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学习动机归因研究
小学生学习动机归因的研究
一、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动机: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归因: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
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那么就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工作具有实际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状况
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把学习动机同需要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如H.A.默里认为,学习动机主要是个人想得到别人或团体的承认或肯定的 “交往需要”与个人想取得优胜、自我改进的“成就需要"。美国J.M.索里和C.W.特尔福德把人的学习动机分为交往性动机和威信性动机(或称追求声誉的动机)。D.P.奥萨贝尔则把学习动机称为求成动机,认为是由认知需要、从属需要和自我提高需要构成的。
中国教育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或分析其结构:从起源上看,有直接的学习动机与间接的学习动机;从内容的性质上看,学习动机有水平高低与正误之分;从实际效能上看,有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助性学习动机。
2、研究的突破点
本课题以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为研究主体,能够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为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善师生关系、为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能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3、研究的目的1)通过研究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2)通过研究弄清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
3)通过研究使教师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实现共赢。
4、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通过分析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预测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强度适中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变外因“要我学”为内因“我要学”,充分挖掘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三、研究内容
1、小学生当前的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研究
2、影响学小生学习动机的原因分析研究
1)学生学习动机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
2)学生学习动机与教师教学方法的关系
3)学生学习动机与同学的关系
4)学生学习动机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了解当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通过访谈、问卷的形式找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
2、观察法:通过叙述性描述记录(或课后评价)来了解学生学习动机与教师教学态度、方法的关系,以及学习学习动机与同学的关系。
3、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教学文献进行可用性判断,再进行一系列的思维加工以各种方式加以利用,以达到教学的进步。
五、研究对象和范围
采取部分研究:
抽取江苏***附属小学2-5年级学生,每个年级4个班,每班抽取单号的学生,共计400人。
六、研究程序
1.起始阶段(2013.01—2013.07)
确定课题及研究方案,开展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2.实施阶段(2013.08—2015.04)
1、拟定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以及学生学情分析和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进行学习动机现状归因分析、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学校管理与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3、通过家访或其它形式端正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开展榜样激励教育;结合学校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3.总结阶段(2015.05—2015.12)
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的总结提炼,形成研究报告
七.研究成果形式
1、各类研究资料(2013年5月)
2、调查问卷(2013年11月)
3、研讨课(2014年3月)
4、课题研究报告、论文集(2015年10月)
八.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顾问:
***老师(负责研究过程疑难问题的指导)。
2、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负责组织实施课题方案,召集课题研究人员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课题方案的制定和管理工作,课题研究活动的统筹安排以及课题研究报告的总结。)
成员:***(收集整理相关理论材料)
***(负责各种形式活动的具体安排)
***(负责问卷调查)
***(观察比较,撰写反思)
***(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
***(管理课题组相关资料和数据,做好会议记录并建档)
***(成果展示)
九.研究经费、预算 申请经费10000元:
理论书籍费2000元 复印问卷费500元 调查费3000元 会议费2000元 课题鉴定费2500元
第二篇:归因理论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浅析归因理论对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柯小霞
1辛晖1
江西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摘要:本文在阐述学习动机和归因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归因理论对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最后基于归因理论的视角,提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关键词:归因理论;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
我省民办高校学生的招生批次靠后,生源质量总体上不甚理想。学生普遍有厌学情绪,学习动机不强,如:不少学生旷课、上课睡觉、课堂玩手机、考试作弊等怠慢的学习行为,这些问题已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基于归因理论来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对促进学风和校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归因理论对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有哪些呢?从归因理论的视角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呢?我们通过本文来探讨一下。
1.概念界定
1.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学习者内在的学习需求、外在的诱因、学习者的认知以及意志和情感等因素。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直接动力,而且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
