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学习心得
北关小学课题组 刘 燕
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实际教学中教材中的插图对学生们的影响如何呢?今年,我参与了学校的《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市级课题研究,通过近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对学生和教师的访谈,我深深的体会到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重要作用,下面就自己的认识谈几点。
一、对语文教材中插图的认识
小学课本中插图是教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虽是非文字性资源但却以其以直观性、趣味性的特点,激发着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教材插图都是以故事形式呈现的,是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升华教材情感的重要媒介。因此课文插图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目前,在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的情况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对教材插图的使用率不高,尽管我们大多数的人都认识到了教学插图它独特的魅力及它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但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或是考核成绩,对教材中的那些精美的插图指导往往是一带而过,有的甚至视而不见。因此教材中那些精美的插图也就形同虚设,不能真正有效的运用。教材插图的有效利用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语文教材中插图的运用
在此次研究前期,我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认识到课文插图与识字、阅读、习作之间都有着必然联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和文字的关联并深入思考、挖掘文本的内涵,从而对升华文本的主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就需要我们利用好插图的功能,引导学生自己对插图进行评价。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插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所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比如:在观察插图后知道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讲的是什么内容?等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现行教材中的插图,大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教材紧密结合。教学中要重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在教学在教学古诗《小池》时,我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插图,先讲讲从插图中观察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插图试着讲讲古诗的意思,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古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作者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
结合插图,总结课文。教师不但可以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用来总结课文,揭示课文的中心。结合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在学习文本后畅谈自己从中的收获、对文本的认识,甚至还可以进行续写文本或者是给文本配插图。这样课文插图的用途也发挥到了最大化。比如:在教学《慈母情深》时,我让学生在读完文本后结合插图来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差,母亲对我学习的支持,从而体会母子之间那份深深的情感。
三、语文教材插图中的选择
插图,作为一种视觉文本,与文字文本共同向读者传达作者的写作思想,是对文本的一种补充与扩展,能将文字所描述的东西形象、直观、具体的反映出来,进而增强文字对读者的感染力,吸引读者作进一步的思考与学习。同时,插图,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美化教材的重要资源,起着一定的装饰作用,使读者对文本有感官上的认识,并满足了读者对美欣赏的需求。同时,插图也是对语言文字的扩展延伸和重要补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编选上必须要求严格,具有准确性、针对性、独特性、艺术性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好的课文插图能够加强对读者的感染力,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认识得更清楚,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综上所诉,研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对语文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对教材的设计者、教师、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些研究都只是我不成熟的一点想法,希望这些见解能引起一线教师对于课文插图的重视,唤起他们发掘教材资源的热情,在教学中能最大化的拓展使用好语文教材中的精美插图。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理论学习材料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之理论学习材料
北关小学课题组 刘 燕
现行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紧扣课文内容,色彩鲜艳、生动有趣,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插图作为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插图往往被忽略或轻易带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插图的功能一般可分为装饰功能、解释功能和促进功能。所有课文插图都兼具以上三项功能,只是对于某一幅具体的课文插图来讲,功能会有所侧重。因此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同时,还应研究图文关系,准确地把握插图设置的目的和作用,抓住插图使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并在教学中合理充分地发挥插图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学。
一、有效使用插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常常会发现,低年级学生拿到语文课本后的第一举动往往是去翻里面的图片,觉得感兴趣会再去读读文字。孩子这种与生俱来对直观形象的喜爱,值得教师珍视。如人教版第一册《小小的船》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图中美丽的星空、弯弯的月牙、可爱的小姑娘都体现出一种宁静的美。在引入时,不妨让学生说说在插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师顺势引导,课文的小诗描写的就是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走进了文本,且对文本产生兴趣,也会为课文的学习铺垫好一定的情感基调。
二、有效使用插图,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当学生对课文的字、词、句不理解时,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它化抽象为具体,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三册《纸船和风筝》一课时,关注到了‚漂‛和‚飘‛的区别,这对学生来讲是难点。我在请学生区别这两个同音字时,同时引入了课文中的两张插图,并请他们仔细想想纸船和风筝是怎么帮小动物找到他们的好朋友的。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说‚纸船是顺着水漂来的,要用‘三点水’的漂‛,‚风筝是靠风飘上天的,所以要用‘风字边’的飘‛。这样,一个难点顺利解决了,同时图片加深了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又如《邮票齿孔的故事》一课中,学生需要理解‚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这时,教师只要请孩子们仔细地观察图片即可,可以通过图中阿切尔的动作、眼神、站的位置以及跟酒馆里其他人的对比,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这类理解上的难点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中最易出现的,有效地使用插图,图文结合,可以避免死记硬背,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有效使用插图,训练学生观察能力
