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云南
在这短暂的90个小时中,我远离喧闹的大都市,远离繁忙的日常工作,远离复杂的人际关系,远离本来每天都会面对的许多人和事,来到滇西北,从四季如春的花城昆明再次起飞,飞跃高原的崇山峻岭,去往梦中的丽江,去往美丽的香格里拉,感受着那里仿佛凝固的时光带给我的感动与留恋。
在西山巅峰,我俯视全景,回想起清代昆明的寒士孙髯翁那副长达180字的天下第一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描写的是滇池风光,下联写出了云南历史,寓情于景,情景交隔,对仗工整,浑然一体,堪称千古佳作。好生耐人寻味。
当晚飞机起飞时,我透过机窗看到夜幕中的昆明,细雨连连,轻轻地道别一声:昆明,晚安,云南,后会有期。
昆明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五彩缤纷的花,心旷神怡的绿,灯光绚烂的夜景,真是不虚此行。尤其让人感叹的是她四季如春的温度,从湖南的火炉一下子走进这春城,天然的空调,降了十多度,真是忍不住要赞美自然对昆明人的厚爱。难怪散文家杨朔要说: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
旅游的第二天是去阿诗玛的故乡——石林,那真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神工雕刻出来的,无与伦比的神美。“大石林”让我们一行人攀爬了几个小时,这里钻进去,那里钻出来,爬到峰顶,有一个“望峰亭”。站在高处,想不“望峰息心”都不可能。满目大大小小的石峰,像极“林子”,又让人想起无数“刀山”,尖、陡,奇形异态。“小石林”里不少天然石山的形状与之命名很相吻合,比如“阿诗玛”,那脸形,头饰,服饰,背篓唯妙唯肖,确实是一位美女子。
第三天到大理。大理是一幅山水画,边绵不断的山,重叠的青黛色,半山腰和山顶的层层白云,令人赏心悦目,真怀疑“山里边是不是住着神仙”。人在车上行,如在画中游,直望着天空,不忍移目。坐在洱海的游船上,也是看山水画,而且是传统的中国水墨画,青山白云绿水,云天一色,山尖在云后忽隐忽现,完全是各种曲线的美妙结合。
第四天到丽江。丽江是历史古城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也是纳西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藏文化交融的地方。都市人想要忘却自己身边的烦恼都应该去丽江古城。清澈见底的水,滑溜发光的石板路,婀娜多姿的垂柳,古朴的建筑,再加上各式各样充满神秘迷人气息的酒吧,足以令人陶醉。夜晚,我们融入到了古城的浪漫气氛中,在丽江古城漫步之后,参与了酒吧的对歌,过了纵情欢唱的几小时。对歌时,每支歌只要唱个开头就行了,完了就大吼“呀嗦呀嗦呀呀嗦”,我以为是“好,好,真好”的意思,后来才知这是“吉祥吉祥真吉祥”。丽江,行走在古道上,高唱着现代歌曲,简直乐不思蜀。
第五天在车上看到了离赤道最近的玉龙雪山,高耸在云端,只有山尖隐约见小雪,要在冬天,才会有厚厚的积雪。参观了纳西族文化为主的东巴谷、玉水塞。了解了东巴文化,那是一种古老原始,又引入了藏传佛教的文化。有几个少数民族的民俗,令人惊叹,比如粟傈族的“上刀山,下火海”,他留族的“睡式恋爱”,摩挲人的“走婚”,都使我们大开眼界。
丽江古城最早的一块城区是还未完全开发好的丽江水发源处,也可称之玉龙古城。那里有乡村的宁静和古朴,除了大量的木楼,还能见到许多高大的骏马和仿古的马车。城里也开了一些酒吧和店铺,生意并不太好。走到溪水的发源处,水的清澄透明是别处无可比拟的,让我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古城是一个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很多美景入了戏。比如《千里走单骑》、《情迷丽江》、《茶马古道》等影片都在这里取了景。
想你的眉目,想到模糊。—— 突然觉得,思念大都如此,越来越淡。所以,在你变得更淡之前我决定写点什么,纵然你欠缺处处是景的自然风光。
云南的白天很长,等你意识到要去睡觉的时候,往往已接近午夜。所以不管是在昆明、大理还是丽江,我们都睡得很晚,遵循当地的习俗:晚睡晚起。代价就是,十几天都不曾睡着过,睡好过。
到一个地方游玩,我最喜欢的就是乘当地的公交车。只有把自己当成本地人,才能更好地感受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昆明的公交车几乎都是一元钱坐到底,而且不开空调。即使天气很好,太阳很大,只要在阴凉下,吹来的风都是凉爽的,完全不同于上海的燥热,你一刻也不想在外面多待。酒店里也没有空调或者风扇,因为早晚都很凉爽。平均温度不会超过25度。
还有不能不提的云南过桥米线。我们尝过了两种吃法。第一种类似我们在上海吃的那种改良过的米线,烫熟后放在汤碗里,撒上葱花、香菜,随你的口味加辣椒粉。小碗的就已经足够吃了。另一种就是自己DIY的小火锅,把生的米线、牛肉、蔬菜倒入滚烫的小锅里。说实话,这种吃法有点腥,我和表妹还是习惯第一种吃法。当然,据老板说,米线的吃法有几十种,总有一款适合你。
口味上来讲,昆明是偏四川的,辣,但是不如四川的麻。如果你点菜的时候特别叮嘱微辣甚至不辣,服务员就会怔在那里一会儿,因为厨师不会做不辣或者微辣的。那儿最多的是洋芋,也就是土豆,来盘酸辣洋芋片,胃口大开,准保你吃好几碗米饭,不过由于气候和地域的原因,米饭都是一粒一粒的,感觉有点生,要是炒饭的话正好。烤洋芋也很好吃,把烤熟的洋芋切两半,撒上咸的辣椒面,不错!
