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指南体会(本站推荐)
《指南》——指南
大渡口幼儿园 邓 敏
至2012年10月教育部正是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来,全国各地对《指南》的宣传、学习和推广进行的如火如荼、势如破竹。李季眉老师曾说“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作为一名已经在幼教一线工作了十多年的“老”教师,在面对现今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变化迅猛的幼儿教育,我也经常会焦头烂额、一筹莫展。不得不说《指南》的颁布恰如一盏指路明灯,让我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有了更细致、明晰的了解;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了更具体、实质的指导和帮助;为我们开展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
暑假通过对《指南》及《指南解读》的反复研读,使我对《指南》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下面将就我的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一.我的所学所获。
1.《指南》非“标准”
“标准”一般被定义为衡量事物依据或准则,强调事物的“统一性”、“规定性”;“指南”有“指导”、“导向”、“辨别正确方向的依据”之意;《指南》旨在指导我国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方向,其基本属性是导向性、引领性的,不是要对幼儿发展的具体水平或者发展方式、速度等做统一规定或量化要求。
2.《指南》不能替代《纲要》,不宜把《指南》简单地视为《纲要》的细化 除主要内容都是通过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来展开的,《指南》相对于《纲要》,目标部分更加详细、具体;教育建议也更加能贴合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实践;可以说《指南》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更清楚、详细的参考依据。但《纲要》是对幼儿园教育的全面指导和规范,其对幼儿园教育的一系列指导原则都是《指南》没有涉及的,《指南》不能代替《纲要》,二者从不同层面、角度共同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指南》而丢弃《纲要》,只有深入切实地加强对《指南》和《纲要》的学习,才能在理论上充实自己,让孩子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3.《指南》旨在幼儿终身发展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的,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可见,《指南》不但关注幼儿现实的全面协调发展,更注重未来可持续的终身发展,不能为了急功近利地追求眼前短期效益,而损害了儿童长远发展的潜力。《指南》关注的是如何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去帮助他们实现在不同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4.《指南》是教师的助手,家长的福音
《指南》的颁布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指南》中的教育建议既有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建议,也包含了许多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建议。这表明了《指南》对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视和认可。有研究表明,在幼儿阶段,家庭教育质量比幼儿园教育质量对幼儿的长远发展有着更大的影响。因此,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不可能在幼儿园内单独完成,一定要包含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此外,实践证明幼儿园能够通过多种形式的家长教育活动和家园协同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质量。所以,幼儿园不应一味地抱怨家长的素质不高,而是应该勇于承担起提高幼儿家长教育能力的责任。二.我的所思所想。
1.教学不是“灌输”,“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让幼儿度过快乐有意义的童年
《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在某些成人的眼中,根深蒂固地认为“灌输”、“训练”、“讲授”是最好的教学方式,显然这种看法和做法与《指南》背道而驰。“玩中学”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幼儿最有意义的学习。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主张“凡幼儿能做的,让他自己做”,《指南》亦指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这看似简单的“让他做”、“让他玩”,真正要能做到却并不容易。首先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其次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儿童观,真正理解并认同《指南》的理念和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享受属于幼儿期的独特生活,体验游戏、操作、交往、表现所带来的创造、合作、成长的快乐,彻底摆脱小学化幼教的桎梏,从成人功利主义的教育中解放出来,真正获得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快乐童年。
2.《指南》不是衡量幼儿的标尺
最初接触《指南》,惊喜于《指南》指出了具体的“各年龄段幼儿典型性表现”,立刻开始将其中列举的各项与我班幼儿进行比较,想对照一下我班幼儿究竟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能力水平。下意识里我将《指南》视做了一个能够衡量、判定幼儿发展水平的标尺。通过对《指南解读》的仔细研读,我明白了《指南》是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去帮助他们实现在不同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既不是丈量幼儿谁长谁短的工具,也不是老师划分幼儿优劣高低、评定幼儿等级的指标,所以不能把《指南》当做评价幼儿的标尺,更不能因为它束缚和伤害了幼儿,桎梏了自己。
3.绘画不是临摹范画,不用成人的眼光评价幼儿作品
