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歌《龙船调》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3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民歌《龙船调》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民歌《龙船调》教学设计》。

第一篇:湖北民歌《龙船调》教学设计

独特民族风欣赏

湖北土家族民歌《龙船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独特民族风》选自人音版第二单元彩的民歌中第三节,在欣赏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后,拓展学习我们湖北土家族的民歌《龙船调》,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深对民歌的理解和喜爱。

《龙船调》是湖北恩施利川地区花灯典型曲目,原名《种瓜》曲调《瓜子仁调》,由一男一女表演,女的扮演要过河去亲戚家拜年的小姑娘,男的扮演热心推船摆渡的艄公,演唱有半说半唱,有互相对答,加上富有情趣的衬词,既有划船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更增添了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格调。《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这种山歌风的曲调,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随后的短句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生活气息很浓。再加上后面半说半唱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这种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歌曲最后的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总之,这首短短的民歌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使学生体验湖北民间歌曲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对中华民族歌曲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创作的能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创编过程中的快乐。

3、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演唱,创造与表演,了解湖北民间风情,感受当地民歌风味;通过对音乐的再创造,增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湖北土家族民歌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创作歌曲在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分析。教学难点:对歌曲进行欣赏和体验

教学方法:

1、示范法、讲解法

2、小组合作法:

3、引导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教师主导,直切主题。

当我们听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就会联想到草原,内蒙古,当我们听到“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你的脸”就会联想到一个新穿着鲜艳的姑娘,新疆

当我们听到“这就是青藏高原”时,就知道是藏族民歌,师:同学们想一想,你所知道的有哪些湖北民歌? 生:

师:在我们湖北,有灿烂的楚地音乐文化,2011年,我前往了随州博物馆,了解和学习了曾侯乙墓的出土情况,早在2000多年前,十二律俱全的64件青铜双音编钟就诞生在我们湖北,早在2000多年前,在我们湖北就形成了以楚音代表的南方民歌,时至今日,在我们湖北,民歌也是精彩纷呈,大家看地图(出示地图),有一个地区很特别恩施,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是我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下面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龙船调》的简介。

《龙船调》最初叫《种瓜调》,《龙船调》原本是群众逢年过节,划彩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所以开始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人们又叫它种瓜调或瓜子仁调。

《龙船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和《中国民歌40首大联唱》优秀民歌。在恩施州利川一带传唱。

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这首《龙船调》

二、初步欣赏《龙船调》MTV 师生一起欣赏歌曲《龙船调》 并提问:

(1)歌曲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过节准备坐船的人、船夫

(2)歌曲中表现的是什么情景?热闹的情景(3)歌曲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4)歌唱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三、重点欣赏:通过探究歌词、旋律、节奏特点,进一步挖掘歌曲的内在美。

1、共同探究歌词:

(1)先一起朗诵下歌词,(2)歌词的中的“正月”、“阳雀”的正确读法

(3)归纳歌词的特点:方言、易于上口、风趣、称词比较多(依哟喂、金那银儿锁)、加入对白

2、共同探究旋律:

(1)音阶:五声音阶,民族性强

(2)旋律:优美、起伏较大,易于传唱、一字多音

3、共同探究节奏:

(3)节奏:欢快、自由

四、再次欣赏歌曲《龙船调》表演交流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了《龙船调》的特点,下面呢我们一起来共同体验一下歌曲的魅力。

1、出示《龙船调》的完整歌谱,随后教师完整演唱歌曲《龙船调》,在对白处示意学生进行对话,并用乐器为歌曲简单伴奏。

2、分组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教师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初听、复听、唱旋律、以及创编表演,从浅入深对这个作品进行体会与感受,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为学生的表演提供舞台,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拓展欣赏 情感升华

1、师:《龙船调》不仅唱遍了大江南北,还飞出了国门。2003年11月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带着它飘进了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2、观看宋组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唱会,说一说当你看到外国人在演唱中国方言歌曲的心情。

