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新”党建与“两个覆盖”“两个作用”“两支队伍”
“两新”党建与“两个覆盖”“两个作用”“两支队伍”
2012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抓好“两个覆盖”、发挥好党组织“两个作用”、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很重要。抓好“两个覆盖”,就是要抓好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发挥好党组织“两个作用”,就是党组织要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就是要加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成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力军。目前,我国非公企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由非公企业提供。独特的地位和贡献,决定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领域和重点任务。截至2010年底,全国非公企业中共有党员350多万名、党组织近30万个。2012年3月8日,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3月21日,习近平副主席在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抓好“两个覆盖”、发挥好党组织“两个作用”、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很重要。在扩大覆盖的过程中,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各地党委全力以赴,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再上台阶。
“两新”组织党建“越来越重要” 明确任务:抓好“两个覆盖”、发挥好“两个作用”、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
2012年3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围绕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等七个方面,就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作出部署。
2012年3月21日,中央召开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会议代表并讲话。他强调,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习近平指出,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抓好“两个覆盖”、发挥好党组织“两个作用”、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很重要。习近平强调,非公有制企业面广量大、类型多样,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健全机构、配强力量,对民营、外资等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要注重分类指导,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据有关专家透露,继中央下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意见之后,中央关于新社会组织党建的相关文件也在起草之中。
图表37:习近平: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三大重点 资料来源:摘自习近平2012年3月21日在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建设成就:“非公党建”书写新篇章
党中央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早在2002年,胡锦涛总书记就指示: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需要,也是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广大职工合法权益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部署。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各级党委紧密结合实际,不断解放思想,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巩固和扩大了党的执政基础与群众基础。
减少“空白”,扩大“覆盖”
为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江西南昌市在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34个市场中,全部建立了党组织。为引导高科技知识分子向党靠拢,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党工委积极探索在高科技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的新路子,近年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000余人,发展党员600余人,其中技术和管理骨干占85%以上。截至2010年底,全国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21.2%,其中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96%;对暂时没有党员或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实行党的工作全覆盖;普遍向非公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目前已选派28万多人,指导、联系企业60万户。不当“花瓶”,不当“摆设”
“党建工作抓实了也是生产力。”作为非公经济大省,浙江省委以“党建强、发展强”为目标,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焦点的“温州信泰集团董事长出走事件”发生后,集团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顶住压力坚守岗位,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在促成董事长归国重组企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了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独特优势。
广西开展“亮身份、树形象、比贡献、争先锋”主题实践,全区非公企业党员开展技术革新项目8972个,带来经济效益54.83亿元。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广西三环集团党员技术攻关突击队公开承诺:“解决陶瓷包裹色釉黑斑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凭借过硬的技术,在全球500余家企业中竞争胜出,一举拿下英国威廉王子婚礼礼品用瓷订单。
倾力打造“头雁工程”
“群雁高飞头雁领”。抓好非公党建,选好配好党组织书记是关键。辽宁省委针对非公企业没有合适书记人选,建不起党组织的问题,通过上级委派、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等方式,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全省委派、推荐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1117名,招聘1998名,帮助3115户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四川畅通选聘渠道,开展企业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试点。3年来,四川公开选拔了8600多名企业党组织书记。近年来,各地拓宽视野抓选配、强化培训抓提升、严格管理抓规范、落实保障抓激励,有效提升了党务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打消“出资人”的顾虑
“老板”的理解和支持是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坚持18年不间断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于2004年实现了入党夙愿。现在,三一集团每次在海外建厂,第一步就是建立党组织,做到业务开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设置到哪里。
安利公司的出资人曾认为,“外企搞党建没用,是没事为自己找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党员职工的业务素质、敬业精神和模范作用深深打动了出资方。1996年12月,安利在广州总部成立了党支部。如今,安利公司将党建工作列入公司发展战略。
各级党组织对出资人的教育引导、真情服务和政治激励,增强了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心理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十一五”期间,非公企业出资人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实施项目6425个,到位资金978.86亿元,安排就业292.03万人,带动786.63万人脱贫致富。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踊跃捐款捐物,仅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就捐款捐物达62.4亿元,赢得广泛赞誉。营造“非公党建”良好环境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把非公企业党建纳入党建整体布局,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蓬勃开展。据统计,全国已有近50%的省份、60%的地级市、70%的县建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22个省份、248个地级市、2264个县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北京市、县、乡自上而下成立社会工委和社会工作党委,负责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浙江依托组织部门在省、市、县三级建立“两新”工委,负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甘肃、山西、江西依托工商管理部门成立非公企业党工委。天津、内蒙古、山东等省区市,依托统战部或工商联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为了解决经费和场所问题,江苏、浙江、湖南、云南、安徽、湖北、内蒙古等7个省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要求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按职工年度工资总额3%~8%比例在企业管理中税前列支。广东、福建将非公企业党员缴纳的党费全额返还,广东每年从省级党费中拨出250万元,补助经济欠发达地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上海浦东新区、重庆渝中区设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每年给予每个党组织不低于2000元的活动经费补贴。
认清问题:“非公党建”工作基础薄弱,存在不少“空白点”和“盲区”
