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针灸治疗面瘫心得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
面瘫(指周围性面瘫),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些患者用此治疗仍延延数月而无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从中得出一些教训,并总结出一些治疗经验。今简介如下。分期论治
1.1 早期(急性炎症期):本期常在发病后7~10天,面神经处于水肿炎症状态。患者面部肿胀,且多伴有耳前后疼痛。治疗时要注意,应以疏通阳明、少阳经气为主,采取循经远端取穴,局部取穴宜少,可选太阳、下关、颊车、合谷、外关、足三里、太冲、风池。除风池采用点刺,其余诸穴多为浅刺、平刺,手法宜轻,留针30分钟。又,重用灸法,穴选患处耳后翳风和耳前区为主,灸至皮肤红晕为止,时间20~30分钟。
1.2 恢复期:逐渐增加局部取穴,远端仍以疏通阳明、少阳经气为主,并且须加用电针,波型选疏密波。针刺选穴为阳白透鱼腰,太阳透鱼腰,四白透地仓,迎香透地仓,地仓透颊车,以及承浆、牵正、下关、合谷、足三里、风池,有痰加丰隆。风池仍点刺。此外仍可以加用灸法。
1.3 后遗症期:病久治疗乏效者,如皱眉肌、额肌、口角肌等仍未出现活动,可结合絮刺火罐法,用七星针叩打上额、口角旁、下关处,或用三棱针在阳白、太阳、地仓等处放血,然后拔罐,每周2次左右。体会
我们曾对针灸治疗2~3个月病情无好转者调查分析,发现针灸治疗乏效者,除患者的自身因素外,治疗方法或治疗时机选择不当等是主要原因。一是早期局部取穴过多,刺激过强;二是电针波型选择不当;三是没有采用透刺、灸法治疗。
如早期面瘫,常见风寒型为主,现代医学认为此期多为急性炎症期,治疗时应尽量减少局部刺激,故不宜较多地在面部上针刺,取穴宜少,手法宜轻,不宜用电针,而且须采用灸法来达到祛风散寒、温通血脉之效,即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消除炎症水肿。为消除水肿,还可适当地配合运用牵正散加减之类中药,以及消炎、扩张血管和营养神经肌肉的西药。只要及早控制面神经炎症渗出,使水肿尽快吸收,则能明显提高疗效。
在恢复期选用电针刺激,波型用疏密波。因疏密波是疏波与密波自动交替出现的一种波型,它不易产生耐受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能促进代谢,有益于气血运行,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所以我们不用其他波型。这时电针不但有治疗作用,而且可以根据应用电针后患者的皱眉肌、额肌、面肌等是否随着电针波型有规律地牵动,来判断治疗效果的好坏,病程的长短。如有牵动,则反映效果好、病程短;反之,则反映效果差、病程长。
在后遗症期,考虑到“久”赜叙”,故运用拔火罐、七星针、放血等,使直接作用于病灶周围以活血逐瘀。采用这些方法往往可收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在整个治疗期间,患者应用当注意休息,调畅情志,忌用冷水漱口、洗脸,忌食生冷辛辣之物,避受风寒,常用热毛巾敷捂患处,并且常作些面部肌肉运动,如闭眼、收缩口角等,这些动作有助于更好更快地恢复面神经功能。
杨光
有的人认为面瘫初期不宜做针灸治疗,主要是看到了部分患者针刺后病情加重的现象,因而主张面瘫进人了恢复期后再行针灸治疗;也有的针灸师看到面瘫初期患者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怕过早治疗仍不能立即扭转这种加重的趋势,担心患者认为越针症状越重是由于医生的水平不行,因而主张干脆等面瘫进人恢复期后再行针灸治疗;还有一些人以为针灸只是一种康复方法,只适用于各种疾病恢复期的治疗。
对于第一种情况,只要患侧面部不刺或少刺、轻刺即可避免;对于第二种情况,只要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即可;对于第三种情况,应让人知道针灸可激发人体自身抗病能力,具有广泛的良性调整作用,可用于疾病的各个阶段。
实践证明,对于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越早疗程越短、后遗症越少。笔者的做法是,面瘫初期(7~10天)患侧面部仅用一针,地仓透颊车,刺人即可,不做任何手法,耳后较痛者,加用风池。远端穴主要用合谷、太冲,可以用较强刺激,有针感传导更好。宜配合中药汤剂,用牵正散加味,寒证加防风、白芷、羌活、桂枝之品,热证加银花、连翘、桑叶、菊花之属,有病毒感染加大蒲公英、地丁之类剂量。可用维生素B1、B12混合后做远端穴的穴位注射,效果要比肌肉注射好。激素的运用并非必要,输液治疗更是不必要。
面瘫初期的调养很重要:一是休息,即首先要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防止体劳、心劳、房劳。二是保暖,患部不能受凉,风寒天气外出要带口罩。三是饮食,不能食辛辣刺激之物,忌烟酒。这3点做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治疗,延长疗程。这3点注意要贯彻整个面瘫治疗期间,尤以初期更为重要。
患者面瘫症状开始好转,即是进人了恢复期。此时患侧面部可以针刺了,穴位应由少到多,刺激应由轻到重,笔者坚持以最少刺激、最少痛苦,获取最大疗效的原则。对于轻型面瘫,只用地仓、合谷、太冲3穴即可治愈患者。面瘫症状恢复较慢时,再逐步增加患侧面部的穴位,针刺不必深,针感不必强。当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时,再逐步减少用穴,最后只剩地仓、太阳、合谷,巩固治疗数次可收全功。用穴的特点是由少到多到少,这样可以较好地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并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皮肉之苦。恢复期的中药治疗,多用牵正散合桃红四物汤为主方,再根据辨证加减治疗。以上做法对中度的面瘫患者,一般在4~6周内治愈。
倪海厦伤寒心得
阳脉与阴脉:《伤寒论·卷一》中的“辩脉法”与“平脉法”给后人留下了“脉法真诀”。在“辩脉法第一”中,医圣提出了脉有阴阳:“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这段文字被冠于全卷乃至全书之首,那肯定是无比的重要。很需要把这阴阳共十种脉渐渐地弄清楚。这是脉法的总纲,所传递的是阴阳两个极端的脉象状态。
阴阳和平之脉:“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是对上一条作进一步清晰化,交代了位于阴阳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状态的脉象。对这一个大类的脉象,当平时当在自身多多反复体验。此属于“平时多烧香”的日常功课。
