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学习体会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创新
———读《做一个创新型班主任》有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和组织者,其工作与创新教育有着无法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种意义上讲,班主任工作方法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创新教育的成败。既然如此,班主任就应该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加强创新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管理方式,全面推进班级管理创新化进程。
什么是创新?某个问题,别人解决不了,你用了一种别人没有想到的方法把问题解决了,这就是创新;某种知识,许多人都知道,但只有你想到了可以把这种知识运用到某一地方,这就是创新。可以创新的领域是无穷的,创造的方式是多样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一天在某一点上有所创新。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班级创新教育管理。
一、真正地爱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可见,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是班主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对学生的爱体现在教育过程的点点滴滴中: 他们犯错时,少些批评,多些宽容;问问题时少些冷漠,多些热心;失败时,少些讽刺,多些鼓励;需要帮助时少些冷漠,多些热心.......另外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后进生交流,从生活、学习、思想上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帮助。
班主任热爱学生,关怀优秀生、爱护差生,同时也不能忽视那些中等生,中等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因为中等生学习成绩一般,很少违犯校纪校规,所以不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从数量上看他们又是班级中的主体 搞好这部分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对班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此,班主任首先应该有意识,了解他们的情况,主动与其交流,让其明白自己对他们的看法,也使学生在交流中了解教师,增进师生感情。其次,班主任在课堂学习和班级活动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中等生上,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当某一个中等生不甚退步时,要在全班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让所有中等生都能感觉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注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信任学生。自尊需要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需要。正如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是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换取信任的。”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只有对学生体现出一种高度的人格信任,班长任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要尊重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但学生的个性由于多方面原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
尽量记住学生的名字。我在接任一个新班时,我有一个必备工作,就是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力求尽快记住他们的名字,并在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因为曾有人问一位心理学家“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是什么?”答案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别人口中说出来。”因为这样自己会感到亲切,融洽,反之,会产生疏远感。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好办法。
二、开民主之风,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首先,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
其次,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发现、教育和培养好班干部,是管好班级重要的一步。一是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管理自己,管理班级,使他们充分意识到班级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干部选拔出来后,班主任给他们定工作目标,定计划,教方法,然后放手使用,培养。二是培养民主的工作作风。班主任对班干部要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三是教育他们严格自律。班主任首先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同学们做到的,他们一定要首先做到。对有了缺点和错误的干部决不能姑息迁就,必须进行必要的严肃批评,甚至当众批评,使干部感到,不论是谁,犯了错误都要受到批评,做到一视同仁。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有了优秀的班干部们的辅佐,更是如释重负,省心很多,工作也顺利很多。甚至有时候更是班级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班级之间的互相融合的心桥和纽带。
三、建立信任,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管理方式下的班主任往往是班级大小事都一个人说了算,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良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之上。充分地信任,即相信学生的智慧,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的觉悟和道德水准。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只交待一些经验性的注意事项,具体操作让组织者充分发挥其智慧和主