《指南》艺术领域建议中指出,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幼儿绘画教学的教师,我对“艺术”这一领域看得特别仔细,当看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最开始我心里是不太赞同的,可仔细研读完这一章,看完《解读》中那些精彩的案例和解答,我心中的结解开了,眼前豁然开朗:反思过去的绘画教学,我真是大错而特错!在以往的绘画课上,我总是遵照传统的模式,一欣赏、二讲解、三示范、四操作-----引导幼儿按部就班地临摹我的范画,评价作品时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们:“画面要干净、线条要流畅、主体要画大、画面要画满、颜色要均匀------”原来我一直在认真地犯一个错误——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指导、评判幼儿的作品。甚至于我还将这些成人的标准灌输给了孩子们,扼制了他们的想象空间、个性发展,抑制了他们的自主创作,让他们变得千篇一律、整齐划一;回想那些曾经在我眼中的的“完美”作品,那不就是最接近范画的临摹画吗?我惭愧亦后悔,是我把“美”的内涵狭隘化了,让孩子们也曲解了对作品“好”与“坏”的评价标准。《指南》所要求的方法,一是取决于幼儿的学习特点,二是取决于我们的价值理念,在以后的艺术教学活动中,我要积极改进我的教学方式。官其格先生说得好:“对待儿童画,应重在表现儿童的童真、童趣、童心,不能把成人的模式、理念、需求强加于幼儿,评价时更不能因为成人看不懂就说它不好,意识形态优先是不行的,应该尊重儿童,尊重儿童心理、儿童自由和自我价值。” 三.我的所作所为。
1.学习《指南》,转变观念,将《指南》内化于心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的是认真学习《指南》,切实转变观念,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我们应了解幼儿各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教育要求,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关注幼儿全面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支持和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和发展。
2.尊重幼儿个体,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样,《指南》亦指出“幼儿身心发展是幼儿阶段首要任务”。因此,不论何时何地,在幼儿园我们都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推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指南》“健康”领域对幼儿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做了具体详细的说明,可当下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追求教学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害怕安全事故等等原因,往往忽视了幼儿“健康”领域活动,特别是“户外健康活动”的开展。过去由于对于健康领域内容、目标及要求了解的不系统,幼儿发展指标的不明晰,在开展健康活动时我也比较随意、马虎,现在有《指南》为依据,我一定要切实、系统的开展好户外体育活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贯彻落实《指南》既是一个为重要的机会,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既是一个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贯彻落实好《指南》,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让《指南》的思想、观念、要求和方法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为推动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创造辉煌!
第二篇:家长指南体会
对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让他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自信有助于他在将来勇敢地面对来自学业和其他一切方面的挑战。
蒙中二班 阎睿琦的妈妈
欣赏孩子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培养自信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无形的过程,对于父母亲来说,爱孩子是天性,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但知道怎样爱孩子却是一件困难的事。
大四班 牛泽林爸爸我通过学习《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内容受到启发,让孩子利用在一些公共场所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交谈,大胆表现,培养自主、自信,增强交往能力。
大五班 岳江钰妈妈通过学习《指南》让我感受颇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一个优秀的父母亲传给孩子的那些生命品质远远胜过他留给孩子的诸多物质。
蒙小一班 梁舒然的妈妈通过学习《指南》我深刻了解到: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如何正确对待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这样的老师是最亲近,也是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老师。
蒙小二班 王梓萱的妈妈
《指南》中指出幼儿4——5岁是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的关键期,我总是认真与他交谈,从谈话中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能力等,只要我们家长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蒙中一班田屹超的妈妈
通过家长开放日的学习与交流,让我了解到了《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的相关内容,我也深刻认识“言传身教”对教育孩子的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便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从而减少矛盾。
中一班许可妈妈
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育误区,忽略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学习品质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今后我将注重孩子独立意识和学习品质的培养
大一班 马宇堃的爸爸
第三篇:指南体会曾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
近期学校组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总结了以下心得体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从事幼教的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了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依据。更让从事幼教的我体会到了<指南>的精神。《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每个领域中又细化,从三个年龄段进行划分,随后还有教育建议。