③“紧”脉的脉象,及其三部九候对应法:对于伤寒系列疾病,特别要充分注意“紧”脉的识别,因凡是受寒,肯定会出现“紧”脉,反之“紧”脉的出现与受寒直接关联。
大家都知道“热胀冷缩”这个道理,这个是自然界的通则。西方科学的物理学,曾给出过物质的热线胀系数。例如说一米长的钢材,温度在升高1℃之后的伸长部分,与原来长度(即一米)的比例,就叫做该种材料的热线胀系数。假如说钢材的热胀系数为3‰,就意味着当温度每升高1℃,钢材的长度(即沿着纵向)会增加3毫米。反之,当温度在降低之后,钢材必然会有相应的收缩度。虽然各种物质的热胀系数各有差异(定量分析),但是“热胀冷缩”的定性却永远不会改变。物理学之中,线胀系数指的是钢材随着温度的变化,其纵向尺寸的伸缩变化。
由此而推知,当人体受寒之后,其脉象也会出现相应地改变,即随着受寒,脉管将会出现了相应的收缩。但是这个收缩与物理学中间的收缩有所不同,不是指的在脉管的纵向,而是指的在脉管的环向会产生了一个收缩,即在脉管的圆周方向出现了收缩。这是一种把脉管从外面“箍紧”了的感觉。脉书上对“紧脉”的描述是“如转索”,就是像绳子被拧紧了的感觉。这就是“紧脉”所对应的那个“象”。
“浮紧”,就意味着寒在表。“沉紧”,意味着寒在里。
当“紧脉”出现在右关,就意味着寒气进入到了脾胃。进而,如果是“浮紧数”,就意味着寒气在胃部(腑)。如果是“沉紧迟”,就意味着寒气进入了脾脏,因为“迟”对应着“脏”。(详“辩脉法第一”)。
从“紧脉”与“三关九候”的对应关系,我们就可以准确地察知寒气所侵犯的部位。
④紧脉与弦脉的鉴别:[5]这两种脉象往往令初学很感困惑,紧脉的脉象成因已如上述,下面进一步交代弦脉的脉象。前文已经交代过,是肝郁导致了非正常的弦脉的发生,而肝郁是一种内在的紧张状态,肝又与筋膜一类组织相关联(肝主筋膜),故而会在脉道上面引发相应的紧张,但是这种紧张状态是沿着脉道的纵向发生。
故只要将紧张状态从纵、横两个方向上面加以体察区分,即可很容易地区分出“紧脉”与“弦脉”的不同。至于更为细致的各种弦脉状态,读者可以参阅本页下的脚注,似可作为脉法之长期进阶的目标。
到了玩家伤寒掌握了一定的脉法技能之后,又反复地玩味了《伤寒论》卷
三、卷四,及卷六“少阴病脉证”的相关内容后,对于伤寒系列病证,不但是“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而且肯定能“横扫千军如卷席”!这是医圣仲景夫子告诉我们的,也是医圣为千秋万代的子孙们打下的一片江山。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玩家伤寒倒觉得是:“创业非易事,守业谈何易;倘若伤寒失,社稷怎安身?”
当然,也绝不应当过分地夸大《伤寒论》的应用范围,从《伤寒论》书名看,医圣已经将其定位于伤寒系列疾病,及伤寒所引发的疾病。若是说可以用《伤寒论》通治天下一切病,那也似有不妥。《伤寒论》是医圣向后代们展示的“六经系统”,而更为波澜壮阔的“阴阳五行系统”还有待于后人们去“淘宝”!
⑤叫板西医,叫板科学:很希望西医能用最最现代的科学仪器,像X光、B超、CT,或者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给出寒气侵犯机体之后的部位、脏器等等的详细资料。笔者将拭目以待!当然,如果西医若能提交出弦脉方面的系统作业,则相信更能令人赏心悦目、心悦诚服。
设若不能,那笔者只能是不无遗憾地说,你西医那些坑蒙拐骗的玩意儿,还是到一边呆着去吧,骗得过初一,骗不过十五。彼等西医,还没能到达最低限度的中医的“小小儿科”的水平!何谈其他乎?
○以《伤寒论》作为切入中医“敲门砖”的理由最完整与最单
一、最常见与最容易、最固定与最集中、最具中医特色的《伤寒论》。
①最完整与最单一:崇拜《伤寒论》的热情之所以将近两千年来久盛不衰,就是因为医圣张仲景建立起了一个绝对完整的伤寒病六经辨证体系。伤寒病的“证”相对比较单一,容易被规范与确诊。如太阳证,阳明证,小柴胡证,少阴证等等。这些已经被医圣张仲景规范性地列出,基本上都有章可循。而各种合证,在《伤寒论》之中,如太阳阳明合证等,也已经尽可能详尽地加以规范性描述。
②最常见与最容易:几乎每一个人一年都要感冒上几次,感冒频繁的人,就像是“每周一歌”那样地“每周一感冒”。更别说还有那种典型的“感冒坯子”,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感冒”。治感冒,说难也难,说容易也确实容易。笔者首次出手治疗的一个典型“天天感冒”类型患者,服药前,天天戴着帽子,围厚厚的围巾,走出三步“气喘如牛”,“汗下如雨”。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将近二十年。但是笔者按照《伤寒论》的一整套“攻略棋谱”运转下来,大约只服用了十多副汤药,到了闭关前的十一月份,就可以光着脑袋,只穿着单件毛衣在外面跑来跑去。一位“每周一歌”类型,按照《伤寒论》“速战手册”速战速决后,完全可以达到半年之中远离一切感冒的长期战略目标。
③最固定与最集中:伤寒证,每证所包括的症状相对比较固定、集中,被《伤寒论》规范性地描述之后,比较容易辨别出不同的证,或者进而再辨别出同一证之中的不同分型。如上述太阳证之中可以再细分成麻黄证与桂枝证两种。
④最多变与最灵活:伤寒证之变证,变化多端。如感受了太阳证如《伤寒论·卷三》的第一个方子葛根汤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而太阳证典型证“麻黄证”反倒屈尊排在了第五个方子。观葛根汤全方组成:“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芍药、炙甘草各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共七味药。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之上,重用葛根、麻黄,加重其发汗力度。其葛根为颈项之专药,特针对风寒实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所设。此时未见有头痛症状。从卷三的“排行榜”分析,仲景所处的时代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故多为伤寒所中,葛根汤证,是针对脑后中风寒的情况。“神仙也怕脑后风”嘛。
其中的:“项背强几几”,证名。颈项、背部牵强不舒,俯仰不能自如。由病邪在表,津液不达,太阳经脉拘急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有表虚表实之分。发热汗出恶风者,为表虚,表虚者宜解肌;无汗恶风者,为表实,表实者可发汗。选用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等方(《伤寒明理论》卷上)。参见项背强、项脊强等条。笔者怀疑,现在所谓的颈椎病特别多,很有可能就是伤寒的葛根汤证当时没能解决,所遗留的后遗症。驱除该部位的风寒,加以适当地活血化瘀,可以很快地根治。(参考本文示例中的“圆空师”一例。)之后向下传变,传经多变莫测,是伤寒的长期进阶目标。
