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0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第一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次”、“修”、“与”、“因” “期”、“ 临”、“ 致”、“ 或”等重要的文言词语。

2.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哲理。

3.了解课文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点,体会课文文采美。【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写景状物的特点和方法。

2、理清文章结构,提高诵读能力。【教学难点】

领会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认识。【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擅长诗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实,作为散文佳作,它也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脍炙人口。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这篇文章。

(二)作家和背景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他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表现出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被后世誉为书圣。曾为秘书郎,累迁长史,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世称王右军。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三)朗读课文,研习文本

1、要求学生标出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指导朗读: 正音:

癸(guǐ)丑

修楔(xì)事

清流激湍(tuān)流觞(shāng)曲水

形骸(hái)

游目骋(chěng)怀 趣(qŭ)舍万殊

若合一契(qì)

齐彭殇(shāng)语调:“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要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3、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并翻译课文。

4、分人朗读课文。

5、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6、学生翻译课文,教师订正错误词语。

第二课时

(一)、课文研读:

1、朗读第一段: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次怎样的集会?

明确:良辰—美景—佳处—乐事,“信可乐也” ——“乐”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结合“癸丑”,简介古代干支纪年及相关知识。

佳处:“会稽山阴”即浙江绍兴,兰亭在绍兴兰渚山,据说勾践曾经在那里种过兰花。

乐事:“修禊事也”。古人规定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但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第一部分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周围的环境、场面,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2、朗读第2段,本段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 本节的议论与前一段的叙事是什么关系?明确: 明确:作者承接上文“乐”,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承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下面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趣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3、讲析第三部分作者在这段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一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是“后之视今,亦犹今视昔”。作者认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的意味。在对老庄哲学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批判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的眷恋和热爱。

(二)、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附: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景美

乐 人贤

事雅

忧 或取诸怀抱……(谈玄悟道)

或因势所托……(归隐山林)终期于尽

一死生……

齐彭殇 ……

第二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3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材定位及学情分析:

《兰亭集序》被选入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单元。该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风光并联系作者生平及社会背景去探究自然、思索人生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尊重敬畏自然,不断探索自然的奥妙和人生价值的兴趣。本班学生语文基础一般,阅读面较窄,但质疑意识强烈,挑战权威思想突出,这为课堂学生质疑讨论、合作探究提供了保障,也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理解并积累重点词句知识。

2、朗读文本,领悟文本语言的声韵美和意蕴美。

3、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形成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落,正确分析作者因事而发的感慨。

2、结合自己对自然、宇宙、生命的理解,比较古今杰出人物的生命价值观来客观、公允地评价王羲之的生命观。

教法设计:质疑讨论,拓展评价。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补充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语激趣,进入文本。

出示《兰亭集序》书法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王羲之)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義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此文被誉为“书中的极品,文中的上品。”可谓艺术奇葩,千古奇文。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从辩才和尚处获得王羲之的真迹后,爱不释手,命人摹拓数本分给太子诸王,并且在死前请求高宗李治把兰亭真迹随葬昭陵。写作本文时,王羲之33岁,距其后辞官归隐仅有3年,也是他决定归隐的重要的蕴酿阶段。其间如何反映作者复杂情绪,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文本,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交流。

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二、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1、诵读体悟。

师导:“三分诗,七分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可见诵读是学习文言最好的方法。下面,老师给大家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注意以下两个问题:标注字音,划分节奏。把握作者情感发展的脉落,从文中找出表达情感的词,填入题目的空格内并评价。

兰亭集会,赏景畅饮,信可()矣;聚后思索,面对生死,岂不()哉;联系古今,思接千载,亦可()夫。

2、处理疑难字词。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会()稽 悟()言 形骸()世殊()

3、判断下列红色字含义的正误。茂林修竹(长)况修短随化(修身)丝竹管弦之盛(繁多)俯察品类之盛(繁盛)所以游目骋怀(„„的原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用来)

4、翻译下列句子。(供参考,具体随学生提问而定。)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活动安排:学生以组互问互答,解决不了的老师给以点拨,给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去分析。

三、美点赏读,涵咏领悟。

文学即人学。古今优秀散文往往都会逼真细腻地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兰亭集序》的每一句话无一不是作者情感表露和心理折射。下面,让我们看看文章一、二段。

1、阅读第一二段,品兰亭之乐。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四美具,二难并。”想想“四美”指什么? 明确: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2、填写训练,领悟情感。

引导:散文在于美读,读中理解,读中品味。因声求气,将作者的心理和情感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来。

