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学年高一政治教案:综合探究《提高效率 维护公平》(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综合探究: 讲求效率 维护公平
【探究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辩论、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形式,既反思自我,又反思他人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加深对“效率与公平”这一问题的理解,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做到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统一。提高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探究活动建议】
1、分两组分别收集分配中讲求效率的表现与维护公平的表现
2、分两组分别讨论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的意义
3、在分组的基础上,分正反方展开辩论
(正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维护公平。反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讲求效率)
【课时安排】1课时。
【探究活动形式】讨论、辩论、提供合理化建议 【探究活动步骤】 导入:
教师讲授《和尚分馒头》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好多老和尚和小和尚,他们当然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平时,庙里和尚们吃的东西都是每天从山下运过来的,可是有一天,天公不作美,刮起了台风,下起了暴雨,山路堵了,粮食运不上来了,和尚们可愁死了,念经都没力气了。
这时庙里的方丈出来说话了:“和尚们,莫慌张,大家打起精神来,现在庙里还有20个馒头,我们这里有20个人,本来可以一个人分一个的,但是为了照顾老和尚,就让老和尚一个人分3个,小和尚三个人分1个,这样刚好分完。”方丈刚说完,下面就议论开了,当然,小和尚也有不高兴的。大家在心里数着、算着,这样是刚好吗?不久,热气腾腾的馒头端上来了,大家照老方丈的指示做了,老和尚一个人分3个,小和尚三个人分1个,小和尚真可怜,可也没办法呀,有总比没有好呀。
问题;你人认为这样分配合理吗?为什么不合理
学生:不公平,要就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小和尚干活就没了劲头。教师总结:我们凡是要讲求效率,维护公平(板书)【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手工竞赛:每组六人、十张纸,时间3分钟,在规定时间内叠的纸鹤多组为胜。【探究问题】
教师:现在同学们手工做完了,加入你是收购这些手工艺品的商人,哪么请同学们拟定自己的收购计划。
学生:分组讨论,拟定自己的收购计划。【计划展示】
方式一:不论数量和质量,平均每组给5元。方式二:计数给钱,每只纸鹤给2元。
方式三:数量质量相结合,叠的好的每只纸鹤给4元,其它2元。方式四:叠的好的每只纸鹤给100元,其他2元。教师:请同学们评价上面的收购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收购方案并阐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总结:方式一:平均主义;方式二:虽然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可是没有考虑到质量,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实质也是一种平均主义;方式三:即注重了效率,有体现了公平;方式四:收入差距拉得太大,不公平。
【问题探讨】
1、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学生:阅读课文,归纳问题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公平:在经济学中,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分配的相对平等。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活动探究】
(一)讨论(15分钟):两则招聘启事 招聘启事1 A公司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某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工资待遇:30元/天
招聘启事2 B公司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某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工资待遇:底薪15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20元佣金
思考:(1)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那种分配方式。为什么?(2)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公司工作?为什么?
