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教学中的“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历史教学中的“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历史知识一项很重要的特点是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认识;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构建关于过去人事的表述。要了解历史的过程,就必须认识到历史资料的作用。只有理解了史料和历史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特性;理解了历史知识的本质特性,才能真正认识历史的真面目,从而体现学习历史对人们的真正价值。
史料是构建历史学的原始素材,也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源泉和依据。认识、了解史料,即是去认识史料与历史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去认识、了解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运用于过去的重新构建。然而,由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因此运用史料以重新构建过去所涉及到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其中包含两项主要工作:一是对史料的鉴别,二则是对史料事例的说明和诠释。
史料教学是注重史料的选择、甄别、分析、判断与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探讨历史问题,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学历史课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它代表着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跨世纪之际,中、美、英三国相继出台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它们都十分重视史料的运用。可以说,史料教学已成为21世纪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在历史教学中,为了与发现式学习“探究模式”(mode of enquiry approach)的理念相一致,激发学生的思考,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一──史料被引入教学之中。一些历史教师让学生通过史料感受历史学家所面临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不仅是记诵事实,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评价证据,分辨“事实”与“说法”的差异,即通过理性的思维和以证据为基础的想象来理解以往的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英国著名的历史教育专家、伦敦大学教授狄更斯和李彼得等撰写了《历史课中的证据》一文,指出原始史料在课堂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兴趣、阐明主题和解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而且还是一种证据。学生可以查看原始文件、统计资料等,以便掌握一些历史研究的技能。学生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学做历史学家的工作;也可以说,通过有限度地运用史料,学生可以学到历史学家的观点和方法。如果在教学中仅仅是“给予”,那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而在积极探究的理解中,学生通过运用史料的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他们会感到有兴趣。许多教师更认为,学校的历史教育应该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历史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
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的脉络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史料的核心意义是:由于学生不能仅仅是被教导固定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分析历史知识的方法,而这便涉及了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因为学生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直接经验,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分析历史知识的方法。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历史学科中传统的学习方式,我们都比较熟悉,它强调教师的讲授,学生主要采用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体现不够。中学生长期以来“喜爱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的状况也与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密切相关。所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被列为当前中国历史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史料教学,注重应用史料来进行学习,包括史料的收集、甄别和运用,把史料作为探究历史的证据,藉此来认识历史的本来面貌,寻找历史的规律。学生通过对一定史料的研读,逐渐培养起一些基本的史料阅读能力。比如,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识记理解能力,运用基础知识说明阐述历史事件、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综合分析材料、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同时能够逐渐具备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从不同角度独立思考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大胆发表独立见解的自主创新意识;归纳概括和文字表达能力等,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历史知识的基础来源,史料已经成为历史教学必须依赖的重要课程资源。将史料引入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要求,它成为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 和途径。
梁启超曾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由此可见史料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选用哪些史料才适合于中学生的接受水平,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就需要历史老师进行认真的考虑,如何选择最有价值的史料,反映出一个历史老师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功底,也渗透了历史老师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感悟。运用初始资料和处理证据问题能给学生一种真实感、再现感,而这是第二手资料所难以做到的。处理特定历史时期的证据,能使学生了解那一历史时期的许多方面的知识,并有助于他们探究正在研究的问题。第二手资料不容易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情感、想象和行为联系起来,而第一手资料和初始资料,只要处理得当,是可以做到的。教师在选择和指导研习史料时,要通过广泛的考察,对搜集来的材料进行比较、剖析、鉴别。分析时应注意看其观点是否符合实际,是否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然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科学的取舍。只有在史料的真实性得到充分鉴定后,才能利用它们对史实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否则所得出的结论就站不住脚,所做的一切都将劳而无功。同时,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无限制地滥用史料,这样会无形中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面对大量的史料,教师应该注意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第二篇:历史教学如何突破重难点
历史教学如何突破重难点
陈湘涛
历史教学如何突破重难点
参加工作刚一年,接的是初三的历史。边摸索边实践,发现很多学生对历史问题只知皮毛,而没有深入理解问题。我认为是在教学中没有突破重难点。只是把历史当做了记忆的一门课。从网上看到了很多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觉得很好,现总结如下:
一、历史假设法:
就历史科学本身来说,是不容许假设的,但从历史教学来说,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可以进行假设性的提问。例如《美国南北战争》中南北双方的经济制度矛盾、内战的爆发是课文的重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曾这样假设:假如有一个北方的资本家在美国的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这家工厂有没有发展的可能性呢?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后进行交流,有的说“他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南方的奴隶主手中,他们要把棉花卖到欧洲去”,有的说“他织出来的布没人买,因为南方大量的奴隶买不起棉布”,还有的说“他找不到干活的自由劳动力工人,因为南方实行的是奴隶制”,这样,通过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讨论中对美国内战的原因和性质就理解得更加具体了。