活动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仿照示例写一组句子。例句:兰亭之乐,乐在景美,这里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尽量用文中原句回答)

参考示例:

1、兰亭之乐,乐在人贤,这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兰亭之乐,乐在辰良,这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兰亭之乐,乐在赏心,这里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4、兰亭之乐,乐在事雅,“引以为流觞曲水,映带左右。”„„ 小结: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人雅士们的潇洒风度和诗意人生,以至美好的聚会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写道:“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你认为作者的“乐”是否为“真乐”,你又如何看待他的“乐”? 活动安排: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交流,举手回答,师生共评。

参考提示:亲近自然,娱情山水(真乐);借酒取乐,游戏人生(暂时之乐);感官刺激,`瞬间闪现(简单肤浅之乐)

明确:作者以“极”“信”二字写尽了与友人们欢聚的兴致和情怀,但乐中有哀。王羲之是晋人所谓的“性情中人”,谢安曾对他说:“中年以来,多伤于哀乐。”王羲之回答:“年在桑榆,自然至此。”也许会乐极生悲,作者面对良辰美景,抒发“幽情”,以表达纵欢过后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自然掩盖不了生命短暂、光阴虚度所带来的烦恼。其实,这也是王羲之前后所有文人们共有的经历和感受。(举李白和苏轼等人例子)

4、赏析第三段,思兰亭之痛。

师导:自古人们就有“乐极生悲”的人生感慨,作者亦如此。那么,作者因何而痛?

活动设计:学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出有深刻感悟的句子,然后在组内交流,统一意见后在班内交流,师生评价。

以“我从--(运用原文句)中读出了--”的句式来回答。参考提示:光阴易逝,生命短暂。快乐难久,人生无常。美物易逝,情迁之痛。造化难违,死生之痛。死生亦大(事)。

他写此文仅仅为了表达内心之痛吗?让我们再读这一段文字,进一步体会作者深沉的悲痛。(学生阅读提供的资料自由发言)

4、赏析第四自然段,识兰亭之悲。

师导:既然“生命之感”如此沉重,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作者的“悲”情缘何而生的呢?

活动安排:指名朗读,学生勾画相关句子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以“兰亭之悲,悲在--”发言。

参考提示:悲在古人今人对生死看法非常一致。悲在后人对生死看法与古人、今人致。悲在古人把生死看成一样。悲在人们的困惑,即那个时代对生命的漠视和人生的悲叹。

那么,王羲之的“悲”是悲痛还是悲观呢? 参考提示:是悲痛而非悲观。

展示时代背景:王羲之生活在一个清谈玄学,积极悟道的年代。魏晋时期政治极其严酷,社会急剧动荡。门阀制度使得当时许多著名文人、学士都死于残酷的权力斗争中,身处乱世,大家无所作为,也无法作为。“等生死,齐彭殇”这是庄子的思想。因而有人会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之外”,虚度光阴。对此,王羲之是不认同的,一个“虚诞”一个“妄作”足以证明。他劝告时人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有所作为。

四、归纳课文,拓展延伸。

师导:作者在文中充分表现了兰亭聚会的感慨,也反映了他的生命观。那么,你怎样看待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作者作序的目的是什么?

活动安排:学生浏览课文,体会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组内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在班上展示。

参考提示:文章虽是叙写兰亭聚会,实则是批判晋代名士们的虚无思想观念。东晋是名士风流时代,士大夫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笔傲山野,即信奉“一生死,齐彭殇”,而作者却显示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思想境界,勇敢地从消极颓废情绪中走出。如果和苏轼,李白等人相比,也可看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即其“儒佛道”统一的哲学信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有警示后人不要受当时士大夫消极人生影响,客观面对生死,把握生命,积极生活。

一个人的生命如草木万物随造化而定。我们面对生死很难做到如庄子般洒脱随性,但也没有必要为生死困扰,反而要更加“珍重生命”。

五、课文小结

品读文字,你会发现文章浸透着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著。一次普通的聚会,王羲之发出对生命的深层思考;一次灵魂的坚守、王羲之探索出实现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永恒方式;一次谆谆教诲,激励我们要强健体魄和精神,去战胜人生路上的困难。下面老师留给大家一段话:品兰亭之乐,追求雅趣人生;思兰亭之痛,珍惜有限生命;悟兰亭之悲,打造精彩人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并与苏轼《前赤壁赋》对照,分析二人哲学观点的异同。

2、整理课堂未能解决的词句,写在笔记本上。

第三篇: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教学设计:第8课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一、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虚词,积累文言知识。

二、品味文中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让学生看图片)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致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憾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冯承素的摹本。它跨越千年,魅力长在,历代文人吟诵品评,不能释怀,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欣赏这篇传世佳作。

(板书课题:兰亭集序

王羲之)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背诵前两段。2.文言知识积累(见幻灯片)

三、研习课文 1.教师配乐范背课文

学生找出感情变化的词语,把握作者感情变化线索。明确:乐——痛——悲

2.回顾第一、二段:“信可乐也”,作者参加兰亭修禊事,乐因何而生?