⑤最具中医特色:《伤寒论》虽然远不足以概括所有的疾病,但是《伤寒论》所提供的诊治方法、过程、手段,各种传变、并证的进退处理等等,集中地体现出正宗的中医特色,可以借鉴于诊治其它各类杂病。故曰:不治“伤寒”,不可谓中医。《伤寒论》是进阶中医的第一个台阶。
⑥导致各种各样复杂杂病之起因——抗菌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伤寒病的种种传变,到最后深入潜伏,往往是导致各种各样复杂杂病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例如,现在抗菌素与西药退烧药的大量广泛地使用,造成了人体本来具有的,依靠调动正气而发热来驱除外寒的机制被抑制,抗菌素虽然是抑制了细菌的繁殖,造成了患者痊愈的假象,其实引发外感的风寒并未被驱除,反而进一步向着机体的深层潜伏下来,并累次叠加。而寒气的作用是收敛性凝聚性的,会造成局部的气血循环障碍,多年寒气反复在体内叠加积淀之后,最终必将导致瘤块的形成。当医师熟知这一过程之后,在诊治过程当中,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即可明显地提高诊治效果。⑦所谓“心脏病”,中医给说法:例如《伤寒论·卷四》的最后的一个方子“炙甘草汤”所对治的证:“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经文所描述的症状只有区区六个字:“脉结代,心动悸。”
宋·成无己注云:“结代之脉,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由气血虚衰,不能相续也。心中悸动,知真气内虚也,与炙甘草汤,益虚补气血而复脉。”
这个“结代之脉”,所对应的是西医所谓的“心律不齐”,“早搏”等等症状群。按西医的标准解释,心肌的脉动起因于心脏窦房发出的电脉冲,心脏窦房担任着发出电脉冲的重任,但是电脉冲在传导过程中发生了所谓的“阻滞”,不能传导到心肌,故而心肌的脉动出现了跳跳停停的反常状态。
(按:就不知道西医是否能给出更为精确的说法,窦房电脉冲在传导过程中,为何居然会发生“阻滞”,究竟是在何处“撘错了筋”?如果说不出来,就只能说是西医们的大脑进水,撘错了筋!相信“传导阻滞论”应当属于“舶来品”,是出自于彼岸的高级医学研究部门。国内西医们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
而中医一如既往地从“气血”二字给说法,全是气血不足惹的祸,补上了气血,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是故炙甘草汤又名曰“复脉汤”,盖因其能使中断的脉动,断而复来。这是《伤寒论》治疗虚多邪少的第一个要方,笔者用之,屡建奇功。(参见本文“曲扎**的病例。)因而这也是《伤寒论》从伤寒通向杂病的一个主要通道。
⑧患者就是最好的老师——“临时抱佛脚”抱之有道:玩家们所面对的每一个患者,都是一个个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的老师,咱们可得谦虚谨慎地向他们请教。试想,如果没有他们,咱们又如何能将《伤寒论》里面的死条文,变成了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仲景精神的显身?在初步对《伤寒论》的条文有所了解之后,再加上对《伤寒论》卷三卷四的反复反复切磋,我们就能够把对条文的理解,向着老师当面请教,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疑问?把一个个“疑似”病例,通过老师的核实而敲定,转化为“非疑似”病例。如果核实无误,那的确能做到“弹无虚发”。
玩家充当着“死条文”与“活患者”之间的桥梁。玩家对条文的理解正确与否,能够有决定权的,唯一只能由患者说了算。如果在患者面前无法交代,那就算玩家能将条文倒背如流,终属无用。
面对着患者,最初最大的困惑就是,似乎患者的症状,与所有的条文都很“疑似”,好像许多的方子都能对得上去,当这个困惑渐渐地被一个个的老师们所化解之后,就会出现一次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就这样,玩家就会沿着仲景翁所指引的阶梯,步步向上攀升!
玩家的一大优势是,从条文到达患者之间的距离很短,经历两个患者之间的时间间隔也短,当一个个的患者在我们面前出现并走过时,就逼着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条文,不得不去“临时抱佛脚”,日积月累地“抱佛脚”,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死条文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仲景精神。玩家所遵循的是“短平快”的“培训模式”。玩家所收获的,是“渔”,而不是“鱼”。
而科班大学的学习过程,课堂与临床之间的间距被拉开很长很长,就算是每个学期能有一次临床实习的机会,当学完了条文,过半年之后再去实习,可能条文早就还给了老师。科班采用的是长线“学习”模式。更何况,当一大群学生围着一个老师、一个病人,这些学生永远是“僧多粥少”的营养不良者。
而《伤寒论》恰恰不是一门可供学习的学问,而是一整套的“棋谱”套路,试想,离开了棋盘,棋谱又有何用?半年前背了“棋谱”,半年之后再去“下棋”,恐怕只能是“棋与棋谱两相失”!
故而最后的结论是,经常能吃到老师“小灶”的玩家们,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
我们所高呼的口号是:“玩家天下《伤寒论》!”
玩家天下《伤寒论》,当仁不让于科班生!当仁不让于中西医结合的“半吊子”中医!
当然,最最当仁不让的,就是那些自己捅下娄子,却最后要让中医买单的西医!
[示例]:小柴胡证治验
某藏族出家僧,50余岁,主诉患头痛5-6年,头痛部位在两侧,亦有寒热往来。脉诊:两手弦紧。
问诊:感冒头痛之前,是否有生气之事儿发生?答:与人打架斗殴,被管家捉起来打了数十大板,甚觉冤枉。不久后感冒,落下头痛顽疾,多经诊治服药无效。问:两胁下痛吗。答:也痛。
遂与小柴胡颗粒三包,嘱:下午及晚间睡觉前各服一包,次晨服一包。
后回访,答道:那天下午及睡前服药后,睡到半夜剧烈头痛,抱着头打滚,叫爹叫妈的痛。但到次晨头痛忽解,寒热也没了,后来再也没有发作。
按:以笔者的经验,小柴胡证往往与肝郁相关,生气之后往往胆经为风寒所乘,盖因肝胆相表里故。前后遇到若干病例,均以两三包“颗粒”治愈,却有“手起病愈”之效,但必须以精确地辨证在先。
这个是小柴胡证与杂病肝郁证的合证!
又:现在小柴胡颗粒为家家必备之非处方常用药,真可谓铺天盖地。尤其是每年春节前后流感高发期间,许多患者都喜欢拿着“颗粒”胡乱“品尝一番”,但每见患者抱怨说:“吃过啦,一点也不灵!”盖因《《伤寒论》所提供的是“一颗子弹必然消灭一个敌人的狙击手”类型的方剂,有何种敌人,就要寻何种子弹。敌人看错了,就算是用机关枪朝天乱扫一通,也未必就能命中敌人啊!这也算是目前中医“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吧!?
