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
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
2016年12月9日,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理论性、现实针对性和工作指导性都很强,为法治宣传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全国范围内的“七五”普法大幕已经拉开。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做好“七五”普法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何为法律信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多次强调法律信仰问题。2014年1月7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2014年9月28日,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强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尊法”放在了第一位。这次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书记的讲话又强调法律信仰,足见对这一命题的高度重视。那么,何为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对法律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包括认同、信服、尊崇、敬畏等因素,体现的是对法律自觉自愿地忠诚和尊重。具体看,法律信仰应主要有四个维度:一是认同法治社会是社会治理的一种理想目标,愿意在这个理想目标的引领下,为之努力奋斗;二是信服法治是现代社会最适宜的治理方式;三是尊崇宪法法律在一个社会中的至上权威和地位,头脑中有宪法法律至上理念;四是敬畏法律规则,严格遵守法律规定,自觉服从法律判决。这四个方面在实际中是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
为何培育法律信仰
在当下中国语境下,培育法律信仰主要是基于法治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破解“孝公难题”的迫切需要。2000多年前,秦孝公励精图治,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有一天,秦孝公问商鞅:这些制定出来的法律,如何让老百姓遵守呢?这一问被当代学者称为“孝公难题”或“孝公之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建成,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问题已由法律制定领域转为法律实施领域。要解决“孝公难题”,让“纸上的法”变成“现实的法”,治本之策、当务之急就是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只有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才能形成社会法治精神,进而促进法治国家的实现。一个社会没有法律信仰,法治国家这个大厦就无从建起。
培养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我国受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影响,一些人权力意识根深蒂固,法律至上意识明显不足,遇事首先不是找法而是找关系,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信访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今天,法治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治理的主旋律,成为时代精神和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之一。一个没有法律信仰的社会,很难称得上是现代社会;一个没有法律信仰的公民,很难称得上是合格公民。培育以法律信仰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意识,有利于祛除暴戾之气,涤荡不正之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凝聚社会共识的主要途径。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国现阶段呈现思想多样化、利益多元化、矛盾凸显化的特点。规范、整合这个社会的最为理性的力量就是宪法法律,因为宪法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全体人民意志。不管经济收入多少、道德水准如何,也不管政治面貌、职业、性别、年龄,在宪法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都必须一体遵守宪法法律。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是社会的最大凝聚力,培育法治信仰的过程,就是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的意志主张中,寻求和扩大社会“最大公约数”的过程。
普法转型升级的科学选择。过去30年的普法使得全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实践证明,实行全民普法,把法律交给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法治国家的伟大创举和优势所在,也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随着法治实践的深入发展,我们对普法规律的认识也在深化。让人们了解法律知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内心信仰和尊崇法律。在“七五”普法全面展开之际,总书记提出了“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的伟大命题。这一命题让法治直达人心,抓住了法治建设的本质。新形势下的法治宣传教育应当实现从注重普及法律知识向注重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律信仰的转变。
如何培育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生发出来的对法律的情感和意识,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个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过程。如何培育法律信仰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宪法意识。自2014年以来的连续三个国家宪法日,总书记都作出重要指示。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决定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宪法教育;也决定了宪法教育在国家的各种教育中居于基础性、主导性地位。必须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在一个法治国家,宪法是神圣的,决不能对宪法所规定的国体、政体等内容随意诋毁、攻击和违背。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既要宣传宪法知识,更要弘扬宪法所蕴涵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权利义务相一致等基本法治精神,使之变成人们的法律信仰。
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发挥公职人员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方面的带头示范作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目前,领导干部重视法治的氛围已经形成,法治素养不断增强。但是,与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差距尚大。针对这种情况,“七五”普法规划作了专门安排部署,把领导干部作为“七五”普法的重点对象。2016年,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提出了许多措施要求。目前,关键是抓好落实,促进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变成一种自觉、一种风尚、一种习惯,以此带动全社会法律信仰的形成。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作用。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总书记指出,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依靠法治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滋养,在潜移默化中让法治精神入脑入心。因此,“七五”普法规划特别强调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把法治元素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设计,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建设。
推动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过程变成培育法律信仰的过程。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对于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思想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法律信仰有赖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公众的立法参与是立法正义价值的崇高体现和有效保障。扩大公众的立法参与,既是一个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提高立法质量的过程,也是一个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将法律精神融入公众思想观念的过程。在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起草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增强公众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认知。其次,法律信仰还有赖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执法、司法机关应当用自己全部的执法司法活动宣传教育人民群众。针对网络热点问题和事件,组织执法司法人员和专家学者进行权威的法律解读。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把充分说理、解疑释惑贯穿于每一个案件办理的全过程,弘扬法治精神。
(作者系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司长)
第二篇:1942引发人们思考信仰缺失
《1942》引发人们思考信仰缺失
核心提示: 为何我们和电影中的人物一样生活得不踏实?曾经是因为灾难和贫穷,那么今天是为什么?
