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析女法官的法律职业信仰
肖扬院长在《在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法官职业化建设是法官队伍建设的一条主线,法官职业化建设可以逐步形成一个拥有共同专业的法律知识结构,独特的法律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社会正义感和公正信仰的整体。法官职业化要求法官群体同一性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法律职业信仰。女法官是法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法官法律职业信仰的培养,决定了女法官在今后法官队伍中的构成比例与作用。探讨女法官法律职业信仰的形成与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女法官法律职业信仰的应有特征法律信仰是一个牵涉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的概念,是整个法理学中的最高问题。法律信仰理论并非是现代才兴起,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法学家,把法律提到伦理性的高度加以赞扬,认为“法律是善和衡平的艺术”,法的精神本质是深藏在实体法之后的最高价值主体,从而确立了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后来西方人文主义者、自然法学家和启蒙思想家,以各种形式来弘扬法律的地位,高扬法律信仰的权威和价值。可以说法律信仰理念的确定,促成了西方国家法治精神的形成,为近现代的资本主义法治战略的实施和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法律职业信仰是法律职业者共同的精神追求,其核心是对法治的精神追求,表现形态有法律信念、法律理念、法律观念、法律意识等等。如果法治运行的主体本身缺乏法治信仰和精神追求,没有法律至上的信念,法治就会成为泡影。法官法律职业信仰,促使法官在处理案件时强化“唯法是从”的观念及行为方式,法官不能恣意妄为,应时时受法律约束,审判过程中的轻微违法,都是对法律信仰的背叛。
法官的法律职业信仰的形成是推行法官职业化的起点。法官职业化是指法官以行使国家审判权为专门职业。并具备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地位。法官的职业意识的基本要求是法官必须有坚定的法律职业信仰。法官的法律职业信仰直接影响法官对法律的理解、解释和运用,直接影响着法律的最终实现。法官丧失了法律职业信仰,枉法裁判必然发生。法官的法律职业信仰是法官的职业之基、立身之本,是实现法官职业化的首要条件。
过去因男性占人类社会存在的优势,女性的社会活动受到性别观念的限制,女性的活动被规定在家庭中,职业就是洒扫庭除,没有获得与男子平等发展的机会。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女性依附男性的地位已改变。法官这一被视为男性传统的职业,也给女性更多的展示机会。在我国,女法官是审判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到2003年全国法院系统有女法官及其他女工作人员67000余人,其中具有审判职称的有47000多人,担任院长、副院长职务的有1069人,担任各级法院中层领导职务的有8500余人。广大女法官巾帼不让须眉,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忠于职守,严肃执法,秉公办案,树立了公正、文明、民主的良好形象,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涌现了“法官妈妈”尚秀云、“铁法官”顾双彦、“学者院长”吕忠梅等一大批楷模,为法官职业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法官职业造就了女法官,法官职业化进程离不开女法官的奋斗与辛劳,时代需要女法官有坚定的法律职业信仰。女法官法律职业信仰的培养决定了女性在今后法官队伍中的构成比例与作用,笔者认为,女法官的法律信仰应有以下特征:
(一)以女法官法律职业尊荣感为基础。女法官只有信仰自已的职业,才能热爱审判工作,才能形成强大内力,笃信法律,顺从法律的指引,形成坚定的法律职业信仰。法官职业以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正义为目标,依据正当和合法的程序打击刑事犯罪,解决、平息各种民事纷争。通常面对尖锐而复杂的社会矛盾,涉及当事人的生命和财产等重大权利问题。法官作为法律职业人,负担的是党和人民的嘱托。热爱审判事业是对法官身份的要求。社会学家认为女性较男性而言更具荣誉感。法官荣誉感让法官有强烈的职业自尊意识,女法官只有不轻视自已所从事的神圣职业,不把审判工作作为权宜之计,而视为实现自我价值,证明自我能力的途径,才会提高社会对女法官的信心、信仰与尊重。女法官的社会地位才能得到确认与提升,才能促成女法官职业群体自豪感,进而形成女法官职业群体的法律职业信仰。
(二)以女法官自我能力的认同为支撑。法律离开了法官,只是死气呆板的教条。法官的法律职业信仰通过法官对法律的理解、解释和运用来体现,法官作为法律的实施者,必须具备精深的法律专业知识、精湛的法律思维方式和丰富的司法经验。法官职业的脑力密集性特点,决定了女法官亦能在法官职业纵横驰骋。女法官因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面对激烈的对抗更易找到解决纠纷的突破口。女性的亲和力使女法官更易疏导化解矛盾。且女法官因其母性本能,更富教育感化能力,在青少年维权岗的工作更易取得成绩。女法官只有认同自我,才能坚定法律职业信仰。
(三)以女法官高尚的职业情操为依托。法官法律职业信仰要求法官树立坚贞的法律信念,并对这种信念毕生追求。法律具有强制性,稳定性,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有自己的特点。法律可以使公众对自已的诉讼行为有一个确定的预期,法官遵从法律,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可以使人们得到预期的效果,让人们相信通过法律的手段能够得到一个符合社会公正标准的处理结果而愿意寻求法律保护。法官审理案件,必然要涉及一定利害关系,这要求法官不仅要具备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更要有正义凛然,刚正不阿的风格和宠辱不惊、贫贱不移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案件适用法律时意识到裁决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后果,才能做到义正辞严、行为果断、令人尊敬。社会学家认为,男女两性因生理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行为模式,男性比女性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方面相对大一些,因而男性往往活动面大,交际广。女性活动面相对较窄,交游圈小,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稳重、耐心、坚韧、刻苦的性格。女性交游圈小的特点,使女法官的社会关系相对简单,更符合法官职业中立超然性特征。女性特有的稳重、耐心、坚韧、刻苦的性格特点更适合法官的“慎权、慎欲、慎独、慎微”职业道德要求。
