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如何树立与培养法律信仰
大学生如何树立和培养法律信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而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背景下,作为国家未来的当代大学生们应当树立和培养法律信仰,这是对于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只有真正为民众所认同和敬畏,其调整社会制度的职能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这就产生了法律信仰的问题。所谓法律信仰,可以理解为是对法律能够解决利益和观念冲突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和持之以恒的坚持态度。当前,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困境就是国民对法律的信任问题。由于我国法官、政府腐败问题还大量存在,很多人既不相信法律又不尊重法律。我们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从我们这一带改变中国的人治状态,唯有信仰法律,才能让法制取代人治,防止滥用实现社会平等。所以我们树立和培养法律意识是有必要的。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主动学法、懂法、用法是首要的。无论是从课堂还是课外书籍,亦或者是通过对法律事件的关注,大学生都可以从中学到丰富的法律知识并为我所用。大学生也可以积极参加与法律相关的活动,如知识竞赛、法院旁听、模拟法庭、辩论赛等,通过切身经历增强法律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观念,也是对我们大学生树立和培养法律信仰是有效的。
除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也是有必要的。无论是法律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还是其他专业老师,都要严格要求自身的言行,从自身做起,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传递一种积极正确的法律态度。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一些微不足道的言行都可能在其认知上造成巨大大的影响。要引导学生懂法,就应先培养大学教师知法守法懂法。
第二篇:大学生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大学生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信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指导人们创造美好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学习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科学信仰建立在正确的认识基础之上,只有真正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而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就要认真地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完整、准确、全面的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如果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或者对马克思主义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上,就不会被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所吸引、所折服,也就不可能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第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信仰的形成不仅建立在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而且还要建立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只有在实践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反复用实践的结果来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才能坚定地信服马克思主义。同时,科学信仰形成的过程又是一个意志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经历困难、曲折和失败的磨难,才能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不移的信仰。因此,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反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导人们的行动,用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第三,努力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经常地、大量地存在,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侵袭着人们的思想,干扰着人们的科学信仰。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着重认清它们的思想实质。在分析和鉴别的基础上,摈弃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反对传统实用理性的消极影响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坚持真理的辩证法,反对实用理性的消极影响,保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神圣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必要张力与平衡,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与灵魂。
信仰体系持续存在的规律性要求是:神圣性与现实性必须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信仰作为一个矛盾统一体,具有神圣性、超越性和抽象性以及自然性、社会性和现实性的特点。信仰动摇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人们主观地、实用地割裂了这个矛盾统一体。共产主义信仰是神圣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信仰的三级态即生活信仰、道德信仰和终极信仰,要求我们把共产主义终极理想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实践中,并在这一实践中渐次达到、不断跃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现实信仰目标和可把握的方式方法,使共产主义崇高而神圣的信仰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认真领会、贯彻执行,就能保证信仰的神圣性与现实性的平衡。
