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案——如何运用比喻(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6:3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文教案——如何运用比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文教案——如何运用比喻》。

第一篇:作文教案——如何运用比喻

课时①

教学目标:

学会在作文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增加文采 教学重点:

1.比喻句的句式变换

2.几种用来入文的比喻句的常见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钱钟书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擅长。这话有理,可以说,在写作实践中,谁要是擅长用比喻,谁就掌握了写作的主动权。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文章如果主题深刻、构思巧妙,但言语乏味,势必会减少作品的艺术魅力,我们可以巧用比喻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你,会用比喻么?请同学们造比喻句。话题“心情”。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板块:什么事比喻

1.明确比喻的定义。什么是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情,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2.比喻的四个构成要素 A. 本体:表达对象

B. 喻体:用来作比的事物 C. 喻词:表示“相似”的词语 D. 喻解:即“相似点”

3.根据构成方式,比喻分为三类:

(1)明喻:“甲像乙”

本体(甲)、喻体(乙)、喻词都出现

常用的喻词:像、好像、如、如同、仿佛、宛然、宛如、„„似的、„„一样、„„一般 例:a 叶子(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2)暗喻:“甲是乙” 喻词用“是、成为、成了、变成”等

例: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希望的肥皂泡已经破灭

(3)借喻:“乙代甲”(不出现本体和喻词)

例:小猫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明喻:小猫踩在稿纸上的脚印像小梅花一样。)

★三类比喻中,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

明喻

暗喻

借喻

↓ 相似

相等

替代

4.运用比喻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

第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第二,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第二板块:陈词变妙喻

人人都知道,作文里加入新颖独特的比喻才够炫。可是我却总也不想出什么新颖独特的比喻。最常见的比喻总是用明喻,其实只要句式稍作改动,同样的比喻化身为暗喻和借喻的形式,陈词滥调也能妙喻生辉。例:老套的比喻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自由得好像鸟儿一样; 忙得好像陀螺一样; 唱得好像百灵鸟一样;

意志坚强得像钢铁一样„„ 第一种改法:比喻词换成“是” 例:姑娘是花,一朵会走路的花

自由式鸟,飞翔广袤填空的鸟 忙碌的生活,是永不停歇的陀螺 她的嗓音,是百灵鸟的声音 他的意志,是钢铁铸就„„ 第二种改法:比喻词换成“成”

例:这个美丽的姑娘,在春风里开成了一朵花

有了自由的心,他扬翅成了飞鸟 他好忙,把自己忙成了一个陀螺

在回家的路上,她唱成了一只百灵

他把自己炼成了钢铁,获得了无以伦比的坚强„„ 第三种改法:比喻词换成“想” 看到这个姑娘,我想起了一朵春花

他的自由的姿态,让我想起飞鸟的形象

看到他忙碌的样子,让我想起了永不停歇的陀螺 她的歌声,让人想起云霄里的百灵 他的坚强,让人想起百炼钢

第三板块:博喻的力量

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它的特点是:连续性。A直接博喻式:势如破竹

运用比喻是作文的常用之法,博喻式的排比句式可以产生势如破竹、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能够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让人在博喻中深味主题的意蕴,感受作者语言的文采和气势,如果在每个比喻的后面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就可以使语言更加丰富。例如:

他刚满十六岁,正是鲜花盛开的年华„„她站在小岗上,就像一竿新竹;她站在小溪旁,就像一棵水柳:如果她偶尔戴起红色的蝴蝶结发带,站在小院的大门口,远远望去,就是一竹开花的美人蕉了。(用山岗上的新竹,写出了小姑娘的身段之美,青春活泼,健康大方;用小溪旁的水柳,写出体态之美,迎风摇曳,婀娜多姿;用门口的美人蕉,写出了她的个性之美,率真、娇艳、惹人爱怜)

B比喻+感悟式:意味深长

很多同学能够运用比喻,但往往是将比喻写完后就不再去关照它了。其实写一个或几个比喻只是运用比喻表情达意的一半,而另一半则是在每个比喻后腰进行一番“感悟”,或者

说是将这个比喻的具体内涵挖掘出来,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例:

童年时,像一杯纯纯的牛奶,浓郁的奶香和醇厚的甘甜弥散在无忧无虑的日子里„„

少年时,像一罐可乐,虽有辣辣的冲劲,却只是一会儿„„

青年时,像一罐啤酒,渐渐有了些内涵,却还是口味淡薄„„

中年会是一杯咖啡吧,有苦的入心的愁情,有回味隽久的喜悦„„

老年该是一壶清茶了,百味尝尽,再无须承受过多,也难以承受„„

这是第二种表现形式:由比喻构成博喻,再加上感受领悟。作者巧妙地运用“饮料”作比,写出了人生的各个阶段的独特滋味,虽说有些“少年为词强作愁”,但新颖之处是明显的。这几个比喻准确地把握住了人生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加之作者细致的述说,使得我们对整个人生有了一个全面而且较为深刻的认识。

C设喻+比喻式:摇曳生姿

先用一个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再用一个或一组比喻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这是使用比喻的一种常见方式。特别是当用一组比喻来构成排比或说成构成博喻时,并让每一个比喻句分别独立成段时,其气势、形式、效果,在一问一答中,是非常精彩的。

例:

诚信是什么?活泼好动的孩子说诚信是连根纤小的手指,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一张精致的信用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先提出问题,然后从小孩、小伙子和老人这三个不同年龄特征、不同人生阅历的人回答问题,令人信服,感人至深。第四板块:(作业)

抓住板上某个同学的特征,为他写个博喻的段落

第二篇:《比喻的运用》教案

《比喻的运用》教案 ㈠释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或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为,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行为)来比方另一事物(行为),使所要表述的事物或事理更明确、生动、深刻的修辞方法。它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示例:

①生活如舟,从送别起航,驶往无边的思念之海。②谣言像接吻,从这张嘴传到那张嘴。

㈡运用比喻,要注意以下三点:

⒈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或性质不同的行为。

①湖中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滚,粉红色的荷花似出水芙蓉。

(本体“荷花”与喻体“芙蓉”是同一事物,意思重复,毫无意义。)

⒉喻体必须具体、浅显、熟悉。比喻一般总是用具体的说明抽象的,用浅显的说明深奥的,用熟悉的说明生疏的。不然,即使有相似点,也起不到比喻作用,甚至适得其反。

②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严密,就像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一样。

(“神经结和神经网”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一般人并不熟悉)

⒊要注意情味、色彩的协调一致。不然,会严重影响表达效果,甚至会损害或歪曲主体事物。

③抗战期间,敌人像砍瓜切菜般地屠杀我村的妇女和小孩,一片鬼哭狼嚎的声音传到数里之外。

㈢比喻的种类

⒈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如同、如同„„-般、仿佛、好比、犹如”等连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

①阔爷像ATM(自动提款机),女人一吵闹,钞票就自动跑出来,除非这台ATM实在太老旧,看久了有伤视力,令人恶心。

②恋爱就像闷热天的旅途,当你经过长时间苦等,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座位时,你会听到列车广播里传来一个亲切甜美的女声:本次列车已经到达终点站。

有些句子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小丽长得就像外国的金发女郎。(同类相比)

②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猜测想象)

③最近几天,温州地区气温很低,如泰顺、文成都只有摄氏6度。(举例)⒉暗喻。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有时用喻词“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连接。

①老一代的男人应该是大型主机,稳重可靠,家里的经济全靠他一人,能作决策的也只有他一人。妻子、小孩子都只是终端机,一切听命于他,一切依赖着他。

②我们都是大美女,每一次点击消灭一颗痴心;/我们都是狐狸精,哪管它网恋真不真; /在秘密的私聊中,到处都有姐妹们的身影; /在拥挤的聊天室,有我们乱抛的网上情。

⒊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

①兄弟我先抛块砖,有玉的尽管砸过来。

②教师不光要把一桶水指给学生看,更要把学生引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渺无际的海边去。

③但编辑的眼睛都是用孔雀胆泡过的,毒得红色的字变成黄色的字;编辑的手段都是汉武帝传授的,一刀子下去,就让你成为司马迁。

⒋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比一个本体。例如:

①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比喻的运用》课堂例题

例1:①生活如舟,从送别起航,驶往无边的思念之海。

②谣言像接吻,从这张嘴传到那张嘴。

例2:①湖中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滚,粉红色的荷花似出水芙蓉。

②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严密,就像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一样。