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例如,制定班规班约,首先在班内充分展开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然后班主任与班干部共同起草,再交全班讨论、修改,最终定稿,力求使班规班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绝大多数学生认可。班内出现什么问题,班主任先不必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透彻分析原因,深刻认识其影响,集体提出处理意见,这样做,既强化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多开展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就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况且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如何引导使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班级相应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扮演着导演、倡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比如,开展活动“突围与闯关”,“变形虫”,“我做你猜”,“同舟共济”等可以促进了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寓教育于活动中”对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及未来走入社会都是行之有效的。
五、以人为本,实行自主管理
每位同学都是班级的细胞,是班级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就应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和最终目的这一教育目标,就是要一切措施、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而选择设计。表现为要让学生能够与班主任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比如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主管理。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教育工作的基本主题。班级要不断取得进步,就必须创新。我们相信,创新理念引入班级管理,对教育对社会对国家无疑是一项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工程。
第二篇:创新管理学习体会
大学与大学精神
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几点认识
自我教育自我开发的能力。大学里的教师要达到这一点,自身就不光是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还需要有在传授知识中发展知识的能力。许多优秀的学生在大学里也不光是接受知识,在接受知识中他们也经常能发展知识。我猜测,十九世纪末,很多学者摆脱中古大学的传统、提出大学应是“研究中心”这样的概念,部分原因是看到大学发展知识的巨大力量正喷薄欲出。第二,大学的开放性。如果说最初的欧洲中古大学是由于欧洲共同的文字(拉丁文)和共同的宗教(基督教)使得人们能够在一起坐而论道,相互切磋、相互交流,而天然具有开放性。那么今天大学的开放性已经超越了文字和宗教的约束,成为大学的一项传统,成为大学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性质。大学的开放性让知识有了更新的力量,让大学不是一潭死水,而是活泼的极具生命力的可以绵延不息的江河。
第三,学术的独立和自由。这是大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学术的独立和自由,就很难成为知识创新、发展和丰富的摇篮。大学应当与政府保持密切的联系,与社会保持互动的关系,但不应当逢迎,不应当媚俗,不应当随波逐流;而应当遵循自己的发展规律,追求真理,做社会和时代的先锋,而不是盲从者、媚俗者,也不是单纯的所谓“服务器”。第四,大学应有崇高的使命感。大学应是社会的良心和智慧之所在,应当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服务于国家、服务于民族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大学应该是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地方,是先进文化传承、创造和弘扬的地方,是先进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学,失去了这种崇高的使命感,失去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这不仅是大学的悲剧,更是国家的悲剧。大学理念的共性应该还有一些,在此不作赘述。
”泛市场化”和“急功近利”有碍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正确形成在我国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有代表性的两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如果不能清醒地看到这两个问题,将会影响到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正确形成。
第一个问题,在最近一些年里,有一些理论家、一些领导者受到市场大潮的影响,不考虑教育的特殊性,把教育等同于一般商品,鼓吹“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受这种思潮的影响,有些政府单位希望并且实施通过市场的办法来发展教育的增量,把“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当成在财政上甩掉教育发展这个“包袱”的幌子,这种氛围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理念的正确形成。我们很担心.在这种氛围下形成的大学理念能不能使大学真正成为“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的圣洁的殿堂,能不能培养出具有远大理想、社会责任感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第二个问题,受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潮和行为的影响,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在相当程度上存在“重术轻道”的倾向。这里的“道”,指的是理论、理性,是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能力的综合,指向学生的人格、理想、信念、视野和胸怀。“术”,是指具体的操作性知识。大学的发展要重“术”,但更要重“道”。大学首先要重视知识、能力、责任感相统一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格与心智的完善,同时重视必要的“术”,基本的“术”。具体技能,应该到工作实践中去锻炼、学习,想让学生一出门就成熟练工是不可能的,大学不是职业训练所,大学培养的不是技术工人。国家发展与然需要大批的技术工人,但应当由专门的职业技术学校来培养。即使职业技术学校也是搞要重“道”的,所以,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自觉地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形成正确的大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共性,不同的大学也有其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特色。比如从学校类型来看,有的学校是研究型大学,有的学校是教学为主型大学;从学科特点来看,有的学校以理工科见长、有的学校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有的学校则有很强的综合性大学的特点;从校风来看,有的学校严谨,有的学校务实,有的学校狂狷。由于每所大学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价值取向、学科结构、传统和历史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每所大学的理念有其个性的方面是非常正常的,而个性和特色也往往是一所学校的优势之所在。个性和特色的形成有历史的深厚积淀在其中,学校要与时俱进,但绝不意味着抛弃个性和特色,都走同一个发展模式。一所大学认清自己