水晶葡萄的口感好,价格也便宜,闻起来的香味怡人,吃下去很甜,触到籽的时候微酸,估计康师傅水晶葡萄的饮料就是采自这种葡萄吧。我们还买了两个普洱茶的迷你饼,一个生饼一个熟饼。老板说生饼祛火,熟饼美容。晚上掰了点生茶泡来喝,因为压成饼,其实很难掰,但是口感清冽,还是不错的。
印象最深的恐怕还是下飞机后,乘公交车去酒店的路上,看到两个交警倚在摩托车旁,啃着烤玉米,闲聊着,路上行人一脸祥和。我和表妹相视一笑,多么悠闲,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啊。我们迫不及待想要吃那香喷喷的烤玉米棒子了。
其实,我这里说的“风花雪月”是指: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大理新城称下关,古城即大理古城,也是我们通常说的大理。
“风花雪月”我没有一一见识到,但是,在大理的时光却是我们这次云南之行感觉最惬意最悠闲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或许是对它的期望值最低,所以也最不虚此行吧。
从新城到古城的公交车上,路两边移步一景,蓝的天,白的云,绿的树和山相映成趣,色彩分明。像明信片上的山水画,真的像假的一样。起初我还拿出相机不停地按,后来明白我得接受这种处处是景应接不暇的现实。那索性就放下相机,让自然景色来彻底地养养我的眼吧。
古城不大,很容易就能摸清楚它的概况。我们住的客栈所在的那条街基本全是客栈和木雕作坊的聚集地。客栈的房间布置得很小资,最引人的就是艳丽的花帘把卫浴和卧室分开,若隐若现。房间外面是个休闲的小吧,但晚上却没有任何的活动,很安静。楼顶是自助洗衣晾晒的地方,最担心的可能就是明明还是蓝天白云阳光明媚,等你晾好衣服,雨点就啪啪地落下来了。七月正好是云南的雨季。东边日出西边雨,这是云南十八怪之一。客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国内长途电话免费打,据说这里所有的客栈都如此。
这条街的对面就是古城商铺区,也是游客闲逛之地。街道比丽江要宽,游人也要少得多,商业气氛相对不浓。抬眼就是雾茫茫的苍山俯卧在蓝天白云之下。时值正午,有点热,需要撑把阳伞,但行走在青石板上并不让人心情烦躁。一路上,我们品尝了洱块、烤乳扇、烤土豆、烤玉米和酸梅汤,还有处处可见的牦牛酸牛奶。虽然走了好几个小时就为找网友推荐的那家餐馆,虽然终未吃成,虽然累得筋疲力尽饥肠辘辘,但沿路的风景并未辜负我们。在去丽江的那天中午,还吃到了木瓜炖鸡,山上的野菜以及五种花做成的蛋饼。真让人回味!
大理的染布是出了名的,我们寻遍洋人街和四方街,终于以合理的价位买到了中意的染布。还有那可爱的颜色鲜活的耳环、裙子、吊带、布包以及手机挂件。女人啊,甭管到了哪儿,一被那些漂亮的东东吸引了眼球,血拼的本性就显露无遗。起初,只想为自己选一件心水之物,逛着挑着,就想为朋友们同事们带点什么手信回去。原本一个双肩包出行的,回上海时已是拉杆箱拖着了。后来我们索性把在大理买的东西全部邮寄回去,这样更省事。其实那些东西在上海并不多见,如果在上海开家服饰店,专营这类民族特色的饰品,生意估计不错。
我们没有刻意安排行程,睡到自然醒,吃吃喝喝,随意逛逛。坐公交车去看崇圣寺三塔,让白族阿姨带路去看了不用收门票的洱海一角,还无意中去了大理学院,几百级台阶爬上去也算是为我们后来的徒步虎跳峡和梅里雪山小热了一下身,一帮参加社会实习的大一新生还误以为我们是大二的师姐呢。总之,肆意放松,尽情地放慢脚步去体会大理的风情,彻底把心底的浮躁和悲愤洗刷干净。
其实,不光大理,整个云南的气候都是偏干的,什么景色看久了眼睛都会涩疼,紫外线也很强,但是却并不影响我们看风景的心情。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有着浓郁的白族风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民居文化内涵深刻;白族的三道茶品味悠长。在整个云南之旅中,恐怕再没有其他地方能像大理那样,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独特的白族风情了。
云南十八怪
1、火车没有汽车快;
10、十八岁的姑娘叫老太;
不通国内通国外;
11、姑娘四季把花戴;
2、小和尚也可以谈恋爱;
12、双手可以当碗筷:
3、鸡蛋串着卖;
13、脚趾四季露在外;
4、石头长在云天外;
14、石头当瓦盖;
5、粑粑叫饵块;
15、背着孩子谈恋爱;
6、青菜叫苦菜;
16、四个老鼠一麻袋;
7、竹筒当烟袋;
17、三个蚊子一盘菜;
<>
第二篇:对云南少数名族的看法和感受
谈谈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看法 和感受。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云南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云南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云南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云南省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繁荣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云南省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云南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和风格各异的文化。云南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多方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加以保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尊重和保护,各民族都可以自由地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我省一直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原则,不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既继承、保护、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又推动云南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加强交流、和谐发展。
然而,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当然也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对此我省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着力弘扬。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是促进民族繁荣的政策。这种繁荣既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思想道德水平及人口规模和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也包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充分发展。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如此。首先,对云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实施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日渐湮灭、损毁和流失的危险,云南本着“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动员各种力量努力予以抢救性的保护、发掘,并适时加以整理和研究。其次,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云南一直在努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广播影视事业;加大对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和博物馆建设扶持力度;大力开展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创新;积极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努力推进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等等。除了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之外,随着人们对保护民族文化自觉性的提高和各民族自我意识的增强,一些社会有识之士及少数民族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也自发地作出各种努力,对云南各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了保护或弘扬。
此外,在当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旅游业的开发势必使外来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带来冲击,甚至导致其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亡。因此,如何在旅游开发中既能让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持其特色,又不至于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就成了我们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在旅游业中,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对于开发,保护似乎是一个对立的概念,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特别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比较脆弱的旅游资源,在开发经营中极易落入“重利用,轻保护”的粗放型发展陷阱。我们有理由对受急功近利的经济目标驱使而造成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破坏表示忧虑,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在现代旅游业发展异常迅猛的今天,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就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下面是我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几点建议:
1、加强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普及性教育,提高保护的自觉性。
2、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管理。在旅游过程中,应对游客加强管理,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循起码的道德规范,学会尊重当地人的传统与文化。
3、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当地政府作为管理者,可以利用其职能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发挥经济的杠杆作用,引导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正态发展,使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居民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同时还应该注重既得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分配问题,返还部分旅游收益用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实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科学完善的保护机制。对那些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蒙昧、落后、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即将消亡的文化,实行静态保护方式,即运用现代科技,通过保存实物、影像等手段,用建立民族文化旅游博物馆的方式加以保护。对那些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要进行动态的保护,即对其可以赋予时代精神与新的内涵加以整合,在政府有关部门引导、相关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开发。
另外,我认为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要注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支持鼓励创作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作品,提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加大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力度。还要积极开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扶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打造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市场,建设少数民族旅游观光产业。
总之, 少数民族在云南古代文化领域里取得了不朽成就, 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今天,云南 少数民族同样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不容怀疑的, 我们对于那些“歧视少数民族”的人应该加以反对、批评。少数民族同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样为历史的发展前进作出了贡献, 同样创造了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化, 同样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必须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云南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繁荣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云南民俗文化有哪些内容
1.饮食文化
云南民族饮食文化可谓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气力夺目的瑰宝,其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民族调查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研究民族饮食文化的生动资料。
云南民族饮食文化具体表现可归为器、形、艺、俗。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3餐饮器具,二是民族器具;形主要指餐饮菜肴形状与用料;艺及民族烹调技术,包括烤、焐、舂、盐煽、腌熏等;俗指的是饮食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双重含义。
发展云南民族饮食文化产业的对策:第一,挖掘、整理、创新、宣传云南民族餐饮文化是发展民族饮食文化产业的出发点;第二,品牌经营——名店经营——产业经营是民族饮食文化产业的发展点;第三,实现生产 专业化、供应规模化、经营连锁化、管理科学化是民族饮食文化产业的侧重点;第四,建立生态餐饮文化企业和培育民族生态餐饮文化龙头企业是民族饮食文化产业形成的突破点。
2、云南的建筑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民族建筑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融。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云南的交通文化
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在长期的建设、运输和管理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广大交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具有现代意识和行业特色的使命、愿景、精神和价值观,以及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展现各自外在形象所遵循的价值理念。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交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理念,而且是交通行业各部门、各单位信奉和倡导,并在交通建设、运输和管理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的价值理念。因此,交通文化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交通文化的构成:交通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文化要素构成。也就是说,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在交通建设、运输和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各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各种文化要素处于不同的层次,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共同构成交通文化。
4、云南的节庆文化
云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 多民族所共有。大致分为宗教祭祀性节日、生产活动性节日、纪念庆祝性节日、社交娱乐性节日。较著名的节日有: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朵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僳僳僳族的刀杆节等。
5、南少数民族艺术文化
在云南丰厚的文化土壤上,不同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每一个民族自己独特的艺术。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近20年来,随着人们对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的关注,掀起了一股追寻民族文化的热潮,云南25个少数民族形态多样、绚丽多姿的艺术也得到了大家更多的关注和探究。本文对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浅地探讨。其主要特征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鲜明的人文特征、混融的多样特征、鲜活的生活特征、独特的个性特征、多元融合性特征和复杂变异性特征等七个。其主要外部主因有:特殊的地理、生活环境是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特征形成的自然条件;云南少数民族的变迁史是形成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特征的历史原因。内部主因有:人性的特质是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特征得以形成的直接推动力;相对不变的民族文化是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特征得以形成的内聚力。本文认为云南少数民族艺术是根植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以创造性为核心,以人性彰显为目的的活动,它深受本民族文化认同,是他们特有的把握、认知世界的方式。方
第三篇:从游云南大理丽江感受旅游美的境界
从游云南大理丽江感受旅游美的境界
有人说,所谓的旅游就是人们从一个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另一个别人呆腻了的地方的空间转换,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旅游作为一种第二空间的生活,它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比日常生活更为丰富多彩,美是发生在一瞬间之间的事情,而旅游美是旅游活动创生出来的美即美感,它的形态取决于活动的性质和内容。旅游美的美感分析是从旅游过程的活动来展开的,旅游美的创生是以旅游过程的活动为基础的。
