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型森林旅游开发的探讨——以湛江特呈岛为例

时间:2019-05-12 01:2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岛型森林旅游开发的探讨——以湛江特呈岛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岛型森林旅游开发的探讨——以湛江特呈岛为例》。

第一篇:海岛型森林旅游开发的探讨——以湛江特呈岛为例

摘 要:本文对湛江特呈岛森林旅游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其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推动和加快特呈岛旅游开发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海岛型;森林旅游;特呈岛

海岛森林旅游主要以被誉为“海底森林”、“海底绿岛”植物——红树林为依托。红树林是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类型,也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它具有防风固堤、减缓自然灾害、保持水土和维护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发展海岛型森林旅游业也是红树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最佳途径。又因其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前景极其广阔,值得探究。一.研究区概况及旅游发展现状

特呈岛位于东经110°25′~110°27′, 北纬21°09′~21°10′, 目前,岛上有湛江红树林国家保护区、桉树林、竹节树、红礁石、樟园、听涛公园、度假村、冼太庙、文化楼、陈武汉住处等旅游景点。特呈岛特色景点——红树林,拥有面积达1000多亩、树龄近500年,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区,也我国海岸最古老美丽的红树林群落之一。该地主要以白骨壤单优群落和白骨壤及红海榄混交群落为主[1],树种有白骨壤、桐花、红海榄、木榄、秋茄、海芒果等。

二.特呈岛森林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一)开发理念落后,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

以传统的开发模式去开发海岛森林旅游,缺乏实地调查深入研究和进行全面科学的论证、评估和规划。在没有科学论证和总体规划的条件下,开发者急功近利,盲目地开发旅游项目,出现了对旅游资源“重开发轻保护,或是只开发不保护”的现象,因而导致资源受损、生态退化;开发出来的旅游项目不完善,重复浪费,且毫无当地旅游特色。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

交通不便是制约特呈岛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从湛江码头到特呈岛,目前主要依赖渡轮、水上巴士和快艇等交通工具。轮渡营运时间分配不当,且环境不舒适;水上巴士危险系数大,价格较贵;快艇收费不透明,速度太快且没有救生设备。

服务设施滞后,也阻碍了旅游的发展。目前没有专门购物超市和餐饮服务点,更缺乏基本的住宿条件。

(三)旅游项目缺乏特色,没有突出品牌

特呈岛森林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投入有限,景点开发力度不大,未能形成独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效应的旅游产品。

(四)社区参与性不强

目前特呈岛旅游业吸纳就业人员的渠道单

一、狭窄,社区居民没有享受到优惠条件,因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 特呈岛森林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整合旅游资源,突出旅游精品

立足海岛型森林生态优势,科学合理整合资源,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打造具有品牌、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海岛型森林旅游产品”,也是促使快速发展有效途径。按照保护优先、因地制宜、资源整合、合理布局、时序开发的原则[2],研究编制区域海岛森林旅游业发展规划,做到有序推进、重点突出。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旅游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旅游客源市场。发展海岛型森林旅游业,需要资金的支持,特别是促进区域旅游整体发展,更需要大量资金。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特呈岛的森林旅游可参与市场运作,由政府引导、民间关注,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完善和规范服务接待设施、基本配套设施。在旅游涉及“吃、住、行、娱、游、购”六大要素中,深度开发森林旅游特色产品。扩大海岛型森林旅游产业规模,以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获得突出的产业生产效益。

(三)加强管理力度,完善森林旅游管理体制,促进红树林的保护

加强旅游行政执法力度,对森林资源有效控制,防止森林资源被破坏。以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作指导,合理开发和保护红树林。加强与完善生态旅游立法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特呈岛应在现有的国家法律、法规下,结合本地需要制定出相应政策与条例,完善管理体制。

(四)妥善处理与海岛社区渔民的关系问题

妥善处理与海岛社区渔民的关系,是发展海岛旅游至关重要的环节。注意协调好当地政府、企业与渔民之间的关系。旅游地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着海岛型森林旅游发展成败的大问题,也关系到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当地民众积极参与旅游接待活动,使游客能体会到原汁原味、内涵丰富的旅游经历,从而使社区渔民得到经济实惠,自觉维护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五)加大人才投入,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首先,应重视自身队伍的建设,要认识到提高水平和能力的至关重要性。可以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到大、中专院校学习深造,提高专业知识、业务管理水平和素质培养。其次,可以引进适当的人才。