还有,笔者研究肝郁证多年,发现为何多用小柴胡汤奏效之奥妙。肝郁者,胆经亦虚,因肝胆相表里故也。有肝郁在先,后小柴胡证续之。患者往往病发之前有一段肝郁史。这是笔者多年的经验谈。小柴胡证解后,不见得肝郁解,尚需在解肝郁上下功夫,方保无虞!小柴胡汤运用对证,一两剂搞定无疑。甚至,用目前的冲剂,两三包也能搞定。
[示例]:过猴山——笑话一则
还记得儿子小的时候为他买了不少小画书,其中有一本《过猴山》,因为经常要为儿子讲故事,故现在也还记得。
故事说的是一个卖眼镜的老头,挑着眼镜担子过猴山,到了半途累了,就在一棵大树底下放下担子休息,不久就呼呼入睡。
岂料这棵树上住着一大群猴子,这猴子们看到这一大担子眼镜,好奇心大发,于是纷纷下树来拿眼镜,等到老头睡醒一看,发觉一担子的眼镜居然不翼而飞,再向树上看去,只见那大大小小的猴子们,一个人手中一个眼镜,正在来回比划着那,有挂在鼻孔上的,有穿在耳朵孔中的,有咬在嘴巴里面的,还有将眼镜用来挠痒痒的……
这老头气不打一处来,竟然敢乘人不备,搜劫一空,那是正人君子干的事儿吗?于是老头与猴子们理论理论。岂料,这一群猴子们不理这茬,照样在树上我行我素。
这老头终于发现,对牛弹琴是不成的,对猴弹琴同样是个错误。最终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妙招。老头把他自己鼻子上的眼镜取下,往地下那么一丢。于是猴子们也纷纷学样,把手中的眼镜向下一丢。
那猴子们,就是不对证吃药的众生(以身试药),或者是不知对证开方的医生(拿病人试方、试药)。
那老头子,就是能对证用药的中药师!猴子们固然是天性淳朴、可爱无比,但是现实中的人们往往比猴子们还要淳朴可爱!
{示例}:长咳不止是何因,疑似肺癌遇中医
据笔者的经验,一般按《伤寒论》对证,肯定是一副见效,若一副搞不定,肯定是诊断上欠准确。这种情况,往往是属于两经三经并证的情况,就需要在经文上再下点功夫,把“并证”的“经”找到,双管或三管齐下,也就能一副见效!这个是确定无疑的!要不然医圣还要留下他那113经方作何用?
现在抗菌素滥用,伤寒之后,出现了发炎症状,就一概吊抗菌素,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也是悲剧!炎症消退,寒气尚在,一次次的反复积累,最后终于发展成结块,于是西医向患者抛出一记“杀手锏”,也是最后通牒——癌症!
笔者“拎着三个手指走天下”,无意之间“歪打正着”,治愈一例所谓“肺癌”经过:2007年4月底,同学南京聚会,遇深圳某公司总经理胡同学(女,63岁,就是本文案例中“问题女孩”的妈妈。)长期感冒不愈,咳嗽,吐白色痰,排痰不爽,不出汗,但是人感到特别难受,脸色煞白,断为少阴、太阴两经并证,给她开了方子带回。但是该同学回去后并没服用,可能还是对笔者还欠缺信心吧?
到了去年(2008年),咳嗽转重,西医检查手段检查的结果发现肺部纹理粗糙,有阴影,被诊断为肺癌。建议放疗、化疗并用,胡不接受。到了这生死存亡的节骨眼上,回想起还有笔者的那张“锦囊妙计”的药方在她手里。就拿出来一连服用六剂,咳嗽停止,遂停服。
不久咳嗽复发,再次服用,一连服用十多副,咳嗽告愈。
后经拍片复查,说是癌症不翼而飞了!?
不见棺材不落泪,绝路逢生遇中医!
后话:后来这事儿在深圳同学中传开,说是笔者能治好癌症,那本事可就大了去了,故在2009年4月底的北京校友聚会,时任深圳市政协主席的同学陈君夫妇俩,一定拉住我,让我为他两诊脉开方调理。
其实,笔者心知肚明,天知道的事情,胡就一定是那个一听起来就足以使人窒息的病吗?很难说很难说!到时候就看患者的运气了,时也命也运也!
启示一:癌症就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可怕吗?
启示二:医圣仲景方具有不可思议的现实意义,具有深度开发的巨大价值!盖因末法时期,众生业障深重,照套仲景翁某一个原方力量往往不够,此时则需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以仲景经方为基础,作深层次开发,方能奏效!
患者能遇到一个略懂中医的正宗中医,往往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容易搞定,如果交给西医去搞,那就难说了……
伤寒非小事,待到取命时,放疗加化疗,如同地狱苦,皆因我等众,藐视中医术,以及古医圣!
[示例]寒咳汤——对治少阴、太阴两经并证王牌方——打遍天下无敌手那方子是:《伤寒论》的麻黄附子细辛汤、通脉四逆汤等方的合剂,是笔者数年前精心开发的伤寒通用方:
寒咳汤:麻黄6 制附片6 细辛3 炙甘草6 桔梗6 杏仁6(去皮打碎)五味子 干姜 白芥子(打碎)各3-6 黄芪12(单位:克。)
水煎服。日一剂。儿童酌减,十岁左右的两天一副,五岁左右的四天一副。
[方解]:此方为《伤寒论》对治少阴证的“麻黄附子细辛汤”、“甘草桔梗汤”(专治咽痛方)、“通脉四逆汤”,以及治痰饮的“小青龙汤”合剂。当感冒发展到咳嗽、咽痛,邪已入少阴矣!盖区区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咽喉为“众阴之会”。
[功效]:升阳散风,祛寒解表,止咳化痰。
[加减]:口咽干燥,口中津液缺乏者,加麦冬9-12克。夏季多汗,麻黄减到2-3克,服药毋使大汗淋漓为要,若大汗淋漓,则必不愈。余毋加。[适应症] ⑴初感受风寒,邪在肤表,还未发展成感冒时当即少量服用丸剂(九克丸服1/4丸),即可迅速祛除风寒,避免发展为感冒,殊效。
⑵风寒侵入较深,发展成咳嗽,吐白痰,头不痛时。即少阴、太阴合证。
⑶用于受寒感冒后迁延不愈,转为急、慢性气管炎、肺寒吐白痰者、老慢支等。
⑷加白芷、辛荑可治急、慢性鼻炎。
⑸不适用于头痛、身痛、发烧、脉浮紧类型之热症。此时应按《伤寒论》太阳脉症之桂枝、麻黄汤症辨证论治。
⑹本方对感风寒所致的流感,经临床考验,证明具有特殊之疗效。有一年春季在雪域高原流感大流行,吊水、各种国产进口感冒药使用无效后,凡使用该方者,一剂好转,三剂痊愈。
⑺对多年反复感冒咳嗽引发的所谓“肺癌”,或可尝试使用。(笔者郑重声明在先:癌症乃世界性医学难题,在此仅提供某种解决思路,而非成熟之法,若有患者愿意尝试,应当持此方与当地中医师共同切磋,以中医望闻问切辨证之后再行试用,方保无虞。至于若有无效,甚至出现某种副作用者,笔者概不负责!)
⑻用于咽喉气管部位怕受风寒,一受寒就感冒咳嗽反复复发者。
⑼用于气管炎一类疾病的冬病夏治,凡是风寒积累所引发的,在夏季三伏天连服数剂。或者是初伏服用一剂,中伏服用两剂(每隔十天服一剂),末伏服用一剂。盖夏季毛孔疏松,寒邪易于驱除。
⑽对于幼童,往往要照顾其特点,才可能根治。幼童脾胃稚嫩,小学功课太重,思伤脾。嗜好冷饮,寒伤脾。大人批评太多、唠叨病,引发小儿肝郁,木乘土而伤脾胃。过食油煎等不易消化之垃圾食品,“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等等等等……故伤寒证愈后,必须重点治理脾胃,方保无虞!方取六君子、四逆散,制香附等合方,培土生金,扶金克木为要。
⑾或为丸散,做上三至五剂,一受风寒,立即取服1-2克,即收驱除风寒之效。这个已为大量临床使用所验证。
[禁忌]:禁忌一切生冷、冷饮,及寒性食物(如海带、黄瓜、绿豆、西红柿、冬瓜等)。阴虚阳亢者慎用。(不是不可用,注意控制用量即可。)怎么样,心动了吧?心动不如行动,不妨试一把瞧瞧看吧!