张法在《美学导论》中是这样阐述‘境’的:“境,是由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感受外界的色、声、嗅、味、触、法(六识)而产生的。境是客观之景因主体的观照而产生出的并且只与主体相接而生。境,用主体知觉给客观之景划了一个界围,主体进入客体,主体的知觉界围就是客体进入境中的界围,客体进入主体知觉,客观之景成为知觉之境。境是主客观的合一。”那么美就是指某个意识主体与某一对象(客体)的相遇,即meeting,从而创生出来的美,而旅游美的境界,就是从旅游五种主要活动的类型来分析来分析旅游审美境界。为了实现旅游美以及感受旅游美的境界,我在三月份的时候与室友进行了一次旅游活动,接下来我将以旅游活动的五种方式,即愿游、行游、居游、憩游、忆游,一一讲述我的云南大理丽江之行以及从中对旅游美境界的感受。
一、愿游之美:象境
愿者,本意:最初的想法。愿游者,旅游之“本真的念头”也,愿游活动是旅游活动的起动节点。
在本学期才开学不久,在图书馆偶然的一次机遇下,我谋发出了要去旅游的想法,于是乎,就去翻阅图书馆大量有关旅游方面的书籍,这不看还好,越看一颗想旅游的心越冲动了,几乎想立马就飞奔到我心中的那块胜地去,那时的心情就像书中所言的“游客大脑中的‘现实’经历了两次编离呈现一种格外的‘超现实’图境,令人向往”。在众多的旅游胜地中,我尤偏爱着被誉为艳遇之都的云南丽江以及金庸笔下美丽的大理。感受着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美景,想象着大理国的段氏家族,灵鹫寺里的虚竹和尚,还有苍山上美丽的神仙姐姐······,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神往不已。回到宿舍后,我将我的冲动跟室友里的“四人帮”一说,没想到大家一拍即合,我们四人都有想去彩云之南的想法,于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诞生了。制定好路线,定好了星期三晚上的火车票,旷了星期四两节大课后,开始出发了!在去火车站的途中,我的心中呼唤着“美丽的云南,浪漫的丽江,神奇的大理,我来了,我们来了!‘四人帮’来了!”此时,在旅游活动创生旅游美的五种途径中,我已经实现了愿游之美,感受到了旅游愿游的神话诗性(即愿游活动中创生的旅游美美感)。
二、行游之美:实景
行者,走也。行游者也。行游是指旅游活动中的游客在景区游览观赏活动——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观照交流。
真的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啊,我们晚上九点的火车,到了昆明的是清晨六点多,差不多坐了整整十个小时,还是硬座,从这足以体现我们对旅游的渴望了。在火车上只能说是一夜无眠,除了激动还是激动。到了昆明马上就去买了昆明到大理的火车票,在火车站短暂的休息了两个小时,云南的北上之旅又开始了。在这里,我不得不感慨一下年轻就是好及对我们无知者无谓勇气的佩服,因为要不是有这种勇气,一般人是受不了长达近二十个小时的舟车劳累后还有精力去参观美景的。到了第一站大理州后,已是傍晚,在作了简单的收拾洗漱后,直奔我们的目的地而去——美丽的大理古城。古城里居住着白族,彝租等几个热情的民族,在古城里,我们游览了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城墙,逛了民族风味十足的店铺,也淘了几件各自喜欢的首饰,踏着青石板的小路,望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其中不乏许多外国游客,心中十分惬意。此外,“四人帮”们还品尝了云南著名的小吃——过桥米线,云南十八怪以及口味独特的“玫瑰饼”;城外,还有人免费提供云南名茶普洱给你品尝,当然,如果你喜欢的话也可以买几斤回去慢慢品尝。第二天,我们就向着传说中美丽的上关花风景区进军了。“上关花”自古闻名于世,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称上关花‘其花黄如钯,大如莲,开时香闻甚远,谓之十里香’。我想就算没有徐霞客的名著衬托,上关花风景区凭借它东临洱海,西依苍山的优越地势,同样能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
我们是坐的缆车上的苍山,在缆车上,身后就是大理的明珠——洱海,因为洱海的构造像极了人耳廓的形状,故美名曰“洱海”。到了苍山的顶峰,就是天龙八部外景地,滇池第一奇洞——万里古洞天龙洞。金庸笔下天龙八部里的大理国王子段誉就是在此邂逅了他的“神仙姐姐”,并练就了神奇武功“凌波微步”。其实,天龙洞之奇在于洞在云弄峰山腰,远望去宛如一条巨龙盘旋于山中,洞里28组天然钟乳石象鹰,象狮,象鸟,象龟······神、奇、美、险,一步一景,洞中有洞,奇趣横生。坐在缆车上,苍山洱海的优美景色尽收眼底,苍山十九峰雄浑峻拔,洱海源头风光优美迷人,在此我只能感慨,苍山洱海百闻不如一见啊!原来旅游行游的抒情性就是这么诞生的。
三、居游之美:艺境
居者,住也。居游,客居之游也。旅游过程中的“居游”,就是一般所说的“度假”。虽然,度假地往往是在视野辽阔,自然环境良好的海滨、温泉、森林、草场等地。由于并不是在雄阔的地方旅游,因此也就没有那种雄壮的场地来居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体验旅游美境界的居游之美。在游大理丽江途中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居住在丽江酒店的,那么我就从丽江酒店中感受旅游美的居游之美吧。
面对丽江一天之中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我还真是有点招架不住。清晨的丽江像初冬,虽不用穿大棉袄,但也不能马虎应对,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流感”的深渊里;快中午的时候,感觉又是秋天,偶尔一阵微风袭来,还会伴有丝丝寒意;最不能忍受的是大中午,简直就是盛夏,如果你这个时候在室外,只能等着变黑了;傍晚时分是最凉爽的时候了,夕阳西去,整个大地都展示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时候,人们才开始从家里走出来活动,或散步或遛狗或逛街,此时如同春天万物复苏般生机盎然,因而,傍晚的丽江是最热闹的时候了。
接受了一天的劳累后,晚上酒店的宁静与舒适与白天的喧闹相比无疑是更能打动人心的。在酒店的房间里,洗去了一身的疲劳后,大家围坐在床上无比放松地闲谈着白天的各种事迹。偶尔望向窗外的天空,空旷且神秘,其中还能看见许多星辰在空中闪烁,这般美丽的天空,在很多城市已经远去了。突然觉得这样宁静的生活正是很多人所羡慕的生活,我想也许旅游居游的目的就是这样的,忙碌过后,才能从宁静中感悟生命价值的所在。
在居游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当地的生活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也只有通过居游才能体现出旅游美最特有的价值。
四、憩游之美:场境
憩游,休息也。Have a rest。憩:憩息,小憩片刻。憩息就是指所有以狂欢节式的节庆活动为主体的专项旅游活动。我们把这种憩游活动创生出来的旅游之美的形态,描述为“场境”。
云南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就占了25个,因此云南人民也可以说是热情的代名词。我记得我们在游览大理边境上的一个边陲古镇时,途中大部分都是以节目庆典的形式展现的。其中不乏有“上刀山,下火海”等节目,在表演过程中,当地的少数民族会热情的与你互动,会教你说属于他们的语言,虽然大部分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仍旧记得他们淳朴的笑容,面对他们热情的招待,心中也觉得世界很美好,那些贪污腐败的报道等等,似乎都是不会属于这个世界的。一场节目看下来,只能用目瞪口呆来形容当时我们心里的激动了。旅游的憩游活动美就是靠其活动中的狂欢性体现。
五、忆游之美:幻境
忆者,回忆也。忆游是人们在头脑中把旅游活动重新组装呈现出来的过程。
人们常说:旅游就是购买一段美好的回忆。所以如此,是旅游美发生在旅游活动之中,使人们得到了美感,存在于记忆之中,使人回味无穷。通过回忆打开记忆之门,美,也就再次呈现出来。
从云南回来之后,自己久久不能从那美丽的大理,浪漫的丽江中回过神来。特别是丽江,一座被称为艳遇之都的古镇,让人难以忘记,记得当时,我们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再丽江古城里游玩的。在没去丽江之前,只是听说丽江古城是现今保存得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去了之后,对于这话也是有了更深地体会了。导游跟我们说,在丽江古城,极容易迷路,但只要照着“顺水进,逆水出”的方法就不会走丢的。也许,你会觉得这句话太片面了,但只要你体会到丽江古城的大,你会觉得这句话真的是很实用的。当时我们就曾迷路,在我们都筋疲力尽的时候才在问了当地人以及结合导游告诉我们的话,才从里面走出来。
丽江古城里最多的店面算是酒吧了,各种各样的酒吧,露天的,室内的,复古的,典雅的等等,数不胜数。当中有一条很著名的酒吧一条街。古城里很著名的酒吧都聚集在这里。除了酒吧之外,丽江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景点就是木府了,前段时间电视台热播的《木府风云》 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熙熙攘攘的人穿梭在古城的各个角落,大家没有了平日匆忙,多的只是一颗闲散下来静看风景的心。或许只有旅游才能让一颗忙碌的心放松下来,也只有旅游才能让超负荷的心得以宁静。
旅游忆游之美是通过它的梦幻诗性展现出来的。人的记忆对某些特殊事物记得尤为清晰之外,大部分的记忆都是模糊的。也因为如此,旅游美的记忆性也是梦幻性的。
旅游主要在于让自己体会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人类智慧的结晶。而旅游美就是从中诞生出来的对美的感受。旅游美不仅是对人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的改观有重大的积极作用。还对树立正确人生态度有促进意义,重点在于它可以塑造我们的美丽人生,感悟生命的真谛。
第四篇:云南历史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
一、云南历史概要
