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的调查研究》
小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的调查研究
内容提要:小学时期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及精力充沛的时期,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体育锻炼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形式,主要以趣味性和竞技类运动为主。他们希望自己参加的运动能够有较强的竞争性和趣味性。而篮球正是带有较强的竞争性、趣味性以及多变性的一项体育运动。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对于满足情感需要和个性的完善,促进全身心的健康发展等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使篮球运动成为最受小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其参与的人数是其他运动项目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只有了解了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根据他们的参与动机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方法,才能促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参与到篮球运动当中去。因为运动参与动机是一个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人们能否坚持不断参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小学生篮球运动 运动参与动机 参与动机 参与动机因素
在东莞市和各镇的小学之间经常组织一些学校间的篮球比赛,可以看出东莞市小学生篮球运动开展的非常广泛。所以,我认为选择篮球这种受小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来研究小学生的运动参与动机比较有代表性,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调动小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增加篮球运动参与人数,发展当地学生篮球运动水平,指导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东莞市随机挑选的四所小学里参与篮球运动的200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查阅社会心理学、动机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篮球运动等大量学科著作收集与本论文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为小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的研究奠定基础。
问卷调查法: 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小学生运动参与心理特征制定调查问卷,在东莞市四所小学随机抽取200名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8.5%。
专家咨询法: 对心理专家、教育专家、东莞市参与小学生篮球训练指导的教练员、体育教师等相关专家和老师进行咨询调查,依靠专家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从而获得客观可靠的研究信息。
二、结果与分析
2.1 小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主要构成因素
本论文研究的是小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通过对已有的文献资料的查阅和专家的咨询得出: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比较多,但是占据主要地位的分别是:娱乐因素、项目因素、友谊因素、健康因素、表现因素。
娱乐因素:娱乐因素主要内容是指参与篮球运动为了体验一种激情、喜欢那种激烈的身体对抗、喜欢打球时自由自在的兴奋感等方面的动机,表现为通过篮球这样的一种娱乐形式来寻求刺激、愉快的感受。所以将此因素称为“娱乐”因素。如果在次因素上得分越高,表示该动机越强烈,得分越低,则动机越弱。
项目因素:项目因素主要内容是指参加篮球运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篮球运动开展的广泛性,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等方面的吸引,而这些特点都是篮球运动所独有的项目特点。所以将此因素称为“项目”因素,若在此因素上得分越高,表示该动机越强,得分越低,则动机越弱。
友谊因素:友谊因素主要内容是指参与者为了建立或维持与同学、朋友之间良好关系方面的动机,说明学生之间需要并且渴望得到友谊。所以将此动机因素称为“友谊”因素。若在此因素上得分越高,表示该动机越强,得分越低,则动机越弱。
健康因素:健康因素主要内容是指参与者希望通过篮球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健康,远离疾病,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发育等方面的动机,所以将此因素称为“健康”因素。若在此因素上得分越高,表示该动机越强,得分越低,则动机越弱。
表现因素:表现因素主要内容是指参与者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在别人面前战士自己的篮球技能、获得他人的肯定、因为自己在打篮球时表现更好等,反映出学生渴望表现和展示自我的一种心理,所以将此因素称为“表现”因素。若在此因素上得分越高,表示该动机越强,得分越低,则动机越弱。
2.2 不同性别小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因素百分比差距
表1 不同性别小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调查结果
娱乐因素 项目因素 健康因素 友谊因素 表现因素 男生(%)95 92 85 69
女生(%)65 90 43 95 19 2.2.1 调查结果(表1)
通过调查发现不同性别小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在娱乐因素方面有30%的差距,在健康因素方面有42%的差距,在友谊因素方面有26%的差距,在表现因素方面有57%的差距,在这四项因素当中,差距较大。而在项目因素方面有2%的差距,在放松因素方面有4%的差距,在这两项因素当中不存在明显差距。
2.2.2 各因素差距比较
(1)娱乐因素差距比较:娱乐因素中男生动机强于女生,差距达到30%。说明男生比女生更喜欢参与能够激烈对抗的运动,因为激烈的对抗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无限的快乐,所以男生比女生更能享受到刺激、快乐的感觉。
(2)项目因素差距比较:项目因素中男女生之间只有2%的差距。说明男女生篮球运动参与者对篮球这项运动的基本特点和项目特质的认识基本保持一致。
(3)健康因素差距比较:健康因素中男生动机强于女生,差距达到42%。说明男生比女生更加希望通过篮球运动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
(4)友谊因素差距比较:友谊因素中女生动机强度高于男生,差距达到26%。因为女生在学校当中 比男生更加需要友谊的支持,而且主动的去寻求人际关系,而男生对人际支持的需要不如对游戏娱乐的需要来的更加强烈。所以参与篮球运动的女生更希望以打球的方式来增进友谊。
(5)表现因素差距比较:表现因素中男生动机强度明显高于女生,达到57%。这说明男生更喜欢通过打球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别人的关注。因为男生在运动能力方面比女生要强很多,因此男生更加希望通过篮球运动来表现自我。
