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2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第一篇: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高二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题。它包括个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两个主要内容。分别介绍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三个表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和意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思维普遍活跃,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但是,由于学生们生活阅历较少,缺乏必要的社会参与和生活体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和误区。哲学知识又相对有些抽象,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中,贴近学生生活,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去充实课堂内容,注重情感陶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本课中通过案例探究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人民群众的含义(2)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理解: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分析: 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这一观点,有利于使学生从情感上贴近人民群众,热爱人民群众。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方法论要求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加之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使学生在群众观点上比较模糊,因而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教学活动过程】:

【走进生活】

汤灿《情系人民》导入新课 【感悟生活】 展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谁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传奇?这里有两个观点:

• 观点一: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是邓小平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命运,书写了历史传奇。

• 观点二: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辩一辩: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探究发现——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含义

1、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①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展示四幅图片,判断哪些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

材料二:2011年春晚上网络红人旭日阳刚的《春天里》唱出了草根特有的沧桑味道;西单女孩任月丽的一曲《想家》令远在河北涿州老家的亲人激动落泪;深圳民工街舞团表演的街舞《咱们工人有力量》则精彩绝伦,不仅充满动感和激情,而且技艺高超。他们让观众耳目一新,产生共鸣,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材料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毛泽东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恩格斯

学生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是怎样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此处首先分析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的重要性。通过这两层充分论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1)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多媒体展示:

聂耳同他的朋友在黄浦江畔散步闲谈,突然听到了码头工人劳动的号子声,他不禁赞叹说:“这有节奏的劳动呼声,是多么壮美啊,旋律是多么有力啊!”聂耳由此受到启发,谱写出著名的《码头工人歌》,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艺术形象。

(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多媒体展示:

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

作家著书立说需要“文房四宝”,演员表演要有舞台道具,科学家搞实验离不开仪器设备,教师讲课少不了书本教具。(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多媒体展示:

年画 虎头鞋 剪纸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3)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展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的创造:(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3)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小结与导引: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引导学生说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 多媒体展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在2011年2月27日与网友在线交流的真情语录

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我要带着真心、真意、真情来同网友们交流的。看到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常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十二五”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把发展成果体现在改善民生上。我们必须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领导干部的政绩应该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最高标准,而不是以高楼大厦和项目作为最高标准。网民们帮助了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探究:总理的这些话是怎样体现群众观点的?

教师总结归纳:

1、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多媒体展示:

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凸现他“一网情深”,彰显他民生情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执政党的优良传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执政兴国的力量来源。今天总理“和人民一道克服困难”,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奋力前行的唯一选择,是我们执政党领导人的情怀和智慧。

通过互联网了解货真价实民情,听取原汁原味的民意,汇聚真知灼见的民智,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也是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探究:(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群众路线?(2)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什么实践意义? 总结归纳:

2、党的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

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通过实践创造群众历史创造了物质财富创造了精神财富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方法论)意义两个重要保证

【回归生活 聚焦热点】 多媒体展示:

聚焦《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一:老百姓在现实生活面临着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物价高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的《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要做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工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

学生合作探究:试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政府的这些做法的理论依据。教师总结归纳: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决定了政府要扩大就业,高物价决定了政府要控制物价,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以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政府关注民生,扩大就业,控制物价,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就体现了这一点。

【参与生活

体验践行】

多媒体展示:

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坚强村官——张广秀

张广秀是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垆上村的大学生村官,身患重病不忘本职工作,全身心地为村民服务。她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大学生村官中引起强烈反响,一些网友称她为“最美女村官”、“最坚强村官”。张广秀虚心学习、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身患重病、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情注农村、服务群众的村官情怀,直面困难、勇于担当的人生追求,树立了新时期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形象,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先当村民后当村官”,“只要能为村民谋一丝利益,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困苦也心甘”,“病好了,我还回去做村官”……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感动了无数人,也激励着无数人

对于张广秀的选择,很多人并不理解,你能理解她的选择吗?请给大家作一下分析(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和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个优点:其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热点案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做到以理导人,以事服人,这有效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其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展开合作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其三,本课重点关注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突破,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效。总的来说,本课在教学时基本上能做到重难点突出,知识连贯性强,基本实现教学目标。

但是,在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另外,设置探究问题时候,如何才能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能贴近课本知识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第二篇: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精品课件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高二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题。它包括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个主要内容。本框是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观点,也是整本书的落脚点之一,为第十二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该框内容无论在知识体系方面还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思维普遍活跃,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术,因此他们能够自主获取信息资料,能做好比较充分的课前准备。但是,由于学生们生活阅历较少,缺乏必要的社会参与和生活体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和误区。哲学知识又相对有些抽象,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中,贴近学生生活,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去充实课堂内容,注重情感陶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本课中通过案例探究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提高学生社会生活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人民群众的含义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通过探访身边的优秀党员、干部的事迹,体会榜样的力量;(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培养公民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这一观点,有利于使学生从情感上贴近人民群众,热爱人民群众。教学难点: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方法论要求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加之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使学生在群众观点上比较模糊,因而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走进新课:情境设置 多媒体展示

