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ISO评审后心得体会范文
ISO评审后心得体会
2015年9月11日,当ISO审核员宣布我们评审通过时,会场一片欢腾,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回顾评审历程,我院全体工作人员洒下了辛勤汗水,作为一个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深深地体会到ISO认证的必要性及对医院的快速的发展深远意义。
在这几个月里,我们每天忙碌而充实,不断的学习、成长,也许是比以往累些苦些,可是,我们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书写作业指导书时,我们一次次的修改、完善;为了完善评审各项条款的要求,我们各科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时间、去学习、去强化、去整改。为迎接评审认证工作,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份努力,所撒下的每一滴汗水,所付出的每一份心血,都是为进一步加快医院的发展进程。ISO评审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我们仍需秉承评审精神,继续延用严密有序的工作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创建“省内第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殖中心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ISO管理评审汇报材料
管理课质量体系文件运行情况报告
自XX年8月公司举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以来,本部门积极按ISO9001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认真地按程序和相关规定要求对本部门主管的要素进行不断纠正与整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提高了本部门的工作效率。现就与本部门相关的几个体系要素运行情况如下:
一、文件控制的运行情况
本部门负责的所有的文件均按照《文件控制程序》操作和记录。各种文件的分类编号、查阅等,确保相关场所使用最新有效的版本,文件的存放地点保持干燥通风、安全,对外来文件的控制基本到位。但文件的发放尚未完全按体系要求执行。
二、质量记录控制的运行情况
经各部门编制的质量记录表格74种,各职能部门记录的填写,收集,标识,保管、查阅,处理等基本符合程序文件要求,有固定的存放地点,并有专人保管,另外各部门的质量记录基本做到及时、准确、完整、清晰。管理课为规范各部门记录的填写,与各部门共同探讨,使记录的填写更加规范化、文件化。
三、人办资源控制的运行情况
管理课按照程序的要求重新规范了人力资源管理,从员工的应聘到上岗都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并制订了培训计划,根据计划,组织培训和考核,关键岗位诸如压铸都经培训后才准予上岗。所有的培训计划、培训资料、会议纪录均按要求收集,汇总,归档。
四、采购控制
公司对重要物资的供应方匀从其信誉、能力、技术、设备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对符合要求的供方,方列入公司的供应商,同时在采购的过程中仍不时地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以确保持续获得合格的原辅材料。
五、顾客相关过程控制的运行情况
管理课依据程序规定的内容对所订的合同进行评审。由于公司的客户较固定,一般都是建立长期合作的基础上的,所以本公司基本上都是常规性合同,通过业务洽谈、传真形式形成最终合同,通过公司有关领导的审批才实施。当合同/订单发生生产任务调整时,管理课做到及时、准确通知相关部门。
管理课与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并通过电话及传真的形式收集产品质量信息、客户需求、听取客户意见,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在与客户接触过程中,能坦诚相待、热情服务积极宣传我公司的形象和产品。在产品销售过程中,能及时交货,并根据需要向客户提供检验报告单和其它相关单据。
六、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控制
管理课负责厂房、办公、宿舍等,除对它们实施登记造册的管理控制外,同时还进行
必要的维护和保养管理,确保它们满足生产的需要。对卫生、文明和安全等有关的环境,以及提供支持性服务的通信设备、运输设备等,同样进行必要的控制和管理,以保证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
生产设施的控制按《设备管理制度》执行,建立了“生产设施台帐”、“生产设施检修计划”,制定保养项目,频次等,对设施进行保养,控制过程均作记录。
对生产车间做好生产环境的安全、文明、卫生、物料整齐等现场管理工作。模具的管理严格按《模具管理制度》执行。
七、关于产品贮存、包装、防护等控制的运行情况
产品实行分区、分类堆放,并立标识牌,包装按客户的要求进行包装,在搬运过程中,能够做到轻装轻放,防止产品相互碰撞、磨擦、跌落和挤压等有损产品质量的情况发生,确保产品的完好,满足客户的要求。做好产品的出入库、贮存和防护工作,对仓库的产品进行不定时的盘点,做到账、物、卡一致。
八、关于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
生产部根据[生产计划表]严格按规定安排车间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能做到自检、查检、专检和必要的首检并做好记录。
生产班组根据每天实际生产情况填写产量记录报管理课。
对生产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执行。对关键压铸工序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按程序要求填写记录表格。
九、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运行情况
生产过程的标识采取由生产车间负责各管辖范围内产品标识的方式。根据半成品的移动性,管理课采用各种形式进行产品的标识。当合同规定需要追溯时,可依据包装或合格证上的生产日期和各种工序卡进行追溯。
十、目标考核情况
本公司已按要求完成本部门的相关目标,并能按所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有效地运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基本适宜,且已基本实现。
十一、存在的问题
各部门间的工作配尚未默契,有些部门工作是被动式也就是说对体系文件的运行情况不理解,对文件的理解不到位,贯标意识不够。
十二、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还必须大力宣传和灌输ISO90001-2008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领导重视,员工配合顺利完成通过认证后为企业塑造一个更好的管理体制。
2、树立信心,克服各种困难,本着对公司、对工作的负责的态度,认真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及ISO9001:2008版专业知识,领会体系文件的内涵,以更好地在工作中实施。
管理课/日期:
第三篇:ISO管理评审轮转车间汇报
ISO管理评审情况汇报
--轮转车间
现在简单汇报一下我们部门的管理评审情况:
我车间实施贯彻和执行ISO质量管理体系以来,通过这次内审工作,轮转车间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现在根据实际情况汇报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计划落实方面:车间能根据ISO的要求和按生产中心PMC计划安排生产、检查半成品;能按质按量交给下一工序,能及时发现问题向上工序反映问题。根据投诉记录可知:我们每月都达到了车间的质量目标,每月下工序投诉本车间产品低于8次,希望继续保持和加大质量力度,减少质量事故投诉。(质管办还未提供投诉数据、未知车间的每月投诉记录)
但由于目前还延用早期XXXXXX公司较多的报表,现车间也已安排各机长把每天的报表通通改为XXXXX公司,平时较为少用的报表就通过打印和复印的方式。但希望公司能统一印刷和发放。
