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7《弯弯的月亮》教学设计
弯弯的月亮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观察月亮一个月,并记录月亮的移动。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以及月相形成的原因。2.认识月相,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月亮的图片和影片集成的课件、模拟月相变化实验。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古代的诗词都非常优美,特别是咏月的。
比如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如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大屏幕配以画面展示)。
师:(故作疑惑状)咦?他们俩说的月亮是同一个月亮吗? 生自由回答。
师:那为什么会这么不同呢?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月亮为什么这样变化的呢?(板书课题:17 弯弯的月亮)
(二)探究新知 1.月相有哪些形态?
师:你印象中的月亮是怎样的?你能画下来吗?(1)组织学生画出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2)展示学生完成的月亮画像,评议画像:指出哪些画像和生活中的月亮形状的相近。
师:一个月中,相同时刻的每天的月亮到底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猜测。
(3)师:老师这儿有从初一到十五的月相图,我们来看一看(大屏幕展示、讲解)。
2.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分组实验月相的成因)? 月亮的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
师:对,月亮本身并不能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线,月球总有一面会被太阳照亮,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却时缺时圆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让我们来模拟一下在太阳照射下月亮绕地球运动时,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样子吧。
(出示实验材料和记录单,提出注意事项。图示说明记录单上的方位名称,特别说明:3点为南方,逆时针转动观察并记录。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老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老师小结,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的验证是否和我们一样(视频播出《月相的成因》(课件8))。
师总结梳理月相成因(大屏幕展示课件9).3.进一步明确各种月相的名称(配合大屏幕展示课件10)
(三)月相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师:月相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带给我们各种美妙的形态,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影响,大家看:视频出示钱塘江大潮(展示课件11)。
(四)拓展与延伸
月相变化还在很多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探究。
(五)今天你的学习状态如何?
1.学生自测题(展示课件12)。2.看看你做到了吗(展示课件13)?
第二篇: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弯弯的月亮》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弯弯的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针对月相现象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结合生活经验对月相成因提出猜想假设,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初步学会利用模型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参与月相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愿意合作与交流。科学知识: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公转的特点;了解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教学准备:用白卡纸剪成不同的月相图片、一半白一半黑的圆纸片8张、一半白一半黑的乒乓球、实验记录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切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内容跟月亮有关,关于月亮,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太阳只能照亮月亮的一半)同学们对于月亮了解到的还真不少,关于月亮的秘密还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弯弯的月亮》。(板书课题)
2、(在黑板上粘贴弯弯的月相)你们见过的月亮都是弯弯的吗?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月亮?(随着学生的回答,将不同的月相粘贴在黑板上)
3、老师这里有一组月亮图片,想不想看?(出示课件:欣赏月亮图片)
4、你们知道这些月亮不同的样子在科学上叫什么吗?请看科学家的解释。(出示课件:月相概念:从地球上看月球,月球有时圆,有时缺。人们看到的月球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二、层层深入,学习新课:
1、提出问题:
关于月相,大家有什么想要研究的问题吗?(归结为月相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猜想假设: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科学知识,先猜测一下,你觉得月相为什么会变化?
学生的猜测:可能是某个天体挡住了太阳光。出示一黑一白两张圆纸片,(白圆纸片代表月亮,黑圆纸片代表挡光的天体)如果是某个天体挡住太阳光的话,同学们看一下,月球明亮的部分是向哪弯的?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月相是不是都是向里弯的?这一种现象以后我们还要学,哪位同学知道这种现象叫什么?(月食)
3、游戏搭建支架
看来这个问题大家不好猜测。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同人不同样,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请一位同学分别站到老师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请这位同学面向同学们站好,把你灿烂的笑脸展示给同学们和听课的老师。老师分别看到这位同学的后脑勺、右耳朵、笑脸、左耳朵。同学还是这个同学,面向同学们站的姿势也没有变化,老师始终站在这个位置,为什么看他的模样却各不相同呢?
小结:这位同学站的位置改变了,而且这个同学围绕我转的时候,笑脸始终是给同学们的,所以老师看到他的不同模样。
4、认识月球公转
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静止不动的还是运动的?月球在天空中是运动的,他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那么它在天空中怎样运动呢?(出示课件:月球公转。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只用一束平行光代替太阳,这是由于地球和月球与太阳相比太小了,只相当于一个点,所以到达地球、月球的阳光是一片平行的太阳光。(在黑板上画出平行的太阳光)这个圆表示地球,这个代表月球。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师画出公转轨道,用箭头表示方向)我们知道太阳只能照亮月球的一半,如果用这个一半黑一半白的圆纸片表示月球,应该怎样贴?(白的一面向着太阳)。再引导学生在轨道的8个方位都贴上月球。这是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情况,它在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而且不管公转到哪个位置,向着太阳的一半始终是被照亮的。
5、继续搭建支架,推理月相变化原因。
大家回忆一下,从这次看到月圆,到再次看到月圆,要经历多长时间?也就是说月相变化的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月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也是农历的一个月。现在大家能不能结合刚才的游戏,再根据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情况,推想一下月相变化可能跟谁有关?
