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日本美术教育》有感范文
读《日本美术教育》有感
美术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良好素养的形成,而且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前段时间拜读了张晓露的《日本美术教育》一书,日本的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与他们的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是日本最好的职业之一,同样了解到他们的美术教育也是非常不错的。
日本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个性和创造性,我国的美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中也阐明了这一观点,但是由于这一标准现在在教学实践中还处于摸索和改进状态,所以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老师、家长为了画画而画画,千篇一律的简笔画,没有创新,纯属临摹,这不仅限制了孩子的创造能力,还抹杀了孩子的个性。
《日本美术教育》这本书中主要讲了两点:
1.培养造就学生个性。日本美术教育的目标是“扩展表现及鉴赏能力,在体验到造型创作活动喜悦的基础上,培养爱好美术的心理,培养高尚情操。”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每一个孩子形成深刻独立的自我。因此,美术教育必须考虑在美术指导中创设良好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发展审美趣味。美术教育可以让每一个中学生体验自然、人类和社会之美,感受美术表现和欣赏的喜悦,并使孩子们的心灵不断丰富与充实起来。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完善的性格。日本教育界认为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考为基本出发点,在探索
发现中不断创造。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感受生机勃勃的事物。激动自己的心灵,张扬自我。因此,各种各样的制作经验和技巧,都是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表现手段,其本身并不是目的。随着技巧的提高,表现过程中更加入了形象思考,仅仅训练技术并不能扩展表现力。在这方面,生活阅历和知识素养就起着积极作用。
2.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指导。日本的学者认为,美术教育良好的授课方法来自教师的个性发挥,优秀的教学不是某种概念化的东西,而是教师个人思想文化素养的体现。具体的美术教学,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审美趣味、格调及研究成果,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计划。其中有一个确定学习内容的标准,就是日本文部省的学习指导纲要,在理解纲要的基础上,教师确定指导的方向。了解、把握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理解、兴趣和技能水平,实施具体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良好的授课取决于每个教学单元内容的充实,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活泼地参与活动
再看我们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现象制约着我们的美术教育 1,首先儿童在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家长就教他临摹简笔画,不用作任何思考,画的好坏都以简笔画书作参考,要求他们画的象,画的整齐,颜色涂的匀,在以后绘画班中还是学较复杂的简笔画,他不管画什么画,都会是简笔画这种模式,不会有自己的特点。老师、家长、学生都认为“画的整齐、画的象,颜色涂的匀”这就是好的儿童
画。试想一下,当所有的儿童画都是一种简笔画的风格时,这种画还有什么看头。
2,不做任何思考,没有创新,没有个性的临摹教学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低龄儿童处在一个易受暗示阶段,绝大部分儿童容易被人左右,特别是父母,父母“好心”的指点其实是害了他们,因为大部分父母心目中的“好画”标准就是画得像,经常会毫不客气的对孩子的画进行“讲评”诸如:“这里的线画歪了,那里画得不像,这里应该怎么画,哪里把它擦掉,甚至有一半的家长会亲自动笔帮孩子画。”经这一折腾,本来画得好的,喜欢画画的、很有自信的孩子就会变得很不自信,画面形象越来越小,修改次数越来越多,这样出现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美术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把促进“儿童画”的发展作为启蒙教学阶段,在“儿童画”进入视觉写实表现阶段以后,选着沿着具有科学性的写生模仿教学和突出艺术性的创作教学互相配合的教学发展途径,不丹能够摆脱了临摹和模仿对创造性才能的束缚,保护儿童创造才能的启蒙和连续顺利的发展,而且是一条能够让写实能力和创造能力并行不悖,同时发展的最佳教学途径,同时培养了孩子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孩子们的心灵不断丰富与充实起来。
