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夏圣娟——高层建筑设计论文
新 疆 大 学 建 筑 高 层 设 计 论 文
指 导 老 师: ______王 珂 _________________
学 生 姓 名:______夏 圣 娟_________________
所 属 院 系:建筑工程学院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___
所 学 专 业:______建 筑 学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 2011-04-08_______________
讨论高层建筑空间,及结构的关系
(Talk about the relation of the high building’s space and structure)摘要: 高层建筑是在特殊地区和时间下,为了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工作、生活
空间以及经济的需求而建造而发展的。本文对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进行简单的讲述,然后就框架-剪力墙体系和筒体结构体系各自与空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论述
Abstract:High building is for satisfying a city to increase day by day of operate, life, Space and economic demand to build ,to deveolp under special region and time.This text carries on vs the structure system of key figures building simple relate, then the frame-shearing force wall system and the tube body structure system is respectively simple with the relation progress of the space to discuss 关键词:高层建筑 空间 结构 结构体系 筒体体系 关系
Keyword:The high building、space、structure、Structure system、Tube body system、relationship
一、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1】
古代:古巴比伦建成的巴贝尔塔(高达91.5m)、我国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近代:美国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高55m,共10层)
现代:数量很多,著名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高442.3m,共108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地上101层、地下3层,高492.5m),吉隆坡石油大厦(高452m,共88层)。
图1 大雁塔 图2 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楼
图3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图4吉隆坡石油大厦 图5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二、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
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的四大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
(一)框架体系
框架体系是由框架柱和框架梁组成的承重骨架构成的体系,见图6。
(a)框架平面图(b)框架立面图(c)框架立面图
(图6)
(二)剪力墙体系
它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大、整体性好、水平承载力高,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向位移小,剪力墙受力示意图及布置形式见图7。
图7 剪力墙受力示意图及布置形式
例:我国广州白云宾馆,建于1976年,高112.4m,地上33层,地下1层,采用的就是剪力墙体系,是我国第一座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见图8
图8 白云宾馆
(三)框支剪力墙体系
框支剪力墙,底层框架,上部为剪力墙的结构体系,一般多用于下部要求大开间,上部住宅、酒店且房间内不能出现角柱的综合高层建筑。下部采用框架上部采用剪力墙的体系为框支剪力墙体系,见图9
图9框支剪力墙体系示意图。
(四)框架-剪力墙体系
框架—剪力墙体系是在框架结构体系中适当位置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通过在自身平面内刚度很大的楼盖结构将框架与剪力墙这两类结构单元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常见的形式如左图10
图10 框架-剪力墙体系示意图
框架-剪力墙体系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布置方式:(1)框架和剪力墙分开布置,如图11。
图11框架和剪力墙分开布置 图13 北京饭店平面图
(2)在框架中嵌入剪力墙,如北京饭店,图12,其采用的就是在框架中嵌入剪力墙的框架-剪力墙体系。其平面图如图13。
图12北京饭店
(3)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优点:
1.可构成自由灵活的大空间。2.较强的抗震抗风能力。(4)框架剪力墙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适用于需要灵活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建筑,如办公楼、商业大厦、饭店、旅馆、教学楼、试验楼、电讯大楼、图书馆、多层工业厂房及仓库、车库等建筑。
(5)框架剪力墙变形受力特点: 【2】
①
(a)纯剪力墙结构:刚性结构,变形为弯曲变形为主,内力按等效刚度比例
分配。
(b)纯框架:柔性结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楼层剪力按柱的抗侧刚度D比例分配。
(c)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等刚度,框架和剪力墙是通过平面内刚度无限大的楼板连接在一起,使它们的水平位移协调一致,不能各自变形,变形为反S形或弯剪型。② 层间位移最大值发生在(0.4~0.8)H范围内。③ 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上下各层剪力取用值比较接近。
④ 具有多道抗震防线,是一种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体系。
(6).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原则为“均匀、分散、对称、周边”。宜符合下列要求:
① 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