学生推理:可能跟月球的公转有关。
6、模拟实验,验证推理
(1)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关于天体运动的实验,我们不可能用实物来做,而要做模拟实验。我们假设太阳从右边射过来,就用这堵墙来代表太阳光,老师还给大家提供一个乒乓球,你打算用他模拟什么?乒乓球一半白一般黑什么意思?实验时,白的一面要注意什么?用什么模拟地球?(头)谁能上来演示一下月球公转?(找2个学生分别模拟地球、月球)月球同学,请你围绕地球公转一圈,大家看他演示的对不对?地球同学要自转,以便能看到月亮。老师有一个更高的要求,你能演示这种情况吗?(2号位)。地球同学,你观察一下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你能看到吗?把你看到的样子画在2号位旁边。
(2)如果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公转引起的,那么当月球公转到这8个不同的位置时,我们应该看到不同的月相,是不是这样呢?这正是我们模拟实验要重点观察的内容,等一会每一组选一个同学当月球,其余的同学模拟地球,大家可以站起来。实验中还有几个注意的问题,请看大屏幕。(3)学生分组实验。
7、总结实验,得出结论。
(1)展示一组的月相图,其他小组的观察结果跟他们组一样吗?
(2)让我们来看一下科学家画的月相成因图,(出示课件动画)大家真了不起,跟科学家画的一模一样。
(3)通过刚才的实验,现在你能不能回答月相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出示课件,月相成因:月球在公转过程中,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部分向着地球,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8、认识一个月中月相变化的规律。
(1)刚才我们观察到的是月球公转到8个定点位置时的月相,在一个月内每一天月相具体是什么样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一个月的月相)观看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上半月和下半月月相变化规律,如果用字母C表示,上下半月各是什么样?
(2)人们为了区分月相,把不同月相取了名字,(出示课件:月相不同名称)请同学们先认识一下。(3)观看课前画的月相,判断是上半月还是下半月?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请你当侦探。分析谁在撒谎。(出示课件)
2、月球除了带给我们美丽的月相外,还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知道月球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吗?
3、视频:钱塘江大潮。
4、月球与潮汐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就有利用潮汐的例子,现在潮汐能已经成为一种新能源正在被人类利用,为人类造福。月球与人类的关系还有那些呢?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搜集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
自我诊断
《弯弯的月亮》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的一课,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学生应该认识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对于这一问题,里面蕴含的知识非常深奥,既牵扯到月球的运动,又牵扯到地球带着月球围绕太阳的运动。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这种宏观的、抽象的天体运动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设计这一课时,我的一个主导思想就是,尽量把这些抽象的知识以一种浅显的、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孩子,让孩子能够易于接受,便于理解。
在这一主导思想的指导下,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位为:让学生明白月相变化主要是因为月球不发光,它在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臵不断发生变化,导致从地球上会看到不同的月相。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就必须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找到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知出发,为孩子搭建有效的支架,引导孩子层层深入,最终自己构建科学知识,明白其中的原因。
一、准确把握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往往是借助一些已有的经验做基础。学生不可能完全脱离生活实际去凭空建构一种知识。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科学探究不是让学生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备课时,我们要找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也就是说要知道孩子对于某一个问题已经知道些什么,已经认知到什么程度,找到孩子的前概念,也可以说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备学生。这节课中,对于月球的知识,学生从一些资料中应该有所了解,比如说,月球不会发光,他围绕地球转等,而且对于月相的变化,学生也有所感知,他知道8月15的月亮是圆的,生活中也还见过其他的月相。但是,对于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却很少去关注,即使是根据生活经验去猜测,也往往是不完善的,甚至是不科学的,比如说学生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某个天体挡住了太阳光。
二、搭建有效支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公转引起的,那么,如何引导孩子能够理解月相变化与月球的公转有联系呢?这中间通过什么方式来达成这一目标?研究中,我发现,孩子很难理解月相变化与月球公转的关系,而这个知识点我们又不能直接告诉孩子,因此,我们就需要为孩子搭建有效支架,帮助孩子来构建科学知识。
1、设计“同人不同样”的游戏。结合这个游戏,让学生意识到,同一个人,由于他围绕老师转的时候位臵不断发生变化,而且他的笑脸始终朝向同学,导致老师会看到他不同的样子,然后,结合课件和板书,让学生明确月球在天空中的运行情况,它在围绕地球公转,而且公转时始终是朝向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这一点与游戏中同学的运动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是为学生理解月相变化搭建的第一个支架。
2、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月相变化的周期和月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样的,从而帮助学生分析出,月相变化可能跟月球公转有关。这是为学生构建月相变化搭建的第二个支架。
3、模拟实验,探究月相成因。学生理月相变化与月球公转的特点后,就是学生自己建构科学知识的时候了,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观测到,在月球公转中,公转到不同的位臵时,地球上确实能观测到不同的月相,至此,学生能够明白,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公转引起的。这是为学生构建月相变化搭建的第三个支架。
上完这节课后,总体感觉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能从学生的前概念中发现矛盾引出问题,进而设计模拟实验进行探究,最后全班达成一个初步的共识。但是,也有几点感觉遗憾的地方:
1、用乒乓球涂成黑白球模拟月球,一是球体有点小,学生观察时现象不够明显,尤其是黑白分界处,有的学生用直线来表示,弧度很难观察到。实验器材的结构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学生在模拟实验过程中,每组有四个学生,一个同学模拟月球,其他三个同学模拟地球,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三个地球同学所处的位臵不同,所观测到的月相也应该有所不同。这一点,自己有所忽略,应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了解到,在同一天中,地球上的人由于所处的位臵不同,观测到的月相也是有所不同的。
3、观察月相变化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学完这节课后,学生能否坚持观察月相,还有待商榷。那么,在课堂上,通过什么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课后能够保持浓厚的兴趣,能够坚持观察月相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是一个需要好好研究的问题。
第三篇:(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观察月亮一个月,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做记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2.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以及月相形成的原因。3.认识月相,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2.能够克服恐惧心理。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本课导课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首先从赞美月亮入手,通过诗歌、散文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本课交流可首先在组内交流,重点描述一个月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的形状和位置的变化;一天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的位置变化。通过交流要达到以下共识:在一天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是弧线自东向西移动,这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月亮的图片和影片、模拟月相变化实验。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1.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1)组织学生画出记忆中月亮的形状。(2)展示画像,指导学生认识月相的形成。
(3)评议画像:指出哪些画像和生活中的月亮形状的相近。
(4)讨论:得出“这些看见的月亮部分是太阳光照射到的部分”的结论。
(5)欣赏关于月亮的影片和图片并讲解。
(6)布置学生对月相进行观察,分组连续观察和记录三、四和五月的月相;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做记录。2.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1)组织学生交流月相日记。(2)小组内部交流,按照日期排 3.指导学生认识特殊月相。4.组织学生讨论月相变化规律。5.组织学生做模拟月相变化实验。
6.对照图片或画像辨认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等月相。7.讨论,并初步得出结论。
8.学生动手做一个月的月相卡,证明结论是否正确。9.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板书设计: 弯弯的月亮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自西想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时,地球又带着月球饶太阳转。因此,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就会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部分向着地球。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第四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弯弯的月亮》教学反思
《弯弯的月亮》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内容:一个是要求学生画月相,一个是要求学生把所画的月相排列规律,一个是总结月相产生规律,最后一块是可作为延伸处理的。
学生画月相是展开本探究学习的基础。而学生画月相又是建立在平时对月相的观察基础之上的。我们现在的学生是怎样一种状况呢?他们晚上的主要任务是回家作业,其次是看电视,玩电脑,站在星空下“数星星的孩子”几乎没有了。我们小的时候还能在夏天的晚上在自家场上乘凉,遥望星光灿烂的天空,看着“天河”,听大人讲嫦娥、讲吴刚、讲牛郎、讲织女。而现在的孩子呢,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有了空调,因此,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不再到天底下乘凉了,于是也就失去了仰望星空的机会。所以,我以为要单凭书本上提供的这点信息资料来完成对“月相变化”的探究是很难的。
我们是三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不是天文爱好者兴趣小组。如果是兴趣小组,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我们却不行。因此,我在教学此内容时,改变了教材的一些信息,在学生画月相之前,增咖了一个模拟实验。实验设计如下:一生代表地球上的人(当然是北半球的),一生举着月球(一面是白的,一面是黑的)围着地球转,在转的过程中“地球上的人”确定8个观察月相的点,并记录下来。这8个点分别是0度角、45度角、90度角、135度角、180度角、225度角、270度角、315度角和360度角。这样的模拟实验下来,学生对一个月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天的月相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学生实验好后,在黑板上作必要的板书,利用这样一张月相图,学生就很容易分析得到月相的变化规律。
1、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
2、上半月月亮的西半面亮。下半月月亮的东半面亮。
这样一个模拟实验也能达到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能很好地让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更符合课堂教学,更符合现在学生的实际。
用这样的模拟装置取代原有的实验方法,学生在实验中可以按照严格的实验要求“定点定位”地进行实验,实验更严谨了,操作也更简便了,这样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模拟实验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都有各自的任务,只有经过小组合作,正确实验并认真做好实验记录,才能总结得出结论,这样的重大任务中的明确分工,让每位学生都有了使命感,既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也让小组的合作变得更加默契。
实验装置中的泡沫纸轻便携带方便,耐用,可随意擦洗。尤其是做为记录单的8张泡沫纸,让学生用白色粉笔涂出看到的月相,蓝色为底表示天空,白色和蓝色有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在实验汇报时,展示在黑板上并且其他同学都清晰可见。白色粉笔在清洗时可以直接用湿布擦干净,即可重复使用,这样既节省了材料,又省去了重新制作的麻烦。
不足之处:
1、这节课没有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在别的班试验了一下,没有提出可行实验方案
2、也进行交流,主要采用一个人做实验,主要是考虑,学生太多,空间太小!