二、分设台阶法: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近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世界史中的国体与政体、议会和政府、国家政权的性质等问题本身就超过了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将这一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台阶:(1)3月18日革命是哪两个阶级面对面的生死搏斗?(2)巴黎公社组织机构的组成成分怎样?(3)公社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为哪个阶级服务?(4)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这样学生沿着台阶步步深入,从而学得顺利,记得深刻。
三、列表对比法:
比较是人们通常运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世界近代史上亚洲有两次性质相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然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显得难以接受,如果教师将两次改革的内部条件、社会背景、力量对比、政策实施、国际环境等方面内容列成表格加以对比的话,那么上述结果的出现也就极自然了。这种对同一特征或性质相近的历史事件进行的对比,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从而能帮助学生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那么无疑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向知识的广度、深度发展。
四、直观图示法:
此法适用于理论性较强和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如:“奴隶制的确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依次展现如下的一组内容:(1)原始社会时人们制造的粗糙石器(2)我国商代的精美青铜器、陶器、玉器(3)殷墟平面图和古巴比伦城(4)大规模奴隶劳动的场面和生产中精密分工的场景。教师同时根据直观的画面进行讲解,在历史画面的不断再现中,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理论知识和较抽象的道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这种直观教学法也较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揭示矛盾法:
世界近代史上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漫长斗争过程中,圣雄甘地曾倡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中的“手纺车运动”这一内容可帮助学生来认识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的插图提出问题“游行群众队伍中推的是什么模型?20世纪30年代的印度人民还在提倡手纺车运动是不是社会的倒退?从而在设置矛盾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最终理解运动是保卫印度民族工业抵制英货的爱国运动这一性质。
六、数字计算法: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却是个短命的王朝,在学习这一段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用数字计算的办法来说明问题:“打匈奴、筑长城,约征发了30万人;攻打越族、开发南方,约征用了50万人;筑阿房宫、骊山陵,约征用了70万人,这样就是约150万人了,而当时秦国总人口大约2000万,如果男子占人口半数的话,那就是1000万人,再减去老的、少的、病的、残的,青壮年劳动力最多也就四、五百万人光景,男子劳力不够用的时候,甚至妇女也被征……”这些数字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启示性,通过数字的计算比较,进一步深化了教材,使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秦末农民起义决非偶然,而是秦的暴政引起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因此秦王朝的短命也就极自然了。
七、形象类比法:
打开初、高中任何一册历史教科书,你都会发现为数不少的插图。众所周知,图画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图画对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所学的历史内容并形成概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无疑处设疑,则无疑能够推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内驱力,为教材重难点的突破作铺垫。如“洋务运动为何未能使近代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是中国近代史学习的一个重点又是一大难点,使用 “洋务运动”内容中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插图就可形象地浅化这一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到天津机器制造局在外观上是中国封建传统宫殿式建筑为主,又加上了一些西洋式厂房和高大烟筒,对此教师可加以启发,由学生思考这一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以及与洋务运动在本质上的相似点,即洋务派只不过是将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枝芽嫁接到了满清封建主义腐朽的病枝上,又怎能“师夷长技以自强”,学生在这种形象类比的轻松一笑中,深刻地认识了洋务运动的本质所在,可以说这一插图正是教材深层次的隐性内涵所在,也是编者插图编配的意图所在。
第三篇:浅谈历史教学中的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 “兴趣教学”
望都二中刘莉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现就以下几点,谈初中历史课引人“兴趣教学”的看法。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
初中生从年龄段上看,正处于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在历史课上引人“兴趣教学”是完全必要的。历史课课时比较少,教与学的任务相当艰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爱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课堂的最佳效果,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历史课本身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着生动感人的真实的故事。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就会成为“乐学者”,在知识的海洋上遨游。
二、实践性
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方法与技巧可以说多种多样的,每一位历史教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方法和技巧。这里,我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简介如下:
(一)优化导语设计,激发好奇心
初中学生的心理处于半成熟状态,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乐观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导语引人新课,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教与学成为一体,从而使导语成为一堂课的奠基石。
例如,在讲述“秦末农民战争”一课时,我利用郭沫若的一副对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背水一战,百二秦关终属楚”作为该课的导语,同时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有志者是指谁?背水一战是怎么回事?百二秦关终属楚又是怎么回事?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扣住学生的心弦,驱动他们的好奇心。这样,师生都进入了自己的最佳角色,水到渠成地进行着新课的讲授。
(二)融入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诱发学生求知欲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教师的情感和感情。初中历史课的跨度大,内容多,初中学生的可塑性又很大,中学阶段更是他们独立见解形成的时期,教师的情绪若能给学生以激情的引导,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而且能使学生更热爱历史这们学科。
例如,在讲述我国古代文化时,我带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激情洋溢的民族自豪感讲授,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优秀灿烂1的古代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巧设质疑问题,扣击学生心弦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给学生设疑问难,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的过程。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把握历史的各个要素,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出趣味较强的问题:
1、所设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2、要善于围绕教材中心,寻求关键点,抓住主干。
3、要新颖、生动,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的情感。这样,学生就会在问题中思考、求索,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这样,教与学相得益彰,何乐而不为呢?
