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城关四小
徐春玲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
教学目标: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56=101 56+45=
101-56=
101-45=
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二、新课
1.教师: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用屏幕显示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问: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1)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
(2)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
出现第二幅图画,并出现画外音:找的钱对不对呢?
教师: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加、减法的验算。
2.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48=183(元)1 3 5
+ 418 8 3
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如果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
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3.反馈练习:第2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通过验算看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七第1题中的四道加法题。要求学生独立计算,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教学后,反思自己整个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我的感悟和收获:在这节课的中,我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并且为自己的方法找理由和根据,并且对探究出的验算方法进行验证,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
第二篇:《万以内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2、培养估算意识,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估算意识,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梳理知识
昨天晚上同学们对万以内的加减法进行了复习和整理,你知道掌握了哪些知识?
1、复习加法
2、复习减法
3、我们在笔算加法、减法、验算时,都要注意什么?
4小结
二、在解决问题中基础练习
出示:
商品
电话机
热水器
电动车
电风扇
打印机
价格(元)199 311 808 85 600
根据商品的价格和算式,你知道这些算式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每道算式思考过去)再和同桌一起说一说。
199+311 311+85 199+808
199-85 808-311 600-3111、指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说说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
2、请同学们对这些题目先在心里估算,再笔算(板书:先估再算)
3、同桌调换改,你认为对的就打,你认为错的就打。你的同桌有错请你举手,(老师下去收有错误的作业纸)。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复习课《万以内加、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复习课《万以内加、减法》教学设计
4、说说错在哪里?你怎么知道你的同桌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验算)请大家对这道题进行验算,说验算的方法。
5、小结
6、拿回自己的作业纸,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有错的先找找原因再改错,再请同桌小老师打。
7、如果老师想把表格里的5样商品都买下,大约要付多少钱?(2000元)
师出示199+311+808+85+600=2003(元)
2000元和2003元只差几元?(3元)看来大家估得比较准,如果老师带2000元,和老板讨价还价一下,也能全部买下。
三、提升综合练习
刚才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1.师(出示小黑板)2 3 7 2 3 9 0 4 9 0
4+1 8()+1 8()
-4 3()
-4 3()()2 9()5 4()8 4()
2263+374=()18
5请每位同学都来猜一猜苹果后面藏着几,写在练习纸上,学生在练习纸上做好后同桌交换改。
①师(指第1题)问:9是怎么想出来的?
(师指第1题与第2题)
十位上都是2与8,为什么和的十位是一个是1,一个是0
师(指第3题):6是怎样想出来的?
师(指第3、4题):差的十位为什么一个是7,一个是6?
②师:算式里的苹果后面藏着几?
③9个苹果都得到的请你举手,有错的学生上台说说刚才做错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正确的又是怎么想的?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金苹果,里面藏着一个数,这个数聪明的孩子是能算出来的。
师:谁能给我三个不同的数字?
师:行,这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几?最小的呢?把两数进行相减。
(师写2次),下面用□+□=?再□+□=?就按这方法算下去,你会发现结果是同一个数。
学生探索后问:你想说点什么?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第三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万以内数的组成,自主探究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规律和顺序大小规律;自主探究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推理想象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教学过程: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1、复习
(1)请同学们用代表10个方格的图片和方格卡片尺分别摆出 15、37、48 三个数。(2)请把 15 与 37 合并,看和是多少?它比 48 多几?然后把52和48合并起来看一看正好是几个十 ?
(3)10个十是多少?怎样读?怎样写?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个百写作:100
2、认识整百、整千数
(1)同学们看一下我们的学具盒里那个图片上的方格数正好是一个百,把它们都找出来。(2)一个图片上有一百个方格,两个图片上有多少个方格?三个图片上呢?请同学们摆出2个一百和3个一百这两个数,再想想这两个数该怎样读?怎样写?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个一百 写作:200 读作:二百 3个一百 写作:300 读作:三百
(3)类比想象:根据二个百和三个百的读法写法,请同学们分别说出和写出4个百、5个百„„9个百的读法写法。
(多媒体演示出200——900的图片摆法与写法及把10个百摆拼成一个正方体形状,并缩小成方格图片)
(4)10 个百叫一千,我们把一千个方格也照成了图片,请同学们把学具盒里代表一千个方格的图片也都找出来。
(板书:10个百是一千 一千写作:1000)
(5)请同学们用2个一千和3个一千的图片各摆一个数,想一想这两个数该怎样读、怎样写?把这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这个数又该怎样读、怎样写?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二千写作:2000,三千 写作:3000,五千 写作 5000。(6)推理想象:6个一千、8个一千、10个一千,该怎样读怎样写?(板书:10个一千读作一万,一万写作 10000;)
3、认识万以内数
(1)请同学们摆一摆说一说(多媒体出示)
①用2个百、1个
十、5个一摆出一个数,想一想:这个数该怎样读?怎样写?
②再分别用2个百、4个十和2个百、4个一摆出两个数,想一想:这两个数该怎样读、怎样写? ③这三个数谁最大?谁最小?把它们合并成一个数,这个数该怎样读怎样写?