2.3不同篮球技能水平小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调查结果
表2 不同篮球技能水平小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调查结果
是否校队 娱乐因素 项目因素 健康因素 友谊因素 表现因素 是(%)98 96 87 95 95 否(%)65 51 83 71 60 2.3.1调查结果:(表2)
区分篮球运动技能水平的高低,我分为两个等级:学校篮球队队员和非学校篮球队队员。通过调查比较得知校队与非校队的学生在娱乐因素方面有33%的差距,在项目因素方面有45%的差距,在友谊因素方面有24%的差距,在表现因素方面有35%的差距,在这四项当中差距较大。在健康因素方面只有4%的差距,差距较小。
2.3.2各因素差距比较
(1)娱乐因素差距比较:娱乐因素中,校队与非校队的差距达到33%,校队学生动机明显强于非校队学生。因为校队的队员可以经常参加一些比赛,而比赛当中的竞争更加激烈,他们的目标就是夺取比赛胜利,目标使他们感受到了更大的刺激和快乐。
(2)项目因素差距比较:项目因素中,校队与非校队的差距达到45%,校队队员动机明显强于非校队学生。因为校队队员接触篮球时间相对较长,他们获得篮球信息的途径和机会多于非校队学生。所以他们对篮球运动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3)健康因素差距比较:健康因素当中,校队与非校队的差距只有4%的差距。无论说明篮球技能水平的高低他们都希望能够通过篮球运动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
(4)友谊因素差距比较:友谊因素当中,校队与非校队的差距达到24%,校队队员动机强于非校队学生。因为校队队员技术水平较高,接触到的球场朋友会更多,都想以自己出色的篮球运动能力来认识更多打球的朋友,为自己创造更多打篮球的机会。
(5)表现因素差距比较:表现因素当中,校队与非校队的差距达到35%,校队队员动机强于非校队学生。因为校队队员比非校队队员具备更好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所以更希望在自己擅长的方面表现自己。
2.4 参与不同篮球运动方式的小学生动机因素百分比差距
表3 参与不同篮球运动方式的小学生动机调查结果
参与方式 娱乐因素 项目因素 健康因素 友谊因素 表现因素
休闲(%)70 88 86 71 52 竞技(%)92 97 90 99 91 2.4.1 调查结果:(表3)现代篮球运动方式可以分为休闲娱乐篮球和竞技篮球两大类。经过调查对比得出这两种运动方式在娱乐因素中有22%的差距,在友谊因素中有28%的差距,在表现因素中有39%的差距,这三项因素差距较大;在项目因素中有9%的差距,在健康因素中有4%的差距,这两项因素差距较小。
2.4.2 各因素差距比较
(1)娱乐因素差距比较:娱乐因素当中,两者之间有22%的差距。竞技篮球参与者动机强于休闲篮球参与者。竞技篮球因为激烈的对抗和竞争使整个篮球运动的过程变的刺激,而休闲篮球则没有那么多的竞争性、对抗性,显的比较平淡。
(2)项目因素差距比较:项目因素当中,竞技篮球参与者的动机比休闲篮球参与者之间只有9%的差距,说明竞技篮球参与者和休闲篮球参与者对于篮球运动的特点都是比较了解的,以为篮球运动开展广泛,趣味性较强,所以就参加到了这项运动中来。
(3)健康因素差距比较:健康因素当中,竞技篮球参与者与闲篮球参与者之间只有4%的差距,说明了不同参与方式的学生都明白篮球运动可以增强自己的体质,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
(4)友谊因素差距比较:友谊因素当中,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了28%,因为竞技篮球注重场上同伴间的默契配合,只有加强同伴间的情感交流,才能互相产生默契,而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就无形的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而休闲篮球对于配合方面的要求就不是那么强烈了。
(5)表现因素差距比较:表现因素当中,竞技篮球参与者的动机比休闲篮球参与者高出39%,因为竞技篮球参与者,希望通过自己在场上的表现夺取比赛的胜利,并且希望自己在比赛时的每个动作都是最佳的。而休闲篮球完全是自身的娱乐为主。
三、结论
(1)通过调查发现不同性别小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在娱乐因素、健康因素、友谊因素、表现因素、四个因素中差距比较大;在项目因素差距比较小。
(2)通过调查发现校队与非校队的小学生在娱乐因素、项目因素、友谊因素、放松因素、表现五个因素当中差距较大,而在健康因素当中差距比较小。
(3)经过调查对比发现这两种运动方式在娱乐因素、友谊因素、表现三个因素中差距较大;而在放松因素、健康因素、项目因素,这三项因素当中差距比较小。
综上所述,今后我们应该关注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运动参与动机,了解他们参与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运动参与动机,使他们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运动中来,提高运动能力,养成锻炼习惯。重视不同性别、运动水平、参与方式等方面,参与动机的差异。调动那些不参与运动学生的参与动机,使他们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运动中来。
第二篇:城市小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城市小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摘要:对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一所重点小学二到五年级的1228名学生的 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 分析,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动机;调查
学习活动占了小学生在校生活的绝大部分,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关于学习动机的水平及其对个体学习行为、心理健康状况产生的 影响,我们对四川省达州市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调查资料分析整理
一、调查 研究 的过程与 方法
1.调查对象与样本选择
本研究抽取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二小二到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出问卷1350份,收回问卷1228份,剔除无效问卷16份。参测的学生主要来自一般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人家庭。
2.研究方法与评定工具
调查选用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成教授编制的《学习动机诊断测验(MAAT)》(包括调查学习、技能、运动、社会 生活场面的成功动机、考试 焦虑中的促进性紧张和回避失败动机、自己责任性、要求水平七个 内容 分量表)。
测验采取团体方式进行,测试人员是在高校从事心理和 教育 学的教师和选修《学校心理辅导》课的师范院校专科大学生担任,施测前接受过短期培训。测试时,先由主试宣读指导语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以纸笔作答,每个测验约40分钟。
先将原始分数输入有配套数据处理软件 计算 标准分、等级分及学生个人报告表,再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不同年级、性别学生在总焦虑水平和各分量表上存在的 问题 的发生率及显着性水平。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各年级学生学习动机各指标分析