为此,必须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学应提倡探索、尊重探索、鼓励探索。既要支持、褒奖成功的探索,也要容忍、善待失败的探索。要倡导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符合“三个代表”思想的前提下,任何学术观点都有存在的空间。而影响学术自由的往往来自三个方面不适当的做法:一是政界人士不适当的干预,二是学校不恰当的规章制度,三是学术权威不适当的行为。因此,只有务实地处理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才能营造并保持健康的学术环境。这种精神,在大学与大学之间、大学与其他杜会机构之间,则体现为一种“和而不同”的胸怀,即费孝通老先生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理念。大学不能孤芳自赏,要在竞争的同时善于合作,取长补短,才能从各个方面促进自己的发展。大学间竞争的目的应该不在竞争本身,而在于通过良性的竞争,互相促进,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的终极福祗。如果只为眼前的局部利益而忘却大学的根本宗旨.不具有兼容并蓄、共同发展、相互协作的精神甚至恶性竟争、倾轧他人,我很怀疑这样的大学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正如只有大气的学者才能成为真中的大师一样,只有大气的大学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学
第三篇:“创新思维”学习体会
2011级新生入学教育“创新思维”学习体会
结束了颇具压力的高中生活,终于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大学!刚刚来时,一切的一切都还是一个个问号在我脑海里!伴随着军训和学院对我们的“专业知识教育”,我渐渐了解在大学里我该做些什么,该如何做!10月25日晚,图书馆、学生处、团委组织的读书月活动系列讲座之《谈创新思维》专题讲座在校学术报告厅举行,由国家一级作家刘忠诚主讲。刘老师给我们讲的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刘老师讲到,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对“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的表述,再次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重要内涵之一,“创新”就是实事求是、就是科学发展、就是与时俱进。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党和人民的实践不断前进,指导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又指导党和人民不断迈步向前,向着共产主义社会前进。“创新”不是无根之萍,不能脱离实际、脱离中国的国情,我们的国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实践发展、认识真理、理论创新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讲话中强调,需要推进重要领域改革:阻碍社会和谐稳定,阻碍经济持续发展的领域和环节,就是需要推进改革的重要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尤其需要创新精神。
刘老师还讲到创新的意义所在!
创新 :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对创新有多方面的理解,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叫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叫创新,想别人没想的东西叫创新。但是创新不一定非得是全新的东西,旧的东西以新的形式包装一下叫创新。旧的东西以新的切入点切入叫创新,总量不变改变结构叫创新,结构不变改变总量叫创新。
创新,也包括我们经常所说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这种思维的目的不是着力寻找陈旧的知识,也不是去重踏别人走过的老路,而是把注意力引向发现新的事物、新的规律、新的理论、新的观点,促进人们向更高、更新、更复杂而广阔的方向开拓前进。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评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它能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况与新问题之中,适应学生带有理性色彩的好奇求新的心理。
那么,如何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呢? 刘老师就此问题给同学们展开叙述!
第一,思想入手、变旧为新
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要从改变旧有的学习思想入手,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切实采取自我启发式的学习方法。调动自己积极性,让自己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要能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充分调动自己的求知欲望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二,诱发创造兴趣、启发创造想象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我们自己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不失时机地激发自己的创造兴趣。我们还应该多走出课堂,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给予关注,并在观察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要知道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尤其创造想象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培养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对培养创造性思维也有重要意义。敢想是敢做的起点,幻想是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对于幻想不应抱有讽刺讥笑,应该珍视、鼓励。把幻想转变为理想,把幻想同创造想象结合起来。一旦这样,我们的创造力定会被激发起来,其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发展。
第三,注重培养创造性的心理品质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强烈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个性的独立,坚定的自信心,具有冒险精神等。因此,我们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好奇心,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当遇到困难时,也应注意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因受到批评或挫折而气馁,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毅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进步发展的灵魂所在!如果没有了创新,人类社会都将很难进步!很难想象我们失去了创新,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确实很容易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创新,我们现在可能还是过着原始社会那种风餐露宿、茹毛饮血的生活„„通过这次创新思维的学习,我认为,创新是必须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更应该有这方面的能力,为自己更为社会创造有用的价值!