(3)假如你选择在B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了解了以下情况:一套学习软件市场价是600元,而包括各方面的成本总共才200元,而从200元转化为600元的过程绝大部分是通过推销员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但是B公司的老板却轻而易举就获取净利润400元,你辛辛苦苦推销一套软件才获得20元的佣金,老板的收益是你的20倍。你愿意干下去吗?说说你的理由。
(4)请你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谈谈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课堂探究】 奖学金的分配
假定学校奖励本班一笔奖学金,请同学以组为单位,依据“效率与公平”原则,为班主任设计一个合理的分配方案
学生:分组拟定合理的分配方案,注意方案要体现“讲求效率,维护公平”的原则。【辩论】(27分钟)
1.辩题:“在当代中国,收入分配中讲求效率与维护公平何者更为重要?” 正方:在当代中国,收入分配中讲求效率比维护公平更重要 反方:在当代中国,收入分配中维护公平比讲求效率更重要 2.辩论过程:
(1)教师简单介绍辩论队、辩手、辩题、规则。(2分钟)
(2)正方和反方一辩分别阐述基本观点。(4分钟)(3)自由辩论。(10分钟)
(5)观众同学继续就所支持的正方或反方加强本方观点;或者质问对方观点请求回答。(5分钟)
(6)正方和反方四辩分别总结陈词。(4分钟)3.辩论总结:
由观众同学评判胜负,教师总结发言,点评辩论会的总体情况。(2分钟)【感知历史】
感知我国在效率与公平认识上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民谣
上工敲破钟,干活磨洋工,一地一窝蜂,收工打冲锋,分粮兴冲冲。劳动多了你别喜,东西分配不由你,劳动少了不用愁,分配多少按人头 改革开放后: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十七大:更加注重公平【问题总结】
问题;怎样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一)从法律上、制度上努力营造一个维护公平的制度环境。
(二)完善分配制度,高度重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
(三)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制度。
(四)关心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布置作业】(3分钟)
就第一阶段所讨论的案例,作进一步引伸:假如,C公司也是一家软件公司,也要同时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同一学习软件。要求与A、B公司一样,不同的是待遇。C公司没有底薪,推销员每推销一套学习软件,可以获得40元佣金。此时,(1)如果你是老板,你更愿意选择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2)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选择哪家公司?为什么?
(3)如果你是同类公司D的老板,请你设计一套针对推销员的分配方案,要求比A、B、C三家的方案都更好体现效率与公平的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效益。
附:辩论赛主持词
“当今中国,个人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何者更为重要”辩论主持词
各位请安静下来,我们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今天参加本场比赛的两支队伍是:正方:女生代表队 反方:男生代表队
参加今天决赛的八名选手是:正方一辩郑丹丹同学,正方二辩张晓梅同学,正方三辩兰雅华同学,正方四辩姚丹丹同学。反方一辩许东同学,反方二辩王桂才同学,反方三辩陈思鹏同学,反方四辩钱健同学。
担任本场比赛裁判的是:除了辩手之外的各位同学!
本场比赛的辩题是“在当今中国,个人收入分配中讲求效率与维护公平何者更为重要”,正方的观点是:在当今中国,个人收入分配中讲求效率比维护公平更重要 反方的观点是:在当今中国,个人收入分配中维护公平比讲求效率更重要
本场比赛分为陈述观点、自由辩论、观众参与辩论、总结陈词四个阶段。观众参与辩论阶段为5分钟,观众可以向支持的一方补充阐述观点,也可以向反对的一方反驳观点或质问对方。
各位观众,现在双方辩手已经严阵以待,信心十足。今天,究竟谁将是最后的赢家,还要看每一位辩手的智慧和团队的合作。为使我们双方的队伍都能以一个最佳状态开始比赛,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给他们以鼓励。
首先请正方一辩阐述正方观点,时间是2分钟,请。
谢谢正方一辩的精彩发言,下面请反方一辩阐述反方观点,时间也是2分钟,请。
感谢反方一辩的发言,下面进入最精彩的自由辩论,双方各有5分钟时间,首先由正方发言。
谢谢,经过八名辩手精彩的自由辩论后,现在进入观众参与辩论阶段。请观众同学向所支持一方补充论证,或者向所反对的一方提出反驳观点或质疑。请观众继续陈述或提问。
现在进入总结陈词阶段,首先请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2分钟,请。感谢反方四辩的精彩陈词,下面请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也是2分钟,请。
感谢正方四辩的精彩陈词。到这里,本场比赛就告一段落了。现在,请全体观众同学评判本场比赛的冠军。赞同正方获胜的请举手„„赞同反方获胜的请举手„„,通过大家的民主评判,本场比赛正/反方获胜!请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本场比赛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
第二篇:高一政治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复习题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综合探究:讲求效率 维护公平
明确目标
1、社会是效率、什么是公平?