学生回答后明确:

时令宜人--乐,高朋满座--乐,环境幽美--乐,活动高雅--乐,天气晴朗--乐。总而言之,能“游目骋怀”“畅叙幽情”“信可乐也”。(板书“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3.读第三段 思考:王羲之参加兰亭雅集如此快乐,但他笔锋一转,呼出“痛哉”,痛由何而来?“痛”什么?

讨论提示:

第二自然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夫人之相与……放浪形骸之外”。

“夫”字为抒发感慨的标志。作者从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入手,以此为切入点,引出第二层的感慨:“虽趣舍万殊……岂不痛哉!”

第一个分号所在句讲了两种人生态度——“晤言一室之内”与“放浪形骸之外”。

第二个分号所在句讲了两种人生体验——“欣于所遇……快然自足”与“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第四句讲了两种人生“痛”事——“向之所欣……化为陈迹”与“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讨论后明确:

这种“痛”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作者从不同处世形态的共性——“情”“怀”出发,抒发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

虽然两种人有不同的人生态度,但是,在此时此地,他们的生命体验却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痛!

(板书:痛

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学生再读第三段。

朗读指导:探索人生哲理,发感慨,用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其中“死生亦大矣”中的“大”重读,“岂不痛哉”降调读出慨叹,重读“痛”。4.读第四段:

思考:本段中的“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为什么“悲”?“悲”什么? 讨论提示:

①作者在发出“悲夫”感叹之前,作者写了几个时期的人?他们思考死生,有着怎样的表现? ②他们的表现有相同之处吗?

③他们“悲”什么呢?能否从板书中看出些什么?

明确:显然,时代虽不同,感悟却是一致的。“悲”的是宇宙是永恒的,人生却是短暂的;这种生命的体验让人无奈而惆怅。这是跨越千古之悲。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④正所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悲痛年年总相似,那么面对着无尽的悲痛,王羲之能选择做些什么呢?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告诉后人,我们曾经为死生而悲痛过,也许你们会和我们有同感吧。也交代了本序的写作意图,目的在于警醒后世读者,不要感染士大夫之消极的思想情绪,而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死生亦大矣”的思想精髓。学生再读第四段。

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奏。“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悲”,后面的句子和缓低沉地读出。(板书:悲 由己悲人 千古同悲)

四、拓展探究

回顾《兰亭集序》全文,王羲之其实向我们表述了他由乐而痛、由痛转悲的心理历程,但却引发了后人对他不同的评价。

有人认为,王羲之很悲观,《兰亭集序》也写得也太伤感;有人认为,王羲之很旷达,《兰亭集序》虽苍凉悲怆却有不俗的情趣。

你是怎么理解王羲之其人其文的呢?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分组讨论)

五、总结全文

有人说《兰亭集序》要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之年才能读懂,但是今天我想对大家说,我们在20岁前就应该思考快乐,思考痛苦,思考生命与永恒!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美。这种思考可能还比较肤浅,但只要同学们努力去思索探究,不人云亦云,不自甘堕落,不抛弃,不放弃,就会缩短与哲人、伟人的思想距离,甚至还会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思想领空!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中的第二、第三题。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一、内容与解析

(一)内容 《咬文嚼字》

(二)解析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一)教学目标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4.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二)解析

通过对文章列举事例的分析,理解文章“摆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搜集、整理事例的方法。从对文章的细致分析入手,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课文列举事例的方法,然后分析课文列举的事例,接着分析五组例子体现的意义。

三、问诊断分题析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不是典范的议论文,学生很难在文中准确地找到中心论点。可以从梳理文章结构入手,让学生在文中先找出所有表达观点的句子,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达到最终的明确和统一。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二、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学生浏览课文及《优化设计》之自主疏导

三、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学生为各自然段标号,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论述。第二部分(6—7):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说明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在顾及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唯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第三部分(8):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思路归纳:具体——一般