第四篇:创新理论建设学习体会
《创新能力建设》学习体会
姓名:何英杰
班级:工程地质高级班
《创新能力建设》学习体会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人类千百年发展的历史证明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不会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面临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要使中化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就要努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今学习了《创新能力建设》课程后,深有感触,以下是我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认识。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室一切才能之源,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更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如果不加强学习,就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今后一定要注意在工作岗位上、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知识、积累工作经验,“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把学习当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当今矿山地质工程专业的技术不断更新,如果不经常进行学习,就无法跟上当前的发展,所以,学习尤为重要,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汲取地质领域最新成果,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充分利用经常去野外指导工作的便利条件,虚心向基层同志学习,读好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在《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指出,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一种是创新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合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试着把学习中的“忆”向“问”的转化,勇于提出问题,摆脱思维定势,对问题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要崇尚敬业、乐业、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
敬业乐业关键是要强化先进性意识,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迫切要求,从小事做起,善于做小事,提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珍惜岗位,努力工作,大力弘扬“敬业、求实、合作、创新”八个字的机关文化精神,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刻苦钻研业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掌握信息化的前沿技术,扎实做好地质工
作,只有健康的心理,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心态;良好的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的恰当认同与相信;灵活的思维,在追求目标中不受思考角度的影响;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思维系统中弥散浸润着思新求变的意向与冲动;明确目标,对未来自我有清楚的设计与追求,理想目标要清晰、可行、有价值;恒久的耐心,在追求目标创新过程中,始终保持对目标实现的高度期待;坚强的意识,为达到目标二客服困难的心理状态;坦诚的合作意识;献身精神,对新事物中蕴含着无私热爱与忘我追求。
三、增强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知识。科学的抽象是在概念中反映自然界或社会物质过程的内在本质的思想,它是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非本质属性,是认识从感性的具体进入抽象的规定,形成概念。空洞的、臆造的、不可捉摸的抽象是不科学的抽象。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经常把想到的东西和看到的东西画出来
锻炼一个人的想象力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让他把想象的东西或看到的东西画出来,绘画需要人全方位的表达某种物体,开始进行练习时可以从简单的东西开始,逐渐画一些复杂的东西,当然,并不是要求画的向专业人员绘图一样专业,这一步主要是增加人的“脑容量”(头脑中激活的思维量),为发明创造奠定一个基础。
(二)遵循逻辑,认识思维的缜密性特点
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有目的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本质的、简介的反映。思维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恩格斯将人类的思维赞喻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认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他还强调指出:“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世界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院士在《智慧,在于思维》一
文中指出:“我认为,人的智慧的差别,在于应用思维的能力。脑力也需要锻炼,一辈子不停地努力思考,思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辩证性、深刻性、逻辑性)主要表现在通过细致缜密的分析,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关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为了完整的反映整个市委u,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更为了思维成果在付诸实践的过程得以顺利施行,必须多视角、多侧面、多因素、多向度地进行思考和论证,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可能起作用的因素、可能发生的后果逐一进行考察和预测,然后经过分析、综合,依据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基本判断做出科学的抉择或决策。抉择与决策的把握性取决于多向度思维的严密性。没有“水银泻地”般的严密性思维做前提,便不可能有“闪电行空”般地果断抉择与决策。
四、提高创新能力
(一)、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创新氛围的营造能力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场景可以使本身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一方面,主动配合营造自己的创新团体,如企业文化、团队学习文化、社会团体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利用好网络的各种软件方面的环境资源,如网络图书馆、技术论坛等,这些场所通常是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绝佳环境;同时,不应该仅限于企业内部的学习活动,也要积极参加社会调研,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活动中及时反馈,形成最后的结果。对于我们矿山地质工程专业来说,野外或矿山应该是我们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的最主要场所了,经常性的深入野外生产,按现有的设计、规范,分析现有工艺中存在的不足,在论坛中、网络中吸取先进的经验,与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有机的分析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小范围的试验,得出试验结论,再进过分析讨论,修正试验中的不足,再进行试验,得出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的方法,这也就是创新。