3、我们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湖北的民歌《龙船调》推广向了全世界,让更多的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的音乐、并通过中国的音乐了解了中国。

4、聆听《新龙船调》

师:湖北人民非常喜欢《龙船调》,它们在《龙船调》的基础上又改编了一首《新龙船调》,听一听,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聆听、讨论)

师小结:既有流行音乐的元素,又不失去民歌的风味。

(设计意图:通过宋祖英在金色大厅的演唱,进一步巩固歌曲,同时提升了作品的社会意义,使学生对中国的民歌又有了深一度的认识,通过新龙船调的聆听,把当前非常普及的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歌结合在一起,拓展了学生的欣赏范围)

六、教师小结

我国的民歌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到的只是沧海一栗,今天的宋祖英能站在金色大厅,除了她个人的努力外,更依赖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熠熠生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挺流行音乐的同时多听听民族音乐。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更好的中华民族音乐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第二篇:《龙船调》教学设计

《龙船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龙船调》是湖北利川地区花灯典型曲目,原名《种瓜》曲调《瓜子仁调》,由一男一女表演,女的扮演要过河去亲戚家拜年的小姑娘,男的扮演热心推船摆渡的艄公,演唱有半说半唱,有互相对答,加上富有情趣的衬词,既有划船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更增添了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格调。《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这种山歌风的曲调,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随后的短句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生活气息很浓。再加上后面半说半唱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这种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歌曲最后的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总之,这首短短的民歌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使学生体验湖北民间歌曲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对中华民族歌曲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创作的能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创编过程中的快乐。

3、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演唱,创造与表演,了解湖北民间风情,感受当地民歌风味;通过对音乐的再创造,增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湖南土家族民歌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创作歌曲在节奏、旋律、结构、音色等方面的分析。教学难点:对歌曲进行创造与表演 教学方法:

1、引导法:通过教师的讲述与图片的只直观出示,引导学生进入到歌曲的情节当中去。

2、小组合作法:通过分组与任务的分配,集体完成作品的展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1、播放潘长江《过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同学们,大家对这首歌的旋律都很熟悉,有谁知道歌曲的名字?(过河)描述了什么情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也和过河有关,同学们想听吗?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龙船调》。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歌手和耳熟能详的歌曲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转到课堂当中,并且对节下来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方向性的引导)

二、初步欣赏《龙船调》MTV

1、师生一起欣赏歌曲《龙船调》

并提问:

(1)歌曲的体裁是什么?

(2)歌曲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歌曲中表现的是什么情景?

2、师:《龙船调》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利川是民歌的海洋,被世人誉为“歌舞之乡”。利川土家族生活离不了民歌,下田要唱秧歌,上山要唱砍柴歌,开山要唱打石歌,下河要唱捕鱼歌。“见物有歌,即兴起舞”。

3、简介湖北土家族的风土人情(课件展示)

(1)土家族分布

(2)土家民居特点

(3)土家族服饰特点

(4)土家风俗

三、再次欣赏歌曲《龙船调》(卡通版本),表演交流

教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龙船调》,这首好听的歌曲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让我们一饱眼福,欣赏了利川的独特风景,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这首歌呢?

1、师生一起欣赏卡通版本的《龙船调》(15分钟)并提问:

(1)歌曲采用了哪一种演唱形式?(2)歌唱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3)歌曲属于民歌中的哪一种?(山歌)教师小结山歌的概念。

(4)探索:感受并学唱歌曲中具有山歌风味的乐句。(5)你能不能找一找歌曲当中的称词?

教师:这首好听的歌曲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让我们也入乡随俗,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2、出示《龙船调》的完整歌词,随后教师完整演唱歌曲《龙船调》,在对白处示意学生进行对话,并用自制乐器为歌曲简单伴奏。

龙船调

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妹娃去拜年哪呵喂,金那银儿锁,银那银儿锁,那阳雀叫哇捎着鹦哥、啊捎着鹦哥,妹娃: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

艄公:我就来推你嘛!

