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整理复习
第一课时:整理复习(1)
教学内容:乘法、升和毫升、三角形 教学目标: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计算这部分题目
2、复习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知道其进率,知道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3、掌握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三边关系,角度问题、画高等 教学过程:
一、乘法:
学生练习:238×45和117×23
算完后交流得数,问:同样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得的积位数一样吗? 板书:三位舒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继续练习:308×46和78×250 算完后,交流:
这两题分别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末尾有0的乘法,在算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特别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写法。)辨析:乘数末尾有一个0,积的末尾有一个0(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一个0)
二、升和毫升:
分别举例说明1升、1毫升具体是多少? 进率:1升=1000毫升1L=1000ml 分别举例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三、三角形的认识:
1、三角形三边关系:(画图略)ab
指出:只有当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才能围成三角形 有这样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分别可能是多少厘米?怎么想?(4厘米~12厘米)
2、画锐角三角形,分别画出它的三条高。
画直角三角形,指出它现成的高,画出它斜边上的高画钝角三角形,画出它形内的高。
依次标出:三个锐角,1个直角2个锐角,1个钝角2个锐角
指出: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
3、两块三角板的度数:
30+60+90=180 45+45+90=180
指出:任意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度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90度
选择:下面三个度数,哪个不能用三角板拼?说说为什么?(1)15度(2)40度(3)135度
4、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问:底角怎么求?顶角怎么求?周长怎么求?(分别用字母式子表示)画一个等边三角形。
问:其中一个角怎么求?周长呢?用字母式子表示。
四、布置作业(略)
第二课时:整理复习(2)
复习内容:混合运算、找规律、运算律、对称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结合混合运算和运算律,着重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复习一些常见图形,熟练掌握其特征;结合图形,复习有关轴对称知识,能熟练地画出对称轴。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1、用字母正确写出5个运算律: a+b=b+a(a+b)+c=a+(b+c)a×b=b×a(a×b)×c=a×(b×c)(a+b)×c=a×c+b×c
2、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36+300÷12
848-800÷16×12(132+68)×(97-57)972÷(720-21×33)
3、在本子上规范地计算下面各题,注意交流简便算法的过程: 41×99
765+98
560÷16
201×34
36×25
304+297
18×45+18×55
226×14-26×13
二、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复习:
1、画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在画出的图形旁分别标出有关数据及名称。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指出:周长相等,面积不等。
2、分别画长方形,画出它的2条对称轴;画正方形,画出它的4条对称轴 画等腰三角形,画出它的1条对称轴 画等边三角形,画出它的3条对称轴
指出:一般的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三、搭配:
用数字1、2、3,能写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 用数字0、1、2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四、布置作业。(略)
第三课时:整理复习(3)
教学内容:因数和倍数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进一步掌握有关因数和倍数单元的知识。能知道两种分类:奇数和偶数,1、质数和合数。能正确找出2、3、5的倍数等知识。
教学过程:
一、自然数的分类:
1、按是否是2的倍数,可分为偶数和奇数 偶数有:2、4、6、8、10„„ 奇数有:1、3、5、7、9„„
2、按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三类:
只有1和本身2个因数,是质数,有:2、3、5、7、11、13、17、19„„
除了1和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是合数,有:4、6、8、9、10、12、1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这里的特殊情况:2是唯一的质数中的偶数,其他的质数都是奇数 4是最小的合数。