2.车间印刷方面:机台能按《作业指导书》、《安生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产品自检,印刷质量比过去有所提高;而且已经在机台中树立起以质量为根本,以顾客(包括下工序)为关注焦点的思想。对质管办发出的《返工通知单》能及时地进行纠正处理,并且为了预防出现不合格品,已经对故障较多的生产设备进行维修并反复强调机台加强责任心,对半成品加强自检。
但实际上现在仍时有不合格品出现,产品质量仍未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有:A.机台自检不细;B.人员素质不高,大部分人对操作技术和质量自检都未熟悉,未能协助机长把好质量关,致使不合格品混入了半成品中;C.个别原材料质量问题。部门计划通过不断加强质量意识的教育和机台工人在生产中不断
地提高技术水平来逐步提高产品质量,力争顾客满意。
3.设备维修和保养方面:能按《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做好设备的日保、周保、月保等做好车间设备保养记录。淡季期间与设备部做好中修保养工作。
4.在原材料的使用和控制方面:我们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重点抓了机台的纸张消耗,并且通过这项工作加强了规范操作的管理。
5.车间半成品标识方面:机台的半成品和次品堆放有明显的标识、每车半成品有清楚的记录并尽可能按要求存放在指定的地方;生产现场的6S管理有明显的进步,特别是正度轮转机车间,物品堆放已趋向规范。
6.对此次内审中的情况:(由于我们对文件不够熟悉、表格填写不够规范、半成品和次品堆放未能严格分清、设备维护保养方面未能完全补全记录)进行了整改,首先是车间管理人员熟悉文件,在车间广泛宣传ISO质量管理体系,将与机台工作相关的ISO文件和表格目录发到机长。让车间员工明白到ISO质量管理体系不但抓生产车间的产品质量,也涉及到原材料及其它辅助部门的质量,我们应该为下工序提供合格产品的同时,也要求辅助部门为车间生产提供合格的服务。要求车间员工认识到记录是分析质量问题和持续改进的依据,组织人员对表格进行整理。
通过质管办对我们车间的检查和我们同员人的交谈中发现,车间的工人特别是新工人对ISO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还不熟悉,而一些工人还未有学习过印刷的相关知识,我想是否需要公司组织专业老师来补补课?而且我们发现每次审查总会或多或少的发现一些问题,为了在外审前更多暴露出不足,以便我们抓紧时间进行整改。
第四篇:iso格式
目录
0.l批准页 0.2公司简介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质量手册管理规定 l范围 1.1总则 1.2允许的剪裁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4.2文件的总要求.5管理责职 5,l管理承诺 5.2以顾客为中心 5.3质量方针 5.4策划
5.5职责、权限和沟通 5.6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7产品实现 7.1实现过程的策划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3本手册不含设计和开发 7.4采购
7.5生产和服务提供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l对测量和监控活动策划的要求 8.2测量和监控的要求 8.3不合格控制要求 8.4数据分析要求 8.5改进的要求
附录:1。公司组织机构图
2.职能分配表
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览表
0.1批准页 0.1.l引言
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当前市场竞争越演越烈的形势,为不断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减少浪费、增加效益、增强社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公司领导做出战略决策,决定贯彻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向社会、顾客证实公司具有提供满足产品质量的能力,特编制本手册。0.1.2范围
本手册是依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编制的,规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证实公司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和适用法规要求产品的能力,其适用范围是螺纹钢的生产和服务。0.1.3发布
质量手册 A版已按规定的程序编制、审核、批准,准予2001年3月1日起正式发布,望全公司员工遵照执行。经理:
日期:2001年3月1日
0.2公司简介:
地址: 电话: 联系人:
0.3管理者代表任命及职责
依据互ISO9001:2000标准要求,由总经理任命
为本公司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和权限为: a)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 b)向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 c)在整个公司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d)就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宜与外部联系。
总经理
****年**月**日
0.5质量手册管理规定 0.5.1手册的发放
a)手册发放至公司各位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项目部负责人;
b)手册区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种,受控版本应盖受控印章,提供给内部和认证了使用; c)手册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发放;
d)受控手册的持有者应妥善保管,不得外借
e)非受控手册向顾客和外单位发放或借用时,必须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人事部登记发放 0.5.2手册的修改
a)手册每年审定一次,需修改、换版时,由总经理决定 b)手册修改由管代主持,人事部主编,相关部门配合,管代审核,总经理批准。0.5.3手册的有关说明 0.5.3.l代号说明
CR/MP―――代表本公司的质量手册 l范围 1.1总则
本质量手册依据ISO9001:2000标准,规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a)证实公司具有能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的产品的能力,其适用范围是:螺纹钢的生产和服务全过程;
b)通过体系的实施包括持续、改进和预防不合格的过程,达到顾客满意; c)本手册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部门。1.2允许的剪裁
根据本公司产品的行业特性和国家有关法规要求,本手册所阐述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不包含7.3设计和开发的要求。2引用标准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本《质量手册》采用ISO9000:2000中的术语和定义,以及ISO9001:2000标准描述供应链和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其供应键的术语如下: 供方--组织--顾客 4.质量管理体系 4.1文件控制要求 4.1.1.目的
对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各部门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4.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文件和资料的控制。4.1.3.职责
4.1.3.1总经理负责制定并发布质量方针、目标。批准并发布质量手册。4.1.3.2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程序文件进行审批。4.1.3.3副总经理负责各部门支持性文件和资料的审批。4.1.3.4人事部负责文件的统一管理; 4.1.4.工作程序
4.1.4.1本公司文件分为以下几类:
a)技术性文件(图纸、技术标准、外来图样等);