[示例]寒咳汤治验圆淳,男,40多岁,高原修行者。
大概是2005年初,法王如意宝晋美彭吉祥贤于藏历11月15日,圆满了此世间的利生事业,示现了幻化游舞之色身摄回法界而圆寂。几天后的一天凌晨,约3-4点钟,在雪域高原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举行荼毗仪式(海拔4000多米)。于是在那天的凌晨,数万名四众弟子前往与法王告别。然而那天凌晨天气出奇的冷,冒着凛冽的寒风,仪式之后,不少四众弟子患上了流感,发烧、咽痛、咳嗽等症状一时袭来,医院为满。吊水,各种进口、国产感冒药全部用尽,都未能奏效。
圆淳是上千流感患者之一,当时也经过了以上各种治疗手段的“修理”而无效。后来他突然想起了笔者给他的寒咳汤处方,就抓了五剂试服。岂料一剂服下,明显好转,三剂服毕,流感彻愈。于是就将该药方贡献于寺院医院,以便众弟子同享,以抵御猖獗之春寒流感。
寒咳汤的药方是此前我抄给他的,他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中。当时关照他说:“凡有需要此方者,只要为利益社会,而不以个人牟利为目的者,均可广为传抄,上供下施。”
而药方的使用情况及效果,则是他事后告诉笔者的。
第二篇:针灸减肥治疗心得
针灸减肥治疗心得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迅速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改变,肥胖症在各年龄层次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环肥燕瘦,各有所美。然适度为上,过犹不及。肥胖不单是形态臃肿,体笨难堪,不仅影响人的体态美和外观美,使体力减弱,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造成物质代谢和内分泌异常,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高血压、冠心病、胆囊炎、胆石症、糖尿病、高血脂症、骨关节病,性功能障碍、不孕不育等疾病,并加速衰老和死亡。因此,肥胖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同时威胁着人类的寿命。人们逐渐对肥胖影响形体美及危害人体健康的认识日益加强,各种的减肥方法也应运而来。针灸减肥是近十多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减肥方法,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调理肥胖这一领域内越来越显现出其他疗法无可攀越的优势,散发夺人魅力。现代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多伴有内分泌紊乱,各种激素,尤其是胰岛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瘦素等异常,可通过针灸来调理内分泌,使之趋于正常;中医认为肥胖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痰浊、血淤、气虚、阳虚等因素,虚实夹杂而致肌体气血阴阳紊乱、肥脂痰浊、淤积体内,因而肥胖。非一脏一腑之因,又多为本虚标实,不及时治疗会对人体的形态、容颜产生极大危害。穴位调理可有效的调整脏腑脾胃功能、疏通经络气机、消散淤血,清泻消脂,滋阴清内热,平调阴阳,调节内分泌失衡,以达到减肥目的。而且能够抑制肥胖者亢进食欲和亢进胃肠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减少能量摄入,促进能量代谢,增加能量消耗,使脂肪运动和分解。经大量的临床验证,效果良好,方便快捷,经济实用,无副作用,不宜反弹,被国内外称之为“绿色疗法”,其前景广阔,很值得提倡推广。
[病因病机] 本病可有内外两种因素,内因为人体内在各种因素对脂肪代谢等调节失常所致,如遗传、神经、物质代谢和内分泌失调等。外因主要由于饮食过多且丰富,及活动不多,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体内,因而发生肥胖。祖国医学认为多由脾胃俱旺,能食而肥,或胃虚则食少,脾虚失运,中焦生化不足,水谷精气化为痰浊,潴留于皮里膜外,形成肥胖;或饮食丰盛,多逸少劳,则营养过剩,蓄积于皮里膜外,形成肥胖;或禀赋真元不足,或高年真元衰微,不能将物质气化为功能而消耗,也能形成肥胖。[减肥机理] 针灸减肥疗法主要采用非药物治疗途径,以中医针灸:体针及耳针等方法进行临床治疗,针灸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化湿去痰,调补肝肾为原则,能够调节内分泌,使机体功能平衡,抑制饥感神经与饱感神经。缓解患者强烈的食欲,减少进食量及较强的胃肠消化吸收能力对热量的吸收,同时加强了自身自控能力。另外,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的动员及脂肪的燃烧分解。另外,配合适度饮食结构调整,适度的运动及心理、不良生活习惯的纠正等整套治疗方法,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针灸减肥疗法在减肥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副作用可调节内分泌。[诊断依据] 肥胖分为两大类,一是单纯性肥胖,病人以肥胖为主要表现,不伴有明显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改变,却伴有代谢调节障碍,这类肥胖最为多见;二是继发性肥胖,常继发脑炎、脑膜炎、脑瘤、脑部损害、垂体疾病、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低下、胰岛素分泌过多等。公式: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85 成人标准体重=[身高(cm)—100]×0.9 儿童体重=年龄×2+8(1.3m以上的按成年人体重计算)肥胖度=[(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100% 在计算值:+10%内属于正常范围>10%为超重>20%为肥胖>20%~30%为轻度肥胖>30%~5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100%为病态肥胖 依据:1.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即可诊断为肥胖症,但要排除肌肉发达和水分潴留,如运动员、水肿。
2.皮肤皱摺卡钳测量皮下脂肪厚度25岁正常人肩胛下皮肤厚度平均为12.4mm,如超过14mm即可诊断为肥胖。3.通过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肥胖。[适宜人群] 针灸减肥对中青年肥胖者效果较好。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人体发育比较成熟,各种功能也比较健全,通过针灸治疗,比较容易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达到减肥降脂的效果。针刺后能够抑制胃肠的蠕动,并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从而减轻饥饿感,达到针灸减肥的目的。[中医针灸减肥的优点] 1.注意整体,效果持久:中医减肥注重脏腑代谢功能的调整,不是单纯用“泻下”或“饥饿”的方法。不会出现因减肥而导致的厌食症,消瘦症,肠功能紊乱症,及月经失调等病症。2.辨证为先,因人而异:中医减肥不是采用千人一法及千人一方的治疗方法,而是在辩明肝胃积热,脾虚湿阻,脾肾两虚及肝肾阴虚的情况下再进行治疗。故不会出现“实者更实,虚者更虚”的减肥弊端。3.以动为要,动中求实:中医针灸减肥非常注意气血的畅达,脏腑功能的平衡,在气血的流通和脏腑阴阳平衡中求得健美,故不会由于减肥而出现气血虚衰,面容焦悴无华之症。更不会出现经常见到的因服用减肥药而致贫血、月经不调,记忆力减退,失眠,脱发等不良现象。4.自然方法,安全可靠:应用针灸减肥这些传统医学疗法皆为调动人体的正气,促进新陈代谢。故相对安全,毒副作用小。这也就是当今在人们普遍对于化学合成品的安全性心存疑惧时,中医针灸减肥疗法受青睐的原因。[适应症]
1、腹部局部肥胖由于腹部是脾经胃经及肝肾经之处,对此调节为主的针灸减肥方法,对腹部的减肥效果最显著。
2、单纯性肥胖 肥胖一般有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之分。单纯性肥胖即是纯粹摄入过多代谢过少而引发的肥胖,是可以通过针灸治疗减肥的。继发性肥胖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肥胖,需要通过对疾病本身进行治疗后,堵截了
肥胖的源头,再配合针灸术,才能真正减肥。
3、软脂肪块部位相对于硬脂肪块来说,针灸减肥更适合减少软脂肪块。脂肪的软硬,通过触摸便可得知。医生认为,硬脂肪块多是自小形成,那是脂肪细胞数量多,单纯的针灸减肥是无法减少脂肪细胞数量的,因此针灸减肥对此类脂肪块作用不大。软脂肪块则是每个脂肪细胞的体积大,对此进行的针灸减肥效果好又快。
[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肥胖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恣食肥甘、以及久卧久坐、少劳等引起的以气虚痰湿盛为主的病症,其病位主要与脾与肌肉、胆与肾气虚衰关系密切,亦与肝胆及人肺功能失调有关。
