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廖岷同志在中国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培训班上的讲话》心得体会
-范文最新推荐-----------------------学习《廖岷同志在中国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培训班上的讲话》心得体会
树立良好形象 避免声誉风险
近日,我社组织大家学习了《廖岷同志在中国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培训班上的讲话》的文件。作为基层信用社的员工,我通过自己对其的一些揣摩与理解,总结出一些对于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应注意以及具备的“声誉风险”防控建言。
良好的声誉是一家银行多年发展积累的重要资源,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更是维护良好的投资关系、客户关系、信贷关系等一系诸多重要关系的根本保证。形成“声誉风险”的原因较为复杂,其根本因由分为商业银行内、外部风险因素综合作用结果。也或者是极其简单的风险因素导致了严重的声誉风险。假如企业本身不能及时恰当的处理这些因素,就非常有可能引发外界的负面反映。一但这些不利的负面反映在外界的诸多媒介中加以放大产生舆论与共鸣,则会导致商业银行遭受巨大的声誉损失,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作为商业银行的基层单位,农村信用社同样应高度关注声誉风险的防控,同时应具备相应措施。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一员,通过平时的工作观察,特建言以下几点:
/ 3-范文最新推荐-----------------------一、一诺千金。作为商业银行的基层单位,农村信用社面对的客户大多是农民朋友,在日常工作业务中,与广大客户农民朋友建立互信的信誉关系显得极其重要。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守信自然是其根本的立足依据。对于我社的所有利益持有的客户,无论何时,做出何种承诺,我们必须努力将其实现。如遇到特殊情况,我们应予做出诚恳,负责任的相应解释。
二、海纳百川。在日常的工作中,处理业务时产生某些差错,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广大客户的投诉和批评,我们农村信用社应具备虚怀若谷的品质。及时正确处理相应事由,通过接受广大客户的批评与建议,客观有效的了解自身潜在的风险。
三、集思广益。从多种渠道积累早期预警经验。农村信用社应当将接受投诉和批评看作是与客户、公众沟通的“绝佳机会”,及时监测和分析投诉的起因、规律、相关性等特征要素,以便为业务运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风险预警信息。
四、开诚布公。在进行某些新的计划与产品研发时,应该加大对客户、公众的透明度。将可行性计划、产品研发、未来发展等。向客户、公众告知。并且广泛征求意见,使之达到预知和防范新的产品以及服务时可能会导致的声誉风险。
/ 3-范文最新推荐-----------------------
再就是建立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机制,达到一个特定的监控预防。这样不仅有利于维护客户的信任和忠诚度,而且能帮助本社创造更加有利的资金使用环境,增进和投资者的关系。还有便是制定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各个层次的员工做到不违背银行利益的业务操作行为,奖赏和鼓励那些提高信用社声誉的员工,杜绝和惩罚那些损害本社声誉的行为。保持与媒体的良好接触,借助媒体作为与公众相互了解的关系纽带,做好定期与不定期有助于农村信用社的正面宣传。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在广大客户公众中树立美好,积极的良好声誉。
声誉是一家企业立足社会的根本,防控管理声誉风险,是高层领导人的责任,但执行却是我社每位员工应当履行的职责。只有我社每位员工都能自觉做到维护本社声誉,树立本社良好形象,杜绝影响本社声誉的行为,才能有效避免和阻断声誉风险!
