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终极版介绍
一:名词解释(4‘*5)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他由许多心理活动构成。
2、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观察和记录被试的言行以判断其心理特点的研究方法。要求:明确目的与要求;情境客观;记录详细;解释合理。优点:结果较真实; 实地观察行为的发生、发展,能够把握当时的情况。
缺点:研究者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观察到所需的东西。结果只能说明“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且结果难以进行精确分析。结果受观察者本人的影响。
3、测验法 :测验法是利用通过检验的标准化测验量表,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个体或团体的某些心理品质作出分析或鉴定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有智力测验、性格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等。
4、调查法: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谈话、问卷、个案追踪、分析作品和教育经验总结等手段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它主要包括谈话法、问卷法、个案法、作品分析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等。
5、实验法: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
6、经验总结法:指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7、感觉: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绝对阈限(下阈):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上阈):刺激强度继续增加不能使感觉进一步变化,甚至产生痛觉的强度
感觉的适应: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刺激强度不变),感觉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发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于消失)。
视觉的适应: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和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联觉: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例如,色觉可以引起温度感:红、橙、黄色有温暖感; 色觉还可以引起轻重感:家具若用浅色系会给人轻巧的感觉。
7: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对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发散思维: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8: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9: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10:学习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11: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或准则行事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管中窥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却可推知事物的整体。
2、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之间的转换。木雕艺术家埃舍尔的一副名著木刻画,主题为《黎明与黄昏》。从右侧看起,以白色为知觉对象,就是一群白鸟归林的黄昏景象;从左侧看,以黑色为知觉对象,就是一群黑鸟离巢的黎明景象。
3、知觉的理解性: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组织加工的过程。外出旅游时,看到不同形状的奇山怪石,导游会问我们像什么,其实这个过程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发挥作用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指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2、知觉类型:大小恒常性(小屏电视机上的人人看作正常大小)、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五星红旗在艳阳中扔认为红色)、形状恒常性(一扇门从关闭到打开的各种形状)
家庭如何促进个人品德的形成:
做好子女的榜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注意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中融入亲情。
三:影响记忆的因素
识记材料的时间因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时复习)、识记材料的数量与性质 学习程度:过度学习、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以及学习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错一罚十”的做法。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激发动机和好奇心、想象力;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变考核评价学生的方式;培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广泛开展创造性活动;培养创造性个性,保护创造性思维
气质研究在教育上的作用:
有利于针对学生的气质类型培养其优良的品格;有利于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有利于针对学生的行为动作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促使其人格的良性转化;有利于更好地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气质类型的特征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脾气、秉性或性情)气质类型的特征 1).感受性和耐受性:
感受性:人的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能力,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耐受性:神经系统能够忍受外界刺激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感受性和耐受性关系表现为:感受性强耐受性弱;感受性弱耐受性强 2)反应的敏捷性: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外在表现。
3).可塑性: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行为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可塑程度。也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4).情绪的兴奋性:情绪表现的强弱程度。
5).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是表现于外还是表现于内的特性。
气质的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这四种气质类型是典型的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的特点:
1)胆汁质(孙悟空):胆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胆汁质的人一般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显得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情绪兴奋性高,但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于自我克制。教育措施:学习上的不足表现:缺乏意志力、自控能力差。有时热情高,有时又情绪低落,对枯燥的学习往往不感兴趣。这类学生应学会克制,去服从必要的学习活动要求。在学习活动中,持续不断的学习,培养耐心。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信心;不断进行自我反省,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2)多血质(八戒):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且灵活。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活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反应、注意力转移快,行为外向;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容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
教育措施:学习中不足:课堂上容易搞小动作,不愿完成作业,对不感兴趣的学科感到厌倦。因此,多血质的学生应养成独立思考,扎扎实实的学习态度和好的习惯,锻炼恒心和自控力,集中精力听讲,制定学习计划。
3)黏液质(沙僧):黏液质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黏液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性低但很平稳;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清醒,做事有条不紊,踏踏实实,但容易循规蹈矩;注意力容易集中,稳定性强;不善言谈,交际适度。
教育措施:在学习上的不足是:思考问题、完成作业的速度较慢。因此,粘液质的学生应注重培养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尽可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要课前预习,激发热情和行动速度,多进行一些速度训练。
4)抑郁质:(唐僧)抑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弱。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多疑多虑,内心体验极为深刻,行为极端内向;敏感机智,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事情他能注意得到;胆小,孤僻,情绪兴奋性高;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
教育措施:在学习上的不足是:课堂上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往往要下很大的决心。考试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因此,抑郁质的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学会自我心理防卫;克服孤僻,多与同学、老师接触;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乐观精神。性格 概念: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的意义。(1)意志特征
指人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自觉的调节自己的行为,千方百计的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时,人的性格在意志方面的个性差异。
(2)性格的情绪特征: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一触即发,有的人善于忍耐
(3)性格的认知特征:指性格在人的感觉、知觉、抽象和思维的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
性格的影响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环境、童年的经历、自然物理环境、自身因素
能力
(一)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1.先天素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生理基础、自然前提和物质条件,它为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2.环境和教育:早期成长环境对儿童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智力的发展速度呈先快后慢的的特点,而五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因此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3.产前环境:研究发现,母亲怀孕年龄常常影响到胎儿智力的正常发展。4.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最终能力的不同,归根结底是由于实践的性质、广度与深度不同造成的。
5、主观能动性:个人自身是能力的载体。一个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他的主观努力。
(二)能力的培养:重视早期教育,适时进行早期教育、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在科技与课外活动中培养兴趣,促进能力发展、注意能力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策略
1、内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巧设问题等。(2)使用大量有趣的呈现方式。录像、电影、专家演讲、演示等。(3)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目标。目标由个体自己设定而非别人设定时,个体会付出更多的努力。(4)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积极归因训练:“努力”归因、“现实”归因
2、外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1)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具体明确的反馈、及时的反馈、经常提供反馈给学生2)合理地运用外部奖赏:奖励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家庭教育如何促进个人优秀品德的形成:做好子女的榜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注意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中融入亲情。
一、科尔伯格的道德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1、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2)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