二、影响女法官法律职业信仰的因素法官法律职业信仰是法官在审判活动中,通过对具体案件的审理而形成的。法官法律信仰的形成过程实质就是法律精神内化的过程。法官法律职业信仰的形成要经过法律价值认同、法律职业信念的产生及法律职业信仰的培养这三个环节。首先法官的价值追求与法律的价值取向要达成一致,法官的法律价值追求与法官的法律信念相比要外在些,法官没有取得价值追求与法律的价值取向的同一性,法律职业信念便不能形成。其次法官法律职业信念只有经过培养由“可信”上升到“确信”的程度,让法官的心态、情感、精神向往各方面,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到为人处世都烙上了法律信仰的印记,呈现法律信仰的位格和风貌,才能产生法官法律职业信仰。女法官坚定的法律职业信仰的形成不是个体的主观努力所能达到的,受历史文化,社会环境,整体素质等条件的制约。
(一)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由于历史的积淀,造成社会文化因素中存在错误规范,女性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必须肩担家庭的重任。一个事业成功但婚姻家庭关系不幸的女性,世俗不会认为她是成功人士,只会为她叹息。成功给男性带来满意,却给女性带来焦虑,导致男女两性追求成就的表现领域不同,男性取得成就的着眼点在于工作本身,而女性的成功动机融和了亲和力,多侧重于人际取向,以取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为重。这种“回避成就性动机”决定了大多数女性对事业的态度,这些女性并不以自身事业的成就为认同,而更希望自己是事业有成男子的妻子。而将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不会对事业有太多的投入。性别角色的习俗及女性个人价值的社会认同局限束缚着女法官的法律职业信仰的形成。
(二)管理机制及社会舆论的影响。女性在认知方式上表现为场域依赖型,在知觉与认知时,对周围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更易受环境的影响。女性场域依赖型的认知特点,使女法官更易受外界压力的影响,引起法律职业信仰的偏差。随着法治监督工作的加强,社会舆论爱以民意的方式对法官的审判进行评判。因女性特有的心理特征,有的女法官心理软弱,怕引起舆论的批评;有的女法官有从众的心理,爱服从舆论声响;有的女法官好出风头,以期获得舆论的喝彩。舆论的评判阻挠着女法官的法律职业信仰。
(三)群体素质及女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因法官队伍形成的历史原因,较多女法官没有接受系统正规的法律教育,大多数女法官是从辅助岗位进入法官角色;还有的女法官一直在辅助岗位工作,很少涉足审判领域;有的女法官虽有正规法律教育背景,因惰于再学习等原因,素质并不甚强。女法官在法官生涯的黄金时期,要经历孕产期,哺乳期,因家事所累,女法官得到锻炼与学习的机会也相对较少。法律知识博大精深,须要女法官投入毕生的精力,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没有对法律的深刻理解,法理的融会贯通,导致“先天不足”。女性的弱点是脆弱,胆小,独立性差,缺乏自信,缺少果敢,易于盲从,且女性多富于同情心,爱以情感的判断替代理智的判断。且大多女性在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不如男性。这是影响女法官法律职业信仰的根本因素。
三、女法官法律职业信仰的培养“法律如果不被信仰,它将形同虚设”。法官是法律的良心,守望法律是法官永恒的天职。如果说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一座大厦,法官的法律信仰则是大厦的承重墙。法律职业信仰属于意识范畴,女法官法律职业信仰要增加支撑力,既需要广大女法官从我做起,增强法律职业情感、法律职业能力,加强法律职业品质修养,又需要法院管理体制投入更多的关注与扶持。
(一)女法官法律职业情感的培养。女法官要克服传统社会观念和性别角色对女法官法律职业信仰的影响,必须客观全面地认识到自我能力和价值所在,伴随自我肯定而产生自我认可。自尊、自爱、自信应是女法官必备的心理特征。客观冷静地对待周围环境对自已的评价,对自已取得的成功给予及时肯定和强化,从每一次自我肯定中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在自我认同自我肯定的过程中感受法官职业给自己带来的喜悦,进而提升法律职业信仰。
要促成女法官群体法律职业法律信仰的形成,社会管理机制应分担女法官的职业风险。在利益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情况下,女法官忠实执行法律时常会引发强大的社会压力,而这种压力的解除不应由女法官个人来承担,而应由社会管理机制来保障。只有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充分保障女法官的权益,才会得到女法官内在动力的自觉投入。女法官的权益保障除法官基本权益保障外,还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身份保障。女法官非经法定事由、法定程序不能剥夺审判权力。二是荣誉保障。女法官协会应设专项基金,奖励在法院工作的各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女法官,并开展多项活动,表彰优秀。这既可增加女法官的职业自豪感,又可提高女法官的社会公信力。三是建立高级女法官终身制度。让法官职业为这类女法官提供丰厚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回报,使德才出众的女法官能为法律事业奋斗终身。要提高女法官的职业信仰,并不能仅依靠简单的行政化的培训。法官法律职业信仰要求“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马克思语)。法官要严守中立、被动、合法、终极的职业要求,必须依赖于法官独立地位。法官独立地位的产生,首先应实行法院垂直化管理模式,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法院的影响,减少行政权对女法官法律职业信仰的干扰。其次应实现审理权与裁判权一体化的审判工作原则,建立法官职务序列与其他职务序列相分离的管理体制,让女法官对案件裁决结果承担更多的责任;再次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完善责任追究程序,让女法官对案件质量倾入更多的心血。另外要减少媒体监督对女法官法律职业信仰的不利影响,防止媒体监督对司法独立的侵蚀。这些制度的建立是培养女法官法律职业信仰的重要环节,能让女法官对法律职业产生归属感与依赖感,能激发女法官对法律职业信仰的确认与尊重。
