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教育大数据的作用及其构建

时间:2019-05-12 01:5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高等教育大数据的作用及其构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高等教育大数据的作用及其构建》。

第一篇:浅谈高等教育大数据的作用及其构建

浅谈高等教育大数据的作用及其构建

一、高等教育大数据的含义

大数据(big data)或称海量信息资源,其概念来源于早期学科的信息爆炸。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方法发展的产物,以信息资源丰富和描述目标数据规模大、范围广、作用覆盖面大为显著特征。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提取、整合和分析,拓展和延伸了数据,使其种类更多、流量更快、容量更大、价值更高。借助于工具和技术融合的信息过滤是一个追求完美和高效的动态过程。大数据即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提取、分析而获得有价值信息的一种新的技术框架和数据集合,被视为知识库(其数据种类多、规模大,知识储量丰富)、科技馆(其海量信息中科技含量高,数据处理技术独到)、价值源(让大数据由低密度价值通过过滤成为高密度价值,是一个提纯、萃取的过程)和发展源(为教育发展和内涵建设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更注重开发和改进,运用更先进的数据分析框架和系统基础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分析,为各行各业提供有用的信息资源。

二、大数据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1.大数据便于分析学习行为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数据是对教育成效、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科研活动、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活动进行分析的重要依据,它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可行性论证的材料。教育数据可以通过面授的方法即面对面的教育互动获取,如一问一答、讲座交流、分组讨论、课题合作、兴趣小组等,教育数据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平台或慕课等多媒体课程获取,以这种方式获取的数据样本大、效率高、存储方便。教育大数据可以呈现学生学习的即时效果以及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情况,这是智慧教育的客观分析的依据和比较研究的素材。教育大数据以其便利性和可操作性为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首先,教育大数据便于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分析。教育大数据便于留存,方便调阅,有助于评价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其次,教育大数据便于教师从全局把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数据的关联性和演绎规律,可以从中获取课堂上学生互动、课堂接受程度和专注度等教学反馈信息,有利于挖掘个体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进个性化教学,或从整体上评估学习行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最后,便于教育管理者更好地组织教育资源。教育管理者可以从教育大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制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措施,并采取和风细雨、滋润心田的管理方式--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期刊之家网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 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本站声明:期刊之家网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

1、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联系杨老师QQ:2926870355/ 2012730281

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是作者本人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来稿我方可提供“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提供修改建议,达到文字复制比符合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

4、本站初审周期为2-5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

5、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

6、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7、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8、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2.大数据促进教育科学化发展

首先,大数据提供智能学习的平台。将众多的高校信息收集起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让世界高校变成地球村,这给教育智能化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芝加哥大学等多所世界名校达成共识,联合建设在线教育公共课程,通过网络平台免费开放课程,供全球几十万人同时收听或观看同一知名教授的课程,共享学术精髓。这是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是高教发展的必然。同时,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通过MOOC等多种形式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智能化学习的平台让学习和交流变得更便捷。其次,大数据构建全新教学模式。大数据的应用给高等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变革,面对面的课堂讲授形式面临建立在教育大数据基础上的在线、视频、多维度、全视角的立体化教育模式的挑战。教育大数据时代的教学模式,其知识传授途径已从课堂走向网络,从线下走到线上;其知识传授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学习在线课程,接受世界名师的网络课程教育;其教学方式也更灵活。通过观察或记录鼠标对某一知识点的点击量、在一张幻灯片上停留的时间的长短、回答问题后有针对性的关注的有无等情况,可以判断不同的人对不同知识点的关注和接受程度,从而使得视情况而定的详解或弱讲,或个性化、差异化教学得以实现。教育大数据时代的教学模式还有效地延伸了教学资源和师资。在线上接受世界名师授课,这是高等教育全方位、全时空的重大突破。最后,大数据促进教育科技创新。高等教育大数据通过提供科技创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科研知识和科技问题交流的平台以及科技信息的实时交流,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了成果的转化和创新。高等教育大数据之所以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是因为它积聚了科研、教学、工程信息、管理科学、音乐艺术等海量信息,而且这些集音频、视频、文字、图形于一体的立体化信息是可以即时查询或交流的。高等教育大数据的双向性和交互性,对于提高科研效率、促成科研成果转化有很大帮助,间接地促进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三、高等教育大数据的建设途径

1.搭建数据平台,开发大数据处理技术

建立高校大数据应用平台,在整合原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升级、建设数据釆集设备、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储存和分析系统,并通过对数据和应用的高度集成将复杂的大数据处理程序交给专业人员处理,为一线教师减轻负担。高校大数据应用平台拥有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管理质量和效率,促进资源共享,为高校管理决策提供支撑,推动高校资源配置的优化。大数据应用可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个方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海量数据包含了许多冗余和杂质,这样的数据不便使用,甚至不能使用。要发挥大数据的功用,提高其价值密度,就必须开发大数据的相关技术。首先,开发大数据集成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和整合,以剔除无关信息而不使有用的信息流失。完成这种除冗降噪过程的,是大数据技术中的数据采集和算法技术。不同来源的数据存在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三种结构形式,数据之间的差异给数据的集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需要开发比分布式处理软件更先进的系统进行集成。其次,改进大数据存储技术。存储设备容量不可能跟上数据规模的扩张,而大数据存储技术又与数据成本、计算和分析速度直接相关,这就要求开发一种既能够存贮多元异构数据又满足数据格式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存储技术。再次,开发高效的实时分析技术。传统的分析技术可以对大数据中结构化静态数据进行分析,但数据的一致性、可用性和容错性不可兼得。大数据的可扩展性和可用性不能得到满足,影响它的使用。只有开发一种横向扩展能力强、能大规模处理非结构性数据的分析技术,才能满足高效地进行动态分析的要求。最后,开发可移植处理模型。目前的大数据处理框架大多是针对各行业、各领域的情况开发的,不具有广适性和可移植性,限制了大数据的应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大数据专业人员应同各领域专家合作,开发可移植处理模型。