/ 3
第二篇:xx同志在全市公务员法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从明年1月1日起,《公务员法》将正式开始实施。为了使全市各级机关工作人员了解和熟悉《公务员法》,明确颁布实施《公务员法》的目的和重大意义,掌握《公务员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程序,为正式实施《公务员法》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省、黑河市委组织、人事部门关于开展《公务员法》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经研究决定,从今天开始,对全市党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进行《公务员法》培训。我市的处级干部由黑河市进行培训。我市的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的培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共同组织实施,科级干部培训分5期进行,一般干部分10期进行,计划将全市党政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全面轮训一遍。今天,我市的第一批科级干部《公务员法》培训班就正式开班了,而且参加首次培训班的同志大多为各部门、各乡镇的主要负责人,借此机会,我就做好这次全市的《公务员法》培训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提高认识,增强学习贯彻《公务员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公务员法》的制定出台,非常必要,意义重大。《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为科学、民主、依法管理公务员队伍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提高广大公务员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公务员作为治国理政主体,依法履行公职,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其素质和能力决定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公务员的工作质量和效果,直接决定着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公务员(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法》,加强公务员管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强有力的机关工作系统,保证机关工作有效运转,提高工作效能,从而卓有成效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这次的大规模培训,以此来不断提高全市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的本领,提高公务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提高公务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本领,提高公务员善于学习、善于调查研究、善于自主创新的本领,使全体公务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觉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我们举办这个培训班,就是为了使大家进一步提高对《公务员法》出台重要意义的认识,全面理解和掌握《公务员法》的精神实质,从而使这次培训班取得预期的效果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突出重点,准确把握《公务员法》的基本精神和内容
学习贯彻实施好《公务员法》,前提条件是要学深学透,关键是要领会精髓,也就是说要突出掌握《公务员法》的精神。具体而言就是要把握《公务员法》的四点精神、四个原则和四个机制。
四点精神:一是始终坚持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思想;二是始终坚持把党管干部的原则作为贯彻《公务员法》的一条红线;三是始终坚持把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法治、监督约束激励保障并重作为实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的关键环节;四是始终坚持把《公务员暂行条例》作为制定《公务员法》的前提和基础。
四个原则:一是体现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使之法制化。《公务员法》既从总体上体现党的干部路线,全面反映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的根本要求,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同时又将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干部人事管理经验直接在法中予以反映,将党的干部政策转化为具体的法律规范。二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公务员法》从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体现和反映了我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和要求。《公务员法》根据公务员的职业特征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调整了公务员的范围,确定凡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为公务员。这样规定,既符合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现实情况,又有利于加强对机关干部队伍的统一领导和保持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性,有利于干部在不同机关之间进行交流。我国公务员制度借鉴了国外公务员制度的管理经验,但同时又强调,我国公务员无论职务高低,工作性质是一致的,这样就把公务员对党和国家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三是保持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并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公务员法》以暂行条例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制度为基础,保持了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积极吸收了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如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任前公示、任期制、任职试用期制、部分职位的聘任制以及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了公务员制度。四是实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分类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也是实行公务员制度国家的普遍做法。《公务员法》贯彻了分类管理的思想,如将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分类管理是为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使党政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服务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四个机制:一是新陈代谢机制。公务员队伍能进能出,才能保持活力。《公务员法》设置了考试录用、公开选拔、调任等制度,注意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建立健全公务员退休、辞去公职和辞退等制度;在公务员队伍内部建立交流制度。总的要求是,严格“入口”,畅通“出口”,保持公务员队伍的活力。二是竞争择优机制。《公务员法》明确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是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并在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注意贯彻这一原则。公务员录用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可以实行竞争上岗,一部分岗位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另外,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实行奖励,考核不称职的要降职,违纪的给予惩戒等,体现了优胜劣汰、优升劣降的精神,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生机,从整体上提高公务员的素质。三是权益保障机制。《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公务员的八项权利,并专章规定了公务员的申诉控告制度和聘任制公务员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以维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改革完善了职务级别制度,扩大级别的功能,使级别成为除职务晋升之外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梯,拓宽了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四是监督约束机制。《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的九项义务和不得违反的十六项纪律,健全了考核制度、惩戒制度、辞退制度、领导成员的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等,形成了对公务员严格监督的制度保障;设立了专门防范为政不廉的回避制度,对领导职务和一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实行有计划的定期转任制度,以及公务员辞职或退休后一定时间内的从业限制制度等。
第三、严格要求,确保《公务员法》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为了确保这次培训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各位学员要端正学习态度,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参加培训,确保培训取得实效。一要端正学习态度。良好的精神状态是确保培训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希望大家要换位思考,当好“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这次集中培训中来。要珍惜为期不长的培训时间,珍惜每一次的授课内容,真正做到静下心来,钻进去,使这次培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二要严格遵守纪律。参加培训的同志要安心学习,排除干扰,真正把《公务员法》学习好、掌握好。每个参加培训的同志必须遵守纪律,严格要求,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坚持参加学习培训。凡确因有事,不能参加培训的同志,必须请假。组织部和人事局将对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勤、考核、(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并派员全程监督。培训结束时还要进行考试。对无故不参加培训,或者不按规定学时听课,或者考试成绩不合格的,要进行补学、补考,严重的要进行通报批评。三要确保培训质量。今天参加培训的都是各单位的领导同志,对公务员的日常管理都负有重要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要精通《公务员法》的内容,熟练掌握《公务员法》,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学习《公务员法》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常抓不懈。要按照建立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的要求,树立勤奋学习的观念和良好的学风,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带头学、坚持学,做好表率。要认真研读法律条文,全面掌握《公务员法》的主要内容,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坚持“问题引导学习,学习解决问题”的好传统,把学习中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通过调研论证,形成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最后,衷心希望大家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掌握本领,并以此为契机,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就讲这些。预祝培训班圆满成功!
