天。作为新员工,目前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让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自己的汗水,焕发自己的热情;使自己在基层得到更多的锻炼。
二、学习情况
现在是我努力学习的阶段。"三人行,必有我师",公司中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的丰富经验和工作行为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记得我刚到公司的时候,对生产线上的一切都感到陌生而新奇。因为我之前没有过类似的工作经验,所以知道的也有限,但是在领导和同事的的热心帮助下,我受益颇多。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我逐渐熟悉了设备的操作。尽管我只是入门,而且相对而言年龄要大一点,但是我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对工作充满着热情。为尽快提高自己在本职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利用业余时间多和同事交流学习,在短短三个月中理论结合实践让我对变电站的基本设备有了真正的认识,这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矗。
作为新员工,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避免失误,特别是在实习期间,严谨的工作态度决定了自身的工作效率,为此我经常向同事请教。
在公司呆了三个月,我接触了很多同事,就在接触他们的同时,我才知道在集体和谐相处是快乐工作的保证。无论是社会还是单位"为人处事"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对于这门高深的学问,我目前首要做的是诚实做人、努力工作!
三、思想情况
作为一名新员工,我今后的职业生涯还很长,学习的机会还很多。为此我将尽我所能地对我的工作进行开拓,做出成绩。为早日实现目标,我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保持优点,改正缺点,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企业美好的明天尽一份力。我更希望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可以把公司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