据国家工商部门统计,我国非公企业已达900多万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非公企业职工在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中已占多数。与此同时,非公有制企业仍属于党建工作新领域,新情况新问题多,工作基础薄弱。面对日益壮大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如果抓不紧、抓不好,必然会削弱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弱化党的社会影响力。习近平副主席强调非公党建“越来越重要”的深意正在于此。应当看到,当前非公党建工作还存在不少“空白点”和“盲区”:从党组织的设置看,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致使一些党员无人管、党费无处交,一些入党积极分子无法入党。从党员队伍的状况看,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占职工总数很小,还有很多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党员,加之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流动性较大,教育管理跟不上去,党员无法开展活动。从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看,普遍存在着党务人才缺乏、活动经费缺少、开展活动不经常等问题,党建工作抓得不紧,党的政策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从对党建工作的认识看,存在着企业主的“模糊”意识、企业党组织的“从属”意识和企业党员的“雇佣”意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致使一些企业的党建工作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专家指出,抓好“两个覆盖”,既是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非公有制企业面广量大、类型多样,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健全机构、配强力量,对民营、外资等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要注重分类指导,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地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派员组建、挂靠组建、行业统建等方式,在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努力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非公党建”典型案例:浙苏辽陇深温走出新路子
浙江:深入开展“双强争先”活动,切实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浙江是非公经济大省,省委始终把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特别是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面开展以争当“党建强、发展强”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双强争先”活动,有效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融合互促、协调共进,促进了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眼“拓面提质”,实施系列红色行动,在实现党建工作有效覆盖中提升水平
一是打造“红色堡垒”。开展“组建攻坚月”活动,全省有党员的企业,职工80人以上的企业,以及职工50~79人且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图表38:浙江省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情况
资料来源: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委新经济与新社会组织工委。二是实施“红领计划”。创新党组织书记选拔方式,大规模开展教育培训。温州市连续两次面向全国公开招选了56名书记人选。去年以来全省轮训了8.8万名企业党务工作者。
三是开展“红色接力”。加强对出资人的教育引导,2011年集中培训12700名党员出资人,组织新生代出资人参观革命圣地、学习党史、接受培训,增强对党的感情和对党建工作的认同。
四是建设“红色在线”。开通“两新党建”官方网站和微博,推动各级“两新”工委、重点企业党组织和出资人开通微博,有效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社会影响力。
紧扣“活力和谐”,充分发挥党组织实质作用,在激发党建工作内生动力中提升水平
一是助推企业创业创新。广泛开展岗位竞赛、科技攻关活动,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去年以来全省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共提出合理化建议21.8万条,开展技术革新项目5.3万个。
二是服务企业引才育才。实施“党员人才工程”,深化“三培养两推荐”工作,组织百家民营企业赴美国开展浙江民营资本与海外人才智力对接活动,引导优秀人才向企业集聚。目前全省非公企业入选国家和省“千人计划”219人,占入选人才总数的52.3%。
三是促进企业凝心聚力。针对去年部分企业出现因资金链紧绷个别企业出资人“跑路”现象,地方党委和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应对挑战、渡过难关。
围绕“双强六好”,组织开展对标创建,在推进标准化建设中提升水平
一是总结提炼可推广的“实践样本”。总结推广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传化经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的“非公党建十八法”等基层创新举措,提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的具体标准,即摸清底数全覆盖、组建全覆盖、工作全覆盖、理顺关系全覆盖、有效活动全覆盖、工作保障全覆盖,要求各地努力在党的十八大前实现全覆盖。图表39: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传化经验”
图表说明:作为浙江萧山的一家民企,传化集团经过2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集化工、物流、农业、投资、科技城创新园区于一体,拥有员工7000多人,年总收入超百亿元、利税13亿多元的现代企业集团。一直以来,传化在非公企业党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做法都名列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资料来源:唐方裕等:《传化集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调查:用和谐音符弹奏美丽乐章》,《人民日报》,2010年11月30日。图表40:椒江推行非公企业党建十八法
图表说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是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95%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十八法”,是在紧密结合椒江实际、深化“克难攻坚当先锋”行动、整合企业党建特色工作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有效探索了复杂经济形势下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法途径,使椒江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资料来源:王建平:《椒江推行非公企业党建十八法》,《今日浙江》,2010年9期。
二是构建“1+N”制度体系。修订《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规定(试行)》,分别制定工业园区、市场、个体工商户等领域党建工作意见,逐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
三是全面开展标准化建设。按照“有坚强的班子、有清晰的思路、有规范的制度、有正常的活动、有健全的保障”的要求,加强企业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健全“两新工委”,探索实行双重管理,在创新体制机制中提升水平针对全省非公经济发展迅猛,非公企业数量多、影响大的实际,省委依托组织部成立新经济与新社会组织工委。“两新”工委委员以干部任免文件明确,财政预算和收发文单列;委员单位包括统战、工商等8个部门,并将工青妇作为固定列席单位。各市、县(市、区)都建立了“两新”工委,共有编制408人;1029个经济较发达的乡镇(街道)也建立了相应机构。同时,省委“两新”工委对108家规模和社会影响较大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保持隶属关系不变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联系和直接指导,通过开小灶、重点帮,实现走在前。“开小灶”就是培训直接办、决策优先听。双管企业列为“两新”工委发文主送单位,企业负责人、党组织书记由“两新”工委直接培训,重大决策部署事先听取企业意见。去年对省级双管企业党组织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今年明确党的十八大和省党代会非公经济领域代表候选人,原则上从省级联系企业中推荐。“重点帮”就是帮有方向、帮有办法。定期走访双管企业,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企业反映的困难涉及委员所在单位职责的,实行商请办理制度;涉及其他单位的,实行抄告办理制度。“走在前”就是示范引领、创先争优。围绕生产经营、发展成效、劳动关系、文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党组织自身建设,制定“双强六好”争创标准,引导企业对标创建,提升整体水平。去年“七一”,浙江省首次表彰了100家“双强”企业党组织,树起了标杆。市、县两级共对3042家企业党组织实行重点联系,表彰了3166家“双强”企业党组织,形成了示范引领、争先晋位的良好局面。江苏:从重点突破走向系统创新,全面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省委始终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像抓非公经济一样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坚持在改革创新中破解难题,在系统创新中提升水平,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适应发展要求的非公企业党建之路。总结推广典型经验,重点突破非公党建难题
非公企业是党的建设的新兴领域,难点和矛盾集中在基层,创新和活力也来源于基层。江苏省委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总结推广基层新鲜经验,坚持以点带面,破解非公企业党建难题。
一是破解非公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党组织组建难题。总结沃尔玛、麦德龙南京店等外资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成功经验,召开外资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推进会,推广突出政策宣传、突出服务发展、突出文化交融的做法,推动全省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图表41:江苏省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状况 资料来源:江苏省委组织部。
