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学小实验教案
热学小实验
实验一:瓶内吹气球
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
操作:
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
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
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
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实验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流程:
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说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实验三:会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
操作:
1.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讲解:
1.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
实验四:会吃鸡蛋的瓶子
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
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熟蛋剥去蛋壳。
2、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讲解:
1、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
2、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
创造:当瓶子中气体的压力大于瓶子外面的压力时,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五:瓶子瘪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
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
操作:
1.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讲解:
1.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
2.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创造:
如果瓶子里气体的压力比瓶子外空气的压力大,瓶子会变成生么样子?
第二篇:模拟试题-热学实验证伪
实验证伪
36-1.小刚在家中照镜子发现,离镜子远些的物体的像看起来较小,离镜子近些的物体的像看起来较大,由此他认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刚的结论是不正确的。(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2)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36-2.在探究大气压是否存在的实验中,李老师用一次性纸杯装满水,用硬纸板盖住杯口,倒置过来,如图24所示。发现硬纸板不掉,水也不从杯中流出。李老师解释:硬纸板不掉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可是小娅同学认为,纸板不掉是因为水粘住了纸板的缘故。你能否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可补充辅助工具)来消除这种疑问,请简述实验过程。(3分)
36-3.请你利用一支激光笔和一个固定在教室中的大屏幕,再添加一件身边常见的物品,用............对比的方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要注意安全并具有可操作性)
(1)添加的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3)分析与结论:
35.小华照镜子时发现,当他离镜子较近时看到镜子里的像大些,离镜子较远时看到镜子里的像小些。小华得出结论:物体在平面镜里成像的大小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华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
(2)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1)添加的实验器材:可弯曲的吸管 „„(1分)
(2)实验方法:
①将打开的激光笔正对着直吸管的管口,并将吸管的另一管口对准大屏幕,观察大屏幕上是否出现亮斑;„„(1分)
②保持上述方法,只将吸管弯曲,观察大屏幕上是否出现亮斑。„„(1分)
(3)分析与结论:当打开的激光笔正对着直吸管的管口时,观察到大屏幕上出现亮斑;当吸管弯曲时,观察到大屏幕上没有出现亮斑,由此可知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6-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尽量排出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的热水中,看到塑料袋鼓起来了。小红认为是酒精汽化造成的,小阳则认为是塑料袋中未排尽的空气受热膨胀造成的。请你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小阳的认识是不对的。(3分)
36-2.小林用纸杯、塑料片和水做实验。他将纸杯装满水,用塑料片把杯口盖严,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另一只手抓住杯底,在空中将纸杯倒过来。移开按塑料片的手后,他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如图23所示。小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是由于塑料片被水粘住了,与大气压无关。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36-3.小明在家中照镜子发现,离镜子远些的物体的像看起来较小,离镜子近些的物体的像
看起来较大,由此他认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刚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
(2)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3分)
36-4.夏天,将一罐可乐从冰箱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过一会儿可乐罐的外表面上会出现一
些小水珠,李明认为这些小水珠是从可乐罐中渗出来的,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李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要求写出:(1)实验器材,(2)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3分)
36-1实验方法:将塑料袋挤瘪,尽量排出空气(1分)
排出空气后把口扎紧,放入盛有80℃的热水中(1分)
发现塑料袋鼓起来不多,由此说明小阳的认识是不对的。(1分)
36-2先用铁钉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孔。用手指堵住杯底的孔,将纸杯装满水后用塑料片将杯口盖严,用另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将纸杯倒置,移开按住塑料片的手,观察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然后,放开堵住孔的手指,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马上落下来。
36-3(1)实验器材: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平面薄玻璃板,火柴(1分)
(2)实验过程和现象:
①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蜡烛点燃,固定在平面玻璃前,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使之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1分)
② 再使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仍可使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从而证明小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1分)
(其他答案正确均可得分)
36-4(1)器材:天平、装有饮料的可乐罐、干布或毛巾(1分)
(2)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先用天平称出刚取出的可乐罐的质量m1,过一段时间后,用抹布把可乐罐外的水抹去,再用天平称出可乐罐的质量m2,如果m1=m2,则水不是从罐内渗出的,即李明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它意思表述均可)。(2分)
36-5.夏天扇扇子时感觉身体凉爽。李明认为这是扇扇子使人体周围空气的温降低了。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要求写出:(1)实验器材,(2)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分析。(3分)
(1)实验器材: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电扇(1分)。
(2)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分析:
拿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用电扇吹,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温度计周围空气的温度并没有降低(1分)。所以,扇扇子使人体周围空气的温降低了的说法是错误的(1分)。
34.小华照镜子时发现,当他离镜子较近时看到镜子里的像比离境子较远时看到镜子里的像大些。小华得出结论:物体在平面镜里成像的大小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华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
(2)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1)透明玻璃一块,固定透明玻璃的支架一个,大小相同的蜡烛两个,火柴。(1分)
(2)实验过程及现象:将透明玻璃板固定在支架上,再把透明玻璃板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把点燃蜡烛垂直桌面放在玻璃板前面适当位置,在透明玻璃板后面燃烧的蜡烛像的位置,垂直放置另一根未点燃的蜡烛,当它们重合时,未点燃的蜡烛好像也在燃烧,这说明蜡烛的像和蜡烛是等大的;把燃烧的蜡烛远离透明玻璃板一些,重复上述操作,又看到未点燃的蜡烛与燃烧的蜡烛像重合,这又说明蜡烛的像和蜡烛是等大的。通过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物体在平面镜里成像的大小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1)在实验室里,三个实验小组同学分别用各自的器材测得水的沸点为97℃、93℃、102℃;小文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这种猜想。
(2)小文发现有一支温度计上的刻度线不清晰,需要重新标识。写出他的实验操作步骤。
第三篇: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课题:设计“我的家庭小药箱" 执教:陈 妹
摘要:在“我的家庭小药箱”一节教学中,通过探究活动、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并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健康。关键词:家庭小药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的家庭小药箱”共2课时。第一课时介绍安全用药知识及配置家庭药箱。其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本课的教学设计应体现课程回归生活,知识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生活的教学思想。从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及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这四者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教师要
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家庭药箱配置的原则及配置药品的种类;阅读药品说明书;安全用药常识。”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安排了学生自己动手配置药箱、分析展示、交流体会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有事做,每个学生有话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常识;初步学会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及正确服药的基本常识;学会配置家庭药箱,初步学会管理家庭药箱。
2、过程与方法分析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配置家庭小药箱;收集家庭常用药的药品说明书,归纳总结安全用药的常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配置药箱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注健康的意识;养成定期整理药箱及良好的用药习惯。
三、教学过程
学生上课前需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整理自己的家庭药箱,自主完成配置家庭小药箱活动探究表格。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每组8~l0人,各组准备各类家庭常备药品,以供上课时使用。教师则为每组准备一个45×25×20cm的空置家庭小药箱,课堂教学均按小组围坐而展开。教学过表l调查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
1、设置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播放自制视频:有个l2岁的孩子晚上咳嗽,经检查咽喉红肿:该怎么办?学生通过帮助老师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认识到了家庭小药箱的重要性,教师由此引导出家庭小药箱的作用。同时提出“你们家里有家庭小药箱吗?都配备了哪些药品啊?”
2、分组汇报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共识教师帮助学生回顾课前布置的探究活动过程,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交流探究的收获和体会,并提出家庭药箱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小组成员合作、归 纳总结的能力。发现的问题如家庭小药箱到底应有怎样的药品、多少药品为好?药品的来源?如何安放等等?再通过小组交流,教师点拨,一一解决以上问题。
3、继续追问,小组讨论,集思广义那位孩子应服用哪些药物?如何服用?请各组快速找出老师的孩子可以服用的药品,并请说出选择该药品的理由,并指导如何服用。这项学生活动从如何对症下药一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一正确的服药方法等3个环节,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背景,解决现实问题,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4、质疑探究,知识拓展,消除认识误区在上述寻找合适药品的环节中,全班一共5个小组有4个小组给出了抗生素,有2个小组还不止给出了一种。到底要不要服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作用有哪些?什么情况下要服用抗生素?接下来播放中央电视台李咏主持的315“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视频:1994年山东女孩杨晓霞发现右手拇指上有一小黑点很痒,挑破后开始溃烂,结果走上了抗生素治疗的漫漫征途,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最终遭遇了截肢且危及到生命⋯⋯这些问题及视频资料,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产生质疑,解决问题。
5、创设情境,不断巩固,分组探究,自主学习,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总结本节课内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层次,并通过“各小组邀请一位听课教师组成临时家庭,制定家庭旅游计划,配置家庭旅游小药箱,完成表格(表3)。”通过动手操作、练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汇报交 流中既反馈了学习效果,又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设置回家作业:在本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进一步清理、配置 和完善自家的小药箱。
四、教学评价及反思
课堂中注重创设情境,诱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动手操作中主动运用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本课始终围绕生命的话题,以健康用药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能做些改进,课堂效果将更好。配置家庭旅游小药箱很受学生欢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效果良好,但由于时间有限未免有些遗憾,如能把此内容放入第二课时,让学生充分讨论、展示,将会有意外的收获。另由于多媒体的使用,信息量大,各知识点由于画面快速切换而影响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如能借助板书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骨架,效果将会更好。
第四篇:物理小实验教案
黑大幼儿园物理小知识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小朋友了解气压 2.让小朋友感受气压 3.勾起小朋友对物理兴趣 教学准备:
准备一个玻璃杯,和一个硬纸板或塑料板(塑料板效果更好),一瓶水。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讲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一起学生的注意力。提出气压的概念,并列举一些有关气压的现象。做课前准备好的小实验(玻璃杯倒扣实验)。选出小朋友让他(她)体验小实验。了解气压的好处和弊处。总结:
总结课堂学生表现,教育学生细心观察身边事物,并思考其中的道理,适当的询问老师、父母也可以查找网络。
第五篇:《热学章末复习总结》教案
热学章末复习总结
信丰县第六中学
曾华彬
热学中的三种动能关系
一、物体内部分子力做功和分子势能的关系
1.功能关系:当物体内部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少;反之,当分子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加.