(二)女法官职业能力的培养。“法官必须知法”。只有精通法律才能正确地适用法律,只有熟悉法律才能信仰法律。女法官一旦被任命即独立从事审判工作,根据自己对事实的评估和法律的理解,作出独立判断,并确信自己的裁决。法学研究的对象是用一种并不精确的方式来处理一些实际上无法精确处理的社会问题。法官的工作,不是孟德斯鸠所比喻的售货机,一头塞进纠纷事实和法律条文,一头就产生判决。女法官要在抽象概括的法律规范与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定纷止争。要保持坚定的法律信仰,通晓法律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关注社会实际,注重吸收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注重自己社会经历和人生阅历的丰富。法律关系日益复杂,疑难案件日渐增多,简单照搬条文不能成为优秀的法官,机械适用法律可能出现合法但不合理的现象。女法官适用法律时必须贯彻法的价值精神,使法律的实施结果符合法的精神。这要求女法官既要熟悉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又要深喑法律条文的融通。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女法官法律职业信仰以法律职业技能为支撑,女法官法律技能应包含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准确表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紧急应对能力,疏导调解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方面。女法官要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必须掌握法律方法,首先应用法言法语进行思维和审判。其次应用法律的思维来看待案件中的人与事,不能仅仅从感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防止情绪化。再次应当用追求法律真实的求实精神来思考问题,强调任何事物都必须有证据,应以证据证明事物的客观存在。另外,应确定单一思维方式,判断事实只能作是或否的判断,而不能作非此即彼的判断。要提高女法官法律职业能力一是要严格准入要求。女法官的准入条件,必须与法官法相适应,应规范法官选任程序,确保准入的女法官一开始就有良好的条件。二是完善女法官职业培训机制。给女法官更多的再教育培训机会,培训要以知识型培训向技能型培训转化。并设立女性类的专项教育培训。
(三)女法官职业品质的培养。法官的裁判偏离了法律职业信仰的准则,植入个人情感,或为某种私利扭曲,枉法裁判必然发生。社会对法官的尊敬并非仅来自法官的审判权,法官的审判权只有与法官为民众谋福祉为社会担道义的高尚职业精神相结合,才能与社会产生亲和力,才能在社会中得到充分的支持,才能在司法独立的意义上获得令人羡慕的“自治特权”。司法公正是社会对法官的期望和要求,依法裁判、公正裁判,维护社会正义,永远是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社会对法官的评价并不是对审判工作的全面认识和了解,而是源于对个案的观察和感受,法官的执法形象、审判程序及法官的言行都是公众审势的焦点。为确保裁判公正,法官必须大象稀声,耐住寂寞与孤独。女法官要加强独立性与坚定性的培养,克服性格脆弱易于盲从的缺点,在承受压力与怨恨时,保持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法官的作用是裁决而不是取悦,是作出判决而不是进行宣传,是忠实于法治原则而不是屈从于来自任何方面的外部压力。”面对种种干扰,女法官必须保持强烈的法律意识和以民为本的职业良心,对公平公正执著追求。清正发自内心,现于细微,文明办案,恪守司法礼义。以坚定的法律职业信仰,让法律职业信仰的精髓溶入女法官的一言一行,使女法官职业散发独特的魅力。宁洲平李玮
第二篇:如何塑造女法官的职业形象
本文作者:陈继兰 好范文原创投稿
如何塑造女法官的职业形象
陈继兰
女法官以女性特有的谦恭庄重、刚柔并济,细腻耐心,在法官队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法院一支不可缺少的审判力量,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诚信有序的发展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女法官是司法调解工作中的主力
军,基于女性普遍具有的耐心细致,办事认真、待人热情、感情细腻等特点,女法官面对当事人激烈的对抗更容易找到解决纠纷的突破口,女性的亲和力、善于理解人,关心人的作风、使用女法官更易疏导和化解矛盾,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因此,在法院,女法官是司法调解的主力军,促进社会合谐的中坚力量。
女法官是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骨干力量。女法官作为女性,对受害女性深具同情心,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已任,审理涉及妇女、儿童案件时,心情同情,倾注心血,使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
女法官是公正司法,廉洁自律、维护司法权威的表率。女性的性格特点使得女法官社会关系相对简单,更符合法官职业的特征,更符合法官“慎始、慎微、慎言、慎好”的职业道德要求,更能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在金钱,在贪欲面前,坚守原则。
女法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的挑战。首先,女法官人数比例低,担任领导职务的比例小。其次,女法官对自身作用缺乏足够的自我认同。第三,女法官提高法律职业素养及司法能力要付出更高代价。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由于对职业女性的能力普遍存在怀疑,所以,女法官变换岗位的机会比男法官少,为她们提供的锻炼机会也远远低于男法官,很多女法官因此经历单一,长期在同一或同类部门工作,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和阅历,因此,女法官要达到一些男法官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道德要克服生理、心理和环境上的不利因素,必须要付出更多。第四,女法官的心理和生理上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女法官良好职业形象的塑造。首先要自信干练,作为新时代的女法官,更应养成大胆,自信的作风,在与男法官竞争中,要充分发挥优势,在迅速、便捷,高效地履行审判职责中赢得认可和尊重。其次,要博学多才。新时期的女法官,只有不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才能在审判岗位上奋发有为,以真才实学赢得与男同志同等的社会地位,真正做到“秀外慧中”。第三,要勤勉敬业,女法官在社会上扮演着多重角色。付出的要比男同志多,因此,勤勉敬业是我们在法官这个职位上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勤勉敬业的法官,才能使当事人依赖; 只有勤勉敬业,才能让公众感到公平正义。女法官要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就必须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到审判事业。