②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③ 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和[型等型式;
④ 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40%; ⑤ 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的全高,宜避免刚度突变;剪力墙开洞时,洞口宜上下对齐;
⑥ 楼、电梯间等竖井宜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布置; ⑦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
(五)筒体体系
筒体体系是由若干纵横交错的密集框架或封闭剪力墙围成的筒状封闭空间受力体系,比框架和剪力墙有更大的空间刚度,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1、框筒
框筒,即框架筒体结构,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来。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其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多用于130(180)米以下高层建筑,框筒的两种形式见图13。
图13框筒体系示意图
例:深圳华联大厦高88.8m,地上26层,就是采用的框筒体系,见图14。
图14 深圳华联大厦 图16 香港中银大厦
2、筒中筒
筒中筒,多筒,筒束,由筒体发展而来的更复杂的,承载力更强,抗侧移刚度更好的结构体系,可适用于百层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大筒套小筒,一般中央为薄壁剪力筒,外围为框架筒。
美国独特贝壳广场建于1970年,位于休斯顿,是一座高218m,52层的办公大楼,建成时是当时最高的钢筋混凝土大楼,该大楼采用的就是筒中筒体系,外筒由柱距为1.83m的框架筒,内筒为薄壁剪力墙实心筒,见图15。
(a)透视图(b)平面图
图15美国独特贝壳广场
3.桁架筒体系
在筒体结构中,增加斜撑来增加筒体的抗侧移能力和整体刚度。
香港中银大厦,高315m,72层。1990年完工,采用的就是桁架筒体系,见图16。4.成束筒体系
由多个筒体组成的筒体结构体系。
美国希尔斯大厦,建于1974年,高443m(加上天线达500m),共110层,采用的就是成束筒体系,见图17。
图17 美国希尔斯大厦
三、“核”的论述
高层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Core)。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在建筑的中央部分,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那些功能较为固定的服务用房的围护结构,形成中央核心筒,而筒体处于几何位置中心,还可以使建筑的质量重心、刚度中心和型体核心三心重合,更加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抗震。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需求的变化和设计侧重点的不同,以中央核心筒为主流的高层建筑“内核”空间构成模式开始受到了
挑战。
对于结构专业来说,加强建筑周边的刚度也会有效地抵抗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所以如果将垂直交通和设备用房等分散地布置在周边,则无疑也会对
结构抗震有利。同时,这种分散的多个外核的空间构成模式,也正好适用于新兴的巨型框架结构,使这种结构体系中的巨型支撑柱具有了使用功能。
而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核的移动、垂直交通、服务性房间和管道井分散到建筑的周边,对于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和立面造型上的变化也是极具革命性的。它不但适应了其它专业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避难疏散,创造更大的使用空间和使高层建筑的底部获得解放。这种空间构成模式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先进性,很快便被推崇技术表现的欧洲建筑师们所发现,并创造性地应用在他们的作品之中。
受高层旅馆的影响,一些办公大楼为了追求气派和空间变化,便在入口处附设一个中庭。新一代的高层建筑空间组织更为灵活多样,由于空间设计的侧重点已由追求经济效率向营造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转变,所以许多新建的高层建筑都以“景观空间”的概念,将共享空间与功能空间相结合,把核分散向四周,垂直交通采用玻璃电梯,直接采光,给人们以开敞明亮、将动线视觉化的空间感受。空间构成模式也由封闭的“积层式”,变为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间”。
底部空间的变化 早期的高层建筑多直接面对街道,从街道进入门厅,再由门厅进入电梯厅,垂座电梯至各楼层,这是高层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空间流线组织方式。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缺乏过渡,没有“中间领域”的概念,在人流集散的高峰期,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也较大。由于空间组织方面的缺陷,门厅内往往留不住人,形不成公共活动空间,而入口处也常出现人流拥塞的现象。
四、总结
城市建筑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使用空间的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而且城市建筑的总体高度比起以前已普遍的增高,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遍布世界各地,摩天大楼也成了现代化大都市的城市象征。然而今天的高层建筑受环境和人类需求的影响,不同的结构选型提醒不同的建筑,可进行不同的建筑布局,使得建筑内部空间也丰富多变。然,选定某种结构,则其空间的布局将会受到建筑结构的限制,变得局限。
作为未来的建筑师,当我们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同时,应当在规划设计时始,仔细阅读任务书,分析地形,认真进行实地调研、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规范,然后再进行具体方案设计,一丝不苟的工作,处理好建筑结构及与空间的关系,对自己的负责对他人负责,不会让自己留下遗憾,或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会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而努力奋斗的!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高层建筑简介”,学工业出版社,http://www.xiexiebang.com 【2】百度百科,“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福州大学 【3】百度百科,“高层建筑特点与发展”,【4】“试述高层建筑空间的协调与配合”,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王巍 编辑:studa090420 http://www.studa.