第三篇:副县长xx同志在全县教育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副县长XX同志在全县教育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秋季开学到来之际,县教育局举办这次干部培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各位是我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大脑、指挥中心,你们的理念、素质、能力、决策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发展。每年开展一次培训,是给大家充电,其目的就是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加快建设一支积极向上,富有朝气,理论素养深,专业技能强,管理水平高的专家型,学者型的领导干部队伍,加快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下面,借此机会,给大家讲两点意见。
一、要高度重视干部培训工作,统一全体干部的思想,提高对干部培训学习重要意义的认识
抓好干部培训教育,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环节。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赋予了我们教育系统干部更加重要的历史责任。培养新一代人才,需要一流的学校,而要建设一流的学校,需要富有现代思想和改革创新意识的干部。干部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是学校工作的管理者,是教育改革实践的推进者,在学校工作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开展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增强素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方针明确,目标远大,任务艰巨。这迫切需要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
二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需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创建“五个好”党组织,争当“四个标兵”党员为目标,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作用,促进校园和谐,教育科学发展,是当前教育一项重要工作。全县教育系统干部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的本质要求,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放开视野、着眼长远,抓住机遇、精心策划,勇于创新、严谨实干,创新我县发展新业绩。这项工作对我们的要求很高,没有很高的能力素质的干部就不可能落实好。
三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事业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民满意主要包括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教育系统干部要认清使命,肩负重任,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任务,紧紧抓住教育事业发展中,人 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重大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新的质量观、教育观和人才观;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干部的素质必须要高。
四是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的切入点。教育系统干部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自觉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一定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这支队伍,坚定不移地建设好人民教师队伍。改革到了攻坚阶段,尤其是以人为本,人的工作最难做,而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更需要高素质的管理者。
五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需要。人生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学校领导不好当,很难当,当了一定要当好。现在我们正赶上大发展的好时机,可以大展才华,把事业的成功,学校的发展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为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干部必须牢记肩负的使命与重任,要始终把事业看得高于一切,把责任看得重于泰山,把造福于民作为不懈的追求,以发展为己任,视事业为生命; 要始终以舍身忘我的精神、舍旧谋新的勇气,变压力为动力,化责任为力量,全心全意履行职责,只争朝夕发奋工作,以一流的业绩谋求英山教育更大突破,以一流的业绩回报广大人民,以一流的业绩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努力实现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
二、要与时俱进,拼搏进取,不断提高管理和领导水平。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教育系统干部要与时俱进,拼搏进取,增强八个方面的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领导水平。
(一)增强学习意识,做“学习型”干部
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决定了教育系统干部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校长,更要时刻站在教育的最前沿,以当代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最前瞻的教育理念,最科学的管理方法,引领学校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1.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干部要具有较深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功底,具备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和较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处理各种教育问题。
2.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干部要了解中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史;熟悉有关的教育法规、政策和制度,掌握教 育规律;了解当代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较好的掌握教育管理知识;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和娴熟的技能,并能够借鉴运用当代较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学校;既要具有教育科学的系统知识,又要对相关科学博大精深,要立志成为知识型、学者型干部。
3.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干部要对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决策,对教学系统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系统地进行研究学习,从而准确地把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点、难点,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法、管理学等科学理论知识,搞好自身的文化建设,形成扎实的现代教育理论功底。
4.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要把学习点东西当成是人生的一种享受。要善于把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相互借鉴,相互提高,相互进步。
(二)增强质量意识,做“质量型”干部
从大的方面讲,“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学校管理者都要“扭住教育教学质量不放松”。从小的方面讲,我们每一位干部干一件事,管理一项工作都要注重质量,没有质量的管理是无效的,要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抓管理,抓队伍,抓细节。