二是破解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难题。推出红豆集团党建标准管理、沙钢集团党建绩效管理、苏宁电器集团党建文化管理等一批管理创新典型,以及基层党建九大工作法。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壮大党建工作力量
坚持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出资人“三支队伍”一起抓,在规范管理中培养壮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力量。
一是选优训强党组织书记。采取内选、外聘、委派、公推直选等方式,从企业内部、机关干部、复转军人、大学生“村官”中选拔党员人才担任党组织书记。实施素质提升计划,着力打造“服务发展能力强、凝聚职工能力强”的党组织书记队伍。省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省级示范+市县联动”方式,持续开展大规模培训,确保了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新任党组织书记3个月内接受任职培训。2011年全省有4万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经培训考核获得党务工作者资格证书。
二是多渠道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集中选派5000名年轻后备干部到非公企业挂职,明确一岗双职,加强考核考评。安排3000多名退二线干部到企业进行帮扶。实行大学生“村官”和非公企业双向选择、村企互动,每人联系指导3~5家非公企业。
三是教育引导出资人。实施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党校学习、导师帮带、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一支对党有感情、支持党的工作的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融入中心激发活力,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
生存与发展始终是非公企业的头等大事,只有融入中心、服务发展,才能以党建“软实力”催生企业发展“硬实力”。
一是打造发展保障中心。全面推行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使党组织与企业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力。
图表43:江苏省非公企业力推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 资料来源:江苏省委组织部。
二是打造人才培养中心。开展“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用5年时间,培养1000名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党员企业家。实施“党员蓝领成才计划”,建成300多个党员职工培训基地,举办1100多次党员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班,3.7万名党员职工通过培训获得技术等级证书。三是打造权益维护中心。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党组织的核心任务,通过建立“谈心接待日”、劳动争议调解等制度,维护职工权益。以“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江苏精神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具有行业特征、企业特点、职工群众认同的团队精神和核心价值。
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以破解难题、提升科学化水平为目标,健全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和机制。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对大型非公企业党组织,推行由上级组织部门与企业所在地党委双重管理模式,已有245家企业党组织列入省、市组织部门双重管理范围,解决了企业党组织管理层级与企业规模影响不相匹配、党建工作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对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由开发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分片划区设立综合党组织,配备专门人员加强管理,推动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下发文件,按职工工资总额5‰从企业管理费中计提党组织工作经费,据实税前列支,从制度上保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对落实党建经费有困难的,采取全部返还党费、统筹使用党群组织活动经费等方式,确保党组织有钱办事、正常活动。
三是强化活动阵地保障。依托基层党员服务中心,建设1.8万个区域性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平台,向区域内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免费开放,使之真正成为联系党员的纽带、教育党员的阵地、服务党员的窗口。辽宁:坚持多措并举抓组建,不断夯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础近年来,辽宁省委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实施“双覆盖攻坚工程”,强力推进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全省共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5115个,党组织覆盖率达到45.2%。
高度重视,立足长远,把组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国有企业多,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突出。辽宁省委着眼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目前,非公经济已占据“半壁江山”,成为就业的主渠道。但是相对其他领域,非公经济领域党建工作基础还很薄弱,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为此,省委及时成立非公企业党工委,指导100个县(市、区)委成立了相应机构,在乡镇、街道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委,配备2600多名人员,专职从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省1600多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建立非公企业联系点,落实“谁联系、谁组建”的包建责任制。
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全力破解组建难题
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难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对此,辽宁省委直面难题,逐一进行破解。
一是加强出资人队伍建设,解决不愿意建的问题。对出资人加强教育引导,增强他们对组建党组织的认同感。充分发挥工商、税务等部门作用,利用注册、年检等机会宣传政策,督促组建。强化政治激励,对支持党建工作的,优先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及其他社会职务;对不支持党建工作的,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壮大党员队伍,解决组建条件不具备的问题。近年来,全省非公企业共发展党员23267名,招聘党员职工52600多名,查找“隐形”党员27000多名,促使一大批非公企业具备了组建条件。三是选好党组织书记,解决无人选、建不了的问题。针对不少企业缺乏合适书记人选,建不起党组织的问题,采取上级委派、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等方式,共向3115户非公企业委派、推荐了党组织书记。四是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解决谁来建的问题。全省以县(市、区)、乡镇(街道)党员干部为主,先后选派4.2万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到非公企业,指导做好组建党组织工作。完善措施,强化管理,不断提升组建工作水平
为保证组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辽宁省委坚持统筹推进,抓好落实。一是实名统计。全省建立“三类表格三级联网”数据库,即企业、村(社区)、乡镇(街道)填报三类数据表格,县(市、区)、市、省建立三级网络台账,每月更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强化督导。对新建党组织的企业,采取电话抽查、实地督查等方式,对照台账进行“盘点销号”。对各地新组建党组织情况进行排名,每月在全省进行通报;建立季度例会制度,及时进行讲评;建立约谈制度,对组建名次靠后的地区,由省委组织部领导约谈主要负责人,提出工作建议。三是典型示范。在全省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1292个。适时组织未建党组织的企业出资人,到示范点参观学习,亲身感受党组织给企业带来的变化。四是提供保障。省委组织部要求每建立一个党组织,省、市、县三级按照4:3:3的比例,给予1000元工作启动经费。全省开展“三建三送”活动,即帮助企业建一个活动场所、建一个党建宣传专栏、建一套党建工作制度,送一块党组织牌匾、送一面党旗、送一套党建图书,保证党组织规范有序运行,切实发挥作用。甘肃:依托工商职能,发挥四个优势,努力探索非公企业党建新路子 甘肃省充分发挥工商部门职能优势,积极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难题,把工商部门履行职责与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两副担子一起挑,两项工作一起抓,既做实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又提升了工商行政管理水平,走出了一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子,达到了双赢互动的良好效果。2008年来,全省非公经济连续保持2位数增长,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发挥工商部门联系企业紧密的独特优势,在健全完善领导体制上求突破
甘肃省委认识到,工商部门与非公企业联系最密切,协助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具有独特优势。为此,省、市、县3级全部依托工商部门成立非公企业工委,在547个工商所建立非公党建工作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推行“一岗双责”。同时,各级党委建立由纪检、统战、工商联等19个单位参加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
图表44:甘肃省非公企业党建领导体系
图表说明:2010年1月,甘肃省非公有制企业工委在省工商局正式挂牌,作为省委的派出机构,主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目前,甘肃省非公企业党建已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非公有制企业工委协调落实、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发挥工商干部覆盖广的队伍优势,在壮大党建工作骨干力量上抓强化 省以下工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机构贯通省市县乡四级,甘肃省共有1万多名工商干部,其中61%是党员,70%在基层一线,覆盖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基层工作力量大。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指导下,各级工商部门下大力气强化工商干部的党务工作能力。一是工商干部全员抓党建。对全体干部进行党建知识培训,要求在开展日常工商业务监管的同时,指导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二是建立专职党务队伍。全省选拔配备了1500多名熟悉党务工作的工商干部,专职抓非公党建。同时,从基层公开选调239名干部充实到各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机构中。三是加强指导员队伍建设。全省选派4500多名工商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架起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