妹娃:艄公你把舵搬哪啊,妹娃我上了船 合:

啊 呦喂唑 啊 呦喂唑

将呵妹推过河呦呵喂

二月里是春分哪咿呦喂,妹娃去探亲哪呵喂,金那银儿锁,银那银儿锁,那阳雀叫哇捎着鹦哥、捎着鹦哥,妹娃: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

艄公:还是我来推你嘛!

妹娃:艄公你把舵板哪啊 妹娃我上了船

合:

啊 呦喂唑 啊 呦喂唑

将阿妹推过河呦呵喂

3、分组按照哑剧的形式进行表演设计,要求将故事环节进行拓展想象与创编。(教师提供事先准备的艄公帽子等道具)

4、分组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教师进行评价。(30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初听、复听、唱旋律、以及创编表演,从浅入深对这个作品进行体会与感受,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为学生的表演提供舞台,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拓展欣赏 情感升华

1、师:《龙船调》不仅唱遍了大江南北,还飞出了国门。2003年11月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带着它飘进了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2、观看宋组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唱会,说一说当你看到外国人在演唱中国方言歌曲的心情。

3、我们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湖北的民歌《龙船调》推广向了全世界,让更多的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的音乐、并通过中国的音乐了解了中国。

4、聆听《新龙船调》 师:湖北人民非常喜欢《龙船调》,它们在《龙船调》的基础上又改编了一首《新龙船调》,听一听,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聆听、讨论)

师小结:既有流行音乐的元素,又不失去民歌的风味。

(设计意图:通过宋祖英在金色大厅的演唱,进一步巩固歌曲,同时提升了作品的社会意义,使学生对中国的民歌又有了深一度的认识,通过新龙船调的聆听,把当前非常普及的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歌结合在一起,拓展了学生的欣赏范围)

五、教师小结

我国的民歌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到的只是沧海一栗,今天的宋祖英能站在金色大厅,除了她个人的努力外,更依赖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熠熠生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挺流行音乐的同时多听听民族音乐。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更好的中华民族音乐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第三篇:《走进湖北民歌》教案设计

《走进湖北民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演唱、表演,激发学生学习湖北民歌的浓厚兴趣。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湖北民歌的情感,让他们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3)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教学,初步了解湖北民歌及其特点。教学重、难点:两首民歌的体裁分类及湖北民歌的特点。教学内容:《小女婿》、《龙船调》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钢琴 表演用的道具:一顶红色的带小辫的瓜皮帽。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归纳总结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思路与程序:

本节课我以两首湖北民歌为主线,一首为自己家乡湖北京山县的民歌《小女婿》,一首为湖北民歌的代表《龙船调》。通过导入、赏析、表演、演唱,总结归纳让学生感受湖北民歌的特点。了解什么是民歌及民歌的分类。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方言“灵醒、称透”向学生介绍老师来自哪个地方?通过老师讲解的方言的意思,(是在夸他们聪明、整洁又漂亮)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达到创建和谐课堂目的。并让学生初步了解湖北京山的语言特色。然后让学生观看课件中的京山民歌《羌郎说》,视屏选自湖北京山网球节开幕式上由当地的农民自编自演的表演录像。朴实自然的表演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京山的乡土文化。

(设计思路:教师用方言和民歌《羌郎说》引入,来激发学生对湖北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和民歌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力)。

一、《小女婿》教学过程:

学说京山方言鸦雀子、老鸹、一低喀、冒得、鬼汪让学生按照课件上的拼音注解大声读出感受说异地方言的乐趣,并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设计思路:为后面京山民歌小女婿的学习做好铺垫,要让学生能听懂歌曲的大意)

1、聆听全曲解决问题:

(1)歌曲反映的故事内容是什么?

(2)全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3)歌曲采用了哪一种演唱形式?