2、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以下两个阶段:(3)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遵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3、后习俗水平
该水平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以下二个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在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正、平等、个人的尊严、良知、良心、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一阶段 婴儿期(0~1岁)问题: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目标: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照料者表示信任,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第二阶段 儿童期(1~3岁)
问题: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目标:获得自主感 避免怀疑与羞耻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埃里克森认为意志,就是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第三阶段:学龄前期(3~6岁)问题:主动对内疚的心理冲突 目标: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艾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第四阶段 学龄期(6~12岁)问题: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目标: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第五阶段 青春期(12~20岁)
问题: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目的: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 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同一性” :可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第六阶段成年初期(20~40岁)问题: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目标: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 :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第七阶段 成年中期(40~60岁)
问题: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目标: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 这是成家立业的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第八阶段 成年晚期(60岁以上)问题: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目标: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 :这是老年期,即成年晚期,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相反,就会产生失望感,产生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智慧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皮亚杰心理发展的阶段说(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出生时婴儿只有先天的遗传性条件反射。随着动作的不断泛化与分化,逐渐发展出应付外部环境刺激的能力。到这一阶段后期,感觉与动作明显区分,手段与目的逐渐分化,思维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1)知觉的集中性,即当儿童的注意力集中于问题的某一个方面时,就不能同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方面。(2)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缺乏概念守恒结构,此阶段儿童在做出判断时只能考虑一个标准或维度,尚不能同时考虑两个维度。(3)自我中心性,即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此阶段的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先后获得了守恒概念,但运算形式和内容仍要以具体事物为支撑。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l)、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此阶段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设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2)、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假设一演绎推理是先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再系统地评价和判断正确答案的推理方式。
皮亚杰理论的教育意义:
1、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果,学习是儿童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他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这意味着我们在教育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相反,要设法向儿童呈现一些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并允许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2、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与成人是有别的。因此要了解并根据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如果忽视儿童的成长状态,一味按照成人的想法,只会给儿童带来压力和挫折,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痛苦而不是有趣的事,扼杀了儿童学习的欲望与好奇心。
3、皮亚杰对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个体认知方式而非年龄为标准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速率是不同的,有快有慢,并不是同样年龄的儿童其认知水平就是相同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4、皮亚杰很重视社会交往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他认为与同伴一起学习,相互讨论,使儿童有机会了解别人的想法,特别是当他人的想法与自己不同时,会激发儿童进行思考,因为同伴间地位平等,儿童不会简单地接受对方的想法,而试图通过比较、权衡进而自己得出结论,这对儿童的去自我中心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教师常扮演权威的角色,儿童会养成被动接受“正确”答案的习惯,丧失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给予,同时应多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
维果茨基理论:
最重要贡献就在于强调学习的社会文化性。他认为儿童只有在最近发展区内才有可能进行真正的学习。
1、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得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2、教学支架:
教学支架就是在儿童试图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其目的就是使学生最终能独立完成任务,帮助他们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
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教师提供的帮助太多,学生独立思考或操作能力就得不到充分发展;相反,如果提供的帮助不够,学生又会因失败而泄气。
所以,有效的教学支架必须是灵活的,必须适应学生通过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3、支架式教学:
是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支架式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教学过程中,概念框架的适当创设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4、内化:
是指从社会环境中吸收所观察到的知识,从而为个体所利用。
例如,一个儿童看到两位成人因各自持不同的观点而进行争论。通过这种观察,儿童能够学习到不论是在与别人争论还是在自己思考某个问题的情境下,应该如何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维果茨基是“内化”学说最早提出人之一。他指出,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一种内化,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全人类的知识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财富。
人格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是指通过受精作用,父母的特征(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过程。个体的形成是父亲的遗传信息和母亲的遗传信息结合的结果,因此父亲或母亲性格上的某些特点就有可能遗传给子女。
2、社会文化影响:社会文化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以及衣食住行的方式等。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文化模式和传统。人们的生活都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来进行的,这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对人格的塑造起着重大作用。
3、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生活中最主要的环境,约大多数儿童是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的养育中长大的。精神分析学认为,从出生到五、六岁是人格形成的最主要阶段。一个人的人格在这个时期就基本上形成了,可见家庭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有多么大的影响。
4、学校因素的影响 在人的一生中,学校生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锻炼自我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环境。学校对于学生性格的影响是巨大。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多项选择10个20分;填空20个20分;名解5个20分;简答4个20分;案例分析2个
20分。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20C20S前,初创时期(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0C20~50S末,发展时期(维果茨基);20C60~70S末,成熟时期(20C60S初布鲁纳发起课改运动。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20C80S后,深化拓展时期。
3.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4.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收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
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5.教育经验总结法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
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6.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分类:依据事物的特点分别进行归类;
排序:按照事物固有的或者相关规则进行排列。去集中化是此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影响发展的四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化。
7.(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
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8.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开始体会到持之以恒的能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本阶段的儿童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保持一种平衡,以至于形成一种压力。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同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增强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这些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儿童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乐于工作和有较好的适应性。显然,成人对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勤奋给以鼓励是必要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未解决好,往往是其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9.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三个先决条件:重要感、成就感、力量感。
10.学习者在感觉通道偏好上的三种类型:视觉型(适合自己看书做笔记);听觉型(对语
言音乐声响的接受能力较强);动觉型(喜欢动手实践,教师应轻拍她们的头表示赞扬)。
