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体育的理解与作用(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2 12:5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对体育的理解与作用(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对体育的理解与作用(小编推荐)》。

第一篇:关于对体育的理解与作用(小编推荐)

关于对体育的理解与作用

体育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体育(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体育运动使人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竟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自信心、自制力、进取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紧张而激烈的竞赛对人的心理品质即使严峻的考验,也是修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时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很重要。通过体育教学和身体锻炼,学生可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并使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因此,作为一种教育的体育运动,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增强人的体质过程中,还包含着培养、开发和提高智能的教育因素。

有人曾经用这样一段话来概括人才的现实意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意志品质,健康的体魄,而笔者认为健康的体魄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最根本的基础。请看三则材料: 2006年12月23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并宣布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

2007年4月29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北京市政府在北京朝阳公园举办“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现场启动仪式,标志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

调查显示,在1335名大学生中,超过半数的被访者认为自身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仅有33.78%认为自身处于健康的状态。各年级对身体健康的自我评价也存在明显差异,年级越高的大学生对于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越趋于不健康的状态。原本以为二十岁出头的大学生该是充满活力、喜欢运动的人群,但调查报告表示,尽管超过83.75%的被访者喜爱体育锻炼,却有68.35%的大学生每周除去体育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不足两次,且每次运动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除了学业压力,很多大学生把业余时间花在上网、电脑游戏、唱歌上。据一项调查目前一半以上的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奉献”给了电脑,打电子游戏,看电影,聊天,学习等等。似乎现在绝大部分的事情是都可以利用网络搞定的,这其中要“归功”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然而,随之带来的的影响是,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被急剧压缩,以至于可以说是除了上课、吃饭、休息之外许多大学生已经被电脑“锁住”了,一坐可以持续至少三五个小时,长的可达一天甚至是几天,长期坐在电脑旁辐射对眼睛皮肤的影响与破坏,但单单就是坐在那腰、背、脖子如何能经得起这样的折磨,这是对身体物质方面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体育活动方面的引导势在必行:

一、体育运动的意义 生活奔小康,身体需健康;国家谋富强,体育要兴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体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体育不仅是确保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保证,也是提高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党的十六大提出,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二、体育运动的作用和魅力

1、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为健康的人格提供物质基础。著名的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曾说:“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张伯苓也曾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处处体现着德育的功能。体育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对于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对于人的意志品质、自信心、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可以通过育体进而全面育人。没有体育,素质教育就无法落实。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健康的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中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意志,培养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

运动项目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性强的特点,人们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运动本身可以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使人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3、体育锻炼可以宣泄不良情绪,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育锻炼可以调节心精,振奋精神,有助于大学生不良情绪宣泄。心理疾病与人长期情绪低落、烦躁、压抑等有关。但体育运用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改善心理的不良反应。神经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当人体进入运动状态时,在大脑主管情感的右半球立即兴奋起来,参加者进入一种愉悦氛围中,体会到成功的快感,以达到精神振奋。大学生由于持续紧张学习,极易造成身心疲劳和精神衰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他们的身心放松,消除疲劳。同时,在体育锻炼中可以使他们长期压抑的情绪通过宣泄的方法发泄出来。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对缓解人的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4、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人际交往,促进身心和谐。学校的体育锻炼都是以群体活动形式居多,是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手段。体育活动在许多场合通常成员之间是自由组合形成的,这些参与者通过彼此在活动中的联系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活动中人们交往较为直接、随意,并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很容易消除学生交往中的紧张心理,这种游戏群体是学生个体所参与的脱离家庭以外的,最初的借以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并得到个性方面陶冶的社会群体。因此通过游戏群体及其活动对学生人格发展有重大影响。一方面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交往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游集体中成员对体育活动的共同行为倾向和价值观,使学生内心世界彼此沟通,进而又彼此友爱的感受和心理倾向,这既有利于减轻个人的孤独感,又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可见体育锻炼在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促进心理相容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培养学生体育爱好的有效措施

1、确立健康投资意识。运动是要付出时间、精力和费用等代价的,但却是一本万利的投资行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何乐而不为?