b)其它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质量手册、过程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文件等)。c)质量方针和目标
d)质量记录(注:质量记录控制见质量记录控制要求)4.1.4.2文件和资料的编写、审核与批准。
4.1.4.2.1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各责任部门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 4.1.4.2.2过程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文件由各部门编写,副总经理审核批准; 4.1.4.2.3检验规范由品管部编写,副总经理审核、批准;
4.1.4.2.4技术性文件和资料由品管部编写,副总经理审核、批准。4.1.4.2.5质量方针、目标由总经理制定并发布。4.1.4.3文件的发放 4.1.4.3.1本公司文件和资料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
4.1.4.3.2文件由人事部按“文件和资料编号规定”进行编号,加盖“受控”印章.4.1.4.3.3文件领用人在相应的文件发放部门填好“文件和资料领用、回收登记表”并签名后领取相应的文件和资料;
4.1.4.3.4如果顾客需要质量体系文件,由销售部申请,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领用,属非受控文件。4.1.4.4文件的使用、管理
4.1.4.4.1文件使用人应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好文件,以防损坏和丢失,不得随意外借或携带出公司不得复制,随意更改,4.1.4.4.2当文件使用人一旦将文件丢失,应由使用人所在部门填写“文件补发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交到文件的相应的发放部门办理领用手续,文件发放部门在补发时应给予新的发放号;
4.1.4.4.3当文件使用人使用的文件严重损坏且影响使用时,应到相应的文件发放部门办理更换手续,以旧换新,发放号仍用原发放号,旧文件或资料由文件发放部门销毁。4.1.4.5文件的更改
4.1.4.5.1当质量体系文件运行中发现不适用或有错误时,经原审批部门审批后,由文件发放部门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统一更改;
4.1.4.5.2文件的更改应采用划改,并在更改栏(或更改页)做好更改标识,注明日期和内容,更改人必须签名。
4.1.4.6文件的换版、回收与作废
4.1.4.6.1当文件已有大量文字修改时,应进行换版,原版文件或资料作废,换新版本,版本顺序为A、B、C......;
4.1.4.6.2对作废的文件或资料,由文件发放部门报文件的领用、回收登记表统一回收;
4.1.4.6.3具有参考价值的作废文件或资料,由文件发放部门加盖“作废保留”章,由各部门自行保存; 4.1.4.6.4对无保存价值的作废文件或资料,由文件放部门统一回收,及时填写“文件销毁单”
4.1.4.7文件在实施中由于组织结构、产品、工作流程、法律法规等发生改变时,由原文件管理者代表组织人员对文件进行评审;每年12月份由总经理组织人员对质量手册进行评审。4.1.4.8由人事部制定能识别文件现行修订状态的清单。4.1.5.相关文件 4.1.5.1文件编导规定 4.1.6.质量记录
4.1.6.1文件领用、回收登记表 4.1.6.2文件补发申请单 4.1.6.3文件更改通知单 4.1.6.4文件销毁单 4.1.6.5受控文件一览表 4.2质量记录控制要求 4.2.1.目的
对质量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为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或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为证实可追溯性采取预防措格和纠正措施提供依据。4.2.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体系运行中的所有记录。4.2.3.职责
4.2.3.1人事部负责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
4.2.3.2各责任部门负责建立相关的质量体系运行记录并保存。4.2.4.工作程序 4.2.4.l质量记录由人事部统一制订标识.编号方法和格式;
4.2.4.2质量记录表格由各部门制定,报人事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 印发;
4.2.4.3填写质量记录应做到字迹清晰,真实可靠,能准确分辨,不得随意涂改。如记错需更改,应采用划改并签名。
4.2.4.4各部门负责收集相关的质量记录并整理、归档。质量记录要做到存放环境适宜、通风防潮、防火、防蛀、防鼠害,保管方法便于存取检查。
4.2.4.5质量记录属于受控文件,如果借阅,必须进行登记,且填写借阅表格。顾客要求提供质量记录的,必须经总经理批准同意后,方可进行复印,且有记录便于查证。4.2.4.6质量记录保存期一般为三年。
4.2.4.8过期或作废的质量记录由人事部统一编册,经相关人员签字认可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进行销毁,有保留价值的必须进行标识管理。4.2.5.相关文件 4.2.6.质量记录 4.2.6.1质量记录一览表 5.管理职责 5.1质量方针和目标 5.1.1质量方针:
5.1.2质量目标:
5.1.3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本公司员工学习和理解质量方针和目标。5.1.4总经理在管理评审时应组织对方针和目标的评审。编制: 批准: 发布日期:
5.2质量职责和权限 总经理职责
a)负责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方针、政策、法规,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用户需要和国家规定的有关要求。b)组织制订和批准发布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对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负责。c)任命管理者代表,授权管理者代表独立开展质量工作中的全部活动。
d)负责确定从事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e)授权品管部对产品质量进行独立检查,保证品管部的质检工作职能不受任何部门和人员的干扰和行政干预。
f)为开展质量活动提供充分的资源。
g)主持管理评审,审批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者代表职责
a)按照GB/T19001:2000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证质量体系。
b)向总经理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和作为质量体系改进的基础。c)负责公司质量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的联络工作。
d)根据总经理授权,行使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e)审批内审报告,批准内部质量审核计划,任命内审组长,确定内审员。f)负责批准程序文件和其他质量文件。
g)负责对管理评审中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跟踪验证。h)负责质量体系文件的宣传贯彻。
i)向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 j)在整个公司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副总经理职责
a)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生产、技术、设备、质量方面的政策、法令、标准,全面负责公司生产、技术、设备、质检的管理工作。
b)贯彻设备管理制度,督促设备使用和管理部门做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c)协助总经理确定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d)编制生产计划、审批外购外协计划。