第四,要注重形象。女法官要朴素,亲和,优雅的职业女性形象,我认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长外,以独到的“耐心、细心、热心、温心”,在审判岗位上建功立业,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审判实践经验和司法技能,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更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以女性独特的魅力展示法官的文明形象; 要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胸怀大局,志存高远,积极投身审判实践,做到创业型的新时代女性,要更好地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既要在工作上有所建树,也要维护好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第三篇:最美女法官
“最美女法官”厉莉:用爱心打造良心职业
发表时间:2012-11-2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我认为,以爱心、诚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达到‘案结事了人和’、‘天下无讼’,才是法律的最高境界。”这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厉莉经常说的一句话。
三年两捐干细胞的厉莉被誉为“最美女法官”;而在当事人眼里,她不仅是“最美法官”,还是一位“爱心法官”。
2002年,大学刚毕业的厉莉在中华骨髓库留下了自己的血样,5年后的2007年。骨髓库打来电话告知厉莉:上海一名患有白血病的小女孩小颖需要她的帮助!厉莉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时,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怕父母担心,就瞒着二老,边筹备婚礼边暗中做起了骨髓捐献前的准备。婚礼结束后不久,厉莉捐献出骨髓,小颖手术治疗成功。
2009年,小颖再次发病。31岁的厉莉毅然放弃了怀孕的计划,瞒着同事和父母,在丈夫的陪同下飞赴上海二次捐献骨髓。捐献时分离淋巴细胞所带来的强烈不适、浑身疼痛无力,捐献后长久的疲劳倦怠和抵抗力下降,延期生育成为高龄产妇的危险,在厉莉看来都不算什么。她说:“只要孩子能够平安康复,其它事情可以慢慢来”。
不幸的是,二度接受厉莉捐献的骨髓53天后,小颖因并发症去世,这成为厉莉平生最大的遗憾,也成为她继续传播爱心的动力。
厉莉的爱心不只体现在捐献骨髓这一件事情上,她的爱心和认真还体现在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农民工追索工资的案件增多。厉莉对这些急需法律帮助的农民工视同手足,耐心沟通了解,妥善处理案件。“真没想到首都法院的法官态度这么好,把案子交给这样的法院审理,我们放心”,农民工兄弟们动情地说。
正如北京房山区人民法院院长蔡慧永所说“法官是一个良心职业,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真诚之心、感恩之心的人是不能胜任好这个职业的。”厉莉正是用她的爱心、诚心和扎实的业务根基,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在独立办案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她已经审理了500多起商事案件,无一错案、上访或投诉。
因在工作中的出色成绩和助人为乐的事迹,厉莉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法官、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道德模范,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助人为乐模范称号。
如今,在“最美女法官”厉莉的带动下,北京房山区人民法院“以德修身,以爱暖民,公正司法,心系大局”的司法理念已深入人心。法院干警自发成立了厉莉爱心团队。团队的口号是“爱心与良心相生相成 公益与工作相得益彰”,他们积极投身公益,传递爱心,温暖社会。爱心团队还进军营、走院校、入社区、上工厂,进行巡回讲演近百场,开展普法宣传百余次、进行咨询解惑500多次,有数万人亲自聆听了厉莉的爱心故事,形成了普撒爱心火种的风景线。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后,北京房山区人民法院发出“我是党员,我在一线;我是法官,我做奉献”的号召,积极开展“爱心救援、司法护航”行动。党员干警和厉莉爱心团队成员200余人次赴重灾区开展清淤、物资发放、灾民安置、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救援活动;主动推进涉灾司法应对工作„„
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厉莉表示,人民法院应该打造“爱心司法”理念,树立“以德修身、以爱暖民”的法院爱民文化,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温暖,这是当前情况下提升司法公信力,破解司法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2012年11月16日下午,房山法院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放式大讲堂”第一讲,刚刚履职归来的十八大代表厉莉为房山法院干警做了首讲报告。厉莉结合自身工作就如何践行十八大精神谈了自己的想法。她进一步讲到,让道德助力司法,将亲民爱民融进司法,确保老百姓打一个“公正、明白、便捷、受尊重的官司”,确保司法公正成为看得见的公正、司法高效成为感受到的高效、司法权威成为被认同的权威。
让子弹飞:法官的良心到底该值多少钱
——一法官良心卖了五十万
柯云路/文 水复花明/编辑
年轻时选择当法官的大多是正义感较强的人,最初谁也没想到以后要受贿。很多人第一次知法犯法收钱时,内心是很冲突的:一个当然是利害考虑,怕以后事发了,自己栽进去;二是良心上不安„„然而,良心一旦卖开了,就会越卖越便宜。
一次偶然的火车旅途中,我结识了一位在司法界工作的张姓朋友,姑且称他为张君吧。
他说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看过我写的《新星》,并曾为之热血沸腾,和不止一个同学立志以后要效法李向南从政,做廉政为民的改革家。
但接下来他话题一转,谈到时下的司法腐败。说这和医疗界、教育界的腐败一样最容易毒化大众的道德信仰,因为这三个领域原本都该是最神圣的。其间他讲到一个概念,“良心的价格”,引起我注意。
包厢里只有我们二人,我问:怎么讲?
张君说:年轻时选择当法官的大多是正义感比较强的人,最初谁也没想到以后要腐败受贿。但这年头金钱无孔不入,你判案,常常会有金钱的力量加进来想影响判案方向。很多人第一次知法犯法收钱时,内心是很冲突的。一个当然是利害考虑,怕以后事发了,自己栽进去。二是良心上不安。职业操守,道德观念,过去怎么也是有一定基础的。
我问:那么,是怕出事的利害考虑制约大,还是良心不安制约大?
