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改革与精准备考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5:5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命题改革与精准备考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命题改革与精准备考心得体会》。

第一篇:高考命题改革与精准备考心得体会

“高考命题改革与精准备考心得体会”

2017年11月23日下午,我校全体教师在学校的报告大厅听了陈庆军教授关于“高考命题改革与精准备考”的讲座,听了这次讲座收获颇多,最主要的心得有如下几点。

一、过去经验

过去提升高考成绩的经验,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奖金刺激,依靠“时间加汗水”拼出来的,是七分管理,三分教学。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高考命题研究薄弱,教学效率低下,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轻松应对高考。高考面前,教与学的“高耗低效”始终困扰着所有学校。

过去我们一直采用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这两种主要办法应对高考。然而,在高考命题改革面前,死记硬背已经失灵,题海战术也在渐渐失去往日的效力。同时,“有模拟考试没有模拟命题”“有考试无评价”,则是高中教学特别是备考复习中普遍存在的两大欠缺。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缘于教与考的信息不对称:我们不了解高考命题的过程和方法,也不清楚高考命题的思路和意图,更不知道高考命题的自身规律。因此,我们要进行改革。

二、高考命题改革与命题规律

1.高考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全面遵循“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凸显“三位一体(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根本宗旨。

2.各科命题积极落实“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3.各科试题的设计,充分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三、因此给了我们几点启示

1.高考命题改革冲击传统教学模式

2.高中教学特别是备考复习的短板暴露无遗 3.变革教学是摆脱高考备考困境的唯一出路

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深入研究高考试题,领会高考试题的设计思路和考查意图,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与不足,变革教学与复习,实现精准备考:转变教学观念,调整学习策略。整合精简教材,优化复习内容。深化概念学习,实现深度理解。利用高考真题,强化限时训练。注重考试评价,落实矫正改进。讲究答卷规范,提升解题技巧。

四、未来我们要注重策略

1、教学改革反思: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是能否实现“增效减负”。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内容的精简和优化。

2、高效复习的思路:温故知新(以新带旧,即利用新知识、新问题引领旧知识的复习);整合教材,重构体系;优化复习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导学用合一。

3、精准备考:更新观念,调整策略;用好高考真题,强化限时训练;优化试卷讲评(确定任务、分头备课、课堂讲评、变式训练、课堂小结);改进答卷技巧;落实培优补弱,促进全面提高

2017.11.27

XXX

第二篇: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趋势与备考攻略

2019高考语文命题趋势与备考攻略

一、2018 试题 分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考查内容遵循《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核心素养内容进行命题。在总结以往命题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体现时代性、更加重视思想性,更加重视学生素养与能力考查。试题整体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

“稳”,是指高考内容稳定,各题型分值稳定,没有较大变化。考查内容按照考试大纲对高考语文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一点没有变化。从题型看,包括论述类阅读、文学类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五部分组成,各题型和分值除了个别题型有微调外,基本保持稳定。

“变”,是指试题在稳定中又呈现出几个新的变化:

首先,从分值上看,有细微调整。诗歌鉴赏试题有变化,试题从去年的一道五选二的选择题变为四选一的题目,分值从5分降为3分,主观题分值增加了1分,诗歌鉴赏总分变为10分,比去年减少了2分。小说阅读由14分变为15分,增加1分;默写由5分变为6分,增加1分。

其次,从阅读量来看,有所提升。全国卷Ⅰ为8800字,全国卷Ⅱ8250字,全国卷Ⅲ7900字,平均约为8300字,比去年提高了几百字。

再次,从题型上看,部分题型发生较大变化。语言文字应用题一改去年成语、病句和得体分开设题的命题特点,将成语、病句修改和句子衔接试题巧妙设置在一个语段当中,既强调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考查考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一改以往连续几年设置的句子填充题,改为启事、书信等文段的修改,指向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引导考生关注语言的具体应用。同时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的流程图,从看图写话转向对语言综合使用能力的考查。文学类文本试题,全国卷三套试题的选文由去年的“二篇散文+一篇小说”形式变为三篇小说。三篇小说新变较为明显,既有现代小说,又有当代小说,既有常规小说,也有回忆性小说、科幻小说等有创新写法的小说。