2.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大数据效能

首先,优化大数据资源配置。大数据作用的发挥要求对包括视频、音频在内的大规模数据进行高速实时传播。因此,高校应优化原有的有线网、无线网布局,优化数据传输机制,升级数据存储及传输系统,引入分布式数据管理系统和云科技系统,改善现有的物联网系统及配套传感器、射频识别和智能嵌入激光扫描设备等,用高等教育大数据推动教育信息化,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优化校际资源。其次,高校为大数据应用定规。高校是完善和构建大数据理论的主要力量,肩负着将大数据采集和应用过程中的伦理规则转化为保护隐私的行为规则,以及确立相互尊重、公正、透明的大数据应用行为准则的重任。大数据采集、过滤、清洗和提纯等过程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准,也需要较高的从业准则,以分析数据并将其应用于高等教育实践和决策过程。高校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地位、学理反思能力和实践验证能力,可以为大数据的实用、推广、培训和科学普及起带头和示范作用。最后,高校要推广大数据知识。只有规范大数据的应用,才能发展大数据并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大数据观;只有全社会对大数据有了充分的认识,大数据的应用才能推广,大数据的友好形象才能树立。高校教师只有将复杂的操作简单化,将理论的东西具体化,才能更好地普及和推广大数据知识,满足普通社会成员对大数据易理解性的要求。同时,高校要提供大数据操作应用能力培训,既满足普通社会成员对大数据操作便捷的要求,又在应用技术上有很好的提升。对于希望从事大数据相关职业的学生,高校应当开设数据科学、网络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专业,培养大数据专业科技人才。高校完善并推广大数据应用,将助推全民数据素养的提升。

总之,高等教育大数据作为高等教育信息资源的“集大成者”,对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信息化服务、功能扩展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精细化程度的提升、数据价值密度的增加、教学科研效率的巨大提高和学生学习行为分析能力的增强,不仅使高等教育有了质的提升,而且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第二篇:营销数据的作用

营销数据的作用

加强店铺营销数据的采集,并进行合理、正确、有效的实时性分析与管理,有助于品牌和店铺逐渐克服经验局限性或对经验的过度依赖性,形成科学营销的新理念,提升品牌和店铺的市场认识、管理和适应能力。

店铺最新的营销数据对于制定准确的销售策略、促销及补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谓店铺的“晴雨表”。其采集与分析主要分为:单点货品销售数据、多店销售/库存数据对比、老顾客贡献率、员工个人销售能力以及竞争品牌和周边店铺数据等多个方面。

一、单点货品销售数据分析

1、畅滞销款分析

畅滞销款的分析,首先可以提高订货的审美观和对品牌风格定位的精准把握;其次,有助于各款式的补货判断,对相同类别的款式进行销售对比后,再结合库存,可以判断出需要补货的量,以便于快速补货,减少因缺货而带来的损失,并能提高单款的利润贡献率;还可以查验陈列、导购推荐的程度,如果某款订货数量较多,销售却较少,则首先应检查该款的陈列是否在重点位置、导购是否重点推荐。通过畅滞销款的分析,可以准确及时的对滞销款进行促销,以加速资金回笼、减少库存带来的损失。

2、单款销售生命周期分析

单款销售生命周期分析是指单款销售的总时间跨度以及该时间段的销售状况(一般指正价销售期),一般是选取一些重点款式,以判断是否缺货或或产生库存压力,从而及时采取对策。单款的销售周期主要受季节和气候、款式自身特点、店内类似款的竞争等三个因素影响。

如果该款库存量较大,就应该做出相应对策。如果是天气原因就应该在气温合适时重点陈列,但应考虑一下上货时间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因为款式特点,应该及时促销,以提高该款的竞争力,减少库存风险;如果是店内类似款的竞争,则应考虑把类似款撤掉或陈列在较一般的位置,并检讨自己对上货时间的把握。相反,如果根据销售走势判断出还有一定的销售潜力,分析该款大概还可以销售多少件,结合自己的库存量,进行合适数量的快速补货,以减少缺货损失。

3、营业时间分析

一个地区的店铺开业和打烊的时间一般相差无几,但中间的班次安排可能有所区别。这要求我们在每个时段对进店人数、试穿人数、成交票数和金额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哪个时

段对进店率、试穿率、成交率更高,再根据结果对员工班次进行调整。比如这些数据因素上午较低而下班前一小时较高,则可考虑改变全天营业时间;某一时段这些因素数据非常集中,则可考虑将最多的员工、精力、促销等集中在这一时间段。

二、多店销售/库存对比分析

对于品牌公司、省级代理商或拥有多家店铺的加盟商而言,店铺之间的销售对比与货品调配,能有效的提升总仓的物流管理能力以及各店的销售水平。可以通过某一时间段内所选定的店铺之间的销售/库存对比分析表格来做多店之间的货品销售数据分析。店铺一般选择同一区域的,款式上货时间差不多的。

比如说有ABC三家店铺,对比中发现A店业绩明显差于BC店。需要分析其原因:是因为A店铺当地确实不喜欢该款的风格,还是该款的陈列有问题,还是导购在该款的推荐上有问题,是否需要将该店铺库存往其他店铺进行调拨;或者该款的整体销售都不错,综合其销售生命周期,总部是否需要继续下单生产,需要下多少……

当然,实际的店铺之间的销售/库存对比分析工作中,还会出现更多现象,只要针对不同的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并作出相应对策,对店铺的销售会有较大帮助。