发挥工商部门监管企业的制度优势,在扩大组织覆盖上下工夫 全省工商系统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登记告知、年检年报和信息采集制度,建立了党员和党组织信息库。以此为基础,实施“党员安家工程”,采取寻找一批、输入一批、选派一批、发展一批、培养一批等“五个一批”办法,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目前非公企业党员总数已达6.3万名,比非公企业工委成立前增加3.2万名;实施“党组织组建攻坚行动”,采取重点建、主动建、联合建等方式,迅速扩大党组织数量,目前非公企业党组织已达到1.4万个,比非公企业工委成立前增加1.2万个。图表45:甘肃省工商系统“党员安家工程” 资料来源:据《中国工商报》等媒体报道整理。
发挥工商部门掌握的资源优势,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上见成效 全省工商部门利用工商系统的行政资源优势,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一是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对企业注册和党建工作实行“双代理、双服务”,对较大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对特大项目实行“全程服务”。二是积极作为,创先争优。指导非公企业开展“一诺三评三公开五推进”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三是开展“两帮一促”活动。以“帮助扶持企业发展、帮助推进企业党建,促进非公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题,协调建立甘肃省非公经济组织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与14家商业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面向非公企业融资授信860亿元。帮助非公企业招商引资,仅2011年就引进项目155个。
图表46:甘肃省“一诺三评三公开五推进”活动具体内容 资料来源:甘肃非公党建网。
深圳: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模式,促进特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深圳外来人员占85%,外来务工人员占就业人口的75%,其中外来务工党员12.2万名,他们绝大多数在非公企业工作。深圳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作为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内容,着力在管理模式、服务平台和活动载体上抓创新、求实效,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创新管理模式,构筑党员精神家园 流动党员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强、分布广,深圳市因地制宜,探索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将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无论流动到哪里,都能及时接受教育、参加活动。一是以非公企业为依托,实行“同企型”管理。对在同一企业就业的党员,直接纳入企业党组织管理。全市5048家规模以上企业,有4963家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实行单位管理。二是以行业协会为依托,实行“同业型”管理。根据从事出租车、饮食、物流等行业业务相近、利益趋同的实际,建立了17个行业党支部,对流动党员实行行业管理。三是以同一地籍人员聚居地为依托,实行“同乡型”管理。务工人员普遍以老乡带老乡,聚居在一起,形成地缘色彩浓厚的“同乡村”。深圳以地籍为纽带建立了26个流动党组织,让政治过硬、有号召力的流动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管理流动党员512名。四是以驻深办为依托,实行“同管型”管理。与四川、湖南、贵州、江西、湖北等省的驻深办、劳动管理服务站、商会联系,坚持“两地支持、双重管理、互助联动、资源共享”,建立21个流出地和流入地“同管型”党组织。五是以劳务中介机构为依托,实行“挂靠型”管理。务工人员通过劳务中介机构找工作,档案也存放在中介机构,深圳于2003年在市人才市场成立党委,现有支部317个,管理流动党员1.4万名,覆盖6000多个非公企业。
图表47:深圳市流动党员“五型”管理模式 资料来源:深圳市委组织部。创新服务平台,增强党员归属感 流动党员来到深圳,人生地不熟,为此,深圳市倡导“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理念,引导他们融入企业,融入城市,共享幸福。一是搭建信息采集平台,让党员身份“亮”出来。借助出租屋管理和居住证信息采集两个系统平台,增设“政治面貌”采集栏,调查了解党员底数,加大宣传和服务力度,将2.4万名流动党员及时纳入党组织管理。二是搭建网络党建平台,让党员力量“聚”起来。流动党员中大部分是网民,他们“8小时在睡,16小时在线”,深圳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创建“网上支部”、“网络课堂”,引导党员参加网上组织生活,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三是搭建权利保障平台,让党员队伍“活”起来。积极为流动党员参政议政、发挥作用“搭梯子”,充分激发了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搭建关怀帮扶平台,让党员心里“暖”起来。专门制定流动党员便利服务若干措施,免费提供专场招聘、政策咨询、优秀党员优先办理入户等8项服务;采取党费拨付、党员捐助等形式设立505万元的党员关爱金,帮助3500多名党员解决了实际困难,让流动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创新活动载体,发挥党员作用
深圳把流动党员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引导流动党员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一是发挥“领头羊”作用,助推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党组织和董事会“定责共建”,明确党组织、党员和出资人的责任、义务,从制度上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发挥“调解员”作用,改善劳资关系。通过劳务中介机构党组织,引导出资人党员和务工党员加强沟通联系,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是发挥“助推器”作用,提升服务水平。通过行业协会党组织引导流动党员模范遵守行业规范,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群众。四是发挥“粘合剂”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引导流动党员从他乡融入当地,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和经济建设。温州:全国公选“红色CEO”,配强非公党建“擎旗手”
2012年5月16日,温州市委组织部联合多家非公企业发布《温州市第三次面向全国公开招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人选公告》,第三次面向全国公开招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此次“招贤”是继2010年、2011年后第三次发布面向全国公开招选“红色CEO”,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这对于温州有着特殊的标志性意义。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在专程到温州调研后认为,面向全国公开招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人选工作,方向正确、有法可依,是温州组织工作的一次大胆创新。招选企业和岗位创新高
根据《温州市第三次面向全国公开招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人选职位一览表》显示,参加本次招选的企业达到了72家,遍布全市11个县(市、区)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公开招选88名党务人才。截至5月23日18时,共计吸引了638人报名参加。经过资格审查和初步筛选,66家企业(另有6家企业因没有合适人选退出此次招选)确定234名入围面谈人员。
温州市曾于2010年5月和2011年8月采取组织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组织开展面向全国的公开招选党组织书记人选工作。2010年,首次由25家民企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选“红色CEO”,25家企业招选25名党务人才,共吸引1200多人参加报名;2011年8月,第二次面向全国公选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34家民营企业面向全国招选34名“红色CEO”,吸引700多人参与报名。与前两次相比,此次招选企业和党务工作岗位数量差不多“翻番”,招选企业72家,岗位达88个。
全程把关跟踪管理克服“水土不服”
作为非公企业党建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温州市企业党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党组织书记人才短缺的瓶颈制约。在此背景下,市委组织部决定建立在全社会范围内选配优秀党务人才的公开招选机制,为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从而源源不断地向非公企业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然而,新鲜血液的输入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为此,相关组织部门对招选全程进行了把关,从提供统一平台到组织资格审查,从把关面试面谈到指导考察,组织部门的全程把关,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公开招选的质量。
与此同时,考虑到公开招选的书记人选大多没有在非公企业工作的经历,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为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组织部门没有“一招了之”,而是一方面及时为其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一方面落实跟踪管理措施,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大程度避免“水土不服”情况的出现。截至目前,除13人因个人能力不适应、文化差异、身体健康等原因离职外,其余37人均安心留任,并按照《党章》及有关规定,通过党内选举程序被任命为所在企业党组织的书记、副书记等职。社会“招贤”常态化