9、15等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3、填表: 最小 最大 个数 因数 倍数
指出:当有具体的数的时候,不能写“本身”,而要写具体的那个数 1是所有的自然数的因数
判断:一个数的倍数都比它的因数大。是错的。„„
4、练习:
(1)在下面个数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2、5、1、10、25 指名学生有序地说一说。
(2)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是3的倍数?补充: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请学生独立写在作业本上,再指名交流。(3)把下面的数分成两类,你想怎样分? 2、15、8、17、20
二、完成书上的部分练习:
1、第12题。读完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并在此基础上列出算式。
2、第15题,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填写单位,并简单说明理由。第16题,学生填写并交流
3、第17题,要求每一条线段的起笔、收笔都在点子上。
4、第18题,强调一定要用三角板来画高。
画完后补充:三角形有3条高,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有无数条高。
5、第19题要求学生能有序的思考问题,如:选三根一样长的小棒,能围成等边三角形选2根一样长的小棒,能围成等腰三角形,具体的:2跟3厘米的,第3 根范围是1~5,所以都可以;2根2厘米的,第3根范围是1~3厘米,所以4厘米和5厘米的都不能配;„„
如果是一般三角形的话,可以用排除法:去掉3厘米的,剩下的4、5、2能围成三角形;去掉4厘米的,剩下的2、3、5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有3种。
6、第20题。要求规范写出解答过程。
7、第21题。学生分别在书上画一画,着重指导旋转:
可以撕一个类似的图形旋转,更简单的,可以画一个类似图形,再旋转,最后把它画下来。
三、布置作业(略)
第二篇: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总复习
教材分析:
总复习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部分组成,后面又有三部分内容的相应练习题。教材在编排上分别先复习了这几部分的重要知识点,目的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理清脉络、查漏补缺,教材中的每个题的设计都针对一个知识,针对性、概括性强、重点突出,教材还给出了一个环节---相互启发,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复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在相应练习部分,教材点出了重要题型,进一步复习了相关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知识的应用。复习方法:
1、先让学生通过翻阅课本的方式复习,再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整理,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对于好的想法,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
2、以学生为主,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采取合作交流、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复习课时数:5课时 复习教学设计:
数与代数
第1课时
数与代数
(一)总课时数:第49课时
[复习内容] : 课本第96、98--100页的有关内容。[复习目标] :
1、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复习小数点引起小数的变化的规律。
3、复习小数、整数、分数之间的关系。
4、复习小数的混合运算以及运算定律的推广。[复习重难点] :
1、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
2、进一步复习小数点引起小数的变化的规律。
3、进一步复习小数、整数、分数之间的关系。
4、复习小数的混合运算以及运算定律的推广,提高运算能力。[复习准备] : 课件
[复习方法] : 练习法、小组讨论法。[复习过程] :
一、整理导入。
本学期我们又学了一些小数知识,回忆一下你学到哪些知识?
二、整理知识。
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相关的内容。看看学了哪些知识。
1、学生独立翻阅课本。
2、让学生与同桌的伙伴交流,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3、利用表格或网络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或表格)
4、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课堂练习。
1、小数读写。(课件呈现)五点八七四
二百三十点九
十二点零三
零点零八二
一点零二三
5.87
230.9
12.03
1.023
0.082 要求:
(1)降落伞逐一出现,从上而下,降落平台一次性出现;(2)学生看“读数”找“写数”,看“写数””找“读数,判断降落点;
(3)完成课本第98页的第1题。
2、小数计算。完成课本第98页第2、3题。
学生回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
3、解决问题。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2)结合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如:教室的长是7.8米,宽6.4米。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面积是多少米?