二、吸收西方文明优秀成果,反对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吸收西方文明优秀成果,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坚持民主执政,加强制度建设,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与保障。爱因斯坦说:“信仰是绝对的动力来源,但却是很糟的调节器。”马克思说: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3页)坚实的制度基础,为信仰提供最好的调节器。拥有制度规范的神圣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题中应有之义。
制度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基本内核,执政党的至上价值目标是制度正义。因此,要使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三、倡导科学和谐,树立科学精神
倡导科学和谐,树立科学精神,反对专断主义、愚昧主义,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条件。应坚持以科学系统的和谐发展与和谐运用为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真理体系蕴含了自然科学真理、社会科学真理及哲学和思维科学真理。我们必须用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包括科学成果武装自己,加强多方面的现代科学文化修养,做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人,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浩大工程也才会牢不可破、坚如磐石。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高度重视方法的科学性、创新性和艺术性;严格区分政治问题、信仰问题、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注意发挥理性与非理性在认识和解决信仰问题中的不同作用。不空谈思想觉悟,以避免陷入道德万能论或信仰万能论或政治万能论的误区。脱离理性的单纯的信仰绝不是万能钥匙,因为信仰系统的存在及其复杂性,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理性的探索与追问。
1.充分发挥理论解释现实的功能,并致力于理论创新,使理论跟上时代的需求
要充分发挥理论解释、指导现实的功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正如资本主义经历了较长时间与封建势力的反复斗争才确立自己的统治一样。社会主义事业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适应性、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性、社会主义国民生活的共同富裕性、社会主义对剥削和战争的消灭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优越性,使社会主义能成为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行动。
3.教育方式上富于人性化,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强调以人为本
信仰教育是以人为对象,它解决的是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是建构人的精神家园的教育活动。因而,教育方法上必须体现出关心人、尊重人的原则,以人为本,遵循人的思想特点,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践行。由于新世纪的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个性意识不断增强,并且具有很强的价值评判意识,教
育者要敢于面对问题。以情感感化、理论说服的方式使他们体会到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从而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4.引导学生体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生实践信仰的信心
共产主义的信仰就是一种源于现实生活,奠定在理性基础上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的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人类社会活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迈进的。根据这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向我们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在彼岸世界,而是在现实的世俗的此岸世界,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具体的超越,共产主义实践虽然不长,却已经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因而,大学生应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把个人的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实践、共产主义实践结合起来,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第三篇:论法律信仰的培养[推荐]
Script>张旭科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8)
〖内容提要〗 文章认为,为何要培养法律信仰的原因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其有应然性和重要性,以及其是法治本身的需要;还认为,法律信仰的培养所面临的障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旧的法律观念的影响、立法的膨胀、司法体制弊端的存在、法律效益的低下以及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存在等因素的结合,因此,要将法治精神的建设同市场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增强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消融国家优位的理念,树立起社会优位的理念,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守法观念。
〖关键词〗 法律信仰 信仰 培养 法治 法治精神
依法论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治国方略和价值选择。像任何一个国家步入法治化一样,中国政府要步入法治化轨道,要建成法治国家,应具备以下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要有一套反映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制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是要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内含的伦理价值的信仰,即社会公众对法律忠诚的信仰。如果说前者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后者就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和法治精神得以形成的关键。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那么就是再多的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无法促成一个国家法治精神的形成,那么要建成法治社会和合理、公正的法治秩序也只能是一种空想。本文试就法律信仰的培养,推进法的精神形成的问题作以下几点探讨。