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3、如何做到讲求效率维护公平立足基础
一、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______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指______的______和______的增加。
2、广义的公平涉及______、______、______等各个领域,我们这里所学的公平主要是指______公平。
3、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______,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______。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____,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______。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______、______”的原则。
6、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______,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_____。
7、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反对______,又要防止______;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______;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______和______。
8、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必须正确处理______注重效率与______注重公平的关系。
9、国家在再分配过程中,要提高______的收入水平,调节______,取缔______。
解疑释疑
1、重难点分析
①、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本课所讲的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公平指的是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公平不是绝对的平均。②、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二者既对立,又统一。首先,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中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两者是对立的.其次,两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感悟经典]
“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意味着在我国()①每一企业都要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
②个人收入分配要引入竞争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两极分化 ③个人收入分配要贯彻公平原则,但应服从效率的需要,要有利于提高效率 ④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收入不同是正常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法探究:按劳分配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但是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所以①项错误。我国的分配制度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收入要有差距,但是要防止两极分化,所以②正确。公平是效率的保障,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所以③正确。在国有企业中由于各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同,收益也不相同,所以,各企业的职工收入不相同是正常的,所以④正确。答案:C。
检测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据此回答1——3题
1、效率优先,实质是()A.发展生产力优先
B.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
D.资源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2、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是因为
⑴、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⑵、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相对缺乏
⑶、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⑷、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⑴⑵⑶
B.⑵⑶
C.⑴⑶⑷
D.⑴⑵⑶⑷
3、兼顾公平,是指()
A.社会要消除收入差距
B.实行平均主义,消除差别
C.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D.社会收入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4、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正确理解是: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困 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没有公平的效率只能导致贫富分化 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④既要实现“部分先富”,又要最终走向“共富” 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既是一对矛盾,又具有一致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据此回答5-6题
5、我们现在来看孔子的话,错误主要在于()A、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B、违背了平等互利原则 C、违背了效率优先原则
D、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
6、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益的启示是()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
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
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之一,2003年8月1日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据此回答7~8题。
7.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体现了
A.按劳分配原则
B.效率优先原则 C.兼顾公平原则
D.城市美化原则 8.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必须做到 ①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体系
④完善财政分配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9、中共十七大指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⑴、应怎样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⑵、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0、辨析题:有人说:“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可以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分配公平,但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不可避免形成两极分化。”请你就此观点发表评论。
检测反馈答案
(一)、单选
1、A
2、D
3、C
4、D
5、C
6、C
7、C
8、A
(二)、非选择题
9、答:⑴、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公平。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实现权利和利益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⑵.①、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国家要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10、辨析
