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朗读中感受美
从朗读中感受美
XXXXXXXXXXXX校 张韬
摘要:自古以来,朗读就是人们学习语言,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当然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朗读训练。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这种有声语言的优劣,直接体现朗读者的水平和和朗读者对文字的理解程度.朗读者朗读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到听朗读的人对文字内容的解。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从而叩击他们的心弦,产生思维的升华,从而让学生感受"美。关键词:语文 朗读 感受 美
“诗有诗眼,文有文穴。”一篇好的文章总有几处“点睛之笔”,把文章思想的精华生动地表现出来。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精彩之“笔”训练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认为“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叫做 “语感”。这种“语感”要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的契合才能实现。因此,作为教师,从小培养学生具有准确敏锐和丰富的语感,对于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换句话说,语感的培养,就是审美能力的培养。下面从六个方面谈谈这样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
一、从朗读中感受意境美
从朗读中感受意境美,也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人教版第十册第1课老舍的《草原》第一段是这样写的: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地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地,小丘也是绿地。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段话采用白描和细描相结合,从三个层面来写草原的。(1)草原的天空(2)草原的大地(3)草原景色给人的感受。我们抓住三层含义,辅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草原的美丽。理解了课文内容然后再朗读,就能够游刃有余,更能够在朗读中渗透自己的感情。我们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用喜爱的感情,就能够读出草原的美丽,更能体会草原的意境美。
二、从朗读中感受语言美
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经指出:“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一切社会生活都是运动着的。”有名的作家都善于提炼、挖掘动词。我们有句口头禅是这样说的:“要把人写活,善于写动作。”其实不光是写人,写运动着的物体都应该注意动词的巧妙运用。前面所讲的细节描写也包括动词的巧妙运用。人教版第二册第17课《小壁虎借尾巴》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这段描写文字不多,但却生动地展现了小壁虎为了捉蚊子被咬住而又逃跑的经过。作者关键就是善于运用动词。文中用了(捉、咬、挣。逃走)这几个动词。我们教师必须抓住这几个动词进行引导和教学。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读这段话,然后画出动词,接着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这几个动词。例如:老师提问:“小壁虎在墙角做什么?”(捉虫子)“它遇到了什么危险?”(蛇咬住了尾巴)“结果出危险了吗?”(没有)“它怎么逃脱的?”(一挣)“‘一挣’是什么意思?”(用力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基本理解这几个词语了。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一边说,一边演小壁虎死里逃生的的情景,这更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正如陶行知所说“儿童的思维在手上,所以课题上可以让学生动一动。”如果我们这样教学这一段话,学生一定有收获。他们不但理解了这段话,而且感受到了这段话中动词的优美。他们在写作中自然慢慢能够潜移默化。
五、从朗读中感受节奏美和韵律美
我们小学每册都编入了古诗词,我们一定要把握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吸收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感受古诗词的平仄和韵律,例如:人教版第八册语文中的《四时田园杂兴》是这样的: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集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花
这段话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主要是押了“ao” 韵的。我们要逐渐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培养他们从古诗词中感受节奏美和韵律美。
六、从朗读中感受生活美
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是作家对生活的提炼。所以,我们可以说文学作品就是展示生活的美。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我们小学语文中的许多课文都是从名家名片中摘录的,它们从各个侧面展示了我们的生活。十二册课文朱自清的《春》给我们展示了生活的乐趣和美好,这篇课文一开头就这样写道: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我们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这篇课文,从而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国家课程标准》
2、《陶行知教育文选》
第二篇:在朗读中感受语文美
在朗读中感受语文美
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小学
张莹悦
语文是美丽的,教材中的语文则是文质兼美的典范。她汇聚了古今中外语言文字的精华,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符合语文能力形成的规律;她肩负着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升母语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并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的重任。然而这些蕴涵种种审美因素的文字,并不都能为学生所理解识别,就像煤一样,需要教师悉心引导,促使学生去用心挖掘和体会,只有当煤和学生的心火相遇时,灿烂的艺术光泽才会发出夺目的光彩。