11.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特定的群体(以宗教、性别、民族或地域划分)或事物产生的比
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即“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12.教师角色:⑴设计者(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选择测验手段?渗透创造
性活动)⑵信息源(教师按自己设计的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定信息;学生感到缺乏必要信息从而主动向教师寻求一定信息)⑶指导者和促进者⑷组织者和管理者⑸平等中的首席⑹反思者和研究者⑺终身学习者。
13.好教师与差教师的品质 P80 瞄一眼
14.教师的基本信念:自我效能感(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教师控制点(教师将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或内部原因的倾向);对学生的控制(与学生建立民族友好关系);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
15.所倡导的理论(外显)这类知识教师容易意识并报告出来,它更容易受外界新信息的影
响而产生变化,但不能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所采用的理论(内隐)这类知识可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不易被意识到,而且不易受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更多地受文化和习惯的影响。
16.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P84 瞄一下
17.教师期望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
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18.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取向(接受充足的学科知识与教育知
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教学或教师文化)。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由新手到熟手,向专家型教师发展的过程。
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观摩和分析;微格教学;教学决策训练;教学反思训练;教师行动研究。
19.桑代克的学习率:准备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效果律。
20.斯金纳强化理论。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反之,在反应之后紧
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概率下降则是惩罚。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欢的活动。
21.新行为的塑造。所谓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学生力所能及)。行为
塑造计划分为连锁塑造和逆向连锁塑造。消退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行为。维持就是行为的持续。
22.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交互决定观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相互影响。学习者能否把观
察中习得的行为表现出来,依赖于动机、兴趣、外在刺激、觉察到的需要、生理状况、社会压力和社会竞争等。
参与性学习是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做中学。替代性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还提出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依赖社会传递)、自我调节概念。
23.行为主义新进展:自我管理(学生自我评估、自我监视);自我言语(理论基础是个体
内在言语影响认知和引导行为;自我教学训练教冲动型儿童学习)。
24.格式塔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经验的整体性和结构性,认为人在认知活动中需要把感知到的信息组织成有机的整体,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格式塔。苛勒,顿悟说。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社会实践、数学课用得比较多。
25.布鲁纳的认知表征理论:动物性表征、映像性表征、符号性表征(语言很重要)
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学习的准备性、直觉思维的价值
26.发现学习(目的明确):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和
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答案。
缺陷:完全放弃系统讲授,夸大学生学习能力,忽视知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认为任
何科目可授于任何儿童;运用范围有限,只适合极少数学生,只适合自然科学教
学,只适合能力强的教师;耗时多、不经济。
27.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
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惰性知识:本来可以应用到广泛的情景中,实际上却只应用在非常有限的情境中。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要有逻辑意义、学习者自身因素(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这种
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
用,从而使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接受学习:一种由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是概念的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28.讲授教学的原则和技术: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先于某种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用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同
化、解新的学习内容。
支架式教学:教学或其他助学者和学习者共同完成某种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
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立无法完成的任务。而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
减少外部支持,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活动。
29.建构主义奠基人皮亚杰。思想核心主旨: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知识观(调知识的动态性)学习观(特征:建性、社会互
动性、情境性)
30.个人建构主义理论缺陷:⑴它认为知识是主体赋予自己的经验流的一种形式,每一个主
体只能认识自己的经验世界,否定社会交往在个体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完全陷入了自我论,导致认识上的狭隘主义。激进建构主义完全否定人类几千年文明史所积累的大量宝贵知识,无疑是有害的;⑵建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固然重要,但知识是多种类型的。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获得的心理过程和所需的教学条件是不同的。前者主要靠接受获得,因而完全否定“传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不对的;⑶它强调课程目标要有一定的弹性,但如果把这观点极端化,反对任何统一的课程目标,则非常有害;⑷它允许学生
对教学内容存在不同见解,但如果把这观点极端化,则将陷入彻底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反对任何统一的知识标准。它不仅使学生无法建构现代社会所需的牢固知识结构,而且会使学生滋生浮躁、不踏实的认识态度。
31.斯皮罗的认知灵活性理论:结构良好领域知识与结构不良领域知识
有些知识领域的问题比较有规律性和确定,解决这样的问题有明确规则,基本可以直接
套用相应法则或公式;但生活中实际问题并不有规律或确定,解决问题时不再能简单套用原有方法,而需要面对新问题,在原有经验上重新具体分析,建构新的解决方式或方案(特点:复杂性、实例间的差异性)
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理清问题及其情境限制;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
和利害关系;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对问题表征和
解法的反思监控;实施、监察解决方案;调整解决方案。
32.“为理解而教”是当今学习和教学理论的一条重要信念。
社会建构主义的基本观念: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
持参与某个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的知识,掌握有关的工具。
33.认知学徒制指经验较少的学习者在专家的指导下参与某种真实性的活动,从而获得与该
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
34.支架式教学可分为互动式和非互动式。互动式包括教师示范、出声思维、提出问题;非
互动式包括改变教材、书面或口头的提示与暗示。
教学过程:预热,探索,独立探索。
35.罗杰斯的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
分,要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人,即“全人”或“功能完善者”。要实现这一理想,必须有“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这样的教学目标。
36.情境性认知:强调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
地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情境性学习:在情境化的活动中完成的学习,它包括四个基本特征:真实的任务、情境
化的过程、真实的互动合作和情景化的评价方式。
37.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标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价值观、态度、志向水平、外来鼓励、学习后果以及客观现实环境的要求等因素有关。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引发、定向、维持、调节。
学习动机强度可以加强学习,但与学习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
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强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动机强度进一步增大而下降。学习活动容易,动机强度最佳水平点会高些。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38.学习动机理论:①强化论。
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成长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③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形成因素: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的唤起。
④罗特的控制点理论(指个体对于强化的偶然性程度所形成的普遍信念):内控、外控 ⑤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维度: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 ⑥成就目标理论:能力实现观—表现目标、能力增长观—掌握目标
⑦自我价值理论。⑧自我决定理论。
39.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⑴教学吸引: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
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⑵兴趣激发: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⑶反馈(包括作业的正误、成绩的好坏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的成效。要及时、具体、经常性)和评定(教师在分数基础上进行的等级评价和评语),并且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评价。⑷奖励和惩罚。⑸合作与竞争。⑹归因指导。
40.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自我决定: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作出自由的选择。
41.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应,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知识的功能:辨别、预期、调节。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它与一定的问题相联系,在一定的问题情境面前,它会被激活,而后被执行,这一过程几乎是自动进行的,不需要太多意识。
42.知识的表征:概念(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命题(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和
命题网络;表象(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与现实世界的情境相类似的心里图像);图式(有组织的知识结构)。
知识的获得经过图示的积累、调整、重构三种方式。
43.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㈠客观因素:学习材料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言语的提示和指导
㈡主观因素: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学生的能力水平、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44.概念转变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
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