(设计思路: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对这首歌曲有更好的理解,达到欣赏的目的。)

2、歌曲内容介绍。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设计思路:通过作者的介绍了解歌曲的出处以及当地的地方习俗文化。是京山县杨集乡下才有的一种封建婚姻陋习。)

3、学习交流:

(1)简单学唱歌曲。学习第一段,首先请同学们用方言朗读一遍歌词。然后学唱后分男生女生以一唱一和的方式唱出让学生明确民歌的结尾处都有吆喝相呼应。

(设计思路:体会方言演唱的乐趣,明确湖北民歌的特点之一。)

(2)根据老师所给的乐段来创编表演。第二段具有表演性,首先分析第二段歌词,让学生根据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与表情。然后请一位很有表演性的男生来表演小女婿,老师来担当大媳妇的角色根据歌词来表演。帮学生装扮成旧社会的小孩子的形象带上红色的小瓜皮帽。

(设计思路:让学生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表演从直观上感受这种婚姻下大姑娘嫁给小女婿的悲惨命运和在生活中这种婚姻带来的一些滑稽可笑的事。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乐趣达到继续学习的兴趣。)

4、复听乐曲。把前面的学习过程从头至尾的过一遍,第一段,学生分男女一呼一应的演唱,第二段师生表演。三、四、五段学生边打节奏边演唱。

(设计思路:通过复听让学生对这首歌曲有个完整的感受,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达到学习的情感目的。)

5、知识归纳:什么是民歌,民歌的分类。

(设计思路:通过对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明确小女婿的体裁及分类达到知识目标。)

二、《龙船调》教学过程:

1、欣赏全曲解决问题:

(1)歌曲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方言?

(2)歌曲采用了哪一种演唱形式?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3)歌曲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设计思路: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对这首歌曲有更好的理解,达到欣赏的目的。)

2、歌曲介绍:了解《龙船调》的来历及民歌风格。

(设计思路:让学生通过了解能答出此歌的民歌类别,山歌类。)

3、学习交流:

学习歌曲,讲解其中的重要音符。师生互动,能简单表演《龙船调》中最生动形象的对白部分。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中的小音符的作用来感受歌曲的韵味。由男生扮演艄公女生扮演要过河的阿妹做出在两岸相互呼喊的动作与对白,感受场景的生动与舞蹈的动作感。通过划船的动作感受歌曲的节奏感。来达到学习情感目的。

4、知识总结:

(1)、说出两首民歌的共同点。

(2)、体会湖北民歌的特点。

(设计思路:这两个问题是相联系的通过让学生找出这两首民歌的共同点来让学生总结出湖北民歌的特点。)

三、课堂拓展:

欣赏两首民歌的改编曲,男生四重唱《小女婿》和《新龙船调》与原作品对比,让学生知道作品创作的多元性。

四、课堂小结:

湖北是民歌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迎来了百花竞放的新时期。反映新时期和新生活的民歌,题材新颖,格调明快。无论是高亢明亮的山歌,还是舒缓温暖的渔歌,无论是热情奔放的情歌,还是诙谐幽默的田歌,唱的都是劳动的歌是幸福的歌。最后说出对学生的祝福,在天门民歌《幸福歌》的歌声中结束此课。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热爱湖北民歌的情感,让他们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达到情感目标的目的)

者:唐会,女,34岁,中学一级教师;鄢志华,男,36岁,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工作单位:湖北省京山县孙桥镇初级中学

编:431815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sqzxtanghui@163.com

davidyan007@163.com

第四篇:《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

二、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分类。

三、能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堂交流,讨论归纳三种民歌的音乐特点并能通过这些特点判断各个不同作品体裁。

教学内容、运用比较、分析、教师范唱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

教学重点

听赏不同地域的民歌,比较异同

2了解掌握汉族民歌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各种不同民歌体裁的分类,能利用特点分辨各体裁。