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本中的语文美?朗读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这里的朗读,不是一个简单的见字读声的过程,而是指导学生沿着课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课文作者的精神境界的高峰的过程。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作品的言语积淀为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显然,这样的朗读过程是一个“美读”的过程,即“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充分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朗读进行审美感受?下面我们从三方面进行阐释:
一、感受音韵美
中国古来即为一个诗的国度。自先秦以后,代代都有诗歌杰作,其中唐代杰作最多,名家也最多,而构成唐诗的重要部分就是格律诗。最能代表唐诗的是绝句与律诗,可以说,没有五律就没有王维,没有七律就没有杜甫,没有绝句也不会有李白。
格律诗自唐朝逐渐定型之后,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传承不衰,受人青睐,这是因为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平仄交错、起伏有变,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朗读,朗读几乎是感受诗歌音韵,走进诗歌意境的唯一途径。《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学了半天,找不到门径。那林黛玉就教导她了:“先读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诗,再读一两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再读一两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功夫,成了”,“不愁不是诗翁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古典诗歌,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其间的音韵
美,从而由音及情,由情及意,由意及人,充分感受语文的美丽,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首先我们可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平仄。在格律诗中,平仄的交错出现体现了诗词的音韵美。如五绝: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其格律为:(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观其格律,平仄交错结合。吟之诗文,音韵抑扬顿挫,高低跌宕起伏,产生了一种音韵回环美。如此,产生音韵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产生了音韵的旋律美,而这种旋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现,不足以感受。
除诗歌外,其他的体裁的优秀作品同样也有优美的音节、音律潜在其中,我们同样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以《烈日暴雨下的祥子》为例,这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历来为人们称道,其语言朗朗有声,如深山潺潺流水,似长空阵阵行云,抑扬顿挫有序,轻重缓急合节。文中长句平稳舒缓如千里月下之碧野,短句急促有力似西楚霸王舞刀枪。长短句交错,则缓中有急、急中有缓,真是倾海为墨难详其妙!请看:“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又如:“又一阵风,比以前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我们读到这些句子,情不自禁手之足之舞之蹈之,仿佛不是在读小说,而是在欣赏贝多芬的交响乐!这样,我们便在朗读中获得愉悦,在愉悦中吮吸知识的甘露,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丽。
二、感受形象美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没有形象性,就没有叙述和描写,也就没有什么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感可谈了。高尔基说:“作家的作品要能够相当强烈的打动读者的心胸,只有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情景、形象、状貌、性格等等,能浮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也能够各式各样地去‘想象’它们,而以读者自己的经验、印象及知识积蓄去补充和增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内心视象,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或者知道时间的发展、空间的移动、事物的运动等等,这就是形象感受。感受形象的过
程是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过程,也是深入挖掘、引发情感、产生审美体验的过程。下面就以《国殇》为例说说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⑴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体验
“战争”一词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如此,他们从电视影像、语言文字或者他人的讲述中,自己的思考想象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认识和积累,借助这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内心视象:
教师:透过这些描写战争的文字,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战鼓声、兵器的撞击声、战马的嘶叫声、将士们的冲杀声、射箭的嗖嗖声、你死我活的拼杀声、受伤时的惨叫声„„
教师:你们嗅到了什么味道?
学生:尘土味、血腥味、烧焦味、浓烟味„„
教师:看到了什么颜色?
学生:敌军黑鸦鸦的、兵器白刃刃的、满面尘灰色、受伤的鲜血色„„
教师:这样的战斗场面给你们什么感受?
学生:悲壮、惨烈。
教师:生活中或者书本中、影视里有没有看过类似的场景?