第二篇:高层建筑设计现状及建议论文
1高层建筑设计的原则
1.1统一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尺度
高层建筑对城市轮廓线的组织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高层建筑应根据所在城市的城市轮廓线的规划要求而布局,并遵循有机统一的原则。具体有以下三点:(1)高层建筑聚集群的布局为避免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在布置时对于建筑可采取一系列不同的高度或是拉开距离等方法,若是单栋高层建筑可布置在道路转弯处,能够丰富行人的视觉观赏;(2)为提升整体的和谐效果,增强向心的凝聚感,高层建筑应彼此之间相互联系,集群统一规划布置;(3)为了增加城市轮廓的美感,各高层建筑的顶部造型应尽量避免雷同,防止出现千楼一面的情况。
1.2在同一高层建筑中的尺度应有序
设计师在设计高层建筑时,应充分考虑建筑尺度的序列依次为城市尺度、整体尺度、接到尺度、近人尺度和细部尺度。为保证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以及与人之间的良好有机统一,设计师在对于其中某一个尺度进行设计时应遵循尺度统一的原则,禁止将几种尺度混淆使用。
1.3高层建筑形象在尺度上应具备可识别性
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应具有一些可以把握高层建筑整体大小的局部形象尺度。另外,为了衬托高层建筑的真实体量,可以采用常规尺度的屋檐、柱子、台阶以及楼梯等建筑构件来衬托。若是尺度失当,则易使人们产生错觉,显得不伦不类。
2高层建筑设计时应把握的尺度
前面我们已经所说,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所创造出的空间给予使用者的感受,所以要求设计师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数,充分考虑人观察点、视距、视角以及高层建筑使用亲进度,因而我们将从高层建筑的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和细部尺度来依次介绍。
2.1城市尺度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其建筑尺度不能脱离城市,应与所在的城市尺度相协调一致。由于高层建筑的建设和布局直接影响城市的景观和居民的生活,所以设计师在设计和规划其尺度时应充分考虑该城市的城市尺度和传统文化。
2.2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作为设计师最重视的部分之一,在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1)要注意裙房、主体和顶部尺度比例的相互协调。这三个作为高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师在设计时为了体现建筑的造型美,应该建立统一的尺度参考系,以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2)高层建筑的各部分细部尺度应有层次性,以丰富建筑结构造型。设计师在规划建筑各部分细部尺度时,应具有等级性,为便于人们把握建筑的尺度大小,一般在最高和最低等级之间留有1~2个尺度等级。
2.3街道尺度
街道尺度作为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街道行人的视觉舒适感,尽量减少建筑队街道的压迫感,以保障街道空间及视觉的连续性。
2.4近人尺度
近人尺度是人们对建筑物直接感触的重要部分,是指高层建筑最底部分及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尺寸给人的感觉。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时应以人的尺度作为参考系,尺度应大小适中,使建筑物具有亲人性。
2.5细部尺度
细部尺度主要是指材料的质感,为使建筑物更加具有视觉感受,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充分利用不同的建筑材料来对建筑物进行塑造,利用建筑材料的质感给人一种视觉优美的感受。
3高层建筑的设计
3.1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
由于高层建筑易给人以压迫感的特性,设计师在规划设计时一般会留出一定空间,并将这一空间设计成一个广场,从而起到空间缓冲作用和缓解交通压力。不仅如此,广场空间还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共享空间,是城市居民休闲、交流的良好场所。
3.2高层建筑主体的设计
高层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其合理造型的设计极为重要。由于高层建筑具有一定的城市代表性,所以一些高层的外观设计往往具有独特性和明显的识别性。随着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型社会的提出,高层建筑也向“生态节能型”发展,建筑主体的设计不仅要尽量拉近和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顺应整个城市的生态规划。
3.3巧妙的运用一些处理方法
为了丰富空间形式,我们可以对高层建筑的底部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常见方法有底部架空法和入口缩进法。底部架空的方法可以将道路、广场和建筑物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增加城市空间层次,改善城市人流状况等,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利用入口缩进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入口处的各种矛盾,而且可以丰富空间层次,增加人们的印象。