2、养成科学运动习惯。其一,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切忌无节制地“暴练”或无限期的“休眠”。做到每周运动3次以上,每次运动30至60分钟,保持中等运动强度。其二,掌握两项以上的运动技能。一项是自己可控制的个人项目,如跑步、拳操等;另一项是需要客观条件的团体项目,如各种球类活动。

3、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没有合理营养、充足睡眠和良好心态的支撑,运动反而有损健康。饮食要规律,结构要合理,尤其要吃好早餐,节制夜宵;睡眠要充分,切忌熬夜,保证7至8小时睡眠时间;学会宣泄与排解不良情绪,通过运动、娱乐、倾诉等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因素,也是个体或社会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必要前提。健康既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竞争的世纪。在一个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里,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对人类来说是宝贵的,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以及美好理想的实现。而体育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活动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良好的体育消费行为习惯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

上好大学的每一节体育课是我的愿望,喜欢体育运动,创造一个成功的自我。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书本上多没有的知识,亲身体验体育精神和实践,感受健康体育和完善人格的培养。感受体育的每一个动作,细心听取老师的每一句讲解,在有规则的活动中感受快乐,积极进取在运动中收获成功!

第二篇:对执行力意义与作用的认识与理解

对执行力意义与作用的认识与理解

执行力是政府机关履行职责、推进工作、完成任务、服务群众、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科技、知识产权部门加强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强化科技管理与服务,切实推进科技创新,把今年“科技创新年”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的迫切需要。

1、执行——执行就是将想法变成计划、目标和战略,并将其落到实处、变成结果的过程,是一种暴露现实问题并根据情况采取行动的的系统化的流程。

2、执行力——执行力可分为狭义与广义,狭义的执行力可以是指一个人的执行力或某一件事的执行力等;广义的执行力是指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执行力,也即团队、组织在达成目标过程中所有影响最终目标达成效果的因素,对这些影响效果的因素都进行规范、控制及整合运用的能力。执行力,就个人而言,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对于一个组织,则是长期战略、工作计划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

3、政府执行力——在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执行力一词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那么,政府执行力在不同学科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从法学角度看,政府执行力代表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执行力代表政府行政效率的大小和效益的多少。从社会学角度看,政府执行力代表政府处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纠纷的能力。政府执行力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是指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通过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决策、战略计划等行为,对各种资源进行使用、调度和控制,有效处理政府日常事务所表现出来的政府内在的能力和效力。狭义是指各级政府决策、执行决策、监督决策执行所表现出来的行动、操作和实现能力及效力。

4、执行力的重要作用——执行力是一个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组织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组织的战略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这时候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战略与执行就好比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给予实践方向性指导,而实践可以用来检验和修正理论,一个有战斗力,能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组织一定是个战略与执行相长的组织。执行力对企业来讲是竞争力,市场竞争法则就是优胜劣汰,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对军队来讲是战斗力,军令如山、军中无戏言,执行力关系战争的成败、战士的生命;对党来讲是执政能力,关系党的执政党地位,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人心向背,党的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对我们政府机关来讲就是依法行政、服务人民的能力,关系责任型、效能型、服务型政府建设,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科技部门工作职能的履行和全市科技工作的发展,关系到群众对科技部门的满意度;对我们每一个干部职工来说,就是立足岗位、胜任工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二、对提高机关工作执行力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

1、事业心、责任感是执行力的思想保证。一个单位、一个组织要有较强的执行力,它的全体成员必须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要着眼于“严”,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事业心、责任感来源于理想的追求、事业的进取、工作的奔头。通过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既讲大道理,追求远大理想,树立宗旨意识;也讲平常朴实的人之常理,确立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责任及道德底线,使人人把干好工作既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也与单位发展、个人成长结合起来,人人感到工作有奔头,个个奋发向上。

2、以人为本、健全制度是执行力的组织保证。事靠人去做,任务要人来完成,执行力的主体是人,客体是事,加强工作的执行力就是要如何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把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将工作思路、计划、目标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我们只有坚

持以人为本,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才能产生执行力;人和事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来进行管理,才能规则清楚、职责分明、任务明确,执行力才能得到保证。以制度规范成员职责和办事规则,才能切实提高全局的执行力。我们经常提到我局大是一个单位,小是一个家庭,培育和谐信任的同志感情和团结亲密的同事友情。同志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要有主人翁意识,工作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个人的工作成绩都能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制定了《市知识产权局内部工作规程》等制度,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良好工作习惯,加强廉政建设,努力打造良好机关形象。