低年级学生最常碰到的习作方式是看图写话,而我们发现,善于观察图片、分析图片的学生,其习作质量一般来说要领先于其他同学。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低年级显得尤为重要。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若能常常渗透对课文插图的观察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能力必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如一年级下册中有篇课文叫《棉花姑娘》,课文中有四幅插图,前三幅为棉花姑娘生病向别人求助时的画面,最后一幅画的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在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学生,将前三幅图和最后一幅图作比较,请他们说说棉花姑娘生病时和健康时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们仔细地比较着,不一会儿,他们就找出了许多不同点。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学生通过比较,不仅知道了棉花姑娘生病和健康时的区别,更为学生理解‚蚜虫的可恶‛、‚棉花姑娘对医生的盼望‛作好了铺垫。除了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图片,我们还需要教给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观察景物图,我们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人物图,我们应该看清楚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做什么。但这种方法的自觉养成,需要大量的看图写话实践。如果能在语文课堂中给学生一些活生生的例子,相信对他们是有所触动的。就拿《秋天的图画》来说,课文描写的是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课文的插图准确地对应了课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学完了整篇课文之后,我请学生去插图中圈一圈作者描写的景物,并想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很快,学生们便自己总结了,作者按照从右到左,从低到高的顺序来描写这幅图的。于是,我便告诉他们,我们以后描写风景,也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这叫做有序。
四、有效使用插图,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比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学习伙伴的提示是: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对画面内容进行再加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种葫芦人的表情、动作,学生们围绕着‚吃惊、不明白‛给出了画中人物的内心解读。一幅静态的插图,有了内心语言的补充,人物形象便丰满起来,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
五、有效使用插图,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但由于语言能力有限,表达时往往会过于简单或杂乱无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大量的语言表达训练。课文中的插图绘图精美,深受学生喜爱,因此是训练学生表达的优良素材。课文《春雨的色彩》写了三只小鸟争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故事,读完了故事,相信很多小朋友的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春雨的色彩。正好,课文的后面配了一幅田野的图片。我请学生选择几种景物来仿照课文说一说,也可自己想象。于是,学生们出口成章,精彩无限。有的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禾苗上,禾苗绿了。春雨淋到小树上,树叶儿也绿了。‛有的说:‚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迎春花上,迎春花黄了。春雨滴在郁金香上,郁金香也黄了。‛
低年级的课文中还有很多插图是多幅图,展现了故事发展的过程和情节,就像连环画一样,学生极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讲述。如《小熊住山洞》一课。课文相对较长,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能够有条理而且完整地复述出来,有一定的困难。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掌握每幅插图的意思(熊爸爸提议造房子——春天的森林——夏天的森林——秋天的森林——冬天的森林——大家感谢小熊一家),然后出示文中的六幅插图,让学生边看插图边讲述故事,降低了难度,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讲述了,激发了一年级孩子学习的兴趣、讲述的兴趣,培养了一年级孩子语言的表达能力。
选自《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一、观察插图培养理解能力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1)结合插图,初步感知。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如我在教学《亲人》时,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姑娘的装饰可以看出她在这里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捧着小姑娘的头?从年龄上看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课文题目叫《亲人》,她们真是“亲人”吗?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2)结合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现行教材中的插图,大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教材紧密结合。教学中要重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在声、韵母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将声、韵母的音形与插图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单韵母“a”,是韵母教学的重点,而“o”和“e”的发音是难点。根据各自的插图,我采取启发联想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a”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模仿图上检查嗓子的小女孩发“啊”音,并启发学生观察女孩梳着小辫子的头,引导他们将女孩的头部形象与“a”的形体进行比较。公鸡是孩子们熟知的,它的啼鸣也是孩子们乐于模仿的,教“o” 的读音,可让学生模仿大公鸡“喔喔”地啼叫。教学“e”时,可借鹅的名称帮助记音,并以鹅在水中的倒影促进字形的记忆。如此图文结合的教学,可以化难为易,使枯燥无味的字母音和形变得具体形象,教师教起来生动有趣,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结合插图,总结课文。有经验的教师不但可以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用来总结课文,揭示课文的中心。如教学《师生情》一文时,我指导学生看图后总结:图中三位小女孩的体态和神态各是怎样的?她们为什麽透过门上的玻璃,争着向屋里看?她们在门外深情地看着、等着,这说明了什么?由此体会同学们对老师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受到尊敬师长的教育。
二、利用插图培养观察力。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要注意教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教师要紧紧围绕大纲要求及本章节训练的重点,培养学生相应的观察能力。如从二年级起就要培养有顺序地观察能力。即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神态,从整体到局部等。只要坚持长期、系统的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长足的提高。
三、观察插图培养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
一幅图上的事物,只有展开联想才能真正体现作者作画的意图和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同时,使画面人物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面感。如观察《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画,从帆没有张起来,可以联想到是逆风行驶;从身子前倾,可以联想到船上载着很重的货物,纤夫们都在使劲;从纤夫们的衣着、外貌、神态可以联想到他们的悲哀、痛苦、不满和反抗,从而体会出画家的思想感情。因此,让学生在细致观察和欣赏的基础上,再认真反复地体会作者作画的意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结合插图培养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小学生由于语言能力的有限,口头表达时或过于简单或错乱无序,写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如《晨读》一课,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人物、场景,并且细致捕捉人物的神情、动作、姿态之后,锻炼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图画的内容,在学生看、说的基础上,可以把它写成一段“小学生在清晨刻苦读书”的小片段,这样既加深了对图意、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种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非通过简单几次的练习就能完成,而是要在教师锲而不舍的培养和训练下得以逐步提高的。教师根据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说话能力。从简单地说一两句话,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到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再到重点部分说得具体、说得详细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之达到表述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