第二篇:浅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例

浅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

——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例

摘要:近年来,文化体验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文化遗产旅游更是文化旅游中的重头戏。本文主要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开发保护角度进行探讨,提出现存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遗产旅游 兵马俑 开发保护

一.遗产与遗产旅游

(一)遗产与遗产旅游

遗产一词源于拉丁语,其含义指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根据世界遗产公约定义,遗产可以分为三类,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自然遗产则是指一些质朴原始的自然风景地,包括未经砍伐的森林,没有筑坝的河流等等。文化遗产包括历史以及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思想、价值与信仰、建筑物与纪念物、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艺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传统事件与节日活动,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据此文化遗产又可以区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是指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可移动文物是指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又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等。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指自然和文化价值相结合的遗产,例如我国的泰山、黄山。

关于遗产旅游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角度就有不同的定义。不过一般认为,遗产旅游是指关注我们所继承的一切能够反映这种继承的物质与现象,从历史建筑到艺术工艺,优美的风景等的一种旅游活动。

(二)文化遗产旅游

1、文化遗产旅游

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高质量的人文旅游资源,凝聚了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了当地某一时期的人文特征和精神,能满足旅游者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高层次需求。文化遗产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2、文化遗产旅游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对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调查显示,在商务,度假,购物,探险以及文化体验5种旅游动机中,文化体验的动机居于首位。随着2006年6月10号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确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开始在全社会推广,文化遗产旅游趋势在不断地增长。

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一)开发与保护相互促进

从文化遗产的资源属性来看,具有脆弱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因此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是文化遗产旅游中最重要的课题。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为文化遗产旅游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而文化遗产旅游的广泛开展,则有进一步的增加了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开发与保护并举

文化遗产旅游是基于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的开发,文化遗产的原生性决定了文化遗产的不可重生型,而不可重生性又更好的保证了遗产的真实性。在理想状态下,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与开发应该并举,达到双赢。

三、我国文化遗产旅游现状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我国的文化遗产独具特色,将自然与文化完美结合,反映出了东方人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并提出了“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宗旨,不仅推动了我国文化遗产旅游的快速发展,并且也加强了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如今,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文化的体验需求日益增加,文化遗产旅游的热潮已经逐渐兴起;公众的保护意识日渐强烈;遗产旅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虽然文化遗产旅游在我国发展势头正劲,但总的来说我们还处于文化遗产旅游的初级阶段,这其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法律存在漏洞。虽然国家对文物遗产保护与管理已经出台了相应措施,可是像《文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暂行条例》等条例出发点不同,各自界限模糊,漏洞很多,不法人员乘此钻空的例子数不胜数。其次,资源开发过度。过度的游客数量使本来脆弱的遗产更陷入危险的边缘。再次,没有创新,千人一面。只要和文化沾边的都是清一色的仿古建筑,清一色的劣质文化工艺品,游客的好奇心早已变成索然无味。另外,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在景区大兴土木,肆意增加设施,破坏文化遗产。

秦兵马俑作为我国最早一批的文化遗产之一,可以说,开发保护到现在,已经日渐成熟了。本文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例,从兵马俑的现状,问题再到解决措施,作出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四、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开发与保护

(一)兵马俑现状 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坐落在陕西临潼区,距秦始皇陵东约1.5公里处。现已发现一号,二号,三号坑,这三个坑呈品字状分布,另外还有一个已经挖好还没有装兵马俑的四号坑。