2.本质:这是物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间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功能关系. 3.实际气体需要考虑分子力和相应的功能关系,而理想气体则忽略分子力,把分子势能当做常量零来处理.
【例1】(2008年全国卷Ⅱ)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温度就越高
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
解析:选项D考查了两个知识点:(1)气体膨胀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但分子力做功不影响内能,它只是实现了分子势能和分子热运动动能间的转化.(2)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即外界对物体做功和热传递,要综合考虑.因此,改变内能的功并不是物体内部分子力做的功,而是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在第二大问题中我们要具体区分这两种功.答案选BC.答案:BC 【例2】 如图1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时为斥力,F<0时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解析:本题直接考查了分子力做功和分子势能的关系,它与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非常类似.当考虑分子间的力时为实际气体;反之,为理想气体.答案选BC.答案:BC 综上可见,物体内部分子力做功和分子势能的关系近几年反复考查,希望引起考生关注.
二、外界对系统(气体)做功和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1.功能关系:气体膨胀时,如果没有热传递且气体对外界做正功,则气体内能减少;反之,气体内能增加.
2.本质:这是把气体当做整体研究时气体和外界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功能关系.
3.物体内部分子力做功和外界对系统(气体)做功的区别:物体内部分子力做功只是实现了分子势能和分子热运动动能间的转化,而这两种都属于内能,故分子力做功不影响内能的变化.外界对系统(气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之一,二者的适用范畴不同. 4.气体对外做功的两个要素:力和位移.(1)气体边界线固定,有力无位移,不做功.(2)自由膨胀时,有位移无力,不做功.
5.自由膨胀和缓慢膨胀的区别:当气体向真空容器膨胀时,由于无其他气体分子阻碍,故虽有位移但却无力,气体对外不做功.同时由于常温下分子运动较快,故膨胀过程瞬间完成,我们把这种膨胀叫自由膨胀.缓慢膨胀意味着气体膨胀过程受到外界阻碍,故气体膨胀的过程中一定对外界做功.缓慢膨胀意味着对外做功这一隐含条件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也是学生答题的难点.
6.外界:和所研究气体边界接触的外界可以是容器的器壁、活塞或其他气体. 【例3】(2008年重庆卷)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解析:本题考查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气体绝热时内能的变化只取决于外界是否对气体做功或气体是否对外界做功.本题气体膨胀且有压强,故气体对外界有力的作用且力的 方向上有位移,气体对外做正功,内能减少.(2)本题括号内注明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即不考虑分子力做功,把气体当成理想气体,故内能减少,温度降低.(3)对两种功概念的理解也是本题的考查内容之一.本题选C.答案:C 【例4】 如图2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P、Q间装有阀门K,P中充满气体,Q内为真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K后,P中的气体进入Q中,最终达到平衡,则()A.气体体积膨胀,内能增加 B.气体分子势能减少,内能增加
C.气体分子势能增加,压强可能不变
D.Q中气体不可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P中
解析:考查了自由膨胀问题,由于气体对外不做功,且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故内能不变.这种类型的题目是高考的热点,考生要重点掌握.本题选D.答案:D
三、广义的功能关系
热学部分经常考查各种功能关系的综合运用,即更普遍意义上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处理该类题目的关键是抓住增加的总能量和减少的总能量相等这个规律.
【例5】 如图3所示,A、B两装置均由一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水银柱上升至图示位置停止.假设这一过程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 B.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 C.A和B中水银体积保持不变,故内能增量相同
D.A和B中水银温度始终相同,故内能增量相同
解析:本题中大气压力对两系统做功一样多,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A、B系统中增加的重力势能和内能.由于A中水银的重心高,重力势能增加的多,故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小于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答案选B.本题考查了内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问题.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