又如节日特别供应:精致汉堡 每块9.80元
薯条 每包5.50元 可乐 每杯3.85元。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98-99页的第4~10题。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第2课时
数与代数
(二)总课时数:第50课时
[复习内容] : 课本第96、100页的有关内容。[复习目标] :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定律等。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复习怎么列方程和解方程。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了解方程的含义,并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3、让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复习重难点] :
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公式、运算定律,进一步了解方程的含义,并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用等式性质解方程。难点: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复习准备] :课件
[复习方法] : 创设情境法、练习法。[复习过程] :
一、用字母表示数。课件呈现数量关系。学校花圃里兰花比菊花少10盆。(1)已知菊花有n盆,兰花有多少盆?(2)已知兰花有n盆,兰花有多少盘?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二、找等量关系。课件呈现数量关系,要求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并描述“什么量等于什么量”。
1、爷爷今年68岁,比小明的年龄大58岁。
2、小芳家今年七月份用电比六月份多50千瓦时。
3、牧场里,绵羊头数比山羊的3倍还多20.三、解方程
2x-6.8=3.5
5x+3x=16.8 学生之间说解法。
四、列方程解决问题。
课件呈现:两辆车一共运水70箱,第二辆车比第一辆多运12箱。
1、找等量关系,并写出关系式。
2、设未知数,列方程。
3、学生解方程,然后互相交流。
4、展示结果。
五、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96页的第7、8题。
2、完成课本第96页“相互启发”。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100页11-15题。
空间与图形
第3课时 图形世界
总课时数:第51课时
[复习内容] : 课本第97、101页的有关内容。[复习目标] :
1、进一步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明确各类三角形的特点,理解掌握三角形边、角的特征。
2、进一步掌握四边形的分类,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复习重难点] : 重点:
1、进一步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明确各类三角形的特点,理解掌握三角形边、角的特征。
2、进一步掌握四边形的分类,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难点:
1、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三角形边、角的特征。
[复习准备] :课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模型。[复习方法 ]:动手操作法、启发式教学法。[复习过程 ] : 一、三角形的认识。
1、三角形分类。(1)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的。
(2)说一说为什么有的三角形按角分和按边分时都有它。
2、三角形内角和、边的特征。
(1)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如何证明的?(2)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关系。二、四边形认识。
1、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课件呈现:几种特殊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1)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
(2)说一说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2、剪一剪。
(1)让学生取出梯形模型。
(2)在梯形上剪出一个三角形(剪一刀)。(3)探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什么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97页“图形与几何”的第1~2题。
2、阅读教科书第97页“相互启发”。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惑?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101页1、3、4、5题。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第4课时 拍摄相片
总课时数:第52课时
[复习内容] : 课本第97、101页的有关内容。[复习目标] :
1、能正确区分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复习重难点] : 重点:能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难点:正确区分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复习准备] :课件
[复习方法] :创设情境法、发挥想象法、小组交流法。[复习过程] :
一、复习拍摄照片的顺序
1、实物投影呈现情境图。
2、让学生想象一下,随着起球的上升,看到的形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变化,并和同学交流。
3、汇报想法。
4、实物投影气球上升时不同时间的照片,并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5、让学生说序号顺序和理由。
6、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体会。进一步理解由高到低(或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看景物时,看到的范围变化情况。
二、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97页的第3题。
2、完成教科书第101页第2题。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一谈收获与疑惑。
四、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
统计与概率
第5课时
统计与概率
总课时数:第53课时
[复习内容] : 北师大版课本第97、102页的相关问题。[复习目标] :
1、复习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整理复习中形成知识网络。[复习重难点] :
重点: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制作统计图;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难点: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图。[复习过程] :
一、揭示复习课题
1、教师说明本节课的内容。
2、板书课题。
二、知识整理
教师谈话导入,让学生回顾所学的有关问题。学生回顾、同桌交流整理。然后全班反馈。
收集数据的各种方法
条形统计图的画法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折线统计图的读法
平均数的求法
三、练习巩固
1、复习条形统计图
1)、出示教科书102页第1题和第3题。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书上的填空。
2、复习求平均数
1)出示教科书102页第2题。2)完成教科书中练习题。集体讲评,全对的可获得1颗星。
3、出示统计图,分析统计图。
四、总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与同桌交流吧!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收集数据的各种方法
条形统计图的画法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折线统计图的读法
平均数的求法
第三篇: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性质,并能 正确地判定数的范围。教学重点: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数的概念。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自然数 十进制的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 整数
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
数 小数
小数的分类
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有限小数 小数的性质 2、3、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预表。4、整数、小数的读法 5、万、亿做单位记数
较大的数可用万、亿作单位进行改写不是整万、整亿的数可用小数表示。
第 1 页 如:18000000=1800万
110600000=1.106亿
6、近似数表示:(1)四舍五入法(常用)
(2)进一法(3)去尾法
二、练一练(1)填空 a.学生练习
b.反馈:说出正误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2)判断 a.学生练习判断。b.反馈并说明理由。(3)
a.一个五位数加上1就变成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一个五位数减去一就变成四位数,这个五位数是()。
b.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用符号连接起来 0.7 0.7550.760.75。
c.用0、1、2、3、9这十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写出一个最接近十亿的整数。d.课本第1-----6题。
三、总结:
本课复习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复习的?你认为哪些知
第 2 页 识非常重要或者以前对哪些题目要犯错通过今天的复习想提醒大家?