第二篇:读《战后日本外交史》有感
题目:读《战后日本外交史》有感
院系: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学 班级:11级历史汉班 姓名:梁永辉 学号:20111104545
读《战后日本外交史》有感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沉重灾难之后,人类社会本应享受更多的安宁与和谐,但令人遗憾的是却进入了东西方政治与军事全面对峙的冷战时代。对这种形势发生重大影响的,无疑是个别大国推行的对外政策。宋成有、李寒梅撰写的《战后日本外交史》重新审视了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与时代气息,称得上是冷战结束后中国学者以全球视角研究日本战后外交的代表性著作。
《战后日本外交史》第一编占领时期对美一边倒外交路线的确立。战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英法力量受到削弱,殖民主义体系瓦解,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欧洲的影响开始下降,亚洲的影响将要上升。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对日本进行了单独占领、并实施以服从美国的全球利益为目标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一系列改革,成为日本战后民主化的主潮,给日本乃至国际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战后日本外交史》始终把握了这样一种趋势:以美苏为两极的新大国强权政治代替了凡尔赛体系的旧的强权政治,两极的矛盾与斗争在世界范围内以多种形式全面展开,成为影响战后国际关系的主导因素。在这个大背景下,日本外交被纳入美国全球战略的框架内,是为冷战服务的亦步亦趋的追随外交。该书在探究日本外交活动的宏观国际环境的同时,还探究了日本国内领导人对外交政策的影响问题。由于美国对日占领并左右其外交政策,自吉田茂内阁起,日本依托美国的庇护寻求自己的发展已成为其外交的既定方针。
第二编是对美一边倒追随外交路线的局部调整。在这一阶段,单纯地由美国支配的外交路线越来越受到国内的反对与批评,同时由于国内经济恢复和增长,因此出现了对美日关系框架内的局部调整。比如“自主外交”的提出,以增加日本的自主性,试图减少美国人控制的势力。
《战后日本外交史》对日本与中国的关系特别重视。例如在《日中关系的进展与挫折》一章中作者所提到的为推进日中关系正常化而辛勤工作的日本友人不下数十人, 面对日中关系的低谷,更多的日本友人却逆流而上为改善日中关系而努力。他们当中有政治官员、国会议员、新闻记者、学者和工商业巨头,活跃在日中邦交正常化前的民间外交中,为推进日中关系的发展扮演着十分重要的社会角色。
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也是该书着力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认为,日本与东南亚国家修复与改善关系,是在东西方冷战体制形成的大背景下实现的,既有追随美国政治路线、作为向其讨价还价的政治砝码的一面,也有渴望获得东南亚资源与市场的现实考虑。作者具体地剖析了日本与东南亚的复杂关系,为读者理清了日本外交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今天对日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编是走向自主外交阶段。到6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国内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生产总值、对外贸易、黄金外汇储备等急剧增长,日本领导人对走向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自主外交踌躇满志。因此,日美关系进入了一个难以逆转的新阶段。中日邦交正常化是本编富有特色的内容。在本编中,读者可处处感受到日本为走向自主外交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更感受到中日两国领导人为实现两国外交关系正常化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第四编是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等距离、全方位外交阶段。70 年代在保持日美特殊同盟关系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与中国、苏联、东南亚、大洋洲、中东和欧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以树立作为经济大国的国际形象;同时强调自主性,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了自己的独立看法与行动,如抢在美国之前恢复与中国的邦交关系,增加对第三世界的对话和援助, 加强同中国、东盟的协商与合作等等。作者探讨外交中的多边关系,实质是在探讨一种全球机制,在国际活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是相当富有教益的。但是作者也指出,无论“全方位自主外交”还是“多极自主平衡外交”,日美关系仍是日本对外政策的核心部分。