在讲授“美国独立战争原因”时,我是这样进行设问的:
(1)发生战争必然有矛盾,这个社会矛盾是什么?
(2)矛盾导致了什么事件?
通过设问,使学生对战争发生的原因的认识又感性上升到理性,即:战争的根本原因——战争的必然性;何时发生——时机何时成熟;战争缘由——战争的导火线。这样的启之以疑,导之以句,不仅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办法。
(四)进行课堂练习保持学生兴趣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不成熟,兴趣容易转移,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课堂最后应该留适当的综合练习题。练习题的类型应该形式多样。
这样,学生在趣味中练习,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
三、感想与前景
实践证明,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推行“兴趣教学”,能使教与学的过程变成一个让学生心情愉快的过程,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以生动感人的故事,风趣的语言,在教学中探索阿嗄与创新,采取灵活多样的“兴趣教学”方法将学生引人一个胜境,不仅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它的艺术魅力,而且能迅速提高教学质量,为素质教育增辉添色,也使学生终身受益。
第四篇:浅谈历史教学中的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识文断字”
湖北恩施高中 刘涛
在高中历史尤其是涉及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理解甚至是无法正确识别的字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利于学生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笔者归纳,这类字词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一、生僻字
生僻字又称冷僻字,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不常见的或者是人们不熟悉的汉字——跟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一样,我们字典里的字词,绝大部分都是不常用的。以目前公认最为权威的《汉语大字典》为样本,它共收单字五万多,但是,实际通用的汉字远远达不到这个数目——据统计,3500个常用字就已经覆盖了现代出版物用字的99.48%。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 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但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仅为6544个字。
由于不经常使用,很多字理所当然的被我们遗忘,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识别部分生僻字就成了一项并不轻松的工作,比如,在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这一课中,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西周所分封的诸王,而这其中,就有不少生僻字,比如封在楚国的是熊绎,而他的先祖就是传说中黄帝的孙子颛顼(zhuānxū);封在陈国的则是舜的后代妫(guī)满,而在现在北京的燕国诸侯则叫召(shào)公奭(shì),这些名字,教师不仅要正确朗读,还要能正确书写,有的还要能知其义,比如召公,实际在姬奭(第一代召公)去世之后,成了周朝一个固定的官职的名称,承担掌管国家政事的责任,世代由召公后人继承。这样解释之后使得学生对于西周官名来历也有所了解,更可以开拓学习视野。
二、多音字
据初略统计,《新华字典》中所列多音字有六百多个,个别字的读音有五个之多(如“和”字有hã、hâ、hú、huó、huò五个音)。因此,不少人难免读错,而同一个字,读不同音,其含义也是不同的。比如,在中共历史上重要的瓦窑堡会议中的这个“堡”正确读音就应该是bǔ,其含义是“有城墙的村镇”,假设错读成bǎo,则会被错误理解为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这样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地理印象,不利于理解记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用以称呼古代少数民族领袖的单于(chányú),可汗(kâhán)等。因此,在常规教学中,正确识别多音字也应该成为历史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一旦读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三、音译词汇
胡适早年提倡白话文写作,曾身先士卒用白话文创作一首诗,其中一句是“皮克尼克到江边”,令读者不明就里,实际上,“皮克尼克”就是“picnic(野餐)”之意,这种比较直白的音译,很难让人理解其真实含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擅于解释这类音译的词汇,比如,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这一节中,我们无数次看到苏维埃这个词,那么什么叫苏维埃呢?实际上,“苏维埃”一词就是俄文“COBET”的汉语音译(英文为 Soviet),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它是俄国劳动人民在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节中出现的类似词语还有布尔什维克,同样也是俄语Bu'ershiweike的汉语音译,意指多数派,是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形成的拥护列宁的多数派政党组织。而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各国共产党都以俄共为榜样,布尔什维克又成为真正的共产党人同义语。讲清楚这些音译词汇的来源,既加强了学生对于重要史实的理解记忆,又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
四、异体字