e)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生产与质量、交货期与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质量方针和目标,确保产品的质量。
f)定期向总经理汇报工作,提出提高生产能力及产品质量的建议。g)负责合同评审。
h)负责产品服务的领导工作。副总经理职责 品管部
a)负责全公司进货、过程、最终产品的检验 b)制定公司检验规程
c)负责检测设备的周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d)负责检验状态标识的制定 e)负责对不合格品的评审
f)负责纠正、预防措施所需信息的收集、管理 g)负责统计技术的运用 品管部长
a)对检验规程进行审核,对紧急放行的审批。b)负责对状态标识的实施进行监督 c)参与对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 d)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e)制定统计技术的制定和运用 检验员
a)严格按检验规程要求进行检验和判定 b)正确使用和保养检测设备 c)对产品进行状态标识
d)对一般不合格进行评审,提出处置意见 销售部 a)负责签定合同
b)负责接受顾客反馈意见的接收 c)负责物资采购和分承包方调查、评价 d)负责成品库的管理
e)负责服务的实施和验证、报告 销售科长
a)负责销售合同的登记 b)负责记录顾客反馈意见
c)负责发放分承包调查记录和组织评价 d)编制合格分承包方名单 e)建立分承包档案
f)安排服务实施和编制服务报告 销售员
a)负责按规定要求接收合同 b)负责对一般合同进行评审 c)及时反馈顾客的意见 人事部
a)负责文件的管理 b)负责质量记录的管理
c)负责配合管理者代表实施本公司内审 d)进行培训策划和实施 人事部部长
a)负责文件发放范围的审批和文件发放 b)负责文件的更改、回收和销毁 c)外来文件的收集、确认 d)参与特殊合同的评审 e)参与合格分承包评价 f)质量记录一览表的制定
g)协助管理者代表编制内审计划,内审报告 h)负责培训计划的实施。
生产部
a)负责生产的调度
b)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确认 c)负责生产过程的搬运和成品包装管理 生产部长
a)负责生产任务的下达
b)负责设备的确认和保养计划的编制 c)负责对生产车间的检查
车间
a)按生产任务实施生产 b)负责产品标识。
c)负责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 d)负责过程不合格品的处置 e)负责过程产品的搬运和防护 f)负责认真填写质量记录
g)负责配合供销科对产品进行安装、调试 车间主任
a)负责车间生产任务的调度 b)负责标识的检查
5.3当产品质量有重大波动或新产品开发时,由总经理召集各部门负责人通过会议方式沟通。5.4管理评审 5.4.1.目的
对本公司质量体系现状的适应性和总体有效性以及确保质量体系适合于实现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要求,进行正式而系统的全面评价。5.4.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质量体系评价。5.4.3.职责 5.4.3.1 总经理
5.4.3.1.1确定管理评审时间、频次;
5.4.3.1.2主持管理评审,审批管理评审报告。5.4.3.2管理者代表
5.4.3.2.1管理者代表负责向管理评审会议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5.4.3.2.2负责管理评审策划和组织工作,提供管理评审所需资料,5.4.3.2.3组织编写管理评审报告;
5.4.3.2.4组织落实和跟踪检查管理评审决定的有关质量体系改进意见及纠正和预防措施。5.4.3.3人事部负责管理评审记录和审核报告的发放、收集和保管。5.4.3.4相关车间、部门
5.4.3.4.1提供本部门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总结材料
5.4.3.4.2实施管理评审报告中决定的相关质量体系改进意见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5.4.4.工作程序 5.4.4.1管理评审程序
5.4.4.1.1每年评审一次,时间12月。5.4.4.1.2有下述情况及时进行定期管理评审: a)主要用户变更或用户的要求发生较大变化; b)多次发生重大质量问题及用户投诉; c)生产规模和资源发生重大变化; d)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5.4.4.2管理评审准备
5.4.4.2.1管理评审时间由总经理决定,管理者代表作好各项准备工作,5.4.4.2.2管理评审由全质办通知,总经理、付总经理、各科室车间负责人参加;
5.4.4.2.3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受益者的期望和各部门质量体系运行书面总结及管理者代表提出内审工作总结报告。
5.4.4.2.4管理评审输入
a)管理者代表准备审核结果;
b)销售部准备顾客反馈信息;
c)品质部准备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d)品质部准备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e)管理者代表准备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f)管理者代表准备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g)管理者代表提供改进的建议; 5.4.4.3实施管理评审
5.4.4.3.1管理评审由总经理主持; 5.4.4.3.2管理评审内容: a)内部和外部质量审核结果;
b)质量体系运行是否符合GB/T19001:2000标准的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其实际运行是否按程序化文件实施,实施是否取得预期效果,质量体系及产品质量是否适合于质量方针、目标要求; c)组织机构设置是否适当,各职能是否明确; d)产品质量是否满足用户的期望和要求以及改进; e)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f)资源需求的情况。5.4.4.4管理评审的报告
5.4.4.4.1管理评审结束后,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管理评审报告; 5.4.4.4.2管理评审报告的内容: a)评审时间; b)参加人员; c)评审内容; d)评审结果;
e)评审报告发放范围;
5.4.4.4.3管理评审报告由总经理批准,人事部按规定发放。
5.4.4.4各部门负责实施管理评审决定的纠正、预防措施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跟踪验证。5.4.5相关文件
5.4.5.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4.5.2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5.4.6质量记录 5.4.6.1管理评审通知 5.4.6.2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5.4.6.3管理评审报告 5.4.6.4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5.4.6.5各部门质量体系运行总结 6.资源的提供 6.1人力资源 6.1.1目的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并提供必要的培训,确保人员能胜任。6.1.2范围
适用本公司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 6.1.3职责
6.1.3.1总经理负责提供和保持适当的人力资源。6.1.3.2人事部负责人员培训统一管理 6.1.4工作程序
6.1.4.1总经理负责组织各部门确定影响产品质量工作岗位所必需的能力要求;
6.1.4.2人事部按各部门要求在每年元月编制“培训计划”,报总经理审批;计划中必须明确培训内容和考核方法; 6.1.4.3培训内容
6.1.4.3.l新工人入公司或转岗人员主要进行公司规章制度、岗位技术或安全操作规程培训。6.1.4.3.2在岗人员的培训
(1)特殊工种人员主要进行岗位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2)技术等级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技术标准等。
6.1.4.3.3管理岗位及专业技术人员除了参加对口培训外,还要进行本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6.1.4.4培训方法