三、老顾客贡献率分析

对老顾客的管理是店铺管理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由于某些品牌和店铺对VIP卡的办理条件制定不合理,或因顾客的其他特殊原因(如他人赠送购物、旅游客购物等)常常造成部分发放的VIP卡为无效卡。相反,一些经常光顾的顾客,却由于某种原因一直无法达到VIP卡的办卡条件,这对店铺的VIP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麻烦。需要对老顾客(尤其是持VIP卡的老顾客)进行消费登记和统计,并对特别重点的老顾客进行消费特点、消费频率和消费金额分析。

这样首先可以制定出更合理的VIP卡办理条件,其次对老顾客的管理工作也更加准确。比如有针对性的对老顾客进行短信祝福、新款及促销活动的通知、VIP专属特权、生日及节日礼物等,对老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介绍朋友、回头率和再次购买的欲望等都会有较大的提升。

四、员工个人销售能力分析

通过员工个人销售能力的分析,可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心态,以便对症下药,提高个人销售业绩。

1、个人销售业绩分析

个人销售业绩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月个人销售业绩,二是分时间段个人销售业绩。

通过分析,不仅可以看出员工的销售水平和工作积极性,还可以判断出团队协作意识、团结意识和店长的团队协调和管理水平。

分时间段的个人销售业绩一般是由店长及时性进行统计和比较。如果员工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业绩出现异常,则可能是该员工的心态出现问题,比如说是否家中有事、失恋、对公司管理或上月工资不满、与同事发生矛盾等。店长应及时去了解并帮助其解决,以调整其心态,从而提高该员工的个人销售业绩。

2、客单价分析

一般而言,提高单票的销售件数比提高销售票数要容易的多,而客单价的研究又往往被 人们所忽视。员工个人的客单价销售水平主要受陈列、鞋服搭配技术和附加推销等因素影响。客单价的数据分析可以判断出员工个人的附加推销能力以及其鞋服搭配习惯,乃至于可以分析出陈列水平以及订货的货品组合能力、色彩组合能力。对于因导购的个人能力二产生的客单价过低,可以通过一定时期的针对性奖励措施来解决,如单票销售满多少金额或达几件给予现金奖励。

五、竞争品牌和周边店铺数据分析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准确了解竞争品牌和周边店铺的销售信息,才能针对性的制定对策,赢得竞争优势。

1、如何获得对手信息。

与周边店铺搞好关系,与之进行销售信息共享。竞争不得与战争,并不表示与竞争品牌和周边店铺搞对立。相反,应该与他保持好的关系,并与之进行销售数据与信息的共享,达到共赢的目的。

制定顾客调查表,进行信息归类和分析。如做休闲鞋的可以把调查表的项目分为:您最喜欢的休闲鞋品牌、喜欢的原因、最喜欢的商品类别、您购买鞋子时最重要的因素有哪些、拥有哪些品牌的贵宾卡、一年购买鞋子的金额为多少等等,也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数据设置相应的项目。

2、对手商品类别的分析

竞争对手与周边店铺的商品类别销售数据对我们非常有参考价值。比如做休闲鞋品牌,如果隔壁有一个定位相仿的品牌专卖店,销量肯定会受到冲击,那么我们订货管理中就要避开与之相近的款式,并在订货量上有所减少。这里所说的订货量减少只是订货数量,而不是款式数量,如果减少了款式数量就会让整盘货的陈列和搭配不合理,从而影响整体店铺陈列形象。

3、对手促销的调查与分析

竞争对手和周边店铺的促销活动对门店销售的影响非常明显,这一点在现今的百货商场 销售上显得尤为突出。两个定位相仿的相邻百货商场,在去年的圣诞节促销战中,A商场制定了“满400减160;满800减320”活动,B商场在得到这一情报以后马上制定对策:“满400减160;满600减180;满800减320”。这两个看似相同的促销活动,却让B商场在此次活动中打出了一场大胜仗,虽然活动力度大致相同,但由于此时商场内大部分鞋服品牌价格在600-700元之间,这让B商场的活动更有优势。

在所收集和整理出的数据和信息中,切忌不要把自己的弱势与对手的优势进行对比与参考,这样只会让自己在该方面偶尔出现不佳时为自己辩解。及时了解对手的销售数据和销售特点,可以有效提升品牌和店铺在当地的竞争优势。对对手信息和数据的分析要持之以恒,往往越是难以调研到的数据就越有价值。

实际的店铺运作中,可以将每个数据分析项目制成统一表格,并按照每月时间制定一个数据分析计划表,将以上各个数据分析的项目罗列出来,按照所制定的计划时间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指导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和工作实施,使后面的工作思路和方向更加明确。