2两地《茉莉花》的异曲同唱,能比较整齐和谐地演唱。

学生活动、与教师合作表演号子,体验节奏和情感,熟悉号子特点。

2、学唱江苏民歌和中国民歌《茉莉花》,尝试同时演唱两种曲调不同的《茉莉花》。

3、探讨、研究三种民歌体裁的具体特点。

4、反馈练习,听赏不同民歌片段,分辨民歌体裁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播放前音乐宋祖英的《望月》。

2对比欣赏《神农溪纤夫号子》

提问:这首作品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其中有哪些演唱形式,表现了怎样的情感?与我们前播放的音乐有什么差别?

回答:劳作场面,源于生活;领唱、齐唱,表现劳动者齐心协力的劳动场面;前者有音乐伴奏而后者是清唱,原汁原味。

3小结:教师总结刚才的问题导入题汉族民歌。

A,民歌的定义

B,同学们喜欢吗?美在哪?

学生听赏两首音乐作品,思考交流,回答问题。

播放一首抒情委婉的歌曲,意在营造良好的音乐堂氛围。

通过一首号子激情引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出表现了本内容。

新——民歌体裁

(一)、号子

.导入:直接介绍我国汉族民歌分为三大类:号子、山歌、小调

“早期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如何协调步伐,提高劳动效率的呢?”

通过描述提示学生思考由来——劳动。

引出劳动号子

展示号子的定义

2介绍常德号子《打硪歌》

欣赏并思考

提问:

通过音乐,号子都用在哪一类劳动场面上?(重体力活)

这样的音乐作品有怎样的特点?(歌词、曲调、节奏等)回答:歌词简单明了、曲调粗犷有力、节奏规整等。

有那些演唱形式?回答:领唱、齐唱等,教师板书总结:一领众合

3教师小结号子的特点

4体验互动:

⑴提问:在练习之前,你们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去喊号子?

回答:有力的、大声的、整齐的等。

⑵教师带学生们练习一下,然后带学生一起体验号子“一领众合”的特点。

赏析《澧水船夫号子》

(二)、山歌

进入第二种民歌体裁的介绍:山歌

⑴提问:山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顾名思义从名称上体现在哪些地方演唱的歌曲?

回答:山上、田野等地区

⑵提问:请你们想想如果在山上劳动时看见对面山上有一个朋友,你想喊他,应该怎样喊呀?

回答:大声的、气沉丹田地用力

⑶教师小结:同学们的答案并示范给学生听,怎样吆喝。

2展示图片,边讲解南北民歌风格差异,介绍不同的地方风情。

同一主题,不同风格

A欣赏云南山歌《小河淌水》

B听赏陕北山歌《赶牲灵》

⑴提问:歌曲曲调有什么样的特点?(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节奏、节拍等)演唱者的音色是怎样的?歌曲中有哪些演唱形式?

回答:爽朗、悠扬、节奏自由;音色高亢嘹亮;对唱、领唱、合唱等。

3教师小结山歌特点

有兴趣的聆听音乐,交流思考,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参与体验号子的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主动理解、思考问题。

学生模仿教师去吆喝

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作品并思考、交流,自主的挖掘答案。

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号子的具体特点,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饶有兴趣的主动有节奏的喊口号,再加上教师的带领,号子节奏规整、铿锵有力的特点显而易见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创设一种环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山歌需要怎样的曲调

教师的示范更加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亲身体会。

小调

(三)、小调

进入第三种民歌体裁的介绍:小调

2同学们现在最喜爱的是流行音乐,那么在过去的年代还没有改革开放事情,老百姓中也有他们喜爱的当时的流行音乐,这就是——小调。

3提问:那么大家猜猜看小调应该在哪些地方流行的呢?它应该是人们什么样的劳动过程中所演唱的呢?

回答:城乡、小镇,做一些轻体力活的劳动等。

4欣赏一段宋祖英鸟巢音乐会中的《茉莉花》

⑴提问:这部作品的音乐取自于一首民歌,另外能猜出这部作品是哪个地区的民歌吗?