张君说:这个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怕出事的利害考虑人人都会有,良心上的不安肯定也人人都有,但有人小,有人大。
张君说,他讲一个纯粹良心不安的例子。还说明良心是有价格的。
他认识一位后来栽了的法官,第一次收钱时,良心很不安。有理的一方是父女俩,很穷很冤,值得同情。无理的一方则很有钱。这无理的一方就把钱想方设法送过来了,十万。这位法官头一次拒绝了,但钱加到二十万、三十万时,他内心冲突开了。那个案子基本掌握在这位法官手里,有理的父女俩连律师都请不起,更没有任何社会资源背景,绝无反水的可能,案子怎么判都没什么风险。但是,法官良心上不安,特别是那个老头长得有点像他父亲,他尤其下不了狠心。可最后,钱加到了五十万时,他良心崩溃了。看着父女俩在宣判后抱头痛哭,这位法官事后说,他觉得自己的良心卖了五十万。你看,这不是良心的价格吗?
张君又说,良心一旦开卖了,会越卖越便宜。当然,偶尔又会卖得贵。
我问:越卖越便宜怎么讲?
张君说:这和小偷偷东西一样,谁也不是天生的小偷。第一次、第二次偷东西,偷了肯定不安。以后越偷越惯了,到最后就没什么不安了。
我问:偶尔又会卖贵怎么讲?
张君说:这是触景生情的事。
他提起一个我不久前也在报纸上读到过的真实故事。
有一天,一个小偷偷了一个女大学生的钱包,因为看见她口袋里还有手机,于是仍旧跟在后面想逮机会。没想到女大学生看见另外一个贼偷人,于是喊着上去抓贼主持正义,被贼砍得鲜血淋淋,女大学生就是不松手。跟踪的小偷看到一个女孩能这样,忏悔了,把钱包连同里边的证件寄到女大学生所在的大学,还给校领导写了一封信,说自己从此要悔改,重新做人。张君说,这种事贪脏枉法的法官也会遇到,哪次良心发现了,也会有升值的情况。
我当时望着车窗外掠过的田野,颇思忖了一下这个话题。
良心有价格,这在商品世界或许符合经济学的某种原理。时下很多东西都可以卖钱,知名度可以卖钱,权力可以卖钱,各种批件可以卖钱,人情可以卖钱,良心自然也不例外。
要防止腐败,道德教育是需要的,使执法者的良心价格升高,可以增加行贿者“行贿的成本”。法官良心值五十万,行贿的人有一些;值五百万时,行贿的人可能就少得多了。当良心无价时,就有楷模人物出现。另一个,仅靠道德规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加强制度的监管。制约知法犯法,良心不安总是第二位的,第一位是“怕事发”、“栽了”的利害考虑,也就是怕监管制度下的制裁。这就是要加大执法者“受贿的成本”。一切领域的反腐大概都需要这样双管齐下。
一位在印尼的法官,Marzuki,带着难过的心情审判着一宗偷窃案。一位老奶奶被控偷窃木薯。
这位老奶奶诉说着自己的状况,她的家境贫穷,孩子病了,孙子挨饿,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偷木薯的。
可是木薯园的经理坚持要把她控上庭,以示惩戒。
这位法官读了控词,吸了一口气,看着老奶奶说:“对不起,奶奶。我不能够不遵守法律,法律终究是法律,所以我要判你有罪,你需付罚款一百万印尼盾(大约等于RM350),否则必须坐牢两年半。”
老奶奶哀伤无力的低下了头。突然间,法官把法官帽摘下,从钱包里掏出了一百万印尼盾,放进了法官帽。然后对着法庭里所有的人说:“在公正的名义之下,我也要判处这里的所有人有罪,罚款是每人五万印尼盾(大约RM17),因为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你们,竟然让一个人挨饿,以致她必须偷窃食物给她孙儿吃。”
法官把帽子传了出去,在场的每个人都付了五万印尼盾,包括了木薯园的经理。
在退庭之前,已经获得了三百五十万印尼盾的罚款。这些钱用作替老奶奶缴付罚款,老奶奶带着快乐又感动的心情把剩余的钱带回家。
第四篇:法律信仰调查问卷
塔里木大学大学生法学专业法律信仰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为全面了解我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更好的推进法治教育教学,本课题组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不记姓名,请认真,如实地填写,您所填写的内容对我们都是莫大的帮助与支持。衷心感谢您的参与和配合。
性别:民族:年级:专业:
1.你对学习法律有没有兴趣?
A、没兴趣B、无所谓C、有点兴趣D、很有兴趣
2.对法律机构(公、检、法)的看法?
A、很公平、公正B、还算公平、公正C、不公平D、不关心
3.你关注过我国立法及其他法律热点事件吗?()
A、经常关注B、偶尔关注C、网络或新闻媒体上有就看一下D、不感兴趣
4.你知道什么是法律信仰么?
A、没听说过B、了解一点C、很了解
5.你认为作为一个法学专业大学生,拥有法律信仰重要么?
A、重要B、不是很重要C、无所谓
6.你急需辆自行车,一天你恰好在街上见到一辆自行车在卖,价钱很便宜,你也很喜欢,但车子似乎来路不明,可能是偷的,你会怎么做?()
A、买B、不买C、报告有关部门
7.你的法律知识主要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A、电视上B、报刊杂志上C、学校的课程上D、家庭的影响E、其他
8.你对政府的普法宣传工作的看法如何?
