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节 塑料、纤维和橡胶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塑料的组成和分类,了解常见塑料的化学成分、性能和用途。2.认识纤维的分类,了解常见纤维的性质和用途。
3.认识橡胶的分类,了解橡胶材料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改造和优化。
4.认识合成材料特别是复合材料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
了解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塑料的组成和分类,用途。
2.纤维的分类,常见纤维的性质和用途。
3.橡胶的分类、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改造和优化。教学难点
塑料、纤维和橡胶的分类,制备原料及成分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塑料、合成纤维、黏合剂、涂料等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合成材料既是化工产品,又是化工产品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在国民经济生产和人们社会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合成材料产业呈加速发展态势,目前我国化工工业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合成材料产量已居世界第2位,合成纤维产量居世界第1位。未来我国经济仍然保持稳步增长,内需仍然在支撑商品市场的需求,电子通信、汽车、建材、办公器材、生活用品等下游产业将拉动合成材料需求快速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合成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人工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史上的一次飞跃,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我们将来学习合成材料的三大主要成员: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合成材料 P61-65
1.塑料 P61-64(1)塑料的主要成分是 合成树脂,除此外还根据需要加入某些特定用途的添加剂,如能提高塑性的增塑
剂,防止塑料老化的 防老化
剂等。
(2)热塑性——一些塑料在加热时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又熔化的性质。具有长链状的线形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塑性,常见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简称PE,可用作食品的包装袋)、聚氯乙烯(简称PVC,不能用途食品包装袋)。经验规律:软而有弹性的塑料为具有热塑性。
(3)热固性——一些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再加热,塑料不会熔化的性质。具有体型网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固性,常见的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详见 P63-4 常见塑料的化学成分、性能和用途。
教师用力拉一下橡皮筋,然后放松,问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弹性),又问为什么会具有弹性呢?硬橡皮却没有这个性质,为什么呢?
① 线型结构(直链或带支链),如淀粉、纤维素、聚乙烯等。它们分子间主要是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其强度是化学键和分子间力的共同表现。因此相对分子质量越大,链越长,这些作用力也越大,强度就强。这是它们不同于小分子物质的特点。② 体型结构(网状结构),这种结构表现为链上有能够反应的官能团。高分子链之间除分子间力外,还可以产生化学键(产生交联),因而使得这类化合物具有强度高、耐磨、不易溶解等不同于线型结构高分子的性质。
橡皮筋是橡胶中(主要成份是聚异戊二烯)加了少量3%的硫,由于交联较少,仍保留有线型结构的特点,而硬橡皮则是在橡胶中加入了30%的硫,由于交联多,因而具有了典型的网状结结构。此外如酚醛树脂也是体型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纤维和橡胶P64-65 1.纤维
(1)纤维包括 天然 纤维(如棉花、羊毛、蚕丝和麻等)、人造 纤维(由木材等加工而成)和 合成成纤维(如“六大纶”:锦纶又叫尼龙、涤纶又叫的确良、腈纶又叫人造羊毛、维纶、氯纶和丙纶)。(2)天然纤维的优点是
吸水
性和
透气
性好。
(3)合成纤维的优点是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和不怕虫蛀等,但其吸水性和透气性不好。
2.橡胶
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
常见的合成橡胶有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和氯丁橡胶等。
特种橡胶有耐热和耐酸碱腐蚀的 氟 橡胶、耐高温和耐严寒的 硅 橡胶等。复合材料 P66 1.复合材料——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起来,得到比单一材料性能更优越的材料。
在复合材料中,主要的材料作为基体,另外的材料作为增强剂。