3、基础工作是执行力的条件保证。基础工作不扎实,主体工作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工作就会失去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工作难落实,任务难完成,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提高执行力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好高骛远、作风漂浮,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的毛病。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在机关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经常开展工作调研,摸清工作家底,建立县(市、区)、试点企业联系人制度,建立工作基础数据库,设立基础工作台帐、行政业务档案,完善日常基础工作管理程序。

4、工作质量和效率是执行力的效能保证。何谓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按时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干工作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工作不负责任、马虎了事,致使工作达不到上级要求,服务不能让群众满意,办事没有依法依规,这就是执行不力,执行失败的表现,反映某一个体、某一内部机构、乃至整个部门执行力存在问题。轻则贻误工作,重则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我们注重加强认真负责,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建设,倡导工作能做多好就应尽力做多好的质量原则和今日事今日毕的效率原则,控制执行成本等。如我们对基础工作中数据、台帐、材料、来访接待、活动组织、咨询服务等工作程序、质量和时效的要求和规定。

5、队伍素质和团队精神是提升整体执行力的保证。团队的执行力取决于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合力,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同样一个单位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它最薄弱的环节。新木桶理论又指出,木桶的有效容积不仅仅取决于木桶木板的长短,更取决于每块木板是否嵌合紧密,同样一个单位执行力的强弱更取决于这它是否具有相互沟通、协调配合的团队精神,是否具有团结共事的和谐氛围,是否具有集体凝聚力。一个单位的执行力并不是每个个人能力算术和,它可能大于、等于、小于算术和,甚至为零。优化团队结合、提高团队素质、增强团队合力是提高执行力的基本途径,作为我们机关单位主要应是后两者。因此,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是提升和放大执行力的根本保证。

6、言必行、行必果是执行力的诚信保证。决策与执行脱节、部署与落实脱节、讲话与办事脱节、台上与台下脱节、汇报与工作脱节、宣传与事实脱节、承诺与兑现脱节,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原因,也是机关单位执行力较低的主要原因。我们的领导或干部如果工作只是夸夸其谈,不付诸行动,工作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就会失去信誉,你领导讲的话就没人听,布置的工作就无法落实,你个人做的工作领导和同志们就不会放心,从而导致工作的执行力极大的削弱乃至丧失。没有诚信就没有执行力。

7、创新是执行力持续维持的保证。要使我们工作持续保持较强的执行力,就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面对竞争

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的今天,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执行指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8、民主决策、率先垂范是执行力的领导保证。领导干部领导作风建设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尊重干部群众,民主科学决策,二是工作落实要身体力行,起好带头作用。民主决策,使大家更加了解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知道工作任务,推动工作完成的执行力更大。领导干部既要有驾驭工作全局的能力,又要有干实际工作的本事。领导者并不只是从事谋划和构思,也不只是从事所谓的决策,领导者必须切身地融入本单位的具体工作执行当中,带领身边的同志将工作计划和目标落到实处。领导者要学会执行,更要带头执行。领导干部要通过提高自身的执行力,为干部职工作出表率作用,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力。

第三篇:浅论音乐对体育教学的作用与音乐选择

浅论音乐对体育教学的作用与音乐选择

摘要:音乐与体育运动的结合已开始影响人的认识领域,在一些近代新兴的体育项目中(如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花样游泳“花样滑冰等),人们在认识上已能自然地把音乐与体育运动联系在一起,把他们视为一个整体!那么,将音乐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是否能达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呢?本文就音乐对体育教学的作用作一浅显阐述!关键词:音乐,体育教学,作用,选择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音乐的巧妙应用,音乐与体育的结合也日益紧密,很多体育项目均采用音乐伴奏便可见端倪。延伸到我们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应用一些音乐,不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积极的学习氛围,更为重要的是体育和音乐原本就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体育课上注重音乐的应用可以显著地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在愉悦和快乐中增长知识、学习技能,让学生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操等得到全面协调地发展,较好地实现了“美育教学”、“快乐教学”的新理念与新要求。