③抗战期间,敌人像砍瓜切菜般地]屠杀我村的妇女和小孩,一片鬼哭狼嚎的声音传到数里之外。

例3:①阔爷像ATM(自动提款机),女人一吵闹,钞票就自动跑出来,除非这台ATM实在太老旧,看久了有伤视力,令人恶心。

②恋爱就像闷热天的旅途,当你经过长时间苦等,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座位时,你会听到列车广播里传来一个亲切甜美的女声:本次列车已经到达终点站。

例4: ①小丽长得就像外国的金发女郎。

②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最近几天,温州地区气温很低,如泰顺、文成都只有摄氏6度。

例5:①老一代的男人应该是大型主机,稳重可靠,家里的经济全靠他一人,能作决策的也只有他一人。妻子、小孩子都只是终端机,一切听命于他,一切依赖着他。

②我们都是大美女,每一次点击消灭一颗痴心;/我们都是狐狸精,哪管它网恋真不真; /在秘密的私聊中,到处都有姐妹们的身影; /在拥挤的聊天室,有我们乱抛的网上情。

例6:①兄弟我先抛块砖,有玉的尽管砸过来。

②教师不光要把一桶水指给学生看,更要把学生引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渺无际的海边去。

③但编辑的眼睛都是用孔雀胆泡过的,毒得红色的字变成黄色的字;编辑的手段都是汉武帝传授的,一刀子下去,就让你成为司马迁。

例7:①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读书,也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这储蓄,是发现未知的钥匙,是追求真理的阶梯,是参与竞争的实力。

“比喻的运用”课堂训练

⒈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表明海洋重要性的两个比喻句,每句不得超过12个字。

大约32亿年以前,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在海洋里,这些原始生命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生存、发展,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生物、海绵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以至出现了鱼类这样比较高级的海洋脊椎动物。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直接间接地依靠海洋中的“牧草”——单细胞海藻生存,成为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人类每年从海洋里捕获的鱼虾已达几千万吨,将来每年的海洋食品可望达到两亿吨。

①海洋是

②海洋是 ⒉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与社会公德相比较,家庭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是两个特殊的领域。在这个意义上,家庭伦理道德是社会公德在家庭领域的具体表现。不难理解,一个具有良好家庭伦理道德素质的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一般都会是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公民。文明幸福的家庭不但是社会的“减压阀”,而且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标志之一。从职业道德与家庭伦理道德的关系看,一个从小在家庭中受到良好道德教育的人,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比较容易地培养起职业道德品质,文明幸福家庭在这里又成为更好地从事职业活动的“加油站”。

①文中“减压阀”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加油站”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⒊仿照下列句子的格式,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再造一个句子。

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承诺也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⒋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使之与前文呼应。

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人,就像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就像___________,没有马达的机器无法运转,_____________。

⒍在下面的划线处用比喻的方法填上适当的语句,组成排比句。

承受如一杯陈年老酒,醇香而清冽;承受像一盆羞涩的朝花,含苞而待放;承受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⒎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句子。

例句:他像落地的枯叶,虽然自己化作了污泥,却护住了红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⒏仿照横线句子补写出二个结构相似的分句。

作家笔下的优美散文,好似热情而阅历丰富的导游,它会带你去攀登那回环曲折的盘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⒐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另写两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使意思完整。幸福是什么?一杯淡水,一壶清茶可以品出幸福的滋味。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比喻的运用”课堂训练参考答案

⒈(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2)海洋是天然的牧场。

⒉①制约(或限制)不良社会公德行为发生的场所。②促进职业道德提高与发展的场所。

⒊①山林间的一条清流,自由、洒脱。②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虚无、飘渺。

⒋(试用“春水、灯塔、小雨、清泉、小伞、彩虹”等词)

①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安定的港湾。

②爱心是一汩流淌在炎夏的清泉,使口渴难耐的人领略爽人的甘甜。

③爱心是一块衔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饮黄连的人尝到生活的甘甜。④爱心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间的美丽。