答:(1)题中认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可以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分配公平”是对的,但认为“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错误的。在社会主义社会,调节个人收入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所谓兼顾公平,就是说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意在使分配的结果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所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并不是否定个人能力和效率的差异以及贡献的大小而搞平均主义。相反,我们认为,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就是说,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2)题中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正确的,但认为这样做“不可避免形成两极分化”则是不科学的。新形势下,效率优先原则的提出使得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但我们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悬殊,鼓励先富帮后富,所以不会形成两极分化,而是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第三篇:【政治】2.4《综合探究_求真务实_与时俱进》精品教案(新人教必修四)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一、综合探究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综合探究主要有三个意图。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三个探究路径,通过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对求真务实原则的论述,引导学生理解求真务实的哲学依据,即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能够认识世界,并在意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磐、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四个探究路径,主要引用《国语》《论语》及《易传》语句,引导学生理解与时俱进体现的哲理,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4.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三、补充资源
我国蓬勃发展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客观实际,要求我们在保持宪法稳定的基础上,继续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宪法的有关规定。20多年来,依照法定程序,现行宪法曾先后经历了4次修改: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别对宪法部分内容作了修改。
1988年修宪:为“私营经济”正名。其中,在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上个世纪80年代,中 140
国正在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在一些地区,私营经济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有生力量。如何确定私营企业的性质,让它在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变化了的社会实践向法律界提出问题。此次修宪,明确规定了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肯定了它的积极作用,对推动其进一步健康发展无疑具有巨大影响。
1993年修宪:为“富强”奋斗。第二个宪法修正案由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在多达九项的修改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国家根本任务表述的改变。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被明确写入。在此大背景下,宪法规定,这个国家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的奋斗目标,则由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两个字的增加、两个词顺序的变化,看似微小,却深意可见。在这次修宪中,另一个大动作更加引人注目,即“市场经济”一词的入宪、“计划经济”一词的淡出。修正案将原来“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等内容,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等等。此前一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次修宪,继“私营经济”之后再为“市场经济”正名,明确表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变革进一步深化。
1999年修宪:为“法治”鼓与呼。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涉及六项内容的第三个宪法修正案。文本中增加的四个字,在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这四个字就是:“依法治国”。修改后的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人宪,“法治”成为国家意志,此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外,在1993年的基础上,新文本又有进一步推进,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障——它指出,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此规定,在初级阶段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写入国家根本任务,并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2004年修宪:“三个代表”成为国家指导思想;私有财产保护力度加大;非公经济地位获得提高;更加明确地表明“保障人权”;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扩大;“政治文明”首次被建议入宪;国家主席职权有所扩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国家目标。
2.讲真话要有“五气”
要敢讲并善讲真话,必须具有“五气”。一是要有勇气。一些同志不敢讲真话,是怕冒犯领导,官位难保。所以,鼓励干部讲真话,既要教育干部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破除私心杂念,敢于坚持真理,不怕得罪人;同时也创造一个领导肯听能听真话、听了真话之后不加以指责的良好政治氛围。二是要有正气。勇气来自正气,正气源于党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底无私天地宽,自然正气凛然;相反,党性不强,“屁股不净”,自然就心虚气短硬不起来,也就不敢理直气壮地讲真话。三是要有底气。勇气和正气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要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基础。什么叫真话?真话就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话,是真理。认
141
识真理不仅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不仅要了解全局和有关方针政策,善于用政策规定来佐证真话,同时还要经过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增强真话的说服力,否则就是“瞎冒泡”。四是要有锐气。许多同志并不害怕失去什么,也不乏发现和正确认识问题的能力,而是不愿意多管闲事,只求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信奉好人主义,说到底是缺乏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锐气。锐气能使真话显示出深刻性。五是要有大气。要讲出真话,必须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往桌上摆,或者纯粹为了个人的私事、小事,纠缠不休,没完没了,而是事关党和人民利益的大事、单位和部门的公事,这样的真话才不失为真,才能拿得出手、有分量,才会有人听。
(摘自:《解放日报》2004年12月17日)
3.“太空看长城”之争见证科学魅力
关于人类肉眼能否从太空看到长城的争论,自人类首次进入太空之日起就没有断过。2004年12月,中国科学家的一项实证研究为这次旷日持久的争论下了结论:人类无法用肉眼从太空看到长城。
“太空看长城”的争论暂时结束了,让人们久久回味的是科学家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科学自身散发的魅力。美国宇航员说,在特定条件下,如有一段适合观察的长城,在一个阳光斜照的季节,透过一片清澈透明的大气层,依据一个精心设计的航天轨道和观察程序等,用肉眼在太空看到长城“决非完全不可能”。尽管他开列的条件看似苛刻,但我们依然欣赏他作为科学家的严谨态度。