作文试题的变化也较为明显。其一,新材料作文又重新杀回高考,以“幸存者偏差”为内容的全国Ⅱ卷试题,立意较为宽泛,可写性较强,同时也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对前几年对审题立意限制较多的材料作文命题的一种改进性尝试。其二,全国卷Ⅰ“给2035年的的18岁的学生写一封信”和卷Ⅲ“三个标语”为内容的试题,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自我、关注自我和社会的关系。这种与时俱进的作文命题方式,也是一个显著变化。

题型和分值的变化属于显性、表象的变化,隐藏在这显性和表象之下的,是2018高考隐性和实质的变化:更加重视考查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思维方法与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素养既包括知识,更包括能力,还包括思维。加强对核心素养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联系社会生活,突出实际应用。以往的语言运用题单纯就考点设置题目,试题灵活性与应用性不强,考查的知识性内容过多,对能力考查不够充分。今年语用题的一系列变化加强了对语言实际使用能力和语感的考查。有些平时做题很顺手的同学,遇到今年的试题,感到不适应和措手不及。

二是加大对思维的考查力度。在去年考查逻辑推断的基础上,今年的试题直接在赋分最多的作文题对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行考查。作文试题虽立意多元,但也有深浅高低之分,能写出有深度的作文必须具备较好的思维品质。诗歌鉴赏探究题设置开放性答案,鼓励考生主动思考,积极思考,多元思考,激发发散思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设置问答题,考查思维的条理性和清晰性。语言运用的框图题通过描述图形,考查思维建模能力,也是对思维的一种考查形式。

三是加强对阅读能力考查。全国卷通过论述类文本的第二题考查对文章整体构思和结构的深入理解。小说阅读通过探究题考查阅读鉴赏评价能力。实用类阅读通过图文方式,考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重点是信息的提炼、概括、整合、分析能力和跳读、浏览等能力。试题对阅读能力的考查更趋全面。

四是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考查力度。近几年的试题,一直在做这样的探索。今年的力度也很大。一是提高默写分值,考查内容都是课本名篇中的名句,有深广的文化内涵。二是联系课本内容,考查文化常识。如全国卷中的“豪右”“京师”等词语,均来自必修教材。三是重视汉语文化,加强对书面语准确表述、谦词敬辞规范用法、文段语体风格一致的考查,要求考生必须具备基本的理解语言文字文化内涵的能力。

二、2019 备考 策略

(一)命题趋势

1、试卷阅读量会进一步提升,难度稳定中有增加趋势。从2016年到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的阅读量,以全国卷为例,已经从7000多增加到8000以上。预计到2019年,阅读量仍会进一步提升,达到或接近9000字。根据高考对核心素养考查的要求与命题趋势,预计试卷会在以下几个板块增加阅读量:

一是增加论述类阅读的文字量。论述类阅读的文本内容由于以往对字数的限制,常常要压缩删减,不能呈现原貌。随着高考论述类阅读试题的改革,今后的论述类阅读势必要呈现完整的文本,通过加长文本,增加试题难度。这种改革其实已在悄然进行,今年全国卷Ⅰ的论述类文本已经达到934字。预计明年的字数将超过1000字。二是增加文学类阅读的文字量。文学类文本由于字数所限,以小说为例,所选文本要么常常删减很多内容,要么直接选择微型小说。字数增加之后,很有可能会变为长篇的节选内容。

三是增加语言运用试题的文字量。通过呈现更生动鲜活的语言素材,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灵活应用能力。

2、试卷题型的变化会进一步加强,考查能力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高考题型一般比较固定,但局部不排除作修改的可能。如今年语言运用题型的变化,默写分值的增加,都是在考纲范围之内的微调。语文高考近几年处在较大的变化之中,预计2019年仍然会有不小的变化与调整。变化的点主要应在:

1、论述类阅读。阅读选材和试题形式很有可能都有大的变化,主观题也有出现的可能。

2、语言运用。语言运用一直以来都是高考语文改革的试验田,新题型也会不断涌现,旧题型改头换面也可能会出现。

3、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式作文、漫画作文都有轮流出现的可能。

4、文言文试题。多年未考的实词意义推断、断句主观题、信息筛选概括有出现可能。

5、实用类阅读。几年未考的人物传记题有出现可能。从能力角度看,对知识性考查的试题会以综合性形式出现,单纯考查死记硬背性的知识性题目会越来越少。考查能力和思维的试题会越来越多。对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进行考查的试题会逐渐增加。对鉴赏、评价、应用能力考查的试题会逐渐增加。