第五编是走向分享世界领导权的大国外交阶段。进入80年代,日本成为全球性经济大国之后,已不满足于以往的“多极自主”、“ 等距离” 和“全方位”的外交方针,力图以“西方一员”外交来取而代之,担更多的国际重任。该书指出,在国际社会抵制苏联势力南下与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联合行动中,日本“旗帜鲜明地加入到对越南的抵制与制裁的行列”,主张召开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愿意在资金、技术和其他领域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联系;日本越来越多地插手世界热点地区与热点问题,突出日本在当今世界的大国地位;1987年以来,日本军费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军费投资大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的整体形象。
读罢全书,感到《战后日本外交史》有两个显著特色:一, 视野广阔, 取材宏富。该书并没有局限在传统的政治外交, 而对当今高科技时代经济规模与质量、人力资源与素质、科技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等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也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特别是把冷战结束后解密的历史材料摄于笔下, 更增添了它的学术分量。许多立论新颖别致,反映出作者宽厚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信手拈来的史学功夫;第二, 研究历史, 关注现实。作者在目睹了近年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种种活动之后,得出了忧心忡忡的结论:“可以肯定,日本会进一步加快走向政治大国、积极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步伐。在未来的半个世纪中,在国际上发挥大国作用将是日本不变的外交目标”。确实,日本近年来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活动不同凡响, 国内不断有人否认战争责任, 这些消极势力每每为厉为祟,困扰着日本与世界、尤其是与亚洲各国建立真正平等、友好与合作的关系。
第三篇:读《日本技术创新经营》有感
读《日本技术创新经营》有感
2012年04月06日 本站原创
关键字:读《日本技术创新经营》有感
作为《日经产品制造》杂志的系列丛书,最近发行了由新木广海刚刚撰写完成的《日本技术创新经营~丰田培育出来的新模式》,新木曾在丰田汽车工作,先后担任过生产技术人员和系统工程师,目前担任日本一家CAD/CAM开发公司的社长。看了这本书,笔者真正明白了产品制造能力得到业界一致公认的丰田之所以强大的另一个理由在于IT(技术)。在此,笔者希望在制造业的竞争力方面从自己的角度向大家介绍3个观点。第一是为实施以数据为中心的“工艺改革”,丰田生产方式的活用行之有效;第二是纠正过去那种“轻视软件”的风气,运用日本产品制造经验,提高质量非常重要。第三是日本和欧美对产品制造的看法是不同的,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去研究如何根据日本的产品制造模式进行IT应用。
率先着手以数据为中心的工艺改革
对于第一个观点、即“工艺改革”,首先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本书作者新木上世纪70年代参与的冲压模型制造工艺的开发故事。新木当时正在丰田工作,参与了模具制造工艺的改造。丰田此前采用的方式是,首先制作一个模具模型(主模型),然后再根据主模型加工模具。详细来说,就是利用“仿形加工”法制作模具。所谓仿形加工就是指,通过电信号将沿着主模型表面描出的三维坐标传给机床的伺服马达,对三维形状进行切削加工。
但主模型方式难以提高加工精度。因而,在最后阶段就会产生对照实物对模具进行修改的工序。这种修改就会造成效率下降。于是,新木等人就想废除主模型,而改为直接根据设计数据刻制模具的方法。也就是说,使用CAD数据(主数据)直接以数控(NC)方式对模具进行加工,检查工作也根据数据来进行。换句话说,就是将产品制造的标准由主模型变成了主数据。这种使用主数据的全新方法从结果上说将会在模具质量的提高和缩短开发周期等方面产生戏剧性的效果。而新木称,开发之初并未打算对整个模具制造工艺进行变革。总之,只是想把仿形加工变成数控加工。但在模具的直接数控加工中,从未有人成功过,说起来“只是变成数控加工”,但做起来却很难。