如玻璃钢即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就是一种以高分子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为增强体,经过复合工艺而制成的复合材料。通常具有耐腐蚀,抗老化,绝缘性好等特点,在管道、造船、汽车制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玻璃钢坚韧,比钢材轻得多。喷气式飞机上用它作油箱和管道,可减轻飞机的重量。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他们身上背着的微型氧气瓶,也是用玻璃钢制成的。玻璃钢加工容易,不锈不烂,不需油漆。我国已广泛采用玻璃钢制造各种小型汽艇、救生艇及游艇。节约了不少钢材。化工厂也采用酚醛树脂的玻璃钢代替不锈钢做各种耐腐蚀设备,大大延长了设备寿俞。玻璃钢元磁性,不阻挡电磁波通过。用它来做导弹的雷达罩,就好比给导弹戴上了一副防护眼镜,既不阻挡雷达的“视线”,又起到防护作用。[阅读]复合材料优点
2.优异的性能:强度高、质量轻、耐高温、耐腐蚀,在综合性能上超过了单一材料。
3.应用:宇宙航空工业、汽车工业、机械工业、体育用品、人类健康等方面。科学视野:各种纤维的简单鉴别方法
识别各种纤维最简便的方法是燃烧法。根据燃烧时的现象不同和燃烧后产物形态及烟、烟灰、味和燃烧后灰烬的性能的不同,可以区分出哪种纤维。知识拓展:
棉纤维:易燃,燃烧速度快,有烧纸的气味,烧出灰保持原形,手触灰即散碎。麻:燃烧快,产生黄色或蓝色火焰。燃烧时仍保持原来线形,有烧枯草的气味,灰烬少,呈浅灰色。
羊毛:近火即卷缩,烧时臭味与烧毛发同,灰缩成黑色易碎的颗粒。丝:现象与毛相似。但烧前丝线长而细,有光泽,与毛区别。
人造纤维(黏胶纤维):易燃,燃烧速度快,有烧纸的气味,但灰烬很少。导电性塑料:
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等人在实验室里用乙炔气制取聚乙炔塑料时,因偶尔加入了比实际要求量多了1000倍的催化剂,结果得到了一种银白色的薄膜。后来,该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和一些美国科学家对聚乙炔为什么会成为银白色的薄膜进行了共同研究,结果发现聚乙炔在掺碘后居然能像金属那样导电。
在塑料中添加某种杂质,绝缘的塑料就具有了像金属那样的导电性。这一发现使白川英树等人获得了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并开发出了导电性塑料”。这项技术的研究已逐步进入了实用化阶段,人类的许多梦想都会因它而成为现实。
课堂小结
1.塑料的组成和分类,常见塑料的化学成分、性能和用途。
2.纤维的分类,常见纤维的性质和用途。
3.橡胶的分类,橡胶材料的发展过程。
课后习题 课本68习题1-6
板书
一、合成材料 1.塑料
(1)主要成分是 合成树脂(2)热塑性和热固性
①热塑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稀)受热熔化成流动的液体,冷却后成固体,这种现象叫热塑性。
②热固性:有些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加工成型后受热不会熔化,这种现象叫热固性。如酚醛塑料。(3)线型结构和体型结构 2.纤维和橡胶 纤维包括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蚕丝和麻等)、人造纤维(由木材等加工而成)和合成成纤维(如“六大纶”:锦纶又叫尼龙、涤纶又叫的确良、腈纶又叫人造羊毛、维纶、氯纶和丙纶)。
二、复合材料 1.复合材料的定义:
复合材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合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其中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其他的材料作为增强剂。
2.优异的性能:强度高、质量轻、耐高温、耐腐蚀,在综合性能上超过了单一材料。
3.应用:宇宙航空工业、汽车工业、机械工业、体育用品、人类健康等方面。
第二篇:2011兴化市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教学案一体化:第三章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答案(人教版选修1)
第三章第四节 塑料、纤维和橡胶
【课前自主复习】
1.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2.合成树脂聚合物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聚乙烯热固性塑料酚醛塑料
3.聚乙烯(简称PE)聚氯乙烯(简称PVC)
聚丙烯(简称P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
4.棉花羊毛蚕丝麻锦纶、涤纶、腈纶、维纶、氯纶、丙纶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怕虫蛀吸水性 透气性
5.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异戊二烯通用橡胶特种橡胶线性结构体型结构。
6.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起来,在性能上取长补短,就可以得到比单一材料
性能上优越的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
【自主研究例题】
1.D2.C3.C4.A5.D
【小高考链接】
1.C2.A3.B4.B
5.灼烧,若有烧焦羽毛气味,则为真羊毛衫硫化6.C
【自主检测】
1.D2.C3.B4.A5.A6.D