二、音乐在体育教学运用中的现状

在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音乐始终与之有着密切联系。早在西周就有以“击刺之法”配以音乐的武舞;而在西汉墓中出土的、绘有伴唱伴奏的“蹴鞠舞”的西汉帛画以及乐舞杂技陶俑,说明公元前2世纪我国已有了配乐体操;而唐代的“剑舞”已接近现在的配乐武术表演。音乐有益于身心健康,这一功能与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具体应用在体育教学中,优美的音乐节奏可以使学生充分享受音乐溶于身体的愉悦感,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在大中小学及体校的体育教学实践中,音乐已被当作主要教学元素广泛应用起来。随着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不断推广,它的各种促进作用也得到了发掘和认知,对大中小学的体育老师具有普遍的启发意义。音乐在实际运用中更是得到了学生们的强烈欢迎,在教学中它起着指挥和控制学生活动的作用,增加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音乐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3.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音乐是一种精神享受,可以使人心情放松,也可以使人情绪高涨”体育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疲惫感和对重复练习的厌倦情绪,将音乐引入体育教学中,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因运动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焕发地投入到练习中。音乐还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运动,并主动去训练,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2加强体育教学中的美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是诉诸听觉的艺术,通过旋律这一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音乐运用于体育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努力表现出音乐主题所表达的意境和情趣,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变得高尚、积极起来,不断地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

3.3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音乐的节奏感使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运动欲望,从而提高学习的兴奋性,减轻疲劳感,达到激发学生的机体潜能进而增强和巩固条件反射弧,从而形成动力定型,使学生在掌握技能技巧方面变得容易起来。根据条件反射弧建得越多运动技术越容易形成的原理,在有音乐条件下比没有音乐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教学效果更好。另外,音乐旋律与节奏还可以起到强化动作记忆的作用,有“重现”和“再认”的功能。因为认知神经中枢对听觉刺激作出的心理反映是有规律的,它可以使大脑皮层中形成一定的联系,并由此产生不同的情绪回忆,所以借助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3.4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运动后体力恢复

借助音乐背景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更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动员人体各部机能,提高学生的训练成绩。同时用音乐背景来配合人体整理活动也是一种较好的放松方法,可以促进人体恢复体力。陈桂岭先生的研究(见表1)表明,有音乐伴奏时的脉博次数及3m往返移动次数均比无音乐伴奏时分别提高了3.67次和4.88次,而在整理活动后的脉博次数有音乐比无音乐伴奏减少0.41次,说明有音乐伴奏时学生进行练习的运动量及运动强度都有所增加,同时有音乐伴奏的整理活动对学生从运动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有加快作用。

3.5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培养和丰富学生想象力方面的功能常被我们忽视。它要求教师根据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根据简单的故事情节配合音乐的不同节奏做各种动作。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音乐本身进行培养。任何音乐的创作都有它的生活来源,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那种方法,让学生根据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创作各种动作或游戏。二是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培养。我们要求学生尽可能理解音乐的旋律节奏,通过想象对歌曲的内容进行再创作,精心设计出富有学生情趣、贴近学习生活与音乐内容相吻合的丰富多彩的音乐动作和游戏形式。

四、教学音乐选择的原则

要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音乐的功能,使体育和音乐、美育和谐地融为一体,寓音乐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克服和避免某些形式主义和滥用音乐手段的现象发生,保证音乐进体育课堂沿着健康的发展轨道前进,我们在教学音乐选择中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4.1针对性原则

选择教学歌曲要有针对性,要选择那些对学生心理塑造性较强,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或不妨碍学生自主活动的教学音乐。例如,针对周期性项目的重复练习,我们要选择一些能帮助学生缓解疲劳,减轻心理负担的教学歌曲。只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歌曲,才能将音乐教学真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4.2多样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采用音乐不能仅限于单纯的配乐,还应该选用更多样的音乐内容和方式。简单的音乐内容在初始学习阶段容易被学生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音乐内容和方式,才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4.3高尚性原则

教学音乐选择的内容一定要遵守高尚性原则。教学歌曲一定要健康,格调高雅,催人向上,是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歌曲可以是有民族风格的抒情曲或现代乐曲等,但不可以选择那些内容三俗,格调低下,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歌曲。

4.4辅助性原则

音乐只是体育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并不是目的,所以教学音乐的播放时间也要有一定限制,不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做到有主有次,切不可喧宾夺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重点选择那些有助于体育教学的乐曲,否则音乐的功能会失去其应有的效果。