学生1:有。甲午海战中“致远号”带着浓烟烈火向日军舰艇冲击而不幸被敌人鱼雷击中沉没的情景。
学生2:我想起了抗日战争中的狼牙山五壮士。
学生3:还有《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松骨峰战斗时,志愿军战士与侵略者同归于尽的场面。
教师:中华民族这种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真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啊!好,让我们怀着对所有爱国烈士的崇敬把课文齐读一遍。
通过这样的引导,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丰富了对战争的认识,战争成了具体的、立体的富有情感的形象,惊心动魄、惨烈无比,这时候,学生清楚的看到了内心形象,对这一形象产生无比的崇敬之情,朗读时语言自然会生动活泼,丰富有趣。
⑵注意呈现丰富的景别变化
《国殇》描述了一场战斗的全过程,用语凝练,总共才十句话,但其中景别 的变化却十分丰富。这里有近景的描绘“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有远景的展示“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有中景的刻画“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挚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有全景的统揽:“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生动地展现出战士由威武出征到英勇杀敌再到壮烈牺牲的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不同景别的丰富内涵以及运动变化,把握住诗人情感转换的脉络,对战士的英勇精神和爱国情操自然会有形象的感受、深刻的认识。
学生原本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面对文字,教师不妨将学生的一切感官调动起来,让他们的眼睛去看,让他们的耳朵去听,让他们的鼻子去嗅,把他们的生活储备调动起来,让他们的联想想象活跃起来,让他们用心灵去感受、去丰富作者用情塑造的形象,当他们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感受到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生命的交流碰撞也便自然产生了,文字也便生动鲜活起来了,这时,让学生去朗读课文,想无动于衷也很难了。
三、感受逻辑美
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文字能否成为学生感受的对象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看看王尚文在《语感论》中的一段话:
人们一般总是怀着求知识、求真理的愿望去读这类文章的,而优秀的议论文字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满足感甚至是惊奇感,特别是如果解答了读者长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其惊喜之情决不亚于文学作品的效应。此外,优秀的议论文字都并不只是简单地向读者告知某一道理,而表现为一个探索、论证的过程,通过破与立、开与合、正与反、擒与纵、进与退、藏与露、虚与实、疏与密、扬与抑之间的对立统一,形成一个立体的动态平衡结构,如同建筑艺术那样千姿百态,新奇迭出,但都显得匀称、均衡,体现了适用和美观的统一。这种探索、论证的过程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特殊的“旋律”、特殊的“形象”,时时叩击着读者的心弦,牵动着读者的感情。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逻辑美”
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文章的逻辑美?
感受文章的逻辑美,必须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作品的逻辑关系,主要指全篇各层次、各段落、各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犹如文气,顺畅地贯穿全篇;犹如经络,紧密地布满全身。朗读这类文章时,不论是时间顺序、空间
顺序,还是情节、矛盾、问题的连绵起伏,都应在头脑中形成强烈的感受,而不应仅仅是清楚明白。
由此可见,优秀的议论文字的语言,往往富有气势情韵,这同样能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发强烈的审美体验。
以上分析可见,朗读,是让学生感受音韵、品味形象、领会逻辑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美读引领学生登上一座座文本作者思想境界的高峰,“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学生必然得到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受到一次彻底的审美熏陶,从而产生更为强烈的美感追求,于是能力得以提高,情操得以陶冶,人格得以提升。
第三篇:在朗读中感受语言节奏美
在朗读中感受语言节奏美
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发挥音阶的优势。
如:
1、你喜欢哪一段,上台表演朗读并表演给大家看,其他同学欣赏,有快慢、有轻重、有节奏像音乐那种朗读。
2、老师率先范读时,好像听音乐,也请学生欣赏,老师怎么读,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感到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在老师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接受语知和语感。
当老师读《一株紫丁香》时,读着读着仿佛自己真的看到了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那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那微风吹来的浓浓的花香,无不把孩子真诚的爱送到了老师的心田。自然老师的语调也就会像抒情的音乐,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情景之中。让学生在听的同时体会情感和声音的和谐统一。至于读时的停顿、轻重、快慢、升降以及声音的虚实,要靠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把握。
又如:朗读中"一""不"等的变调,轻声、儿化韵及语感等,师生都是共同欣赏。欣赏美的音阶的朗读,细细品昧文章语言文学的美。
第四篇:在朗读中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
在朗读中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学已逐步走入课堂。在这里,动画、声音、色彩融为一体。学生可以直接观赏大自然美丽的风光,老作家养花的生活情趣,运动员射门那一刹那间创造的体育经典。如今,直观化代替了语文的形象思维,朗读成为被语文课堂遗忘的角落。