第五篇: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弯弯的月亮》教案
弯弯的月亮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的第四课,是较为深入的分析月相的成因,培养学生推理及想象能力。对学生来说,天体运动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进行有效教学,并争取多利用模拟实验和多媒体表现自然现象。
二、教学设想
1.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天体及其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月相形成的原因和月相的变化规律不甚了解,本节课,通过模拟实验和多媒体的表现,让学生明白月相形成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了解月相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2.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模拟实验法、信息搜集法
三、教学目标
1.能从“是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对月相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将自己得出的结论与已有的科学结论做比较。
2.能参与观察月相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以及月相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月相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五、教学准备
手电筒、月相观察记录单(KT板)、月相变化歌记录单(2)、胶棒、月相、三球仪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仔细听
视频播放歌曲《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师:同学们在歌里听到了什么样的月亮?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17.《弯弯的月亮》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儿歌导入,让学生在听儿歌、唱儿歌的放松的状态下开始学习。
【板书】17弯弯的月亮
二、新授
(一)月相
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它在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同学们说它是谁? 学生凭现在掌握的知识,知道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都知道月球围绕着地球转,在这儿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唤起孩子们的记忆,明确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
师:月球对地球在不停地产生着影响,同学们课下都搜集了资料,谁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
【设计意图】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是为了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让学生不自觉的祥知道这样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是怎样形成的。师:潮汐式怎样形成的? 让学生充分说。
师:古代的文人墨客,面对明月,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李白在《静夜思》中这样写
PPT: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学生齐读。
师:我们知道月球本身不发光,为什么诗人却看到了明月光? 生回答。
师小结:月球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李白在《古朗月行》中这样说:
PPT: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学生齐读。师:诗人看到了什么样的月亮? 生回答。
师:李贺在《马诗》中这样说:
PPT: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学生齐读。师:诗人看到了什么样的月亮? 生回答。
【设计意图】用诗歌的形式呈现古人见过的不同形状的月亮。经典的诗词加上美丽的背景,引起学生的感慨,原来月亮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啊。师: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这样说,人有悲欢离合 PPT:月有阴晴圆缺,学生齐读。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月亮? 生说自己见过的各种不同的月亮。PPT:播放各种月亮的图片
师:月亮的这些不同的样子,科学家叫它月相。PPT 月相
师:哪位同学愿意给同学们读一下? 指名读
【设计意图】明确月相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月亮的不同的样子就是月相。【板书】月相
(二)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
师:关于月相,你想知道什么?(关于月相的知识,有什么想了解的)生充分说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师:总结,提炼出学生最想知道的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主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什么会变化 变化规律
【板书】为什么变化
变化规律
刚才同学们提了两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谈第一个问题。你们能不能先来猜想一下月相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生猜想。
评价语:非常好,这位同学进行了猜测 你的猜测非常好
师:刚才两个同学进行了大胆的猜想,这种敢于大胆猜测的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猜想有了,那么我们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生说验证猜想最常用的方法。
师:在做模拟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科学家根据外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而制作的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图,仔细观察,看有什么发现? 生仔细观察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月球的运动轨迹。
师:我们下面来模拟,在地球上亲眼看到不同的月相。
我们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一半黑一半白的小球模拟月球,白色部分表示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我们看到的白色部分的形状就是月相;人既是地球又是观测者。在模拟实验之前,请看老师送给大家的温馨提示: 1.小组内分工明确。
谁来演太阳?谁是地球和观测者?剩下的两名同学帮助观测者调整好位置并记录实验现象。
2.记录员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可能用到的月相在信封内。
师:农历初一的时候,月球运行到1号观测点,我们怎样来观测1号观测点的月相?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半分钟。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的做法? 生汇报,师指导。
师:农历初七、八的时候,月球运动到3号观测点,我们怎样观测3号观测点的月相? 生演示。师生共同指正。
师:注意,乒乓球的白色面要向着阳光的方向,这时我们看到了„„
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球运动到5号观测点,我们怎样来观测5号观测点的月相?