对达州市一所重点小学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知识学习和提高技能方面个人的学习动机较强,回避失败的动机和责任心方面的成就动机偏弱。同时,学习压力使学生促进紧张这一项数据一直高居不下。
当今,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努力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型的关键时期,新旧体制常常发
生碰撞,应试教育在人们观念中印象深刻,加之许多教师自身就是从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对应试教育的一套方法熟悉且运用自如,要想转变观念转变作法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因而,在小学教育中,大多数的学校仍把分数作为衡量和评判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有的学校甚至是唯一的手段。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分数是如此的看重,就会 自然 不自然的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通过言语、行为、表情等手段传递给学生。有研究结果表明:从 发展 角度来看,学龄儿童早期阶段的外部动机对学习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内部动机逐渐发展起来。学生为了避免老师,家长的惩罚;为了获得老师,家长的表扬、奖励;同学的认可等一系列的外部诱因激发学生外部动机。而学习成绩的提高可以满足学生的外部动机,因此学生也把学习看得很重要,自然而然的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的动机也就随之增强了。另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 经济 的建立,“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素质”等一系列战略方针确立,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已经开始引起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虽然举步维艰,但仍在缓慢中前行。一些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需求,考虑学生的需要及身心发展特点。并不只是一味地看重升学成绩,而是把学生的健康和发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针对学生的需要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一些学校正在逐步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立求从教材、学习活动本身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在 科学 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指引下,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方面的学习动机有所增强也是自然而然的。由于此次参测的学生主要来自一般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人家庭,其中独生子女占了绝大部分,可能收入相对稳定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关于家庭义务的要求较少,物质供应充沛,缺乏责任感的锻炼,孩子因此可能较为幼稚、任性。另一方面,一部分家长一味地追求孩子的 学习成绩,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它的都没有什么重要,忽略孩子的一些 问题 行为,更不要说对孩子 社会 责任感的培养。正所谓“一白遮百丑”。因此,独生子女学生依赖性强、任性。有 研究 表明:对于学习不良的学生而言,面对自己不好的学习成绩越是作内在的,他人控制的归因,越可能降低其自我价值感。孩子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都归结为外在的原因,而不是从自身出发,一方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也不能使学生形成持续、稳定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一种责任感,不利于自我调节和控制。
从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 理论 中可知,个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一种是追求成就的动机,另一种是回避失败的动机。由于两种心理倾向的相对强度方面各不相
同。可以分为力求成功或力求避免失败两种类型的人。在面对难度不同的任务时,他们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力求成功的人旨在获得成就,并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他们的预计自己成功的可能有50%把握时,因为这给他们提供了最大的现实挑战,反之,避免失败的需要强于力求成功愿望的人,在预计自己成功的机会大约有50%时,则会采取回避态度,他们往往选择更易获得成功的任务。以使自己免遭失败,或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这样即使失败也可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借口。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回避失败动机都相对偏低(m3),与学习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动机相比,有很大程度上的降低。
促进紧张这一项的数据仍是高居不下。小学儿童处于成就与自卑并存的阶段,此阶段求知欲特别强烈,因此学习上的困难是此阶段的主要压力来源。特别是在学校,应试 教育 使得升学竞争异常激烈。而一些低素质老师的不当管理造成孩子身体或心灵上的伤害。这些对儿童的 影响 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有研究结果表明: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小学生发生比率最高的前十项生活压力事件还是发生比率最高的前十项负性压力事件,考试 压力都排在第一位,说明小学生的学业压力问题确实存在,学业压力确实影响着小学生的生活。但我们不能一味地忌用学业压力,考试失败的威胁。有心 理学 家指出“考核的动机力量,更多的是在于失败的威胁,而不是在于成功的希望。”与学业上的失败相联系的那些有可能导致丧失自尊的威胁,也是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业上作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的。由此可见,在严格而明确的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失败的威胁也是老师用以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策略。但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不应让学生一直受到学业上的失败。如果一直得低分,学生就会产生焦虑,或导致极不实际的志向水平,焦虑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破坏学习情绪,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从表2可以看到关于学习动机研究的七个方面男女并无明显的差异,这一现象可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较少传统的重男轻女的观念以及在儿童中期阶段性别分化不甚明显有关。