选自《[小学语文论文]语文插图的作用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三篇:教材插图对小学低年级学习的影响的探究
《教材插图对小学低年级学习的影响的探究》
——结题报告
课题类别:微型课题 课题负责人:韩瑜
参与人:袁宁生 赵佳颖
课题组所在单位:白泥井镇中心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1.选题的背景
课题研究的背景:近两年学年来,在全县推行全面进行课改,打造高效课堂教育工作新形势下,我校也不甘落后进行着有效的课堂改变。学习内容的改变,教学方式的不同,让学生很难适应,或者说是对新事物还要有个新认识的过程。为了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帮助学生尽快的投入到新课教学之中,课文插图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教学内容比较多,容量大和教学课时紧张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老师运用插图环节简单化,甚至有的老师认为插图是可有可无的。本应形象的插图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失去了光彩。2.课题的实践意义
课题研究的意义:作为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阶段,孩子们身心发展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仍然处于一种感性的、形象的认知阶段。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通过课堂观察和实验调查发现,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的抵触情绪普遍,学习兴趣也不高。学习时只是被动接受,没有自我入境之感。语文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听的基础上,背的基础上,导致了低年级语文课堂无趣学生自然坐不住。教学目肯定达不到,教学质量不高,更谈不上有效性的实现了。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直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本课题希望通过研究、探索、寻找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在课堂上能坐得住并百做不厌有收获的有效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在课堂利用插图的研究中,要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2、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意味着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一个恰当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本课题希望能够通过研究教材插图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分析内在的根本原因,提出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坐得住的相应的策略与方法。
(二)研究内容
1、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以及多看有关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相关理论文献。
2、以课堂为核心,以课改的新理念指导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状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课文插图的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坐得住说得好的能力。
①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原有的单纯教学手段。②巧妙借助课本中的插图,构建学生与文本的桥梁。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包括:(1)信息采集法
通信息采集法:通对教师课堂插图的利用,利用的方法,利用效果等信息进行采集,获得研究对象的一手资料,为从宏观上了解研究对象打下材料基础。(2)参考文献法
参考文献:查阅、收集与本研究课题有关书籍、论文和资料。通过学术期刊、上网搜索等方式查找有关插图合理利用的文章,了解前人或他们已经做的研究工作,明确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突破口,取得更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调查插图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程度,学生对课文插图的满意程度等情况。
(4)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通过本人的实践与积累的经验,掌握课文插图在课堂中的何灵活运用。
(二)步骤过程
1、本课题自2015年01月——2015年08月结题。
2、本课题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01月――2015.03月①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实验班;②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5.04月――2015.05月①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检测,了解学生状况,建立前期档案;②做好实验课例、课件、论文等研究资料的积累和整理。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06月――2015.08月②总结成果,申报课题结题。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组理论研究大致分两个阶段进行,前期学习期结合实践的总结与反思。前期学习主要集中在2015年2月日至4月,在课题组负责人韩瑜的统筹安排下,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了相关理论。历时半年余的时间,通过集中研讨,调查问卷,实验课,示范课,案例分析等方法,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获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一)教材插图对小学低年级学习的影响问调查表
(二)学生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三)结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收获
1、论文《课文插图----抓住低年级学生的钥匙》 2公开课
①校级师范课:《我多想去看看》 ②校级课堂改革提升讲课比赛:《壁虎借尾巴》获得二等奖
(五)、课题组认为比较好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案例分析、研究反思、教学随笔、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等资料,请领导审阅。
六、理论成果汇总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在不断地尝试着运用语言性的和非语言性的资料来引入新课,突出教学目标语言。经过近一年的探究,我组成员认为插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以下作用:
1、能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
利用课文插图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很快的平复课间紧张、亢奋的心情,情绪愉快地进入学习中,为新课的有效进行奠定了基础。
2、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要讲的课上,但由于教师讲课枯燥无味,讲解哆嗦难懂,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也就很难保持长久。所以要想巩固维持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教师必须要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3巧妙地用课文插图,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文插图,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并能培养其思维能力。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
1、语文教学也是一个较复杂的探索过程,课文插图的合理利用艺术的提升是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的,它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改进,它没有固定的框框,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用批判和审视的目光,多角度地去观察、去分析、去反省我们的“课文插图运用的方法”是否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能否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
2、虽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管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操作层面,但这并不意味着课题研究的结束。只要教学在继续,课题就在继续,它将为我们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地查找失败的原因,不断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吸取经验教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让自己的教学技能更加完善,使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赋能者,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吧!