远古,云南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距今约170万年有云南元谋猿人。公元前279年,楚国将军庄高人滇,滇池地区进入奴隶社会。秦代,修“五尺道”,在云南派官置吏,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始。汉代,汉武帝时设益州郡,东汉在保山设永昌郡。三国开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称为“南中”。其中,三国时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亲率大军平定南中,发展云南经济;西晋,云南改设中央直接统治的宁州,为当时全国十九州之一;南北朝,云南在爨氏的统治下,与刘宋等封建小王朝维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流不断加强,形成了白、彝诸族先民。隋代,消除割据势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唐代,707年唐朝击败南侵洱海的吐蕃扩张势力,大力扶持南诏,于738年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897年,南诏权臣郑买嗣灭南诏,建立“大长和”;927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灭“大长和”,建“大义宁”;937年,白族先民、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络滇东三十七部灭“大义宁”,建立了“大理国”政权。宋代,大理政权在云南的统治基本上与宋朝相始终。元代,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乘革囊渡金沙,灭大理,1260年设“大理国总管”;1274·年忽必烈选派富有才干的赛典赤·赡思丁任“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相当于省长),云南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划。明代,朱元璋于1381年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大军平定云南,次年建立都指挥使司(相当于省军区)和云南布政使司(相当于省政府)。清代,1658年,清军三路人滇,南明最后一个王朝灭亡,此后大量移民入滇开发边疆。
鸦片战争后,云南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如1856年杜文秀、李文学起义,滇西群众阻击入侵云南的英国武装探险队的马嘉理事件和保卫片马、班洪的战斗,滇南群众的反法斗争等。而1911年10月30日,重九起义成功,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在云南取得了划时代的胜利;1915年12月25日护国起义的发动,更表明云南为推进中国的民主共和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五四”运动后,李鑫等建立中共云南党组织。红军长征时,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经过云南,中共中央在云南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1929年,蒋介石任命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云南人民为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突然免除了龙云云南省主席职务,并在云南先后制造了“一二·一”惨案、“李、闻惨案”等事件。中共云南地方党组织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区纵队”。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在昆明起义,云南宣告和平解放。
(二)近现代名人
(1)杜文秀(1823—1872年),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发动了大规模的各族人民起义,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起义军攻下了大理,建立了革命政权,制定了“革命满清”的总纲领,坚持斗争达17年之久。
(2)蔡锷(1882一1916年),是IH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云南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与李根源、唐继尧等人一道,组织了1911年昆明重九起义,推翻了满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1915年,他与云南各派反袁力量一道,发动了护国运动,为推翻袁世凯反动统治建树了功勋。(3)唐继尧(1883--1927年)云南会泽县人。1909年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新军第19镇参谋教官等职。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唐继尧即在昆明多次召开会议筹备重九起义,并成立“大汉云南军政府”。1915年12月以云南将军身份电令袁世凯取消帝制。1927年在龙云等四镇守使的武力“兵谏”之下,结束对云南的统治。
(4)罗炳辉(1897--1946年),彝族,云南彝良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7岁只身逃往昆明从军,先后参加护国战争、北伐战争。北伐战争后来到江西吉安,于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织领导了吉安起义,率部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军团长、军团长等职务。抗日战争时期,先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进行统战工作,后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46年6月21日在行军途中病逝。
(5)周保中(1902--1964年),白族,云南大理人。1917年从军,参加过护法战争、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之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底被派赴苏联学习,1931年回国后赴东北领导抗日战争,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1937年10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兼政委、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司令员等职。1950年起任云南省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1959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1964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
(6)聂耳(1912—1935年),云南玉溪人,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赴苏联考察途经日本,在海滨游泳时溺水逝世。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卖报歌》、《码头工人歌》、《毕业歌》等。
(7)艾思奇(1910-1966年),云南腾冲人。1934年出版《大众哲学》,193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37年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任教,先后任马列学院哲学研究室主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等职。中共七大、八大代表。著有《哲学与生活》、《辩证唯物主义纲要》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普及方面,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8)熊庆来(1893--1969年),云南弥勒人。早年留学比利时及法国。1930年创办我国第一个现代数学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算学系研究部,1937-1949年任云南大学校长。解放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先后培养了严济慈、华罗庚、杨乐、张广厚等杰出人才,发表了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熊氏定理”的著名论文——《关于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等重要学术成果,为我国现代教育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9)蔡希陶(1911--1981年),浙江东阳人,植物学家、研究员。历任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任云南省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云南省人大常委、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1930年来云南,采集植物标本万余种。培植美国大金叶烤烟的品种推广,创建我国第一个热带植物园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参加过产胶植物、金鸡纳、芳香油及三吁橡胶.紫胶宜林地调查。寻获到萝荚木等多种珍稀药用植物树种。他为我国和云南的生物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文化艺术
(一)文学书画(1)理论专着:《论傣族诗歌》、《诗法萃编》、《滇文丛录》、《滇南诗略》及《滇诗丛录》。
(2)传说故事:傣族的《召树屯》,白族的《串枝连》,拉祜族的《牡帕密帕》,傈僳族的《逃婚调、重逢调、生产调》,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
(3)独特文字:彝族、傣族、纳西族、藏族等民族形成过自己独特的较为成熟的文字,其中纳西族的东巴文特征突出,形成了东巴文化;白族、傈僳族、苗族、普米族、景颇族等5个民族也创制过自己的文字。
(4)书法艺术:刻于晋代的爨宝子碑和刘宋时的爨龙颜碑被书法家誉为“神品”;清代钱沣、阚兆年、许弘勋都以书法著称,其中钱沣从颜体又自成一家,对后世书法界影响甚大。
(5)绘画艺术:《南诏中兴画卷》、《张胜温画卷》可与中原名画媲美,明末晋宁人担当和尚诗、书、画兼长,清代钱沣诗、文、书、画、楹联也很有名,尤以画马和书法成就突出;当代丽江人周霖的诗画也颇负盛名。
(二)音乐舞蹈
(1)民族音乐:纳西族的洞经音乐、白族的大本曲。
(2)独特乐器:红河哈尼族、彝族的巴乌,德宏傣族、阿昌族、德昂族的葫芦丝,德宏景颇族的吐良,澜沧拉祜族的小三弦等。
(3)云南民歌:已收集到2万多首,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为“东方小夜曲”的弥渡民歌《小河淌水》等。
(4)民间舞蹈:打歌——集体围圈跳舞,在三月街、火把节等活动时举行;跳月——自娱性很强的民间舞蹈,流行于滇南。
(5)花灯艺术:包括花灯歌舞、花灯剧两种表现形式,曲调有1000多首。
(6)地方戏曲:有形成于道光年间的滇剧和各种少数民族戏剧。
(四)文物古迹
云南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89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6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6项,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4项,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503项。