经过艰苦努力,新木等人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但他们立刻意识到仅靠这一点是不够的。新木等人认识到,必须改变模具的整个制作工艺,才能获得更大的效果。
为了改变整个工艺,新木等人接着所做的就是采取了丰田生产方式,但要是有人说这是典型的丰田方式,笔者也就无话可说了。丰田生产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质量在工序中实现”。另一点值得庆幸的是高精度的数控加工正好符合这种观点。由此一来,以数控加工为核心,根据丰田生产方式,通过实施没有浪费的流水化和平均化生产,进而就能作为整个模具制作工艺的变革手法确立“主数据方式”。
运用“产品制造”经验,使软件更具“灵活性”
同时,新木也向软件业发出倡议,如能汲取制造业的经验,有可能更好地对软件产品加以改进。新木认为,从软件业来说与“软”这个字眼并不相符,由于人们不知道某项变更会对整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而现在更多的人反倒将它视为“硬件”业了。对此书中建议,如果将产品制造的有关知识和对软件发展历史的充分理解结合起来,可望使软件更具“灵活性”。
新木的这种自信似乎来自于本文开关所讲述的在冲压模具制造工艺的改造过程中,依据丰田生产方式这种观点,成功开发出了用于软件开发、改善和维护的工具这种经历。据称,这种工具至今仍十分流行,并且正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研究,以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近已经出现在软件开发工具中导入丰田生产方式的动向。其实,依据丰田生产方式开发的工具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发成功,并且沿用至今,从中即可令人看到丰田强大的一面。(未完待续。藤堂安人)
日本的产品制造是“融通无阻”,欧美的产品制造是“完备确定”
对于第3个观点、即“日本与欧美在产品制造理念上的差异”,新木甚至追溯到社会与文明的发展历史上进行了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就像是由同种民族组成的“粥”一样,隐性知识很容易在大家之间传播。因而,“彼此默契的配合”就会发挥作用,自然而然地就能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新木从这个意义上将日本的产品制造理念形容为“融通无阻主义”。
而欧美,尤其是美国由于人种多,因此就把它看作一个由胡萝卜和莴苣独立混合而成的“色拉盆”一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若非显性知识,相互之间将无法进行思想沟通。因此,新木根据如果不交流完整的模型(实体模型)数据,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这种特点,将欧洲的产品制造理念比喻成“完备确定主义”。
建立在“完备确定主义”基础之上的产品制造理念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作业流程进行分工。比如,在欧美通常都是设计人员将设计意图和结构画成一个草稿图,再由操作人员完成数据化,因此欧美研制的CAD/CAM系统都是在这样的流程基础上制成的。而日本则具有设计人员自行使用CAD的文化。
虽说很多日本大型制造企业都采用了来自欧美的CAD,但书中已经敲响警钟:若硬要按照欧美的方式去做,就有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操作人员,造成成本上涨。而且,日本先前那种设计与生产部门配合默契的优势将会逐渐丧失,由此就会受工具的摆布,而沦落到和欧美没有太大差别的地步,进而就有可能削弱竞争力。
新木在书中从CAD/CAM开发商的立场宣扬说,创造与“融通无阻”的日本产品制造理念相适应的源自日本的CAD/CAM,并将其创建成全球标准非常重要。并且声称,其中的关键在于提供能够将欧美式的分工作业和日本式的团队作业融为一体的环境。
管理者就是要有重视“软件=技术”的态度
对于(上)所讲的第二个观点,即“软件开发”,新木在书中对日本“轻视软件”的风气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日本从根本上存在着重视有形物、轻视无形物的倾向,对软件的关注度较低。
书中指出,尽管身边难得有个拥有庞大经验的“产品制造”世界,但在生产效率和品质提高方面却比较落后,经常发生软件导致的故障。
本书题目中所说的“技术”指的是一个与实物相对立的概念,包括CAD/CAM、嵌入软件、思路、想法等所有无形的东西。新木在书中这样写道。
从制造“产品”的想法(技术)开始,通过设计(技术)的具体化,形成“产品”,然后再将嵌入软件这种“技术”注入到“产品”中,使“产品”发挥某种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和虚拟样品的制作所使用的就是作为“技术”集合的CAD/CAM,它也是典型的“技术”。