八、引用或参考的文献
1、义务教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一年级(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3、《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4、《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课题负责人签名:宗婧
2015年9月10日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运用
开阳县永温镇中心小学 杨静
【摘要】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插图直观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各方面能力。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好教材插图;让其充分发挥其潜在的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
【关键词】语文教学 插图 运用 能力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色彩鲜明、构图精巧,而且密切配合课文内容,是教材中的一项重要课堂教学资源,是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形象、直观。《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灵活地运用好这些插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深感课本插图这一直观教具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时只要充分发挥了课文插图的作用,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运用插图 激发兴趣
兴趣是活动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导,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较喜欢感性的学习材料,所以特别是对图文并茂的课文非常感兴趣。这是因为图片形象直观、趣味性强、丰富多彩、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插图色彩鲜艳,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画给学生的视觉以刺激,使学生专注于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让学生观察这些插图引入新课,获得表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失物招领》时,教材中有两幅插图,我先出示第二幅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后,问:“图中老师举起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袋里装着些什么呀?小
朋友们猜猜,老师又是在哪里得的呢?”这时同学中就开始有讨论了,“一定是什么礼物?”、“可能是谁丢的东西”……大家兴趣盎然,我相机地出示第一幅插图,同样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在草坪上玩”、“在吃东西,还乱丢垃圾”……望着插图学生顿时来了劲,为后面的学习带来了动力。
二、运用插图 理解课文内容
教材中的插图大多都是围绕课文的内容而安排的,它们具有生动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插图,可以弥补文字抽象、枯燥的不足之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分析的能力,从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一共有六幅插图,实际就是课文六个自然段的内容绘图,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的,我让学生逐一观察并读课文,使学生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是在墙角被蛇咬断的,在找尾巴的过程中分别向鱼、牛、燕子借过,虽然没有借到但它知道了鱼、牛、燕子尾巴的不同功能,最终自己长出了新的尾巴这么一个过程。学生这样运用图与文的一一对应学习,教师教得很轻松,学生有很容易就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如《找春天》一课写到:“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太抽象了,春天在哪里呢?到哪里去找呢?我充分利用插图中的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等一系列的自然物让学生知道,原来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总之,这种图文对照的教学过程,既发挥了图文互补的优势,又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三、运用插图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和写话的练习是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训练的,由于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既简单又杂乱,在教学时,对插图的运用可以训练学生。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一共四幅
插图,看到这些看图同学们感到高兴,我先让学生仔细看看上面的图画,讨论讨论,图上的小朋友会怎么做,并按顺序说一遍,然后,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先在小组里讲讲自己编的故事,再选出编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参加比赛,最后评出故事大王。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进行表达,逐一的连贯起来并写下来就形成了一小篇语句通顺、表达合理的文章了,这样既加深了对图意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运用插图 理解重点句义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句义是掌握全文的基础,而理解句子是教学的难点,怎样才能化难为易让学生理解句子呢?在教学时,加上要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来帮助理解句子意义。课文插图绝大多数是配合学习词、句、短文设计服务安排的,为加深理解可谓提供了好的参照。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为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真挚的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一主题思想时,学生对“亲人”的离别之情难以理解,利用插图,让大家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走进插图,再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古诗《守株待兔》一文中的“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等着。”种田人等着是的神态怎样?插图描绘得形象,学生一看就知道:乐滋滋的他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兔子的到来,从插图中看到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这样利用插图理解重点句子,既形象,又直观,达到了突破难点的目的。
五、运用插图 进行思想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
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科的重要任务,插图作为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性与教育性也是十分突出的,可利用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插图画着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追的敌人,虽然子弹、手榴弹已经用完,但他们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随着敌人的步步逼近,这时在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即使是死,也要悲壮豪迈,就这样五壮士怀着对革命的信念,对敌人的愤恨,高声喊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纵身跳下悬崖,看到插图,结合课文,五壮士的壮举让我们心潮起伏,他们为了革命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鼓舞着我们。五壮士的这种崇高的品质,就是今天我们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教育学生热爱学习,热爱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他们对老一辈革命者为革命、为人民、为子孙后代幸福,英勇献身精神无限崇敬的思想感情。