影响因素:学习者的形式推理能力;学习者的先前知识经验;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学生的动机,对知识、学校的态度。
概念转变的条件:对原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有
效性。
为概念转变而教:创设开放的、相互接纳的课堂氛围;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引
发认知冲突;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45.冯忠良的动作技能四阶段: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
46.动作技能的培养?①指导与示范:掌握相关的知识;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形成正确的动作映象;获得一定的学习策略。②练习。③反馈(结果反馈、情境反馈、分情况反馈、内在的动觉反馈)。
47.心智技能的培养?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心智技能培养中的注意问题(遵循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积极创造条件;根据心智技能的种类选择方法;积极创造应用心智技能的机会;注重思维训练)
48.问题解决一般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案,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
案。共同点:解决问题是解决新的问题;要把掌握的简单规则重组;问题一旦解决,人的能力或倾向随之发生变化。
第三篇: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1.心理学
概念:机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的科学。目的 :描述
解释
预测
控制 分类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教育 社会 管理
医学 犯罪
商业)2.医学心理学
概念: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分支:临床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心身医学
神经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3.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德国
洛采
1852 《医学心理学》
最早提出“医学心理学”这一概念。
美国
魏特曼
1896
建立了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首创“临床心理学”这一术语,被后人尊称为“临床心理学之父”。
1890美国
卡特尔
提出了“心理测验”的概念。
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S.Freud)创立精神分析疗法。
0世纪30年代,美国又成立了心身医学会。
1950s,美国在医学院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
1976
美国提出了“行为医学”的概念。
1978 出现了“健康心理学”的概念。5.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其影响;
研究情绪和个性等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保持和疾病发生、发展变化 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及其规律;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
6.医学心理学研究任务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
研究心理因素对身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
研究个性心理特征或行为模式在疾病的发生和康复中的意义;
研究运用医学心理学的原理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途径。
7.研究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心理测验法
实验法 8.研究方式
个案研究
抽样研究
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
9.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
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承认心理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指导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
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改善医患关系
医学模式: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各种问题的一般思想和
方法。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
A.生物医学模式(起源于17世纪)
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在医疗过程中重视躯体的因素而忽视心理和社会的因素
特点:单一病因——单一方法,方法机械化、绝对化、心身分离、人与环境分离。
B.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1977)
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治疗观:从社会、心理、生物三轴系统全面对疾病进行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
C.整体医学模式(1990)
认为健康是整体素质健康,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多种素质的完美组合。
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
第一阶段—环境卫生
第二阶段—个人卫生
第三阶段—行为卫生
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适应临床疾病谱变化
美国: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神经症各占 1/3
中国: 抑郁症
中国医疗负担最大的第二号疾病。提高诊疗水平降低医疗费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良好的医患关系本身有治疗作用
医学模式需要改变的理由
1.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
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2.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
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
5.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对行为的影响的科学。
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
当代神经科学研究重点:心理与大脑是如何相互影响的,采取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透过实验和观察来检验假设。
分类:个体心理(认知
动机和情绪
能力和人格)
认知
概念: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1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心理学上把能够引起感觉差别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阈限。
心理学上把能区别出同种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2;认知: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时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整体性 :我们不是将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组成部分知觉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将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概括为:接近法则、相似法则、闭合法则、连续法则
理解性: 人对于知觉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以概念(词)来标记它。过去的经验和定势影响对当前事物的知觉。
恒常性:当外在刺激的物理特性受环境的影响有所变化时,我们的知觉经验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的心理倾向。
视知觉中的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不同于幻觉。(视知觉错觉最多)
区别
感觉是一种生理、心理活动
受感觉器官的生理特性及外界刺激物的物理特性的影响; 知觉是一种心理活动。
感觉而知觉并非只是单纯地对环境中客观事实的反映,而是其中带有相当成分的主观意识和主观解释,受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知识经验的影响。
注意:不能完全分开
3.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 ,信息加工过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 再认或回。
遗忘是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继学习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动机性遗忘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压抑。(将意识不愿意接受的、令人痛苦的经验排斥到意识之外。)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4、思维
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①动机水平
②问题情景的特点
③定势
④认知结构的限制
⑤功能固着
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
注意的特点:①指向性
②集中性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注意的特点:
①指向性
②集中性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
情绪与意志
1.情绪怎么来?
事件→想法→心理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
2.概念:情绪是个体受到外界刺激或内在需求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激动状态;这种状态虽为个自我意识所察觉,但不为其所控制,因而对个体(生理)和心理干扰,及其行为有促动作用,并导致生理、心理与行为产生变化。
3.成因:同一种刺激在不同人身上由于个人的经验不同会引起各种不同反应。因此情绪反应既受外在刺激影响,也受个人内在因素所影响
理论:1.詹姆士-兰格:刺激引发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生理状态上的改变,生理上的反应导致了情绪。
2.坎农—德学说:认为个体引起情绪时,生理变化与情绪经验系同时产生。
3.沙赫特—辛格学说:认为是个体内在的生理反应与认知经验历程交互作用的结果,强调个人过去认知经验以及对情境之感受与判断在情绪上扮演极为重要角色。
4.性质:情绪的组成
(1)认知评估:指对刺激内容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释与推论。
(2)生理反应: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
(3)表情反应:面部及肢体的表情反应
(4)行为倾向
5.解读:正确性:60%
脸部表情带来最多的信息,其次是身体,声音的音调居末
但脸部表情最易作假,身体、声音则易泄漏讯息
女性重视脸部表情,男性则重声音与身体
脸部表情最能表现快乐、愤怒;
声音则最能表现悲伤和恐惧;
身体动作则表现情绪的强度,如握拳—愤怒,搓手—焦虑
6.表情不只是情绪之副产品,有时表情也可以引发情绪经验 7.分类:情绪可为为正向与负向两大类
正向的情绪有喜爱与快乐
负向情绪则有愤怒、恐惧与厌恶
情绪与情感同属一种基本的感情作用,情绪比情感的反应激烈,它能使个体的身体与生理产生反应。
8.作用:人类行为是由需求促成的,所以每当个体有某些需求时,心理上就呈现紧张而失去平衡,而产生一种驱力,该驱力就使个体引起行为动机,而采取某种行为以达成其动机,来满足其需求。9.适应是指个体为满足其需求,而与环境发生协调作用的过程;亦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
良好适应至少要符合两个基准:
(一)依个体而言,个体需求已获得满足,紧张情绪已消除。
(二)依社会而言,满足个体需求的行为是社会认可的。
10、功能 :自我保护功能
人际沟通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
11.情绪可以激发或增强行为,提升工作的效果;亦可以阻碍或迟滞行为,干扰或消弱工作的成效。
研究发现负向情绪,如紧张、焦虑、愤怒等均会导致身体疾病。
心身疾病与个人的情绪问题或人格特质有密切关系
情绪的抑压对癌症出现机率似有较高趋势
医学证实部份高血压、偏头痛或气喘等疾病也是长期生活在紧张情绪中所导致者。
个体在发怒时的分泌物具有毒性,如心脏病者因发怒而致死可能性是正常人的五倍,孕妇若经常发怒,流产的机率是正常人的三倍。
12.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品质:是指人们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独立性(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坚韧性)
人格
1、概念: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本质特征:独特性
稳定性
整体性
社会性
3.心理结构: 人格倾向性 人格心理特征
自我调节系统
4.1.人格倾向性 决定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人格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是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 主要包含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
各种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5、人格心理特征
个体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主要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
3.自我调节系统
自我认知——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自我控制——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