关于异体字的界定,简单来说就是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古代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现在而言,异体字的使用已经严格限定在文物古迹、姓氏以及出版、教学、研究等范围中,比如《史记》记载刘邦“登基于氾水之阳”,这个“氾(fàn)”就是“泛”的一个异体字,在历史教学中,异体字并不多见,但是在引用一些历史材料特别是古代文字史籍时候,却不可避免的会遇见异体字,一般情况下,这些字大量的存在于地名和人名中,比如我国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锺繇的这个“锺”,我们比较熟悉的中俄《瑷珲条约》中的“珲”,还有清朝著名的政治家、书法艺术家翁同龢的“龢”都是异体字,正确读写这些常见异体字也应属于高中历史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
五、通假字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包括异体字、古今字和通假字,异体字上面我们已经介绍过,至于古今字则是由于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记录原来的多义词或同形词的字就是古字,记录分化后形成的新词的字就是今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原来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如:“莫(莫)”的本意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面语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上再加形符“日”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古今字与历史教学关系不大,这里不再过多探讨。
我们这里着重来谈谈狭义的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在古文中遭遇通假字,如果不能正确识别其本字,就很有可能影响对全文的理解,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这句中的“女”就代表“汝”,假设不能正确辨别,这句话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六、繁体字
繁体字与历史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这种结合又赋予繁体字某种特殊的意义,使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代名词,象征着五千年的古国文明,象征着国家的统一,象征着民族的团结悠久灿烂的文化。
一般而言,繁简明确区分始于一九五六年,之前则是繁体,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反映解放前事物的一些图片史料中,基本上都是繁体字,正确识别这些字,就成了全面理解图片信息的基本前提,比如在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节(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章)中中,有一张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的图片,要是不认识那个繁写的“憑”,整个图片就无从下手,无法迅速抓住切入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正确识别理解在历史教学中出现的字词,是提高历史教学成效的必要条件,作为教授者,各位教师在课前就应该把相关的字词都弄懂搞透,做到烂熟于心,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理解记忆,从而使得历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五篇:高一历史教学重难点总结
高一历史教学
第一讲 有关人类的起源问题
从神话起源与科学起源两方面来讲,最后提到禅让制转变为世袭制,开始夏王朝,与课本连接上。(详细见后附)
第二讲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的特点: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在讲分封制的消极作用时,提到“楚王问鼎”的典故和《论语》: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应出王权的衰落,分封制的破坏。
3宗法制作用讲完后,补充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祭祖大典,尊宗敬祖,清明上坟等等,凡是牵涉到血缘的追溯到西周都与宗法制有渊源。
4.宗法制与分封制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5.补充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即政治与血缘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三讲 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思考下列问题:
1.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原因。(具体的两点:一是商鞅变法使秦朝国力大增,二是秦始皇的个人因素包括知人善用和正确的作战策略)2.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3.思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从二者的所处时代,划分基础,官员的任免和作用上来说)4.评价秦始皇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课本标题不够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上“君主专制”这四个字,因为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始终是密不可分的,什么是君主专制,它讲的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独裁专断。什么是中央集权,它讲的是中央对地方的严格控制。这实际上就牵涉到中国古代政治生活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主专制解决的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发展趋势是皇权的不断加强,相权的不断削弱;中央集权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发展趋势是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不断强化。这两对矛盾以后还要说到。