中新网12月17日电 意大利欧联通讯社17日刊出评论说,如今的我们,大多早已告别贫困,我们不需要再为温饱问题挣扎,如果说《1942》里的人们没有信仰,那么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反思,在吃饱喝足后我们需要为自己寻找信仰。
文章摘编如下:
自11月29日起,国内各大院线热映由冯小刚导演执导的电影《1942》,时过半月,许多观影者在论坛里发表了影评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观后感。而大多数影评表示《1942》引人深思,人们从历史的提醒下开始思考现状,人们不禁问道为何我们和电影中的人物一样生活得不踏实?曾经是因为灾难和贫穷,那么今天是为什么?如今的我们究竟缺失了什么?
有人说我们还是太缺钱。纵观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发展,如今国民物质生活水平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衣食住行各方面条件都比以前优越了许多,绝大多数人已没有温饱问题,很多人已过上富足的生活。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热衷于攀比金钱有多少地位有多高,拜高踩低成了自然规则,谁也不愿被踩在脚下,可是金钱和权力难有顶峰,要有多少钱才算不缺钱呢?
有人说我们缺乏安全感。是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话题引向怀旧,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们反而开始怀念起过去一个院儿的街坊邻居挤在一起看一台电视机的相对贫穷的生活。细问他们缘由道是因为如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善意在慢慢流失,生活中缺少了情谊。成功时能共享喜悦的朋友在减少,失败时却多了幸灾乐祸的旁观者。真情善良和祝福的画面在褪色,虚伪背叛和防备的细菌在滋长,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
引用一位网友看完《1942》之后的观后感作答:“中国人的灾难正是没有信仰引起的。”人们正是因为没有信仰才会空虚,因为空虚才需要疯狂的敛财来填补,因为热衷敛财才会迷失本性,因为迷失本性才会缺乏安全感,因为缺乏安全感才会用践踏他人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可是金钱怎能取代信仰,伤害别人又怎能获得心灵的安稳?
如今的我们缺乏的正是信仰。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对信仰的定义。
笔者看来,信仰就是一个念想一种精神需求,存在于心灵最深入最纯粹的地方,不在乎它是一个伟大的主义还是一个平凡的梦想,也许只是一句简单的座右铭,只要它存在,心就不会空虚。当你绝望到想要放弃一切时,只要想到它就会找到继续下去的动力;当你痛苦到极点恨不能死去时,只要感到它的存在就有勇气承受一切苦难;当你在光怪陆离的森林里迷失不知不觉随大流走向梦想的反方向时,只要想起它就能及时修正不小心偏离的轨迹;当你在财富和权利的引诱下摇摆不定时,只要想到它就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一切诱惑。
信仰是人生的导航,是一种伸张正义的侠义,是一股坚持自我的信念,更是一种坦然淡然的生活态度,让人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这几年我们总能从新闻里看到社会丑陋的一面。有人推崇拜金主义,有人虐待年老的父母,有人有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有人为利益出卖亲友,有人仇富有人欺贫,太多太多负面的事件让我们对社会失望恐惧,对他人防备疏离,这些不都是没有信仰造成的吗?这是社会的悲哀,不也正是我们的悲哀?我们需要一股力量,当我们走到绝境或者面临困苦和挑战时支撑我们坚定不移正正直直地走下去。
如今的我们,大多早已告别贫困,我们不需要再为温饱问题挣扎,如果说《1942》里的人们没有信仰,那么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反思,在吃饱喝足后我们需要为自己寻找信仰。(廖曼伶)
第三篇:法律信仰调查问卷
塔里木大学大学生法学专业法律信仰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为全面了解我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更好的推进法治教育教学,本课题组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不记姓名,请认真,如实地填写,您所填写的内容对我们都是莫大的帮助与支持。衷心感谢您的参与和配合。
性别:民族:年级:专业:
1.你对学习法律有没有兴趣?
A、没兴趣B、无所谓C、有点兴趣D、很有兴趣
2.对法律机构(公、检、法)的看法?
A、很公平、公正B、还算公平、公正C、不公平D、不关心
3.你关注过我国立法及其他法律热点事件吗?()
A、经常关注B、偶尔关注C、网络或新闻媒体上有就看一下D、不感兴趣
4.你知道什么是法律信仰么?
A、没听说过B、了解一点C、很了解
5.你认为作为一个法学专业大学生,拥有法律信仰重要么?