(五)世界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
东巴古籍文献:记忆遗产 第二节
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一)国内位置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与贵州、广西为邻,东北以金沙江为界和四川隔江相望,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两国毗连。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8位。
(二)国际位置
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3个邻国的陆地边界线长4060公里。云南省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国、印度等国相距也不远。澜沧江从云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泰、老、柬、越等国,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三)河流湖泊
云南省有大小河流600多条,主要的有180多条,分别属于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珠江等6大水系。其中红河和珠江发源于省内。除金沙江、珠江外,其余为国际河流。
云南是西南地区淡水湖泊最多的省,有大小湖泊40多个,总面积106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多在20米以下,滇池为5米,洱海为lO.5米;超过20米的只有抚仙湖、阳宗海、程海和泸沽湖,其中抚仙湖平均水深87米,最深处为151.5米,是我国第二深湖;泸沽湖平均水深40米,最大水深93.5米,为云南省第二深湖。
三、多样的气候
(一)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由于地形复杂,境内高山深谷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立体气候类型。有的地区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有的地区终年如夏,一雨成秋;不少地区四季如春,一雨成冬。
(二)气候特点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垂直变化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四季如春的气候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2 000米的地带;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
四、丰富的资源(一)森林资源
全省现有森林面积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7.8%,名列全国第4位;森林覆盖率为24.2%,有林地加灌木林地覆盖率为35.2%,在全国居第1l位;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3.66亿立方米,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的14.2%,名列第三位。
(二)植物资源
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拥有2500多种观赏植物,其中花卉植物1500种;香料植物有365种,分属于69科;药用植物有2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一半;甘蔗亩产量在全国居第二位,含糖量名列全国第一;茶叶,云南是最早起源中心;藻类、菌类、苔藓等资源也十分丰富。
(三)动物资源
云南被誉为“动物王国”,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物物种资源,拥有脊椎动物1737种,占全国种类的58.9%;拥有昆虫1万多种,占国内见于名录昆虫的40%。
(四)矿产资源
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铅、锌、锡保有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镍保有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三位。
(五)水力资源
云南河流纵横,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
(六)地热资源
云南温泉数量多,流量大,释放热量居全国之首。
(七)气候资源
云南有6个气候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囊括了从海南省到黑龙江省的多种气候带,是世界上少有的“气候王国”。
(八)旅游资源
云南已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4个,其中4A级景区29个,3A级景区1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6个,省级森林公园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16座,国家地质公园5处。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民族众多的状况
全国56个民族,云南有52个。除汉族外,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民族有25个。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1996年末,云南少数民族人口达142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5.4%。云南少数民族中彝族人口最多,达423.6万;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独龙族人口最少,仅6000多人。
二、民族众多的原因
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原先同一族群的人们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有的少数民族因避难逃荒而迁入云南。
三、民族关系的特点
各个民族大片杂居,小块分散,优势互补;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强烈的同根意识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向心力;有15个少数民族与国境外的居民同属于一个民族,渊源习俗相同,关系密切;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是云南民族关系的核心,已形成不可分离的新格局;云南各民族不同母体带来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造成今天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况
云南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共37个民族自治地方,是全国最多的;自治县和自治州辖县(市)达79个,占全省127个县(市)的62.2%,人口占全省的51.3%,面积占全省的70.3%;由单一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有5个州、14个县,由两个民族合建的有3个州、10个县,由3个民族建立的有4个县,由4个民族合建的1个县。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建设新云南的历史起点
新中国的诞生,为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起点,是标志我国历史发展迎来伟大转折的里程碑。但由于旧中国社会经济极端的贫穷落后,因此我们建设新云南的历史起点是十分低下的。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农业处于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状态;工业基础薄弱;对外贸易衰落,集市贸易不发达;财政入不敷出,库空如洗;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水平较低。
(二)发展脉络
(I)1950--1952年是云南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群众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经过一系列艰苦工作,工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财政状况有所好转,全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1953--1957年,全省从大规模的土地改革、民主革命转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即“一五”计划时期。由于坚持了“为国家建设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并注意处理好物资、劳动力、现金、运输这4种平衡关系,云南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成为云南经济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3)从1958年开始到1960年,全省掀起T--年“大跃进”运动,造成了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挫折。从1961年开始,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陷入困境的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使国民经济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4)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云南国民经济再次遭受严重破坏的时期。粉碎“四人帮”后,通过揭批“四人帮”,充实各级领导班子,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各项政策,建立各项制度,国民经济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三)主要成就