从表3中可以看出关于学生学习动机的知识学习方面,技能方面,运动方面,社会生活方面,促进紧张方面,四年级学生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五年级开始又有所回升。而与二、三年级相接近,这可能是由于四年级是由小学低段向高段的一个过渡时期,两个
阶段在教学 内容 上有较大的变化,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课业的要求,人际要求有所提高对社会知觉,观察力也有所增强。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学生要求水准方面在四、五年级有了明显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到了儿童后期,附属内驱力在强度方面有所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内部动机逐渐 发展 起来,外部动机的势力相对受到削弱。
三、小结
本次调查虽然抽取了不小的样本,但毕竟数量有限,样本的分布也不够广,所以,由测试调查 分析 的信息不能简单的推而广之,不过,此次调查也较深人地分析了城市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各相关因素及其变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作者的几点看法以供 参考 和共同探究。
1.适当的失败的威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但不可走极端,因为过度的学业压力会导致学生焦虑,产生问题行为。
2.男女生在学业动机的七个方面并没有显着的差异,加之,儿童中期尚未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因此,老师对学生的学习不应有错误的性别引导。
3.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应重视培养儿童的内部动机,促使内外动机相互协调作用。
4.对于学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尽量引导学生作内在的归因,追求获取成功的动机,而降低避免失败的动机,从而对其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第三篇: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灌云县鲁河中学韩小东)
[摘要]:篮球运动是一项身体对抗非常激烈的运动,容易发生运动损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连云港市中学生的篮球运动损伤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运动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运动损伤;中学生;篮球运动;预防
An Investigation into Basketball Injury to students of lianyungang middle school.[Abstract]: Basketball is campaign with very intensely physical confromtation ,which easily leads to sports injuries.In this paper ,the auther made a research on situation of basketball injury to students of lianyungang middle school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d literaturetor ,and analysed the position of sports injury and the reason for sports injury.[Key Words]:students of middle school;basketball;injury;precaution
篮球不仅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中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更是中学生锻炼身体的一种重要途径。不论是在上体育课时间还是在课外活动时间,中学生都会进行不同规模的篮球运动,以达到提高篮球技术和自身素质的目的。篮球运动对抗性强、竞争激烈,因此在篮球运动中学生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防止和减少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通过对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加强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或避免篮球运动损伤,从而保证体育课和篮球活动的正常进行。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连云港市的板浦中学、伊山中学、新海中学、杨集中学初高中
210名男中学生篮球运动过程中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
1.2 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篮球运动损伤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00
份,回收率达95%,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达100%。调查问卷回
收后,按不同年级、不同运动损伤部位、损伤原因和场合等进行分类
统计。结果与讨论
2.1 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率
通过对200份问卷的整理统计,损伤发生率高达95%,仅有10 人
无篮球运动损伤的经历,从表1可知,连云港市中学生高年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率比低年
级高,分析其原因,是因为高年级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次数多,而且
高年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身体对抗比较激烈;低年级学生参加篮球运
动的次数少,且身体对抗的强度不及高年级学生。
表1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率
—————————————————————————————
级别调查人数损伤人数未损伤人数损伤率(%)
—————————————————————————————
板浦中学初二3834489.4
伊山中学初三2422291.7
新海中学高一9895396.9
杨集中学高二4039197.5
—————————————————————————————
2.2 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及其特点分析
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见表2,具体分析如下
2.2.1 踝关节受伤.踝关节是韧带拉伤的易发部位,此类创伤最易发
生在运动员抢篮板或跳起投篮使身体腾空后落地踩在他人脚上或缓
冲动作不正确而失去重心控制时.原因是由于篮球运动很多技术动作
都是在空中或激烈对抗的情况下完成,人体腾空后踝关节因其解剖学
特点而处于一种“J”字形的自然跖屈内翻位,落地时稍有不慎就极
易造成踝关节韧带损伤,重者还可伴有其他肌腱断裂和骨折.
2.2.2 膝关节受伤.膝关节是人体中位置表浅,关节面最大,杠杆较
长,负重最多,保护结不甚稳定的一个重要关节.现代篮球运动的特
点要求运动员降低重心,经常处于屈膝位,以有效地完成突然起动、急停、迅速转身、移动中突破跨跳等技战术动作,从而使膝关节局部
受到很大的瞬时冲击力、持续应力和剪切应力作用而受伤,受伤几率
很高.
2.2.3 手指损伤.掌指关节侧副韧带薄,手指在充分伸直时,韧带较
紧,不能向两侧活动.在活动时,手指受到侧向或纵轴方向的冲击力,即可形成手指关节扭挫伤.