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淑湘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悟性与审美”即语感主要采用的是朗读策略。通过朗读,把语言文字情感化,是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美感的途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更多的体现和崇尚人性,语文课堂也更多的体现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朗读是感受三美的基本手段。
一、让学生的情感与大自然的美景交融
景色绚丽,光彩夺目的春天,江南的美景,阿里山的云雾,青海湖的神奇,走出课堂,同学们可以用眼睛去发现,用心去感受。但在语文课堂内,单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还难以情景交融。我们又怎样去感受呢?那就是朗读的精妙。首先,让学生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欣赏着美丽的画面,用清脆而又亲切的声音,赞美而感叹的语调,较慢的语速放声朗读。然后闭上眼睛去想象语言描写的画面,让学生体会语言艺术的韵律美、节奏美,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自然景物美,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情与景交融的目的,使学生热爱大自然,从而亲近大自然,陶冶美的情操。
二、让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生活美
朗读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朗读可以自然贴近作者感情。〈养花〉的乐趣学生没有体验过,老舍先生的文章生活情趣十分浓厚,养话的喜忧、笑泪在老舍心中有独到的体会。我们怎样去感受“秉烛夜游”的快乐与“花遭雨袭”的忧伤呢?让学生先听录音,让他们进入角色,进入文章的意境,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来朗读,一适中的语速、充沛的感情朗读,情随声出,把生活中的美表现出来,让学生懂得生活的情趣。从而使他们热爱生活,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去面对人生。
三、让学生从朗读中感受人性美
语文课堂不只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语文课应充满人文关怀,更多的弘扬人性美已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话题。〈放弃射门〉中运动员的团结,关爱他人的人性美跃然纸上。如果单让学生观看足球比赛的场面,同学们更多的是体验到比赛的紧张与激烈,而文章所表现的人性美却不被关注。让学生用充满激情的声音,轻快的语速,高亢而短促的语气去朗读,让学生用敬佩的心情去赞美运动员放弃一次成功辉煌的思想境界,采用比赛朗读的形式把运动员高尚的体育风范表现出来。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认真朗读,可锻炼想象、联想能力。如读朱自清的《春》,边读边想,仿佛总能觉得春风在轻轻的吹;仿佛能陶醉在春泥、春草、春花散发的芳香中;仿佛能听到百鸟和鸣的美妙歌声,似乎自己已完全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对春的欣赏之情油然而生。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典范作品,文质兼美,让课堂充满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吧,它能唤取美好的回忆与联想,它能读出春天燕子的矫健与活力,读出老舍先生养花的喜悦,读出比赛场面的激烈,读出人性美的魅力。动口动手动情去读,读出语文的美好。
第五篇:从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感受教育美
“以人为本”
——让教育充满爱
【摘要】科学发展观其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当代发展的核心理念;“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以陶行知先生以及《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为例,浅探人本教育的内涵与本质。
【关键词】人本教育陶行知《放牛班的春天》
在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后,又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我对“教师”、“教育”这两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陶行知与马修,一个是伟大的教育家,一个艺术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一个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一个让全世界的观众为他的教育故事、教育理念动容。陶行知作为一个教育家,不断地提出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致力于创办学校,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而马修的教育方法也体现出了西方宗教中“善”与“爱”的思想,并结合充满智慧的教育方法,充分许多教育理念。那两者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同样是冲击一些传统中迂腐的教育系统,两者共同秉持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我看到的最大共同处——人本教育。
人本教育:人本教育即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具有全纳性、整全性与生成性。建构人本教育,在教育目的上,要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谋求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的有机统一;在教育内容上,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共荣会通;在教育方法上,要着眼于人的自主发展,达成教育方法与个人成长的最佳匹配。
《放牛班的春天》:马修老师爱与智慧的教育
故事梗概
二战后的1949年,才华横溢的音乐教师克雷蒙·马修在连续失业后接受了在“池塘畔底”辅育院的代课教师工作。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他们能想出一切能够的想出的办法,对抗教师,对抗学校,对抗教育。这里教育的原则便是“犯错,处罚”,院长哈珊以残酷高压的手段管制这班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与原先的院长及教务人员不同,马修带着一颗包容的心和充满爱的情怀来对待这些可恨却又可怜的孩子们。马修没有责骂唱着歌骂他的学生,而是从中发现他们的音乐天赋,还组织了合唱团,开始了用音乐感化心灵,让艺术提升孩子们生命境界的旅程。最后,马修这种充满爱的教育方法还是与院长冷漠残酷的原则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被解雇的马修深情沮丧的走出学校的大门。而孩子们原本充满怨恨、叛逆的心却被这位“秃头”老师感化了,在马修还在因为孩子没有来为他送行而沮丧时,无数带有学生自己签名的纸飞机从教室窗口飞出,马修也看着孩子们挥动的小手微笑而去。马修老师的“人本主义教学观”