A、重视程度不够B、支持力不够C、很好D、一般
9.你认为普法宣传政策落实程度如何?
A、很满意B、一般C、很不满意D、不知道
10.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A、很重要,是维护权益的重要手段B、比较重要,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
C、一般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运用法律D、不重要,和自身没有关系
11.你参加过普法活动吗?
A、参加过B、没参加过
12.你对“五五普法”活动了解吗?
A、了解B、不了解C、好像听过
13.你觉得法律对您的生活有帮助么?
A、有B、没有
14.你认为阻碍提高个人的法律素养最大的问题是?
A、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少B、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
C、生活中法律运用少D、对法律缺乏信心
15.您会定期关注法律方面的知识么?
A、一直都是B、偶尔一段时间C、从来不
第五篇:法律职业到底有那些?
法律职业到底有那些?
绝大多数人对法律职业的认识皆源于影视媒体中法官、检察官、律师在法庭中抗辩搏弈的精彩场景。在新闻媒体和影视作品的渲染之下,许多年轻人在童年时期就充满了对从事上述职业的向往,以至于在其青年时期就开始积极规划法律职业生涯。
那么法律职业到底有那些?我国《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第一条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该条规定:为建立和规范国家司法考试制度,提高和保障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队伍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因此,我国法律职业当然包括了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四类职业。由于我国正在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为了填补法律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下发了《关于调整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该通知规定了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工作的组织机构和法律顾问的归口管理机构。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也规定了基层法律服务人员资格的考核办法和申请程序,该办法的实施也相应的填补了社会各基层对法律服务人员的需要。因此,在笔者看来广义的法律职业当然包括了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企业法律顾问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六类人群。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上述法律职业皆须通过相应资格考试,其中司法资格考试以其权威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处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顶端。
二、司法考试备考范围
司法考试是法律职业大门的敲门砖。那它考些什么?这是众多潜在的法律职业从业者热衷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以国家司法考试考试科目为蓝本,帮助大家了解司法考试的考察科目及分值分布情况。
1、试卷一考察科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系2009年新增的考察科目,在卷一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如单选题的前五道全部都是考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此外,卷四第一道简答题更是直接考察考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领悟。该科目的总分达到了25分,俨然成为司法考试新贵;
《法理学》一科考了7道单选题、6道多选题和4道不定项选择题,加上卷四一道25分的论述题,总分为48分;
《法制史》依旧是考查分数最少的科目,共考了5道单选题、3道多选题共11分;
《宪法》考了6道单选题、6道多选题和2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22分。;
《经济法》的分值比2008年增加了5分,总分达到45分,是卷一分数最高的一科,考查的形式是5道单选题、12道多选题和3道不定项选择题。“三国法”方面;
《国际法》考了4道单选题、2道多选题、1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10分;《国际私法》考查7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和1道不定项选择,共计17分;《国际经济法》考查7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和1道不定项选择,共计17分。“三国法”合计考查44分,与往年分值基本持平;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考查了4道单选题、3道多选题,共计10分,是2009年司法考试中考查分值最少的科目。
2、试卷二考察科目。
《刑法》客观题考了20道单选题、15道多选题和4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58分;
《刑事诉讼法》客观题考查18道单选题、14道多选题和3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52分;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客观题考查12道单选、11道多选和3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40分。
3、试卷三考察科目。
《民法》考查了24道单选题、20道多选题和3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70分,考查分值为各科之最;
《商法》考查了10道单选题、9道多选题和3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34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商法》的案例题继2008年之后,不再列入卷四进行考察,所以分值与去年的28分相比,没有太大增长。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共考查16道单选题、11道多选题和4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46分。
4、试卷四考察科目。