每个年龄段的目标明确,主要的价值取向清晰。所有领域的目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该领域特有的价值,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教育建议主要分为两大点,一是点明该领域教和学的特点。二是点明该领域特别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
各领域的目标和要求都是我们每位老师必须掌握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理论转为实践,用心聆听幼儿的心声,教师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让每个幼儿每天都有好心情。其实每个幼儿都是一块好玉,这就看教师会不会去挖掘,教师在挖掘之前首先要付出代价,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舒适、和谐的外在和内在的环境。
以上是我对学习《指南》的一点体会,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更有义务和责任与家长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会在工作中继续努力的,争取做一位称职的好老师。
2013年2月28日
第四篇:学习(指南)体会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近阶段,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今天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课时更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说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发言的总是那几个,难得有匹黑马冒出来,让我欣喜一下。这让我很是郁闷。但仔细想来,问题总还是出在我的身上,于是,慢慢寻找,慢慢发现,再慢慢改变。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从懒洋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
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不断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这样也刺激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我发现很有用,在今后我也会一直用到。
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说话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 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黄坌中心幼儿园:吴惠珍
2013年6月18日
中(2)班先进名单
聪明之星:欧维凡黄敏怡谭晓雅余慧怡曾雨恬
礼貌之星:李健有蔡素枫罗永瑶李世欢陈晓亮
学习之星:钟烨彤
好孩子:
冯钰森 欧秋敏 冯伟杰 白威健陈嘉雯罗文丹饶海婷欧志文李雯静李雯婷陈梦琪钱世杰余靖智 陈惠怡邹梓渊黄文娟王焌豪 卢景锋
第五篇:学习问题学生教育指南体会
学习《问题学生教育指南》心得体会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是一本写得很实在、能给人以启发的书。在平凡的笔触中让人体会到深深的师生之情。作品所举众多案例中无不充满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爱使教育得到了升华。书中认为,没有问题学生的教育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却不是真实的教育,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差异。每个班存在几个问题学生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应以平和心去看待。问题学生同样是我们的学生,一个教师的教育生涯有时会因为问题学生而精彩。感触之余,我不由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怎样的教育才有益于学生的成长?
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当然有出自内心的爱,有时也恨铁不成钢。正因为这样,所以有时学生犯了错,我会很生气,当场批评他。但是,过后一想,他们毕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正像一位同事说的,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实践证明:要和学生友好相处,就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要拿老师的架子居高临下训斥他,拿大人的思维衡量他。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犯了错允许改正,这才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
在工作中,我们却常常不是这样。因为要求太严,使他们产生了抵触情绪,就像个别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其实学生都是一个个个体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因材施教是必要的。不许犯错,强迫他们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行事,是违反教育规律的行为。相反,允许犯错正是为了他们更好地成长。
有一段时间,因为初三(1)班上课经常有人吵闹,我很恼火,常发脾气训人。这样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我感到学生对我产生了抵触情绪。怎么办?我问自己:老师的职责到底是什么?是批评还是引导与鼓励?这种思考给我很大震动。原来,长期以来我总是批评多,表扬少,好像把工作重心都放在对个别同学的指责上了。实际上,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着学生表现不好的一面,更多的是要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长处。即使有个别学生不很守纪,也不要老是批评他,而要耐心教育、引导他。如初三(1)班李明河同学,因为上课时我的一句不点名的批评引起了他的反感,导致课堂上顶嘴,弄得我很没有面子,但我当时没有严厉批评他,而是主动做自我批评,承认自己脾气不好,这样就消除了他与我的抵触情绪。
又如冯开壮同学原来上课不是说话,就是看课外书。我没收了他的几本课外书后,他对我很有意见。于是,我多次找他谈话,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鼓励他努力学习,后来他慢慢改掉了这样的毛病,比以前表现有所进步。因为我努力改变自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与成长的环境,最后所教班级课堂纪律大有好转,学生对语文学习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另一方面,我的工作也很有起色,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诚心、爱心、平等心,多鼓励,少批评。对学生的教育要耐心、细致,不能简单、粗暴。教育是一门艺术,真是说得一点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