5.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一是首创皇帝制度,二是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学生思考为何设“三公”而非设一公,基于什么考虑---牵制相权加强皇权),三是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四是其他措施。
6.为什么说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为郡县长官都有皇帝任免,不能世袭。
7.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高无上,给学生展示秦朝的金字塔权力结构图。
8.评价秦始皇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积极作用,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它所开创的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消极作用,容易导致君主独裁专断,激化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造成社会动荡。
第四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三省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将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决策的失误。注意三省分权与西方的三权分立有本质区别
2.元代的中书省与唐代的中书省的不同:唐代中书省是中央决策机构,草拟政令;元代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实际上是从唐代的尚书省转变而来。
3.在讲宋元的二府制时,要补充宋太祖在加强皇权方面有很多举措:杯酒释兵权,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户部司 度支司 盐铁司)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4.在讲汉武帝解决地方问题的措施时,有两点:一是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二是划全国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监察地方。
5.在讲宋金时期时,补充宋代对地方控制是比较严格的:它吸取五代十国地方藩镇割据的教训,在路这一级设四司,将路的权力一分为四:漕司,宪司,仓司和帅司。在州这一级,任命文官为知州(用文人而不用武臣),又设通判牵制知州的权力,如文件的签署必须知州和通判共同签署方才生效。
6.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演变:先秦时期,世官制即官职世袭,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汉武帝时确立察举制,一种自下而上的推荐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而实行。将世人的德行评定为九个等级:上上品到下下品。按照品级的高低授予相应的官职,实际上这种选官制度在维护士族的地位,当时社会有两大等级:士族和庶族。为什么说是维护士族的地位呢,从评定品级的标准上可以看出,主要标准就是你的出身,门第的高低。即使你没有什么才能,但出身高贵,照样会被评为上品,做高官,如果出身低微,即使再有才能也只会被评为下品,做小官小吏。这样在当时就形成了一种局面“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但南北朝后期,士族地位开始下降,主要原因是战乱,还有就是士族的婚姻方式——近亲结婚导致后代品种不良。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至到1905年被废除。在科举制作用中补充加强了皇权。古代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跟学生介绍一下。
第五讲 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1.军机大臣的职责: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上传下达。(实际上就是一个传达机构,有人形象的描述军机大臣的职责就是“依葫芦画瓢”)军机处的特点:简,速,密。
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也恰恰反映出了一个本质问题:即封建制度走向了衰落,对比此时的西方社会,不可能像西方那样实施民主改革,只有不断加强独裁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明前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消极作用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它严重的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西藏转世灵童,金瓶掣(chè)签制度 第六讲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1.鸦片就是大烟,它还有一个学名叫罂粟,多么销魂的一个名字,但它带给人的危害是那么严重,近代有人对鸦片的危害做过这样的描述“竹枪一杆未闻枪声震天打得妻离子散; 铜灯半盏不见烟火冲天烧尽田地房廊”。
2.有关鸦片战争的经过,那打的是相当激烈,我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略”(不过有两点要提一下:一是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二是三元里民众抗英)
南京条约中哪两个条款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英国发动战争的意图是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3.1844年中美 中法又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分别取得美国兵舰可以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法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永久居住,可以自由传教等。