第三篇:第四节 俄罗斯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邻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地形的基本特点,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的流向。
3、运用地图,说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有关俄罗斯的资料和地图,了解俄罗斯的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从而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训练学生分析区域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初步树立辨证的地理世界观。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在活动中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和分享学习成果的的喜悦。
3、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气候特征。教学难点
1、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
3、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师:播放视频:交响乐与芭蕾舞。生:观看视频。师: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于交响乐和芭蕾舞有着特殊的爱好,大家知道是哪个国家吗? 生:俄罗斯。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俄罗斯,走进俄罗斯。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几个国家,通常学习一个国家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什么环境? 生:自然环境。
师:自然环境通常包括哪几个方面? 生:包括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创设问答情景。生:进入问答情景,举手回答。
师:请说出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哪两条纬线之间? 生:俄罗斯大部分在500N-700N之间,纬度高。师:在俄罗斯的北部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穿过,请找出来? 生:读图指出66.50N北极圈。
师:从中我们可判断俄罗斯位于哪个温度带? 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按方位找出俄罗斯周围濒临的海域。生:读图并观察。
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周围濒临的海域。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周围濒临的海域,并指图回答俄罗斯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邻太平洋。
师:在我们所找的这几个海域当中,其实有一个并不是真正的海,是哪个? 生:里海,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师:其实在俄罗斯的境内,也有一个拥有“世界之最”头衔的湖泊,请同学们找一找?
生:读图指出贝加尔湖。师:请学生介绍贝加尔湖。
生: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回答。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 创设问答情景。师:图中有一条红色的线连贯了俄罗斯的南北,这是一条什 么线?
生: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
师:引导学生以“屋里有块大黑土”回忆亚欧分界线。师: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生:俄罗斯横跨了亚欧两大洲。师:俄罗斯在亚欧大陆的什么方位? 生:俄罗斯在亚欧大陆的北部。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按方位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生:读图并观察。
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师:俄罗斯位于中国的什么方位? 生:北面。师:俄罗斯与我国有多少处是接壤的? 生:两处。
师:我们把俄罗斯的范围与它的众多邻国对比一下,你会发现什么? 生:俄罗斯的面积很大。师:俄罗斯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生: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师:课件展示“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图”,指导学生得出结论。生: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轮廓图”,指导学生分析俄罗斯的轮廓特点。生:东西相距遥远。
师:俄罗斯东西端的经度差大约为170°,接近半个地球的经度—180°,是世界上领土东西跨度最大的国家,实际距离约7 000千米,乘坐普通火车从俄罗斯的最东端到最西端大约需要近三天时间。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
师:当这列火车横穿俄罗斯的东西端时,它是经过亚洲的时间长一点还是经过欧洲的长一点?为什么?
生:经过亚洲的时间长一点,因为俄罗斯领土的亚洲部分比欧洲部分多。师:那俄罗斯到底是哪个大洲的国家呢?为什么?