⒌①一只没有氢气的气球,没有氢气的气球无法升空。②一台没有CPU的电脑,没CPU的电脑无法开机。

⒍①承受似一支乡间的俚曲,粗朴而浑厚。

②承受是一组哲人的絮语,含蓄而隽永。

③承受像一棵高大的白杨,挺拔而威武。

⒎①他像平凡的雨伞,虽然自己遭受风吹雨打,却保护了主人。

②他像一只熊熊的火把,虽然自己化作了飞腾的烟灰,却照彻了黑夜。

③他像憨厚的小牛,虽然自己在辛劳中走向衰劳,却耕耘出片片希望。

⒏①好似好客而手艺高超的厨师,他会引你去品尝那香气扑鼻的佳肴; ②好似稳重而坚毅勇敢的飞行员,他会带你去遍览风光绮丽的河川; ③好似年轻而永不言败的水手,他会带你去搏击那汹涌澎湃的海浪;

⒐①一朵鲜花,一片绿叶,可以带来幸福的气息;

一间陋室,一卷书册,可以营造幸福的氛围。②一声赞美,一句鼓励,可以体会幸福的甘甜; 一杯清茶,一碗淡饭,可以品尝幸福的滋味。

比拟

(一)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二)种类:

1、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三)比拟的作用:

1、色彩鲜明;

2、描绘形象;

3、表意丰富。

(四)运用比拟应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

(五)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借代

(一)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二)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尘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同元写处,月光如水照绍衣。

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

7、资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三)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

2、以实代虚;

3、以奇代凡;

4、以事代情。

(四)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五)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

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夸张

(一)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二)种类: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三)夸张的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四)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下面运用的夸张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例如: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辞格的综合运用

辞格综合运用时有三种情况:

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比喻、引用兼用。

2.联用---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先引用、再排比、后拟人联用。

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例如: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泰山极顶》)排比中套用反问、比喻、拟人、夸张。

比 拟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

一、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变成人。例如:

(1)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呢。(斯妤<<北海的早晨>>)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

(3)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二、拟物

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翅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例如:

(4)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 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5)坦克后面,”老虎团“的士兵嗷叫着冲了过来。(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

(6)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语 汇 修 辞

语汇修辞主要指从同义词的意义、色彩、声音方面,对同义词语的选择。例如:

(1)原句: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

改句: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2)原句:这座铜钟就在柏树底下,矗立在地上,有两人高。伸拳一敲,嗡嗡的响,伸直臂膀

一撞,纹丝儿不动。

改句:这座铜钟就在柏树底下,戳在地上有两人高。伸手一敲,嗡嗡的响,伸开臂膀一撞,纹丝儿不动。(梁斌<<红旗谱>>)

(3)原句: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

改句: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鲁迅<<藤野先生>>)

(4)洋先生不准他革命,他再没有别的路;从此决不能望有白盔甲的人来叫他,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了。(鲁迅《阿Q正传》)

(5)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郁达夫《故都的秋》)

(6)(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茅盾<<白杨礼赞>>)

试比较:

(7)爷爷老了,下肢也不得力,轻易不上山吹柴了。(书面语词)

(8)爷爷老了,下腿也不得力,轻易不上山吹柴了。(口语词)

句 子 修 辞

句子修辞主要指对句子的组织和对句式的选择。它主要包括:

一、整句和散句的组织

整句就是把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一组句子整齐地排列在一起;相反,散句则是把结构不一致的各种各样的句子交错地排列在一起。整句形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贯通,能够把内容表达得鲜明集中,有利于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散句则不拘一格,自由活泼,富于变化,能产生明快、生动的表达效果。例如:

(1)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句中运用了三组整句)

(2)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句中用了三组整句)

语音修辞

俗话说”看人看心,听话听音“。好的语言,从声音上说,总是念着上口。听着悦耳,抑扬顿挫、回环婉转,给人以美的享受。如《老残游记》中王小玉说书,使人听了”好像吃了人参果,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慰贴“。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以取得语言的音乐美。它大体包括音节的配合、声调的协调和押韵的和谐。

一、音节的配合

所谓音节的配合,就是指在使用语言时,根据表达需要恰当选用不同音节的词或者短语,以使音节匀称整齐,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

(1)看来很平凡的一块田地,实际上都有极不平凡的经历。在一百几十万年间,人类在这上面追逐着野兽,放牧着牛羊,捡拾着野果,播种着庄稼。(秦牧《土地》)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随时变换调子。(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上面例(1)中的”捡拾“如换为”捡“,”播种“如换为”种";例(2)中的四个单音节词随便更换一个为双音节词,就不再有匀称整齐的效果。