在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2003年10月飞人太空之后,世人没有忘记向中国的宇航员杨利伟求证:在太空是否看到了长城?杨利伟在返回地球后表示:“看到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但杨利伟没有因所谓“中国人的长城情结”而放弃实事求是。
中外科学家争论的出发点,并不是要维护或破除什么“长城情结”,与民族感情无关。他们都为了一个科学的真理在努力。其实,这正是科学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常说的科学探究精神,正是这种科学精神一直在鼓舞着科学家们作出勇敢的怀疑。科学探究的精神是推动科学活动的动力,是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的精神源泉,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种求知精神、一种求实精神、一种进取精神。
从太空能否看得见长城本身并不重要。如果认为长城是我们的骄傲,则无须非要证明在太空能用肉眼看到才感骄傲。最重要的是我们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不能丢,否则,就会丧失我们的科学怀疑能力和创造能力。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摘自:《时事报告》2005年第l期)
4.提低、扩中、保高——萧灼基开出理顺分配三“药方”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的一大社会难题。“关注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成为本次两会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委员开出了“药方”: 142
理顺分配关系,当前最主要的是要提低、扩中、保高。
萧灼基委员说,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主要是提高农民、农村贫困人口、城镇低保人口的收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离退休职工的最低离退休金标准;保护农民耕地,防止耕地转让费流失;严格控制农村各项收费项目,对农民和低收入者免征利息税,扩大农村贴息贷款的范围、额度和年限,对特殊困难户给予特殊补助。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中等收入阶层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二是提高知识阶层和专业人士的报酬;三是提高中低收入人员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队伍;四是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工资外劳务收入的所得税率;五是鼓励专业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条件下从事一定的技术开发,取得一定报酬。
萧灼基说,要提高低收入,保护高收入者的合法收入。一是扩大先富地区和先富人群,逐步从先富过渡到共富。二是允许和鼓励资本参加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结合。三是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初次分配中,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四是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只要合法,上不封预,这样有利于非公经济做强做大。五是保护合法的高消费,但要征收特别消费税。
(摘自:《人民日报》)2005年3月6日)
5.愚公也在换脑筋
山里人天天见到山,对山的看法却日新月异。过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比作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在是确切不过了。毛泽东的《愚公移山》曾经教育过整整两代人,鼓舞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排除万难,前赴后继。如今改革开放,我们面前仍然有诸多的困难和险阻。“愚公移山”的精神仍然需要发扬光大,这是确定无疑的。
然而,改革开放需要更新人们的“山地意识”。山里人爱山,却不再为山所囿,山,给人登高远眺之机遇。“愚公”也在换脑筋了。
中国地大物博,无数炎黄子孙引为骄傲。地大,包括秀丽之江山;物博,则含地上地下山上山底之万种生灵、矿藏。靠山可以吃山,为何不趁其利?山挡路可以迁居,还可以凿掘隧道通行。像九宫山,沉睡千年,一朝被开发利用,引无数中外游人纷至沓来,日进斗金,可视为金山银山。今天,人们对自己门前的大山的看法改变了,人们还巴不得有山在自己的门前。曾记得一个时期,“农业学大寨”、“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各地盲目大搞人造平原,其结果劳民伤财者居多。
昔日愚公实施移山之举,“智叟”曾在一旁看了发笑。今日愚公雄风依旧,但从实际出发,改变了规划。他不计前嫌,不再批驳智叟的观点,而是请其一班人登堂人室,待以茶水,智叟等人被愚公的诚意所感动,道出真言:你们父子数人,子子孙孙虽然没有穷尽,但未必人越多越好;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只顾挖山而忽视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环境保护,照此下去,不是“坐吃山空”吗?愚公诚恳地接受了大家的意见,充满信心地说:现在,有新的蓝图可循了!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就不再为山所困了。我们要充分利用山,开发山,保护山,变山为宝,这样,实现小康的理想就在眼前了。
(选自:《生活与哲学文选》红旗出版社)
143
6.求真务实勤政高效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改变会议方式,简化报告程序;改变决议内容,凝练文字表述;等等。
当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这个春天里召开时,一个个求真务实的变化,如新风扑面呈现在人们眼前。细节的变化与朴实的会风水乳交融,展示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的历程。
“会议的开法变了”。这是代表们拿到大会日程表时的新鲜感受。“取消发改委和财政部作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这两项原有程序,这是一种务实的做法”。人大代表的这种看法有相当的普遍性。
近年来,全国人大一直注重改进会风。本次大会前根据不少代表希望简化程序、改进会风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在研究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准备工作时,确定简化报告程序和报告决议内容。根据会议精神,一批旨在提高议政水平、提高议事效率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改进措施在各个层面全面展开。
——会期缩短了。
——欢迎代表的鼓号队、锣鼓队不见了。
——报道基层代表的图像、声音、版面增多了,反映不同意见,特别是中肯的批评意见受到重视。这些,仅仅是人代会上众多变化中的一小部分。为了减少扰民,在交通日益拥堵的情况下,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在大的路口,每次放行社会车辆时间不少于40秒钟,比去年增加10秒——这也就意味着在长安街这样的路面上,东西双向一次能多通行近60辆机动车。
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在大会期间开展了以展示共产党员风采,确保大会圆满成功为主题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实践活动,从大会动员准备到各项会务安排,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要求,以改进会风的实际行动作为检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务实高效,勤俭办公”是这次人代会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虽然只有8个字,但在这背后,是汗水,是心血,是沉甸甸的责任,是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改进:10多元一个的塑料文件夹代替了公文包;将代表证、就餐卡、报到卡合为“一卡通”,节约10多万元。
(摘自:《新华网》2005年3月13日)
7.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面临四大挑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严峻挑战。
(1)劳动力供给高峰的到来加剧了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持续的经济增长和人口计划生育控制,使得我国人口再生产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类型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类型的转变,人口在日增长率已经连续数年低于千分之十。然而,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其低速增长仍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大量预测表明,未来20年是中国人口数量增长和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16—59岁年龄组)由1990—1996年期间的61%~62%上升到1999年的63.2%。这种趋势将会持续到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直到老龄化进程抵消了数量增长效应,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才会趋于下降。