生: 俄罗斯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因为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首都莫斯科位于它的欧洲部分中央。师: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出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生:读图指出。
师: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生:地形、气候等。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生:读图并观察。
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师:指导学生概括俄罗斯的地形特点。生: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
师: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观察分析俄罗斯的地势高低有何特点? 生: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师:俄罗斯的地势特点对河流有什么影响?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
生:读图并观察。
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师:请学生介绍伏尔加河。
生: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回答。
师:指导学生根据地势特点判断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的流向。生:自南向北流到北冰洋。
师:观察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与地形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生:河流是地形区的分界线。
师:请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的分界线。生:乌拉尔山。
师:指导学生合作绘制俄罗斯的地形分布示意图。生:合作绘制俄罗斯的地形分布示意图。师:对学生所绘地形图进行点评。
师:在刚过去的2月份里,俄罗斯举行了一场国际性的体育盛事——第22届俄罗斯索契冬奥会。
师:简单介绍索契冬奥会。
师:请学生畅想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的举办地? 生:回答。
师:反问第24届冬奥会会在东南亚举行吗?为什么? 生:不会,因为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不适合。
师:第22届冬奥会在俄罗斯举行,那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又如何,下面一起来学习俄罗斯的气候。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图”,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生:读图指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并回答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师:课件展示“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指导学生读图概括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提示从气温和降水量两方面进行概括。生:雅库茨克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师:俄罗斯气温之所以这么低,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生:纬度位置,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
师:俄罗斯东西跨度非常大,如此辽阔的疆域内部,各个地方的气温降水会出现差异吗?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图”、“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和“莫斯科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莫斯科与雅库茨克的气温和降水各有什么差异? 生:莫斯科年均值高于雅库茨克,气温年较差小于雅库茨克;莫斯科年降水量多于雅库茨克。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莫斯科和雅库茨克其实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属于同一种气候也会有这么大的差异,主要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生:海陆位置的影响。莫斯科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雅库茨克大陆性较强。
1、俄罗斯北临
洋,东临
洋,西濒。
2、俄罗斯位于
大陆的北部,地跨
和
两大洲,面积超过
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的国家。
3、俄罗斯主要位于
带,北极圈穿过其北部。
4、俄罗斯以
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5、俄罗斯历来被公认为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俄罗斯欧洲部分面积较大
B、俄罗斯欧洲部分人口稀疏
C、俄罗斯欧洲部分历史上就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
D、俄罗斯亚洲部分交通不便
6、做游戏
【游戏规则】:俄罗斯主要有四大地形区。每组代表 一个地形区。中间的走道代表河流和山脉。老师指 哪一组,那组的组员齐声说出你们组所代表的地形 区名称,指中间的走道,走道两边的组共同说出走 道代表的河流或山脉。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或提出疑问。
师:俄罗斯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显著,会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体现在俄罗斯的资源、经济、交通、城市等各个方面。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俄罗斯的资源、经济、交通等方面。
板书
第四篇:第四节 俄罗斯_教学设计_教案[范文模版]
第四节俄罗斯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邻国。说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地形的基本特点,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的流向。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有关俄罗斯的资料和地图,了解俄罗斯的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从而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训练学生分析区域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初步树立辨证的地理世界观。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在活动中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和分享学习成果的的喜悦。
3、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教学重点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气候特征。
三.教学难点
1、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四.教学过程
师:播放视频:交响乐与芭蕾舞。生:观看视频。
师: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于交响乐和芭蕾舞有着特殊的爱好,大家知道是哪个国家吗? 生:俄罗斯。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俄罗斯,走进俄罗斯。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几个国家,通常学习一个国家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什么环境? 生:自然环境。
师:自然环境通常包括哪几个方面? 生:包括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创设问答情景。生:进入问答情景,举手回答。
师:请说出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哪两条纬线之间? 生:俄罗斯大部分在50N-70N之间,纬度高。
师:在俄罗斯的北部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穿过,请找出来? 生:读图指出66.5N北极圈。
师:从中我们可判断俄罗斯位于哪个温度带? 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按方位找出俄罗斯周围濒临的海域。生:读图并观察。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周围濒临的海域。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周围濒临的海域,并指图回答俄罗斯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邻太平洋。
师:在我们所找的这几个海域当中,其实有一个并不是真正的海,是哪个?
生:里海,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师:其实在俄罗斯的境内,也有一个拥有“世界之最”头衔的湖泊,请同学们找一找? 生:读图指出贝加尔湖。师:请学生介绍贝加尔湖。
生: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回答。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 创设问答情景。师:图中有一条红色的线连贯了俄罗斯的南北,这是一条什 么线?