兵马俑的开发保护管理体制是分开的。陕西旅游集团公司主要进行投资建设景区,而兵马俑博物馆则负责文物考古挖掘研究。07年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开发建设的世界唯一秦文化体验之城——兵马俑国际旅游广场完工,这个广场是秦兵马俑博物馆馆前唯一配套的文化旅游商业区,是秦兵马俑博物馆出入必经之路,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入驻有特色餐饮、特色小吃、特色手工艺制作、旅游纪念品开发及销售、通信等旅游相关服务、零售行业等商家,是兵马俑博物馆的主要旅游配套设施;另外,关于兵马俑的挖掘研究,博物馆工作人员从兵马俑问世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停止过。随着考古挖掘活动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文物,遗迹发现。并且随着技术方面的日渐成熟,兵马俑也更完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兵马俑作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是游客来陕西旅游的首选。据西安旅游局最新数据统计,2012年双节期间,秦陵兵马俑博物馆共接待人次39.12万,同比增长23.03%,创历史新高。

(二)秦始皇陵兵马俑景区存在问题

1、实行联票制,收费捆绑

兵马俑从2012年3月1日起,兵马俑景区实行一票制(包括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百戏俑坑博物馆和石铠甲俑坑博物馆),旺季期间,即每年3月1日到11月30日,全价150元,凭学生证为80元,淡季即每年12月1日到次年2月底,全价为120元,凭学生证为60元。这样的联票设置,对大部分游客来说,不符合只想看兵马俑的初衷。不过,景区规定,只有购买联票才能参观兵马俑。从表面上看,五个景点150元的票价并不贵。但实际上,因为景区并没有明显标志告知、而且景点过于分散、乘坐转运车要排长队、旅行时间限制等种种原因,很少有人能将所有景点全部参观。所以为没有参观的景点买单,无异于变相涨价。

2、规划欠缺,商业化太过严重

从兵马俑售票口到大门有一段距离,沿途都是仿古建筑,但对游客来说,景区大门到兵马俑的距离有点远。另外,兵马俑博物馆里一号坑和铜车马最受欢迎,一到旺季或者节假日,这两个地方都会近乎瘫痪。

景区门口管理混乱,社会车辆乱停乱放,黑车拉客现象严重,小商贩沿途叫卖,造成交通堵塞。

最有趣的就是,连当时发现兵马俑的那个陕西人杨继德也火了,签名售书,还有个名誉馆长的噱头。真可谓震撼世界的兵马俑,前途无量的淘金场。

3、缺乏人性化服务

从售票口到门口停车位,都没有必要的提示牌或标志。景区服务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兵马俑馆内详列的文字讲解比较详细,馆内讲解员则是讲解雷同,甚至基本没有讲解提示。

4、事企分开,缺乏沟通

从07年开始,秦始皇陵景区按照事企分开的原则,将文博单位和旅游企业从资产、人员、管理等方面彻底分开。

这种事企分开的制度,使得一方面在潜心研究,另一方面却在进行无限制的开发建设,一心追求利润,保护与开发分离。像兵马俑周围的景区开发都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档次低,而兵马俑却开发的过渡商业化。这种各收各的钱,各管各的事,为各部门的小利益驱动,而放弃了集体利益,使得景区发展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三)关于兵马俑保护开发的改进措施

1、制定法律

放眼世界,无论欧美,还是日本东南亚,他们文化遗产旅游保护的最坚强后盾无一例外就是完善立法。比如英国有一套大到《国家遗产法案》小到《珍宝法施行细则》还有各种规划开发的法案及细则的保护体系。因此,兵马俑的开发保护与管理体制等方面都亟需一套完备的可参考的法律体系。

2、门票人性化,靠服务取胜

首先,景区管理部门应采取联票和单票相结合的方式供游客选择。其次,联票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游客的时间安排和兴趣选择,最大程度地调动游客购买的欲望和积极性,让游客觉得物有所值,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甚至口口相传,营造口碑效应。

从兵马俑景区长远的发展来考虑,更应该在旅游上做文章,相对于门票经济,游客在目的地的各种消费才是大头。因此特色的服务业更为重要。开发景区的综合资源,给游客提供多种内容的消费,提高旅游的综合收入。

3、利用文化产业带动

美国人凭借恐龙文化在全世界赚钱,Disney电影更是在全球轻松完胜。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文物开发保护的新模式,既可以虚拟开发,不破坏文物,也可以有可观利润,还可以增加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因此,我个人感觉我们需要大力培养吸收这方面的人才,打造以秦俑为主题的动漫游戏,或者建立一个兵马俑主题公园,对尚未挖掘的俑坑进行虚拟未来开发。另外,影视行业也可以利用兵马俑题材等等,形成一个以兵马俑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