四、提高练习
1、用2、3、4分别去除一个数,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把它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
2、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是68,这两个数是()和()或()和()。
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
五、作业布置 作业本
六、课后反思:
完整总复习教案点此:点击此文件
第 3 页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回顾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
二、练习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在小组里交流计算的方法。
2、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统计图表,理解八五折和八折的意思,然后题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答案:1500×85%=1275元, 1600×80%=1280元
南极牌冰箱比较便宜。
3、第3题,先帮助学生理解提议,由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
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包括所学知识和新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分数乘法:意义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意义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沟通分数乘除法间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分数乘除法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回顾所学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包括意义、运算顺序。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
二、练习
1、第4题,先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弄清题意,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环保知识。
2、第5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结果,并鼓励学生说出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证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3、第7题。本题是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问题,如果学生用算术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也应给予肯定,但应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路,用算术法不做要求。
板书设计: 解:设这个地区前年降雨量是ⅹ毫升。
ⅹ—2/9ⅹ=427 7/9ⅹ=427 ⅹ=549 答:这个地区前年降雨量是549毫升。960ⅹ14.8﹪=142.08(万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提高应用百分数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单位间的换算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回顾所学的百分数知识,说处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
二、练习。
1、第9题。本题是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如果让学生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应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路,教师也应给予肯定,但不做基本要求。
答案: 解:设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是x元。80%x=2800 x=2800÷80% x=3500 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约是3500元。
2、第10题。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题意,说说覆盖率是什么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同时,教师可让学生检阅有关绿化问题的资料,了解绿化的意义及作用。
答案:175÷960=18%
3、第11题。主要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可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进行交流,注意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答案: 科技馆:30000×10%=3000(平方米)教学楼:30000×25%=7500(平方米)操场:30000×20%=6000(平方米)食堂:30000×2.5%=750(平方米)花坛:30000×0.03%=9(平方米)空地:30000-(30000+7500+6000+750+9)=12741(平方米)板书设计: 解:设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是x元。80%x=2800 x=2800÷80% x=3500 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约是3500元。
教学反思: 总复习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巩固和复习统计知识,沟通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题目中的单位统一问题。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借助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复习统计知识。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解。
二、练习。
1、第12题。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相关计量单位的换算。教学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回顾相关的知识,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要注意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第13题。本题主要考查有关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相关知识。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对于逆向思维的题目,教师要注意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3、第14题。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1)升、(2)立方厘米、(3)毫米。
4、第15题。
第(1)题,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理解领奖台底部是不许要涂漆的。学生的思路可能有:可以先数出一共有15个面需要涂漆,再用15×50×50=37500(平方厘米);也可以先求四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再减去不涂漆面的面积。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方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第(2)题,50×50×50×4=500000(立方厘米)
5、第16题。引导学生理解不规则铁块的体积相当于底面积是48平方厘米、高是0.5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所以是48×0.5=24(立方厘米)