3、对中华文化的考查会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现实联系程度会进一步扩大。这里所说的中华文化,既包括古代传统文化,又包括当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是近几年的趋势,如文学文化常识、名句默写、文段修改、谦敬词语修改、成语等内容。但诸如对文学文化(如对联)、思想文化(如先秦诸子思想)、制度文化、器物文化的考查都还是空白并有很大空间,题型也会更加多样。除了关注传统文化,还要关注当代社会思想文化。2018年的作文试题,与时俱进,让学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进行写作,考查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对时代精神和当下理念的认识程度,是对以往高考备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做法的有效纠偏。这也提醒考生,时代精神、社会热点、理论前沿就是高考内容,需要关注,还需要思考,更需要认真准备。

(三)备考策略

1、提升阅读能力,改善阅读品质。试卷阅读量的提升,对考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方法与阅读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到底,是对考生的阅读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必须努力改善自身阅读品质。首先是提升阅读速度,提升阅读速度的关键不是单纯提升读速,而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根据不同文本确定合理的阅读方法。如非连续性文本要跳读、浏览和精读相结合,在阅读时可以先看后面的题目,并且带着题目的要求,在文中圈点勾画关键词和句子,重在筛选信息。文学类文本要精读细读和扫读要结合。小说文本要首先从宏观把握整体结构和写作手法,重在揣摩人物形象,学会分析鉴赏。文言文要学会把握文体特点,筛选有效信息,注意关键词语。

2、扎实复习课本,提升迁移能力。课本的复习一般在第一轮复习时进行。在以往的复习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够重视,认为高考不会直接考查书上的知识,所以复习时也就会草率和应付。这样的观点是完全不对的。高考试题虽然不会对课本知识进行直接原封不动式地考查,但一定会变换考查方式,通过某种合适方式进行考查。近几年语文试题加强了对课本知识的考查力度,我们以今年全国卷Ⅱ的文言文试题举例分析: 【全国卷Ⅱ第11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这道题是文言文阅读中的第二题,主要考查文化常识。由于该文段选自《后汉书》,联系必修四学过的《后汉书》选文《张衡传》,不难发现,其中的A选项和D选项都是课本底下的注释内容。这属于直接对课本知识进行考查的一种题型。再以文言文翻译题为例:

【全国卷Ⅱ第13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第一个句子中的关键词是“荐”,根据语境其实不难判断。王涣已经去世,人民吃饭的时候弹弦唱歌的目的应该是为了“祭奠”。如果判断不了的话,再联系必修四《窦娥冤》一课中窦娥行刑前的唱词“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这个“荐”的意思就是“祭奠”和“超度亡灵”之意。

第二个句子的关键词是“狱”,联系课文《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即可迅速获得“案件”之意。

由此可见,高考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只不过方式不是那么直接,而是较为隐晦。在复习时,一定要高度重视课本知识,尤其是文言文中的重要实词、文学文化常识、重要句式、思维经典结构等内容,要烂熟于心,随时取用。二是努力做到在微观复习的同时,积极从宏观上建构知识体系,把细小的知识点放在大的知识网络里去建构坐标,进一步培养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

第三篇:高考备考心得体会

2014数学试题点评

2015数学备考建议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标数学高考形势下,高考考什么,怎么考,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针对这些问题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几位数学老师应该团结协作,发挥集体力量,就教材的把握,试题的命题,试卷中发现的问题相互交流,制定计划,集体备课,各位教师再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这样既在总体上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和统一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效益最大化。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做好一轮复习的全程工作

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内化。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比较长,范围也比较广,前面复习过的内容容易遗忘,要求同学们课后要抽出时间多看课本,回顾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回顾基本的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回顾已往做错的题目的正确解法以及典型题目,以达到内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联系的目的。其次,要求学生紧跟老师的复习思路与步骤。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力图当堂课内容当堂课消化;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同时要重视课本中的典型习题。

1、通过专题训练,指导学生强化数学思想。重视基本题型的解法总结和强化训练;

2、重视过程,指导学生提高书写规范;

3、加强反思,指导学生提高做题效率。做题时切忌眼高手低,要坚持把一道题目做到底、做透彻。要重视解题后的反思;

4、养成习惯,指导学生提高解题速度。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指导思想是全面、系统、灵活,在抓好单元知识、夯实“三基”的基础上,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第二轮复习则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数学能力及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阶段。