4、社会力量参与保护,时尚文化宣传

兵马俑的保护开发,到头来还得靠全民的力量。政府支持很重要,但这未免显得很单薄。像巴西,有专门的民间组织协会等主动宣传保护。像韩国定期都会召集韩国明星拍韩国旅游宣传片或者微电影,利用韩流在中国的流行向我们宣传。

我们前一段时间,汉服运动很流行,各大高校学生齐聚弘扬汉文化,就我本人而言很支持这种活动,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各大高校学生设立相应组织团体,一起保护兵马俑。另外,我们也可以发挥时尚文化方面的优势,明星宣传,建立兵马俑保护基金会等措施。

5、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 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与社会各部门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与旅游相关的部门,都必须目标一致,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走保护开发,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像秦兵马俑景区,可以逐步推行风景,文物,旅游等合一的管理体制,一个机构,几块牌子,合署办公,形成发展旅游的合力,更好的管理兵马俑景区。

6、合理规划,建立完整体系进行开发保护

针对兵马俑博物馆,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完整的资源体系。明确好资源等级,进行分期分层分级开发。对兵马俑周边隐形的景区进行更好的开发,为兵马俑博物馆提供更好的辅助景区。

培养专门人才,进行专门保护,开发有特色,有质量,独一无二的旅游产品,成立民间协会,自觉监督假货。

兵马俑的形象就是秦文化。我本人觉得把兵马俑的形象与西安市的城市旅游形象结合起来会更好,既很好的宣传了西安市,又可以加深当地居民保护保护兵马俑的意识,把兵马俑当成骄傲,更容易的形成自发保护。

政府要提供更完善的保障体系。首先政策方面,要提供政策倾斜,利于开发。建立权威的开发开发保护小组,打破博物馆和旅游公司各自管理的界限。再次人才方面,陕西高校众多,可以建立相应的人才储备,加强人才激励,鼓励大学生更多的投身兵马俑的开发保护中。市场保障方面,在本土扩大媒体宣传,保证本地客源,然后再扩展外地旅游客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兵马俑景区企业竞争力的保障,严厉打击黑导,非法旅行社,非法企业,确保市场环境秩序良好。安全保障方面,加大安全意识宣传,制定更详细的安全细则,并可以形成一个紧急事故的救援网络,最大限度的保障游客安全。

五、结语

在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兴起的大背景下,我国在遗产旅游方面的潜力很大。像兵马俑这样的世界级的遗产资源,我们可以更好更完善的开发保护,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遗产,又能造福千秋,达到双赢。总之,我国的遗产旅游前景很好,我们对此信心十足。

参考文献:

[1]邹统钎等.遗产旅游发展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2]段宝林,江溶.山水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梁文慧,马勇.澳门文化遗产旅游与城市互动发展[M].武汉:科学出版社.2010.[4]西安市旅游局官网,第一旅游网,中国旅游新闻网.[5]马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2):13-17.[6]邓明艳,罗佳明.英国遗产保护利用与小区发展互动的启示[J].生态经济.2007,(12):141-145.[7]邹统钎等.遗产旅游管理经典案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8]龙京红.旅游景区经营中“两权分离”问题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2005,(5):38.学年论文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论文成绩:

论文题目: 浅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

——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例

所在院系: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所在班级:09旅游管理

学生学号:00939009

学生姓名:赵晨晨

指导教师:吴松岩

完成日期:2012年11月14日

第三篇:旅游策划书——以南阳为例

旅游策划书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

————以历史文化名城南阳为例

策划提纲

一、策划背景分析

二、市场分析1、2、3、旅游动机与方式 客源市场分析 替代分析

三、旅游形象定位

四、旅游形象要素设计

五、旅游形象传播策略

策划方案

一、策划背景

1、地理区位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因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故称南阳盆地。南阳是豫陕鄂川渝交界处区域性中心城市,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物流、交通中心。