表2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发生部位(人数)
————————————————————————————
级别头 手指手腕 大腿膝关节踝关节韧带 肌肉
—————————————————————————————
板浦中学初二0168222042
伊山中学初三0420141002
新海中学高一4221662480122
杨集中学高二8180022406
—————————————————————————————
2.3篮球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从表3可知,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3.1准备活动不充分忽视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到位,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课外活动和比赛中,经常可以看
到学生做准备活动马马虎虎,甚至什么都不做,就投入运动或激烈的比赛。由于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功能未经必要的功能动员,运动器官
得不到充足的氧,致使学生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功能没有被充分调动
起来,骨骼肌伸展能力欠佳,关节不够灵活,动作不协调。灵活性差,这样就非常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2.3.2自我保护意识不够体育教师和学生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
义认识不足或缺乏预防观念,教师疏于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容易
发生损伤的技术动作没有反复强调和正确示范,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
措施。学生缺乏基本知识和技能、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等都是发生运动
损伤的原因。
2.3.3危险动作由于学生的技术动作没掌握好或动作错误,在实
际练习操作时往往演变成危险动作。容易导致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篮球运动时,学生动作粗野或违反比赛规则,也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3.4场地因素从客观原因上讲,场地因素和损伤的发生密切相
关,篮球室外场地绝大多数是沥青场地,所以摔倒后容易被挫伤,因
地面硬度太大,长时间的运动对脚踝也容易造成伤害。
表3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发生原因(人数)
—————————————————————————————
级别准备活动自我保护注意力 场地器材 危险过度
不充分意识不够分散因素动作疲劳
—————————————————————————————
板浦中学初二14166262
伊山中学初三12104680
新海中学高一66161832168
杨集中学高二108012124
—————————————————————————————
2.4篮球运动损伤高发场所的分析
从表4 可以看出,课余时间和篮球比赛是篮球运动损伤率最高的两个场合.在课余时间和篮球比赛时,经常可看到运动前学生准备活
动不够,甚至不做活动的情况.由于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未经必要的功能动员,神经系统未被充分调动起来,骨骼肌伸展能力差、粘滞性
大,关节不够灵活,动作不协调,灵活性差,这样就非常容易发生运
动损伤.
表4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场合统计(人数)
级别 体育课篮球比赛课余时间自我训练
板浦中学初二811150
伊山中学初三57100
新海中学高一4303813杨集中学高二613200
—————————————————————————————
2.5 预防措施
2.5.1 根据踝关节损伤的损伤机理,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预防:重视踝
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和踝关节协调性的训练。如负重,跳绳等练
习,使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得到锻炼,增强踝关节的力量、平衡和
协调能力;掌握起跳后落地的正确动作,在跳起下落时,有意识地将
两脚外展成30-60度角,尽量使双脚全脚掌同时着地。这样可以对限
制踝关节活动范围起到稳定作用;在训练和比赛前,首先要做好准备
活动,使全身各个部位充分活动开,尤其是踝关节;加强自我保护意
识,如跳起后落地感到不稳时,应迅速屈膝减力缓冲,或者用翻滚来
减力缓冲,不要强行站立。
2.5.2 膝关节损伤的预防。在活动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膝关节
周围的韧带、肌肉充分伸展,加大柔韧性;加强对膝关节的锻炼,加
强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与腘绳肌的肌力训练,合理安排训练负荷,不能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继续练习;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禁止粗暴动
作。
2.5.3 手指损伤的预防。在活动前,手掌、掌指各关节韧带要得到充
分牵拉。接球的动作要规范,单手或双手接球时都应自然张开,尤其
是拇指,应该向上而不是向着来球方向。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连云港市高年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于低年级。
3.1.2 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部位以脚踝、手指、膝关节为
主。
3.1.3 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课余时间。
3.2 建议
3.2.1 加强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在课余时间,学生的活动方式不要过于随意,应注重先做准备活动,再进行篮球比赛。
3.2.2 加强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踝、膝、腕、肩等关节的肌肉群力量训练,以增强损伤关节的力量,以达到减少运动损伤的目的。
3.2.3 重视对运动前准备活动的指导。高年级的学生在篮球运动时 往往忽略准备活动,因此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因此,针对 篮球项目的特点,进行脚踝、膝关节、手指的充分活动后再进行篮球 活动。
参考文献
[1]李鸿亮,张雅萍,常见篮球运动损伤的部位及诊断治疗[J],延安
大学学报,2004,2(3): 71-72
[2]夏成木,赵兴华,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76-77
[3]丁健,程礼洛,孙淑萍,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辽
宁体育科技,2005,27(1):53
[4]耿晓伟,郭戈,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4):111-112
[5]王放,河南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