五、结语

音乐融入体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消除紧张感,身心愉悦,还能使人学生精神焕发,注意力集中,将音乐引入体育教学可谓是成功之举。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选择合理的音乐,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不同的运动阶段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发挥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将音乐和体育教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体现“美育教学”、“快乐教学”的理念与价值。参考文献

[1]张晶,周曰卿.《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0年所刊论文项群统计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第05期.[2]蔡际洲.音乐学学术规范论略[J].音乐研究,2004年第02期.[3]景月亲.我国音乐期刊论文标注信息的考察与分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01期.[4]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5]陈桂岭主编.学校科学化管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6]谈胜初.音乐进课堂之我见[J].学校体育,1986,(2).[7]王武.我对音乐进课堂边唱练的看法[J].学校体育,1986,(1):26-27.[8]罗耀芒.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体育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1986,(4):28-30.

第四篇:我对体育新课改的理解

我对体育新课改的理解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就目前来讲,加深体

育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使体育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1、体育教师将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能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体育教师作

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让学生自主观察、实践或积极

地看,积极地听。同时,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各种

情况,并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支持。二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

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所以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职能主要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体育的能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便利,为学生服务,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与成功喜悦。

2、体育教师由居高临下转变成“平等中的首席”传统教学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

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体育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体育成绩的判定者,而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

是千方百计,虽不太规范、但却完全正确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新课程强调,教师是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

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成“平等的首席”。新课程

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教与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3、体育教师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

色转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身体健康的形成,是一个全面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

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发展,要尊重其多样性、尊重其创造性。作为学

生的引导者,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其职责是培养教育所有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

二是对来自周围人对某一学生的评价小心地采纳,对学生不能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

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尽量地给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

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并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体育教师教学方

式的转变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改变原有单

一、陈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基本是体育教师示范、讲解,然后学生跟着练习,使

学生完全处于机械被动接受状态。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引导教学方式改变,其

具体表现为: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二是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三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四是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三评定学生成绩方

式的转变评定学生成绩方式的转变评定学生成绩方式的转变评定学生成绩方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而忽略了教学评价中督促

与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的功能,也忽略了身体差异与体能大小,因而教

师与学生大多追求体育成绩。致使客观上的成绩与实际能力脱钩,因此不利于发现与发展学

生各方面的潜能;不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确立自信。这种

简单的成绩评定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和个体差异,往往损伤了学生的自尊,扼制了学生个

性的张扬。新的体育与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以及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同时又专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对所学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了解与运用,重视参与性、健身性及娱乐性的统一。即客观求实,承认差异,又注重能力发展。使评价体系尽可能地反映出学生情况。这种较为客观体现“健康三维观”的教学课程评价体系,不失为教学改革上的一次飞跃。四四四四、、、、新课标促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理念更为完善新课标促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理念更为完善新课标促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理念更为完善新课标促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理念更为完善新课标通过试行有着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它进一步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必须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调体育教育增进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在体育教学史上将体育功能延伸至社会生活,并以此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即;(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它不仅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五五五五、、、、新课标为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新课标为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新课标为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新课标为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再向以前教学大纲那样有统一规定,因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当然,原则上必须求稳求实、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第一,系统知识与系列活动的关系。教学内容选择的关键是要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科课程中知识、原理和技术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的相互转换,使学生愿学乐练,受益终生。第二,考虑到民族、地区及城市与乡村差异的关系,因而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挖掘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注重所选教材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色。可不拘一格,敢于取材,大胆创新。综上所述,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场革新,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框架结构,它将更有利于实现体育的社会功能,体现体育育人的价值。

第五篇:通过实践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感悟

通过实践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感悟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几年以前就已经颁布实施了。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在不断摸索和学习中,我认为体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教师要研究大纲,吃透教材的重、难点,同时多向同行、专家请教、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学校体育不再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运动实践,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新时期的体育教师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且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的机会,并经常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受教育者,但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力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在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实践——思考一一创造一一学习的教学模式。“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是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体育运动,让他们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师需要创新,而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每个孩子视为一个创造的个体,给予他们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广阔空间。在教学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理论联系实际。将新思想、新观念运用到教学之中,并在教学之中不断完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我深知:改革的脚步才刚刚开始,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完善。我坚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将会使我的体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新课程改革整整走过了三年,三年来的新课改是怎样走过来的,给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生带来了什么,在此进行总结回顾,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有利于新课改的进一步扎实开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根据市、区教育部门,2005年秋,我区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在市、区教育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认真探索,大胆实践,投入大量精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区体育课程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取