去年第二次公开招选“红色CEO”时,相关负责人就曾表示,要“使公开招选工作走向常态化,并把温州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人才聚集地”。今年,第三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贤”,标志着公开招选工作开始常态化,“温州”品牌也已经初步形成。今年参加招选的企业数量、提供的岗位数量、薪金待遇等都较前两次有明显的提高,而在本次的面谈过程中,许多入围者也表示,除了企业开出的高年薪,“温州”这两个字是吸引他们过来的主要原因。而前两次招选的人员也都能够很好地融入企业,并在各自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让这些入围者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都充满信心。转载请注
明
来
源。
原
文
地
址
:http:// 本文摘自
中
国
论
文
网,原
文
地
址
:http://
第二篇:非公党建两个作用
抓好“两个覆盖”发挥“两个作用”加强“两支队伍”全国非公企业
党建更扎实
2012-03-22 15:33:00 作者: 来源:柳州日报 浏览次数:309 网友评论 0条
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2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会议代表并讲话。他强调,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加强,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要看到,非公有制企业仍属于党建工作新领域,新情况新问题多,工作基础薄弱,需要下大力气来抓。中央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总结多年实践经验,明确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许多重大问题,各级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推动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
习近平指出,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抓好“两个覆盖”、发挥好党组织“两个作用”、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很重要。抓好“两个覆盖”,就是要抓好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做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和引进党员职工工作,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增 强党的影响力。发挥好党组织“两个作用”,就是党组织要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引领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创先争优推动企业发展贯穿党组织活动始终。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就是要加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围绕促进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积极倡导“五个融入”理念,努力把非公党建打造成推动企业发展的“新潜力”、面向社会的“新窗口”、提高层次的“新品牌”。
融入经营管理,推进横向联络。积极推进企业党组织与企业决策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在更高层次实现组织意图向企业决策的转变。一是推进“双跟进四转换”。要求引资单位在帮办新建企业同时跟进企业党组织筹建,推动引资人、服务人、党建指导员和党组织书记四种身份有序转换,使123个新建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成为可能。二是推进“双荐双选双聘”。积极参与全市“双荐双选双聘”活动,要求意向招聘党组织书记的企业,将“交叉兼职”作为招聘公告的重要条件,推动13家示范点企业招聘多功能型人才。三是推进“双向交叉任职”。对于成熟企业党组织,通过换届、人事调整等机遇,及时推动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交叉任职”。目前,全区451家非公企业85%以上的党组织书记兼任企业副总以上职务,有效推动了非公企业和党建工作的“双向支持”。
融入企业班组,推进超越争先。坚持将推动企业发展作为非公党建的中心点和切入点,推进企业党建和企业发展的互融共促。一是拓宽渠道,迅速发展壮大党员队伍。通过正常转、主动招和新发展等多种途径,不断壮大非公企业党员队伍。积极推行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公推选优”制,在将发展党员计划向企业一线、生产一线倾斜的同时,把好企业党员的质量关和结构关。二是公开承诺,引领党员发挥作用。针对部分非公企业“隐性党员”、“口袋党员”不同程度存在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千名非公企业党员“践行科学发展、争做岗位先锋”集体承诺活动,增强党员的先进意识,促进表率作用发挥。三是亮化工程,推进党员一线作为。通过在企业车间设立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责任区,按部门制作实绩考核标示牌,醒目标注党小组和党员的完成业绩、排位名次,让党员成为企业班组的领跑人。飞翔纸业党委组织党员开展比产量、比质量、比节能、比降耗、比销售和赛业绩“五比一赛”劳动竞赛等活动,使得企业在市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实现逆势增长。
融入设计研发,推进攻坚克难。发挥党组织联系人才的优势,实施“双培”工程,制定了“素质提升计划”,每年为全区非公企业培养300多名技术骨干。江苏康乃馨织造党委确立了党员优先招聘录用、优先晋升晋级制度,公司党员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调动,3年来共开发软件程序6项,获国家级专利3项;江苏飞翔纸业公司党委开展党员人才“一帮一”结对活动,让党员人才成为设计研发的中坚力量。建华管桩和施塔德电梯等企业,积极依靠党员人才优势,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江苏双环齿轮支部组织委员张步强,结合企业品牌升级,帮助企业成功申报了省高新产品、市高新企业、市名牌产品、市级齿轮研发中心各1个,实用型专利6项,争取政策资金100多万元,让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到最佳点。
融入企业文化,推进上下联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积极帮助党员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提高了企业职工各方面的素质。江苏共创草坪公司党委在企业生产、办公和生活区建立了画廊、板报和宣传牌,党员职工创办的《江苏共创公司网》,推动了“共创、共享、共赢”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江苏康乃馨织造公司党委借助局域网KM平台,建立了学习提升制度,将每人每年外宣文章数量、工作体会和合理化建议等内容,列入干部年终学习力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推动了工作经验交流和员工素养的提升。苏食食品、宇光塑料、大成化工等企业成立了公司文体活动委员会,建有党员活动中心,积极开展职工联欢会、篮球联赛和桥牌比赛等文体活动,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融入企业责任,推进反哺社会。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开导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反哺社会中彰显价值。江苏康乃馨织造公司党委在全市“六挂帮扶”中,支持钦工镇韩赵村20万元用于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热心社会慈善事业,近年来累计向社会各界捐款捐物160多万元;建立了员工薪酬福利逐年增长、大病救助、困难慰问和联系帮扶等四项机制,每年用于员工培训和福利费用支出500多万元。淮安甜蜜食品等企业积极开展干部帮职工、党员帮群众“一帮一”活动,建立重要节日慰问、特困职工帮扶制度,给予员工人文关怀。击利乐机械、意奔玛汽配等企业,在全区党员员工招聘会上联手拿出800多个岗位,在反哺社会、回馈社会中为党旗增辉。(孙兆峰 潘伟刚)
第三篇:发挥“两个作用”(党建案例修改稿)8.7
发挥“两个作用”强化政治引领 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
方大炭素公司是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设的大型综合性炭素生产企业,也是全国唯一的大型高炉炭砖生产基地,现有员工3000名。公司党委下设9个党总支,6个直属党支部,35个三级党支部,共拥有党员579名,2006年9月,公司改制重组为民营控股企业。改制后的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三个有利”的办企理念,通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了国内第一、世界第三的炭素企业,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2011年公司产销量突破1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税收6.9亿元,利润8.7亿元,企业由五年前濒临倒闭变成了甘肃省纳税大户,连续多年保持了国内行业第一的位置,缔造了一个国企成功转制的神话。
是什么使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的实现平稳过渡并促成了这个神话的诞生?方大炭素人的回答是: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是企业卓有成效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背景及起因
方大炭素公司始建于1965年。20世纪70年代,企业承担着研制和开发我国第一代核反应堆、航空航天石墨材料的特殊使命,曾为新中国航天工业和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加之经营管理不善,企业亏损严重,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到改制前,负债总额达9.12
1亿元,面临退市倒闭危险。
改制重组之初,企业内部人心浮动,职工群访事件不断发生,一些干部、党员对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心存疑虑,认识也逐渐陷入“党的工作可有可无”的误区,方大炭素面临着一个崩溃企业遗留的诸多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和挑战。此时,公司党委也在思考这样一个全新课题:在一个经过浴火重生的企业中,如何找准党建工作的方式和角色,使企业党组织在员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推力。而这个课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和员工的前途和命运。
二、主要做法
改制后,面对部分员工怀疑甚至抵触的目光,公司党委旗帜鲜明地指出:“无论国有还是民营企业,要实现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就必须抓好党建。离开党的政治领导,必然使企业发展偏离正确航向,失掉精神依托而归于失败。党建同样是非公企业改革发展的根和魂。
(一)充分认识非公党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政治引领作用