现象——本质

提升点拨:整篇文章告诉我们,“逐步达到艺术的完美”,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

五、研习作品

1.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课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什么关系? 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第一段,第一个例子,体会“你这”与“你是”两种句式的区别。(学生讨论,试组一些句子,逐个体会,再看课文中的论述。)教师明确:从表面上看,两个句子的区别只有一个字,但表达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说明文字与思想是有关系的。另外,文章从一个例子引入正题,使得作者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段:又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例子,对“你这”句式进行进一步推敲(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明确: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在辨析“这”与“是”的区别,实际是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观点作必要铺垫。

第三、第四段,论述了咬文嚼字的真正内涵,并以《史记》为例。指出要重视思想和情感的需要。弟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感情。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以上三个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课文第二部分与第—部分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第二部分是在课文第一部分的基础之上具体谈作法。

第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情感。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六段,指出“炼字”的难处在于字义的把握,尤其是它的联想义。第七段,从反面论证联想的误区。即所谓“套板反应”。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在讲述“咬文嚼字”的内涵及为什么要“咬文嚼字”,那么第二部分则主要沦述如何“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

3.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思考: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强调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在前两部分论证的基础上,指出了阅读与写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一“达到艺术的完美”,并进一步强调为了达到此目标应养成的习惯——“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4.概括观点,突破重点

“咬文嚼字”的实质是什么?

“咬文嚼字”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咬文嚼字”的好处?

5.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品味。郭沫若对“这”的用法理解全面吗?

不全面。第一次觉得改得好,就依样画葫芦,第二次就改出问题了。“你是好小子,过来动一动你茗大爷。”有相同的句子吗?其中的意味还可以补充吗?

你有种,有种来打我啊!(或讽刺否定,或激将)自己将《李广射虎》扩展之后再看看效果。

六、课堂小结

咬文嚼字作为一个贬义词,被朱先生拿来褒用,就是为了突出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时候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七、布置作业:

1、目标检测:《优化设计》之自主梳理

2、配餐练习:《优化设计》之巩固与拓展及课时训练

【教学反思】

我讲授完课文《咬文嚼字》,虽然在课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这两节课还是留下不少遗憾的地方。

首先,这两节课还不能充分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第一节课,我先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然后就带领着学生去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理清作者论述的思路、方法等;在第二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老师出一些炼字练习让学生当堂练习,当堂讲评。在这两节课中虽然学生也能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去回答,炼字练习也能完成,但是我总觉得学生只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去阅读课文,按老师设计的问题去解答,学生没能自主去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在学习课文中也没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第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虽然在课前我进行教学设计时已经考虑到内容的趣味性,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不够踊跃,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活跃。我觉得这两节课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做得不够,还需继续努力

第五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和“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活用词、多义词、特殊句式。

2、了解“赋”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意蕴。

3、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达观态度,感悟“苏子情怀”,培养学生以乐观旷达的胸襟。

【教学重点】

1、通过主客问答,了解苏东坡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2、苏东坡赋的风格 【教学难点】

与《后赤壁赋》的比较阅读理解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品评阅读 合作探究

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在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年,他写下了这篇千古绝唱。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学习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苏轼在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对新法牢骚,表示过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被投入大狱。幸运的是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苏轼在黄州五年,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自号“东坡居士”。

四、文体简介:

赋,始于两汉魏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即描摹景物,也就是叙事、写景;“写志”指作品要表达的主题,也就是议论、抒情。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追求真情实景。意境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情感真挚朴实。

五、自主学习:

1、对照注释,品读文章。

2、默读课文,自主翻译。

3、齐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梳理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思路。

1、学生阅读第一段,教师引导分析。

思考: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图中有那些景物?景物描写美在何处?

明确:(板书)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板书)清风、水波、月。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2、全班齐读第二段,教师引导分析。

思考: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明确: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正合《诗经》 “佼人僚兮,舒窈纠兮”的意境。“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正合“劳心悄兮”。但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乐”属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作者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对整个人生的哀思来。再加上客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洞箫声,幽怨悲凉。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3、学生朗读第三段,教师引导分析。

明确: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客人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4、学生朗读第四段,教师引导分析。

明确: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板书)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也 精神永存、代代相承

5、学生齐声朗读第五段,教师引导分析。

明确:最后一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

二、小结归纳: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三、作业:

1、诵读、背诵课文。(诵读指导)本文的诵读要把握好节奏,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读出意境;抒情的句子,要随文中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乐则节奏明快,悲则节奏低慢

在朗读时,应读出停顿,同时在句中可稍加延长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些带“兮”字的句子,更要在“兮”字后稍做延长,以舒缓语气如: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2、课外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桂棹

下载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