第三篇:数据分析的作用

零售业信息化: 零售业信息化:数据分析在销售决策中的作用
促销的效果如何不能只凭感觉,必须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尽管啤酒与尿布的经典案例让人们认识到数据分析的神奇,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分 析往往没有那么神奇,不过也并不容易实现。对于企业负责人而言,在进行信息系统相关的投资决策时,并不容易。一方面,若不投 入资金,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毕竟人工管理相对信息系统管理,不仅成本高而且效 率低下;另一方面,若投入资金,又感觉难以准确把握信息系统的投资收益。零售企业在数 据分析方面的投资就最能体现他们的这种两难境地。数据分析被公认为是提升信息系统价值 的有力工具,但很少见到真正成功的案例。投还是不投,真是很为难。不过,在笔者看来数 据分析的效果是很显著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数据分析并不神秘 事实上,数据分析曾经困惑笔者多年。十年前,第一次看到啤酒与尿布的案例时,笔者 就深信不疑地认为,数据分析大有可为,只要努力追寻其中的规律,就一定会创造出另一个 神话。今天,这个案例仍然被笔者奉为经典,不过笔者已经不太相信能够创造出这样神话般 的奇迹了,反而更愿意相信某个大类的客单价这样一个简单的统计数字。实际上,笔者甚至 认为自己被这个案例误导了,它过分神话了数据分析。其实数据分析就存在于报表的字里行 间中,关键是要去发现它,了解它。笔者曾经接触过一个企业并和他们的管理人员进行了一些探讨。他们的店长凭借着多年 的经验管理着门店。店长每天关心门店的销售额多少,当某天销售额低落的时候,店长总会 分析周围竞争店的促销活动和天气因素,甚至分析到顾客情绪的变化。这些变化真的影响了门店销售吗?如果是,具体影响了哪些商品的销售呢?这些店长却 说不清楚,只是一种感觉。其实我们最关心的“门店销售额”是无法帮助我们分析原因的,因 为它只是一个经营结果,而非经营优劣的原因。我们企业的老总每天关注的公司销售额,但 业务部门不能像企业老总一样仅仅看销售额这个结果,我们要分析的是造成结果的原因。笔者的习惯做法就是分析门店哪些大类的销售占比和以往的销售占比相比偏低?影响这 些大类销售降低的原因是哪些?用促销额占比来分析促销力度是否过度以致造成毛利损失,或者促销占比太低结果导致人气不足;用大类客单价来分析大类商品的价格带是否符合周围 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用捆绑来增加客单数和客单价;用某个惊爆价商品的客篮商品资料分析 它是否对某类商品的销售起

到了带动效应等。还有很多数据都可以带给我们意向不到的信 息,这些信息提示我们如何去改善经营方式。笔者认为,这就是数据分析,并不一定很神秘,但也不容易做到,关键看如何使用它。将信息技术与业务知识融合 在数据分析中,信息部的技术资源与业务部的业务资源融合是非常重要、非常实际的问

题。离开了业务部的业务经验支持,信息部的数据分析将是没有业务指导意义的。很多企业 的老总或采购部经理常指责信息部的业务能力偏低,无法提供精确的数据,理由是能够从数 据报表中发现“不懂业务的痕迹”。有报表不等于有分析,有分析不代表有效执行。我们如何将提供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实实 在在的策略行动,这是非常重要的。是的,目前信息部门确实缺乏与业务经营有关的业务知识,但是这种差距还远没达到不 可弥补的程度,而且更多的问题存在于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合作关系中,而不仅仅是某个 部门的问题。例如,曾经有一个企业的采购部经理举了一个例子,信息部为采购部提供的自 动补货订单中没有考虑过供应商的送货量要求,这就说明信息部不了解采购部的特性。还有,信息部提供的淘汰商品是根据销售数据提供的,但是某些商品是有特性的,包括:某些暂时 缺货的商品销售量肯定低的;某些是冬季商品,目前夏季不能淘汰;某些商品包装偏大适于在 节假日销售,在平日销售偏低都不能淘汰,某些商品是拍卖陈列的不能淘汰……种种理由说 得头头是道,似乎件件都是信息部门的弱项,但是听听信息部门是怎么说的:“采购部门只在 口头上批判我们不了解商品特性,但是就是不肯在系统的商品资料里进行标识,而我们也不 可能了解每个商品的特性,就算记住某个也不可能全部记住,因此每次我们都被驳斥得哑口 无言,久而久之公司老总就认为信息部确实不懂业务,也就不再重视信息部门的意见了。” 业务部门往往利用某些特性来驳斥信息部数据的这种情况太普遍了,然而,问题的实质 是业务部门总是不将商品特性经验贡献出来,并输入信息系统中,也难怪信息部门就显得永 远不懂业务了。其实这时各位老总需要关心的重要问题是:为什么业务部门不愿将业务经验 变成系统数字呢? 再来看问题的另一面。离开了信息部的数据分析,业务部的决策也将容易变得非常盲目。举个例子,某个企业的报表中发现某个大 某些企业的信息部门经理经常会有这样一种苦恼。类的促销额占比 50%以上,同时它的毛利亏损 20%,通过数字可以分析出某些商品可能促 销力度太大,导致了报表数据异常