6、形成因素:人格是在个体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社会环境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教育发挥了主导作用。
7.人格特质理论
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是人格最有效的分析单元
表 面特质——从外部行为能够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相互关联而以相同原因为其基础的行为特质
2.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
外倾性:内倾外倾 神经质:情绪稳定性
精神质:孤独、冷酷、敌视等偏负面的人格特征
3.大五人格理论
I. 外倾性(健谈的、自信的、活跃的)
II. 宜人性(善良的、合作的、可信的)
III.责任心(有条理的、负责任的、可依靠的)
IV.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平静的、非神经质的、不易发怒的)
V.开放性(明智的、有想象力的、独立思考的)
8、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
为的基本动力。
9、气质: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特点:先天的,无好坏之分
10、性格 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特点: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同时也受生物学因素影响 11;区别
12:
气质类型
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反应迅速、脾气急躁、易于冲动
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善于交际、灵活多变、注意易转移、情绪情感易生易变,体验不强,粘液质——安静稳重、交际适度、反应缓慢、寡言少语、善于克制、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不易转移,抑郁质——行为孤僻、多愁善感、体验深刻、高度敏感、观察细致、情绪不易外露,13:
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
B型人格的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较A型人更适合,他们属于较平凡之人。
14: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
一般能力——i智力
特殊能力 ——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机械操作能力等
关系:一般能力在某种活动中的特别发展,就可能成为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一般能力。
15:
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
晶体智力——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认知能力——人脑加工、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一般所讲的智力。
操作能力——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能力。15:
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遗传的作用
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实践活动的影响
心理学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意识:意识层次论-是个人所觉知的部分,只占心灵总体的一小部分。
无意识/潜意识:无意识储存了个人所有的经验、记忆,以及被压抑的需求和动机。它无法直接观察,但可由梦、催眠、等得知有关无意识的线索。
前意识
发展理论: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 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岁开始)
自由联想:使当事人处于松弛的状况下,立即说出当事人心中所流露出的任何情感或想法,不必经过意识的审察。
梦的分析:梦为通往无意识的王道,人一切无意识的欲望、需求和恐惧都会在梦中以歪曲形式间接出现。透过梦的解析能够揭露当事人的无意识,让当事人获得内省某些问题的机会。
梦的机制
防御机制:合理化、拒绝、投射、转移、升华、退行、反向形成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个人的早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认为被压抑在潜意识的心理冲突(主要是幼年时期的精神创伤和焦虑情绪体验)可以通过某种防御机制以病态方式表现出来。
精神分析理论述评 :有很深、很广的影响,但缺乏实验室证据。
2: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或称行为论和行为学派,系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 1913 年所创立。
主张:1.科学心理学所研究者,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
2.行为基础者是个体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
3.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
4.对动物或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即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经典条件反射:强化
泛化:反复强化使某些与条件刺激(CS)相近的环境刺激也引起条件反射
消退: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
理论意义: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华生认为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而不是心理或意识。应对环境刺激(S)与人和动物的行为反应(R)之间的关系进行客观研究(S-R)。
强化对行为的养成很重要。操作条件反射:究起源—桑代克猫的研究
代表人物斯金纳及其“斯金纳箱”学习实验 正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增加,则该行为增强 负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减少,则该行为增强
消退:行为的结果使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减弱。
惩罚:行为的结果使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减弱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对—个具体模型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
意义:人类的个性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
人类的异常行为多是在日常生活经历中尤其是在心理创伤体验中,通过学习并经条件反射固定下来的,既然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那么也可以通过学习而矫正,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各种学习理论为依据的行为治疗方法。
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3: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
主要观点: 人是理性的、善良的、值得信任的。人的取向是成长、健康、独立自主、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
人是具有潜能的,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尊严。
人有能力认识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核心理论:自我实现理论。
注重对“健康人”进行研究。
困扰产生的原因:婴幼儿从重要照顾者(父母)内摄入外界的评价,并内化之形成自我评价,当父母亲给予有条件的接纳时,婴幼儿便形成有条件的自我评价,不是完全接纳自己,同时也不能完全接纳他人;
当现实环境的经验与内在的评价抵触时,个体感受到受威胁,焦虑便产生,防卫也因之而起。
内摄:硬生生地吞进外界标准,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投射:把自己不承认的人格属性加诸别人身上,以免自己痛苦或是把对方当成过去曾让自己不舒服的人,将情绪投注于对方。
罗杰斯认为实现自我潜能的关键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真诚相处、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关系。
形成“当事人为中心”疗法。
4:认知理论
认知的概念:是个体对“感觉信号的接受、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的过程”。
Ellies的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主要不是由于刺激所引起,而是基于个体本身的信念、解释与想法。
强调人的思考是决定困扰发生与否的最大关键
人类天生具有理性与非理性的思考潜能,人有保护自己、追求爱、价值感与自我实现的倾向,也有毁灭自己、逃避责任、扭曲现实、自责的倾向。
人会犯错是很自然的,没有人必须完美。
人的困扰主要来自非理性的信念,源自童年或自己创造。
人有能力改变信念为合理性的想法,合理的信念带来愉快的情绪及适应的行为表现
贝克的认知歪曲:心理障碍的产生并不是激发事件刺激的直接后果,而是通过了认知加工(一种反应的基本模式),是在那些具有逻辑错误的思维的影响下促成的。
外在刺激要引起行为反应,取决于当事人内在如何思考。
常见的逻辑错误思维: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全或无”的思维
不良的认知在脑海中不断重复时,成了自动化思维 遇到事件后的脑子出现的想法称作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应和非适应之分。非适应部分也称歪曲思维或错误思维。
5:心理生物学理论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特征:
1、自我评价正确
2、人际关系和谐
3、社会适应良好
4、意志品质健全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和谐完整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的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注意正确对待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不等于不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是一种连续状态。
心理健康是动态的。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心理应激
一、应激及心理应激的概念 应激的概念:
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
应激是某种威胁性刺激下所产生的反应; 应激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
心理应激的概念: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心理、生理及行为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二、应激源
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事件或环境。也就是说对个体有威胁的事件或环境 生理性应激源: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
应激反应的刺激物(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社会性应激源 :重大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生活琐事、环境因素应激源
自然灾害 战争 空气污染 噪音 恐怖事件
心理性应激源:是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心理冲突(“双避式”、“双趋式”、“趋—避式”、“双趋—双避式”)
挫折
文化性应激源:化性应激源主要源于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如语言、风俗、信仰、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等
三、应激的中介变量(影响因素)
认知评价:
指个体对遇到的应激源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的是应激作用过程关键性中介因素。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又称应对策略,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
人格特征:A、B、C型
四、应激反应
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行为方面的变化
生理反应
心理行为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心理防御反应)
压力与身体健康:压力状态下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作用在于促进身体的能量应用,增加心血管活动,其结果使得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血管疾病;猝死;癌症;消化功能紊乱;失眠;多梦;早醒„„
行为反应:逃避;敌对和攻击行为;退化与依赖;物质滥用;无助
五、应激管理
常见临床心理与行为障碍
1、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2、异常心理的概念: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导致身体(尤其是大脑)的损伤或功能异常而表现出来的与所处文化环境不相符的、不恰当的行为、情感或认知方面的功能失调,主要体现为无法摆脱的内心痛苦或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
3、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医学标准:心理障碍是疾病,是脑功能失调,应该有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也就是说存在病因和症状
社会适应性标准:行为给他们带来情感上的痛苦
行为给他们造成生理上的伤害
行为严重妨碍他们的日常生活
脱离现实并无法控制其思想或行为 经验标准:个体的主观经验
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被观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处于正常或者异常状态的判断
很大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因观察者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目前精神科医生常用的方法
统计学标准:
4、异常心理的分类:
按照心理过程分类:认知过程障碍、情感过程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意识障碍
按医学心理学的分类体系:1.轻度心理障碍