1.要很抓制度管理。学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作为学校干部,尤其是校级干部,一定要在管理上 下功夫。我们经常讲“向管理要质量”也就是这个道理。学校要制定和完善适合本校师生的规章制度,用可行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师生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事必有法,事必守法。通过规范的制度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要抓好队伍建设。质量是人干出来的,教师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教师成长提高的基地,干部要尽全力带出一支好的优质的教师队伍。一是要针对不同层次年龄教师,提出分层要求。例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要重在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尤其要强调适应新课标要求;对有经验的老教师要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育理论。二是要抓青年教师的培养。例如,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带教网络,层层带教,使青年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对一些有望持续发展的青年骨干教师可以推行“导师带教”制,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再比如,通过开展教师之间大比武,举行公开课,优质课评比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接受锻炼、展示才华搭建平台。三是要抓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学校要积极支持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支持校际间开展业务水平交流;积极支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方面的资金投入。校长要亲自抓教师队伍 6 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使钻研业务之风在校园盛开。
3.要抓好工作的各个环节。干部在学校管理中一定要“扭住教学质量不放松”,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积极倡导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严谨性,严禁随意性、形式化;积极倡导课堂教学有新意,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积极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果。同时,还要狠抓教学常规检查、质量检测、校本研究、骨干和课改典型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教研活动及教学竞赛等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增强创新意识,做“创新型”干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干部要在管理思想、全局意识、否定精神方面大胆创新。
1.管理思想要创新。管理思想的创新是学校管理的首要问题。干部要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会超前思考,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创造性地思考整个学校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要能在认真实践的基础上,做出超越常规的决策;要能用新思想和新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敢于挑战传统的思想观念,要有勇于越雷池的魄力。改变思维模式,传统做法 7 要打破,善于借鉴其它行业的管理理念,从而建立起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全局性战略要创新。全局性创新是学校管理根本性问题。只有站在全局高度,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才能进行全局性战略创新。干部应当立足于学校的现实基础,把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机结合,提出学校的创新目标和策略。我这个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策略就是怎样达到目标。校长更要以自己先进的创新理念,影响和培养学校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师生的创新实践,使教职工自我超越,自我提升,最终达到学校整体的创新和进步。
3.要有自我否定的精神。创新不但要敢于否定他人,而且要勇于否定自己。否定他人易,否定自己难。任何一项事业,坚持创新则兴,因循守旧则衰。作为新的发展时期的干部,要敢于自我否定,敢于自我批判,要在攻难点、破难题、抓落实、求实效方面努力创新,更好的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4.常规工作要常做常新,做出精彩。陈旧和创新往往就在分毫之间,我们要狠抓落实,把日常工作做出新意,做出色彩,做出成绩。
(四)增强全局意识,做“和谐型”干部
做为干部要识大体,顾大局,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眼睛盯着大局,心里想着大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构建和谐教育。
1.思维能力要有全局观。干部要具备宏观思维能力,校长更要增强思维的广阔性、超前性,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去思考学校发展的方向,把学校的发展放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层面上去研究,立足于社会大背景去确立学校改革的方针和举措,使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
2.工作责任要有全局观。教育系统干部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一切以人民和教育的利益为重,在事关教育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是非清楚、态度鲜明、立场坚定。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上级文件精神的学习,提高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正视工作中的经验、成绩,困难和问题,踏踏实实的工作,对教育的发展负责,对教育的未来负责。
3.人格魅力要有全局观。做为干部,尤其是校级干部的人格魅力,不单单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整个学校,甚至是整个教育战线。一要全心全意地热爱自已的学校,十分珍惜自己学校的名声。二要有宽广的胸怀,极大的包容性。三要无私公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四要“身正为范”,成为广大师生的楷模。以超越的人格魅力影响师生,影响全局。4.管理工作要有全局观。在管理工作中,要兼顾到各个方面,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德能勤技全面发展。以全局的视野,掌控自己的管理工作。
(五)增强实干意识,做“务实型”干部
干部在学校管理、学校建设、学校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要有实干精神,唯有实干,才能出实绩。
1.工作上要“务实”,真抓实干。只有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把宏伟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的工作计划落到实处。一要坚持一个观点:说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干实事,创实绩。二要明确一个目标:开学初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工作计划,学期中检查督办,追加措施。学期末公正评价,总结工作。三要在管理中积极参与:亲自组织实施,抓住教师和学生的突出问题,强化过程管理,坚持一抓到底。四要与教师同工同酬:担任学科教学,参加教学研究,在备、教、辅、改、考、评方面给教师做出表率。
2.作风上要“扎实”,弘扬正气。学校要以思想教育工作为突破口,才能实现“制度管人,目标管事”的学校管理模式,才能实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一要重视说教工作,引导教师、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政治学习阵地,大讲政治,大讲团结,大讲改革,大讲实干,大讲奉献精神。二要严格执行制度,要用制度规范自己和教师的言行,对违反学校制度的人要实事求是、毫不留情地执 行制度,达到惩治本人,教育他人的目的。三要合理用人,要按照“能者上,庸者下;优者奖,劣者惩”的原则,让那些政治坚定、作风扎实、工作落实、实绩突出的教师走上学校管理岗位,让那些摆架子、做样子、说空话、不作为的干部下岗。