1.2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就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一般来说人们通常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通常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有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主要有任务难度、外部奖罚及机遇运气等。2.归因理论对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某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等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和归因进行分析。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资料,如:层次、性别、年级、专业、城乡来源、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完整与否七方面信息;第二部分为学习动机调查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两小方面,如:学习动机内容调查(学习动机量表)和学习动机问题调查(学习动机自我诊断测试)。归因调查问卷包括成功和失败两方面,成功和失败通常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有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主要有任务难度、外部奖罚及机遇运气等。
调查结果表明,把学习成绩好差归为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内部原因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动机更强;把把学习成绩好差归为任务难度、外部奖罚及机遇运气等外部原因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学习动机不强。
3.基于归因理论的视角,提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根据归因理论对学习动机的影响,针对性的提出激发策略,强化学习动机的内部动机,具体策略如下。
3.1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要达到的客观标准。一般来说,学生都想通过学习来达到一种心理期待,并希望这种心理期待能如愿以偿,实现预期目标。学习目标一般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远期的总的目标,如希望通过学习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公司里有好的发展,并且薪水比较高等; 另一种是近期的特定的目标,如希望通过学习期末考试能够考到好的成绩,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等。
一般来说,学习目标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如果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相反,目标明确的学生,就会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奋斗。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3.2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一般来说人们通常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通常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有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主要有任务难度、外部奖罚及机遇运气等。如学生将成败归因于任务难易程度、机遇运气等,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一般有效地消除不正确的消极的归因,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及时发现学生不正确的消极归因,引导其正确归因,正确认识自己。
如有的学生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机遇运气好、老师的帮助而不是主观的能力、努力、态度等,对于这样的学生,要教育他内外因的辨证关系,让他明白,自己的态度、努力等内因才是决定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
3.3增加学生的归因训练
学习的成败应进行积极的、正确的归因。“积极归因”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因为学生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习困难时或成绩不佳时,一般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将来会取得成功的期望;第二层含义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还有能力、学习方法、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成绩,并尽力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心。
3.4 教师积极回馈,激发学生动机 研究发现,教学中教师给予的回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些回馈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教师的正负面回馈成为学生对自己学习成败归因的一个重要参照系。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将原因归结为懒散、不够努力,这种回馈其实蕴含着对能力的肯定,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帮助,久之,学生就会把“不努力”作为维护自我形象的惯习。如果教师通过一些合理的措施让学生感到愧疚则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因为愧疚是一种激励力量,它会推动学生积极完成任务。如果教师把学习失败归为能力差,并表示同情,即使同情是真诚的,但学生一旦意识到教师认为自己没有取得成功的能力,这种同情就会产生危害,导致自卑,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如果教师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你不比任何人差,只要你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让学生找回自信,结果就大不一样。
4.结论
因此,在民办高校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努力、态度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尽量避免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老师教的不好等外部因素,设法将其归因于努力程度不够,方法不对等内部因素,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
[1]成晓光.归因论及其教学应用的研究[J].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1)[2]廖洪玲.研究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动机[J].教育探索:2003,(6):40 [3]李梅.成就归因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130~133 [4]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教改项目“基于归因理论的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研究——以江西科技学院为例”(编号:JY1404)
作者:柯小霞,女,1981.6.18,研究方向:管理学,硕士,电话***,邮寄地址:江西科技学院管理学院(瑶湖校区)邮编330098
第三篇:小学生学习动机浅谈
小学生学习动机浅谈
安徽省蒙城县板桥镇中心小学 黄玲
一、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过程受主观、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客观因素