生: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
师:引导学生以“屋里有块大黑土”回忆亚欧分界线。师: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生:俄罗斯横跨了亚欧两大洲。师:俄罗斯在亚欧大陆的什么方位? 生:俄罗斯在亚欧大陆的北部。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按方位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生:读图并观察。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师:俄罗斯位于中国的什么方位? 生:北面。
师:俄罗斯与我国有多少处是接壤的? 生:两处。
师:我们把俄罗斯的范围与它的众多邻国对比一下,你会发现什么? 生:俄罗斯的面积很大。师:俄罗斯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生: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师:课件展示“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图”,指导学生得出结论。生: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轮廓图”,指导学生分析俄罗斯的轮廓特点。
生:东西相距遥远。
师:俄罗斯东西端的经度差大约为170°,接近半个地球的经度—180°,是世界上领土东西跨度最大的国家,实际距离约7 000千米,乘坐普通火车从俄罗斯的最东端到最西端大约需要近三天时间。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
师:当这列火车横穿俄罗斯的东西端时,它是经过亚洲的时间长一点还是经过欧洲的长一点?为什么?
生:经过亚洲的时间长一点,因为俄罗斯领土的亚洲部分比欧洲部分多。
师:那俄罗斯到底是哪个大洲的国家呢?为什么? 生: 俄罗斯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因为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首都莫斯科位于它的欧洲部分中央。
师: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出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生:读图指出。
师: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生:地形、气候等。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生:读图并观察。
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师:指导学生概括俄罗斯的地形特点。生: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
师: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观察分析俄罗斯的地势高低有何特点? 生: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师:俄罗斯的地势特点对河流有什么影响?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生:读图并观察。
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师:请学生介绍伏尔加河。生: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回答。
师:指导学生根据地势特点判断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的流向。生:自南向北流到北冰洋。
师:观察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与地形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生:河流是地形区的分界线。
师:请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的分界线。生:乌拉尔山。
师:指导学生合作绘制俄罗斯的地形分布示意图。生:合作绘制俄罗斯的地形分布示意图。师:对学生所绘地形图进行点评。下面一起来学习俄罗斯的气候。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图”,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生:读图指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并回答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师:课件展示“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指导学生读图概括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提示从气温和降水量两方面进行概括。
生:雅库茨克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师:俄罗斯气温之所以这么低,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生:纬度位置,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
师:俄罗斯东西跨度非常大,如此辽阔的疆域内部,各个地方的气温降水会出现差异吗?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图”、“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和“莫斯科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莫斯科与雅库茨克的气温和降水各有什么差异? 生:莫斯科年均值高于雅库茨克,气温年较差小于雅库茨克;莫斯科年降水量多于雅库茨克。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莫斯科和雅库茨克其实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属于同一种气候也会有这么大的差异,主要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生:海陆位置的影响。莫斯科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雅库茨克大陆性较强。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或提出疑问。
师:俄罗斯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显著,会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体现在俄罗斯的资源、经济、交通、城市等各个方面。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俄罗斯的资源、经济、交通等方面。
五.板书
第五篇:塑料_教学设计
一年级 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3课 塑料 王维佳
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
了解不同材质的塑料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建立各种塑料袋、瓶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联。认识塑料瓶底的安全标识。
(2)科学探究
经历观察、比较对不同的塑料的过程,训练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3)科学态度,STSE 能意识到塑料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树立安全、健康的生活意识。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不同的塑料袋、塑料瓶子,放大镜 学生自带品:在生活中搜集不同的塑料制品。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依次出示教材中的7种塑料制品。
塑料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材料。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塑料。
(二)新课学习1.比较不同的塑料
(1)比较不同功能的塑料袋 首先出示四种不同的塑料袋。
接着提问:这些塑料袋有哪些不同?(透明度、韧性、软硬、透水性……)可用什么方法比较?不同的特性的塑料袋适合干什么?
然后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计划,交流之后予以完善,并展开对比观察活动。最后进行实验汇报和总结。(2)比较不同功能的塑料瓶
首先出示3种不同的塑料瓶(分别与指南车信箱中的3种安全标识相对应)。接着提问:这些塑料瓶有哪些不同?可用什么方法比较?不同的特性的塑料瓶适合干什么?
然后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计划,交流之后予以完善,并展开对比观察活动。最后进行实验汇报和总结。(3)认识塑料瓶安全标识
出示与指南车信箱中的3种安全标识相对应的塑料瓶图片 讲述安全标识的用意
2.调查家中塑料瓶的作用是否安全(1)明确调查目的(2)选用恰当的调查方法(3)做好调查记录(4)分析,得出调查结论。(5)做好安全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