3.管理上要“真实”,以诚相待。学校管理是以教育行政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能否把民主管理与行政管理结合起来,是学校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作为干部,一要尊重、信任每一位教师,让他们觉得在学校有用武之地,是学校的主人。二要公正评价每一位教师,不把表扬或批评集中在某几个人身上。三要用自己规范的言行影响教师,让他们知道那些事情该做,那些事情不能做,那些事情必须尽力做,那些事情必须做好。四要时刻为教师着想,关心教师疾苦,解决教师生活上存在的困难。五要树立学校的形象,教育教师要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引导教师为学校争光。
4.生活上要“心实”,热情关爱。要及时了解师生的困难,急师生之所急,想师生之所想,以真诚之心,尽全力解除师生的后顾之忧,努力营造“大家庭式”的和谐学校氛围。
(六)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做“团结型”干部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我个人认为,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人境界品德的重要标志,人捧人旺,人扒人劣,作为干部,要牢固树立团结协作意识,做好方方 面面的团结工作,把促进领导班子、教师队伍、社区及村队的团结协作当成自己的一份责任,任务,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
1.积极促进领导班子的团结。班子成员都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作用,在认真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关心整体,心系全局,通力合作。班子成员要做到:日常工作常碰头,交叉工作常协商,重大问题常研究。通过相互沟通,彼此提醒,广聚群智,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凝聚力量,增进团结,鼓舞士气,增添活力,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提高整个班子的工作效率。
2.积极促进干部教师队伍的团结。干部必须学会客观正确地评价每一个人,并要善于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对于生活需要,要关心体贴,及时帮助解决困难;要从尊重出发,真心诚意地信任教师,依靠教师,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充分的归属感、安全感;要以身作则,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要尽力为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提供可以大有作为的机会。以真心、诚心赢得教师的尊敬,促进教师队伍的团结。
3.积极促进周边社区、村组的团结。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干部要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源意 12 识,积极主动争取社会、社区、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开拓资源渠道,形成良好合力,提升办学效率。
(七)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做“清廉型”干部 作为干部,尤其是校级干部,要严格遵守各项廉政工作制度,严格做到自省自律、自我调控、自我约束,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和勤政廉政、拒腐防变意识,努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1.加强廉政学习,提高自身防腐意识。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要学习教育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自身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真正依法从政。通过学习,不断地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腐蚀和诱惑的能力,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2.提高警惕,时刻反思。作为一位的干部,总有一定的权限,我们要用好权限,经得起金钱的诱惑,不要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强化政治意识,勤政意识,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3.自我约束,做勤政廉政的表率。廉洁自律是干部必须具备的品格,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干部是要听其言、察其行的,你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台上讲反腐败,台下搞不正之风,教师怎么会信任你呢?因此,干部要做勤政廉政的表率,按照制 度和规定,严格对照检查,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接受师生的监督。
4.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完善监督评价机制,加强对财务制度的监管监察,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进行抽查,从外部对干部进行制约防范。
(八)增强服务意识,做“服务型”干部
“领导就是服务”、“服务,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干部要在服务中发现教师的个性特长;发现学校管理的疏漏;了解学校群体的心理;为教师完成任务提供和创造必要和有利的条件。
1.要有服务教师的意识。教育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对教师的管理更要彰显人文关怀。我认为,干部对教师的管理不是约束和规定,不是控制和干预,不是苛责和批评,不是下岗和扣工资,是在生活上对教师关心体贴,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在工作中身先士卒,耕耘在工作第一线;在制度面前率先垂范,一视同仁;对青年教师循循诱导,促其成才。让教师觉得生活在这个校园里是愉快的,是有发展的。
2.要有服务学生的意识。现在,有些学校,尤其是一些相对边远学校,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老师觉得没有发展,学生觉得自己是次品。因此,学生学习没兴趣,老师越教越没劲,教育教学质量直线下降,更别提学校的发展了。如何改变这样一种现象?我觉得,必须要有服务学生的意识,善待 每一位学生。要能了解学生是我们的未来,是经常会犯错误,会在错误中成长。俗话说:“老人碍人,小孩害人。”这句话揭示了学生是会常犯错误的,关键是我们干部、老师要有服务学生的意识,要能了解所谓的后进生的心理、生活的障碍。只有加强服务学生的意识,才能深入到学生中,和学生打成一片。
3.要有服务家长的意识。我们有些人老是认为,家长的素质不高,没有发展的眼光,不理解学校的各种制度。我认为这主要是源于我们的干部、老师缺少服务家长的意识。如果干部、老师都能经常和家长沟通,交心,细心耐心地做家长的工作,家长一定能够理解我们,我们教育的效果也会非常显著。
4.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要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社会服务。以上讲的与大家共勉,不到之处请包涵。接下来有各位专家带来精彩的讲座,会给大家的成长有较大的帮助,要认真学习。
同志们,英山教育正面临着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而在座的大家又是英山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排头兵,是学校广大教职员工的领头雁。我希望你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认 清形势,明确责任,提高认识,努力成为学习型、质量型、创新型、和谐型、务实型、团结型、清廉型、服务型的领导干部。要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启迪思想、悟出道理,并把学习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我相信,有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发展教育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英山教育一定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一定会谱写出英山教育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华美乐章。
谢谢大家!