常。结果一查数据,果然某些商品正在大幅度促销,促销差 价达到了 50%。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这些商品的促销已经大大地影响到了其他同类商品 的销售,销售额全部集中到这几个商品上。这样商品销售越多,毛利亏损就越多。另外,通 过分析这类商品的客篮品种,发现这些商品的同篮商品没有规律性,并且数量也没有大的增 长,因此,可以断定这类商品的促销不但无益于其他商品销售的增长,而且还进一步影响了 其他商品。当我们的信息部经理把这个情况告知采购部经理的时候,采购部经理说这些商品 是换季打折商品,而且厂方贴补其中的促销差价。这就是采购部的正当理由。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不支持这样解释的理由。商场仅仅为了使这家厂商处理过季商品,却 牺牲了其他同类商品,其余的商品成了衬托这些换季商品的摆设。如果这种促销可以带动其 他商品的销售,也还说得过去。但是它并没有为其他的商品带来客流量。如果这是鞋子的话,连一双袜子和鞋油的销售都没有带动。结果这些商品只是满足了贪便宜的顾客和挽回损失的 厂商,却使这个季节商品的正常销售受到换季商品的影响。难道这会提升门店的商品和价格 形象吗?如果商场卖不掉这些商品,对它没有多大损失,商场完全可以捆绑其他东西进行销 售,例如,如果是鞋子,可以捆绑袜子或鞋油,反正卖不掉不是商场的损失,卖掉了还可以 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判断呢?如果企业老总能够认真分析供应商补差的毛利和同类 商品由此损失的毛利,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信息部门的一些意见是可以参考的。否则只用 “业务是灵活的”作为解释,信息部门会失去积极性的,今后无论数据准确与否,业务部门都 有理由,那么数据分析就会成为装点企业管理门面的一种工具。从以上这些企业的信息部门经理处可以了解到这么一个现象,不是企业没有信息数据,而是我们的业务部门甚至企业老总没有重视信息数据。有报表不等于有分析,有分析不代表 有效执行。我们如何将提供的信息数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策略行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以考核促进数据分析 对于数据分析的理解,外资企业无疑要远远胜于内资企业,原因在于外资企业对于数字 化管理方式有深刻的理解。外资企业的老总通过考核指标来管理业务部门,而内资企业老总 是通过具体事情来管理业务部门。针对每件事情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业务灵活性借口,久而久 之对数据分析结果就不重视了。根据对外企管理方式的研究,笔者认为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企业才能更好 地进行数据分析,没有考核体系,数据分析也就没有了检验标准。以品类管理为例。相信不 少企业做过品类管理的计划,甚至有些企业已经在进行品类管理。品类管理很难,同时也很 简单,这要看你怎么来看这个问题。如果简单地来看待品类,那么把品类角色定义正确,然 后把品类的考核细分,SKU 固定,把 接下来就是数据管理:信息部门把考核指标分解到每天,业务部门每天了解考核的情况,业务部门经理每周总结分析考核数据,老总每月根据考核数 据听取业务部门的报告。一个企业只要把科学的考核体系建立起来,在经营过程中就会省去 很多的精力。考核不仅仅是用来分配薪资,更重要的是帮助管理,是用来避免借口的方法。如果确定的考核指标是正确的,那么大部分的借口我们就会发现是非常苍白的 最后,我们回过头来重新看待如何进行数据分析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信息部门 对数据的理解和驾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瓶颈,但是更重要的是企业必须要建立起对信息部门 的信心,提供信息部门学习和成长的平台空间,真正地让信息部门参与到业务部门的管理中 去。其次,企业一定要重视数据分析的结果,千万不能拿到了报表,看上一眼就扔在一边了,而是一定要督促相关部门一起来分析报表、研究对策,否则信息部是无法在业务经营方面提 供帮助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企业老总们要改变管理方式,真正学会用数据来管理,而 不是仅仅是凭借经验来进行管理。在未来的竞争中谁越快学会数字化管理方式,那么谁就会 赢得越强的竞争力。本文获中国零售业信息化征文获奖

数据化管理

数字化管理,要求用数据“说话”,实施数据化管理,必须尊重数 据,每一个人都必须对数据负责。数据化管理的实质是用数据来反映实 际发生情况与原定预算指标的差异。当预算汇总表所反映的情况与实际 发生的情况有差异,也就是说明企业在总体上已偏离了所要实现的目 标,这时,预算汇总表又成为采取纠正措施的指导。实际完成情况与原指标有了偏差,就需要对原指标进行调整,进行 新一轮预测。(


第四篇:发挥先锋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强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充分说明“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指出“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始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具体地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自身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所以,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三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既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利之所在,天下趋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同时,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但是,社会关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并被固定化、制度化,就会规范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而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四是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的和谐。国家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素的有机整体。和谐社会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之间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首先是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之间的和谐,即要通过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和需要,实现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其次是国内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也属于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之间和谐的范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而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形成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它要求遵循“五个统筹”的指导原则,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众的利益,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和谐社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阶层之间相互开放,流动机制不断完善,只要社会成员具备相应能力,就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得到相应的社会位置。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和谐社会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的活力在政策上、制度上得到保证,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生活得到净化。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调整的社会。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虽然基本上是相适应的,但仍然存在着矛盾。从深层次看,现时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实质上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某些方面、环节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造成的。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地调整、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建立和完善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体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层底蕴。

三、提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

1956年我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这样强调:“我们做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还有人不知道我国有六亿人口吗?知道是知道的,不过办起事来有些人就忘记了,似乎人越少越好,圈子紧缩得越小越好。抱有这种小圈子主义的人们,怎么就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并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毛泽东这段话讲得很深刻,实质上是执政党的思维方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在这里没有使用阶级的概念,而使用的是人口概念。这是因为,党在没有执政之前,必须首先分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以组织阶级队伍领导革命。尽管我们要把全国人民都组织起来进行革命,然而革命是要流血牺牲掉脑袋的,实际上只能把本阶级的骨干力量组织起来去影响更多的人。这个过程中还要利用矛盾,分化瓦解,甚至激化矛盾,以打击敌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还是最大限度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毛泽东思想有三大法宝,第一个就是统一战线,第二个才是武装斗争,第三个是党的建设,这是通过搞好党的建设来驾驭前两个法宝。此乃毛泽东的成功之道。有一位老革命的回忆录,讲红军时期毛泽东曾出题考还是红小鬼的胡耀邦,先问你懂军事吗?胡耀邦对军事的战略、战术说了一通。毛泽东说,你对军事理解的还不够到位。什么是军事呢?军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能够死拼到底。然后毛泽东又问什么是政治呢?胡耀邦讲了阶级斗争,群众工作。毛泽东又说你对政治的理解也不深刻。政治就是把赞成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有作为的政治家善于把反对我们的人变成赞成我们的人。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中国革命因此赢得胜利,共产党成了中华大地上的执政党。

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以后,尤其是在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之后,就要全面顾及、通盘考虑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并且尽可能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体制之内,求得稳定与发展。因此,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接着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是由于毛泽东和共产党对我国社会结构和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判断,执政理念从1957年反右斗争后变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才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十六大提出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包括一切热爱祖国的人们。我国是法制社会,人的概念也就是公民的概念,集中体现为在法律和政策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正是在此基础上,科学人才观提出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