试卷四将考察科目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其目的是考察考生的法学理论功底。该卷的考察范围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简答题20分、《法理学》简答题25分、《刑法》案例22分、《刑事诉讼法》案例21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20分、《民法》案例22分和《仲裁法》案例20分。综上所诉,结合各考察科目客观题部分,《刑法》总分80分、《刑诉法》总分73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总分60分、《民法》总分92分、《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共66分,与往年基本持平。
通过观摩该表,相信大家对历年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我国司法资格证的分类。司法资格证-----即法律职业资格证。该证因其发放条件和适用范围的不同而分为A、B、C三类。A类证的发放人群是通过司法考试360分的分数线的考生,该证适用于全国范围。B证则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和西部欠发达地区通过司法考试放宽地区分数线的考生,该证仅在上述放宽地区适用。C证仅发放给新疆、西藏地区通过司法考试单独划定分数线的考生,该证仅适用于新疆和西藏。因此,司法考试360分的分数线只是一个相对值。我国司法考试最终的录取率是由司法部、最高法、最高检组成的国家司法考试委员会进行调控的。据司法部高层人士称,我国将在推行司法考试的十年时间内储备50万个具有司法资格的法律人才,以备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之用。近年,随着国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司法系统的投入以及法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不断膨胀,自2007年以来,我国司法考试录取率有所增长,其主要表现为严格控制A证的通过比率,适当放宽B证和C证的通过比例,引导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的人员投身于西部建设,以缓解西部地区司法系统法律职业人员断层的危机。
三、司法考试扬帆起航
一、准备阶段
(一)司法考试资料准备。
围绕着司法考试经济,大量的官方和民间的司法考试培训辅导机构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司法考试培训市场上成规模的助考培训机构达二三十个,其设置在各省市的教学辅导分支机构达千余家。有的知名辅导机构法.律教育网还将司法考试的培训讲座设到了一海之隔的台湾和香港。上述辅导机构为提高知名度、吸纳生源还纷纷出版了司法考试辅导教材。如此以来,图书市场上流通的司法考试的教材就达十余种。
欲善其事,必先工其器。
如何挑选一套优质的司法考试辅导用书对顺利通过司法考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将结合自己司法考试的经历推荐如下资料供大家参考。
(1)《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用书》。业界俗称“三大本”。由于2006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制,司法部不再冠名出版司法考试指定教材,继而该辅导教材转由司法部旗下司法考试专家命题组编纂。不容置疑,该教材仍然居于司法考试的权威辅导教材的顶端。由于我国司法考试面向国民教育本科学历,因而《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用书》在内容和体例的编纂上照顾了非法学本科学历的考生。因此,将该教材比喻成法学学科基础教材毫不夸张。在具有法学基础教育背景的初考考生看来,该教材有理论篇幅过于臃肿、司法考试考点不突出等缺点,于是该教材经常被具有法学基础教育背景的初考考生束之高阁。但在该教材上述的缺点背后却暗藏“杀机”。以08年和09年两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试题为例,上述两年的试题中竟然直接引用辅导教材中的晦涩原句。全国几十万考生在大跌眼镜的同时,既而欢呼雀跃或叫苦不迭。对于该教材的使用,笔者建议:无论考生是否具有法学基础教育的背景,必须精读”三大本”第一册。第二册和第三册则可当做“词典”,用以查询生僻的法律术语和概念。之所以提出如此功利的建议是源于我们的备考要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在重点考点上。
(2)《司法考试梦想成真应试指南辅导用书》。该教材系司法考试培训业界最权威的网上远程教育培训机构---法律教育网编著。该培训机构签约了一大批顶级权威司考名师和命题专家学者,例如法律教育网权威刑法签约授课名师阮齐林、姚贝、民法授课名师姚欢庆、席志国、赵德勇,权威刑诉法名师刘玫、民诉法名师杨秀清,行政法名师吴鹏,理论法名师杨帆(男)、叶晓川、王旭,三国法名师李毅、杨帆(女),商经法名师张海峡等等,负责专攻司法考试命题和辅导方向,其中不乏前司法考试命题人和现司法考试命题人的学生。与“三大本”辅导教材截然不同的是,该培训机构出版的辅导教材内容精要直击考点,将司考考点、重点法条、司考历年归类真题、配以章节练习四位一体,非常适合具有法学基础教育背景的考生使用,减负作用明显。
(3)《司法考试历年试题及考点归类精解》。司法考试是考点重复率较高的国家级考试。在历届考试中,不乏将历年真题稍作修改后重复面世的情况。因此,司法考试业界有“做历年真题就是作未来试卷”的说法。2008年笔者曾因工学矛盾导致备考不佳,当年,笔者在专攻历年真题的情况下仓促应考,取得了340分的考试成绩。如此一来,在司法考试业界传说的凭一套真题通过司法考试的也就并非信口开河了。因此,笔者着重推荐《司法考试历年试题及考点归类精解》一书。该书一套八册,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其特点是将同一考点所涉及的历年真题全部编撰在一起。同时,该书在详细剖析解真题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的法学理论基础的考查。其真题解析以实战出发点,从不同的侧面帮助考生揭示考点的变化形式,从而有效的规避命题人设置的“陷阱”。因此,该书在司法考试教材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得到了众多考生的推崇。那么怎样使用该书呢?笔者建议:可先以涂改液将该书的答案覆盖后,再用铅笔在该书上勾画选项,然后对照每一题的解析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用笔记记录自己的错误。如此反复,以练习题感和阅读速度最终达到熟能生巧。当然,如果是在法律教育网司法考试题库做真题的考生不必用涂改液答案覆盖,也不用记录错题,因为法律教育网司法考试题库会自动记录你在做题过程中的错题。笔者正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真题(20余遍),为通过司法考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司法考试网络教学资料的选择。司法考试备考是否捷径?答案是:有。当然笔者的这种肯定的回答是建立在对司法考试考查什么、怎样考察等问题有非常清晰认识的基础上的。由于司法考试是考点重复率较高的考试,所以某些官方或非官方的司法考试辅导机构中有专门一批高端学者对其命题方向进行研究与预测。在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实施第八年的背景下,还没有被涉及的考点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同时,还有一批司法考试命题委员会成员(法学研究学术带头人)昔日的学生活跃在司法考试培训市场,他们能对司法考试命题人的研究方向和命题思路做出敏感的反应。基于此原因,司法考试培训界猜到题、压准题的现象屡见不鲜。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提高司法考试的备考效率。目前,较大的司法考试辅导网站有法律教育网等,其中以法律教育网的口碑最好。该网站以性价比极高的普通班(900元)、精品班(1500元)、实验班(2800元)三个班次为全国乃至港澳台考生提供旗下所签约顶尖司考授课名师的最新司考辅导课件,尤其是课件中的教学交互互动功能的领先设计深为笔者和广大学员喜爱,同时,该机构还设立了司考资料、司考经验交流,司考论坛,司考指南等版块供备考者交流学习经验检验学习成果。在这些名师讲座的指导下,笔者集中优势精力专攻重点,2010年司考成绩斐然。