6.1.4.41根据培训计划,由全质办组织有关部门对新工人进行上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分配上岗。
6.1.4.4.2转岗人员,培训合格的方能上岗。
6.1.4.43各操作岗位按培训计划培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时间以业余为主。
6.1.4.4.4人事部根据国家对特殊工种的有关规定,联系上级劳动部门或有关行政部门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6.1.4.4.5管理人员的培训,结合业务实际需要,按培训计划进行。6.1.4.5培训要求和管理
6.1.4.5.l人事部须做好培训人员的建档工作,包括每位员工的教育、培训、岗位(或工种)认可和经验的适当的记录,如学历、培训记录、职称证明、工作经历等。
6.1.4.5.2人事部组织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做好考核情况记载,考核方式有面试、笔试、实际操作等方式检查培训或其它措施的效果是否达到了培训计划或其它措施所策划的目标。
6.1.4.5.3因工作需要或个人要求外出培训,需经总经理审批同意。培训结束后,成绩交全质办。6.1.4.5.4通过培训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6.1.5.相关文件 6.1.6.质量记录 6.1.6.1培训计划 6.1.6.2培训记录 6.1.6.3职工档案 7.产品实现
7.1与顾客有关的要求的控制 7.1.1.目的
对每份销售合同、订单进行评审,确定顾客的要求,确保合同顺利执行。7.1.2.适用范围
用于本公司销售合同评审 7.1.3.职责
7.1.3.l副总经理负责组织对所有合同订单进行审批。7.1.3.2副总经理负责召集各部门对特殊合同进行评审。
7.1.3.3顾客对产品有特殊技术要求的,来图来样及生产工艺的由品管部进行评审。7.1.3.4生产部对生产能力和交货期进行评审。7.1.3.5销售部负责评审记录的管理。4.工作程序
7.1.4.1销售部必须明确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d)本公司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7.1.4.2在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受合同或订单更改前都要进行评审。7.1.4.3合同评审
7.1.4.3.1当顾客客对产品有特殊技术要求或其他要求时,由副总经理召集技术科、生产科、供销科进行合同评审;
7.1.4.3.2一般合向由销售员自行评审,报副总经理审批。7.1.4.3.3合同评审应确保:
a)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b)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解决; c)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7.1.4.3.4对非书面订单由销售部进行记录,并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按要求评审。7.1.4.4合同修订
7.1.4.4.1在合同执行中,顾客提出修订要求,如数量、价格质量技术等,销售部必须汇报副总经理,通知有关部门和顾客。
7.1.4.4.2因资源等问题需修订合同,由副总经理与顾客联络,征得顾客同意后方能修订。7.1.5.相关文件 7.1.6.质量记录
7.1.6.1顾客来电来函登记表 7.1.6.2合同修订通知单 7.1.6.3合同评审表
7.1.6.4合同登记台帐 7.2设计和开发
7.3采购过程 7.3.1.目的
确保所有采购资料符合规定要求。7.3.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采购物资质量的控制和分承包的评定。7.3.3.职责
7.3.3.1采购部负责编写“采购计划单”; 7.3.3.2品质部负责提供采购技术要求; 7.3.3.3品质部负责进货物资检验; 7.3.4.工作程序
7.3.4.1品质部负责提供本公司所有进货物资的技术要求; 7.3..4.2采购文件的编制 7.3.4.2.1采购要求包括: a)规格型号、名称、数量,b)采购物资控制类别(A、B); c)采购物资技术要求;
d)采购物资试验规范等验收准则
7.3.4.2.2供销科根据要求编制“采购计划单”; 7.3.4.2.3“采购计划单”由总经理审核批准; 7.3.4.3实施采购 采购部按照“采购计划单”实施采购。7.3.4.4采购物资的验证
检验员依据“采购计划单”、对采购物资进行验证; 7.3.4.5顾客的验证
a)当合同中有规定时,顾客或其代表可在分承包方处或本公司对进货物资进好验证;采购部应在采购文件中规定验证的安排及产品放行的方式。
b)顾客的验证,既不能免除本公司提供可接收产品的责任也不能排除其后顾客的拒收。7.3.4.6分承包评价和选择
a)采购部发放“分承包情况调查表”对分承包进行调查;由副总经理组织采购部、品质部、生产部对分承包进行评价,评价合格后列入“合格分承包方名单”。
b)评价的方法和程度必须根据采购物资类别及对本公司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c)采购部负责收集分承包供货档案,每年由副总经理组织对分承包复评一次。7.3.5.相关文件
检验和试验规程 7.3.6.质量记录 7.3.6.1采购计划单 7.3.6.2分承包方情况调查表 7.3.6.3分承包方评价表 7.3.6.4合格分承包方名单 7.3.6.5分承包方复评报告 7.4过程控制 7.4.1.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因素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7.4.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7.4.3.职责
7.4.3.1生产部负责生产任务的安排.组织.协调和调度及生产设施的配置。
7.4.3.2品质部负责生产技术准备,提供生产有关工艺文件及产品技术标准等资料; 7.4.3.3品质部负责生产过程检验和成品的检验。7.4.4工作程序
7.4.4.l副总经理根据订货合同及附件资料编制工作联系单,下达到生产部,生产部按要求组织生产。7.4.4.2技术准备
7.4.4.2.l品质部负责编制并提供生产技术文件(产品图纸.工艺要求等),如属客户外来图样必须由有关技术人员审查其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行性,并转化为本公司生产用图。7.4.4.2.2品质部负责提供技术文件交生产部。
7.4.4.2.3品质部负责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设立质量控制点。7.4.4.3采购部提供生产用原辅材料。7.4.4.4生产过程控制
7.4.4.4.l各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进行制作,保证加工要求。7.4.4.4.2本公司关键工序: ;其中 为特殊过程; 7.4.4.4.3对本单位关键工序加强质量控制。
a)由操作自检,专职检验员专检; b)品质部负责提供作业指导书;
c)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授权; d)使用合适的设备;
f)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
g)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
h)当该过程质量发生重大波动时,由品质部和生产部对该过程进行再确认。7.4.5.相关文件 7.4.6.质量记录 7.5标识和可追溯性 7.5.1.目的
明确对产品标识的规定,以防止不同产品的混用及必要时能实现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追溯。7.5.2.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材料、半制品及成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7.5.3.职责
7.5.3.1生产部负责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管理。
7.5.3.2原材料标识由仓库予以实施,半制品.成品标识由车间予以实施,其他部门予以配合。7.5.4.工作程序
7.5.4.1生产部制定产品的标识规定。