144
到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由2000年的8.61亿上升到10.04亿,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715万人。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测算,“十五”期间,每年解决城乡新增劳动力和现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城镇大约需要安排2200万~2300万人就业,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700万~800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了城市就业的压力。一方面,国民经济结构加速调整,使得一部分丧失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传统国有产业和部门不断萎缩,减少了对低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形成大量富余劳动力,这个过程无可避免地造成了部分城市职工处于结构性失业状态。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非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等使企业经营人员取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得了劳动用工自主权。随着企业自主权落实、企业改制加快和“减员增效”措施的推行,部分职工开始下岗,其中有的推向社会,构成失业群体。1998—2000年间,全国共新增下岗职工2032万人。
(3)推进城镇化需要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创造大量非农就业岗位。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工业化发展同步,城镇化水平非常滞后。2001年,我国工业化水平达到44.4%,而城镇化水平仅为37.7%,远远低于同等收入水平和工业化的国家。可以预见,未来20年内将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剔除人口增长因素,届时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左右,按照常态经济发展的城镇化水平测算,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大致接近60%。这样,城镇人口将从目前的大约4.6亿上升到8.3亿。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聚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地点和职业角色随之发生变换。
(4)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难以满足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25—6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全国为7.6年,美国为12.7年,日本为12.3年,英国为11.9年,德国为13.5年,如果考虑教育质量方面的差别,我国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另一方面,我国的职业和技能培训等方面事业发展严重不足,特别是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和技能培训方面落后。
(摘自:《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8.不求真务实的十种表现
(1)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认真学习理论,不用心汲取新知识,不深入思考新问题,思想上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工作上敷衍了事、庸碌无为。
(2)作风飘浮、工作不实,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满足于一般号召,抓工作浮光掠影,搞调研蜻蜒点水,身子沉不下去,对实际情况不甚了了。
(3)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顾现实条件,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违背科学的瞎指挥,导致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
(4)随心所欲、自搞一套,不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仅损害国家的全局利益,而且侵犯群众切身利益。
(5)心态浮躁、追名逐利,一事当前,总是算计个人得失,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 145
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脱离群众,劳民伤财。
(6)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蒙蔽群众,欺骗上级。
(7)明哲保身、患得患失,在原则问题上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处世哲学,不开展批评,不让人批评,甚至压制批评。
(8)贪图享受、奢侈浪费,追求低级趣味,热衷于个人享乐,大吃大喝,大手大脚,铺张浪费。
(9)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干工作不是先考虑群众利益,而是先考虑小团体、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侵害群众利益,甚至中饱私囊。
(10)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群众的安危冷暖漠不关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肆意欺压群众。
第四篇:高一政治 第二单元教案:6.2《股票、债券和保险》新人教必修1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6.2 股票、债券和保险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2、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概括出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出建设性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股票、债券、保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除了商业银行提供的储蓄存款外,还有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供人们选择。本节我们要学习这些投资选择的有关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股票
1、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教材53页材料材料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展示了股票投资的两个镜头,根据上述实例,结合你对股票市场的所见所闻,谈谈对股票投资的认识。思考股票投资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发行股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购买股票是居民投资的一种选择。股票投资能获得较高收益,但也有很高的风险。
2、流通性是股票的生命力所在
购买了公司的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东,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投资,但是,股票是可以流通的,股东可以将股票转卖给第三者。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同意,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这使股票充满了活力。
3、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教师活动:从教材展示的两个镜头中我们看到,股票投资有非常高的收入,同时,也存在赔本的风险。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和红利收入,这是从公司取得的利润中定期获得的一部分分配收入;二是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这种收入有时很高。
公司的经营有好有坏,盈利了能获得股息和分红,股票价格也会上涨,股民就会获得很高的收益,但是,一旦公司经营不好,亏损了甚至破产倒闭了,股票价格也会大幅下降,股民不但不能获得收益,反而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同在。
4、股票对经济建设的作用、意义
教师总结:请同学们思考,发展股票市场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可以把居民手中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经济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为企业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二、债券