(一)临征可分为:脾胃积热、痰湿内盛、气滞血瘀,脾肾阳虚,取穴以阳明经及任脉经穴为主,疏导阳明经气,调健脾胃,培本固肾,以调理人体阴阳气血,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1)脾胃积热症状:多见于青少年,食欲亢进,消谷善机,面色红润,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则:清胃泻火 治法:取内庭,为胃经荥穴,可清泄胃火,诸穴配伍,胃热清而饮食减少,肠中积热得消而泻胃火,共凑减肥之功效。效果:患者针刺后,食欲明显减退,可能是兴奋了饱食中枢,抑制了食饵中枢,而发生作用。当针刺调整二者于平衡状态后,表现为针刺停止后,体重继续下降且不宜反弹。(2)痰湿内盛症状:女性或中年人多见,形成肥胖臃肿,面部有郁胀感,四肢困重,早饱,胸腹胀满,不适,不喜饮水,嗜睡,白带量多,月经不调,大便干结,舌体肿大,舌苔白厚,脉濡。治则:益气健脾,化湿祛痰,通降六腑治法:取脾俞,是健脾益气常用穴,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可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效果:患者针刺后,肠鸣音增强,肠蠕动加快,胸腹胀满得减轻,大便干结通畅。(3)气滞血瘀症状:多有不良的情绪背景,性情急躁易怒或压抑内向,形体肥胖,暴饮暴食,时胸胁胀痛或头痛,善太息,月经不调或闭经,大便偏干,舌质瘀暗上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治法:取太冲,是肝经的原穴,可舒肝理气,活血化瘀。效果:患者针刺后,能使B细胞的合成和分解胰岛素的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从而有效地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率,从而实现脂肪细胞合成与分解的平衡状态。(4)脾肾阳虚症状:肌肉松弛下坠,食量减少,面色恍白,形寒畏冷,腰膝冷痛,精神疲惫,白带清稀,宫寒不孕,舌质胖嫩,舌苔滑润,脉沉细。治则:温肾健脾,补阳。治法:取肾俞,肾俞为肾之经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关元隶属任脉为全身强壮穴,诸穴相伍,可温肾壮阳,培元固本,通调冲任以减肥。效果:患者针刺后,体重下降,且月经明显的改变,提前针刺能够改善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可能是通过提高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而实现的。针灸减肥能够针对某一部位进行减肥。在调整内分泌的同时,完全可以进行局部减肥。针灸减肥对腹部是最有效的。因为腹部脂肪堆积较多,通过经络调节,针刺点穴,效果比较突出。另外,针灸减肥是一个对全身整体的调节。对症加减:便秘加支沟,天枢;胃中嘈杂易饥加中脘,梁丘;高血脂症加阳陵泉,丰隆,太冲;尿少浮肿加阴陵泉,三阴交;纳呆腹胀加中脘;嗜睡健忘加百会,丰隆;阳痿早泄加关元,中极;心悸气促加内关透外关;伴冠心病加内关、心俞;上腹肥胖配天枢,梁门透建里;中腹肥胖配滑肉门,外陵透神阙旁;下腹肥胖配水道,外陵透石门;颈项肥胖配风池,颈夹脊2-4;大腿肥胖配风市,殷门,中渎,髀关。临床统计显示,针灸减肥总有效率达98%。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后停止治疗,稳定率达92.3%和89.6%。减肥过程中体重不会直线下降,需经过治疗期-稳定与调整期-巩固期三个过程,可以防止反弹。
(二)除了体针法外,耳针法对减肥也有一定疗效。祖国医学认为,耳朵与全身经络脏腑关系密切,通过对耳朵上不同穴位的刺激,可达到调节全身功能,治疗疾病的目的。取耳穴:口、三焦、内分泌、饥点、渴点、交感、皮质下、胃、神门、脾等穴。治疗方法有耳穴针刺、耳穴按压、耳针压籽等。[注意事项] 1.针灸减肥的患者应该是成年后肥胖者,此类患者比较容易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顺利促进脂肪分解,达到减肥降脂的效果。2.针灸配合饮食效果更佳,配合控制饮食的原则是:不饿不吃,饿了再吃;吃到饱即可,不吃甜食及肥肉、土豆、莲藕、粉条等。3.针灸减肥过程是通过经络系统的调整作用,停止之后不会很快反弹。针灸减肥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指望几针扎下去就立刻变苗条。不主张速效,故要求坚持治疗在2疗程以上。(至少坚持治疗2疗程)4.中医针灸减肥不主张“饥饿疗法”。与众多减肥方法不同的是,在针灸减肥的过程中,不强调过分的控制饮食,特别不主张采取“饥饿疗法”。5.在针灸减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食、口渴、大小便次数增多、疲劳等反应,这些均属于正常现象。因为通过针灸治疗,机体的内在功能不断调整,促使新陈代谢加快,能量不断消耗,而出现一些临床症状。等到机体重新建立平衡,这些症状就会消失。针灸减肥的效果与季节、气候都有关系。通常春夏见效较快,秋冬见效较慢。这是因为春夏两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机能旺盛,自然排泄通畅,而有利于减肥。如果在针灸中,患者出现眩晕、疼痛、恶心等症状时,属于针灸的不良反应,应立即中断治疗,防止发生危险。6.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单纯的减肥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这其中包括针灸减肥。因此,配合饮食、运动和睡眠等辅助疗法,都可以减肥。因为减肥者往往偏爱多吃甜食和油腻食物,如果不适当控制的话,就肯定会出现反弹现象。还必须配合生活起居方面的调整。因为肥胖大多都是生活习惯不合理而造成的。比如:不爱运动、嗜睡、吃得过多等。7.预防肥胖症较治疗易于奏效而且更为重
要。特别是有肥胖家族史者、妇女产后及绝经期、男性中年以上或病例恢复期应注意预防肥胖。其原则是适当控制食量,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生活习惯而确定,但基本原则是一样的。[针灸减肥禁忌] 有一些特殊状况,是不适合接受针灸减肥的。
1、心脏病病人;
2、二期、三期的高血压病人;
3、糖尿病病人; 4.具有出血倾向疾病,贫血及患有皮肤病人;
5、空腹、疲劳、严重出汗、运动后伴有大出汗等状态下,不能马上接受针灸减肥,应暂缓,或更改时间。
第三篇:中西医治疗面瘫
中西医治疗面瘫
【导读】:
又是一年过去,在告别2011年的时候,心里真不愿意去告别。似乎一切尘埃未定,似乎……很多似乎、似乎。纠结的一年,很多想告别的,很多想实现的,都未能如愿,无论你实现与否,无论你如愿与否,时间的脚步没有等你的止步,2011,来得太快,2011,却又太早离去。掀开记
中西医治疗面瘫
真实案例:
我是一个个体商户,繁忙和压力是我生活的主旋律。每天应酬不断,两个月前的一天晚上有个饭局,很晚才回家。回家后觉得浑身燥热,就把空调开到21度,由于非常劳累,我很快就睡着了。喝了酒后半夜口渴难忍,于是起来找水喝,突然感觉面部比较麻木,右侧面部不能动弹。
出现不良症状后我也没怎么在意,以为是酒喝多了的缘故,第二天醒来应该就没事了。结果当我第二天醒来洗脸的时候发现我的脸一边大一边小,说话也变得困难了,声音明显改变,还不能正常吃饭喝水,眼睛闭合不严,时不时的会流眼泪。我的家人在得知我的病情以后,马上陪我去了我们家附近的一家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我被确诊为急性面瘫。由
于离家近的缘故,我选择这家医院进行急性面瘫的治疗,医生介绍说用针灸就能治好。在医院接受了一个月的治疗,但是效果真的很微弱
后来在北京上大学的女儿得知我的情况后,给我带回来几盒药说是能够彻底治疗面瘫,我接过产品看了看是【乾正康】,当天就让女儿帮我贴了上去,半个月后,说话不再困难,眼睛也可以慢慢闭合了,一个月后,眼睛不再流泪,两边的脸看起来也开始变得均匀起来。不到3个月我的急性面瘫就完全好了,再也看不出我曾经是个得过面瘫的人了!【乾正康】真的很神奇,非常感谢它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中西医治疗面瘫
健康专家提醒:
1、面瘫的预防还应该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少看电视、电脑,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以利疾病的康复。
2、还应膳食合理,少吃油腻滞胃、不易消化的食品,同样有利于预防面瘫。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桃、葡萄、苦瓜、茄子、青椒、韭菜,来维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另外还要吃一些米面、粗粮类食物,以保持机体足够的能量供给,增强抗病能力。这也是对于面瘫的预防方式。
3、空调、风扇是最常见的面瘫的致病因素,因此不要图一时之快,直吹久吹。再有,在乘车、户外乘凉、洗浴、饮酒后也应注意不要让风直吹头面部,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及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人,更应该多加注意。
第四篇:“金三角”特色疗法结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体会
“金三角”特色疗法结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体会
甘棠镇中心卫生院 姚小平
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症的病证,又称口眼斜。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麻痹,认为因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从中医的角度分析多由手足阳经均上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
本病常急性发作,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为重要特征。部分患者如果病程迁延日久,可导致面瘫不可逆转的后遗症。
本人近几年曾多次遇到面瘫病人。下面将我治疗面瘫的临床体会与大家分享,以求共勉,不足之处,以求斧正。
面瘫由于常急性发作,因此应及早治疗,如果延误病情,非常容易造成永久性面瘫,在临床治疗方面,针灸与金三角特色疗法的效果要远远大于单一的针灸或西医治疗。我在面瘫的治疗上多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电子脉冲治疗仪+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金三角特色疗法并配合针灸及中药治疗,其临床疗效非常显著。