第四篇:XXX同 志在法律法规培训班上的讲话
XXX同 志
在全市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举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班,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劳动保障局党组高度重视。大家知道,劳动保障工作直接服务广大劳动者,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维系着社会稳定和劳动关系的协调。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各位在劳资岗位上辛勤工作,为企业发展和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劳动保障局党组向各位致以衷心的感谢。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六届三次人大、政协会议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培训宣传工作高度关注,要求劳动保障部门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走进家庭,深入人心;多种形式的开展企业劳资人员培训,让广大劳动保障一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依法依规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走访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用人单位对劳动保障工作的意见,1
在回收的征求意见表中,约有30%要求加强企业劳资人员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举办这次培训班,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我们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查找及反映出的问题的整改。
从2000年以来,劳动保障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的力度逐步加大,国家颁布的有关劳动保障新的法律法规数量多,仅在2004年就颁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省人民政府也颁布了《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合同规定》,此外,还有一系列的劳动保障政策性规定,如有关就业再就业系统性的政策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性规定,无一不关乎社会、企业的发展与稳定,都需要在座的各位贯彻执行,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因此,这次培训,就是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严格依法依规办理劳动保障事务。
这次培训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到劳动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培训的讲义已印发给大家,另外,还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学习资料。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培训,掌握各项劳动保障事务办理方法和工作流程,提高劳动保障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同时,请各位在工作中多向职工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共同营造企业诚信用工,劳动者诚实劳动,劳动关系协调稳定的和谐劳动保障环境。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请各位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培训期间不得旷课、请假,上课时不要大声喧哗,抽烟的同志在课堂上最好不要吸烟。
最后,预祝培训班圆满成功,祝各位学有所获。
谢谢!
第五篇:王军民同志在全省工业结构调整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王军民同志在全省工业结构调整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 努力促进工业实体经济由大变强
举办这次工业结构调整专题培训班,对换届后新任分管经信工作的县(市、区)长进行集中培训,目的是认真总结“十一五”以来我省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入研究我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思路,使新任职同志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尽快熟悉情况、熟悉政策、提高本领,在发展县域工业、壮大工业实体经济上迈出更大步伐。下面我谈几点学习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我省工业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大力推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工业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运行质量稳步提高,走出了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是工业稳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5566户,工业增加值增长14%,“十一五”以来连续保持14%以上的增长速度,工业经济走上了持续、快速、平稳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2011年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万亿元,达到102470亿元,实现利税超过万亿,达到11136亿元。近年来,山东省经济总量一直位居全国前三位,其中工业总量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2011年占GDP的比重为46.86%),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
二是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竞争力不断提高。非公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所有制结构呈现出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局面。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省6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发展到109家和747家,建立省级行业技术中心33家。全省共有中国名牌产品268个,中国驰名商标300个,位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2011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3%。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医药、新材料领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34亿元,增长30%。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竞争力不断提高。2011年,全省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110户,过1000亿元的8户,5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位列全国第二。“十一五”期间,全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2.0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4.6%,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以能源消费年均7.4%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3.1%的增长。三是工业经济有力地促进了税收和就业增加。2011年,工业企业上缴税金2317亿元,税收贡献度为83.15%,拉动增收16.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60%。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财政增收、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县域工业成为我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省各县(市、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全省县域工业快速发展,呈现出规模迅速膨胀、结构逐步优化、贡献度进一步加大的良好态势。据统计,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县域工业企业户数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90%以上,吸纳就业人员占全省的70%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0%以上,上交税金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40%以上。县域工业对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增加财政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正视困难和问题,增强做好转方式调结构、发展壮大工业实体经济的紧迫感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山东工业经济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也会遇到一些风险和挑战。一是产业结构偏重。我省传统工业占65%以上,产业链较短,原材料、粗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在重工业 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5%,低于广东(33.6%)、江苏(41.1%)。在轻工业中,缺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我省纱和布的产量居全国首位,但服装产量仅为广东的45%,浙江的66%,江苏的70%。
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偏弱。2011年我省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8%,低于全国0.04个百分点,与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来看,2011年全省专利授权58843件,不及江苏、广东、浙江等省的二分之一;发明专利授权量5856件,不及广东的二分之一。我省高技术产品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足三分之一。