1、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师点评: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一般来说,债券主要有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偿还方式等项目组成。(可找一张国库券和其他债券,向学生展示)
2、债券的种类
教师引导:同学们知道我国发行过什么债券?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根据发行者不同,目前我国的债券主要有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1)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为重大建设项目、特殊经济政策、战争等筹集资金。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国债有没有风险?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任何投资活动都有风险,国债也有风险,只不过它以国家税收作保证,风险较低,但是,它的收益也较低,一般来说,高于银行存款收益,低于其他投资收益。
(2)金融债券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金融债券与国债相比较,其风险与收益情况如何?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金融债券风险高于国债,但收益也高于国债。因为国债以国家税收作保证,其信用高于银行等金融机构。
(3)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企业债券与国债、金融债券相比较,其风险与收益情况如何?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企业债券风险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但收益也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因为企业主要以自身经营利润作保证,企业债券的风险与企业经营状况直接相关。一旦企业经营状况不好,连续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就可能无力支付本息。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有什么异同?对投资者认识它们有什么规律可寻?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总结,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发行者不同,偿还本息的来源不同,受益多少不同,风险大小不同;都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到期还本付息;一般来说,风险越大,受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
三、保险
教师活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自然的、人为的,财产的、人身的等等。某种风险一旦发生,就会给个人、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与风险相对应,产生了保险业,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和我们的表现。
1、保险的含义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合同约定的可能出现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约定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教师点评:通过购买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当没有保险事故发生时,投保人的投资没有回报,当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的赔偿就是就是投保人投资的回报。
2、保险机构与保险类型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当地有哪些保险公司?它们开展哪些保险项目?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总结,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等。
从大的方面说,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
教师活动:想一想,我们学生参加的保险是什么类型的保险?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人身保险。
教师活动:订立保险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是: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近几年,国内保险市场出现了分红保险等新种类,分红保险在具备正常的保障功能外,还可以从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中分到一部分盈余,能吸引更多的人积极参加保险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的种类会越来越多,保险的功能也会越来越全,参加保险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知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了解了它们利弊、功能,为我们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合理安排手中的闲散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对股票、债券的理解不正确地是()A. 它们是筹资者向投资者出具的投资凭证或债务凭证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B. 发行股票、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行为 C. 购买股票、债券是一种投资行为 D. 购买股票、债券是一种盈利行为 答案:D [例2] 下列不属于股票投资收入的是()
A.股票本金 B.股息 C.红利 D.股价上涨差额 答案:A [例3]企业债券与金融债券的不同在于()
A.它是一种债务凭证 B.它有较大风险,安全性小 C.它以企业的经营利润作保证 D.它到期还本付息 答案:C [例4] 下列对保险的认识正确地是()
A、它可以为投保人转移风险 B、它可以使投保人免受风险
C、保险机构的盈利没有保障 D、保险公司是社会公益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 答案 A ★课余作业
假如你家里有10万元闲置资金,请你根据家庭实际,设计一套你最中意的投资方案。★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投资活动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高一政治 第二单元教案:5.2《新时代的劳动者》新人教必修1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5.2 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深切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教学重点
1、就业是民生之本
2、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教学方法
本框教学应注意加强事例论证,可选用最新的相关经济报道、引用鲜活的数据证明教学内容。生动的事例会吸引学生,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时引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帮助学生认识怎样做才是新时代需要的劳动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上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去创办公司以及如何去经营好公司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当然,不论企业的发展,还是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因此,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
(二)进行新课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劳动和就业(1)劳动光荣
教师活动:人类的财富,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劳动是决定性力量。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广大劳动者在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从事着不同的具体活动。虽然分工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光荣属于劳动者。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一组数据:2004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请问:对上述材料你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反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比较大。