A、重要B、不是很重要C、无所谓
6.你急需辆自行车,一天你恰好在街上见到一辆自行车在卖,价钱很便宜,你也很喜欢,但车子似乎来路不明,可能是偷的,你会怎么做?()
A、买B、不买C、报告有关部门
7.你的法律知识主要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A、电视上B、报刊杂志上C、学校的课程上D、家庭的影响E、其他
8.你对政府的普法宣传工作的看法如何?
A、重视程度不够B、支持力不够C、很好D、一般
9.你认为普法宣传政策落实程度如何?
A、很满意B、一般C、很不满意D、不知道
10.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A、很重要,是维护权益的重要手段B、比较重要,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
C、一般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运用法律D、不重要,和自身没有关系
11.你参加过普法活动吗?
A、参加过B、没参加过
12.你对“五五普法”活动了解吗?
A、了解B、不了解C、好像听过
13.你觉得法律对您的生活有帮助么?
A、有B、没有
14.你认为阻碍提高个人的法律素养最大的问题是?
A、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少B、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
C、生活中法律运用少D、对法律缺乏信心
15.您会定期关注法律方面的知识么?
A、一直都是B、偶尔一段时间C、从来不
第四篇:坚定法治信仰培育法治精神--征文
坚定法治信仰培育法治精神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丰富法治文化活动载体和形式。引导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推出精品、创出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产品的需求。鼓励各类文化团体参加法治文化建设,探索建设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发挥公共文化场所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法制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
“六五”普法时期是我公司不断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文化作为凝聚民心,激发活力的源泉,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近年来,我公司普法教育和法制宣传,紧扣建设法治潞安、促进
经济发展的目标,努力把法律知识转化为法治精神,使法治意识融入每一个职工的内心,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意识和共同追求。过去五年,集团公司普法部门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活动,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法治社区、法治讲坛、法治广场等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创作了大量的法制动漫、法治书画、法治文学,全市初步形成了“人人知法守法,事事依法遵法”的氛围。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培育法治精神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落脚点。要引导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通过具体的司法活动和行政执法行为,将包含了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秩序、和谐、安全、科学等诸多价值要素的法治精神输入全体职工及家属的心灵,让更多的职工及家属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履行法定义务、维护法定权利,将坚守法治作为生活的底线原则,逐步把尊崇法治作为一种精神信仰和思维定势,并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全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和环境。一是强化法治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把法治文化建设与廉政文化、旅游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环保文化全面融合,使普法依法治理从过去的说教式、被动式向感性共鸣、理性思考、自觉接受的形式转化,借文化载体开辟更为广阔的法治宣传教育新天地。二是强化法治文化的传播推广,选择职工关注、影响巨大的法治事件,设计和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和法治文艺活动,让参与者受到形象生动法治熏陶;要在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逐步增加法治文化的内容,积极推进广场、街区、论坛、学校等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公司建设一批传播法治文化的主阵地;三是要加强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充分运用广告牌、电子显示屏、橱窗和手机短信等载体传播法治信息;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优势,扩大法制刊物、节目、栏目的覆盖面。
法治文化建设是浩大的系统工程,要不断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文化工作机制,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法治潞安、文明潞安建设的大局,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要加强保障,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公共服务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在法治文化建设中,政府职能部门、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要积极主动,并激励广大职工主动参与,鼓励群众积极投身法治文化建设。要引导各类媒体自觉承担法治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为建设法治潞安共同奋斗。