(二)营造良好的适考环境。
“司法考试是一个人的战争,敌人就是自己”,这是司法考试业界一句精辟诠释。既然是一场“战争”,那么“参战者”就要有上“战场”作战的心理准备。笔者认为良好的适考环境就是这场战争的阵地和后勤保障。因而,如何营造良好的适考环境是摆在每个考生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以下笔者着重谈谈自己作为在职考生的体会。
(1)正确处理司法考试和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
据有关网络调查机构统计,普通备考者通过司法考试的平均时间为3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司法考试和家庭生活的关系对顺利通过司法考试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备考者可以向自己的亲属详细描述通过该考试的职业前景,并与其进行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的探讨,以取得父母妻儿的理解和支持。此举可规避或减少因备考司法考试导致的家庭矛盾。
(2)正确处理工学矛盾。
司法考试备考和工作的矛盾是每个在职考生必须正确处理的问题。笔者曾在数年的备考过程中饱受其折磨。那么这样处理该矛盾呢。笔者有如下建议:首先,在职考生要树立良好的心态,在工作上保持旺盛的精力,毕竟工作是安身立命之本。其次,备考司法考试要取得领导和同事的支持,要让同仁们明白身边有一个专业法律人才是有百利无一害的。最后,备考者要在不影响工作业绩的情况下将备考复习引入工作实践,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以不断强化备考复习的效果。
(3)消极心理调试及压抑情绪的疏导。
司法考试备考过程是法律职业人心理成长的必经阶段。法律职业人在经过该阶段的心理磨砺后,势必为增强其日后职业生涯中的抗压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如何平稳度过该阶段是每个考生不应忽视的问题。适当的压力当然能够帮助法律职业人迅速的成长。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也会导致备考人员出现意外。2009年,某市一名考生因无法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其第三次的司法考试备考过程中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生命。该事件曾令众多司法考试备考者为之扼腕,并给业界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思考。笔者结合其亲身经历,总结了备考者在备考过程中易出现的心理阶段,即兴奋期、成长期、懈怠期、稳定期、抑郁期五个阶段。备考者复习过程中可能还会出项上述五个心理阶段相互纠结情形,让备考者不胜其烦,以至于影响到家庭生活、工作和学习。下面笔者将以一个为备考周期,描述上述五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兴奋期和成长期一般出现在司法考试备考初期,上述阶段属于积极的心理阶段;懈怠期一般出现在备考复习的中期,该阶段以丧失学习动力(书看不进、题做不好)为主要特点,该阶段为消极的心理阶段;稳定期则是在突破懈怠期之后的一段心理稳定阶段。该阶段一般出现在考前3个月内,此阶段往往是决胜司法考试的黄金阶段;抑郁期一般在考前一个月内出现。该阶段系备考者历经了漫长的备考过程后,产生的心理疲惫和生理疲劳阶段,该阶段属于消极心理阶段。处于该阶段的部分备考者甚至还会出现与司法考试相联系的幻听幻象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那么怎样调试和疏导消极心理调试及压抑情绪呢?笔者认为:出现消极心理阶段是备考过程中心理及生理极度疲劳症状的表现。因此,适当的放松和休息是最好的处方。当备考者处于上述阶段时,可以瑜伽、太极或慢跑等运动将紧张、抑郁、愤怒等消极情绪随体内汗液排出,以达到精神放松的目的。如果备考者长期处于抑郁期,则可以服用如逍遥丸、安神补脑液等中成药缓解精神紧张。必要时,可接受中医按摩理疗以缓解躯体化的紧张和疲劳。同时,增加与感情亲密人员的交流或喂养宠物都是缓解上述症状的良方。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司法考试最重要的特点是规律性很强,重点非常突出,即大约80%的知识点是每年反复考核的,而这些重点内容又只占大纲内容的 30%.从理论上说,只要掌握了这些重点内容,就一定能通过考试。可见,司法考试的复习是一门“放弃的艺术”,考生可轻视甚至放弃不重要的内容;允许“投机取巧”,因为可以直奔主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确定重要考点和如何牢固掌握重要考点并且能在考试中正确运用。重要考点的确定有两个最有效的途径:第一个途径是反复研究近五年的真题。可以说历年真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就是重点,这是一个真理,屡试不爽。第二个途径是通过对考试普遍规律的把握来确定司考的重点。在考核的内容上,各种类别的考试的重点可以概括为九个字:“重要的、新颖的、例外的”。所谓重要的知识点,是指调整社会生活频率最高的法律制度或者部门法。所谓新颖的知识点,是指新出台的重要法律和司法解释。所谓例外的知识点,是指对原则规定的例外规定。并且,如果一项法律制度同时充足“重要的、新颖的、例外的”这三个要件,就一定是重中之重。比如《物权法》规定的善意取得制度、地役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这也是规律,重复发生作用。
二,司考记忆多轮重复,科学记忆。
法学是一个强调记忆和熟悉的人文学科,虽然说法学最终考察的是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记忆实为逻辑运用之根基,根基不稳,运用终不能自如。也就是说,考生首先要能记住大量的信息,包括重点法条、理论要点等,而记忆需要大量时间的投入。对此,从记忆的规律看,众多人类学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多次重复是高效记忆、牢固记忆的唯一方法,对记忆能力差的考生就更要强调重复记忆。
重复在司法考试的复习中又是有语境的,司考中的重复由于信息量大,如果将大纲划定的范围全部记下,显然不可能,这就需要科学记忆。这里说的科学记忆,首先是考什么才记什么,如何实现?就是上面说的从真题出发,把历年真题一五一十,丝丝入扣地过上三遍,利用真题定取舍,利用真题辨枝干,利用真题抓核心,利用真题建体系,把考点找出来,把考点的体系全部记住。其次,科学记忆还要挖掘技巧,切忌死记硬背,技巧可以总结为:“口诀化、串联法、体系化”九字方针。具体讲,口诀化,就是将纷繁复杂的数个相关知识点编成口诀,5个字记住5个考点,10个字记住10个考点;串联法,就是就一个主题范围,或纵向或横向展开,将该范围所有考点一网打尽;体系化,就是在部门法的层面,理清脉络,绘出知识树,做到真正融会贯通,通过整体记住细节。一言以蔽之,科学记忆,不要全记,但该记的要记全,不要死记,但要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