报,2007,6(1):45-46
[6]张新定,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规律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31-32
[7]刘文臣,常见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天中学刊,2007,22
(5):101-102
第四篇: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研究
据统计,目前大学生党员是在所有其他党员比例中最高的。由于其他党员所接受的教育参差不齐,因此,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最高的。大学生的积极入党现象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但是什么原因趋使莘莘学子向党组织靠拢?其加入党组织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点话题。
何为入党动机?所谓入党动机,实际上就是人在政治生活中的信念和追求。信念是人生航船上的风帆,追求则是生命之船前行的动力。所谓端正动机,实际上就是对人生航程中前行的方向进行调整。所以我们所说的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实际上就是指通过学习、教育、实践等多种途径使大学生逐步树立起科学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里我们可以把入党动机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错误的入党动机。另一方面是正确的入党动机。
错误的入党动机有很多种情况,例如,1、有的同志认为当党员光荣,入党个人和家庭都光彩,在亲戚朋友面前也好看;
2、有的认为现在政策好,自己富起来了,为报答党的恩情要求入党;
3、有的认为党票是一种政治资本,通过入党政治上找个靠山。
4、也有的认为入了党,容易受重用,提拔快,或者大学毕业后可以找个好工作等;
5、还有极少数人,要求入党妄图到党内来改造我们党。我们可以对照自我,查找自身入党动机是否端正,入党动机中是否存在不端正成分。
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入党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我认为入党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并不空,是我们平时努力工作、学习、思想进步的一种理论升华。只有端正入党动机,才符合党章规定的入党条件;入党以后才能发挥一个党员应有的作用,从而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反之,如果让那些动机不纯的人特别是企图利用党员称号来捞取好处的人进入党内,就难以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甚至给党带来严重损失。
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祖国的生力军。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无疑给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党员的结构优化配置,应当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能入就尽量入吧以后用的着,好找工作。”我们不禁寒心,为什么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走在时代最前沿的我们竟会有这种想法?其实,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这种思想是源于我们现实的社会的。
现代的社会,我们不得不清楚的认识到,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趋向多远化,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在社会上滋生并蔓延,这些思想倾向也逐渐影响到大学生了。在这个混浊的洪流中,到处是利益为先,到处是惟我独尊,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想到权、钱、人际关系。虽然说,这个纷乱的社会使得我们对于入党动机存在着不正当的想法,但是只要我们自己能够坚定信念,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境界,那么不管再大的风雨,在大的诱惑,我们都会坚定自己的信念。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使我们有了“为找工作”这样的不正确思想动机。那就是用人单位对我们的要求。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报道,在某一个招聘会上,大约有一半的用人单位都会要求应聘者的政治面貌是党员,对于这样的条件,差不多阻挡了将近99%的求职者。毕竟在大学里入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对于社会上这种普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不纯的问题我们就不奇怪了。
这样“为了好找工作”的想法正是因为他们在毕业后要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问题。而只要是党员,就业的机会就多的多,选择面就会广。大多数同学抱着这种思想,怀着这种入党动机上党课学习,来要求发展自己。谁都知道这样的思想不正确,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大学生明知错误还要这样去做?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现在的形式所迫。应该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大学生思想的不正确。
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
本调查旨在通过对学生入党动机的了解,解决大学生“为什么要入党”和推进优秀青年人才入党的先决因素,以便帮助大学生培养具有信念信仰型的正确入党动机。大学生的入党现象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是什么原因趋使莘莘学子向党组织靠拢?其加入党组织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为此,我们对大学生中入党现象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以期对大学生入党动机作一个初步探讨。
二、调查的对象、方法与内容
1、调查对象
大一到大三的同学(随机调查)
2、调查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书面问卷法进行调查:(发放100份,回收率百分百),基本上做到随机发放。
三、调查结果
1、你对党了解吗?
2、倘若你不是党员,你是否想入党? 82%想,18%不想
3、你知道入党的条件吗? 66%知道,34%不知道
4、你为什么入党?
10% 因为大家都申请,自己不申请太落后了
35%是因为入党能在评奖评优时特殊加分,而且会能在评奖评优时特殊加分,会影响学生鉴定上的德育评定。15%是因为觉得入党是一种荣誉,这可以让自己在政治上镀金,可以增光添彩。6%是为了以前更好地找工作。
20%是因为直觉上觉得入党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奋斗的坚实一步。
1 2 3 4 5 6 714%是为了不辜负长辈的希望,为了给家人争光
5、你认为你入党的可能性是多少?