三是能源资源消耗偏高。我省能源消耗量居全国首位,2011年,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电力6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增长16.7%,高于全省工业2.7个百分点。全省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有的县至今缺乏相应的工业企业,有的县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集群,有的不重视本土草根企业的培育,没有形成企业家队伍,县与县之间存在不平衡。从国际上看,近年来欧洲国家普遍“去工业化”,部分国家工业地位不断下降,产品竞争力削弱。欧债危机全面爆发后,“去工业化”致使抗危机能力不足这一弱点充分暴露,因而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欧 洲各国加紧在新兴科技领域前瞻布局,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24日发表国情咨文,提出通过调整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家把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带回美国。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将考验中国,未来十年可能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夺回制造业的十年,这对全球制造业的区域布局、产业定位、竞争格局等将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既要应对来自越南等低端制造业的竞争,又需应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对高端制造业的竞争。
从国内情况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工业生产要素成本逐步攀升,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工业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扩大内需的消费热点不明显,进出口增幅呈回落趋势,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
工业实体经济是稳增长的基础,是扩内需的保障,是控物价的有效手段。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处在工业化的加速期。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我国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不会改变。面对世界制造业格局的新调整和国内市场环境的新变化,作为制造业大省,我省要保持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国民经济“稳中求进”,就必须高度关注工业实体经济发展,筑牢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不仅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而且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四个不动摇”,即坚持工业实体经济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工业由大变强的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坚持打好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工业实体经济。
三、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促进工业实体经济科学发展
工业实体经济要保持长久活力和竞争力,就不能走老路,不能在产业链低端徘徊,必须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十二五”时期,我省工业经济要继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力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上取得新突破,不断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重点做好八个“坚持”。
(一)坚持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作为重要途径。技术改造具有用地少、投资省、技术新、工期短、见效快的特点,投入产出比一般能达到1.5左右,高于新上项目,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多年来,我省一直把技术改造作为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组织实施了一大批技改项目,产业升级、产品换代、装备更新跃上新的台阶。例如:广饶县重视技术改造,全县轮胎产业集群积极应对困难 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竞争力,积极开拓新兴市场,2011年轮胎出口额达到26.1亿美元,增长88.5%。下一步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
1、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十二五”期间,全省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达到5.2万亿元以上,比“十一五”翻一番,年均增长15%左右。
2、优化投资结构。重点突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省、市、县每年都要抓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重点项目,以此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优化。今年,我省在已经实施两批1000个重点技改项目的基础上,再实施6大类1000个技改项目。各县(市、区)要按照省里的部署,以这些项目为引领,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4、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搞好重点项目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二)坚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突破口。省委、省政府已确定将“四新一海”(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海洋开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重点,并相继出台了指导意见,全省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例如:2011年全省低速电动车企业产量增长167.6%,今年一季度生产2.1万 辆,增长130%,整车带动关键零部件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
1、突出重点领域。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围绕“四新一海”以及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落实有关规划和政策。
2、强化关键环节。强化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团队建设等关键环节,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十二五”期间,续建和新建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40余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
3、实施重点突破。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特色产业链,如:太阳能、电动汽车、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设备、新材料产业等,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三)坚持把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作为重要支撑。自主创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环节。多年来,我省全面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创新驱动机制,积极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提高了全省工业发展的技术含量和水平。例如:浪潮集团在海量存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下一步,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到“十二五”末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超过1000家,行业技术中心超过60家,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保持在5%以上。加快组建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创新平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2、组织实施好技术创新项目。“十二五”期间,围绕重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组织实施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1.3万项,攻克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300项。
3、深化合作创新。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模式,把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中介组织紧紧连接在一起,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今年争取100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
4、形成自主创新的人才优势。统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批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
(四)坚持把打造区域发展高地作为重要引领。近年来,我省围绕中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自身实际,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区域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省工业经济由大变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实施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着力抓好以下3个方面。
1、打造高端工业聚集区。落实规划,加强引导,努力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制造业聚集区、胶东半岛高端制造业聚集区、鲁南经济带、菏泽发展高地和济南城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带等打造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工业聚集区。
2、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发展到200个。
3、培育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十二五”末,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到10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基地20个。
(五)大力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坚持把开拓市场作为重要抓手。无论是转方式调结构,还是保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场都是决定因素。近年来,我省把开拓市场作为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任务来抓。例如:海尔推行“人单一体化”的营销模式,做到了与客户现款现货,有效地避免了目前企业界共同面临的两大难题:库存和应收账款。