4.鸦片战争结束后„„另外一个原因是外国的商品对中国不适用,比如进口的刀子,叉子„ 钢琴„比如衣服 中国的是长袍马褂,妇女都是裹得严严实实的,西方的的一般都是坦胸露背的,要是穿成这样走在街上,就能得到四个字的评语:伤风败俗。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英法不满足《天津条约》的条款,以换约为理由,再次扩大侵略。
咸丰帝慌忙逃到了热河避暑山庄,是又惊又怒,不久就死了。
5.中国近代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国文物的丢失史(四次浩劫)伦敦佳士得拍卖行 圆明园兔首、鼠首铜像被各以1400万欧元买走。
6.分析完太平运动爆发的原因后,讲到:大量证据已经证明,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暴力犯罪活动,有组织就是拜上帝会,它是1843年洪秀全创立的一个宗教组织,1843年洪秀全在广东参加考试,第四次名落孙山,此时的洪秀全是万念俱灰,心中所有的就是仇恨了,对谁的仇恨——清政府,谁叫你不让我考上的,我要是考上的话还会有后来的造反吗。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宣扬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洪秀全看完后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于是就借助基督教的教义创立了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是上帝派到中国来拯救广大穷苦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号召天下的兄弟姐妹一起诛杀“阎罗妖”。拜上帝会的思想其实是三种思想的杂糅:基督教教义,儒家学说和大同平均主义。大同社会比小康社会更高一级,是一个“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社会,就像是世外桃源,在大同社会生活的人们幸福指数高达100%,人们脸上整天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7.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其中西王和南王在后来的全州,长沙战役中不幸被炮弹砸死了。8.天平天国的全盛是通过三次大的军事行动来实现的,西征目的是保卫天京大本营,清除周边障碍,也就是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的地主武装力量,这里面有两支较大的地主武装,一个是曾国藩的湘军,一个是李鸿章的淮军(不是淮阳的军队),曾国藩很厉害治军很有一套,人称“曾剃头”杀人如麻,他提出“捕人要多,杀人要快”逮住就咔嚓掉,但是他遇到西征军的指挥官就不行了,谁呢——翼王石达开,号称太平军的战神,鄱阳湖一战,杀的湘军鬼哭狼嚎,气的曾国藩要投河自杀,幸亏被部将一把拦腰抱住没死成。
9.天京变乱,起因是东王杨秀清逼封万岁,洪秀全定都天京后就腐化堕落了,整天忙着大兴土木,扩充后宫,他娶了88个老婆,自己也记不清都叫什么名字,就编号,1号,2号„到88号。洪秀全不理朝政,大权就落到了杨秀清手中,杨秀清实际上很有领导才能,但这个人野心太大,看洪秀全不理朝政就想取而代之,就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怎么逼呢:杨秀清假装上帝附体,你洪秀全不上自称上帝的次子嘛,哎,现在我上帝附体了,要你封我为万岁。洪秀全就非常的恼怒,寻思着杨秀清你这也太不地道了吧,你夺权就夺权吧,你还在这跟我装爹,所以他就找来了北王韦昌辉,要韦昌辉偷偷做了杨秀清,谁知道这韦昌辉是个缺心眼,他是把杨秀清给杀了,感觉不解恨又杀了杨的家人,感觉还是不过瘾又杀了杨秀清两万余名部下„„杀了石达开的家人,韦昌辉的末日也就来了,军队将领纷纷上书要求惩办韦昌辉,不然就撂挑子不干了,洪秀全这个时候出来说话了,本来洪秀只是让韦昌辉杀掉杨秀清,谁知道找的这个杀手太敬业了,杀的人过多了,于是又把韦昌辉和他的家人都杀了„„ 天京变乱揭示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即由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10.在讲过程的“失败”阶段,其实在湘军没有攻入天京之前,天京的老百姓就断了炊了,没粮食吃,洪秀全又不肯突围,没粮食吃怎么办呢,洪秀全就让老百姓吃“天露”也就是露水,喝吧这是上帝给的好东西,喝了精神饱满跟喝了红牛似的。1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现在的农民不局限,为什么呢,因为有共产党的领导,当时没有共产党所以它就显得局限了。怎样一种局限性,主要从天京变乱来说,由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一家一户,不能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一个坚定的革命信仰,不像共产党员竹签都插到手指头里面了,任然面不改色心不跳,气定神闲。那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哪个阶级没有呢——无产阶级,为什么,因为他们没钱,无产阶级嘛,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行大不了从头再来,反正本来就是一无所有嘛” 1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其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讲到具有革命性,反映了农民的强烈愿望,古代农民的理想生活就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农夫山泉有点儿田”
第七讲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战争
目标式教学:1.战争的背景
2.战争的经过
丰岛海战(战争开始的标志)——平壤陆战(主帅叶志超一夜狂奔六百里逃回中国 总兵左宝贵殉国)——黄海海战(民族英雄 管带邓世昌殉国)——辽东战役(四天三夜旅顺大屠杀,死两万余人)——威海卫战役(李鸿章避战求和 日军陆海两面夹击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提督丁汝昌殉国)
3.条约内容
强调一点:三国干涉还辽 俄法德 3000万两赎辽费 反映出列强在侵略中国时有勾结又有矛盾
4.分析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开放有何特点?
5.同以往不平等条约相比 《马关条约》具有什么新内容?
6.你认为条约中的哪一项对中国企业发展最不利?(反映出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侵略的手段由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体现在开设工厂
比较说明后者方式侵略更严重
利益均沾 不止日本开设 其他列强也可以)7.马关条约的影响?