首先是家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态度。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中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初入学的儿童其学习动机基本上是家长要求的反应。如低年级儿童说:“是爸爸、妈妈叫我来上学的、将来长大了像爸爸那样有本事、作业完成时会对父母说我给你做完了”等等。家长对小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及家长以什么样的形象来作为小学生的学习榜样,不仅影响了学习动机的特质,也影响了学习动机的强度。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其影响是相当广泛的。一方面家庭和学校教育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还通过一定的舆论、制度来影响小学生的意向、愿望。报纸、广播、电视、书刊等传播媒体、媒介也随时随地的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学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而学习教育又是通过教师进行的。一方面,教师以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教师又根据社
会、学校的要求以及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规律,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而稳定的学习动机。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家庭、社会的要求与学校教育不一致时,则会抵消或破坏学校教育的作用。特别是社会不正之风、同伴中小集团成员的坏习气也常常阻碍小学生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因此,必须注意采取预防或消除不良影响的积极措施,防患于未然。当然,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密切配合,否则将收效甚微。相反,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一致的情况下,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最佳。
2.小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观因素
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观因素包括生长成熟与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志向水平、智力发展水平、思想品德等。
生长成熟与年龄特征是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其主导性学习动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总的趋向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长、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也与社会要求相应的学习动机就愈来愈占有支配地位,并逐步成为学习的主导性动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制约与一些与学习结果直接相关的具体人和事。如有些小学生之所以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获得父母或亲友的赞扬或奖励好吃的、好玩的,有些小学生则是因为喜欢教他(她)们这门课的老师,也就是爱屋及乌。一般来说,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中,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起主导作用。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意志品质是影响其学习动机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对学习有强烈兴趣的小学生,往往会废寝忘食的去学习各门功课;意志坚强的小学生在正确学习动机和错误学习动机之间发生冲突时,能
以理智和客观标准决定取舍。
学习动机还与志向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另外,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思想品德等因素,都会对其学习动机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动机和学习
动机在小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具有正确动机的学生其学习态度是端正积极的,他(她)们会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精力充沛、全神贯注、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强烈的自信心、好胜心、进取心,能够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成功与失败。在动机的推动下,他(她)们会顽强拼搏、勤奋学习,在学习上取得成绩,同时在智力上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开发。经实例证明,经过动机培养的小学生其学习成效要好于没有经过动机培养的小学生。
正确的动机可以增强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注意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认为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却忽视了动机和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学习好也可以增强动机。奥苏贝尔曾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动机固然促进学习,而学习效果反过来也能增强学习动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当求知欲得到满足,产生积极情绪体验时,其原有学习动机也可以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动机正确且强度适中,学习效果则很好;动机错误或学习强度较高,学习效果则较差。
当然,两者之间不一致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表现在有的学生学习动机正确,短时间内学习较差,而有些小学生学习动机不正确,但当前成绩却很好。这种现象并不能否定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因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不仅仅是学习动机,还有其他因素,如基础知识、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身体状况、一时的物质奖励刺激等等。那些真正具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小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欠缺会逐渐得到弥补,其成绩也将会不断得到提高,赶上并超过没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学生。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根据小学生的生长成熟和年龄特征,其学习动机具有以下特点:
1.交往动机强于成就动机
交往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一种需要与人亲近的内在动力,它起源于儿童与他人的接触,表现出群集感、相熟感、友谊感、亲属感、归属感等。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的社会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能够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在小学阶段,交往动机明显强于成就动机。比如:小学生多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学习,而拒绝为不喜欢的教师努力学习(友谊感);为了获得父母、教师、亲友、同学的赞扬而认真学习(亲属感),当其自尊心或自信心因受责备、奚落而挫伤后学习会受到影响。因此,受这种交往动机支配的小学生能坚持学习,他不仅希望处于优越地位,而且希望得到父母、教师的喜欢和同伴的尊重。成就感在小学阶段还处于朦胧状态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培养,使之学习能更有成效。