7.5.4.2 原材料入库后,仓库保管员用规定的标签予以标识,标识内容应包括品名.规格.型号等。7.5.4.3 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中的半制品用标识牌进行标识,检验员对成品包装后用产品合格证标识,合格证上注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等。7.5.4.4 可追溯性管理
本公司对所有出厂产品均通过产品的出厂编号,实施可追溯性管理,与产品有关的质量记录上均应注明产品的出厂编号。7.5.6.相关文件 7.6顾客财产 7.6.1.目的
对顾客提供的产品进行控制,确保满足产品要求。7.6.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顾客财产的控制。7.6.3.职责
7.6.3.1销售部负责将顾客财产纳入合同规定。7.6.3.2品质部负责对顾客财产进行检验和验证。7.6.3.3仓库负责对顾客财产进行保管和维护。7.6.4.工作程序
7.6.4.l销售员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将顾客财产写入合同条款.7.6.4.2品质部对顾客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由仓库保管员办理入库,并做好标识;检验不合格开“不合格品报告”交销售部,由销售部与顾客联系,办理退换手续。7.6.4.3仓库管理员对顾客产品保管和维护。
7.6.4.4当发现产品不适用,丢失或损坏时,由责任部门向销售部反映,然后由销售部向顾客报告,与顾客协调处理。
7.6.4.5顾客的文件或知识产权由销售部负责整理保管。
7.6.4.6本公司对顾客财产的验证不能免除顾客提供可接收产品的责任。7.6.5.相关文件 7.6.6.质量记录 7.7 产品防护 7.7.1.目的
通过对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过程进行控制,防止产品在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中损坏和变质,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7.7.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原辅材料、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支付过程的控制。7.7.3.职责 7.7.3.l生产部
7.7.3.1.1负责采购材料入库前的搬运工作及产品交付过程中的搬运工作; 7.7.3.1.2组织相关车间对成品进行包装,对包装后的产品进行贮存和防护; 7.7.3.1.3负责对交付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的调查及处理,并做好记录。7.7.3.2仓库负责原辅材料的贮存、防护、管理工作。7.7.3.3品质部负责编制发出产品所需附件清单。
7.7.3.4车间负责各类物资的领用及生产过程中的搬运、贮存和防护工作 7.7.4.工作程序 7.7.4.1搬运
7.7.4.1.1所有进库物资的搬运,生产、包装及交付过程中的搬运,必须使用合适的搬运工具,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7.7.4.1.2对搬运人员搬运时必须保护好标识。7.7.4.2贮存
7.7.4.2.1仓库的管理必须按“仓库管理制度”要求严格管理;
7.7.4.2.2仓库贮存产品必须帐、卡、物相符,进出库手续齐全、完整、标识清晰; 7.7.4.2.3仓库保管员要定期盘库,对库存产品要做到先入先出。7.7.4.3包装
7.7.4.3.1顾客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品质部出包装箔图纸,生产部审核。
7.7.4.3.2 车间根据出厂检验单》对产品进行包装。销售部发货员填好《发货清单》,包装后由检验员验收。7.7.4.3.3包装工应核对规格、品种、数量、标牌与装箱要求是否一致后,放入合格证后进行封箱。7.7.4.4防护
7.7.4.4.1过程控制中的防护
7.7.4.4.1.l各生产车间所领用材料及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应按规定放置在指定范围,不得乱扔乱堆防止磕碰划伤,并做好防尘、防锈蚀。
7.7.4.4.2产品组装应严格按工艺要求执行,做好防范、防尘等工作。7.7.4.5交付
7.7.4.5.1产品交付时,销售部开具《发货清单》。
7.7.4.5.2为公司送货提供运输工具的单位或个人,销售部必要时与其签订《运货协议》并保存。7.7.4.5.3产品交付过程中,顾客自提的产品,在公司内由发货员负责当面交验,离开公司后由顾客承担运输中的一切责任。送货的产品负责到顾客场地,由顾客收货人负责验收签字有效。7.7.5.相关文件 7.7.5.1仓库管理制度 7.7.6质量记录 7.7.6.1发货清单
7.8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7.8.1.目的
通过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7.8.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8.3.职责
7.8.3.1品质部负责统一管理监视和测量装置,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申购,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及周期检定管理。
7.8.3.2使用部门和操作者对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做好维护保养,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处于准确状态。7.8.4.工作程序
7.8.4.1品质部根据产品技术标准、生产工艺文件、检验规范要求和生产过程的实际需要,编制监视和测量装置采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由市场部采购。7.8.4.2购进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由品质部负责验收。
7.8.4.3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领用由使用部门根据需要到品质部办理领用手续,品质部登记入帐,送法定计量机构检定。
7.8.4.4在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周期检定,由品质部负责制订“计量设备周检计划”,并按期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7.8.4.5经检定不合格又无法修复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由使用部门申请,品质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同意后报废,品质部从设备台帐中注销。
7.8.4.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状态,由品质部负责统一标识,全体员工要保护好标识。7.8.4.7品质部负责保存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校准记录。
7.8.4.8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由品质部负责送修并对该设备已检的结果重新测量、评定。
7.8.4.9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有适宜的环境条件,轻拿轻放,做好维护保养,当对准确度发生怀疑、损坏返修时都必须重新检测。
7.8.4.10所有未安排周期的或未经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一律禁止使用。7.8.5.相关文件 7.8.6.质量记录
7.8.6.1计量器具登记台帐 7.8.6.2计量器具历史记录卡
7.8.6.3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统计)表 7.8.6.4计量器具报废申请单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1内部审核 8.1.1.目的
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确保质量体系符合IS09001标准及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使体系正常运行。8.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质量审核的控制。8.1.3.职责
8.1.3.1总经理负责审核计划表的批准。