一、培养法律信仰的原因分析
1. 从历史角度看,培养法律信仰具有应然性和重要性。
法律信仰的产生并非是现代才兴起的产物,早在古希腊罗马的时期,就有了这一概念的雏形,随后经历了西方的各种宏扬法的正义的精神文化建设将其定形,如十二世纪中叶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以及后来的人文主义者、自然法学派和启蒙思想家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罗马法基本精神的运动。应该说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不管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法学家们,还是西方人文主义者、自然法学家和启蒙思想家,都是致力于培养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崇高情感,即重视“信仰”的权威。然而,培养对法律的信仰有何重要性呢?对此,笔者将结合历史作如下的阐述:
第一,在古希腊罗马的时期,思维敏捷的法学家把法律提到伦理性的高度加以赞扬,认为“法律是善和衡平的艺术”;同时,他们十分重视从社会文化伦理角度解读法的精神本质,将其看成是深藏在实定法之后的最高价值主体,从而确立法律的至高天上的地位,并有利地保护了当时城邦自由民从事商品经济的活动。不容置疑,法学家们对法律的崇高追求并达到适应当时经济状况的需要,很大程度激发了当时城邦人民对法律的崇高情感,即对法律的信仰之理念。而这种信仰的产生,无疑促成了当时城邦社会法治精神的形成,加快了罗马城邦国家告别原始共同体的人治模式,进入依法而治的法治化的历史进程之中。
第二.在西方的罗马法复兴运动到后来的人文主义者、自然法学派和启蒙思想家所发起的许多运动中,以各种形式来(绝大多数是以法律的形式)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反对和废除封建等级和特权观念等等,这一切无疑为后来的资产阶级的法治国理论奠定了基础。即使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发起的以“信仰得救”信条的宗教改革运动,培育和传播了马克斯·韦伯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伦理精神,这一精神高扬了“信仰”的权威和价值,因而这一信仰理念,又使广大宗教徒从等级森严的教会制度的统治中解脱出来,而自愿在当时已成为社会权威的象征--法律的支配下,即在信仰法律的观念的支配下积极投身于政治经济活动,这促成了西方国家法治精神的形成,从而进一步为近现代的资本主义法治战略的实施和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总之,纵观古希腊罗马和西方国家的法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公众的法律信仰的培养对于其法治化的形成,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培养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就能很好地促成一国法治精神的形成,从而达到一国法治化状态的确立。现在,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一方面需要自己的不断摸索,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其他法治国家中吸取经验。而上述的古希腊罗马和西方对法律的崇高追求之情以及信仰之理念正是我们所可以借鉴的,这对于我国法治国家的构筑是不无裨益的。
2.培养法律信仰是法治的内在需要。
“法治应当优于人治”①.,这已成为定论,尤其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需要法治。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一个国家法治应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其中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忠诚的信仰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因而,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肯定培养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的一种内在需要。
首先,我们讲一个国家要实现法治化,就必须有足够的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尊重、认可和接受,没有社会公众的尊重、认可和接受,即没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法律就会丧失稳定性,法律就会没有权威,犹如一纸空文,那么法治就会论为人治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②其次,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是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保证,或者说是法治的“软件”系统设立的基础,其深刻反映了法治的内在意蕴、精神气质;反过来说,法治的这种内在意蕴、精神气质又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情感和意识的反映和表达,而构成整个社会的精神、情感和意识的,无疑是那生活干社会之中的全体社会公众对法律的普遍的、共同的精神、情感和认识,即对法律的信仰之理念。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讲,培养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有利于整个社会法治的精神的形成,从而有利于法治社会的构建。最后,从法治本身的内涵来讲,法治所要表达的意义是:法治是社会公众普遍具有的共同的一种精神和信仰、意识和观念,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心态;法治的精神在于合法颁布的具有普遍性的法律应当被全社会尊为至上的行为规则。然而,这些“公式”所要成立的条件是社会成员对法律的信仰,没有社会成员对法律的信仰,这一切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诚如伯尔曼所讲,“所有的法律制度都不仅要求我们在理智上承认——社会所倡导的社会美德,而且要求我们以我们的全部生命献身于它们,所以正是由于宗教激情、信仰的飞跃,我们才能使法律的理想和原则具有普遍性。”①
二.培养法律信仰,推进法治精神形成所面临的障碍分析
首先,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旧的法律观念的影响,封建帝制的皇权至上,宗法、特权观念、专制观念、权力至上等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思想产物,即长久的封建人治传统的中国所构造的法律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中国这种传统法律文化以皇权至上为特征的权力本位的价值体系中,法律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只是“一直确认并全力维护专制王权的绝对至上性。”②这种权力本位的传统法律文化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人们在权力和法律面前总会出现权力高于法律、法律低一等的认识,从而对法律失去信心和认同感,便不会自觉地寻找法律的保护,也更谈不上对法律的尊重和信赖了,法律就如一纸空文。伯尔曼也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③毋庸讳言,若真的如此的话,那不仅将对法律的培养造成障碍,同时也将给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造成极大的障碍,使中国法治面临被抛弃的危机。