教师总结: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比较多,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并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这些就导致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当然,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人们实施就业和再就业。
(2)我国的就业形势(3)就业的意义
教师提问:既然我国的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大家为什么要去积极就业?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教师点评: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教师活动:承接上面问题的回答,以及对我国就业形势的认识,大家认为,应该怎么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择业就业观?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要解决就业问题,首先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源,其次,需要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人们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为人们的就业和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作为劳动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首先,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这样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其次,要树立竞争就业观。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的竞争中,只有劳动技能高、敬业精神强的人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去应对竞争。
再次,树立职业平等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财富的创造者,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所以职业虽有行业差别,但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师活动:播放电视系列片:当代工人的典型——许振超
许振超是青岛港桥吊队队长,是一名基层的产业工人,原来只有初中文化,从事港口装卸一线作业30多年,他结合本职工作自修了大学机电专业所有课程,掌握了需要大学毕业科班出身才能驾驭的当代最先进的桥吊操作和修理技术,并带领桥吊队连续创造出世界领先的装卸效率。他善于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攻关,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探索知识,运用知识,达到了出色的效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人们钦佩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更钦佩他对于知识和学习抱有坚定的信念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却不能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却不能不学习”。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期产业工人对知识的态度和认知,看到了知识的强大力量。
最后,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教师活动:展示《劳动法》文本实物,指出这部法律正式实施于1995年1月1日。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长期缺乏劳动基本法律的落后状态从此结束,并开始逐步走向建立完整的劳动法律体系的新居面。劳动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请问:大家了解的劳动者有那些权利?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并积极讨论,自由发言(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等权利。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有关案例:有的下岗职工因急于找工作,在签订再就业劳动合同时委曲求全,没有按照劳动法的要求签约,任人摆布,吃亏上当。有的只是在口头上就劳动中的权利与义务达成协议,没有签订合同。以至于付出大量的劳动而得不到劳动报酬。针对上述案例,请同学们考虑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针对上述案例,我们应该看到,劳动者要享有权利,首先要以履行义务为前提。其次,要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利受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总之,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也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课堂总结、点评
(四)实例探究
就业是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发展的基本途径,是绝大多数群众谋生的惟一手段。只有扩大就业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减少失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只有人民充分就业、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据此回答1-2题[例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从6个方面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工作和职业转换能力,促使他们尽快地实现就业、再就业和稳定就业,这将有利于保障和实现劳动者的()
A. 享受社会保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平等就业的权利 C. 取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D.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答案:B [例2]劳动者也应该认识到,在市场竞争中,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就业机会多,即树立()A. 自主择业观 B. 职业平等观 C. 竞争就业观 D. 多种方式就业观 答案:C [例3]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由于部分农民工劳动合同意识不强,工资被拖欠、克扣,劳动安全不能得到切实保障的现象屡有发生。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材料表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A.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 B.是促进劳动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C.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需要 D.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答案:D ★课余作业
某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大,在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厂长强行让部分职工延长劳动时间,每天加时工作,星期天也照常上班,不让休息。到月底,部分职工全月累计加班加点高达120小时,也不发加班工资。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你认为该厂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2)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该厂的做法侵害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3)这些工人应当怎么办?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劳动者的权利和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等问题,与大家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将市场经济中的一些理论知识潜移默化的给学生。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