南阳地处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长度在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

2、旅游业发展状况

南阳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拥有众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和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是全国楚文化与汉文化最集中的旅游区之一,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胜地之

一。南阳伏牛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内乡县衙、西峡灌河漂流、卧龙岗武侯祠、西峡恐龙遗迹园等被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

近年来,南阳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资源得到迅速开发,旅游品牌知名度大大提高,旅游收入飞速增长。特别是2012年9月16日至22日中国农运会的成功举办,大大的提高了南阳的知名度,同时也增强了南阳旅游业的品牌影响力。但是,南阳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发展迅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并且长期的不到解决,极大的影响的其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市场分析

1、旅游动机与旅游方式

(1)南阳有大部分游客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单纯观光旅游为主,而科

学考察、商务会议等的游客则较少

(2)调查表明,南阳的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西峡

恐龙遗迹园、淅川丹江大观园、内乡宝天曼风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其他景点,这与景点自身的独特性和旅游开发宣传密不可分

(3)从旅游方式上看,以团队游客为主,散客多为近距离游客,其中家庭旅

游所占比重较大

2、客源市场分析

(1)南阳旅游者以中近程游客为主,远距离游客较少,但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由于受知名度的制约,游客大多为周边地区、省市。在游客构成中,男性游客多于女性游客,中青年游客居多,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体验性旅游为主。停留时间较短,重游次数低。

(2)对南阳旅游的了解程度。游客对恐龙遗迹园和丹江大观园的了解程度高于

对南阳的了解程度,主要是由于景区的宣传工作到位。

(3)对南阳旅游信息的了解途径。电视、广告、网络和书籍杂志是主要了解途

径,他人介绍和探亲访友的影响率较低。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网络对旅游地的宣传占很大比重,因此完善的网络宣传体系至关重要。

(4)近年来,由于南阳对外开放力度的增大,来南阳旅游观光的国际游客逐渐

增多,入境旅游业迅速发展。

3、替代分析

(1)恐龙遗迹园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恐龙蛋化石为主要展品的西峡恐龙蛋化石

博物馆,有世界唯一一座以恐龙蛋化石原始埋藏状态为特色的恐龙蛋遗址展馆,与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广东河源恐龙博物馆相比,资源独特,垄断性强,知名度高,有很强的竞争力

(2)内乡县衙是我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县衙,是豫西南最大古建筑群,具有

较高的科考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独特性强,替代性弱。

(3)老界岭地质生态旅游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登高寻幽、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理想园地。虽然近距离内有其他生态旅游区,但由于知名度高,竞争性强,生物多样性广等优势,替代性较弱。

(4)丹江大观园、西峡灌河漂流等景点与周边地区景点雷同性较高,知名度

相当,竞争激烈,缺少垄断性,替代性强,难以形成形象亮点。

三、旅游形象定位

历史文化内涵的久远和丰厚是南阳旅游形象的基础,根据南阳境内的武侯祠、商圣祠等历文化景观,因此可将南阳名人文化和汉文化凸现出来。同时主题宣传口号你设计为:“南都帝乡,四圣故里,卧龙之地,灵秀南阳!”

另外,可根据老界岭自然风光、丹江大观园和恐龙遗迹园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开展养生旅游项目,把南阳旅游形象定位为“中原氧吧,神韵南阳”

四、旅游形象要素设计

(1)旅游徽标由于西峡恐龙遗迹园在全国知名度较高,可把旅游徽标设计成椭圆形,外围是红色的南阳旅游的英汉标示,内围是一个恐龙侧身前望的形象,似在欢迎前来旅游的游客,以突出南阳恐龙的知名度。

(2)吉祥物方案

一、为了配合旅游徽标的形象,把吉祥物设计成一个憨态

可掬、活泼、可爱的小恐龙,是游客第一眼就喜欢上它。而这个恐龙取名为龙龙,可以是五颜六色的。七样颜色成为一个组合套装。

方案

二、由于南阳刚举办过的第七届农运会,可以借助农运会的名气,沿用农运会的吉祥物——牛牛,二者合而为一。

(3)门票门票的式样、风格应艺术化、个性化,并同景点内容和产品主题相

一致。门票上除印刷各景点风光及文字说明外,还应添加南阳旅游宣传口号及旅游路线、旅行社地址、购物商场,使门票成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宣传品。