谁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传奇? • 观点一: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是邓小平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命运,书写了历史传奇。• 观点二: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问题探究: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人类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认为社会发展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决定的观点,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从探究中发现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学习新课:

一、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1、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①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

材料二:2011年春晚上网络红人旭日阳刚的《春天里》唱出了草根特有的沧桑味道;西单女孩任月丽的一曲《想家》令远在河北涿州老家的亲人激动落泪;深圳民工街舞团表演的街舞《咱们工人有力量》则精彩绝伦,不仅充满动感和激情,而且技艺高超。他们让观众耳目一新,产生共鸣,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材料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毛泽东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

——恩格斯

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是怎样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此处首先分析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的重要性。通过这两层充分论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1)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继续探究第二个方面,多媒体展示第九张幻灯(见课件),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发现: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此处三层论证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结合学生的课堂反映设计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随机调整和更换 在探究中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三个层次:

(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聂耳同他的朋友在黄浦江畔散步闲谈,突然听到了码头工人劳动的号子声,他不禁赞叹说:“这有节奏的劳动呼声,是多么壮美啊,旋律是多么有力啊!”聂耳由此受到启发,谱写出著名的《码头工人歌》,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艺术形象。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探究问题:94页教材插图说明了什么?

学生发现:我国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都来源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都是人民群众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

探究第三个方面:多媒体展示第十一张幻灯——小岗村今昔对比,探究发现: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的创造:(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3)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

此处结合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设计相关问题,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发现: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3)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政治关系,只变革具体制度。不像在阶级社会中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推翻旧的生产关系、旧的社会制度来实现。小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引导学生说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探究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 【感悟生活 合作探究】

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凸现他“一网情深”,彰显他民生情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执政党的优良传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执政兴国的力量来源。今天总理“和人民一道克服困难”,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奋力前行的唯一选择,是我们执政党领导人的情怀和智慧。

通过互联网了解货真价实民情,听取原汁原味的民意,汇聚真知灼见的民智,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也是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究:(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群众路线?(2)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什么实践意义?

1、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总结新课:本节课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七、练习反馈 巩固知识点

材料一:老百姓在现实生活面临着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物价高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材料二:温家宝总理的《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要做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工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试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政府的这些做法的理论依据。

八、板书设计

第三篇: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学案(人教必修4)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法指导

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知识链接

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场“人民的胜利”。解放军指战员在前方浴血奋战可歌可泣,而广大人民群众奋勇支前更加动人心弦。中原、华东、华北三大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援前线,在战役期间,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到了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这是我军取得淮海战役胜利的重要保证。

基础梳理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同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_____________发展的历史,是______________创造的历史。

1、人民群众的含义

(1)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起____________作用的人们,既包括______________,也包括_____________。

(2)人民群众是一个,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 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__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3)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_____________的创造者。

广大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_______________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_______________,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_____________。

(2)人民群众是社会_______________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_________。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________________。

③人民群众还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_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____________。

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______________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1)地位

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__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

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基本内容

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心全意

_________________,一切向____________________,虚心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众路线

(1)地位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基本内容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_______________胜利的重要保

证,也是成功地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保证

互动探究

探究一:有人认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

作者”。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探究二: 阅读课本第93页方框中的内容,思考其中问题。

探究三:有人说,“文化是由文化工作者创造的”。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探究四:列举事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

巩固练习

1.“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必须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的花朵与果实。”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个人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C.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财富,是社会实践的主体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

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下,哪里还会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

可见()

A.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离开脑力劳动者,但不能离开体力劳动者

B.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C.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为精神财富提供了物质前提

D.一切精神财富都是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3.我国古代的《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等农业科技著作,都是总结劳动群众的农业生

产经验编写而成的。这说明()

A.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物质财富B.知识分子都是劳动群众

C.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唯一源泉

D.劳动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科学工作的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

业异军突起,三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农村自治。这“三个伟大创造”说明()

A.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精神财富提供了物质前提

C.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D.农民是中国改革的主体

5.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参加政协分组讨论会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

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哲学理论依据是

()

A.只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B.人民群众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只有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影片《公仆》真实地反映了“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县委书记谷文昌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境界。

据此,回答6~7题。

6.“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反映了谷文

昌()