其次,立法的膨胀,法律出台时间的缩短,使得法律价值很难转化为主体价值所追求的目标。据统计,自1979年到1993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订248部法律和有关法律方面问题的决定,国务院颁布了700多件行政法规;此外,国务院各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也制定了数以千万计的行政法规、规章。④近些年来,立法的速度仍在不断地加快,法律、法规的出台一部接着一部,特别近两年,立法速度更是惊人,几乎每天都新的法律或法规的出台。这股汹涌的立法大潮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在市场经济下建设法治社会的“硬件”系统的逐渐完善,然而,另一方面却也给法律难以被信仰种下了隐患。这种法律、法规数量猛增的社会实践,使得社会公众对它们根本无法全面知晓,据有关调查的推算,公民对法律的认识程度只达到近几年法律制定总数的5%;再加上这些法律为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还要适时地对它们进行修改,使得社会公众更加无法知晓,更别说了解和掌握,就是一个专门从事立法工作的立法工作者也无法对它们作全面理解和掌握,那其实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律等于是虚设。也就是说,这种立法的膨胀状态,使作为客体的法律无法满足作为主体的社会公众的生活需要,从而造成主客体间的隔阂,其最终结果是导致社会公众由于对法律的陌生感而使法律信仰无从产生。
再次,司法体制存在着弊端,法律效益低下,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和组织的法律期望值。在我国司法体制中,公安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等许多方面还不完善,法院的独立审判权难以行使,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吃卡拿要、以言代法、办关系案、办人情案等腐败现象依然大量地存在。在司法实践中,诉讼缺乏其公正性,打官司褪变演化成了打关系,打官司成了完全是金钱、关系和人情的较量。一个同样的案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法院却得出了不同的结果;还有,有的当事人即使打赢了官司,其诉讼也难以得到实现,诉讼价值也难以得到实现,审判结果成了“法律白条”、“一纸空文”。这带给社会公众将是对法律后果的失望和缺乏信心,这样就会使他们萌发出“有法无法一个样”的心理模式。万一这一心理模式成为定势,那法律信仰的培养,法治精神的培育只能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构思。
最后,法治理论中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存在,冷却了社会公众心中炽热的法律情感。法律工具主义论者认为法律只是统治者手中用于对社会进行有效而强力的控制的工具。然而,大家都知道,工具是一种没任何思维和良知的东西而已,它是一种静的没有活力的物品。如果说法律是一种工具的话,法律将失去其内在的价值和活力,失去其灵魂和良知,成为伦理价值缺失的残疾之物。当人们服从法律仅仅是因为害怕国家强制力制裁的话,那法律就无法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一个法律制度之实效的首要保障必须是它能为社会所接受,而强制性的制裁只能作为次要的和辅助性的保障。”①
三、培养法律信仰、推进法治精神形成的对策分析
法律信仰作为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同时又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然而,大量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现行的法律没有能够真正成为社会公众所信仰的对象,从而决定了培养社会公众崇尚法律的情感的艰难程度。可是中国要走向法治化,要建立成法治社会,就不得不对社会公众法律情感的培养,激发起他们对法律高度认同的热情,也不得不将法律作为整个社会所信仰的对象,从而以社会公众内心的原动力支撑起法治大厦的精神层面。为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增强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重视社会主体的自我意识,这是培养法律信仰和培育法治精神的前提条件。社会公众的权利是一部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没有权利内容的法律就激发不了公众对它的渴望。应该说公众的权利意识和法律信仰是一种互相推动的关系,权利意识的增强必然会导致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认同及法律所含的价值的褒扬,从而萌发了信仰的雏形;同样,采取对法律信仰的认同和鼓励也会引发起社会公众对权利意识的重视。我们说权利意识的培养主要在于主体——社会公众的自我意识的苏醒。然而,在现代社会实践中,立法者一直崇拜和迷信国家政权的强制与威慑,而忽视了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公众的主体性与自我意识。社会公众在国家的强制和威慑下,无可奈何地被动服从法律,逐渐麻木了其自主判断的思维,也逐渐泯没了其参与的热情,这样其
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树立信仰
“树立信仰”团日活动总结(10021121,10021122,10021123合办)
引导同学们向共产主义信仰靠拢一直是团日活动永恒的主题。本次我们团日活动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帮助同学们了解共产主义,引导同学们初步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当然也顺便宣传学习了一下有关十八大的一些方针与思想。我们11级土木专业三个班的团支部决定,采取校党课中视频课与党团知识竞赛的教学形式来实现我们本次团日活动的目的。
12月25日,探工楼708,11级土木专业三个班的团日活动如期举行。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三个。第一个内容是观看央视大型纪录片《信仰》的第一集。该视频选自党课中的视频教学,该纪录片共有三集,所观看的第一集主要讲述的是建国以前共产党员的一些先进事迹,故事感人肺腑,触动灵魂,对同学们认识到共产主义信仰的本质有着很大的作用。当然该纪录片还有另外的两集,我打算利用平时时间督促同学们观看一下,并让同学们针对三集有关共产主义信仰的纪录片写一篇思想汇报,以加深同学们对所谓共产主义信仰的思考。
随后我们观看了又一个央视大型纪录片《我和我的祖国》第四集,该纪录片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老校友们为国家奉献一生的一些事迹。很显然,给同学们观看有关自己母校的一些红色印记可以帮助同学们将心中那高高在上的共产主义具体化,现实化,可视化。这样一来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解可能就不那么困难了,这也为同学们日后能够真正树立信仰做出了铺垫!
