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教学设计
第三框题
未来道路我选择
一、内容与分析
(一)内容
①生活的岔路口
②学会选择,承担责任
(二)分析
①“生活的岔路口”阐述了人生有无数的选择,但总有几次非常关键,我们应该慎重对待这些选择。
②“学会选择,承担责任”教材分三层阐述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第一层,选择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第二层,树立正确的选择观念,检敢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第三层,要自己作出选择,这样,才能在选择中成长。教学目标及分析
(一)目标
①知道生活充满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 ②学会合理选择,并能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二)分析
①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并结合自己经历,使学生知道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性,慎重对待人生的一些重要选择。
②我们在进行选择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必要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合理选择。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如何面对选择带来的相应责任和后果是学习的难点所在。产生这一难点的原因是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不足,遇事没有主见。突破这一难点,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外来的声音和内心的呼唤”、“小江的选择”进行解决。
四、教学支持条件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故事导入: 师生活动:
1教师讲下列故事:
三个年轻人,两个身材高大,一个身材矮小,要求德高望重师傅收他们做徒弟。但是老师傅一次只收一个徒弟。当三人争执一下时,老师傅要他们三人到河对岸的山上去砍柴,谁砍的柴多,就收谁。身材高大的年轻人每人挑了两大捆柴回来,而身材矮小的年轻人却用竹筏子运回来8捆柴。结果身材矮小的年轻人,成了老师傅的徒弟。
2问题:身材矮小的年轻人为什么能战胜身材高大的年轻人?
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只因不会选择。人生充满了选择,尽管我们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面临的选择会越来越多,对我们的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在人生道路上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故事趣味性较强,蕴涵哲理,易于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
极性。
问题1我们就要初中毕业了,在生活的岔路口,我们会有哪些选择呢? 师生活动:
1教师说明:生活充满选择,每天我们都生活在选择中。让我们以一天为例,看看普通的一天中,会遇到哪些选择。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引导学生思考:以前遇到过哪些重要选择?这些选择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当前面临的重要选择是什么?应该如何面对?
2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进步,我们选择的机会会更多,选择面更大。生活充满了选择。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充满选择,有些选择每天都会遇到,而有些选择则会对人的一生重要影响。
问题2“刘杉为什么会有苦恼” 师生活动:
1.将故事情境和问题呈现给学生。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全班进行交流。
设计目的: 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到,选择多了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也对我们的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重要的选择是我们成长道路中必然要经历的,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要慎重对待。
问题
3、分析“外来的声音和内心的呼唤”
教师活动:
1.教师说明:初中即将毕业,我们都面临着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选择。是升学还是就业?如果升学,读哪一类学校?如果就业,将选择哪一中职业?对此我们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周围的人会有一些意见或建议。请学生将这些想法和意见记录在课本上。
2.在全班进行交流后,教师总结:我们在进行选择时,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要作出明智的选择,我们不仅要明确自己的想法,了解周围人的意见,还要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设计意图:目的是帮助学生面临重大选择时,了解来自周围人的意见是什么,自己内心的愿望和想法是什么,学会处理两者之间的冲突,慎重作出选择。问题
4、你认为小江在作出选择之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师生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7“小江的选择”或有多媒体将故事情境呈现给学生。
2全班进行探讨和交流:在作出选择之前,我们该作好哪些准备?
3.教师指导学生填写教材P138表格,并思考表格后的问题。
4.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随时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目的使学生认识到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全面衡量个人条件和外在条件是对未来作出选择的重要一步,帮助学生衡量自己在面对升学和就业的选择时,拥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作出明智的决定。
问题5选择为什么会有困难?
师生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过去的经历中,自己认为最困难的一次选择是什么。
2教师提问:我们选择感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3.学生问答好教师继续提问:你是怎样处理这些困难的?