总之,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它因课文内容而存在,是及其重要的课程资源。着为一名教育者千万不能忽视插图的存在,要充分认识到运用课文插图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应该很好地利用好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充分地挖掘它的作用,让其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更好为教育教学服务。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浅析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浅析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插图所发挥的作用和占据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可以说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使得教学效果能够提升到一定层面上来。因此,在本文的研究当中,选择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阐述了插图教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插图;教育功能
在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现代教学也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用插图辅助教学的模式逐渐得到了重视。同时在效果上来看,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展开以下几点论述。
一、培养小学生审美表达和创造能力
在苏教版教材的插图当中不仅有关于诗词意境美的插图,还有展现祖国山河壮丽的插图、唯美大自然的插图等等,学生在看到这些插图的时候,心底油然而生的情感,能够带动学生走进课文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教师应当加强引导,引导学生感悟插图所表现出来的神韵,将插图当中的美育作用充分挖掘出来。比如说在学习《山行》这一课的时候,教材当中所选择的插图是一幅色彩热烈的山林秋景图,在对于插图进行?^察的过程当中,形象鲜明的画面感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刺激,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能够自然而然地走进画面当中。山林秋景图当中有蜿蜒的小路,还有云雾缭绕的村庄,漫山遍野的枫叶,与古诗当中所提到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交相呼应,从而带领学生进入到一个美好的境界当中,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华美。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如果你置身于画中的景色当中,是否也和诗人一样感受到秋天的某一处胜过春天呢?”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出来自己脑海当中的想象画面,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装饰性插图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和其他学科的教科书相比较而言,语文教材当中的插图所发挥的作用是比较独特的。一般来讲,语文教科书当中的插图能够实现文学性和画面性之间的有机统一,从而彰显出课文的内在特征,插图和课文二者交相呼应,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有一定的作用。事实上在小学课文当中,起到纯粹的装饰作用的插图是比较少的,实际上任何一篇课文的插图都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以《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为例,插图当中有青翠的小山、悠悠的湖水、美丽的白塔、碧波上的小船……画面当中的情景彰显出来生机勃勃。当教师告诉学生,这里就是祖国的一处美景时,学生会无形之中产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利用插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而且语言发展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在写作和口语表达的时候,往往会存在着混乱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可以借助于插图的相关功能,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有话可说。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其进行观察和想象,使用确切的词语,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一定的意义。具体来讲,可以根据插图展开想象,然后和原文对照,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比如说在学习《秦兵马俑》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先观察兵马俑的插图,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姿态。在学生表示完之后,对比课文当中的相关段落,从而进一步感受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精确性。其次,可以采用看图编故事的形式,用生动的语言,把插图当中的意境给表达出来,比如说在《爱如茉莉》这一课的学习当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里面人物和场景,捕捉人物的神情动作和姿态,然后用口头语言表达出图画当中的相关内容。
四、利用插图渗透德育教育
插图当中所具备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是不容小觑的,在插图当中,也会涉及英雄模范人物的相关事迹,还有的插图会体现出来感人的场景。在对于这些插图进行观察和理解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心理会产生较强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教材插图把英雄人物感人的事迹定格在一瞬间,但是实质上却具有永恒的价值,这将对于学生的生活、价值观的确立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作用。比如说轮船渐渐下沉的时候,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安排乘客逃离,自己却屹立在船头沉入大海;又比如说在地震发生的时候,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身下死死地护着学生……在对于这些丰满的人物进行改制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波动,进而得到思想和德育上的教化。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语文教材当中,插图是文学性和绘画性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正是因为这种特性,插图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容小觑的。插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带动作用,对语文教师而言,应当注重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在课堂当中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发挥插图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现增.插图让语文课插上隐形的翅膀[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7(5):138-139.[2]秦玮.结合插图,拓展语文教学资源[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7(10):31.[3]孔丹丹.浅谈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妙用[J].小作家选刊,2017(6).作者简介:王静,江苏省新沂市,新沂市合沟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