2.近景动机为主,远景动机为辅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动机。间接的远景性动机与
人们对活动的社会意义的认识相联系,他是人们的理想、世界观等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在小学阶段,近景性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而远景性学习动机起辅助作用。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长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如有一个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受到表扬,而由此喜欢上了数学课,后来换了数学老师,他这种由对数学老师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也就消失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比较具体,作用也较强,故仍不失为引发小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总而言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而且要研究小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心理活动,特别是要重视并充分发挥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最终促进全体小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学习。
第四篇:学习归因
学习归因
[活动目的]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正确归纳考试成败的原因,进而对“现实自我”进行审视和调整,以顺利地向“理想自我”迈进。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话题
一个人遇到挫折、遭到失败时,常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请问各位: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学生会回答:不一定。)是的,不一定。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必须对失败进行正确归因,然后调整对策,重整旗鼓,这样才能走向成功。可见,正确归因非常重要。今天我们的辅导话题就是“正确归因,不断进步”。
二.个例分析
归因的领域很广,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今天我们缩小范围,专就学习来谈。先请各位当当专家,看下面的个例——小张是一名高一学生,初中时尽管父母很少顾及他的学习,可他的成绩总是名列班级前茅。上了高中以后,他的成绩处在中等水平,对此他感到压力很大。平时他非常用功,看书、做作业经常很晚,电视很少看,文体活动也很少参加。可第二个学期的期中考试他还是没有考出自己期望的好成绩,为此他感到失望、自卑,晚上甚至出现了失眠,不知怎么办才好。
请你帮小张分析一下成绩下降的原因,并告诉他以后该怎么办。
(每个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生:我们认为小张成绩下降的原因有:1.竞争加剧,各路“高手”云集一处;2.虽然用功,但方法可能不当;3.因文体活动很少参加而导致体质下降,精力不足;4.由于初中时成绩一直优秀,上了高中以后可能期望过高,自我要求太严;5.家庭关心可能升温太快。
以后他可以这样调整对策:1.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能继续以初中的名次标准来要求自己,现在的同学毕竟都是初中的精英,聚到一起来,排起名次总会有先后之分。2.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照搬初中的一套。高中不但课程多,难度也加大了,初中的学习方法已不再完全适用。3.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劳逸结合,不打疲劳战。
4.取得家庭的配合,不给太大的压力。
三.自我归因
这个虚拟的例子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有点自己的影子在里头。下面干脆不绕弯子,请各位对自己进行归因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你考得如何?请你对自己进行归因分析。(先让他们小组交流,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生1:这次考试我考得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好,上课不善于摘记难点疑点,课后也没有及时复习和整理。
生2:我考得不好的原因也是学习方法不好,但主要是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一旦自习课没老师在我就不知该干些什么,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
生3:我这次也考得不好,主要是因为自我期望过高,总想和初
中一样领先,思想包袱太大,结果偏偏就考不好。
生4:我的思想包袱主要来自家庭。爸爸对我还好,妈妈却一定要我考年级前10名,结果我连班级前15名都没能考到。
生5:我在初中时成绩很好,因为我非常用功。上了高中以后,总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先玩玩再说,结果成绩也被松下来了。生6:我的兴趣爱好太广泛了,又想踢足球,又想玩电脑,又想当表演家,结果一样都没搞好,成绩也跟着往下掉。
生7:相比较而言,我这次考得比较好。一是我及时改变了学习方法,适应了高中的学习;二是我的心理压力不大,考得比较轻松。生8:进入高中以后,面对高手如林的同学,我有种“鸡立鹤群”的自卑感。经过老师的心理辅导和自己的主动调节,现在已逐渐摆脱了自卑,所以这次我虽然考得不好,但比以前进步多了。
四.原理介绍
心理学家张铁忠教授等人发现,中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主要有以下6 种类型:1.把失败归之于自己脑子笨、能力差等稳定的因素。这种归因会使自己丧失信心,自暴自弃,放弃努力。2.把失败归之于自己不努力等不稳定的因素。这种归因会使自己重燃希望,变得努力。
3.把失败归之于学习难度大等稳定因素。这会使自己学习积极性受影响,甚至会对相应学科失去信心。4.把失败归之于运气不好等不稳定因素。这可能会使自己重新树立信心。5.把成功归之于运气好等外在因素。这会使自己产生侥幸心理,下次不一定会努力。6.把成功归之于自己能力强、努力程度高等内在因素。这既可能使自己满意、自豪,也可能使自己产生骄傲、自负等情绪。
对学习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是为了自己下一步学得更好,使“现实自我”进一步靠近“理想自我”。在“现实自我”走向“理想自我”的过程中,会出现三种类型:
1.自知之明型。特点是:理想自我比现实自我稍高一些,因此,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有导向、激励作用。表现为:①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合理地要求自我(即正确定位理想自我),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目标,每次努力都会获得成就感的满足。②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知道自己优点,也知道自己不足,所以成功时不会沾沾自喜,知道自己还有不足,与理想的自我还有距离;失败时也不气馁,不拉客观,能冷静地分析原因。③能和谐地与人相处,不会老是想着与人家比高低,比名次。不骄傲,也不自卑,以平常心与人相处。
⒉自我贬低型。特点是:自我评价过低,与理想自我差距太大,即使通过努力,也因目标过高而受挫失望,理想自我成为苛求自己的紧箍咒。表现为:①拼命地与他人比较,以自己之短比他人之长,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越比越感到自惭、羞愧。②对失败或生理上的不足(比如长得不高或不美等等)感到自责。③失败归因错误。总归因为自己脑子不灵,智商不高,觉得努力也没用,丧失信心,对前途悲观失望。④有时为超越他人而强迫自己做乏味的事,结果学习效果很差,并因此对学习失去兴趣。
3.自我夸张型。特点是:对现实自我评价过高,以致出现了虚假的理想自我。表现为:①好夸张自己的成绩与能力。好炫耀自己,表
现自己。②好他人表扬、赞许,听不得别人的批评。③好说一些不中听的话,常常伤害别人。
五.自我分析
听了以上介绍后,请每人认真思考一下,你的现实自我是怎样的?理想自我又是怎样的?要从现实自我顺利走向理想自我,现在该作什么调整?