1、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电子脉冲治疗仪+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金三角特色疗法:每日正清风痛宁注射液3支,用电子脉冲治疗仪在局部取穴,风池、翳风、颊车、地仓、牵正、眉中热疗加电子脉冲治疗一次,根据麻痹部位,选取当穴位分组轮换治疗,每次30分钟;另外口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每日两次,每次两片。
2、针灸治疗:局部取穴,风池、翳风、颊车、地仓、牵正。远端取穴双侧合谷、太冲。风热证加曲池;气血不足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目不合加鱼腰、申脉(或昆仑)。根据麻痹部位,选取当穴位分组轮换治疗。
在治疗面瘫的时效上,针灸与金三角特色疗法可收到最佳疗效,临床病例:患者侯建成,男,46岁,农民,2012年11月23日就诊,住院号:12695患者于一天前与朋友打牌后自觉头重胀感,右侧颈部酸胀痛,23日晨起,刷牙漱口时自觉口水自溢,出现口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侧歪斜,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中医诊断:面瘫(气血亏虚,风痰阻络)西医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治法:祛风化痰,补气活血阻络
针灸与金三角特色疗法治疗,穴位如上所述,平补平泻手法。治疗7天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口角已无明显歪斜,右眼能闭合,至11天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于2012年12月5痊愈日出院。临床体会:本病属中医中风的范畴,成因在于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机侵袭面部经络,寒热互结,导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养,缓急失于平衡,遂成者多与受凉有关,感受风热之邪者多与病毒感染有关。故以补养气血,祛风镇痉通络为法。采用内服中药外用针灸与金三角特色疗法治疗,意在针药内外兼治,直达病所,迅速祛除头面风痰,使之缓
正。三种方法合用,气旺血行,祛瘀通络,风去痰消,针引阳气,经络通畅。辩证运用,乃为治疗面瘫有效之法。
第五篇: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
蒋文英(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中医院针灸科
广西合浦
536100)
【关键词】 肩周炎
针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3-0335-02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腱、韧带、腱鞘、滑囊等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和急、慢性损伤,加之感受风寒湿邪致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肩部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又名“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肩痹”等名称。本病体力劳动者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肩周炎的发病特点为慢性过程。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睡觉时常因肩怕压而特定卧位,翻身困难,疼痛不止,不能入睡。病情发展到后期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常常影响日常生活,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针灸疗法是目前中医治疗肩周炎的常用方法,治疗肩周炎有独到之处,尤其在缓解肩周炎引起的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减小,日常活动受限情况等方面有着显著疗效。本文就近几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综述如下: 温针灸疗法
温针灸疗法最早见于《伤寒论》,又名传热灸,烧针尾。明代高武《针灸聚英》曰:“近有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做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上,多以取效。”具体的方法是: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此法有一举两得之妙,既达到留针之目的,又加热于针柄,借针体传入深部,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彭氏[1]使用温针灸对6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6例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6%。陈氏[2]用温针灸“肩三针”穴治疗42例寒湿型肩周炎,结果:治愈27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尹氏[3]采用温针灸法治疗肩周炎48例,同时与普通针刺法治疗的36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和91.7%;两组治愈率分别为58.3%和30.6%。结论:温针灸法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在提高治愈率方面优于普通针刺法。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通过毫针在腧穴上接通适宜的电流以刺激穴位,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电针以针和电两种刺激形式相结合作用于人体,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同时,用电针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周氏等[4]运用电针治疗肩周炎30例,并设温针灸组3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93.33%,研究显示电针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与传统经典有效的温针灸法在治疗效果上相比无明显优劣。孙氏[5]运用电针治疗肩周炎30例,取穴:患侧肩髃、肩髎、肩内陵、巨骨、曲池、三阳络、支沟、合谷、中渚。结果治愈29例,治愈率96.7%。蔡氏[6]采用不同波型电针治疗肩周炎患者62例,根据病情配合使用连续波和疏密波,结果治疗组痊愈29例占47%,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连续波。平衡针疗法
平衡针灸学由王文远教授创立。它是通过针刺分布于四肢周围神经上的特色靶点来调节、修复大脑基因程序,使失衡、紊乱、破坏的中枢管理系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熊氏等[7]将90例肩周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平衡针灸配合痛点注射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采用痛点注射法。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达到86.7%和64.4%。结论:平衡针灸配合痛点注射治疗较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疗效好,能更好地改善肩关节活动度。高氏等[8]采用平衡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64例。结果治愈56例,显效7例,好转1例,治愈率87.5%,总有效率100%。结论:平衡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曹氏[9]通过对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的镇痛远期效应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治疗期平衡针肩痛穴疗法(治疗组有效率100%)治疗肩周炎总体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对照组有效率97.3%)。随访期平衡针肩痛穴疗法与传统针刺疗法的远期效应相当,可是复发率对照组高于治疗组。表示平衡针对肩周炎远期效应维持优势。浮针疗法