下一步,要引导企业占足省内市场、多占省外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1、坚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并举。在国内,大力推动山东名优新特产品“南下”、“北上”、“西进”,增加产品销售,10 扩大市场份额。国际上,在巩固日韩、欧美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中东、非洲、拉美、西亚市场。
2、实施市场战略推广工程。以差异化战略、渠道战略、品牌战略为重点,组织工业品市场战略推广活动,创新企业营销渠道模式。
3、企业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发挥企业开拓市场的主体作用和各级政府导向、调控、服务功能。组织好重点会展活动,扩大经贸交流合作,带动市场消费。落实完善促进消费各项政策,引导企业抓住机遇,扩大市场份额。例如:目前我省实施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工程,这一政策既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带动太阳能光热等相关产业发展,还能促进节能减排。
(六)坚持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作为重要基础。企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体。近年来,我省引导企业开展“练内功、挖潜力、增效益”活动,努力实现企业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高度重视推动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着力培育350户重点工业企业,实施了中小企业“四项计划”,“十一五”共培育规模以上中小企业16633户,引导中小企业走出一条“专、精、特、新”的路子。
下一步,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继续抓好企业管理创新。认真学习齐鲁石化的先进经验(齐鲁石化坚持“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 理出最大效益”的经营理念,在产能和外部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2010年靠精细化管理“抠”出利润14.4亿元),深入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加大推广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方法,加快推进企业管理项目化,积极引导企业挖潜降本增效。
2、推进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兼并重组。“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有91家企业实施了兼并重组,兼并重组国内外企业142家。成立山东钢铁集团、山东重工集团等,进一步提高了我省产业聚集度。要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尽快在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制定实施一批地方标准和联盟标准,利用市场手段,引导和激励企业自愿、自主参与兼并重组,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提升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已占企业总数的97%以上,管理水平、研发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例如:泰安鲁普耐特公司在材料深加工上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各类绳子品种上万个,成为材料深加工典型。今后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出台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广泛开展“一企一技术”活动,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中小企业提高协作配套能力。
4、延伸产业链。推动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通过纵向上下游产业延伸,提高盈利能力。如:鲁泰纺织拥有从棉花种植—纺纱—染色—织布—成衣制造—零售的最完善的产业链,销售利润率连续15年大幅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初 级产品较多的县,要千方百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摊薄单位耗能量。
(七)坚持把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为内在动力。信息化是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要始终坚持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
1、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入融合。紧紧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关键环节,深化企业、行业、区域三级两化融合推进模式,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2、推动政府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等信息化体系,加快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信息化步伐,提升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
3、强化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以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中心,切实增强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能力,努力在重点领域、核心产品、关键技术上填补空白、实现领先。
4、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等设施建设,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推进三网融合,实施宽带提速工程。
(八)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战略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下达我省节能目标是万元GDP能耗下降17%,任务十分艰巨。
要抓好以下工作:
1、调控总量。将节能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各县都有自己的任务,必须进一步做好节能降耗的组织协调。
2、限制增量。完善项目审核配合联动机制,严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门槛。去年全省6大高耗能行业增长过快,这些项目大多在县一级,请各县务必严格把关。
3、优化存量。进一步强化节能管理,实施一批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能效对标,查找能源利用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
4、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抓好电力、化工、煤炭、建材、钢铁、造纸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强化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技术。
5、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综合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调度,定期督查,确保按时完成淘汰任务。
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不断提高领导工业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这次来参加培训的都是换届后新上任的分管领导,在经信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能否带好队伍,打好工业转方式调 结构这场硬仗,加快发展壮大工业实体经济,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是否过硬。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能力。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十二五”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把认识坚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努力把握世界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树立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创新发展模式。注重优化知识结构,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对关系本地区经济长远发展重大问题的学习研究,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增强对形势变化的预见性和工作指导的针对性。
二是搞好调查研究和分类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注重总结和推广经验。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形势和产业发展态势,关注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和先行指标的变化情况,关注典型地区、敏感行业、骨干企业的变化情况,提高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搞好分类指导。要加强与企业家的沟通,及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增添动力,尊重职工和企业的首创精神,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努力营造实业致富、创业创新的氛围。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县域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的用地难和融资 15 难的问题。做好困难企业帮扶工作,妥善安排好困难职工生活。
三是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各县(市、区)要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建立起责任明确、分工协调、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把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工业调整振兴的任务纳入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政策推动、要素保障、考核约束和舆论引导力度,形成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合力。要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增强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等方面所占权重,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振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实体经济发展上来,消除各种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使转方式、调结构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