4高层建筑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4.1尽量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虽然高层建筑的密集有利于方便城市办公,但也会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堵,不利于城市规划建设。所以政府部门在规划设计高层建筑时,应对其密度进行控制,尽量避免建筑过于集中。
4.2应对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进行控制
高层建筑的建造是一个人力、物力花费极大的工程,对于一些经济效益较小的高层建筑的建造,我们应不提倡,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中应避免盲目建造。4.3努力减少高层建筑对城市街道的压力由于高层建筑一般建造在城市的商业发达地区,因而会大大增加其街道的交通压力和负荷。所以,在建造高层建筑时应对其层数和高度进行控制,政府在规划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周边街道进行扩展,增加街道的通行能力。
5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建造高度与跨度不断加大的同时,其设计形式与风格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虽然我国的高层建筑建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设计作为一个建筑活的灵魂,设计师应在设计高层时充分把握其中各种尺度,结合人的尺度,满足人的使用、观赏的要求,并从城市的宏观层面和建筑本身的营运体系的中观层面以及建筑室内的微观层面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创造出优美又独具特色的高层建筑,使得建筑与城市环境得到有机统一。
作者:尚建辉 李红 刘慧玲 单位:河北九易庄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天津第一分公司
第三篇:高层建筑设计复习提纲
高层建筑设计复习提纲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术语、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总平面布局
和布置、防火、防烟分区、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等方面的规定。
2.高层建筑环境特征。
3.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4.高层建筑选址要求。
5.高层建筑规划控制条件。
6.高层住宅布局模式。
7.高层建筑裙楼的基本形式。
8.中庭的类型特征。
9.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中影响标准层面积的因素。
10.高层建筑标准层核心体的类型。
11.停车库类型、出入口设计及停车方式。
12.地下车库坡道设计要求。
13.电梯的类型和电梯间基本构成。
14.电梯数量确定的依据。
15.按电梯的运行方式、电梯服务方式主要有哪些。
16.高层建筑造型设计的方法。
17.高层建筑色彩设计的要点。
18.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19.高层建筑结构类型。
20.高层建筑结构转换的方式。
第四篇:高层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设计调研报告高层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人口向城市集中,造成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虽然
城市不断向周边扩展,但城市空间仍然局促。为了在较小的用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积,建筑
物不得不向高空发展。可以说高层建筑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高层建筑是土地经济、金融、城市运输、投资机遇和技术进步,再加上其他原因造成的结果。高层建筑底层占地面积小,建筑向空中发展。功能上,它能使可用的楼层空间向高出堆积;商业上,它能使其所有者从土地上获利更多。
高层建筑设计需要通过对地形的地理特征、交通分析、市政设施、绿化等进行分析,得出初步
结论,然后指导其建筑设计。
1.基地分析
基地分析基地分析
基地分析:
::
:
1.1交通分析 方案选取地形位于合肥市南一环,主干道屯溪路
与次干道宁国路交叉口,接近市中心繁华地段,有着
良好的地域优势,利于该建筑日后的投入使用。地段
北面合肥市中心向商业中心转换,东面为合肥工业大
学,有着良好的人才环境,濒临地段的宁国路往南有
“宁国路龙虾美食街”,提供了良好的饮食环境。然
而由于其地段的优势和合肥市交通的日益过载,其交
通便利性在人流高峰时段未能凸显。由于城市道路的拓宽,沿街建筑更新速度未能及时跟上其拓宽速度,被压缩的是人行道,所以其周边行走环境较差,因此
限制了周边的休闲空间,只适宜于快节奏的工作生
活。在道路交叉口处,由于车流量较大,设有下沉式地下过车道,屯溪路上设有人行过街天桥,对
基地主入口的设置有着较大的影响。1.2
周边建筑环境分析 基地位于老城区,其周边建筑多为多层住宅,且都有一定使用年限。也有少数新建建筑,周边
建筑色调相对深沉,多为灰色调。这与其大的徽派建筑环境相协调。周边建筑密度大,高层建筑少,城市天际线相对平缓,偶有起伏。新建建筑为15
层左右高层,其高度有限,应与周边建筑协调,里
面宜采用横向设计。
基地周边由于位于合肥市繁华地段,因此用地
紧张,鲜有城市广场,城市绿地面积少,该新建建
筑用地面积相对充足,因此可以对其环境优化处
理,建造绿色城市广场。2.高层建筑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高层建筑对城市设计的影响高层建筑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高层建筑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高层建筑对其所在的城市街区具有重要的影