公司党委一是下大力气引导大家认清形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消疑虑、增强信心,充分认识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效克服消极错误思想和畏难情绪。二是把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把保证并促进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作为检验党的工作的尺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宣传发动、凝聚人心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帮助企业优化经营策略、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增强技术研发实力、稳定队伍等一系列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上动真格、出实招,在决
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示和发挥。
(二)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激励党组织、党员作用的发挥
坚持党的基层组织与行政机构同设置,党组织工作与行政工作贴紧靠实,基层单位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坚持党委会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书记例会制度,实行了党支部、党员目标管理与考核,定期对基层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进行党建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开展了领导干部岗位承诺和营销人员岗位承诺,激励党支部、党员作用的发挥。坚持在生产一线、生产技术骨干和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努力将生产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生产技术骨干。
(三)以党建带工建带团建,促进群团组织作用发挥 在做好党建的同时,党委把强化群众组织基础建设,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作为重点,紧密结合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工作,由党组织搭台,群团组织唱戏,开展了一系列的积极向上的活动,对振奋员工精神、稳定队伍、夯实企业基础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公司党群工作的一大亮点。并通过群团组织纽带作用,实现了党组织工作的全覆盖。
1、加大了形势任务教育力度。针对部分员工对公司严格管理的误解,公司党委在全公司开展了“强化管理,创建和谐企业”大讨论活动,引起了干部员工的上引起了广泛的思想共鸣,统一了认识。为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和应对金融危机,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公司党委开展“面对经融危机,我们
应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还成立了形势教育宣讲团,解答员工疑问,解决思想上的问题,稳定了员工队伍。
2、开展了对员工学习培训。公司以员工培训中心为依托,广泛开展了业务、技能、安全、工艺、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坚持开展全员读书活动,建立和落实两级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制度,注重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术等级评定等,有效调动员工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培训的实际效果。
3、大力推进班组建设。公司工会以“五个好”为标准,在基层班组开展达标班组创建活动,使班组的环境面貌和员工的精神面貌繁盛了很大变化。在此基础上,组织各单位进行班组管理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有力地推动了全公司的班组建设工作。
4、各种文体活动精彩纷呈。“三八”节女工座谈会,“五一”拔河比赛,“六一”员工子女书画展,“七一”党员表彰,“八一”“军歌嘹亮”,“十一”“国庆征文”,使方大特色文化的引领力不断增强。“七彩心情版”、“八大协会”、“久久投诉中心”等一系列扎实而新颖的创新活动,陶冶了员工情操,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了员工高昂的工作热情。
5、关爱员工,努力为员工排忧解难。在员工婚丧嫁娶、伤病住院、疑难困惑时,党工团组织都及时做到“必帮、必谈、必慰问”。公司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公司为职工免费发放了各种福利品,每年春节前夕,组织公司领导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和春节团拜活动;“三八”节,公司所有女工都能得到公司送来的一束美丽的康乃馨;职工食堂在保证饭菜质量的前提下午餐实行了免费供应;为退休职工和员工父母每月发放100元的生活补贴;成立了员工帮扶中心,制定了公司特困职工救助办法和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用方案。公司还建立了总经理接待日制度,每月现场解答、解决员工代表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为公司领导和员工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
三、成效和启示
方大炭素通过多年的时间和探索,形成了完善的具有特色的党建工作机制和“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得到增强,有效促进了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凝聚了人心,有力推动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
我公司压型厂以前各项基础工作薄弱,士气低落。公司党委及时找分厂班子谈心,帮助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压型厂党总支及时总结的经验教训,改变了以往以罚代管的管理模式,强化了对员工的正面引导和激励,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分厂的管理工作和员工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生产、安全、党建等工作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被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党支部被集团评为先进党支部。
兰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张平香同志,多次组织设备升级改造工作,凭着其过硬专业知识敢于对进口电气设备动手术,为公司节约设备改造费用、创造经济价值数百万元。党员班长徐金克在基层班组管理中,运用心情管理板,做好员工上岗前的安全心理干预,被员工誉为安全路上的“一盏灯”;在节能降耗中,他从节约原料上抓起,被称作成本核算的“管家婆”;在工资分配上,他公平公正,人称工资分配“一杆秤”,他以的朴实作风赢得了全班员工的拥戴。
2011年,公司党委被甘肃省委列为全省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公司党委荣获全市、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今年,公司党委再次获得甘肃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荣获了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总结近年来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把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体现到立足岗位带头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上,把“党建为魂”企业文化建设体现到强基固本提升企业软实力上,才能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党组织两个作用的有效发挥和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双赢目标。
第四篇:小区党建“两个全覆盖”汇报发言
小区党建“两个全覆盖”汇报发言
X区X街道辖X个小区(院落)、共有X个楼栋,其中老旧小区占X%;常住居民X万人、X万户,党员X人,其中X岁以上老年党员占X%。近年来,深入贯彻“X党建工程”,借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着力推动小区党建“两个全覆盖”,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近年来,我们通过做实小区党建工作,使党心民心离得更近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更强了,群众满意度更高了。
一、夯基固本,提升组织力。一是实现“两个X%”。全面摸清X个小区党员分布区域、年龄结构、工作性质等底数,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结果、“拆—组—建—转”X步走的思路,已建成X个小区党支部,实现小区党组织覆盖率达到X%。制定小区“五星”党支部创评标准,结合学习观摩活动,“听看查评”并用,逐个评星定级,推进标准化建设。以“居民活动热力图”为依据,整合、租用闲置场地,先后投入资金X万,打造X等X处邻里中心,服务辐射范围实现X%,实现知识培训、志愿服务和休闲休养等功能,逐步成为居民点赞的“网红打卡地”,有效服务辖区居民。二是育好“两支队伍”。优化小区党支部书记队伍,以政治素质、个人经历、工作能力为参考,将辖区党员划分为X个大类、X个小类,深入挖掘离退休干部、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等人才X多人,动员他们竞选小区党支部书记,进一步建强小区党支部核心。持续挖掘社区优秀青年人才,建立X名小区党支部书记预备人才库。街道每季度、社区每月,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学习、现场观摩等X种形式,组织小区党支部书记轮训X次,大大提高了党务工作能力和法治素养。壮大党员志愿者队伍,成立“党员志愿服务超市”,把志愿服务与党员发展培养、积分管理结合起来,鼓励他们担任矛盾调解员、政策宣讲员、文明宣传员等职务,先后实现“微心愿”X多个,帮助身边群众解决烦心事X多件,形成“党员打头阵、服务不断线”的良好局面。三是用好“两大机制”。深入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各级党员干部同小区党支部书记、党员一道,分包楼栋X个、群众X户,“一对一”解决实际问题X件,通过进百家门、讲知心话,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促进党心民心交融。投入X万元,引入“道德银行”机制,形成X格局,引入专业社会组织部,打造“公益日”“公益集市”“道德天使”等服务品牌X余个,结合“三张清单”制度,培育公益项目X余个,培养专业人才X人,链接“道德联盟”商家X多个,小区共建共治共享氛围浓厚。