14%觉得完全不可能,66 %觉得有可能,7%觉得肯定可以,13 %不确定
6、你认为你不可能入党的原因是什么? 45%觉得是因为自己条件不够,16%是因为自己不感兴趣,10%认为党的威信下降,11%认为 各方面受约束、不自由,18%因为其他因素
7、在大学期间,你对入党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15%觉得无所谓,75%抱着积极的态度,10%态度不积极
8、你会在什么样的前提条件下申请入党:
54%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个人利益的前提下 24%在自己条件符合的前提下申请入党 21%觉得自己不会排除用其他的方法争取入党
9、你对周围同学写入党申请书的看法: 24%追求共产主义信念 6% 追求高尚人格 48% 现实利益的考虑
16% 给自己学习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 其他
四、调查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的主要类型
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出现多种偏差性的动机。影响入党动机产生偏差的因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它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同辈群体、大学思想教育体系和个人因素聚合作用的结果。当前大学生除了基于主体性的共产主义信念、信仰型入党动机外,还呈现出多种偏差性动机,具体表现在:
(1)人生设计型动机:持有这一类型的大学生一般有较为明确的自我人生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他们懂得不同年级、阶段有不同的自我发展层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青春激昂,积极进取,追求个性化发展;积极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追求人生的意义和最大价值,以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反映在入党动机上,他们把入党和大学学习生活作为人生道路上成长成才的铺路石,在入党行为和日常生活中能够“服从党的利益,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在价值取向上,他们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复合性,在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模式中,他们不做严格的边界性取舍,而是力图同时兼顾。来自调查报告表明,有54%(N=100)同学选择“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个人利益”。虽然这一类型的入党动机能够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抉择中寻求最佳平衡,但在两者冲突的情况下,通常申请入党主体有利己主义的念头闪现或张扬。1 2 3 4 5 6 7(2)实用功利型动机:主要表现在入党动机上的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部分人把入党定位为提高能力和锻炼自我的机会,或异化为追求个人发展,打造择业就业竞争资本的功能性手段。为了达到尽快实现程序上的组织发展,他们积极迫切地表达入党意愿,紧密跟随和接触党建工作队伍,具体表现出行为上的“入党前一身汗,入党后挑着干”的特点。另一部分人则是为取得党票,表现为在某一阶段追求动力较足;他们认为,入党可以为自己未来的名、利、权等方面获取政治资本和实惠;受社会腐败风气的侵扰,党员→从政→谋利的成长思维路径,或轻或重地在其脑中根植。同时,他们认为,入党可以更有机会被选拔为主要学生干部,能在评奖评优时特殊加分,会影响学生鉴定上的德育评定――这样的复合功能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入党追求动力。
(3)趋同从众型动机:社会心理学认为,同辈群体之间在心理志趣上有较强的示范和感染作用,在行为选择上会出现从众附和、跟风随流的倾向。在当前大学校园中,入党热潮集中表现在低年级的班级集体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现象;这一类型的入党主体在动机上表现为被动性和自我虚荣性,他们大多没有从实质上理解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应承担的社会义务。而是基于“别人写我也写,否则显的太落后”,“这样可以满足父母和亲友的期待”,或者认为“入党是一种荣誉,这可以让自己在政治上镀金,可以增光添彩”的认识。而在现实生活中,持有这种入党动机的同学却不太热衷于公益活动和集体生活。1 2 3 4 5 6 7(4)投机摇摆型动机:少部分同学入党动机飘忽摇摆,追求动力十分不足,对党内组织生活时而冷漠时而热衷。平时中规中矩,但关键时刻却选择明哲保身、独善其身的态度,行为上敷衍塞责。他们甚至信奉“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途”的观念,内心抱着“党票到手,革命到头”的念头。
(二)、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深层因素和现实背景
如调查结果所显示的,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多层次和多样化;他们既认为党员是一种身份,更意味着做人的责任,同时部分的他们又在一定的场合下视党员的身份为政治光环,甚至是家族的荣耀。
入党动机的因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它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同辈群体、大学思想教育体系和个人因素聚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宏观分析与微观考量,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是个体社会化的宏观背景。在当前,党内腐败现象导致了党员群体形象局性受损,这成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社会用人单位的人才观体现着不同程度的政治偏好,在就业压力吃紧的形势下,大学生表现出了更强烈的入党意识。良好的环境是形塑一个人成长成材和促成正确入党动机的强大背景,社会转型是当前我国的最大发展背景,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2.当前高校党员培养教育体系在思想和内容上的时代性脱节: 在当前高校大规模扩招,积极寻求外延扩张、内涵发展之改制道路的过程中,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体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育偏差,主要表现在: 1 2 3 4 5 6 7(1)由于高校党建工作队伍与申请入党学生规模的比例较为悬殊,党建工作者在入党程序上大多只注重初期的教育考察,但对入党后的再教育意识普遍弱化;存在着任务式、指标式的量化培养倾向。
(2)理论学习时间较为充裕,特别注重形势与政策教育,但在教育方法上依然进行灌输式教育;同时,由于现代资讯的发达,党建工作者自身的信息汲取渠道和质量有时还不如培养教育考察对象来的丰富多元,从而降低了学生党员对教育联系人的心理认同,理论学习兴趣也逐渐减低。
(3)集中教育较多,个别互动和深度教育较少,从而导致党建工作者一方面能总体地把握学生的入党动机,另一方面却鲜能适时、恰当和完整地收集到申请入党学生动机的具体波动和演进情况,容易造成对学生党员评价上的以偏概全。
(4)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力量,他们在学生与高校管理者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的管理服务工作千头万绪,因此,学生党员和团员骨干天然地成为了基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队伍的重要辅助力量。为了激发和强化学生干部和党员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学生党建工作者有时在有意无意地满足学生的功利需求和虚荣心理,入党的政治价值被部分地异化为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激励手段,从而慢慢形成对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上的误导。
(5)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反差,校园围墙内外的反差,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使学生内心拓积着强烈的矛盾空间;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体系的思想滞后和内容脱节,造成学生蕴涵于入党动机的激情与理性大打折扣,从而带来党员发展路径上不良的后续连锁效应。1 2 3 4 5 6 7
五、解决问题(即偏差动机的矫治和培养正确入党动机机制的探求)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个人入党的动机是不是正确,往往同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有直接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科学地阐述了上述问题,只有认真学习这些理论,才能对上述问题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事实也证明,一个人对共产主义事业和共产党有了明确、深刻的认识,他的入党动机才会端正。