6、第17题。此题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教师要利用此情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答案:(1)18×20×30×1.5=16200(立方厘米)=0.0162(立方米)=0.02(立方米)(2)0.02×40=0.8(立方米)(3)0.8×365=292(立方米)
7、第18题。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读图能力,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
(2)根据题目的条件,学生可以求出彤彤家10月份每项开支花了多少钱。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提出问题,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8、第19题。根据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那个数即中位数,运用中位数表示这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的平均水平比较合适。
答案:1925万人。
板书设计: 复习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000)容积单位:(液体)升毫升(1000)
第五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乘法、三角形
教学目标: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计算这部分题目
2、复习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知道其进率,知道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3、掌握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三边关系,角度问题、画高等 教学过程:
一、乘法:
学生练习:238×45和117×23 算完后交流得数,问:同样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得的积位数一样吗? 板书:三位舒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继续练习:308×46和78×250 算完后,交流:这两题分别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末尾有0的乘法,在算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特别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写法。)辨析:乘数末尾有一个0,积的末尾有一个0,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及积的末尾至少有一个0 三、三角形的认识:
1、三角形三边关系:
(画图略)ab
2、画锐角三角形,分别画出它的三条高。
画直角三角形,指出它现成的高,画出它斜边上的高 画钝角三角形,画出它形内的高。
依次标出:三个锐角,1个直角2个锐角,1个钝角2个锐角 指出: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
3、两块三角板的度数:
30+60+90=180 45+45+90=180 指出:任意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度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90度
选择:下面三个度数,哪个不能用三角板拼?说说为什么?(1)15度(2)40度(3)135度
4、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问:底角怎么求?顶角怎么求?周长怎么求?(分别用字母式子表示)画一个等边三角形。
问:其中一个角怎么求?周长呢?用字母式子表示。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
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内角。)
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
7、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落在两条直角边上;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8、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是画它的高。二、三角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跟底边高正好重合。)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于45°,顶角等于90°。
3、求三角形的一个角=180°-另外两角的和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底角×2=180°-底角-底角
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顶角)÷2
6、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n为边数}
第三课时 三角形有关练习
一、填空
1、一个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7厘米,8厘米,7厘米,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5°,67°,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5°,顶角是(),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
4、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75°,另一个锐角是()。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5厘米,底边长4厘米,围成这个等腰至少需要()厘米长的绳子。
1、用三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5厘米和11厘米的绳子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2、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
3、在钝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角是钝角。……………()
4、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大于直角。………………………()
5、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6、在一个五边形中,画上两条线段可以把这个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因此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
7、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平形四边形。……………………………()
8、在一道算式中添减括号,一定可以改变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9、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都有3条高。………………………………()
四、算一算
1、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改围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底角的4倍,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分别是多少度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混合运算、找规律、运算律、对称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结合混合运算和运算律,着重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复习已学平面图形,熟练掌握其特征;结合图形,复习有关轴对称知识,能熟练地画出对称轴。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1、用字母正确写出5个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36+300÷12 848-800÷16×12(132+68)×(97-57)972÷(720-21×33)