(2)学生小组探究。根据小组回答,用多媒体演示摆出的三个数和它们的写法以及把三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过程;
(板书)240﹥215﹥204 215+240+204 = 659(3)根据上面的研究,请同学们按要求摆出下面各数并把它们读出和写出来。(多媒体出示)① 三个百、五个十
② 一个千、二个百、四个十、六个一 ③ 五个百、四个一
④ 比一比上面的三个数那个最大、那个最小?
⑤ 若把上面三个数合并在一起,你能经整理一下读出和写出这个数吗? 学生小组操作研讨,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提示指导。
总结评价:教师用多媒体或教具演示正确的操作过程。总结评价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自主探究训练:
请同学们拿出一个代表一千个方格的图片,你能想出从中去掉200个方格的操作方法吗?根据这一操作你还能想出从一千个方格里去掉202个方格的操作方法吗? 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讨论一会后提示:你们可以采用把一个千换成10个百、把一个百换成10个
十、把一个十换成10个一的方法来操作。
待部分学生操作出后,教师用多媒体或教具演示正确的操作过程。
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例1:用方格图片和方格卡片操作计算下面各题 356 + 132 1065 + 327 教师用多媒体或教具演示操作过程,并板书: 356 + 132 = 488 1065 + 327 = 1392 例2:用方格图片和方格卡片操作计算下面各题 468 ― 235 800 ―574 教师用多媒体或教具演示操作过程并板书: 468 ― 235 = 233 800 ―574 = 226 学生自主操作练习
536 + 213 1605 + 438 643 ― 526 1302 ―574 让学生先自主操作练习,然后再小组对正和讨论。
四、本课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教师根据课堂学生的实际操作学习情况,进行本课小结。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是在学生能较熟练的使用方格认数学具,操作计算10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设计的。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按教科书的编排,教学到学生能熟练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要大约需要24课时。
本设计用一课时的教学,就让学生学会操作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是一种典型的“框架结构式”教学模式。它实际上是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建立了起了一个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框架,让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先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学生在这一框架的支撑校正下,就可以自我探究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细节知识。如:可以在摆出的一个数上用加一个和减一个方格的方法来探究学习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可以用研讨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时,是怎样整理和读出得数的方法来探究万以内数的加法法则,如此等等。从本节课的教学可以看出:“框架结构式”教学非常适于探究性学习,它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学生的有目的自主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积极性,因此值得我们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推广,不断改进创新。
第四篇:万以内加减法应用题
1、一个书柜上层放了126本书,中层放了157本书,下层放了95本书。你提出的问题是(),列式计算()
2、小红家的苹果树摘了250千克苹果,卖出了145千克,还剩()3、915和()相加的1000,127和()相加的()
4、两个加数分别是869和124,和是()
5、一个加数是403,和是780,另一个加数是()
6、减数是147,差是258,被减数是()
7、被减数是800,减数是695,差是()
1、京广中心大厦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米,京广中心大厦高209米,中央电视塔高多少米?
2、副食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3、商店运来520桶油,第一天卖出362桶,第二天又运进168桶,这时商店还有多少桶油?
4、一艘游轮,原有205人,到港后有79人下船,128人上船,再开船时游轮上有多少人?
5、用9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下午孵出多少只小鸡?这天一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还剩下多少个鸡蛋?
6、从昆明到丽江有517米,从昆明出发,已经走了348米,到丽江还有多远?
7、商场运来610千克苹果,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25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8、水上乐园上午有643人来游玩,中午有256人离开,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水上乐园还有多少人?
9、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2人,中午有265人离去。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
10、水果店运来118千克苹果,梨比苹果多24千克,山楂比梨多15千克。请你提出三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11、上层126本,中层157本,下层95本,请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12、公鸡59只,母鸡77只,小鸡85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解答
1、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已知小红家到学校有312米,小明家到学校只有155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他们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可能有几种情况?)
3、超市上午卖出大米153袋,下午比上午多卖56袋,这一天共卖大米多少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5、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6、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重6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7、服装店原来有衬衫800件,上午卖出一些后还剩下526件,下午又比上午多卖出73件,下午卖出衬衫多少件?还剩多少件?
8、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个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坐下吗?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坐得下吗
9、北京到沈阳,飞机票700元,动车票218元,从北京到沈阳,坐动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
第五篇:万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随笔
万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随笔
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但听前任老师说,这些题目他们在二年级学习时都已经有所渗透过,所以对这一单元的教学,我还是充满了信心。
但第一节课下来,我就有点不知所措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总体感受,效率很差。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
而今,一个单元上完了。中午,让学生独立做了一篇同步练习上的配套作业。批阅完,还是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本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作业本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刚开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今天作业,55人中抄错数字的有12人,其中竖式正确,横式上写错的2人。横式正确,列竖式时抄错的有3人,其余7人均是直接抄错数字)。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接下来将学习测量单元了,但是计算教学看来还应常抓不懈,但愿有了以上几方面的认识为基础,以后几个单元的计算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