2、夯实团的组织生活基础,形成入党动机矫正的团内养成机制。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的组织生活是否正常,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严格而正常的团组织生活是大学生正确入党动机的有效养成机制。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未入党前,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团员。当前,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有一种只偏重校园文化,举办各类文娱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倾向,对严格团员组织生活,强化团员政治教育,树立大学生团员意识的工作重视不足。高校应采取措施使团的工作和大学生党建工作对接,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和组织生活,严格团员考核,使团的组织工作和大学生党建工作形成一个连续过程。
3、通过实践锻炼,不断端正入党动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获得。这里最重要的是实践。要求入党的同志仅有入党的迫切愿望还不够,还必须见诸于行动,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1 2 3 4 5 6 7
六、结语
综上可见,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新特点是把入党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把入党作为参与现实生活的一种身份或资格,作为一种实现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把入党、参与政治生活与个人成长和发展相联系,相对于过去那种把政治与个人发展相对立、相脱离的空洞的政治来说是一种进步,更加符合入党、参与政治生活本身的意义,政治不是游离于个人发展的异已力量,它与个人成长密切相关,政治素质本身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而入党又是一个人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把入党与自身政治发展、个人发展相联系,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过份注重现实成份,对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信仰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热情较为欠缺,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追求只停留在外在层次上,较注重组织上入党,而不太注重从思想上入党,较注重结果,而不太注重过程,大学生入党动机中存在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的倾向,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正是社会现实在大学生思想中的一种折射。当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学生党建工作应当认清这一社会转型、变化的大背景,适时做出科学地调整;应当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坚持“高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原则,贴进实际、贴进生活、贴进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与感染力,从而对学生深入地进行党性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科学地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校党建体系,锤炼和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从而有效地发挥新时期学生党员群体的先进性。
七、参考文献:
《邓小平决策理论与实践研究》、《读者》、《新浪新闻网》、《形势政策与分析》、《福建日报》、《人民日报》
第五篇: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对于即将成为中学教师的免费师范生来说,探寻一下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完全有必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在客观上必须了解学习原理并熟悉方法之外,还要了解学生的本身的学习动机。从学习动机方面来看,教师教学的成败决定于学生的学习,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将取决于他是否努力,而努力使学习动机的表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应该是教学目标之一。一:动机的性质及相关概念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指引该活动朝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
与动机相关的概念:1需要与驱力2好奇与习惯3态度与兴趣4意志与价值观5刺激与诱因
动机有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
二:学习动机及其分类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
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正确的或高尚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或底下的学习动机
2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
3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
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三: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学习动机一旦产生,他就会对学生发生作用。学习动机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而是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有:对学习行为的启动作用,对学习行为的维持作用和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作用。学习动机对学习结果的影响,首先,总体而言,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强,从而学习效果越佳。
学习动机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对学习动机的基本看法是,行为时有驱力所推动的,而驱力则由生理上的需要产生。如果我们在个体行为表现时给予需要上的满足,他就会得到强化以保留该行为。其教学的心理基础,就是通过强化原则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学校中经常采用奖励(赞许、奖品、给予权利、高分数等)与惩罚(训斥、剥夺权利、低分数等)的办法以督促学生学习,其目的就是通过外在诱因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二: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一直把教育看成是开发人类内在潜力的过程,把动机看成是人性成长发展的基本内在动力。所以,他关于学习动机的基本观点是,所有学生都有学习动机;
只是老师必须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机未必专注在他所教的科目上。因此,如何使所有学生的学习动机,专注于学校的功课上,就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指出,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和谐的教室气氛,是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条件。
以上是心理学里所涉及到的一些学习动机的理论知识,熟悉这些理论知识会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论文所探讨的就是如何将这些知识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附录:本次问卷设计说明
选“是”记1分,选“否”记0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总分在: 0~5分:说明学习动机上有少许问题,必要时可调整; 6~13分:说明学习动机上有一定问题和困扰,可调整; 14~20分:说明学习动机上有严重问题和困扰,需调整。上述20个题目可分成4组,它们分别测查学生在学习欲望上4个方面的困扰程度:1~5题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弱;6~10题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强;11~15题测查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16~20题测查学习目标上是否存在困扰。假如被试者对某组(每组5题)中的大多数题目持认同的态度,则一般说明他们在相应的学习欲望上存在一些不
够正确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