第五篇:法学家之死与法律信仰
法学家之死与法律信仰
李拥军
本文发表于2002年9月30日《人民法院报》法治时代版
公元前399年在地中海沿岸的雅典,一个伟大的法学家被处死了,他就是世界的哲人——苏格拉底。他被控犯有违反宗教、亵渎神灵和腐化青年等莫须有之罪,并被判处死刑——饮毒鸠而死。在狱中时,苏格拉底本有机会逃之夭夭,事实上,他的弟子也已经买通了能阻止他逃跑的人。但他拒绝了,因为他不愿违反法律。他认为,遵守法律是一种美德的要求,法律一旦制定,不管合理与否,作为公民都必须遵守。他的弟子,伟大的柏拉图对老师临刑的场面是这样记载的:“他(狱卒)把杯子递给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轻松自如、温文尔雅地接过杯子,毫无惧色地说:„您说我可以用这杯酒祭奠神灵吗?能还不能?‟狱卒回答说:„我就准备了这么多,苏格拉底,再也没有了。‟„我明白了,‟他说,„不过我可以而且必须祈求众神保佑我在去另一个世界的旅途中一路平安——但愿我的祈求能得到满足。‟说完,他把杯子举到唇边,高高兴兴地将毒鸠一饮而尽。”(见文聘元著:《西方哲学的故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半个多世纪后,即公元前338年,在黄河流域周王朝的诸侯国——秦国,一个著名的法学家也被处死了,他就是使秦国统一法度,富国强兵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这样记载到:秦孝公死后,惠王继位,有人告发商鞅谋反,遂惠王派人捉捕商鞅。商鞅逃到边境,打算到客店住宿,店主拒绝了并告诉他:“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有法令规定,留宿没有证件的客人,店主与客人同时受罚。)商鞅感叹到:“为法之敝一至此哉!”(真想不到制定法律的弊病竟到了这样的地步啊!)于是他又逃到魏国,魏国惧怕秦国,不敢收留他,便把他送回秦国。入秦后,他又逃到商邑,举兵伐秦,兵败后被杀。这就是历史上的著名的“作法自毙”的故事。从以上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同是面对死神商鞅可没有苏格拉底那样从容,为了逃生,他不惜几次规避或违反法律。试想,如果苏格拉底是商鞅,他会要求店主收留他吗?我想他不会,他会觉得如果那样做,不但自己违法,还会造成别人违法,他怎么能允许自己或别人破坏他神圣的法律呢?如果商鞅是苏格拉底,他会作以待毙吗?我想也不会。他也许会想:法是我定的,我将不在,法何存焉?逃生才是正理。
由此说开去,两个法学家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不同文化下的法制观的差异,即法律信仰主义与法律工具主义的差异。源于地中海文明的西方法律文化,一开始就和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提及宗教,我们通常是把它作为法治的大敌来认识的,因为近代法治主义的胜利是伴随民主、自由、科学反对中世纪的神权而取得的。如果经过细致地考察,你就会发现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其实宗教神学并不排斥法律。《圣经》中耶稣曾说过:“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而是要成全。”(《马太福音》第五章,第17—18节)自然法就是宗教和法律的结合形式,正如古罗马著名法律家西塞罗所描述的那样:“法是上帝贯彻始终的意志,上帝的理性依靠强制或者依靠约束支配一切事物。为此,上帝把刚才赞美的那个法赋予人类。”(西塞罗:《法律篇》)事实上,即使是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法也是统治者实施统治的重要形式。宗教的存在强化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法治主义几千年来在西方社会经久不衰,其精神之源就在于此,苏格拉底慷慨赴死的超越性动机也莫不如此。内化成信仰的法律一直成为调整西方世俗社会最权威的力量,甚至国王也不能逃脱它的约束。于是,西方社会就有了这样的法律格言:“国王站在一切人之上,但须站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若不是法律许可,国王将一无所能。”;就有了诸如磨坊主告败皇帝、柯克法官责批国王等一幕幕生动的法律故事。正是基于这种信仰,法律才成为限制权力、保护权利的重要力量,因为人们有这样的认同:只有国王按照法律行事才是符合正义的,不遵守法律便是践踏了正义,故而就失去了人民拥戴的基础。查理一世、路易十六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被人民推断头台的。
源于黄河文明的中华文化,一开始就与民主和法治无缘。古中国人对人的崇拜胜过对神的崇拜,这必然导致皇帝的专权,而专制社会下,秩序是其追求的首要价值,因此,在该种文化下,法律一直是以维护王权和秩序的工具而出现的。正如商鞅所说:“法有,君臣之所共操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商君书•修权》)“秉权而立,垂法而立。”(《商君书•壹言》)既然是一种工具,那么它就只是一种功利性的器物而已,不可能内化为人们心中的信仰。对待法律,商鞅之所以不如苏格拉底,究其实质,根源就在于此。既然只是统治者手中的一种工具,它必然只能对臣民有效,而对君王无效。事实上,历代统治者无不是一旦认为法律有助其统治时便高举法制,而一旦认为法律有碍自己意志的实现时,便会毫无顾忌地破坏法律。时至今日,中国的法制仍有很强的工具主义色彩,不屑说极左时代对法律“刀把子”“印把子”的称谓,就时下所宣扬的“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是社会长治久安的保障”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来说,也是深受其影响使然。每年我们都能出台十几部甚至几十部法律法规,而实际上这些法律法规对百姓的约束要远比对政府的约束大的多。如果法律不能约束政府,法治是如何也建不成的。中国人传统中的“惧法”、“厌法”心理加之日趋严重的司法腐败,促成了当代中国新一轮的法律信仰危机。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因为我们必须知道:法治的真谛在于信仰,一种宗教徒般的虔诚而真挚的信仰。
作者:李拥军,吉林大学法学院、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理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