以人为本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新的执政风貌和施政特色。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曾在“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两种提法之间进行比较,取得的共识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千年来就有“民本”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也早已有“人本主义”,我们共产党人就叫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理念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最广泛最充分的包容性,深得人心民意。

以人为本意味着对过去较长一个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执政理念的彻底否定。当年我们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来看,那主要是在工作重心代替意义上的转折(当然意义至关重大),在理论上尚未完全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以致我们这些年的发展进程中仍然不断出现“非以人为本”的现象。诸如曾经发生的姓“社”姓“资”和姓“公”姓“私”的争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责难,对私营企业主的非议,等等。突出以人为本,在社会历史领域里彻底地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是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不尊重人的现象的反思和超越。这是共产党在自觉认识到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情况下,在执政理念上的新飞跃。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真正解决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问题。这就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大家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了新力量,巩固和扩大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从以人为本理念出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理成章。因为以人为本,就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人人都可以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观念;才能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并且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要维护和保障人权,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而主要是指社会各阶层能够和谐相处。就是说,在新世纪新阶段,只有所有社会成员都有了平等的国民待遇,方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和谐社会提出的现实原由

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结构转型时期,这是改革的攻坚时期,主要是解决经济社会结构问题,建立新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这一时期是改革取得较大效果的时期,也是社会阶层激烈分化的时期,整个社会结构会逐步地分化为若干个阶层,这些阶层都有了自己特殊的利益和获得这种特殊利益的特殊渠道,产生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要求。改革面临的主要约束条件,是随着改革的深化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就整个改革进程来说,利益矛盾最尖锐的是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深化改革的关键,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并且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到改革的实惠。执政党要合理协调利益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一是两极分化日趋加剧。世界银行1997年发布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中指出,中国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28,到1995年是0.38,到90年代末为0.458,在此前后,国内外几个研究机构研究的结果与这个结论大体类似。按照世界银行的分析,这一数据除了比撒哈拉非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稍好(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外,中国的贫富悬殊要比发达国家、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前苏联东欧国家都大。报告指出,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在短短15年内收入差距变化如此之大。如果短期内没有政策来调节的话,还会继续恶化。在2002年亚洲开发银行第三十五届年会“中国日”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指出,按照国际通行的判定标准,中国已经跨入居民收入很不平等国家行列,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中国当前社会问题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这是中国首次公开承认进入居民收入很不平等国家行列。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也由于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由利益关系引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在明显增加。可以说,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将会成为我国今后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是理论环境日趋复杂。各阶层的代表不可避免地会提出它所代表的特殊阶层利益的理论表达,使改革决策的理论环境趋于复杂,以至影响到决策,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协调之外,额外地增加了思想理论层面的协调负担。这也就是我们在这一阶段总要强调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深化改革的原因所在。

三是深层次矛盾日趋尖锐。由于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原来旧体制下的各种矛盾以及在改革启动阶段尚未触及的深层次矛盾都暴露出来了,改革进程中受历史条件限制产生的一些新的矛盾也暴露出来了。也就是说,旧体制遗留下来的矛盾、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情况相当复杂,各项改革措施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统性非常明显。不像改革初期那样,一项改革措施就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改革的成本增大,使得改革难以一时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就容易使人们总感到现行的改革措施不过瘾,产生激进情绪。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从来没有遇到而又绕不开的问题,这些新情况使得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我们国家目前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基尼系数超过0.4的国际警戒标准。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最不稳定期。在这样一个时期,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意义十分重大。

四是观念碰撞日趋激烈。这个期间一般都是经济的开放度达到很高程度的时期,思想文化方面的碰撞十分激烈,特别是国外的一些思潮传了进来,对改革目标的选择、改革措施的确定、改革的实际进程都会产生影响。在这方面,这种碰撞突出地表现为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激烈碰撞。操作不当,就会出现全盘西化,或者出现极端的、狭隘民族主义。

所以,结构转型期的改革,已经不单单取决于经济本身,不单单取决于经济体制本身,它已经使改革成为一个全面建设新体制的创新时期、创新工程。整个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能不能协调地渡过这个时期。这个时期最大的危险在于,在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出现的社会失调。事实上,困难条件下出现的一些社会失调,在中外政治史上是比较好应付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上下同心同德,比较顺利地度过。但是经济增长、甚至繁荣时期出现的社会失调,非常严峻。美国独立战争、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即十月革命,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革命,它们在革命的前夜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繁荣时期。人们欲望激发起来了,引发巨大的不平衡,所以起来闹事,进行革命;普遍贫穷,超稳定结构,不容易出事。在改革的转型期,由于利益矛盾十分尖锐,非常复杂,尽管经济在高速发展,但是一旦出现社会失调,对我们执政党来说,那是非常严峻的,真正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因此,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高屋建瓴的积极应对,意义不容低估。

五、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史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即劳动群众的历史。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自觉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等一脉相承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我们更加要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和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摆脱并超越了只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局限,突出了人自身发展的地位,凸现了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特征。“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向依靠知识、技能和创造的集约式的根本转变,才能推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包括人的需要、人的素质和人的能力在内的各种关系和存在方式的全面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和统筹兼顾,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和各阶层之间关系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创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要摒弃重物质资源,轻人力资源;重物质产品,轻人才培养使用的观念。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通过发展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将人口大国逐步转化为人才强国。

三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牢牢树立依法执政的观念。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依法惩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说,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刚性手段,而以德治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柔性手段,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和谐。

四要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因此,我们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同时要注重研究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尤其要研究探索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形成规律和化解办法。