8.1.3.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计划表审核,任命审核组长,确定审核组成人员,组织落实纠正措施,并向总经理汇报内审情况。
8.1.3.3被审核部门应提供相关被查资料,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8.1.3.4人事部负责编制审核计划表,并做好内审资料的保管.8.1.3.5内审组长负责编制内部质量审核报告,验证纠正措施的效果 8.1.4.工作程序
8.1.4.1内部质量审核分常规审核和追加审核两种.常规审核按审核计划进行,审核计划要保证对各部门及各要素审核不少于一次.8.1.4.2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追加审核
(1)发生了连续性质量问题或顾客有重大质量的投诉.(2)企业的内部机构,产品质量方针和生产技术及装备以及生产场所有较大的改变时.(3)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8.1.4.3每年元月份人事部编制审核计划表,“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8.1.4.4管理者代表在每次审核前五天任命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并组成审核组,审核组长应领导全组编制好具体的内审计划,并把审核任务分配到每个审核员,每个审核员编制检查表,经组长审批后实施.8.1.4.5审核组成员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由经培训合格的内审员担任.8.1.4.6审核计划日程确定后,审核组长向各被审核部门的负责人通知确切的审核日期,受审部门如有困难可在三日内向管理者代表提出书面报告,由其决定是否延期.8.1.4.7现场审核
8.1.4.7.1审核组应准时到达审核现场,召开一次正式的首次会议,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8.1.4.7.2现场审核以质量体系文件为依据,收集客现证据,作出公正的判断.8.1.4.7.3如发现不合格项则由内审员开具《不合格项报告》,要对不合格项事实描述清楚,并要求受审部门负责人签字对事实表示认可.8.1.4.7.4现场审核以末次会议为结束,在本次会议上审核组长报告审核结果,宣读不合格项报告,并要求受审部门负责人填写纠正措施,按期整改.8.1.4.8审核组长在审核结束后,根据审核结果编制审核报告,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分发至有关领导和部门.8.1.4.9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8.1.4.9.l当纠正措施预定完成日期已到,或当管理者代表已接到完成的通知,管理者代表安排内审员跟踪验证,措施已落实,由验证人员签字认可.8.1.4.9.2如在期限内不能完成纠正措施,管理者代表安排内审员进行跟踪检查,发现无正当理由或未能规定出可接受的纠正措施的期限,该问题由管理者代表向总经理报告.8.1.4.10当内审涉及到有关文件资料更改时,由各相关部门按文件控制要求进行更改.8.1.4.11内审记录由人事部保存.8.1.5.相关文件 8.1.6.质量记录 8.1.6.1审核计划表 8.1.6.2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 8.1.6.3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8.1.6.4内部审核计划 8.1.6.5不合格项报告
8.1.6.6内部质量审核文件发放登记表 8.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8.2.1.目的
对半成品、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保证未经检验和试验及不合格的产品不投产不转序不发出,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8.2.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类采购物资、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试验、验证。8.2.3.职责
8.2.3.1品质部负责根据产品图样标准和工艺等编制各类产品检验规范,组织对进货.过程加工和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2品质部负责提供产品图样.技术标准.工艺等有关技术资料和合同的特殊要求。8.2.4.工作程序
8.2.4.2过程产品监视和测量
8.2.4.2.1 每道工序加工完毕后,由操作工自检,品质部检验员对自检合格的半制品按有关规定进行抽检,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8.2.4.2.2 在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完成前不得将产品例外放行。8.2.4.2.3 检验后由相关人员做好记录。8.2.4.3最终产品监视和测量
8.2.4.3.1品质部按照图样、标准、合同要求,在所有规定的进货检验和过程检验均已完成且结束满足规定要求后,按照图样、标准和合同要求对成品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
8.2.4.3.2成品检验和试验合格,品质部签发《产品合格证》,填写最终检验单。8.2.4.4品质部负责收集和保存产品检验和试验的记录。8.2.5.相关文件 8.2.5.1产品检验规范 8.2.5.2产品出厂检验规范 8.2.6.质量记录 8.2.6.1产品出厂检验单 8.2.6.2半成品检验单 8.3不合格品控制 8.3.1.目的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和处置,确保防止误用或安装不合格产品。8.3.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由物资进库到产品出厂全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8.3.3.职责
8.3.3.1品质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定并进行标识、记录。对一般不合格品可自行评审,提出处置意见,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8.3.3.2品质部负责组织对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提出处理意见,报总经理批准。8.3.3.3生产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置。8.3.4.工作程序
8.3.4.1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不合格品的控制
8.3.4.1.1质检员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进行评审、标识、隔离,并做好记录。8.3.4.1.2销售部根据评审意见直接进行处置;
8.3.4.1.3对不影响使用性能的,经品质部会同生产、技术部门评定,副总经理批准后可作让步接收。8.3.4.2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
8.3.4.2.1生产过程中质检员发现不合格品,由质检员对其进行标识并记录,对一般的不合格品由检验员评审,可纠正的交车间进行纠正,纠正后由质检员重新检验。
8.3.4.2.2对严重的不合格品由品质部会同各部门进行评审,提出处置意见。8.3.4.2.3评审结果可以是:纠正、让步接收、报废。8.3.4.2.4车间对不格品进行标识隔离以防止混用。8.3.4.3成品中的不合格品控制
8.3.4.3.l质检员在成品检验时发现不合格的进行标识并记录。
8.3.4.3.2一般的不合格品由质检员自行评审提出意见处置,严重的由品质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评审,提出处置意见。
8.3.4.3.3车间根据处理意见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纠正,完工后交质检员重新检验,做好记录,改变标识。8.3.4.3.4当产品交付和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由销售部收集信息,并反馈给品质部,由品质部分析不合格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8.3.5.相关文件 8.3.6.质量记录