马修老师运用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本主义教学观”,成功地诠释了他转变学困生的艺术。
首先是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马修老师努力开发每个学生身上的创造潜能。放牛班”就是“垃圾班”的意思,马修认为即使“垃圾班”的学生也有强烈的求知求成的需要,只是学校冷漠的管理手段成为孩子们成长的障碍。马修偶然发现了孩子们爱唱歌的特点,他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孩子们写了许多优美的歌曲,把他们组建成“合唱团”。马修用音乐激发了学生的潜能,用音乐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门。
然后是真诚的教学态度,马修以父亲和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们相处,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与马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影片中的校长,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手段。结果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在影片中没有出现任何一位孩子的父亲,善良的马修填补了这一空缺,会因为学生的良好表现而喜形于色,也会因为学生的调皮而沮丧;当这种情感自然流露时,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真
诚,更容易以自己的行动来回应老师的真诚。从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便更容易形成了。
接着是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价值,马修最后深受孩子们爱戴,这与他对孩子的尊重是分不开的。修在丝毫不懂音乐的学生中组建合唱团,根据孩子音乐天赋的不同找到他们在合唱团中相应的位置。另外,捣蛋鬼乐格克弄伤了校工马桑大叔的眼睛,马修查明真相后,向他保证不把他出卖给校长,并让他自己选择弥补错误的方法。这种人性化的惩罚方式,使孩子很快发现马桑大叔的慈祥和善良,从而真正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感到后悔。马修把孩子们犯的错误当作了教育的资源。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抓住最佳时机教育了学生。
最后是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马修老师理解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陶行知:为我国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奠定了基础
陶行知先生在一生的教育生涯中,致力于创造一个“为民办学”的教育环境,无论是他开办的晓庄师范、育才学校,还是他提倡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都是以“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和“爱满天下”为宗旨。他提倡尊重人的价值,以人的发展为本,唤起人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运用对已有教育原理和实践经验整合教育资源,适应教育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陶行知先生曾有一段振聋发聩的警言:“中国人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另外,陶行知先生主张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各方面得到创造性发展,不断充实自己,而不是用知识来束缚学生的手脚,灌注学生的头脑。这体现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观念。这样,对学生的人性化教育便得到了体现。
培养为国“生利”的人才是陶行知人本教育的宗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陶行知人本教育的目标,实施民主教育是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的主要标志,进行创造性教育是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的特色,生活教育是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与传统教育相比,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所具有的全民性、全面性、民主性、创造性、生活性和差异性,实现了教育主体的根本转变,体现了“育”与“养”的统一,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和人本特征。
在中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积极地借鉴陶行知的人本教育思想对于改变长期存在的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状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总结:马修老师教育方法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一对比,我们大概就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共同点:
(一)、在教育目的上,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马修发现了莫翰奇惊人的音乐天赋,并赋予他合唱团领唱的重任,更为他以后的音乐之路做了更深层的铺垫。充分发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而陶行知先生更是提倡尊重人的价值,以人为本。
(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我生成。“池塘畔底”辅育院校长哈珊用残酷的体罚、关禁闭的手段逼迫学生去遵守学生的校规,结果学生行为的主动性慢慢消逝了,教师又要以更残酷的手段去带动学生学习。而马修则是先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我生成。而陶行知先生主张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不断充实自己,而不是用知识来束缚学生的手脚。
(三)教育方法上,着眼于人的自主发展,达成教育方法与个人成长的最佳匹配。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存在差异性,他们的发展也不应该千篇一律。如何更充分的挖掘出学生内在的床在潜能,如何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走更正确的成长道路,这都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马修发现了学生们各自的特点,并用爱和尊重鼓励学生不断自主发展,将学生从成长的歧途引回了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