(4)标识牌 南阳由于地形所限,市内交通路线多而蜿蜒,但交通标示牌却较

少,因此应在各个交通岔口树立醒目的标示牌,指引游客活动。标识牌应与国际接轨,向国际游客接待发展,树立多种语言标识牌。

(5)美食美食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特殊的旅游吸引物。南阳糊辣汤、南

阳油茶、玄妙观斋菜、镇平烧鸡、博望锅盔、新野臊子、新野板面、唐河肘子、白土岗辣子鸡、醋焖鸡、阎天喜饺子、方城烩面、丁老二米线、社旗桥头黄焖鸡,盆窑猪蹄等。南阳糊辣汤区别外地胡辣汤,有南阳当地特色,浓淡适口,胡辣鲜香。

五、旅游形象传播策略

(1)形象广告宣传

包括南阳旅游广告的设计、传播媒体的选择、推广方式等。现在传播媒介以网络为主。

(2)公共关系传播

积极参加、组织各种与旅游有关的展览会、交流会、研讨会、招商引资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的公关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有广泛影响的新闻媒体记者、著名作家来南阳旅游参观,以扩大知名度。

(3)旅游节事活动

以南阳的传统节日或特别的仪式为标志的庆典,如中国重阳文化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敬拜智圣诸葛亮盛典

(4)网络媒介

不断的完善南阳旅游网站,力争进入各主要网络搜索引擎,与热门站点建立友情链接,利用电子邮件发送传播旅游形象的电子宣传品。

第四篇: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中国目前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但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

最近,国家林业局组织完成了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这次清查从1999年开始,到2003年结束,历时5年,动用了2万余调查和科研人员,耗资6.1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第一次对大陆国土面积全覆盖的森林资源调查。

清查结果显示:中国目前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0.53亿公顷,即7.95亿亩,蓄积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两次清查间隔期内,中国森林资源变化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增加1596.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加到18.21%,增长了1.66个百分点。

二是森林蓄积稳步增加。继续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森林蓄积量净增8.89亿立方米,年均净增1.78亿立方米。

三是森林质量有所改善。林分每公顷株数增加了72株,蓄积量增加了2.59立方米,林木平均生长速度加快。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比例增加了3个百分点。龄组结构、树种结构发生可喜变化。

四是林种结构渐趋合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面积比例上升了21个百分点,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已初见成效。

五是林业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趋向多元化。森林面积中,非公有制达20.32%;未成林造林地中,非公有制达41.14%.六是林业发展后劲较大。未成林造林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据统计2001年以来每年增长造林面积800万公顷以上。中幼林比例已达67.85%。

中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

第五篇: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以丽江为例

、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宝贵财富,它因其具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而成为当今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我国自1987年故宫、长城等第一批世界遗产入选以来,已拥有35处世界遗产,其中包括25处世界文化遗产、6处世界自然遗产、4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世界遗产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遗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索取,使我国的自然文化遗产正处在有史以来的高压力和高损耗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利用遗产,在既遵守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时, 又能 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因此,本文以丽江古城的开发与保护为例,通过对“丽江经验”的借鉴,就我国在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与对策。

丽江拥有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古老的东巴文字、丽江古城、纳西古乐、茶马古道、白沙壁画等。伴随着旅游业的兴旺,丽江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丽江伴随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

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饮食文化、土特名优、手工艺、民风民俗等在商品经济的充斥下正在消失。外来人口的流动、转换、冲击,给当地的本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二)管理跟不上,落实不彻底

对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者的大量进入,超负荷运营,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的破坏等

旅游区过度开发,导致社区文化真实性的降低 忽视传统文化内涵挖掘,造成旅游形象“符号化” 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的滥用是较为典型的现象的。保护意识薄弱,传统文化面临“空心化”危机

10年来,丽江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改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创造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丽江经验”。