视频观看结束后,我们又搞了一个小型的党团知识竞赛(其中包含有关十八大的内容)。相信有前面两个视频的“感情铺垫”,同学们必然会有更大的兴趣去了解我们的党及其相关知识。我们趁热打铁,发了一个有30道题的小问卷。最终我们土木二班的小冠军是谢德虎同学,我们决定给予加写思想汇报一篇的嘉奖。
虽然离同学们最终确立共产主义信仰还很远,但本次活动的确加深了对共产主义信仰以及党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关注,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10021122班团支书朱唤民
第五篇:防微杜渐 树立信仰
反腐要防微杜渐 更需坚定信仰
内容提要:记得建国伊始,周恩来总理曾说过这样一番话:“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现在的官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官,我们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不仅用言语表达出了其坚定的信念,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谓为官之道,何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所以虽然他走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年轻干部都能树立这样坚定不移的信仰,腐败顽疾何愁不除。
关键词:反腐反贪、廉洁从政、年轻干部、信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国内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然而安逸日子过久了,难免滋生出许多负面情绪,曾几何时,腐败这个敏感的字眼越来越频繁的进入民众视野,令广大民众痛心疾首,既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也折射出当前政府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仍旧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腐败形势蔓延,打造廉洁政府,已经成为我党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纵观当前腐败案件频发的现状,越来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腐败对象年轻化,曾经的“59岁”现象已经逐步向“35岁”现象过渡,退休前趁机赌一把的心态已经不再是主流,一些刚走上领导岗位不久的年轻干部也往往因为禁不起权力变现的诱惑误入歧途;二是腐败队伍群体化,几乎每一起被曝光的腐败案件中,牵扯其中的往往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一级包庇一级的集体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三是腐败领域多样化,当前腐败已经不仅仅是出现在党政机关、行政机关都要务部门,甚至是出现了教育、医疗、社保等许多关乎民生福祉的领域,腐败的形式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经济腐败,更为复杂更具危害性的干涉人事任免、各种权力变现也危害极大。
面对腐败高发、频发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监督机制不完善,公权力缺乏内部制约
举个简单的例子,2012年8月,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视察事故现场微笑的照片引发网友对他进行了人肉搜索,网友从这位官员身上“搜”出了各种名表,该事件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继而陕西省纪委介入调查,并在查处问题后最终宣布对其进行撤职处理。从这个简单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相隔万里的普通网友通过网络图片都能看出的端倪,近在咫尺的专业纪检监察人员却发现不了呢?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前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公权力缺乏内部制约。当前乡镇、部门内部实行的是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并设立纪检小组,同时规定重大事情需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虽然意在通过职权分配达到相互监督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漏洞。比如签字权和监督权隐性的集于一体,纪检小组缺乏实权等,自己监督自己和下级不敢监督上级的缺陷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空间。
二、干部选拔与培养重“绩”轻“德”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干部考察时仍然过于看重工作实绩;而在党员干部学习培训中也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廉政教育大多只是止于理论学习,教学结合的例子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两种情况的产生,一是年轻干部缺乏挫折性教育,抵御腐蚀能力不强,二是年轻干部大多没有信仰,精神上却“钙”。造成这样的结果,无非在于成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利于直观的评价一个干部;而“德”太过于理念化,是一个虚概念,而且对于德的考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自然也就容易被人所忽视,如何在干部考察中平衡好“德”与“绩”的关系实则更加重要。
三、腐败收益高成本低,防腐治腐手段不严