4.教师进行总结,有时候作出选择是困难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响应的后果和责任。但我们只有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才能够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选择能力。设计意图: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作出选择是困难的,因为时间上没有完美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应该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六、【课堂小结】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还很长,面临的选择会更多,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慎重地对待,要自主进行选择,通过不断的自主要选择并从中总结出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的选择会更为明智,人生会更加积极。设计意图:梳理知识,深化认识,选择希望人生。
第二篇:九年级政治 教学设计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教学设计
第四框 拥抱美好未来
一、内容与分析
(一)内容
①迎接社会新挑战
②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二)分析
①“迎接社会新挑战”简要介绍21世纪的特点,说明新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创新精神,二是团队精神,并阐述了这两种素质的意义。
②“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教材从知识储备、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养成和对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四个水面阐述了终身学习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并说明无论选择怎样的道路,为了个人,为了国家,我们都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
(一)目标
①认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②明确终身学习对个人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二)分析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的动力,创新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必备条件。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合作是国家、企业与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学进行创新与他人合作。要创新,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付诸于行动。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终身学习是本框题的一个难点。产生这一难点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片面地认为,在学校里把知识学好了,到社会上是一个运用的问题,不需要继续学习了。解决这一难点,通过在教学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个人要终身学习?”与探索“许振超谈学习”的启示予以突破。
四、教学支持条件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有学者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你是怎样理解的? 设计意图:民发人深省的“文盲”概念的变化,触发学生的危机感、紧迫感。问题1“您的知识更新了吗?” 师生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P140的材料或多媒体显示,要求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些小组知道的代表最新知识的名词最多。
2结合活动后面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交流,从而把握当今时代的特征,了解时代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3.教师小结: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这必将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潜力和价值,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设计意图:目的是通过列举代表最新知识的名词,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从中把握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总趋势,感受社会变化对青少年提出的新挑战。
问题2 探讨创新问题
师生活动
1在同学间进行竞赛,看谁能富有创造性地解决课本上提出的两个问题。
2探讨创新精神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时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设计意图: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体会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创新精神。
问题3探讨团体精神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
1呈现课本上的故事情境。
2分小组讨论交流后面的问题。
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社会发展需要发挥优势个人的聪明才智,同时更需要发挥团体的力量。因此,在平时我们就要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
设计意图:目的使学生认识到团体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问题
4为什么一个人要终身学习?
师生活动:
1老师提出问题: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前面提到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外,我们青少年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2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及时进行总结。3教师指导学生填写教材P142的表格
4教师总结,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设计意图: 目的是帮助学生思考飞速发展的社会,对青少年的素质了哪些更高的要求,使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青少年只有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才能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问题5从“许振超谈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师生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或多媒体显示教材P143的“许振超的故事”。
2探讨、交流后面的三个问题
3教师总结终身学习的意义,鼓励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4教师:初中生活即将过去,让我们一起进行反思过去和展望未来吧。① 教师提出教材P144上的三个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② 教师小结:学校学习不仅使我们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强了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设计意图: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许振超的事迹,理解终身学习的意义,拓展对“学习”内涵的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只要我们发扬团队精神,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我们就能走出一条独特闪光的路,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人生价值。设计意图:梳理知识,突出知识重点,激励学生与时俱进,努力奋斗。
第三篇:九年级政治 教学设计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教学设计 docx(精选)
第二框题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一、内容与分析
(一)内容
①学习压力新思维
②从容面对考试
(二)分析
①“学习压力新思维”说明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压力是正常的,学习压力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阐述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对待学习压力的思想,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②“从容面对考试”分析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对考试焦虑进行客观地评价,一方面肯定适度的焦虑对考试会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说明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带来不利的影响。阐述克服过渡考试焦虑的策略方法: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增强自身实力。
教学目标及分析
(一)目标
①认识学习压力对人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了解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②了解考试焦虑的原因,知道克服过渡考试焦虑的方法。
(二)分析
①认识学习生活中存在压力是正常的现象,学习压力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学习需要有适度的压力,我们要适度给自己加压;学习压力是可以缓解的,缓解的有效方法就是要明确学习意义,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②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界因素也有自身因素,适度的考试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的认真态度,过渡的考试焦虑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要克服过渡的考试焦虑,知道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从容面对考试。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学习压力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产生这一难点的原因是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考验,片面地认为学习压力是有害的,不能消除的。解决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学习压力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要适度地给自己加压,要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四、教学支持条件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理想是未来生活的设计师,我们怎样才能把我们的理想蓝图变成现实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前节课学习的内容,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
1教师以问题导入新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实现要靠我们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你们面临学习压力呢? 2学生列举面对的学习压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我们面对的学习压力来自哪些方面。问题1 出现学习压力的原因是什么? 师生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或多媒体显示教材P130的材料,引导学生续写面对考试压力的反映,并探讨原因。
2学生续写面对学习压力表的确反映,探讨原因。
3教师小结:产生学习压力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父母的期望、老师的要求、同学间的竞争、自己的期望过高等等,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压力出现各种反映是正常的。问题2 学习压力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师生活动:
1教师:多媒体显示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1的三个情境:小晨、小晔、小玉面对考试压力的不同心态。2学生讨论教材上的问题:
(1)面对考试压力,小晨、小晔、小玉各持什么时候同心态?(2)不同的态度会对考试和考试成绩产生怎样的影响?
3教师:请同学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归纳一下学习压力对我们的影响。4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提问。
5教师总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和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过渡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5教师提问:学习需不需要压力?