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一些困惑,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抓机遇促转变

新课程通过对课程结构和学习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改革,实现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不仅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同时也为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也提供了一个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过去“体育教学大纲”的重要标志是“统一性、确定性、精确性”为特征,体育教师过分依赖“体育教学大纲”便失去了创造性,影响教育教学水平的发挥。新课程为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更大的自主性和创造空间,有助于体育教师形成稳定的教育教学风格,促进其专业化成长。新课程下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时间、评价方法等方面拥有了更大的选择自主性。这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必须了解、分析、研究以期解决这些问题体育教师就拥有自我展示的机会。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体育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的转变,很多体育教师用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观、新的发展观来看待学生。多数体育教师不同程度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改变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由较单一的知识传授开始转为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体育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专业能力也获得长足的发展,促进自身专

业化成长的水平的提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用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行体育教学,受惠于广大学生。新课程实施以来所取得的令人欣慰的成效。实施新课程的学生与以往同年级学生相比,其自主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浓了,锻炼的时间增多了。二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了,锻炼积极性明显增强体能明显得到改善。三是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学生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一改过去只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被动局面。四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自主发展、主动学习较好地激发了

学生的热情,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抓培训促双赢

三年来,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从困惑、到接受、到自觉的过程。课改之初,大家对新课程不以为然,在实践中采取应付甚至抵触的态度。经过反复培训新课程的精神、理念和方法正在被广大体育教师所接受。抓培训是搞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都要通过培训来让教师接受、领悟,从而变成自觉的行动,抓培训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狠抓骨干体育教师培训。2005年7月在天津静海新课程启动初期,组织骨干体育教师参加新课程市级培训。同年暑期,我们分期分批对所有参加新课程的体育教师进行区级培训,三年来累计参训达200多人次。为了达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每次市级培训回来,与参加市级培训的骨干教师认真组织区级培训内容以及精神,同时注意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培训过程突出互动与对话、培训结果落实心得与交流。同时,参加市级培训的骨干教师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本学校的多种形式的培训,巩固扩大培训的效果。

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种培训,使体育教师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尽快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三年来,对全区新课程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收到了良好效果。取得双赢的局面,一赢是通过新课程一系列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使一批青年骨干体育教师到茁长成长,为区、校培养了一批骨干体育教师。参加市级培训的骨干教师有的成为了体育学科的组长,有的成为了区、校级体育学科带头人。二赢是通过这些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保证全区新课改的顺利推进,及时地反馈有关新课改的信息等等多种途径,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新课改内容,扎实稳步的推动全区的体育课程改革工作。

三、抓科研促提高

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实现事业上的成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当务之急,那会使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来个脱胎换骨的改变。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狠抓科研能力的提高。在课程改中把科研贯彻于课改全过程,把课改建立在科研基础上,不断研究和解决课改中出现难点问题。这对于我们的课改和体育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推进课改策略研究为重点,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几年来,全区体育课改论文多次在国家、市、区论文评选中获奖。通过科研活动促使体育教师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科研活动能促使体育教师收集信息、筛选和运用的能力,不断地实现知识的更新和吸收,促使体育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体会升华为理论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通过科研活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

高,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也有利的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四、抓落实促实效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我经常和骨干教师深入课堂、走入教师和学生中去,与体育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在课改刚启动阶段,没有现成模式,我就和骨干教师组织起来开展研讨,进行观摩、座谈、交流。我们充分利用先期所取得的经验,组织在课改中表现优秀的体育教师深入学校现场听课进行现场指导。期间组织了河东区第八届双优课的评选工作以及第六届天津市体育双优课的工作,把好的做法和经验向全区推广。今年更是组织了全区体育教师的作观摩课活动。三年来,和骨干教师累计听课二十多场。有效促进

课堂效率的提高,有力地推进了我区的教育教学的改革。

具体措施如下:

1.每学期要求各个学校体育教研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科研活动计划上报区体卫科进行备