一是政府主导,思想统一,上下联动,夯实基础

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出现了打旅游旗、创旅游牌、唱旅游戏的局面,掀起了全民做旅游的新高潮,个体、集体、国营、各种不同经济组织都纷纷参与旅游业,二是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

1998年国务院作出长江中上游天然林区禁伐的决定,从保护全市的生态环境出发,关停了一批有污染的企业。同时,加强了对古城的三线入地和排污系统工程的建设,三是创品牌、造声誉,扩大影响力,立足自身特色、坚持不懈打造旅游精品品牌 先后打造了丽江古城、玉龙雪山、三江并流,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老君山等品牌,使之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丽江旅游产品;

四是让利于民,着力提高全社会发展旅游业的意识

过通过发展旅游,加强了天然林保护,营造人居环境;加强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发掘、传承,开发了纳西古乐、丽水金沙等一大批文化旅游产品

(一)思想上的误区 把旅游资源开发与遗产保护对立起来。

由于有些遗产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不当行为或过度开发的情况, 给遗产的保护带来了不良后果, 从而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旅游开发会有损世界遗产保护的印象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不透彻。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不仅指代际的纵向公平,也指当代人之间、各地区之间代内的横向公平, 不能因要保护后代人利益而剥夺当代落后地区人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把列入《界遗产名录》为永久的光环 被列入《界遗产名录》,方面确实是一种荣誉,但不能把它当作一块金字招牌、棵摇钱树, 任意开发和利用。而要完整地、真实地保护这份遗产,保证不存在任何损毁与破坏的危险, 并且完好地传给子孙后代,使它得到永续利用

(二)管理体制上不科学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世界遗产地的管理体制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制, 落后保守, 加之,管理效益不高, 利益归属多主体化和多层次化,利益分配机制未理顺。

(三)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有法律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主要有:《中国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它们只是有关世界遗产某一部分的立法,还未出现一套完整的专门的法律体系, 容易造成一些执法中的懈怠

在遗产保护方面, 还有一些诸如资金缺乏问题,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才不足,技术困难 学术研究滞后等问题的存在。

三 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资开发关系的建议(一)树立正确观念,重视遗产保护。采取辨证的观点看待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合理的开发利用,没有开发的保护是没有根基的保护,没有保护的开发是不可持续的开发, 会带来不良后果。运用发展和公平的观点处理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

在对待遗产时, 一要运用发展的观点 要清楚遗产是一代一代累积下来的,并非某个时代原封未动的遗留。二要运用公平的观点 要求我们在开发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保护好遗产,留给后代人享有世界遗产的同等权利;

(二)完善立法,建立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

目前, 国内已有几部相关法律条文颁布实施(前文所述),但还不够完善, 且不是专门的遗产保护法, 要明确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以及对发展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明确规定,并且要严格执法。

(三)改变管理体制,实现有效保护

要在管理主体的选择上, 最好有当地人的参与, 这样有了遗产保护资金、人才、技术及舆论支持等方面的保证,有利于实现有效保护。

(四)多做宣传教育,引起全社会重视

世界遗产是人类共有的珍贵财富, 我们要倍加保护和珍惜。宣传的形式可以是拍专题片,公益广告等形式,还可以在遗产地的景区范围内进行有声的或无声的宣传教育。

(五)优化产品开发模式,走“文化旅游”的道路

我们要在尊重文物的完整性、真实性的基础上, 放开眼光,充分挖掘遗产的文化内涵,多打“ 文化牌”,多做文化方面的文章, 提高遗产地旅游的原动力, 创造力和生命力,(六)认清遗产特性,多做“ 软开发”

开发不能仅仅理解为经济开发, 要在认清遗产特性和价值的基础上,合理有序地开发 软开发”是指考察研究、审美实践,不断发现和发掘风景区的科教、游览和山水文化创作体验水平,“ 软开发”可无止境地进行。

四 结语

总之,要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 须从多方面进行配合和创新, 不能只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 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 度”,只有二者协调发展, 才能实现旅游业发展与世界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达到二者的双赢。

下载海岛型森林旅游开发的探讨——以湛江特呈岛为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岛型森林旅游开发的探讨——以湛江特呈岛为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