为了使音节匀称整齐,增强语言的声音美,还可利用叠音词。例如: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2)苏州网狮园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3)杭州西湖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第三篇:比喻教案

作文教案:修辞格---比喻

谷灵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比喻的概念、结构、类型、作用。能力与方法: 学会在文章与生活中运用比喻辞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丰富的联想、学会发现美、享受美与创造美。教学重点:了解比喻的结构及类型。

教学难点:学会区分非比喻句的“像”字句。

课时:1

一、导入:钱钟书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擅长。这句话可以这样来理解,在写作实践中,谁要是擅长用比喻,谁就掌握了写作的主动权。孔子说:言之无文,行尔而不远。一篇文章如果主题深刻、构思巧妙,但语言乏味,势必会减少作品的艺术魅力。我们可以用巧用比喻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二、第一板块:

1用例句引出比喻概念。

2什么是比喻或称譬喻。

俗称打比方。是一种通过联想将两个本质上不同的事物由某一相似性特点而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辞格。

3做练习加深印象ppt展示。

4比喻的作用:

a生动具体b俗易懂c使文章有文采 1比喻的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2例句引出比喻的结构

a微风中的柳条就像少女动人的秀发,轻柔飘逸。b清澈见底的小溪仿佛一条玉带镶嵌在碧绿的草滩上

3做练习找出句子的本体、比喻词、喻体。4例句练习ppt展示。

5比喻的四个构成要素: A. 本体:表达对象。B. 喻体:用来作比的事物 C. 喻词:表示“相似“的词语 D. 喻解:即“相似点”

6做练习巩固知识ppt 1:那一片草地犹如一条绿色的长毯,在我家门前铺展开来。2: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

三、第二板块:

1根据构成方式,比喻分成三类 明喻、暗喻、借喻

2.例句引出明喻ppt展示

a微风中的柳条就像少女动人的秀发,轻柔飘逸。b清澈见底的小溪仿佛一条玉带镶嵌在碧绿的草滩 例句检查情况ppt展示。

3明喻:“甲像乙”

本体《甲 》喻体《乙》喻词《像》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如、如同、仿佛、宛然、宛如、。似的、、、一样。一般

4、暗喻:“甲是乙”

喻词用:是、成为、变成。等

5要求学生找暗喻三要素:

a梅雨亭立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成了一只展翅欲飞的苍鹰 b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四、第三板块 分清明喻和暗喻。

1让学生辨别明、暗喻。

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绿山水画。b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c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d日子是一双筷子,夹着酸甜苦辣的生活。

2由思考例句引出借喻 例句:

a穿过一丛密密的丛林,眼前顿时出现了一副别致的水彩画 b看到德国士兵来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光了

3借喻分析

借喻可以不出现比喻词: 例: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希望的肥皂泡已经破灭。

3、借喻:“乙代甲”(不出现本体和喻词)

例:

小猫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

4、根据ppt上出现的图片练习写比喻句。

五、第三板块

1区分非比喻的五种“像”字句。第一、表比较 第二、表举例 第三、表猜测 第四、表联想

第五、表说明(例句ppt上展示)

2总结

比喻—譬喻、打比方

作用:生动具体、通俗易懂。比喻的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比喻三类:明喻、暗喻、借喻。明喻(像)暗喻(是)借喻无喻词 分清非比喻句的五种“像”字句。表:比较、举例、猜测、联想、说明。

3布置作业:“这个夏天的故事”写一篇300字的短文,要求文中不少于五处比喻句。

第四篇:儿童诗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运用

儿童诗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运用

教学目标:

1、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2、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3、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在纽约一条繁华的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有一天,一个诗人路过乞丐的身旁,乞丐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改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乞丐又碰到诗人,便很奇怪地问:“你究竟给我写了什么呢?”那诗人笑笑,念出了牌子上所写的句子:“春天快要来了,可我却看不到它。”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示吗?