而且,嵌入软件的程序量近年来呈爆炸式增长,“技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但在现实中对“技术”的关心程度较低,软件的质量问题正在不断增加。新木指出,要想打破这种状况,希望产品制造企业的管理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软件。在本书题目中加入“经营”这个字眼目的就在于此。
“日本特色的东西”和全球标准的融合读到这一章节,笔者想起了大约10年前的1995年采访丰田汽车常务董事蛇川忠晖(现为日野汽车会长)时候的事情。笔者当时还在《日经机械》杂志社工作,就当时汽车行业开始导入的SE(同步工程)、即通过同步推进各自开发阶段,缩短生产前导时间的手法,听取了丰田的看法。
然而,让笔者感到意外的是那次的谈话内容主要集中在数据和IT上。当时,业界普遍认为SE包括两类,一类是以数据为主体的美国式SE,一类是以人为主体的日本式SE。听说丰田那时非常热心于解释和汲取美国式SE。随着实体模型的出现,欧美已经进入没有三维数据就不能生产出产品的时代,蛇川在采访中做出上述表示后又说:
但是,“没有数据,就不能生产产品”,这听起来确实很奇怪。(中略)数据的世界似乎就是指只要按一下按钮,就能自动生产出产品。其实不然,形状逐步定型的乐趣呀,这次不行,下次一定要好好做呀,或者做出更快一点啦,创造性是在这种反复摸索中培育出来的。尽管以数据为主的生产流程有望起到学习作用,但却没有培育创造性的功能。
第四篇:读《日本的选择》有感
浅析日本的选择
—读《日本的选择》有感
《日本的选择》作者是小岛明,由孙晓燕翻译的。小岛明于1965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之后进入日本经济新闻社。历任纽约支局长,董事主社论员,常务董事主社论员,专务董事社论担当。2004年任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会长,2008年起任现职。此外,他还担任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GRIPS)客座教授,世界贸易中心(东京)副会长。主要著作除了本书,还有《走向日本选择模式》。日本的选择是由东方出版社于2010年6月1日出版的。是作者小岛明研究日本选择模式的重大成果,也是日本在大国道路中起伏跌宕的一本谱曲,是很值得一看的一本著作。
本书主要围绕日本90年代的经济危机,“失去的十年”展开分析,共四章,章节清晰,一目了然。第一章“世界大转折”。概述了日本曾享受泡沫繁荣,又陷入泡沫破裂后经济大萧条导致的悲观主义和自闭情绪蔓延的90年代危机,以及被卷入全球性体制变革浪潮的日本所面临的世界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生态变化,力求说明,正视这一世界性的结构变革是探讨日本下一轮发展模式必不可少的、对当今日本的定位。第二章“活力转向‘东洋’”。笔者以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划时代的崛起为背景,分析了世界经济的重心自西向东转移的现状,试图提出日本不应拘泥于“亚洲与日本”定式,应该立足“亚洲的日本”,支持全亚洲的发展,并将亚洲的活力转化为日本自身的发展动力。第三章“成熟社会日本的视野与盲区”。本章罗列了日本未能适从世界大潮流而丧失了宝贵发展机会的领域,以及有可能催生出新枝芽的领域。日本需要调整的、已经落伍的机制有雇用制度、政府主导制等,而孕育着新机会的领域则是贸易顺差显示出的所得收支及旅游业等。第四章“日本的选择—‘适者’模式探索”论述了《日本的选择》的中心思想,笔者回顾了日本的历史,直面各个历史阶段的日本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说明只要我们积极顺应国内外环境就会为日本带来成功,强调日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行自我改革以强化自身的适应能力。这正是“适者”模式。反之,懈怠学习、妄自尊大之时便是招致重大失败之际。卷尾的附录收录了1997年笔者对彼得·德鲁克先生的专访。
二十世纪日本是“成功的神话”,但80年代后期的泡沫繁荣终于破裂,导致了日本长时期的经济停滞,民众也陷入了悲观主义的情绪。在经济大停滞、持续不断的通货紧缩的同时,在日本又雪上加霜地发生了阪神淡路大地震、奥姆真理教的地铁毒气事件,自由民主党从1995年起的一党执政体系崩溃导致的政局动荡,加剧悲观主义情绪和内向自闭情绪的蔓延,脱离了世界大潮流。但庆幸,终于自2002年开始摆脱了悲观情绪,直面世界发生的结构性变化。
我觉得本书另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四部分。这也是我认为本书提出的最为精彩,最令人耳目一新或者最具学术价值的部分。