6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拔:学习需要适度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问题3应当怎样缓解学习压力? 师生活动:
1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有哪些面对压力反而表现得更好的经历? 2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
3教师提问:同样的课程,有的同学越学越有趣、越轻松,有的同学越学越觉得是一种负担;有的同学可以连续几个小时玩游戏仍余兴未尽,上课却觉得累,这是为什么?
4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压力常常与我们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有关。
5教师提问:我们应当怎样缓解学习压力?
6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兴趣,是我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将压力化为动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兴趣是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从而学会 将压力转化为动力。问题3考试的压力来自哪里? 师生活动:
1呈现教材P132中的小清的故事,探讨问题:(1)小清考试的压力(考试焦虑)来自哪里?
(2)你有哪些应对考试压力表的好办法?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1)产生考试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者面临的考试很重要;或者考试难度过大;或者父母、老师、自己的过高要求超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或者仅以考试的成绩来判断个人的价值等。
(2)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考试的态度来缓解考试压力,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加强体育锻炼,与老师同学谈心等来应对考试压力。
3教师提问: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考试焦虑?
4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出现考试焦虑是正常现象。适度的考试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5教师提问:我们应当怎样去克服过渡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呢? 6学生回答好,教师总结:
(1)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2)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3)要增强自身实力。
7我们应如何增强自身实力?
8学生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听音乐放松心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考试焦虑的原因,找到怎样去克服过渡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的方法。
六、【课堂小结】
生活学习中有压力,考试有压力,这是正常的现象。星星和月亮在一起,蓝天和白云在一起,学习和考试在一起。承受学习和考试方面的压力,是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考验。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压力是我们的一种情感体验。适当的压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经正确对待考试压力,要学会将压力变为动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向父母、向社会、向学校、尤其是向我们自己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吧!
设计意图:理清本节课所学知识脉络,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学习与考试压力,满怀信心地去迎接学习与考试的考验。
第四篇:九年级政治 教学设计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教学设计
曙光学校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贺绍华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第一框题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一、内容与分析
(一)内容
①引言
②给未来插上翅膀
③通向理想之路
(二)分析
①引言采用了富有诗意的语言,感召学生用知识去滋养青春的心灵,用理想去创造青春的辉煌,用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去经历考验,感受青春的成长,从而引出后面的教学内容。
②给未来插上翅膀,通过画理想树的活动,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个人理想。理想包括方面面的目标,如学习、事业、家庭、自我成长等,理想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反映。教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人生需要理想,接着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总结理想的重要性。
③通向理想之路,首先阐述由于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局限,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接着分析说明实现理想的途径,包括对人生作出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对理想进行适当调整,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实干。
教学目标及分析
(一)目标
①了解理想的含义,②理解理想的重要作用 ③掌握实现理想的途径。
(二)分析
①通过绘制理想树活动,让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概括自己在学业、事业、家庭等方面自己的理想,从而了解理想的含义。
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来说明理想对人的行为的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
③通过分析教材提供的三个教学案例,让学生理解与掌握理想的选择要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出发,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与选择自己的理想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产生这一难点的原因是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不够,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教材P127“他们的理想能够实现吗?”的案例和“杨振宁爷爷的故事”,教师总结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怎样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来解决这一问题。
四、教学支持条件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引言导入
同学们,在现阶段我们的社会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的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在现实中艰苦奋斗。青春的心灵,需要知识的营养去滋润,终生学习将为人生增添光彩;青春的辉煌,需要理想去激励、去创造,智慧的选择将理想插上理性的翅膀;青春的成长要,需要经受一定的考验,用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去面对学习的压力,我们从中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学习曙光学校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贺绍华
成绩,还有那希望的人生。
【新授】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第一框题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板书)
◈教师先说说自己的理想:“园丁哺育了我,我要当园丁。用锄头掘出幸福井,用汗水浇灌长春树。”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老师从小就立志当老师,当上老师,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了三十个春秋。我在从教20周年时写过一首《终身无悔》的诗。下面是其中的两段:
请记住这个时刻吧
1980年初秋时分
我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老省城 来到这晴空万里,骄阳似火的湘南校园
人生的道路在这里延伸 青春的理想从这里放飞 教案里流淌着我的心血 讲台上挥洒着我的汗水
二十个四季轮回 七千多个日日夜夜 用双手耕耘这片土地 用热血呵护年轻的生命 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甘为人梯终生无悔 曙光学校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贺绍华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老师的职业理想是当一名教师,你的理想是什么,请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设计意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下一个教学活动“绘制自己的理想树”作好准备。
师生活动:
◈绘制自己的理想树 ◆问题1:理想的含义 1.小时候你的理想是什么? 2.现在,你的理想是什么?