8.4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 8.4.1.目的
对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措施消除原因,防止问题再发生或避免发生。8.4.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8.4.3.职责
8.4.3.1各责任部门负责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8.4.3.2品质部负责对各责任部门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和验证。8.4.3.3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组织和协调。8.4.4.工作程序 8.4.4.1纠正措施的制定
8.4.4.1.1产品不合格的纠正措施制定。
8.4.4.1.1.1责任部门接到顾客投诉或发生重大不合格品后,组织有关部门分析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并制订纠正措施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和产品不合格报告,由品质部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做好记录。8.4.4.1.1.2纠正措施无效,重新执行本程序4.1.1.l条款,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做好记录。8.4.4.1.1.3纠正措施有效,涉及到文件更改由人事部执行更改。8.4.4.1.2质量体系不合格纠正措施的制定。
8.4.4.1.2.1内部质量审核中发现不合格项,审核员开出不合格项报告,责任部门制订纠正措施并实施,审核员组织跟踪验证。
8.4.4.1.2.2管理评审决定的纠正措施,由各责任部门组织实施,管理者代表跟踪验证。
8.4.4.1.2.3纠正措施有效,涉及文件更改时,由人事部执行;如纠正措施未达到预期要求,重新制订纠正措施。
8.4.4.2预防措施的制定
8.4.4.2.1销售部定期对顾客的意见、要求、期望和产品售后服务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提出书面报告交品质部制订预防措施。
8.4.4.2.2品质部每半年根据车间生产质量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潜在不合格提出书面报告,交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制订预防措施,由品质部跟踪检查,并做好记录。
8.4.4.2.3当预防措施有效时,需对文件和资料进行修改,由人事部按要求执行。
8.4.4.2.4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实施的总结报告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8.4.5.相关文件 8.4.6.质量记录
8.4.6.1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第五篇:ISO问答
1.什么是ISO14000标准
答:ISO1400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ISO/TC207)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标准号,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它是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目前正式颁布的有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ISO14040等5个标准,其中ISO14001是系列标准的核心标准,也是唯一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标准。
2.ISO14000标准与ISO9000标准有何异同?
答:首先,两套标准都是ISO组织制订的针对管理方面的标准,都是国际贸易中消除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
其次,两套标准的要素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见下表)
ISO14000 ISO9000 环境方针 质量方针
组织结构和职责 职责与权限 人员环境培训 人员质量培训 环境信息交流 质量信息交流 环境文件控制 质量文件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部分与消防安全的要求相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环境记录 质量记录 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
再次,两套标准最大的区别在于面向的对象不同,ISO9000标准是对顾客承诺,ISO14000标准是对政府、社会和众多相关方(包括股东、贷款方、保险公司等等);ISO9000标准缺乏行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而实施ISO14000标准的同时,就要接受政府、执法当局、社会公众和各相关方的监督。
最后,在体系中,两套标准部分内容和体系的思路上有着质的不同,包括环境因素识别、重要环境因素评价与控制,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识别、获取、遵循状况评价和跟踪最新法规,环境目标指标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完成,以期达到预防污染、节能降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最终达到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的目的。
3.我的企业应如何申请ISO14001标准的认证?需要什么基本条件? 答:企业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申请认证,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1)遵守中国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总量控制的要求;(2)体系试运行满3个月。
上述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总量控制的要求包括国家和地方的要求。4.企业未建立ISO9000体系,可否直接建立ISO14000体系?
答:ISO9000体系与ISO14000体系是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和作用的两个体系,完全可以直接建立ISO14000体系。
5.企业已建立ISO9000体系,是否对建立ISO14000体系有帮助?
答:是的。ISO9000体系与ISO 14000体系有相似之处,ISO9000体系的一些方面经过部分修改就可与ISO14000体系共用(见第2点的表格)。
但ISO14000体系与ISO 9000体系又有本质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识别环境因素、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制订环境目标、指标、方案和运行程序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识别并获取适用本企业的环境法律法规并定期评价遵循情况。这些是ISO9000体系没有的,也是每一个企业都不可能通用的。
6.ISO14001标准的审核过程如何进行?
答:首先,企业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材料,经过审查是否符合两个基本条件。
申请受理后,认证机构进入第一阶段审核,这一阶段主要审核体系文件和体系的策划设计、内审和管理评审,结合现场审核,确认审核范围,提出整改意见,企业整改合格后,进入第二阶段审核,这一阶段主要是现场审核,审核结束后,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进行认证技术评定,并报环认委进行复审、备案和统一编号,最后,合格者予以颁发证书,证书有效期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