怎样观测7号观测点的月相? 生:„„
师:观测者逆时针旋转90度,回到了1号观测点。怎样观测2号观测点的月相? 生:„„
师:白色面要向着阳光的方向,这时我们看到了弯弯的月相。(用手比划)那4、6、8号观测点的月相同学们会观测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然后汇报在各个点上如何观察月相,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汇报,是在让所有的同学都学会如何正确的模拟观察各个点上的月相。
师:请同学们开始模拟实验,及时记录你们的发现,并思考,月相为什么会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师:那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生:汇报
师:你们组通过实验发现,月相为什么会变化? 生: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
师:请将你们的实验结果,举起来给台下的老师看一下„„好,放下。【设计意图】让每个小组的同学都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月相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月相为什么会变化,要求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这是三秋仪,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月相为什么会变化呢?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围绕着太阳转。因此,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就会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部分向着地球,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月相。同学们现在明白,月相为什么变化了? 生:
师:请同学们齐读一遍。PPT月相为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三球仪在转动的过程中月相的变化,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月相变化的原因,也就是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
(三)变化规律
师:这个问题解决了,那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必须通过长期的观察才能得出结论。课堂上时间有限,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媒体实验室去看看吧!请注意观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大约是多少天?在这一段时间内,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 生回答。
师:30天,大月是农历的一个月。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如果我们么把一个月分为上半月和下半月,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PPT:演示上半月和下半月的月相变化。
如果我们用英文字母C来表示月相,那上半月的月相怎么写? 下半月的月相?
【设计意图】多媒体实验室在这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把在一个月要完成的任务缩减到几分钟,另一方面,学生观察的非常的仔细,而且现象非常明显,学生一下就能总结出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
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我们知道了,那月相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呢? PPT演示
人面南而立,仰头看明月,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在一天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是沿着弧线自东向西移动的。从月初到月底,月亮在天空中每天同一时刻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演示
从月初到月底,月亮在天空中每天同一时刻的位置是沿着弧线自西向东移动的,月亮由缺到圆,又由圆到缺。
【设计意图】多媒体实验室在这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很容易就观察到月相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而且,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选择时间,老师进行操作,让学生至少选择三天,这样得出的规律比较有说服力。
(四)月相的名称
师:我们的古人,在没有先进科学仪器帮助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观察,就根据月相的变化制定出农历。并根据不同日期的月相,给起了不同的名字。请同学们
仔细观察,并填写记录表(2)。生填写记录表(2)
师:哪位同学愿意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吧!月相变化歌
(五)拓展
师:月球不仅带给我们美丽的月相,而且对地球、人类、动物、植物都产生着影响。同学们课下都搜集了资料,谁俩说一说?
潮汐现象就是由于月球的引潮力而产生的。现在,科学家发明了很多的机器,利用潮汐能来发电,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能源。
月光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特别是刚发芽不就的植物,像玉米、向日葵等。月相的变化对植物播种的影响:萝卜、西红柿、白菜、芹菜适合在上弦月时播种;茄子、韭菜、洋葱、南瓜等适合在新月时播种。
现在已经进入农历的九月份,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观察月相,并绘制农历九月的月相图。
今天是农历的九月„„,如果天气晴朗的话,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月相? 答案只能在今晚揭晓。
附:
实验记录表一:
实验记录表二:
月相变化歌
初一()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半轮圆月面朝西。()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月面朝东下半夜。
【专家点评】孙老师的这节课,导入开门见山,让学生马上进入新内容的学习之中。在探究月相形成原因的时候,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位置月相是不同的。在这个模拟实验中,采用了非常简单的道具:一半黑一半黄的小球、手电筒、不同形状的月相图片,通过一名学生的演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怎样模拟月相的形成,而且模拟实验的效果非常好。在接下来,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的时候,由于时间的关系,采用多媒体实验室的方法呈现,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能观察到月相的变化规律,非常有效。由于多种方法的有效结合,在短短的三十五分钟之内,学生明白了月相为什么会变化,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一节质量非常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