同样一个乞丐,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着完全不同的效果。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句的力量,正是这诗意的语言:“春天快要来了,可我却看不到它"让人们对乞丐产生了更多的同情。

3、小结: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儿童诗则是诗歌王国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是诗歌王国里的小精灵,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儿童诗的世界,去亲近亲近这个小精灵,学写儿童诗。(板书课题)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过渡: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下面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语文书,翻到108页,自由读读《致老鼠》和《爸爸的鼾声》这两首诗。

1、指名读,谁愿意来读读这首儿童诗(一生读)请你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同学们,听了她的朗读,你发现儿童诗和一般文章在朗读和写的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样呢?(是的,儿童诗是一句一行的,文章是一段一段的,儿童诗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2、那就让我们女同学一起来读读这首琅琅上口的儿童诗吧。(女生齐读)读了这首儿童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请你用一个词来说说。(对,老师跟你们有同感,这首儿童诗充满了情趣。板书——充满情趣)

3、诗中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是呀,可爱、懒惰、偷偷摸摸,这些都是老鼠的特点,诗人就是抓住了老鼠的这些特点,把它当作人来写,写得非常有趣。)

4、这就是儿童诗的魅力,那么有趣,读起来那么琅琅上口。还想再读读其他的儿童诗吗?请你再自由地读读《爸爸的鼾声》,(生自由读)

5、老师请男同学一起来读这首诗。你觉得这首诗中最有趣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会把鼾声与火车联系起来呢?

6、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7、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预设:我知道写诗并不是那么神奇的事,我们也可以学着写。写诗就是写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8、、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去搜集自己喜欢的诗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诗歌吧!(请生读)

师:读了课文中的两首诗,再加上刚刚我们一起交流的。我们不难发现儿童诗有一些特点:(点击课件)

儿童诗的特点:

1、诗是分行写的,每行都很短。

2、经常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

3、诗读起来常常琅琅上口,有时很押韵。

4、诗必须有丰富的想象。

5、诗能把平凡的事物变得活泼、有趣、动人。

4、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儿童诗。

三、想象训练,循序渐进

师:儿童诗也是一个孩子,他会哭,会笑,有时安静,有时胡闹。他是谁家的孩子呢?他的父母叫“想象”!在写诗之前我们先来一个想象力大考验吧!(点击课件:想象力训练营)第一关:补充句子:打开窗,让鲜艳的花瓣吹进来 让翠绿的树叶飘进来 让珍贵的鸟儿飞进来

让<

>的<

>进来。预设: 让活泼的青蛙跳进来 让缤纷的彩虹跨进来 让淘气的星星跑进来 让调皮的阳光躲进来 让袅袅的轻烟飘进来 让温暖的笑容飞进来 让丰富的知识渗进来

„„ 第二关:补充片段《我问》 我问美丽的鲜花,怎样才能芳香醉人? 鲜花轻轻地回答: 敞开自己的心 „„

四.尝试创作,步入诗意

1、在刚才的训练中,我们的想象多了一些夸张,添了一些童趣,诗的意境就更浓了,听着同学们充满想象的表达,我觉得你们全是一个个小诗人,想不想自己动笔写一首儿童诗,当一回真正的小诗人?

2、现在就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老师在大屏幕上给出的参考主题从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自由创作,把你的奇思妙想写下来,也可以根据课件的背景图片想象作诗或自己拟题创作均可。课件出示老师给出的参考主题,并播放轻柔的音乐: 夕阳

落叶

星期天

假如

小猫

分数

童年

老师的眼睛

蝴蝶和小花

风是个自由的孩子

„„

3、自由创作。

4、边展示,边交流,边评改。

五、诗意绕梁

今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颗纯真的心,拥抱童诗。尽管我们的小诗还显得稚嫩,还有许多不完美,但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播下了诗的种子!最后,送给你们一首诗《我希望》作为本课的结束。

我希望/我可爱的孩子们/穿越习题的封锁线/来到童心湖畔/看风车旋转/听鸟儿歌唱/追寻青草叶上滚落的露珠/吮吸草根泥土的芬芳//我希望/领着你们这群小脚丫/在夕阳的牛铃声里/在嬉戏的小树林旁/一起观察古木新芽/一起奇思追云揽月/一起为梦想插上金色的翅膀/

第五篇:比喻的作用和运用原则

比喻的作用和运用原则

一、修辞作用

(一)用来刻画人物或事物的形象,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运用这类比喻时,大多着眼于主、客体之间外部形态上的相似。如: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二)用来说明事理。运用这类比喻,大多着重于主、客体内部性质上的联系。如:(文章)太做不行,但不做,却又不行。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未免太毛糙,总得刨光它一下才好。但如全体雕花,中间挖空,却又坐不下来,也不成其为凳子了。