三、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我们学校是普通高中,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总之,结合校长提出的“低进高出、中进优出”的办学方针,“全方位、全时空、全过程、全层次”的教育理念,针对新课标下教材的变化趋势,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高考试题的新特点,学生的认知情况等,都需要我们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引导学生迈向成功。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本次参加了高考备考教学研讨会培训,是幸运的,也是必需的。这次培训收获颇多,也让我从心底里对新课标下的高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仅地理学科谈一点自己对于备考的体会: 一.研究考纲考题,把握命题方向

盲目的复习是可怕的。而考纲是复习的指向标,备考中认真研读考纲以及义务教育的考纲,可确保方向的正确性。而对高考题的研究,能让自己做到心中有底,把握命题的方向。二.提高二、三轮复习效率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考命题近年来逐渐淡化了纯理论与纯记忆,以能力命题立意居多,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刻意创新、强调运用,且联系实际。在离高考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要提高二、三轮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认为教师不应面面俱到,一味求全;也不能只重视记忆,忽视能力;更不能沉迷题海,缺少指导。

在二轮复习中,我们应注意提炼主干知识,查缺补漏,将教学内容专题化,专题题型化,典例方法化,方法步骤化,枯燥概念鲜活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原理图示化,知识联系结构化。特别在地里中,要强调地图的应用,所谓“得图者得天下也”。三.反思自己的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转变讲过多讲太全,重灌输轻引导,重结论轻反馈的教学模式。

根据专家们命题趋势的分析可知,让学生全面掌握和准确理解学科主干知识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前提。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储备,根本无法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针对我校学生,更不能忽略主干基础知识,求深求难。对于文科来说,死记硬背行不通,不记不背也不行。弄通弄懂教材,注重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我们还应加强学生信心的树立,加强答题规范性。信心,是考试的隐形分数。四.备考中的几点提醒

1.勿过分强调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忽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明确考点和热点的结合点,即用考点分析热点,并找准切入点)。

2.勿过分迷信外地“名师、名校”的经验介绍,忽视本校实际。3.勿过分强调用“名师、名校”的试卷来突击训练,猜题押宝。4.勿盲目听信各种小道消息。

总而言之,现在高考命题灵活,我们的应对措施也必须灵活。我将把本次自己学到的好方法用来指导学生复习,争取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2014年高考文综的胜利!

学校领导组织和支持我们参加各种培训,每次我都有新的收获,深感自己在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这些都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促我奋进。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教学,而培训学习就是最有效的手段,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第四篇:北京高考改革高考五科命题调整

北京高考改革高考五科命题调整

【语文】60分作文分为两题:微写作和作文题

【英语】去掉开放作文,35分仍保持两篇作文

【数学】文科考生降低试题难度

离2014年高考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根据教育部有关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北京市对有关各项考试招生进行调整。明年北京高考语、数、外、文 综和理综五科命题均有调整,其中语文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一大一小两道试题,全面考查学生写作能力。英语去掉开放作文,仍保持两篇作文,总分值为35分不 变。对于明年高考各个科目的调整,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高考是将来高考改革的一部分,高考改革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文科数学:要降低试题难度,避免繁杂的计算和推理。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表示,2014年北京高考数学的命题思路是,考查注重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对数学基础的覆盖面 要宽泛,不出偏题、怪题,不出现奥数类题目,避免增加学生负担。命题原则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规避只能靠技巧求解的竞赛类的试题。据悉,2014年高考数学调整重点为理科数学考查课程标准中规定理科学生必修的全部内容。文科数学要降低试题难度,避免繁杂的计算和推理,减少文理科试题姊妹题所占的分值。

词汇减五百难度将降低

英语

词汇:重点考查词汇由3480个减少400-500个,考试说明中的考查词汇上限为3080个。

作文:去掉开放作文,仍保持两篇作文,分值不变。第一篇为用英语做事情(15分);第二篇定位为用英语记事(20分)。增加“微写作”增设阅读情景

语文

阅读:增设阅读情景,在阅读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作文: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

明年语文科目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表示,将作文分为一大一小两道试题,其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另外,明年高考语文科目还将改造语言应用领域,增设阅读情景,在阅读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加强俗语、对联等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改造古诗词阅读,采用多文本综合性的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文科难度降理科考得全

第五篇:2015高考备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5高考备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政治组

上周末,我校一行教师赴西安市七十中学参加了本学高考备考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对我校而言,并非为本高考复习作指导,而是要为我们高一高二教学提供导向。总体来说,对于多年已不涉及高一新课教学的我们,对于高考与高一教学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体会