二、守正创新,提升领导力。一是“第一议题”“铸魂”。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小区党建在首位,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小区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时,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道“开胃菜”,采取支部书记领学、党员研讨交流、网上晾晒心得等方式,先后开展学习培训X余次,参与党员X余人次,切实把正小区党建的方向。二是宣传引导“强心”。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X个硬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拥有讲师队伍X人,开展宣讲活动X次,受益党员群众X人,真正用党建“好声音”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智慧党建”融平台、党建微信公众号X个软件,发挥其“短平快”X个特点,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先后推发信息X条,点击量累计X次,真正发挥了党建“扩音器”的作用。三是丰富活动“健体”。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用好市内红色资源,结合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活,采取重温入党誓词、“归来话感受”等形式,组织参观见学X余次,真正让小区党员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怎么干”;围绕传统精神、制度优势、红色故事等内容,组织街道班子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小区党支部讲党课X余次,进一步强化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架起“连心桥”,组织小区党支部与区直机关,开展“手拉手”结对共建,先后签订共建协议X份,达成共建事项X余个,彻底让小区党支部更有能力、有资源为群众服务。
三、“三治”并进,提升协调力。一是以自治固本。用好“两个工作法”,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充分发挥居民代表作用,培养X名协商联络员;通过民主决策,大力倡导协商共议机制,围绕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物业管理、危房拆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召开小区协商议事会X次,真正实现了“小区事、商量办”。发挥小区热心群众作用,指导所有小区制定公约,把“杂物随意堆放”“私搭屋棚”等烦心事写入去,大家共同践行,实现了“小区里的家长里短,一纸‘自治公约’管起来”。年内孵化培育X个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专业化的特点,丰富社区服务形式,有效服务辖区居民。二是以法治正气。结合平安智慧小区建设,以“三无”小区为重点,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设立管理平台和功能室,实现小区平安管理、智能管理、精准管理。结合“四官”进社区活动,健全“社区法官+社区调解员+调解志愿者”X支调解工作队伍;打造小区法治文化阵地X个,开展“模拟法庭”、以案说法课堂、法治文化汇演等活动X余次,受益群众X多人,使居民树牢法治意识。三是以德治聚力。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X余次,运用“三单式”“文艺式”“互动式”“网络式”X种宣讲方式,第一时间把党的大政方针润物无声地传播到小区一线、群众身边。深化党建提升活动,先后投入X万元,全面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实践所和家风家训馆软硬件建设,培育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大力宣传“退而不休、育人不止”的老党员X、“一片丹心、为民解忧”的社区好书记X、“老有所为、情暖他人”的党员志愿者X等“道德榜样”X人,真正在小区“竖起一面旗、带动一大片”;结合建党节、国庆节、重阳节,先后表彰“好党员”“好媳妇”“好婆婆”X余,在小区营造出一心向贤的良好氛围。
四、惠民利民,提升服务力。一是开展全天候服务。依托X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X个小区邻里中心,逐步引入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推动社会组织主动作为,打造X便民服务圈,让居民身不离小区,老年人和伤残人员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利的生活服务,不断提升家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二是开展全方位服务。整合提升邻里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室、社区警务室、幼儿园等场地资源,新建日间照料中心、超市、卫生服务站,重点打造党群综合体,使居民能够享受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生活休闲、社区养老、临终关怀等热心服务,切实感受到身边稳稳的幸福。三是开展全类型服务。向居民公开街道、社区政务服务清单X项,一网通办,让社区多操心,让居民少烦心;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深化“三社联动”,加大购买社会服务力度,确保让专业化的服务惠及社区居民。深入推行“三张清单”制度,深入调研,收集居民需求清单X项;常态化走访,盘活人财物技等方面的资源清单X项;依托“三征三议三公开”机制,建立项目清单x个,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各位领导,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鼓舞人心,高质量发展宏伟蓝图振奋人心。小区党建工作就是让党的执政根基更加巩固,让社会治理更加精细、让人民群众更加幸福的基础工作。X街道党工委将放眼“十四五”,继续锚定党建工作目标,解放思想、探索实践、实干担当,深化小区党建,为打造创新发展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我的汇报完了,不足不到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五篇:三创新强党建 着力发挥党组织“两个作用”
三创新强党建
着力发挥党组织“两个作用”
摘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对企业发展的政治引领作用,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工业园区是集聚非公有制企业的载体和平台,是工业化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的核心区域。XX是宜宾市唯一市区共建园区,自2007年开工建设以来,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党建引领,发扬南溪铁军精神,突破自然资源禀赋不足、工业基础薄弱等劣势,高标准、高规格的规划了5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现已建成9平方公里,已初步形成了食品、轻工、精细化工、机械制造四大产业集群。
集中区党工委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实施“三创新”(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活动载体)精心打造“园区党建综合体”,加快推进非公党建建设,积极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不断开创集中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局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引领企业跨越式发展 1.实施“五建五化”党建引领工程,进一步激发园区党建活力。近年来,集中区党工委转变传统的“单位党建”模式,从开放化、区域化、实效化角度出发,按照“三统三分”(统筹党建资源、统一党建机制、统率经济发展,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分别实施)的工作思路,以组建扩面、搭建载体、丰富活动、发挥作用为着力点,统筹推进园区党建和园区经济相融互动发展,开展以“五建五化”(党群共建,实现组织体系“网络化”、阵地共建,实现工作平台“一体化”、队伍共建,实现党务工作“专业化”、机制共建,实现党建工作“区域化”、和谐共建,实现作用发挥“具体化”)为主要内容的省级“两化互动”党建示范园区建设,整合园区党建资源和服务资源,形成园区党建的聚集效应,实现了“党旗满园”目标。
2.设置“1+ X +1”党组织组建模式,夯实园区党建组织基础。在园区企业入驻初具规模的情况下,经中共宜宾市南溪区委批准,成立了中共XX工作委员会,由区委副书记担任党工委书记,党工委下辖食品、轻工、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等四个产业链党总支,分别负责四个产业党的建设工作。
集中区党工委大胆创新,改革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管理模式,采取“三个同步”(园区组建同步设立园区管委会党组织;企业入驻同步建立企业党组织;组建党组织同步设立群团组织)的方法,深入贯彻落实“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的精神,创新园区党组织设置“1+ X +1”模式,即把党总支建在产业链上,把支部建在产业基地上,把联合党组织建在党总支下面,并按照“因企制宜,分类指导”原则,采取“独、联、挂、派”(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派入组建)等形式,健全园区125家企业党组织,科学构建严密的组织网络构架,推动党建带工建、带妇建、带团建,同步健全完善企业工会、妇女工委、共青团组织,全面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3.建设“党群之家”,强化党组织阵地建设。通过“区委统筹、政府投资、企业共用、党群共育”方式,投资600万元(财政200万,整合项目资金400万),建成占地27亩集“发展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群众工作活动中心、人才培训基地、权益维护中心”等为一体的园区党群教育活动中心,完善党员服务、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40余项功能,切实推动园区党建工作与企业转型发展融合互促、协调共进,聚力打造XX“两化”互动党建示范区。
4.建强“一支”队伍、打造“三支队伍”培养,强化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优秀的人才队伍是园区党建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集中区党工委坚持“严格准入条件,严格教育培训,严格加强管理”的原则,大力实施“红领先锋”工程,着力建强一支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切实解决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群工作力量薄弱、指导乏力的问题。重点打造“三支队伍”,即由园区企业从事党务工作的人员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人员组成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专门负责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日常工作;由区级部门选派党群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组成兼职党群工作者队伍,负责“一对一”指导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统筹推荐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干部、离退休党员干部、退二线机关工作者和复转军人建立后备人才库,通过与企业“双向选择”选聘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截止目前,园区共有专职党务工作者40名,兼职党群工作者82名,后备党组织负责人21名。并把非公企业党建“三支队伍”纳入到上级党组织的考核体系,设置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采取考核定级的方法,对于年终考核不合格的非公企业党组织给予点名批评的处罚,不合格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教育,连续几年不合格的给予撤销党组织职务的处分。