五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导,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妥善运用说服教育、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到既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又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中真正起到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从而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六、共产党员必须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从政党发展的历史来看,一般把为夺取政权而斗争的党叫做革命党,把已经取得政权的党叫做执政党。一个政党由革命党上升为执政党,标志着其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而党的社会功能也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执政党角度看,其社会功能主要的不是激化阶级矛盾,激发社会动荡,以消灭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而是整合社会力量,服务于整个社会,协调各社会阶级、阶层、集团的利益,以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求得社会的进步。因此,一个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这个党执政能力的高低强弱。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惟一执政党。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也就必须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本就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国土、民族、人口等众多因素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各个方面通过一定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动。只有把这些关系协调好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才能均衡发展,共同进步,从而把人类社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如果在任何一种关系的调解上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社会的畸形,甚至是动荡或倒退。因此,历史上任何国家的统治者,现实中任何国家的执政党,都必须高度重视社会整合中的利益关系协调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必须善于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我们国家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文化、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56个民族、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由此决定了我国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如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利益可以分为许多类别: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根本利益、具体利益;长远利益、眼前利益;共同利益、特殊利益,等等。利益的复杂性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整合社会中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多样化的出现,党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能力遇到了空前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要使不同的利益群体和谐相处,使整个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就要善于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二、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中国共产党除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私利。中国共产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从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来看,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要根据人民群众的现实状况、真实意愿和发展要求,根据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统一,来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目前,随着改革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主体和就业方式等方面都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实现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只有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使社会和谐发展,才能具体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

三、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执政党的主要功能。执政党的功能最主要的是整合社会力量,服务于整个社会,协调各社会阶级、阶层、集团的利益,以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求得社会的进步。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必须善于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为此,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形成公民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要把社会稳定放到党和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解决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但同其他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在整合社会,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实践中,必须牢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始终是最紧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必须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是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切实把中央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四、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的领导职能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执政地位,集中表现为党的领导作用。党的领导的基本职能和方式之一,就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局的工作,各方的要求,都是非常复杂的庞大体系,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利益。可以说,利益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由于社会历史的局限性,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实践中,往往习惯于首先从对自身、对自己的周围有利的角度去考虑,甚至有的不惜以损害他人利益、他地利益、整体利益为代价去追求个人利益、地方利益、局部利益。这种情况在我们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曾屡见不鲜。正因为如此,为了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我们党才几次制定治理整顿、宏观调控的政策,以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职能。

五、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前提。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鉴于“十年**”的深刻教训,反复强调保持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重要意义。他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也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指出: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人民群众可以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在实现社会稳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看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利益冲突、矛盾纠纷不断增多。特别是腐败现象的滋长和各种犯罪活动对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对党和人民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需要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民主,畅通广大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事务和其他社会事务的渠道,依法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合理地调整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将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健全法制,严厉惩治腐败,狠狠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稳定,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六、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对象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革的实质是对方方面面利益关系的协调。我们党在20多年的改革过程中,始终注意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从而使改革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了重大成果。当然,以协调各方面利益为实质的改革,不可能在同一时间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更不能用传统计划经济的方法,采用平均主义的方式保障公平。但是在改革中出现的某些方面差距过大甚至越来越大的问题,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表现在利益关系上,主要是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有所扩大,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国内经济制度与国际惯例尚有差距,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待业和失业人口与就业岗位间的差距较大,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间的差距较大,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等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认真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有效地推进改革的深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七、共产党员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中体现先进性

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基础,是加强党建的细胞建设。同样,十六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离不开建设和谐省、和谐市、和谐县等目标。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我们按照县十次党代会发展思路,提出建设和谐蓬安,这是符合客观县情、符合具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蓬安,既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又是我县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全体共产党员走在前列、共同努力,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实践、不懈奋斗。

第一,要在加快科学发展中体现先进性

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不发展、慢发展无以安居乐业,不全面、不协调难有社会和谐。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推动发展的实际效果来实现自身的先进性。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仅要体现在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上,而且要体现在带头做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各项工作中,体现在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实际行动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蓬安、保持党的先进性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但是,我们有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有畏难、自满和分散的情绪,缺乏顽强拼搏的“狠”劲、乘势而上的“韧”劲和埋头苦干的“钻”劲。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自满自足、求稳怕乱等思想上的“禁区”、“误区”和“盲区”,努力做到加快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全面发展的视野更加开阔,协调发展的措施更加有力。要增强带领群众科学发展的能力,联系各自实际,努力加强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扎实工作,推动蓬安新一轮的新跨越和新发展。

第二,要在增强城市创造活力中体现先进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构建和谐蓬安同样离不开创新,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形成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群众创造文化的整体合力。一是要加快改革开放,释放体制机制活力。近年来全县经济总量和人民收入有大幅度增长,其中最重要的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作为共产党员,应当增强全局观念,从蓬安发展大局出发,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开放,义无反顾地投身改革开放。二是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释放思想活力。蓬安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本质上是思想观念的差距。广大党员要站在时代变革潮流的前列,在更高层次上确立科学发展、统筹发展的新标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以思想的领先推动工作的率先。要带头形成团结友爱、平等互助、和睦融洽的社会风尚,使建设和谐蓬安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自觉行动。要进一步提高发展先进文化事业的能力,充分挖掘蓬安丰富的文化资源,破除体制性障碍,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激发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通过正确有效的引导,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导向。三是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释放科教人才活力。广大党员特别是科教战线的广大党员要带头创新创业,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提高科教竞争力,为构建和谐蓬安提供强有力的科教人才支撑。