案。

2.开展“请进来、走出来,学习取经和教学研讨”,我们先后组织全区的骨干教师到北京第十五中学、芦台一中、三十一中学、塘沽一中等学校听课学习。

3.深入基层,重视听课、评课、课例分析工作。每学期都要安排4至5次的公开课活动。进行

说课、评课活动、课例分析,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4.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教案、记分册等工作的督促检查,教研活动时主要由教研员进行这方面的检

查,重视了过程管理。

五、新课改反思

反思一:认识浅思路窄

对新课改认识不够,观念转变不彻底,巩固不牢,有畏难情绪,部分体育教师的心理准备与知识更新仍存缺憾,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甚至是被动地进行。少数体育教师仍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问题,难以改变多年形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一些体育教师的眼界不够开阔,实施课改的手段比较单一,思路有

些狭窄。

反思二:不统一评价难

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尚在探索之中,除了体能标准可以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外,由于各个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各不相同造成评价标准的不统一。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各不相同也造成了

评价一定的混乱。评价的内容、方式较体育教师固有评价模式相比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情意表现

与合作精神”缺乏统一评价指标和方法造成体育教师评价难。

反思三:不平衡有弱点

课改发展不平衡,由于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重视程度的差异、以及学生来源的不同造成了课程改革还存在一些薄弱学校和薄弱环节。要改善区内薄弱学校和薄弱环节需要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例如:加强资金、体育设施的投入,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师资培训最终消除差异,促进全区课改的深入发展。

反思四:一阶段有难点

对初中阶段将三个年级划分为一个学习水平,部分体育教师持有不同的想法,认为不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以及性别发育特点,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身心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生理、心理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划分为同一个学习水平,不能更有针对性地反映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实际,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带来较大的模糊性,体育教师实施教学感到困难,不

利于课程标准贯彻和落实。

反思

五、推课改更深入。

要持续加大领导力度,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既把握教材、更多地关注课程标准;使课程改革由外在要求转变为内在自觉。把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生动活泼与教学上的散漫、随意、肤浅、热闹区别开来等。还有要强化课程改革的持续动力。另外课程改革的后续动力是什么,用什么机制保障课

程改革的持续深入。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六、结束语:三年的课改在各级领导和教师的支持指导下,我们以学校为基地,以体育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理念和体育教师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专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研究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人水平,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营造了一个较浓厚的学术氛围,初步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型团队。三学年来,我品味到了课改工作的酸

甜苦辣、喜怒哀乐,受到了启迪,也存在着困惑。

许轩铭

下载关于对体育的理解与作用(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对体育的理解与作用(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礼仪的作用与理解

    我对现代礼仪的理解及其对大学生的作用 摘要:现代礼仪是在继承了古代礼仪的基础之上,并且适时地吸收了国外礼仪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创新与进展而产生的。现代礼仪的实质是取......

    浅谈体育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1.浅谈体育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内容摘要:(一)转变观念,摆正学校体育工作的位置。 (二)增强学生体质,全面落实学校体育任务。 (三)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 关键词:素质教育兴趣乐趣......

    通过实践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感悟5篇范文

    演讲稿 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感悟、对教改实践的总结和反思我国历来就有许多人们熟知的关于教师的评价,如: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国外对教师职业也有类似的......

    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定稿)

    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一、了解常见修辞方法的特点 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首先要了解每种修辞方法的基本特点,学会识别常见的修辞方法。 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常见修辞方法主要......

    浅谈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的作用.doc.lnk

    浅谈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单位:洪梅第一小学 作者:黄惠宗 内容摘要:体育游戏既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也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游戏、娱乐游戏,它是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游戏活动......

    对墨子的理解与认识

    对墨子的理解与认识如果说中华文化是现代中国人的生命母体,那么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思想与精神则是我们长大成人的文化血液。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长大成人的阶段,是我们的思想最......

    浅谈对管理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浅谈对管理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这段时间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学习,使我部门受益匪浅,之前我们老是觉得贯彻标准是形式,但经过学习后,我们应深深的感觉到质量是成功的基石,贯彻标准......

    对公关与沟通的理解范文

    对公共关系与沟通的理解近几年来,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经济交流的要求日益高涨,展会业随之兴起并有了一定的发展。展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