二、运用原则

(一)要贴切:一方面是指客体与主体之间确有共同之点——或者某方面的外部特征、形态类似,或者某一内部特征相仿;另一方面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情味、色彩必须协调。违背了以上的原则,就是不恰当的比喻,比如:(1)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娇小的姑娘,胖乎乎的、圆圆的脸庞,一头秀发瀑布似的向后梳着。听说采访她,得满脸通红。(2)机器隆隆响着/含着我心跳的韵律/像一首动人的催眠曲

(二)注意创新。那些招之即来的比喻,往往也是最缺乏光彩的。只有那些生动贴切、想象新奇,发人所未发,给人以联想的比喻,才是成功的、有表现力的,如:工人们背后议论:“新来的赵厂长,这人——不赖!”王栓说:“敢是!这人心里没假。他的心是一块阳泉炭,划根火柴就能点着,烧完了是一堆白灰。”

但是,如果故意标新立异,也常常造成比拟不伦,弄巧成拙,下面就是这样的例子:(1)呵,沙漠中的绿洲啊,你静静地安卧着,犹如绿色的梦永远把你笼罩。(2)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顿时好像爆炸了一颗原子弹。以令人难以想象也无法理解的现象作喻体,也就丧失了比喻的意义。

(三)要通俗、形象。一般地说,总是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生疏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来比喻深奥的道理,下面的例子,就违反了这一原则:(1)明净的末名湖犹如一面照妖镜。(2)红的、绿的、黄的,像黑夜中猫头鹰的眼睛。(3)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严密,就像神经节和神经网的关系一样。

[区辨]“像”、“仿佛”、“似的”的非比性 有“像”、“仿佛”、“似的”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如以下的几种情况:

(1)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小玲长得像她妈妈。

(2)单纯的想象。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的过去。(3)表示猜度的句子。我觉得这人好像面熟。

(4)表示举例。这样的事情很多,像……

比喻分类

比喻在辞格上分为三个类型:明喻、暗喻(又称隐喻)和借喻。明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等。例子: 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隐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例子: 母亲啊!你(本体)是 荷叶(喻体),我(本体)是 红莲(喻体)。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本体)都成了水墨山水(喻体)。(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借喻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例子: 天上张著灰色的幔(喻体)。(「灰色的幔」是喻体。本体是「黑云」,但不写出来。)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比喻句类型中有没有那么这个词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不可和童话弄混。(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并非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拟人句的运用形式(1)把动物拟人化。(2)把植物拟人化。(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下载作文教案——如何运用比喻(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文教案——如何运用比喻(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修辞-比喻(教案)

    “比喻”的运用(一)教学目标: 1.通过例句解析,知识讲解,能够准确辨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2.通过比较赏析,了解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能总结出精妙比喻的特点; 3.通过练笔,学会......

    修辞手法 比喻教案

    案例展示(一)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学期修辞——比喻 授课教师:贺智斌(北京延庆县第四中学,中学高级) 【说课】 一、课程说明: 修辞方法,单就这个知识点来讲,无论从......

    ·比喻的修辞作用和运用原则

    ·比喻的修辞作用和运用原则一、修辞作用 (一)用来刻画人物或事物的形象,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运用这类比喻时,大多着眼于主、客体之间外部形态上的相似。如:他......

    比喻性作文写作教案

    比喻性作文审题教案 (淄川区教研室 田福深) ●课前五分钟: 一、名句填空(检查《国学诵读》的部分名句) 二、成语理解及应用(从《国学诵读》部分篇章中积累) ●文章赏析: 1、赏析作文......

    比喻推理及其在写作中的运用

    作为推理形式的比喻并非今天才有,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已出现。惠施在答复梁王所问时曾说:“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公孙龙子的《迹府》篇......

    比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比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化学的概念、原理有些很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人的肉眼无法看到;有些物质的性质也是人们不熟......

    ·比喻[定稿]

    ww w.5 Y k j.CoM文章 来源·比喻(一)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二)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

    比喻

    雪飘如絮 细雨如烟碧空如洗 暴雨如注 挥金如土 疾走如飞 一见如故安若泰山 傍若无人 背若芒刺 辨若悬河 炳若观火 炳若日星 灿若繁星差若天渊 齿若编贝 蠢若木鸡 呆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