3.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句子来分别概括叙述你在学业、事业、家庭等方面自己的理想吗?
(教师要求学生在纸上绘制理想树,并填写上目标。)4.通过绘制树的活动,谁能归纳出理想的含义吗? 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是未来的奋斗目标。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明确理想的含义,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确立更为明确的目标。
问题2:理想的作用
师生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6“小张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后面的三个问题。2.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1)小张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2)小张为什么能面对别人的嘲笑?(3)小张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3.小结理想的作用。
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4.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你是怎样理解“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这句名言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典型事例,认识理想的作用,特别是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问题3:如何实现理想 师生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7的情景材料,要求学生讨论后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大胆发言。
2.学生阅读材料,讨论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3.学生讨论问题后,教师总结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4.教师呈现教材P128的故事情境:“不懈奋斗的李静”。学生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李静遇到了哪些困难?(2)李静能够战胜困难,靠的是什么?
(3)李静已经实现了理想,她还需要做什么? 5.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要实现理想,就要把长远目标与具体行动统一起来,曙光学校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贺绍华
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明确自己现在的行动对实现长远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6.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9杨振宁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杨振宁为什么要中途放弃做实验论文的理想?(2)如果他不放弃自己的理想,结果会怎样?(3)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7.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
8.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小结: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具体理想进行适当的调整。9.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P129完善理想树的材料,要求按教材的要求去做。可开展竞赛,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10.教师提问,学生问答:
我们应当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局限,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付出艰辛的努力。(2)使学生认识到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推动理想的实现。(3)帮助学生掌握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方法和途径。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问题: 1.什么是理想? 2.理想的作用。3.如何实现理想。
第1个问题要求理解,第2,3个问题要求能运用。
设计意图,理清本节课思路,要求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第五篇:选择希望人生教学设计
九年级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第一框题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学设计
单传伟
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册的教学的主题是本册的教学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即重点探讨个人与国家和社会
的关系。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共同理想、最高理想、和谐社会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个人理想的内涵、作用、怎样实现理想,增强为实现最高理想的使命感,认
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这部分学习
内容,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观、爱国的情感;帮助学生
解决在人生发展阶段上一些重要的问题。如:实现个人理想的问题,如何应对即将来临
的中考问题,如何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问题,如何认识理想与现实差距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理想的含义;
(2)、知道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
(3)、懂得理想的重要作用;
(4)、明白实现理想的途径。
2.能力目标:
(1)、理解理想的重要性;
(2)、能找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
(2)、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想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知道实现理想的途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述法、例举法、讨论法。
五、课前准备:
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美好的想法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想、信念等
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
引导。
六、课前分析及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依据:
了解每个人的理想是多方面,包括学业、事业、家庭、自我成长等;从个人和社会俩
个方面理解的重要作用;知道实现理想的途径。
(2)、学生面临的问题:
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面临考试时,不同程度陷于焦虑;缺乏学习积极性等
等。
七、教学活动设计:
(一)、复习提问:
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最高理想是什么?怎么样实现?
(二)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前面我们学到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理想,那么我们每个人需要有理想吗?
你的理想是什么?(学生回答)
新授:
教师提出问题:
什么是理想?
找学生回答
教师再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理想包括方方面面如学业、事业、家庭、自我成长等;
学生拿出笔画出自己的理想树。
教师提出问题:
一个人为什么要有理想?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教师总结:
理想的作用可以从个人、社会俩
个方面的作用,个人的作用可以举周恩来的故事说明,社会的作用可以通过实现共同理
想来说明。
教师提出问题:
每个人的理想都是美好的,理想怎样才能变成现实呢?
同学请把书翻到127页,然后回答教材后面的问题。(学生看书)
找同学回答教材的问题。
他们的理想都能够实现吗?
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原因?
再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自身条件、外在环境的局限。
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学生分组讨论,选一个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做出规划;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理想适当进
行调整;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把前面画的理想树用不同颜色的纸剪成树叶形状,贴在树干上,表示拥有能力的状况;
以叶片的大小,表示各项能力的需要程度。树下沉思:我拥有哪些能力?正在努力实现
的能力?还需培养的能力?
学生动手做,教师指导。
请你保留这棵树与你一起成长。当这棵树都变成了你拥有的能力的时候,你的理想也就
实现了。
先找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最后总结。
板书设计: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第一框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1、给未来插上翅膀
2、通向理想之路
(1)、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方面面的理想
(1)、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原因
(2)、理想的作用
(2)、实现理想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