A. 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B. 坚定地走群众路线

C. 尊重客观规律,利用客观条件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7.下列行为表现出 “走群众路线”的是()①某市公安局倡导警民联防以搞好社会治安②国家就春节铁路提价问题举行听证会③全国人大广泛征询人们对修订《婚姻法》的建议④奥组委向全国征集奥运歌曲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下列不属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的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是否承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9.上题材料表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0.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八十五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他重申:“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C.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D.物质资料生产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是在总结改革开放25年来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试说明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

(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知识框架与课后反思

第十一课第二框参考答案

目标检测1~5.CACAD6~9.DDDB10、答:

(1)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③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2)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②倡导大学生服务基层,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有利于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四篇: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高二政治组 赵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人民群众的含义

(2)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理解: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分析:

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点】: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学难点】: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方法论要求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加之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使学生在群众观点上比较模糊,因而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过程】:

拿破仑是法兰西历史上第一帝国的皇帝。他凭借出色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频频取得辉煌的战绩,成为西方文人墨客津津颂誉的英雄。黑格尔称颂他“驰骋全世界,住在全世界”。鲁迅却说:“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说‘我比ALPS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 【导课】:

情境设置,多媒体展示教材93页的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

(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讲授新课】:

一、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探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探究第一个方面,多媒体展示第七张幻灯(见课件),思考探究(1)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从探究中发现: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此处首先分析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的重要性。通过这两层充分论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1)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继续探究第二个方面,多媒体展示第九张幻灯——家乡六合(茉莉花民歌和四合农民画,见课件),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发现: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茉莉花民歌和四合农民画是什么产品?②茉莉花民歌和四合农民画是谁创造的?这说明了什么?③演奏茉莉花民歌需要的乐器,绘制农民画需要的画笔、画纸、染料等,是谁创造的?在什么过程中创造的?说明了什么?④茉莉花民歌源于《鲜花调》,阿炳创作《二泉映月》,四合农民绘制农民画等等,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随机调整和更换)在探究中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三个层次:

(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探究问题:教材插图说明了什么? 学生发现:我国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都来源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都是人民群众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我们看出《聊斋志异》的创作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故②③正确。蒲松龄作为普通群众中的一员,创作了此名著,说明了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故④正确。①与题干不符。故选D项。探究第三个方面:多媒体展示第十一张幻灯——小岗村今昔对比,探究发现: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此处结合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设计相关问题,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发现: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3)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政治关系,只变革具体制度。不像在阶级社会中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推翻旧的生产关系、旧的社会制度来实现。小结与导引: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引导学生说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探究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

1、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总结新课】:本节课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五篇:《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设计者:日照市东港区教研室 申作春

课程标准

1、领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同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了解不同的人对某项改革措施的不同反应,用哲学观点探讨其原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标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人民群众的含义。(2)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评价设计

1、通过教学过程借助相关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达成知识目标。

2、通过课堂相关练习和课堂上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达成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材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2、教学难点: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相关教学资料,制作教学课件。(2)分析教学思路及设计,预设学生活动程序,推测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学生准备

(1)搜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方面表现的有关资料及图片。(2)查阅近年来的报刊资料,收集有关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英模的事迹。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事例分析法、讨论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网络、图片及实物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观看图片,进行探究,引出第一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师生一起处理教材“专家点评”,落实: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学生活动:巩固掌握并做相应的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引领学生思考:谁是上述成就中物质生产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引出:

2、人民群众的作用 师生通过视频、图片、小资料、教材探究等互动探究,合作学习,达成教学目标。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学生做相关随堂练习,学以致用。

过渡: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人民群众呢?

教师出示国庆大典图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第二目: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引出:

1、党的群众观点

2、党的群众路线

师生合作探究,结合我党实际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活动:展示课前搜集的时代英模图片,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他们为什么会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教师小结本课时内容,学生对照小结整体把握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学生随堂做相关练习,达成教学目标2、3 播放歌曲《江山》,让学生在歌曲欣赏中回顾本节知识重点,同时进行情感升华,力促情感目标的达成。

课后作业:

材料一:有人说:“英雄造时世”、“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也有人说 “时势造英雄”。

材料二: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认识。”

材料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对材料一的观点作出评价?(2)材料二、三之间有什么联系?

(3)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下载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高二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题。它包括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学设计比赛方案(定稿)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学设计比赛方案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政治老师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展示我校政治教科研成果,推进政治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2013年政治学......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十二、1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这一框题课标的基本要求是:“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教材分析】......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5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学习,明确社会历......

    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设计5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

    高中数学教案:必修5第一章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精选5篇)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数学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章节总体设计 (一)课标要求 本章的中心内容是如何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工具,最后落实在解三角形的应......

    高中政治必修四《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反思

    关于对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的教学反思 胡丽娣 在我校举行的“青年优质课大赛”上,我以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框题上了一节公开课。在这堂课上,一切都进行的很......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神奇的货币第一节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教材分析、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2、教学难点:外汇、汇率;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