浮针疗法是一种新型的在疼痛周围疏松结缔组织(即浅筋膜)进针的针刺治疗方法,它主要运用浮针针具,以局部病症为基础,在疼痛周围(而不是在疼痛局部)进针,针尖先对准疼痛部位,针体沿浅筋膜(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行进,相对于传统针灸而言,留针时间长,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痛症。卢氏[10]采用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42例,与针灸治疗的38例进行对照,结果浮针组总有效率95.2%,愈显率76.2%;针灸组总有效率92.1%,愈显率52.6%。治疗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迟氏[11]采用浮针治疗肩周炎患者30例,与常规电针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取效快捷,疗效明显优于电针疗法。陆氏等[12]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常规针组,评价使用一次性浮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浮针组采用特制的浮针针具治疗,常规针组采用一次性针灸针治疗。结果显示,在浮针疗法中使用一次性浮针比常规针灸针更为有效、更为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最早记载见于《灵枢·官针》,其云:“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汉代《伤寒论》称之为“烧针”,并对其治疗的禁忌和误治后的处理作了详细的介绍。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粗针,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的部位,具有驱风散寒、消瘀散结、温通经络、祛腐生肌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火针治疗具有行气和发散两大功能。李氏等[13]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结果: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30.04±2.81,对照组16.30±3.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治疗组143.91±2.34,对照组84.95±16.29,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杨氏[14]采用火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4例,与用针刺治疗48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结果显示:火针组有效率98.4%,针刺组有效率97.9%,说明针灸治疗肩周炎是临床可选的一种有效方法;临床治愈率火针组为45.3%,针刺组为25.0%,说明火针疗法在提高临床治愈率、缓解肩部疼痛及改善肩关节活动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疗法。胡氏[15]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高氏等[16]运用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8例,与常规针刺治疗28例对照观察,治疗组治愈率53.57%,总有效率96.46%,优于对照组。综合疗法
采用以针灸手段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很多,如配合按拿、理疗、药物、穴位注射以及功能锻炼治疗等,效果相对较好,弥补采用单一方法疗效欠理想的弊端,在临床上较为常用。杨氏等[17]将4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采取针刺、中药熏蒸配合手法推拿的综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采取中药熏蒸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达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唐氏[18]将87例肩周炎患者都采用肩关节松动技术、针灸加红外线照射治疗、电脑中频治疗配合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结果87例肩周炎患者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20例,第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38例,第3个疗程治疗后治愈23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王氏等[19]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顺序选择51例肩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针灸和推拿治疗,均为1次/d,2周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参照《康复医学评价手册》和Michael Reese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积分显著增加,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均为P<0.01)。治愈显效率为68.6%,总有效率为90.2%。张氏[20]分期采用针灸加TDP照射、刺络拔罐、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36例肩周炎患者,对照组34例采用局部封闭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问题与展望
肩周炎治疗方法诸多,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大家都在探索,治疗的目的都是为了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各项治疗手段各有利弊,而传统医学显示其强大生命力,特别是祖国的针灸。针灸作为主要疗法治疗肩周炎,具有疗效好、患者乐于接受和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从临床报道看,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报道也多。但是由于肩周炎这一疾病病因病理复杂,导致很难对其作一严格的定义,研究对象的不一致,其治疗效果也将必定各不相同,多数研究采纳的诊断和疗效标准不统一,对结果的总结停留在对疗效和治愈率的统计和比较上的较多,故应规范、统一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以助于提高临床研究的水平及文献报道价值。此外,针灸的方法繁杂,怎样选取穴位,怎样制定针灸治疗肩周炎操作常规,以便推广普及,利国利民,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彭伟.温针灸治疗肩周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63-64.[2] 陈振虎.温针灸治疗肩周炎4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 2 , 28(4):298.[3] 尹卫新.温针灸法治疗肩周炎4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9,15(5):64-65.[4] 周金凤,赵军超,倪凌凯,王丽姝,王磊.电针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8):70.[5] 孙人章.电针治疗肩周炎30例[J].中国针灸,2007,27(1):17.[6] 蔡卫根.不同波型电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5):3673.[7] 熊海荣,魏霞.平衡针灸配合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6).[8] 高军权,李霞.平衡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64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6:31-32.[9] 曹正东.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的镇痛远期效应观察[C].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开封.2011:21-22.[10]卢振中.浮针治疗肩周炎42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5):362-363.[11] 迟琳静.浮针治疗肩周3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26(9):632.[12] 陆瑾,孙建华,符仲华,袁锦虹,李静,吉安庆.浮针治疗肩周炎的即刻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针灸,2008,28(6):414-416.[13] 李共信,张锡三,陈淑彦,王建林.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9):27-28.[14] 杨晋红.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4例[J].中国针灸,2007,27(9):707-708.[15] 胡美新.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46-47.[16] 高秀领,张雪娟,王俊玲.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8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8,30(7):739-740.[17] 杨宏,黄钰玲.综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0,28(7):98-100.[18] 唐浩敏.综合康复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 ,23:42-43.[19] 王建国,霍龙,闫洪涛,张雷,刘兆强,胡德永.中药离子导入和针灸推拿综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64-65.[20] 张建君.分期综合治疗肩周炎[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