通过土地改革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云南历史上空前的社会改革,许多民族从不同的社会形态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的社会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云南对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初步规划,要求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短期内消灭危害较大的疾病,普及小学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此后,大办教育、大搞科研、除害灭病的群众运动在全省兴起。
经过建国后29年努力,云南社会事业的发展虽经曲折,但还是加快了社会发展进程,改善了人民生活,建立了社会事业服务体系,为以后的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在新时期迅速崛起
(一)改革开放的历程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84年,改革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985年以后是第二阶段,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村商品生产。
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底至1984年9月是起步阶段,通过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放权让利,增强企业活力。1984年10月至1991年12月是全面展开阶段,主要是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企业经营责任制。1992年以后是制度创新阶段,这一阶段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重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云南的对外开放工作逐步发展,经历了对省内、国内的开放到国外的开放的过程,云南从对外开放的末端,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二)经济发展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奋力拼搏,整体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结构得到改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生产发展,轻工业发展速度较快;重点建设成绩突出,基础设施大为改善;财政收支增长较快,金融情况良好;支柱产业已经形成,新兴产业正在崛起;城乡市场繁荣,对外贸易扩大;人民生活改善,民族经济繁荣。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经济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1.云南省农业概况和展望
农业是云南省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云南有87%的人口在农村,80%以上的轻工业产值,80%的国内生产总值,80%的财政收入,60%左右的创汇收入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农业资源十分丰富,94%的山区具有丰富多样的土地资源,适合于农林牧渔业的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环境条件因地域差异和垂直差异而具有“立体农业”的特点。到21世纪90年代末,云南农村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的排序已上升到第16位。
2.云南省工业概况
云南省历史上工业十分薄弱,只有少量的小型制盐、制茶、采煤工业以及其他手工业。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工业的发展虽然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但仍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发展中不断地调整结构,经济效益日益提高,对全省财政的贡献不断增加,现已形成一个具有云南特色,门类比较齐全,相互配套,初具规模,具有一定基础、实力和水平的工业体系。
3.云南省商业概况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交通不便,商业发展相对于全国较缓慢。近年来,云南省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难得机遇,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使市场商品充足,物价平稳,商业持续稳步发展。一方面,国内消费品市场需求增加,各种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仓储式商场发展较快;另一方面,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拓取得进展。至2000年末,全省获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337户,遍及30个行业。卷烟、花卉等优势产品省外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企业的营销和促销手段进一步增强,商业发展成绩喜人。
(三)社会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云南社会事业也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稳步向前推进。1979--1982年,是社会事业全面恢复时期;1982--1989年,是社会事业不断调整和深入改革时期;1990年以后,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提出了“教育为本,科技兴滇”的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四)实践经验的总结
总结云南改革开放以来全部工作的经验,最根本的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同云南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归纳起来有以下五条:(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切实维护群众利益;(3)总揽全局,两个文明一起抓;
(4)突出民族工作的战略地位;(5)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第五篇:云南风土人情
《外出考察遇到的风土人情》
-----云南之行
09视觉艺术传达一班
成员: 曹婷 张璇
胡雪 李瑛 苏抗
《外出考察遇到的风土人情》-----云南之行
在2011年10月国庆期间,我们专业外出考察学习,目的地是云南美丽、富饶的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块宝地,它土地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它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我们主要考察了昆明,香格里拉,丽江,泸沽湖,大理。
云南省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流传甚广,版本甚多的“云南十八怪”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云南民族风情的一种体现。当地版本是这样说的:“鸡蛋用草串着卖,米饭饼子烧饵块,三只蚊子炒盘菜,石头长到云天外,摘下草帽当锅盖,四季服装同穿戴,种田能手多老太,竹筒能做水烟袋,袖珍小马有能耐,蚂蚱能做下酒菜,常年都出好瓜菜,好烟见抽不见卖,茅草畅销海内外,火车没有汽车快,娃娃出门男人带,山洞能跟仙境赛,过桥米线人人爱,鲜花四季开不败”。这个顺口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姿多彩的云南民族风情。
云南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境内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山林、峰、洞、江河、湖、瀑蔚为奇观;有古老的人类遗址,恐龙化石及近代历史纪念物,以及25个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路南石林,大理,西双版纳,三江并流,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等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7处。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腾冲、威信、保山、会泽4座省级历史名城。
昆明
昆明为云南省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傈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会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淳朴,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 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云南十八怪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蔑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云南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的许多地区,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大,故夸张说3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火筒能当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云南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云南产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着吃,颜色白如雪,象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云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少数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