3、计算下面各题,注意交流简便算法的过程: 41×99 765+98 560÷16 201×34 36×25 304+297 18×45+18×55 226×14-26×13
二、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复习:
1、画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在画出的图形旁分别标出有关数据及名称。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指出:周长相等,面积不等。
2、分别画长方形,画出它的2条对称轴 画正方形,画出它的4条对称轴
画等腰三角形,画出它的1条对称轴 画等边三角形,画出它的3条对称轴 画等腰三角形,画出它的1条对称轴
指出:一般的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三、搭配: 用数字1、2、3,能写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 用数字0、1、2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四、布置作业。(略)
第五课时:运算律复习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 xb=b xa
4、乘法结合律:(a xb)xc=a x(b xc)
5、乘法分配律(a+b)xc=axc+bxc
6、连减:a-b-c=a-(b+c)
7、连除:a÷b÷c=a ÷(bxc)例:简便计算一(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一、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50+98+50 488+40+60 = = = =
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25×56×4 99×125×8 = = = =
六、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65+28+35+72
七、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25×125×4×8 例:简便计算二(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
一、分解式
二、合并式
25×(40+4)135×12—135×2
三、特殊1
四、特殊2 99×256+256 45×102 = = = =
五、特殊3
六、特殊4 99×26 35×8+35×6—4×35 = = = = 例:简便计算三(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一、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
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 = =
二、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3200÷25÷4
第六课时 运算律练习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85+a)×b=□×□○□×□(17+□)×□=□×5○5×3 b×a+25×□=(□○□)×b 53×□+ⅹ×□=a×(53○□)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102×98=(100+2)×98这里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2、36×25=(9×4)×25=9+4×25……………………………()3、125×17×8=125×8×17这里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4、179+204=179+200+4…………………………………………()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1、125+67+75=67+(125+75)应用了()。
①加法交换律 ②加法结合律 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56+56×4与()相等。
① 56×(4+1)② 56×4+1 ③ 4×(56+1)3、347-98用简便方法计算是()。
① 347-100-2 ② 347-(100+2)③ 347-100+2
4、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① ab=ba ②(ab)c=a(bc)③(a+b)c=ac+bc
四、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65+299 47×9+47 630÷18÷5
36×25 63×73-63×63 421-175-25
125×25×64 72×26+36×48
五、解决问题
1、学校买来45盒彩色粉笔和155盒白粉笔,每盒40枝,一共有多少枝粉笔?
2、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段路,甲队每天修70米,乙队每天修85米,11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一共少修多少米?
3、公园里有牡丹花96棵,月季花比牡丹花的3倍多10棵,月季花比牡丹花多多少棵?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因数和倍数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通过整理,进一步掌握有关因数和倍数单元的知识。能知道两种分类:奇数和偶数,1、质数和合数。能正确找出2、3、5的倍数等知识。教学过程:
一、自然数的分类:
1、按是否是2的倍数,可分为偶数和奇数 偶数有:2、4、6、8、10…… 奇数有:1、3、5、7、9……
2、按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三类: 只有1和本身2个因数,是质数,有:2、3、5、7、11、13、17、19…… 除了1和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是合数,有:4、6、8、9、10、12、1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这里的特殊情况:2是唯一的质数中的偶数,其他的质数都是奇数 4是最小的合数。
9、15等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3、填表:
最小 最大 个数 因数
倍数
指出:当有具体的数的时候,不能写“本身”,而要写具体的那个数 1是所有的自然数的因数
判断:一个数的倍数都比它的因数大。是错的。……
4、练习:(1)在下面个数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2、5、1、10、25 指名学生有序地说一说。(2)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是3的倍数?补充: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请学生独立写在作业本上,再指名交流。(3)把下面的数分成两类,你想怎样分? 2、15、8、17、20
二、完成书上的部分练习:
1、第12题。读完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并在此基础上列出算式。
2、第15题,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填写单位,并简单说明理由。第16题,学生填写并交流
3、第17题,要求每一条线段的起笔、收笔都在点子上。
4、第18题,强调一定要用三角板来画高。
画完后补充:三角形有3条高,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有无数条高。
5、第19题
要求学生能有序的思考问题,如:选三根一样长的小棒,能围成等边三角形
选2根一样长的小棒,能围成等腰三角形,具体的:2跟3厘米的,第3根范围是1~5,所以都可以;2根2厘米的,第3根范围是1~3厘米,所以4厘米和5厘米的都不能配;……
如果是一般三角形的话,可以用排除法:去掉3厘米的,剩下的4、5、2能围成三角形;去掉4厘米的,剩下的2、3、5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有3种。
6、第20题。要求规范写出解答过程。
7、第21题。
学生分别在书上画一画,着重指导旋转:可以撕一个类似的图形旋转,更简单的,可以画一个类似图形,再旋转,最后把它画下来。
三、布置作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