2.严重心理障碍
3.心理生理障碍
4.躯体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心理障碍
5.人格障碍
6.行为问题和不良的行为习惯
7.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
5、神经症性障碍:
神经症的定义: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症状、疑病症状或各种身体不适感
特征:
1、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2、患者人格特征常构成其发病基础
3、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改变
4、无精神病性症状,如无幻觉、妄想等症状
5、社会适应相对良好
6、病人自知力完整 常见的神经症:
焦虑症
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空间恐惧症、单纯性恐惧症)
强迫症(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动作)
(药物疗法: 心理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
疑病症
神经衰弱
抑郁症(季节性、产后、更年期抑郁障碍等)
癔症
(也称歇斯底里,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乡村多见。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此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分离症状、转换症状)
6、躯体形式障碍
一类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
患者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
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分类
1、躯体化障碍
2.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3.疑病症
4.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
5.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7、人格障碍
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
病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常见人格障碍:反社会性、偏执性、分裂样冲动性、表演性(癔症性)、强迫性、焦虑性
8、临床常见行为障碍
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
过度饮酒吸烟
异食癖
赌博成瘾等
心身疾病
1、心身疾病的概念
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是指主要或完全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且主要表现为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
其发病、演变、预后和转归都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2、心身疾病的标准
发病原因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
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和体征
与人格因素、情绪因素关系密切
与生理性薄弱器官有关
单纯生物医学治疗,效果不好
3、心身疾病的范围
心血管系统: 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律不齐等。消化系统: 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痉挛、精神性(心因性)厌食等
呼吸系统:
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等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肥胖症等
神经系统: 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痉挛性斜颈、植物神经障碍等。泌尿生殖系统: 肌肉骨骼系统:皮肤科:眼科: 耳鼻科: 妇科:口腔科
4、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个性因素
5、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病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慢性血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二.冠心病
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而使心肌产生缺血的一种心脏病,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A型性格;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暴躁、敌意 三.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是在气道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广泛气道痉挛、粘膜水肿、粘膜分泌物增多及纤毛功能障碍等变化。
致病因素: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诱发因素(吸入物、感染、食物 气候改变、运动、药物、月经)
心理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方式
心理应激
个性与行为特征
大气污染
临床心理表现:
1、哮喘发作时的紧张焦虑
2、对哮喘产生多种不良情绪
3、对抗治疗心理
4、自卑感和依赖感
5、心理社会层面的交互影响
四、糖尿病
心理社会因素:1 应激性生活事件
2、负性情绪和精神障碍
3、个性特征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反应
1型糖尿病,青少年:激动、愤怒、抑郁
2型糖尿病,成年人:烦躁、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
糖尿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影响人的认知功能、情绪、性格、运动能力等,并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
心理社会干预
1.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
2.改变生活方式
3.心理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 五.支气管哮喘
气管支气管树对于不同的刺激源产生呼吸道平滑肌痉挛的反应,依反应程度的强度,产生不等程度的阻塞病变。临床症状:
身体反应:呼吸急促,喘息,胸闷,咳嗽
心理反应:发作时呼吸困难,使患者产生濒死感,同时伴焦虑和恐惧,形成“发作-恐惧-发作”的恶性循环。
诱发因素:个人因素 –家庭关系失常的人、敏感强烈、惯于压抑、容易接受暗示的人、环境条件
过度紧张或艰苦的运动 六.消化性溃疡
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
七、肿瘤
心理理社会因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①具有某些情绪或个性行为特征的人其癌症发病率较高;
②直接影响癌症发展和转归的内分泌和免疫防卫功能,受患者本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影响;
研究发现,那些不愿表达个人情感,不善于宣泄负性情绪体验者,其癌症发生率较高。
③具有某些心理行为特征的病人,其生存期较长;
④采用情绪支持和行为干预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使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延长。
C型行为:行为特点:过分合作、协调、姑息,谦让、自信心不足,过分忍耐、回避冲突,负性情绪控制能力强,追求完美、生活单调等。
心理诊断
1、心理诊断
2、心理评估
3、心理诊断与心理评估的关系:
心理诊断强调结果和确定性,是一个相对静止和孤立的概念
心理评估强调过程,是一个侧重动态和变化的概念。
4、心理诊断的特征:
结果的多维性、个体差异性、矛盾性、多重性
心理诊断的对象:处于没有任何心理紊乱与患有精神疾病之间过渡带的人群
心理诊断的任务:
正确区分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一致性原则、个性相对稳定原则
寻找心理紊乱的原因
对心理紊乱状态作出分类诊断(包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边缘三类)
5、主要方法:观察法、访谈法(标准化访谈、非标准化访谈、半标准化访谈)。
心理测验法
特点: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心理测验的编制:常模、信度、效度、标准化、医学检查法: 常用心理评估工具:
智力测验(比奈智力测验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罗夏墨迹测验)
神经心理测验(Bender格式塔测验、H.R神经成套测验)
心理干预
1、概念
心理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需要心理帮助的个体或群体心理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2、心理干预的特征:专业性、规范性、人本性
3、心理干预的基本形式: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
4、心理治疗的概念:心理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帮助求助者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或障碍,矫正不良行为,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5、心理治疗方法
(1)精神分析疗法
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
心理疾患的根源在于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心理冲突
精神分析疗法常用技术:自由联想、阻抗的处理、释梦、移情的处理、解释(2)行为主义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巴甫洛夫、使刺激重复出现直到习惯)(适用:恐怖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
满灌疗法
厌恶疗法;(电击厌恶法、药物厌恶法、想象厌恶法)暗示疗法
认知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该理论认为,人要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的建设性的巨大潜力,因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任务在于启发和鼓励这种潜能的发挥,促进其成熟、发展。
森田疗法:治疗法则: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阶段: 1.绝对卧床阶段
2.工作治疗阶段
3.生活训练阶段
支持疗法
音乐疗法
第四篇:教育学期末复习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教育目的不具有(B)A 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A 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A 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A 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A 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A 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A 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C)A 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A 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A 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学: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教学原则:教育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 4、教育评价: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较稳定的教学行为。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答:(1)学生的心理能力因素(2)学生的心理动力因素(3)学生的适应性因素(4)学生的创造性因素、学生的本质答:(1)学生是发展中心的人(2)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教育的社会功能?答:(1)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2)教育的经济功能(3)教育的政治功能(4)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注意答:(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4)组织得好(5)积极性高、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
答:(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2)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3)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4)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五、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教材就是全部的教学答:这种说法错误。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并不是单一指教材内容。、学生就得完全听从老师的不应有什么个性的答:这种说法错误。学生在某些方面是得听 从老师,但是,学生还应具有独特性的人,生成性的人,具有自主性的人,整体性的人所以这种说法错了。、教育和教学是完全不同的答:这种说法错误。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是教师上好一堂课唯一标准?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这些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也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六、案例分析(每题10分,共10分)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
答:这位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谈谈现代教学评价改革发展的趋势?