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告诉我们,哪个行业的收益高、成本低,大家就会不顾一切的涌入,在可观利益地驱使下,任何限制和门槛对于他们的约束似乎都已经不重要了。而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我想犯罪成本低是一个关键因素,防腐不严,治腐不力则是导致腐败成本低的直接推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腐败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如果没有把腐败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或者抱着“可以恶小而为之”的态度放任不管,最终只会酿成更大的恶果;而治腐不力则更是导致腐败成本低的关键,当前对于犯了错误的干部,大多情况下或是降级处理,或是撤职了事,却没有真正弥补所犯错误带来的一系列损失,试想,这么些不痛不痒的处罚,这么低的腐败成本,如何还不让贪污腐败分子趋之若鹜。谈了这么多的腐败现象和危害,似乎让人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了,其实,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当前发展和进步才是主流,腐败现象只不过是残留在水中的污物,但这些污染物不处理,势必污染水源,影响民众的健康。近几年来,党中央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大批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腐败的防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更应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提高我们队伍防腐拒变的能力:
一、完善监督机制,做好事前预防,有法必依
完善监督机制既要完善党内监督方式,更要完善外部监督。完善党内监督,主要是拓宽监督渠道,适当放权,改变当前部门内部监督形式单一的现状。当前,民主测评作为评价一名干部的必要环节,有些流于形式,而且测评内容过于简单,主观性太强,容易掺入个人的喜恶,无法真正客观公正的评判一个干部。为此,不妨细化下民主测评的内容,让测评的客观公正性通过细化的测评项目来体现。对于基层乡镇部门内部的纪检小组,可以考虑适当赋予实权,改变当前双头管理下出现的下级监督上级存在障碍的弊端,真正发挥纪检小组的监督作用。
党外监督有公众监督、媒体监督、网络舆论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等等多种,不仅形式多样,而且由于不存在利益纠葛,他们的监督效果比内部监督更彻底、也更有效果,当前不少的腐败案件的曝出往往都是媒体、网络起了推动作用,正是有了他们的揭发,才让很多不为人知的腐败案件浮出水面,为纪检监察机关的后续介入提供了线索,让腐败分子得到法律的惩处。但是对于党外监督,也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不能让公众舆论成为某些不法分子谋取利益的工具,尤其是类似网络微博的出现,是把“双刃剑”,网络的虚拟性无法保障信息的真实性,而网络监管的滞后也导致了舆论容易被不法分子操控利用。
二、加大惩治力度,做到事发惩戒,执法必严
首先,执法部门应当切实做到“执法必严”,执法必严就是对于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腐败现象也绝不股息纵容,严惩不殆。一些地区曾以“涉案干部多,纪检监察部门遇到了难题”等为由,提出“贯彻抓大放小、重在整改,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策略”,而抓大放小的具体办法就是:受贿、行贿5万元以下的干部不予追究,因此造成一种隐性的“腐败底线”现象。这样的一种处理结果,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于行贿受贿罪的量刑规定而言,都是站不住脚的。这种对腐败犯罪的从宽处理实际上是对腐败的纵容、支持和鼓励,必然使腐败分子更加有恃无恐。其次,对于已经查处的腐败分子,执行要到位。网络上曾加曝出多起受处理的干部被停职或被开除几年后,只是换了个岗位或身份又堂而皇之的登上了领导岗位。如果继续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必然会影响民众多反腐败工作失去信心,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提高。
三、创新干部培育,做好事后教育,建立信仰
首先,要创新干部选拔培育机制,在干部选拔时,除了注重“绩”的考核外,更要加强对“德”的考量,并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测评手段,让“德”的考核更加具象,更有参考价值。其次,在干部培育尤其是年轻干部的培育过程中,应该提倡挫折性教育,打破“逢考必升”的局面,让初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多大基层和一线锻炼,不断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后,廉政教育要注重实效性,教育过后要让领导根部能真正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仰更为重要。有人说,现在是和平时期,没有这般坚忍不拔的信念,一样能把工作干得很好。但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后的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并严肃指出,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的确,在利益面前,在各种诱惑面前,在生死考验面前,党员、干部的价值选择,根本取决于其“精神钙质”的含量。
用人是前提,防范是关键,惩治是保障,只有有效的处理好这三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形成有效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运转体系。总之,廉洁从政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防微杜渐,树立坚定的信仰,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将腐败的顽疾去除,还民众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