对日本: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东亚政治格局,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对中国: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进程 ②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时局图)
③促使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展救亡图存的爱国斗争。(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 主要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 在讲背景时 有同学回答清政府的腐败也是背景之一 不错也可以算作,但这个清政府的腐败不光是甲午战争的背景,清政府近代一直是腐败的。
2. 三国干涉还辽 三国说了:你日本还是不还,再不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我们就要神张正义了„„三国以功臣自居,又从清政府手中擭取大量特权,像优先筑路权,优先开矿权,优先贷款权,清政府无钱还赔款,优先跟这三国借款,像马关条约签订后没钱赔给日本,俄法两国急人之所急,赶紧筹了一批钱贷给中国,解了清政府燃眉之急。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具体表现就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一. 义和团运动 ⒈兴起的原因
⒉地点:山东(为什么首先兴起在山东,山东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最为严重,甲午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再往后德国强占胶州湾英国割占威海卫,所以这一地区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最为尖锐,为什么帝国主义都喜欢上了山东呢,山东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更为重要的是交通便利 优良的港湾 胶济铁路)⒊运动口号(扶清灭洋,“灭洋”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说明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非常尖锐,“扶清”清政府可不是个好玩意,你扶它,它反过来灭你。不是个科学口号)⒋性质
⒌抗击斗争 简单说下
⒍失败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自身的局限性(宣扬刀枪不入,血肉之躯怎么可能抵挡子弹,所以精神可嘉,方法不当)
⒎意义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德国人瓦德西的话)
二.
⒈动机 镇压义和团运动 进一步侵略中国 ⒉过程 1900年6月 从天津——北京 ⒊结果 《辛丑条约》
①内容 “兵民禁赌”
(最能反映洋人朝廷的是“禁”
赌 赔款四亿五千万两 中国人口当时四亿五千万)
②影响 中国的社会地位终于稳定下来了——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八讲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目标式教学
1. 同盟会成立的时间 地点 性质(为什么在东京 甲午战争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选择留学日本 一探究竟)华兴会 黄兴 光复会 蔡元培 从事暗杀活动 鲁迅也曾参加光复会,听说要杀生成仁 感觉不值就退会了 2. 同盟会纲领 含义及评价
鞑虏指满清政府(民主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为什么没有提出反帝?宣布清政府与列强的所有不平等条款继续有效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平均地权 提出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国家出钱购买地主土地以此实现土地国有化 具体如何分给农民耕种没有明确的方案 而且又反对农民抢夺富人的土地 是对封建地主的妥协
评价: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但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纲领,也没有调动农民阶级的参与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 武昌起义的条件(两点)起义最重要的要有“人” 湖北新军积极参加革命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还要有口号或“宣传” 像陈胜吴广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黄巾军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等 都有宣传鼓动 中间补充的知识:起义过程 熊炳章 熊一枪 成立湖北军政府 不是纯粹的革命党人政府 里面涌进了不少旧官僚和立宪派人物 黎元洪
1912年 孙中山在南京就职 纪年换算 五色旗 红黄蓝白黑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从根本上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
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南北议和 4. 辛亥革命的意义
5. 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6. 怎样理解“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第九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目标式教学
1. 五四运动的概况(导火线 口号 主力和中心的转移)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也高高兴兴的去参加巴黎和会了„„消息传到国内,中国的学生就愤怒了,纷纷嚷道“这怎么能行呢,一战我们也参加了啊,派了十五万劳工去了嘛,也是流过血流过汗流过泪的,现在吃干抹净了就不认账了”,那个时候的学生常常以拯救苍生为己任,参加五四运动的连初中生都有,你想一下现在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有的还动不动哭鼻子尿裤子呢,当时就去参加革命去了,所以有人说以前的中国人没有青春期,你像岳飞死时39,他儿子23,郑成功死时39,他儿子郑经也是23。其实中国去参加巴黎和会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当时对帝国主义仍抱有幻想,认为英法帝国主义会为中国撑腰的
5月4号到6月3号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这一阶段杀伤力不大,北洋政府根本不买学生的账,学生斗争充其量就是罢课,你罢不罢课关我鸟事,你不学习找不到工作是你自己的事。但6月3日以后情况就变了,运动的中心转到了上海,上海是英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上海的工人阶级一罢工,这些英美的大资本家就受不了了,赶紧给北洋政府施加压力说“你赶紧答应学生的要求吧,你看我这儿工人都不做工了”北洋政府一看大哥都发话了就答应吧,这样五四运动去的了初步胜利。2. 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三点)