第一,日本的少子高龄是现在可以看得到的未来。人口问题是对经济、社会、政治、企业经营、家庭生活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性问题。没有扎实确切的人口问题分析就无法发挥政治和经济的应有功能①。在日本,年轻一代非婚人口增加,少子化严重,不缴纳基本社会保险费的人增加,选举投票率低下,这已然是日本社会危机的体现。其实,这乃是日本年轻一代的无声反抗,在高速步入老龄化的高峰中,日本的年轻一代没有受到关注。之所以会非婚比例升高,出生愿望低,出生率下降,是因为日本社会剥夺了年轻人的梦想。日本年轻人看不到将来的希望,近乎断念的气氛,在年轻人头脑中根深蒂固。并非年轻人自立心和就业意愿底下等的精神问题,而是在现在中老年人固守既得利益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产物。日本的论资排辈的雇佣制度和薪酬制度正在崩溃,不少中老年被劝退休,但并非为了雇佣年轻人,而是减少用工。担心少子化带来生产减少的同时置25岁以下人口近两位数的失业率于不顾,年轻的失业一代,对于世界最长寿国家的最低法定退休年龄的日本,是最大的讽刺性现实。人们开始质疑“人口减少将使日本经济增长自动停止”的人口命运论,因为技术革新,生产力提高,从而人均所得稳定,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可能的。对于日本的人口,长期观点不可缺少,社会养老体系入不敷出,要讨论少子高龄化问题,但也应明确,还必须要有长期足够的着眼点,长期不仅由于人口动态短期难以变化,而且目前的预测相当程度上是将来的现实,是现在可以看① 小岛明,《日本的选择》,东方出版社,2010年6月1日,第137页
得到的未来。
第二,日本真正的危机不在经济,而在社会,在文化。首先,要解释一下日本式的社会主义的含义。日本式的社会主义概括总结了日本社会的整齐划一性、中央集权性的体制处于不折不扣的过度疲劳状态,也正是这个酝酿了 “小政府”“放宽管制”“分权”的舆论基础。日本式的社会主义主要有七点②:不否定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政府的管理网渗透到所有企业(市场)并管理经营行为;政府能限制准入门槛和竞争行为从而保护弱势行业和企业;保护国家老大的国营企业;通过财政手段由中央到地方进行资金再分配;国家福利本着平等化理念而对有能力的人多负担。这种中央集权型的官方垄断体重已无法应对老年化社会的需要,全球化需要的灵活性、符合多样选择的价值观的多元化,丰富的文化创意在个人创意所需的尊重等,因为这些都是无法以整齐划一的方式去统领。日本并没有在经济技术方面沉没,但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方面有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日本选择了上建国家的发展道路,比其他国家有更强势的官僚制度。拷问日本的文化力,近代日本的列岛景观以都市景观为代表,而都市大都是乱开发、并以破坏自然为代价。日本“土建国家”很顽固③:日本的公共事业预算遍布所有地方政府、目的是强化各地经济基础、加速了日本土建国家的步伐;公共事业中心型财政体制孕育了强势既得利益者,近来尤其与自然保护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美丽国家的支柱之一是文化、传统、自然、历史的保护,必须依靠这一理念减缓公共事业对自然和环境的破坏。
第三,日本醒悟,探出“适者模式”,摆脱危机,走出悲观。绝望是人生的起点。在经济跌到谷底的时候,日本人开始醒悟。1997年的金融危机是货真价实的危机,第二年便开始了持续的经济停滞,日本的经济界产生了所谓的危机意识,似乎不再有时间和精力陷入悲观情绪,危机意识应是采取行动的原动力。90年代末,日本终于走到了令世界惊异的阶段,世界感到惊异的是,日本不再糟糕,日本表现优异,日本逐步扎实地在走向胜利。日本自我变革为“适者”,将制约条件变为杠杆,实现成长与发展。比如石油危机爆发,日本便从提高能源效率,技术革新来成功超越仅靠节②
③小岛明,《日本的选择》,东方出版社,2010年6月1日,第155页 小岛明,《日本的选择》,东方出版社,2010年6月1日,第188页
能的局限性。在汽车产业提高发动机效能,降低车身重量,使用新型材料研发陶瓷材料发动机。日本环保产业和技术的开拓,带动了日本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环保产业的形成,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增长。日本国土狭小、产业集约度高,经济过程中很容易加大环境负荷,自然也是经济成长的制约要素,但经过努力,日本不仅克服了环境制约,还将本国的防止公害技术和其它环保技术水平推到了世界一流水平④。这些都说明了只要正确作为,就会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从危机中走出来。
第四,附录德鲁克的一番教导。“不要登上舞台,与观众保持距离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你登上舞台就会在意观众的反应,满足观众的需求,如果你在观众洗中,就会因其他观众的反应影响你的判断。所以与舞台、观众保持一定距离地观察世界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其实在为人处事中也是适用的,德鲁克先生虽然是在说政治,但实际上也在折射社会折射人生。
本书系统分析日本选择的模式,其中也不乏对日本社会和日本文化的剖析,有作者深刻而读到的见解,可谓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④小岛明,《日本的选择》,东方出版社,2010年6月1日,第217页。
第五篇:11读《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感
读《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感
学习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