5.制定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党组织机制建设。一是集中区成立了由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和相关职能部门、乡镇组成的园区党建联席会,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会商大事、解决问题和通报情况,初步形成“发展目标同谋划、发展措施同落实、发展难题同攻克”工作模式。二是集中区党工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集中区实际情况,相继创新了非公企业党建经费税前列支机制、园区党员激励机制、非公企业考核奖励机制,建立健全了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机制、协调企业内部利益关系机制、领导群团组织党群共建机制、群众服务机制,完善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快促进了园区党建与非公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6.建立双向互动机制,助推非公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创新“三联两挂”(区委领导联系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联系规模以下新引进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联系帮扶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员工到机关事业单位挂职)工作机制,通过企业党组负责人列席管理层会议,企业出资人列席党组织会议,使企业党建工作得到业主支持、党组织意见贯彻到企业发展战略中,进而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优势,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园区党建成为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引擎。
7.实施渐进式的人才战略。为给园区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集中区党工委实施蓝领党员成才“三步走”递进培养计划,具体而言则是:把普通职工培养成蓝领,把蓝领人才发展成为党员,把蓝领党员输送进决策层,进而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和组织保证。
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思路,拥有强大的组织、机制、人才、阵地等保障,实施“五建五化”党建引领工程,有效地推动了企业业主的观念更新,有效地发挥了党员队伍的示范作用,有效地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团队意识,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促进了集中区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截止2012年7月底,园区签约入驻企业125户,其中投产70户,规模以上企业45户;完成工业总产值78.12亿元,同比增长44.86%。集中区已荣获“西部优秀工业园区”荣誉称号,已列入四川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省级新型工业产业示范基地(首批)、全省拟新增省级工业园区、省重点产业推进园区、省级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器、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宜宾市大学生创业园。
二、创新党建服务模式,提升集中区服务水平1.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和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注重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探索流动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对已确认身份但未及时转接组织关系的党员,应组织其参加企业党组织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先进性、纯洁性教育,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不断提高企业党员对党的忠诚度。推进党员管理信息化,便于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党员信息卡制度。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注重解决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2.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整合组织部、党校、统战部、工商联等部门资源,实施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工程。集中区党工委深入开展企业走访慰问活动,直接联系了恒旭集团、蓝天纸业等一批知名度高、社会反映好的非公有制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进一步建立健全优秀企业出资人政治激励制度,将优秀的企业出资人(党务工作者)推荐选举为“两代表一委员”,切实增强他们的政治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对政治方向有偏差、履行社会责任不积极、社会评价不良的企业出资人,要批评教育。
3.多措并举解决党建工作经费,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园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单设园区党建经费进行专项管理,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进行筹集,即区级财政支持一点,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专款专户划拨园区党工委;园区出一点,园区管委会从行政经费中挤出部分经费,专项用于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群工作;党费划拨一点,区委组织部每年从留存党费中划拨5万元,专门用于支持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企业赞助一点,发动企业自愿捐助。
4.建立健全维权机制。在集中区党工委安排和部署下,借助集中区企业服务中心的平台,在非公企业内积极推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务公开制度、集体合同和工资协商制度,以制度建设保障业主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从源头上最大程度地减少矛盾纠纷发生;积极介入劳资纠纷化解,与工会、劳动仲裁、法院等单位无缝对接,当好矛盾纠纷的缓冲器和矛盾化解的火车头,实现业主和员工的双满意。
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服务模式,充足的党建工作经费,完善的维权机制,实现了非公企业党建理念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型,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越发明显,对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作用愈加突出,进而在集中区内涌现出“人人争入党,人人争优秀”的良好局面。
三、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搭建工作平台
1.实施“红领先锋”工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集中区党工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广大非公有制企业自觉加强党的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大力实施“红领先锋工程”,通过多渠道选聘优秀党员干部和人才到非公有制企业担任专兼职党务干部或党建指导员(特派员、联络员)担任“红领先锋”,帮助企业发展党员、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引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为建设川南区域经济新高地作贡献。目前,集中区共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4个,做到了“应建必建”,基本实现了“两个覆盖”。
2.深入开展“双强六好”活动,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集中区党工委结合非公企业实际,借助组建企业党组织“百日行动”的平台,深入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以创建“党建星、发展星、管理星、文化星、守法星”为载体,实行“党员挂牌上岗”,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明确企业党员承诺“思想觉悟超过普通员工、业务技能超过普通员工、工作业绩超过普通员工”,组织党员带头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带动其他员工为企业发展尽心尽职,促进企业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
3.开展开放式党组织活动,增强党组织活力。集中区党工委不断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除党章规定的党内活动外,逐渐探索党群活动一体化。探索开展网上党支部、手机党支部创建工作,开设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党建微博、网上论坛等,把党的活动阵地拓展到网络上,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抓活动载体,提升党建工作成效。集中区党工委立足“为组织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拥护,为业主所理解支持”,按照“小型、业余、分散”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岗位练兵、技术攻关、创先争优、结对帮扶、星级党组织创评等活动,指导帮助“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探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把党的政治力转化为发展经济的生产力。以党组织“星级创评”活动带动“三心一推进”、“两心双争”、“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巾帼示范岗”、劳动竞赛、科技攻关等活动的开展,发挥组织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作用,促使党员在保证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发展、自觉遵纪守法、模范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当好示范。
集中区党工委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更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理念、创新载体,紧紧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这一主题,使党的组织活动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对企业发展的政治引领作用,塑造企业文化和精神,提高员工素质,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内在发展动力,从而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