3. 五四运动的意义 强调几点:彻底性是指参与阶层的广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革命精神。开端主要是因为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当然在五四运动中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起到了指导作用,哪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呢,李大钊陈独秀等人,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中国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这两个人论学问没的说 大学教授 论人品也是一等一的。其实在当时知识分子生活是很受优待的,拿李大钊来说,当年他是北大图书馆主任,他一个月的工资150块大洋,当时一块大洋能买一百斤大米,150块就是15000斤,现在一斤大米按2块计算就是三万。这还只是他的一份工作,他还在其他大学做兼职教授,所以说李大钊年薪百万一点也不夸张,毛泽东当时也在北大工作,当北大图书馆管理员,他月薪多少呢,八块 后来气不过,不干了,跑井冈山造反去了,为了八块钱造反。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就有人跟胡适开玩笑说(胡适当时是北大文学院主任,是他给毛泽东安排的工作)“你看你当时就没眼光,非给人家八块,气不过造反去了,要是给人家二十块说不定就不反了” 还有你像鲁迅 说他的文章像一把匕首一样插入敌人的心脏 鲁迅当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拿着国民政府的工资跟国民政府对着干,鲁迅北京有一套房产,有一个老婆,上海有一幢别墅,有一个情人,就这样北京上海来回跑。所以当时知识分子有钱。
4. 中共成立的条件(阶级 思想 组织和外部条件)5. 中共一大的概况(成立时间 地点 领导机构)
6. 中共二大的纲领 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基本上就是神话 中国四大神话 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 解放台湾和实现共产主义
中共和孙中山都有联合的意愿,中间还需要有个牵线搭桥的,就跟相亲一样需要个媒人——共产国际的推动
补充新三民主义的新 民族主义 增加的反帝的纲领 民权主义 提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 也就是政权建设参与的阶级更广 民生主义 增加节制资本 三者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联系在一起。
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革命形势的高涨,从1924—1927年我们称之为国民大革命运动时期,在这期间有一个大的军事举动就是北伐。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完全破裂
国民大革命运动失败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江泽民为南昌题词“军旗飘起的地方”
中共领导进行的早期革命斗争走苏联模式(列宁模式)在城市进行武装暴动以图夺取政权,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它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国情状况,中国的革命力量在农村,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毛泽东认识到这一点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遵义会议 是党走向成熟的标志(党开始独立自主的解决自身的问题,就像小孩有人扶着走路,现在不用扶,撒丫子就跑起来了)
第十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全面侵华的前奏(1931.9.18——1937.7.7)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1.九一八事变(蒋介石 不抵抗政策 英法李顿调查团 1932.3.1 成立伪满洲国)2.华北事变(1935年一系列事变)
3.救亡运动高涨
中共八一宣言
一二九运动
(蒋介石政策 攘外必先安内)4.西安事变(张学良剿共很郁闷 一商量 干脆绑了算了)各派的处理意见 中共从民族大义出发 意义
二. 全面抗战的爆发(1937.7.7——1938.10武汉会战结束)1.七七事变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两个战场
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国军批次投入70余万兵力,为何不能一次集结 交通落后运兵不利)最后失败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林彪的一一五师 林彪负伤到苏联治病)最后失败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最后失败 武汉会战 最后失败
敌后战场:中共领导建立抗日根据地 开展游击斗争(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打了就跑撵都撵不上)红色经典电影 地道战 地雷战 铁道游击队(扒人家的火车,在现在就是犯法的)
两个战场的关系:相互依存 相互配合 相互支援 三.抗战胜利
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略方针:对国民党政治进攻为主军事进攻为辅 对重庆的轰炸 迫降 汪精卫成立南京伪国民政府
集中兵力重点进攻抗日根据地 扫荡 三光政策
1.百团大战 运动战(听说光电线杆就拔了十几万根)
2.援缅作战 1942年 保卫滇缅公路 孙立人 国民政府二级陆军上将 “东方隆美尔”是军级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 歼敌三万三千余人 不是他自己杀的 他指挥的军队 3.1945年8月15日 投降 4.胜利意义
5.胜利原因: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全民族抗战,国共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 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欧洲战场是主战场)
第十一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民主和和平,但这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却悄然发生了变化:由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同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因此内战已不可避免,但蒋介石想要发动内战就需要时间去准备,因为此时他的军队都部署在大西南大后方,想要调兵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