(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再让每小组派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下面略举几例。)
生1:我基本上属于“自知之明”型的。我知道自己的优点,也基本清楚自己的不足,所以成功时不会太得意,失败了也不会过于伤心。我理想中的自我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我的知识面比较丰富,兴趣爱好也很广泛,做事也比较认真,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语言表达水平不是太好,所以我以后要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当一名享誉一方的名师。
生2:我基本上属于“自我夸张”型。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沾站自喜,自以为很了不起,总希望别人吹捧自己,而自己却不是以礼待人,总会有意无意地伤害别人。我理想中的自我是当一名优秀的企业家。我的优势是管理能力比较强,但我的“自我夸张”型性格是当好企业家的最大障碍。一旦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再好的企业也会在我手中垮下。此外,我现在数学知识虽然学得还可以,但数学思维能力、思维方法还需要加强,这也是当好企业家所必备的。
生3:我是“自我贬低”型的,我经常怀疑自己的能力,经常自责,这次考试没考好,又使我伤心得不能自拔。幼时曾有过的理想早已如沉入大海的冰山了。今天听了老师的归因理论介绍后,我的内心又有了些触动。我对自己认真审视后发现,是我的消极、错误的归因,才使我在成绩不理想与心理自卑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今后,我首先要做的是进行积极的归因,找出成绩不好的真正原因,调整心理,让自己从“自我贬低”型走向“自知之明”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生4:我是个“自我夸张”型的。我心气浮躁,感觉太好,爱好太广泛,而学习却不认真、不踏实,不肯吃苦。我的理想是当个比尔·盖茨一样的享誉全球的电脑专家。可我现在才明白,要实现这一理想,首先必须学会吃苦,必须培养自己认真、专心的学习态度,从眼前开始,踏踏实实地学好书本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六.任课教师点拨
现在,请任课老师来给我们点拨指导。
师1:我们班的学习风气比较好,但学习方法还没有完全跟上高中的步伐。高中生要有记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及时记下难点和疑点。晚上则要对当天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
师2:进入高中以后,一些同学因为没有顺利完成学习上和心理上的适应而变得自卑。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完成学习上和心理上的适应。走过去,才会有一片蓝天。
师3:要摆脱自卑,还要少跟优胜者比,多跟自己比。要善于向自己挑战,不断刷新自己的记录。
师4:虽然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有时耕耘不一定有收获。这时候就需要改进耕耘的方法,一味地埋头苦读是不够的,还要注意方法,要有效率意识。
师5:我想对心气浮躁的同学说一句:远大的理想要从脚下开始。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天、每一门的知识。否则理想永远是理想,永远是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
七.结束话题
今天我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了归因分析,对“现实自我”进行了审视和调整。刚上课时我们说过一句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面对失败,只要能够正确归因,就可能走向成功,从低谷走向高峰。但是,面对成功,假如不能正确归因,也会从高峰摔入低谷,出现我们这节课上的新名言:“成功乃失败之母。”所以,不管是失败时还是在成功时,都要学会正确归因,这样才能使“失败乃成功之母”永远成为真理,使我们的新名言永远无生存之地。也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顺利地从“现实自我”走向“理想自我”,最后完全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自己的理想。
谢谢各位!
八.丰收园
每位同学在心理辅导专用本上写下自己本节课后的体会和感受。
第五篇: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和探索
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和探索
2012-03-19 15:06:30|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字号 订阅
我们认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包括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和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为此,我围绕着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和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模式作了一些实践与探索。我认为有必要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我们认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刺激下,是可以逐步从不自觉转变为自觉的。根据小学生的年龄,这种引导是十分必要的。那种认为学习动机是学生个人的事情,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教师可以小作为、小管理的认识是错误的。因此,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树立理想,激发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每学期初开展以“我长大了干什么?”“我学习是为了谁?”“我向母校交满意的答卷”等为主题的班、队会,激励学生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学习!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心中“目标明,方向清”。进而引发出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
(2)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培养学生兴趣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观察,撩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探求心,特别是注重情境教学,如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比赛,分角色朗读。二是教师借助多媒体,做到精彩讲解,传递最新信息。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3)时时激励,维持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可以强化学生动机。教学中,教师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很强的学生。教师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激发其向上的动机。我们还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及时获悉自已的学习情况。做到及时反馈,以反馈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室墙壁上每人贴一棵小树,谁表现好及时贴上一枚果实,看谁的收获多。学生们看着自己的小树一天天长大,比着看谁的果实接的多。督促自己去加油,去努力。
总之,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语文乐学、善学、会学,学会忘我,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