云南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云南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蚂蚱、蝗虫等,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娘,而把姑姑与娘娘喊为老太,所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称的小姨。
云南第十怪---和尚可以谈恋爱: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接壤,而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时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边民也穿和尚服谈恋爱。
云南第十一怪---老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从小到老都勤劳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云南第十二怪---新鞋后面补一块:少数民族妇女在绣花鞋后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绣花精心点缀。既美观又有挡灰挡泥的实用价值。
云南第十三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由于有许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景观。云南第十四怪---脚趾常年都在外:云南到处崇山峻岭,行路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会有较多的脚汗,于是就做成浅品浅帮鞋,露出脚趾,能够感到更加凉爽。
云南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带:云南的妇女们历来勤劳,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们来干,而男子们相对来说却比较清闲,大多都呆在家里带孩子。
云南第十六怪---花生蚕豆数着卖:旧时滇省民风多纯善,喜欢以物易物,耻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蚕豆等物品都数堆卖,人心就是秤一杆。
云南第十七怪---这边下雨那边晒: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十里不同天的多变气候的。相差十里便会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面艳阳天,一面雨倾蓬。
云南第十八怪---四个竹鼠一麻袋:山区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笋。食竹笋的鼠多肥硕,形壮与家鼠有很大差相异。用这样的山珍待客真是赛过鸡鹅。
云南十八怪中,有好几怪都是关于吃的方面的。云南虽然没有拿得出手的大菜,摆在席面上供来云南的人风光风光,赚足面子,填饱自尊。可来过云南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云南好玩的地方多,好吃的东西更多。”这不是做广告,来过云南的人都这样认为。云南人在吃的方面是非常富有创新精神的,能把普通的大米做成饵筷、饵丝、米线、米糕、粽子、元宵、米肠、粉蒸、卷粉、凉宵、米凉粉„„十多种小食品,足可以看出云南人在吃方面的智慧,是多么的高超灵巧和有创意啊。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的行程是洗涤心灵的,这里的天然没有被污染的,让人只想融入其中。
这里的植被覆盖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改变,地表现象没有大规模的变化,也没有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介入,保持了较原始、最初的生态现象。
这里的人文现象没有被现代化的浪潮改造,还保留了一些原始的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珍贵,现在,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现代化,并没有解决人的精神层面的许多问题,现代化跟幸福不能说成正比。人们往往会怀念童年的生活,或者是一些慢节奏的生活,大香格里拉地区有一种怀旧的情调,你会感到一种亲切感。
这里的雪山非常壮观,雪山下面有优美的田园,有草地,有森林,这里的人们生活得很安静、很祥和,心灵很丰富,看起来有一种诗一样的东西。
香格里拉最大的特点是横断山区所形成的景观、文化的多样性。首先,香格里拉没有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和改造过,一个与工业文明相区别和相对立的地区;其次,香格里拉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尤其要有雪山、草地、森林和田园,从而形成雪山与田园组成的半农半牧的“世外桃源”;最后,香格里拉内还有众多的寺院、虔诚的信徒,居民能够拥有适度的物质生活。
泸沽湖
泸沽湖古称鲁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称亮海,泸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湖面海拔约2690.M湖边的居民主要为摩梭人,也有部分纳西族人。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婚姻制度。泸沽湖四周崇山峻岭,一年有三个月以上的积雪期。森林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景色迷人,泸沽湖被当地摩 梭人奉为“母亲湖”。也被人们誉为“蓬莱仙境”。
泸沽湖畔居住的纳日人,婚姻独特,风俗独特,家家之主,皆为女性,其家庭成员血缘,均为母系血统。如家庭成员中,祖辈只有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辈只有母亲,舅舅和姨母。阿肖婚的子女则称走婚父亲为“阿波”或“阿达”。走婚制,在泸沽湖继续着。
拉市海
拉市海位于丽江县城西面10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市海边山清水秀,尤以美泉为最。美泉源于卧虎山与北斗山交汇处,从嶙峋怪石中汹涌而来的泉水形成姊妹潭,水绿得像无瑕翡翠,清得可见6米多深的潭底。这里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拉市海湿地共有鸟类5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鸟类有3万只左右,其中特有珍稀濒危鸟类9种,包括青藏高原特有鸟类斑头雁,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黑颈鹤、黑鹤等。
大理
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在以洱海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围。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稻,驯养家畜,从事采集、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的远古文明。苍山洱海,大理古城,一切都记录了他文化经济政治繁荣的发展。
此外云南的舞蹈戏曲等也是独具一格。
云南民族舞蹈,不仅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而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最具代表性的是傣族的“孔雀舞”、“象脚鼓舞”、彝族的“阿细跳月”、“烟盒舞”,瑶族的“铜铃舞”,藏族的“锅庄舞”,纳西族的“勒巴舞”,哈尼族的“扇子舞”,苗族的“芦笙舞”,这些舞或轻柔,或刚烈,表演者在音乐歌声中,尽情舞动。
滇剧是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约有200多年历史。它渊源于秦腔、徽调、楚腔和汉调,结合云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趣味,特别是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形成了经丝弦、胡琴、襄阳三类声腔为主体的滇剧音乐唱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滇剧舞台上,曾出现过许多蜚声艺坛的老一辈演员,他们的精湛技艺,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花灯是深受云南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小戏。它以民歌小调和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演变而成,约有200多年历史。以对歌,舞蹈为主,具有对歌风味,可唱,也可歌舞,也可以演出大中型的传统与现代戏。花灯有琴、笛、弦子、月琴和鼓、锣等伴奏。曲调有1000多首,唱腔优美动听,通俗易懂,富于生活气息。云南特产:
烟:云烟有昆明、玉溪、曲靖烟厂产茶花、红塔山、阿诗玛、大重
九、恭贺新喜等名烟。
茶:云茶主要品种有滇红、滇绿、思茅、西双版纳勐海普洱茶、大理陀茶、苍山雪绿等 药材:云药有云南白药、田
七、天麻、德钦冬虫夏草、文山三
七、活血圣药、血竭、昭通天麻、松茸、藏虫草、丽江人参、雪莲花等。
其他:八宝米、水烟筒、小粒咖啡、西双版纳香蕉、芒果、昆明呈贡宝珠梨、昆明干鸡棕蕈、勐海天然樟脑、大理石英钟雕工艺品、剑川木雕、个旧昆明锡制工艺品、东川、昆明班铜工艺品、缅甸玉器、通海银饰品、昆明民族用品、昭通、版纳地毯、西双版纳傣族、哈尼族织锦刺乡品、丽江纳西族披星戴月衣、路南民族绣衣绣品及小盆景、通海花桩园艺饰品、建水紫砂陶器、西双版纳孔雀屏等。
以上就是我们考察的内容,对云南的风土人情的考察认识,云南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他有一份充满了魅力的自然美,但也面临着发展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发展开发,发展开发与古老文化自然遗产之间的权衡利弊,我们考察过后提出的观点就是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附:拉市海风景
香格里拉风景
泸沽湖风景 丽江
丽江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