(二)、要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朱清时院士在总结创新能力提高的技巧的时候称,出色的科学家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有新成就,在于他们有从不枯竭的兴趣,并不断培养自己的知觉,最后聚精会神地去研究它。由此看来,新发明新发现和发明家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精神是分不开的。这要求我们,要摒弃社会中的不良风气迷惑,切实发现自己的真正
兴趣,并把自己的兴趣推而广之,坚持不懈地沉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当中。另外,要善于用逆向思维考虑问题的症结,不断培养自己的直觉,并把思维的灵感火花及时保存,成为研究的新发现;科学的态度也很重好,这需要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聚精会神,真正深入到一个问题的每个层次中,否则效率的下调只会使瞬间的灵感顷刻溜走。在我们做实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现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是理论上该有的现象,有的时候也无从解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勤于思考和研究解决问题,任何新发现都是在长期的思考论证中得以立足的,搞实验的人必须要有思考的习惯,这是研究的前提所在。
(三)、持续积累夯实基础知识
可以肯定,良好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我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地质学、岩石学等)。其原因是创新成果大都来源于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组合,另外,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因此,我们切不可因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就一味埋头苦钻基础而放弃了对基础知识的延伸喝新知识的发现,否则就陷入了片面论的泥潭。
矿山地质工程专业的课程很多,分的也很细,一定要学好基础课,它是我们以后研究问题的理论依据,实践则是我们实现创造的钥匙,只要我们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推动该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
第五篇:教学创新学习体会
教学创新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滨州市中小学教学创新行动意见》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当前,课改浪潮汹涌磅礴,教学方法五彩纷呈,使得有些教师茫茫然,惶惶然,举手投足不知所措,听了专家的报告,顿觉有晃然大悟之感:先学一家,融汇白家,发展创新,自成一家;先入格,后出格,入格求形似,出格求神似,一语道的,教学切不可赶时髦,摆花架子,盲目追随,死板硬套,而应该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性格、阅历、见识、语言表达、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不尽相同,若套用同一模式,势必洋相百出,不成体统。
通过学习使我深深认识到我们要先做人,再教书。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心情。心理健康,身体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态成就一切事业。爱学生,爱同事,轻轻松松地当老师,快快乐乐地当老师,简简单单地当老师,放下包袱,抛却沉重,让微笑永远绽放在您的脸上!我们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要善于引导,能理解、宽容。
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教师应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并关爱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面对后进的学生,不能采用暴力或体罚等行为,而是应该用加倍的爱去帮助他们进步,这不仅是从职业角度,更是从法律角度对教师的义务作出了规定。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只是一个教书匠的水平。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
温恒福先生创造编写的《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一书,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格,对现行陈旧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这套教学法是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研究创造出来的,每一位要想学好这套技术的教师,必须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必须领会和贯通创新的教学原则。
先进的教学理念还要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
1、处理好师生关系。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帮助者。教师的作用发挥的好坏、大小主要取决于能否调动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为学生提供恰当真正需要的帮助,使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2、处理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材是为学生服务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材料,既然只是一种材料工具,教师就有责任有义务,依据所教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选择、进行增、删、改,一起达到最好教学效果。例如我再给音乐特长班学生讲《我与地坛》时对原教材进行第二次处理,又增添上一段材料,达到了预期目的,教学效果也不错。
3、处理好集体学生与个别学生的关系。要尽量多的满足不同学生的个别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提供不同的帮组,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几千年的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后人更有何说,虽然较难做到,但只要努力,一定会做的更好。
4、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按照温恒福先生的说法,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精讲多练’阶段,二是‘精讲精练’阶段,三是‘少讲多学’阶段,现在我国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
我们只有掌握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走在教改的前沿,才能真正讲此教学法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
第三、这套教学法自成一个完整体系,尤其连贯性和持久性。每位教师可以用它来指导教学中每堂课,而不是浅尝辄止地试一试,访一访,这套教学法为教师上课提供了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可以说是全程指导,手把手地教。从一名教师的备课开始,如何备课?这套教法里有“教学设计技术”;如何导入新课?这套教法里有“导入目标和内容的技术”;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里有“启发引导技术”,有“激发创造性思考与联想技术”,有“课堂教学过程中加深体验的技术”;如何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这里有“师生商量技术”,有“激励创新的评价技术”;课后有“反思与小结技术”。因此这套教学方法为初涉教改而找不到门路的教师打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使从事教改而有一定经验的教师更加丰富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