体会一:对于老教师而言,解开了心中多年的疑惑,以往在备考中我们总会单纯强调备考时间有限,对于我们要抓重点,提炼重点,甚至有猜题猜范围倾向,导致学生在复课中也有了知识性倾向,如此下来我们总是难免有失误,简直到了我们认为失误是必然的存在。而罗亦奇老师则提倡地毯式复习,不要放过拷问任何一个知识点,他强调试题既体现热点,保持试题稳定的同时,也要避免备考猜题所造成的不公平,所以命题范围会不断迁移,而我却认为地毯式复习,仅仅在高三三轮复习中,显然是不自信的。所以对高一高三的基础教学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确切说提出更细的要求,高一教学局限于课本基础知识,而要适当挖掘教材,帮学生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建构知识框架,以备高三充实。

体会二:政治教学关注热点,更关注生活。以往备考中,我们总是热切关注热点,把热点做成专题,供学生备考,而高考命题为高校专家命制,专家们命题更侧重生活,突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我认为知识的应用能力单凭高三备考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在高

一、高二教学中,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政治学科的实用性特点,逐步培养学生能力,适应高考考查能力。总之,有效提高高考备考能力,在高

一、高二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会三:高考命题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方向,但我更感觉对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课本的编撰以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及接受能力为依据,而高考命题则立意为大学选拔人才,两者立意的不同必然造成《考试说明》与教材知识差异的存在,甚至命题与教材的差异,这其中差异的弥补只能靠教师教学研究来弥补。而高考教学以来重教学而欠研究,各校对研究的重视也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所以,高考研究不仅仅是高三教学者的任务,更是所有高中教学者应投入的方向。毕竟,高中教学的目标是高考。

二、建议

1、政治学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从社会还是学校教学安排,无论是在学生心中还是在其他科目老师心中,都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上。总之,每当教学出现冲突的时候,学校相关部门总要求政史地做出让步,课程设置也与新课标相去甚远。所以,我们觉得学校应该营造相对公平而宽松的环境。

2、希望学校能给各科营造公平的教研交流机会,以往的教学及单位及教育部门总能给语数外等大组更多机会,对文综各学科重视不够。在教学资料配备上也有偏颇。希望学校此上能予以重视,以利于充分调动每一位同事积极性。

3、培养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往往座谈会或调研会上,我们语、数、外老师侃侃而谈,政史地教师沉默寡言,我们曾用“甘当绿叶”来戏称自习,但我却认为这是一种无奈的表达,所以我更希望学校能从心理的层面去关爱弱科教师,尤其是新教师,以保护他们的激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下载高考命题改革与精准备考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命题改革与精准备考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备考培训心得体会

    高考备考培训心得体会 提高二、三轮复习效率新课程实施以来,高考命题近年来逐渐淡化了纯理论与纯记忆,以能力命题立意居多,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刻意创新、强调运用,且联系实际。......

    高考时政命题特点分析和时政热点备考策略

    高考时政命题特点分析和时政热点备考策略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已经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和“现实问题立意”。也就是说,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基础......

    2014高考数学命题总评暨2015年高考数学备考建议(推荐)

    2014高考数学命题总评暨2015年高考数学备考建议 2014高考数学试题总体点评: 1. 整体难度与绝对难度持平相对难度加大,理科略难。 2. 绝对偏怪的题没有,但侧重考查学生临场思维......

    2014高考备考指南-新课标改革与高考进程(共5篇)

    2014高考备考指南 教育部在2003年制定并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后,高中新课程实验已于2004年启动,海南、广东、山东、宁夏为首批实验区。2005年,江苏开始实施新课改。2......

    参加2014年高考命题方向与复习备考研讨会的体会

    参加2014年高考命题方向与复习备考研讨会的体会 杨旭培2014年2月10日我参加了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全国教育专家指导中心和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教育......

    2012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

    2012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 一、命题预测 1.一个中心 201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仍将充分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

    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

    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与备考方略 2010年中考作文的硝烟虽早已散去,但留给人们的却是无尽的思索与回味。笔者品读了2010年全国各地108道中考作文题,发现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命题形式......

    精准备考,精准教学(五篇范文)

    精准备考,精准教学 —南宁二中观课交流有感 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 庞业伟 “精准”,非常准确,精确。精准一词这两年频见报端,娄现媒体,常闻耳目,那么精准代表的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