回答:《茉莉花》,苏州民歌

⑵下面欣赏一段原汁原味的《茉莉花》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小调的特点是怎样的?从歌词中你能听出歌曲的内容吗?

回答:细腻、委婉、关于爱情的故事

.欣赏各地《茉莉花》联唱

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江苏的和中国民歌《茉莉花》教师范唱两首不同民歌片段。

教师介绍民歌由于口头传唱,所以流传到了各地,出现了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下面我们去欣赏一下。请同学们思考各地茉莉花有什么不同特点?

6师生共同小结小调特点

7赏析《无锡景》

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学生欣赏,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自主跟着老师一起哼唱。

学生先分组学唱不同地域的《茉莉花》,然后再一起合起来唱。

小调的概念和特点大部分学生比较陌生,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去自己理解小调的特点。

同学们很踊跃地七嘴八舌的讲出很多特点,有的学生能根据曲调小声哼唱,学生能自主的了解体会作品特点

学生比较熟悉江苏和中国民歌的《茉莉花》,对其他的《茉莉花》比较陌生,因此非常喜欢。通过欣赏联唱体会各地不同的小调特点。

学生自主探究总结问题。

总结反馈

教学反馈:请同学们做一个小练习,听辨几首民歌,请你判断它属于民歌哪一种体裁?

教师通过一个表格进行最后的总结。

学生听辨回答。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练习。

通过最后的听辨练习和表格练习,引导学生自主独立的回顾、巩固堂所学内容。避免死记硬背的记忆,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去理解记忆。

第五篇:民歌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了解茉莉花的特点。

3、体会民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热爱民歌,热爱民间文学。

教学重点

体会民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民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热爱民歌。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整体感知。

1、板书:茉莉花。孩子们,你们见过茉莉花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篇描写茉莉花的民歌。

2、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二、重点突破,读中感悟。

1、指名朗读,正音。

2、学生默读重点句,在描写茉莉花特点的词语上作记号。

3、再读,思考:作者写出了茉莉花的哪些特点呢?

根据学生归纳

板书:

花:香

花:白

花:美

4、学生自由朗读句子,练习读出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齐读。

5、齐读

三、自学第二首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

自由读、同桌互读。

师重点点拨:“拨开青苔喝凉水,一朵鲜花出水来。”“鲜花”指的是什么?

四、识字

1、自由朗读整篇课文。

2、认读三个生字“茉、莉、苔”组词、造句。

五、总结全文。

六、出示课外阅读

七、作业

搜集民歌。

茉莉花 白

下载湖北民歌《龙船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民歌《龙船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少数民族民歌》教学设计

    少数民族民歌 课时: 1课时 教授班级:高一级 教材: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二单元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执教:广东广雅中学宋曼蕾 一、教学思路: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过程......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 《澧水船夫号子》 2. 《小河淌水》 3. 《茉莉花》 教学目标 1. 用心聆听《澧水船夫号子》,尝试参与《过滩号子》的表演,体会号子节奏固定,与劳动......

    民歌 茉莉花教学设计大全

    音乐教学设计《茉莉花》 刘益波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欣赏和感悟音乐的能力,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情感易激发。不过我校孩子音乐专业知识匮乏,也......

    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设计(汇编)

    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民歌《月亮歌》教学设计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音乐 汉族民歌《月亮歌》教学设计 教师 李晓杰 【教学课时】:一课时 【设计思路】:通过聆听,了解民歌的风格特征,感受民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教学设计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教学设计 为全面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浅析湖北土家族民歌《黄四姐》

    浅析湖北土家族民歌《黄四姐》 [摘要]土家族情歌是当今土家族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大部分是以老百姓的社会生活为主要的内容形式。土家族的人们在没有其他媒介的情况下,通过......

    歌曲 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设计

    歌曲 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茉莉花》,并能背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