第三,要在维护社会公平中体现先进性

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旨。利益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无不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维护群众利益,实现社会公平的难度,和计划经济时期甚至和前几年相比,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难度都大大增加了。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用创新的手段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求,要从法律、制度、政策的层面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遵循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的原则,努力建立起绝大多数群众能够得到较大发展实惠的分配机制和利益格局。要始终把扩大就业再就业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首要之举,通过完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体系,突出抓好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平台、就业技能培训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就业综合信息平台和鼓励创业政策平台等五大支撑平台建设,努力使就业和发展相协调。要通过调整财税体制、增加公共支出等措施,较好地兼顾国家、企业、群众的利益,兼顾发展过程中能力强与能力弱的群体的利益,兼顾改革中得益多与受益少的群体的利益,兼顾社会中先富与后富群体的利益,兼顾不同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当前,蓬安还面临着有限保障能力和不断扩张的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要加快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和所有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向困难群体延伸、向农民覆盖的速度,努力使困难群众有保障、使广大农民有保障,尤其要让失地农民、失业职工和失房居民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让他们过上小康生活,安居乐业。

第四,要在保持社会稳定中体现先进性

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而是通过建立一种维护社会稳定的机制,保证社会的和谐运行。依靠法律、依靠规章、依靠政策来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使基层的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不要上升到上一级;使人民群众内部具体的利益矛盾通过法律和市场经济手段解决,不要上升到群体性、政治性的矛盾,进而影响一方稳定。当前,蓬安正处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处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这将使经济和社会生活格局发生新的更加深刻的变化,一些长期积累或随之伴生的深层次社会矛盾将不可避免地显露出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必须从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牢固树立发展是政绩、维护稳定也是政绩的政绩观,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等手段,运用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维护稳定,为构建和谐蓬安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的实践中,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成为一面旗帜,共产党员不仅要在守法守纪、维护稳定工作中当表率,还要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担当中坚,通过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自觉为维护社会稳定做贡献。我们全体共产党员既要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定自觉性,更要致力于通过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机制,带动全市人民积极投身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要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导责任体系、大调解体系和大防控体系,着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高度重视和做好信访工作,真正把维护稳定工作纳入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综合指标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维护社会稳定的管理新格局,进一步打造好和谐蓬安。

第五篇:发挥工会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发挥工会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发展,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我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近年来,随着省委、省政府“改革抓企业,发展抓项目”重大决策和工业强省战略的逐步实施,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形势喜人。但是,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仍然是我省的基本省情。从这个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力推进我省和谐社会建设则显得尤其重要。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广大劳动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工会是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工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和工会作用的发挥,这也是新时期我省各级工会组织在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以省委、省政府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为指导,认真落实全总提出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从省情和甘肃工会的实际出发,以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为基本形式,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切入点,以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以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为推进我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一要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积极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障。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是包括全体职工在内的我省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也是构建和谐甘肃的根本所在。工会组织要顺应广大职工的意愿,在职工中大力宣传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来。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好地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为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建功立业。以深入开展百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为载体,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切实提高我省产业工人和各类新型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技术素质,培养一大批有较高技术素质的专业技工人才,为构建和谐甘肃,促进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实际,在各类企业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职工经济技术活动,评选职工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激发广大职工以创新精神投身生产建设,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积极培育和开发我省的精品名牌,促进我省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要积极协调劳动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新构架。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工会是社会经济关系,主要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协调劳动关系是工会的重要职责之一。当前,我省劳动关系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关系更趋复杂,劳动关系矛盾同过去相比呈多发态势。尤其是一些进城务工人员集中的建筑、服务、餐饮行业,受资方(或用工方)追求最大利润和劳方处于弱势等因素的影响,各种侵害职工权益的问题较为普遍,劳资矛盾比较尖锐。工会要适应社会转型期的需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积极争取政府(行政)的更大支持,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积极参与处理各种劳动纠纷,促进劳资双方互利双赢、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三要切实履行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积极参与协调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甘肃,必须妥善协调、统筹兼顾包括广大职工群众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我省军工、煤矿等资源型企业较多,受资源枯竭、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一些企业经济效益差、职工生活困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在企业改革改制中容易引发一些矛盾。工会组织要在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的同时,突出表达和维护职工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代表职工的利益,反映职工的诉求,构建党政与职工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切实保护职工合法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权益。积极推动各类所有制企业建立健全职代会或相应制度,大力推行厂务公开制度,保障职工对涉及自身权益和劳动关系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落实法律赋予职工的各项民主政治权益。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建立健全扶贫帮困工作机制,推进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并切实发挥作用,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以及

下载浅谈高等教育大数据的作用及其构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高等教育大数据的作用及其构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数据构建各地医疗机构竞争新格局范文合集

    中国数字医疗网HC3i大数据构建各地医疗机构竞争新格局随着中国实力条件的成熟,大数据浪潮势不可挡。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

    电力大数据的作用有多大?

    电力大数据的作用有多大? 有专家认为,电力大数据是一场变革,它不仅改变了电网、厂商的发展,还改变了电力系统今后的运作方式。很多人认为,大数据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电力厂商(电厂......

    基于大数据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系统的思考[范文]

    基于大数据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系统的思考近三年,P2P向信用中介的演变,实质上打破了我国严格的金融牌照管理制度。P2P业务演进的广度和深度远超预期,对传统金融的渗透日强,且跨......

    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的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 验 报 告 专业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名称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 项目名称 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的作用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实验日期 2015/11/3......

    关于大数据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 1.关于大数据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单选题1分)得分:1分 o o o o A.大数据的运用能够杜绝抗生素的滥用 B.大数据的运用能够维护社会治安 C.大数据的运用......

    浅论治安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作用

    浅论治安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作用 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较轻的案件,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劝说、教......

    构建和谐社会检察机关应发挥什么作用[精选合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治国理政目标。中央领导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构建和谐社会检察机关应发挥什么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治国理政目标。中央领导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