答:现代教学评价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更注重质的分析,把评价范围扩展到与学生发生紧密相连的徳、智、体等诸多方面,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与此同时,现代教学评价的主题也由教师操作逐渐转移到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以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同时,也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在评价类型上,传统教学评价比较重视总结性评价,而现代教学评价多重视形成性评价,力求在评价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及时调节教学行为方式。由此也是教学评价的功能发生重大的转折,具体表现在从过去着重评优劣,分等级,排名次的鉴定功能和选拔功能向侧重导向、改进、调节和激励的教育功能转变,为客观教育学目标服务。在教学评价的技术上、方法上力求科学化。现代教学评价把各种定量的方法作为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的基础,同时,注重定性评价,多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第五篇: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 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P115 教学设计,课堂管理。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P507 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建立并维持课堂秩序的师生互动过程。P542 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教室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慑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学习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将它与原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学习材料就叫做“先行组织者”。P121
简答题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核心思想和特点。P52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即联结派的学习理论,以桑代克,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人物,其理论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的过程。2)联结派学习理论内部各种流派,在总体上表现出三个共同特点:(1)在过程上,简化了有机体学习过程的内部操作活动,将它看成是由此到彼的联结。(2)在结果上,简化了有机体学习的结果,将它看成是若干兴奋点形成的通道。(3)在条件上,注意学习的外部条件而忽略了内部条件。例如。在学习的动力等方面,联结派注重外部强化,忽略了内部动机;在学习条件方面,注重当前情境而忽略了过去经验;等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核心思想和特点。] 核心思想:
认知学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由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因此,该派别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P135)特点:
认知派各派理论有三个共同特点:(1)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它们都把学习看成是复杂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2)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它们都主张学习的结果是形成反映事物整体联系与关系的认知结构。(3)从学习的条件来看,它们都注重学习的内部条件,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学习者的内部动机;注重学习的认知性条件,如过去经验、背景知识、心智活动水平等;注重学习过程中信息性的反馈等。(P137)
[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基本观点。P70
基本观点:
第一是关于学习的实质的观点,即关于有机体是如何获得新的行为经验的观点;第二是关于学习的观点,即如何引导有机体获得行为经验的观点,主要是连续接近方法和强化的设计安排。 观察学习理论基本观点和方法。] 【P81--83】(书本没有明确答案)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
人后天习得行为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依靠个体的直接实践活动,这是直接经验学习;另一种是间接经验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学习,这是人类行为的最重要来源,建立在替代基础伤的间接学习模式是人类的主要学习形式。通过观察学习,人们可以避免去重复尝试错误而带来的危险。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并不是传统行为主义中所认为的机械式反应,人在学习情境中观察模仿时,在接受刺激和表现到反应之间,有一段中介作用的内在心理历程。学习情境中的某种刺激,对学习者而言,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或意义:一是名义刺激,二是功能刺激。
什么是有意学习,有意学习的条件。P115,P118
有意学习: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条件:(1)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点(P127~P133)
学习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地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
关于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对原有知识经验的建构。
关于学习结果:学习是建构个体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知识是相对的,是由个人主动生产的;知识包括结构性知识与非结构性知识,学习结果应是建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意义的表征。
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意义建构: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情境:注重实际情景中进行教学 协作:注重协作学习会话:注重会话 基本的教学观: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注重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教学;注重协作学习;注重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 倡导的主要教学设计:
1)随机通达教学设计(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同样的教学内容学习,获得对同一事物多方面认知和理解)
2)支架式教学设计(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3)抛锚式教学设计(将真实性任务、问题、案例给学生)4)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同时提供用于更好地解决和理解问题的工具,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解决)
学习迁移包括哪些基本类型(P277——279),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内容(P346——348)。
(1)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其基本类型主要有:
① 从迁移的性质来看,可将迁移划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负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了另一种学习。② 从迁移发生的层面来看,可将迁移分为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横向迁移又称水平迁移,是指在内容和难度上相似的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纵向迁移又称垂直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③ 从迁移发生的方向上看,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则称为逆向迁移。
④ 从迁移影响的领域来看,可将迁移分为一般性迁移与特殊性迁移。特殊性迁移是指某一领域对另一种学习有直接的、特殊的适应性,通俗地说,特殊性迁移就是特定事实与技能的迁移;一般性迁移是指一种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或态度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的迁移,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并不像特殊性迁移那样直观明了,常表现为原理原则的迁移。
⑤ 从迁移作用的范围来看,可将迁移分为近迁移与远迁移。近迁移是指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境比较相似的情境中;远迁移是指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有很大不一致的情境中。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学习策略有哪些(基本类型)
P444(1)①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学生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需要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而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学生将自己已形成的学习需要调动起来,以提高学习积极性的过程。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学习动机的激发是从由静到动的过程。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学习动机的培养为激发提供了基础,学习动机的激发则为培养的动机提供了进一步的强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培养与激发并行的原则。
②学生的整个学习动机系统是由多种动力因素组合而成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动力因素的构成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个体身上,占主导地位的动力因素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学习动机发展的年龄特征。
③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多种具体的技术与方法。在内部学习动机方面有:
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
4、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做出积极的、现实的归因;
5、利用原有的内部学习动机,使之像向不同的学习情境发生迁移。在外部学习方面:
1、提供学习结果清楚、具体、及时的反馈信息;
2、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3、正确应用表扬与批评;
4、营造适度紧张的竞赛或竞赛气氛,调动学生的好胜心。
P221(2)学习策略:总结心理界对学习策略的分类的各种观点,在迈克尔等人对学习策略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的见解: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学习策略、支持性学习策略和调控性学习策略三大类型。基本学习策略即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信息加工策略,包括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以及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即思维与解决问题策略;调控策略即元认知策略,主要是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监控、评价与调节策略,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支持性学习策略即资源管理策略,指学习者对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策略,对学习环境的管理策略,学习有关资源的利用策略等。
3、分析题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基本方法 要想对学习策略进行训练,首先必须分清习策略缺失类型,查明学习策略缺失的原因。一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会导致学生学习策略使用上的问题。1.查找资料、分析总结,确定恰当的学习策略2.选择恰当的学科内容3.示范、模仿、实践4.评价与反馈5.总结。(课件P160-161)
(一)学习策略是可以教会的。
(二)有效地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
1.要能识别重要的学习策略并能对其进行结构分析
(1)优质精加工。原则1:精加工应该富有意义,且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相匹配。
原则2:精加工应该把有待联系的信息整合起来。
原则3:精加工应该为整个语境充实逻辑联系。
(2)好的运作。原则4:精加工应该促使学习者作积极的信息加工。
原则5:精加工要生动。
原则6:在一般情况下,精加工多多益善。
(3)妥善应用。原则7:对于能力差的学生,向他们提供一个精加工。
原则8:教师应该善于在学习材料和策略与学生个体的信息加工偏爱方式之间造成最适合的匹配。
原则9:不同特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可以从精加
工的使用中收益。
原则10:精加工并不对一切作业结果都有益。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3.结合学科知识的教学进行训练。
以上摘自书本P236-238 由于是联系实际类型的题,具体例子请同学们自己列
举。
智力理论包括哪几种?联系实际,谈谈培养学生智力的方法P312-315,P318-319
智力理论:(1)二因素论(2)群因素论(3)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4)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5)多元智力论(6)智力三元论 培养原则:(1)提高认识,积极促进个体智力发展(2)通过教学活动发展个体智力;
(3)创设智力发展的情境,组织学生多参加科技和课外活动;(4)注意根据智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如何矫正品德不良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P380~P384): 外部因素:
1)社会文化条件: 社会风气;民族文化;学校与集体 2)家庭环境 内部因素:
1)智力水平:智力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2)受教育程度
品德不良的矫正(P390~P392):
1)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 2)提高道德认识,消除意义障碍
3)锻炼学生与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消除习惯惰性障碍 4)发现积极因素,多方法协同进行,促进转化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P86】 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
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人们一般是在预测到某一活动的好的结果及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这一活动时,才努力去进行这一活动的。班杜拉十分强调自我效能感,即效能期待对人们行为的调节作用。他认为人们在有了响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诱因、强化)时,自我效能感就成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有以下功能: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2)影响人们在困难任务前的态度。3)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及习得行为的表现。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1、培养自我效能感途径(理论): 1)2)3)4)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则提高,反之则否。替代性经验。与自己相当的示范者成功时,会增加其自我效能感,反之则否。言语说服。通过说服或自我指导可改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情绪和生理状态。积极和稳定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会提高自我效能感。
什么是迁移?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编排教学程序
1、选取合适的变式材料
2、选择与应用情景相似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
3、教材体系的合理安排
4、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二)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技巧
1、促进基本概念、原理和科学规律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水平
2、应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防止干扰
3、强调迁移的特征,引起学生的迁移心向
(三)学习方法的传授与训练
(三)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学习与学校的积极态度
4、实践题
动作技能形成有什么标志,在技能的练习过程中会有什么特点,如何合理地组织练习,如何培养学生掌握技能?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即动作已达到较高速度,准确、流畅、灵活自如,且对动作组成成分很少或不必有意识注意。P264 在技能的练习中会出现:
2、总的趋势是联系成绩逐步提高,表现在速度回忆和准确性提高上。速度加快的具体表现是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有所增加,或是每次练习所需时间减少;
3、高原期现象,即在结构比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
4、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在练习成绩随着练习而提高的总的发展趋势下,练习成绩也会出现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进步时快时慢的起伏现象;
5、练习成绩相对稳定的现象。在动作技能发展的最后阶段,出现练习成绩相对稳定不再继续提高的现象,通常称为动作机能发展的极限;
6、练习曲线的个别差异。虽然各种动作技能的发展都遵循技能发展的总规律,但由于各种技能的复杂程度不同,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人格特征、练习态度、练习方法、主观努力、习惯、能力等存在差异,因此练习的进程也各不相同。P271~273 合理地组织好练习的方式: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练习目的明确,要求具体,可以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提高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练习常处于意识控制之下,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同时,具体明确的练习要求、难度适中的练习目标、近期目标等对提高练习效率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2、要进行适度的“过度练习”。心理学研究发现过度学习对于知识的记忆与保持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同样,过度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3、要合理分配练习时间。动作技能的学习需要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因此要制定合理的时间分配表;
4、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5、要及时反馈。学习者只有及时从自己的动作或动作结果中得到反馈信息,才能了解自己动作的正确与错误,通过练习把正确动作巩固下来,舍弃错误动作,以提高练习的效果,从而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P273~275
概念获得是什么,概念获得有什么基本形式,如何促进学生的概念获得P174-180
概念的获得实质上是指理解和掌握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同时能区分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关键特征和无关特征、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奥苏贝尔认为:儿童获得概念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概念的形成,另一种是概念的同化,并指出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概念的最基本形式。
所谓概念形成,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概念同化,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概念同化过程实质上就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或新知识的内化过程。奥苏贝尔认为,概念同化是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他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将概念的同化分成三钟类型: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概念的教学可以采取两种相应的基本方法。一种是适合概念形成的例规法,另一种是规例法。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概念,在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2.突出关键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3.适当运用例证和比较。4.形成概念网络
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