响。它如何决定体量的问题,以及新的塔楼以何种
尺度才能为整体联系于城市的形象、城市的街区和
周围的建筑,最重要,它必须决定如何适应于街道的边沿、周围的人行道尺度、现有的土地利用以
及它所在街区的特点。由于其相对体量和高度,高层建筑对城市已有的周围环境及尺度影响甚大。
高层建筑插入到城市环境中,这些大都市里深谷剥夺了城市居民的光线、日照、和自然通风,对城市街区及其周围小气候环境的造成很大影响。高层建筑有着庞大的体量,对阳光的遮挡面积大,街道两侧的建筑密集,因此,人行道的阴影面积大,影响了城市街道小气候,给人以不舒适感。塔
楼也可能在底部造成强力的下行风和不舒服的旋风,那是很令人讨厌的。道路两侧高耸的建筑给人
以强烈的压迫感。
在城市整体环境中,高层建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高层建筑的体量大高度大,在城市设
计中主要控制高层建筑的高度和体量这两方面,既建筑的尺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城市尺度(对城市、其系统和天际线方面)
高层建筑对于城市,以其绝对的强度,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其体量的巨大,高层建筑成为了
城市中标志性建筑,影响着城市风貌。建筑尺度的确定应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能脱离城
市,孑然孤立,不利于优美、良好天际线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
2.2街道尺度(对城市街区、人行道和街景方面)
具体的说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高层建筑的底部必须与
街区的城市结构联系,并与城市的水平尺度比例相当。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确定,主要
考虑到街道行人的舒适度。可以采取一下几种方式:2.2.1留出部分用地作外部环境空间,强化休闲、交往、绿化、小品设施、景观品质等行
为与环境艺术标准,它可以被建造成为“城市绿洲”。
2.2.2高层建筑下部收进,减少高层建筑物下部占地面积,给城市交通和人流划分出一定的空间作为中介缓冲空间,以疏导交通和减少高层建筑的压迫感。
2.2.3高层建筑底层架空,把城市道路、广场以及市民可进入的空间连为一体,成为流动 性开放空间。
2.2.4高层建筑入口前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并结合凹入空间进行环境组织,使内部空间庭 院化。
2.2.5高层建筑下部一侧作骑楼处理,将底层维护构配件内移,形成“骑楼”式流动空间。
2.3整体尺度(建筑本身及造型方面)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房、主体和顶部等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给
人的感觉。如果一座建筑的各部分比例合理且相协调,同时能够满足正常人的心里要求,那么它就
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也可称之为成功的建筑。因此,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设
计时要注意下面的两点:
2.3.1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协调
裙房、主体和顶部三部分的比例关系使高层建筑形象设计的重点。然后在加入适当的装饰手法,使建筑造型生动化。
2.3.2高层建筑中立面细部尺度应有层次性
立面设计的结构构成必须明确划分为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因此很自然的,较低矮而横向舒展的建筑物,其窗户开间之类,其比例必定使宽阔状为主导,而高层建筑则以修长的因素更有利于综
合微型和巨型因素,使大中有小,小中有大。这一原则使高层建筑产生强烈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高层建筑是城市的主要建筑大厦,创造着城市引人注意的轮廓线,它们限定着创造城市活动场
所的公共空间,为城市中人们的活动提供布景。3.新城国际
新城国际新城国际
新城国际 新城国际是经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指挥部批准的,邻近天鹅湖风景区,以“会造氧的写字楼”
主打其品牌。总占地面积约为70.52亩,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为7.61亿元。该项目
位于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潜山路与东流路交口东南地块,定位为综合商业商务项目。目前完工为A、B两栋写字楼,主体均为框架结构,核心筒位于平面中部,裙房为商业综合办公部分。大楼为6部电梯
和2部楼梯垂直升降,整体布局为“一”字型,为了使楼梯获得足够的采光,中央一侧采取
跃层体系,每5层设置
一休息平台。消防警报
采用总线结构,确保消
防系统的稳定运行。大
楼内部模仿罗曼福斯
特的生态建筑所打造的绿色平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将绿色带入工作环境可以使人轻松愉快。
出入口选择在电梯通道的两侧,便于疏散。大堂采用深色花岗岩铺砖,吊顶为铝材,整体庄重大方。
裙房采用干挂石材(黑色挂岗岩)结合双层玻璃,主体建筑采用灰色瓷砖装饰,形成虚实结合的一
座造型简雅大方的写字楼。
当然作为一栋建筑肯定会存在缺陷。
调研过程中就发现了一些需要在本次方
案设计规避的问题,首先是停车场问题,目前大楼的工作人员车辆基本算是随意
堆放在马路及绿化带,地下停车库使用极
为不便。大楼内部电梯没有进行分层处
理,使得使用起来极为不便,调研时乘坐
失超重感极为强烈,另外电梯过道采光薄
弱,楼梯过道也是极为阴暗。电梯的布置也使得大空间无法形成,考虑写字楼规模可能采取两端布
置会更加合适。
第五篇:高层建筑设计
高层建筑振动源多,用水要求高,排水量大等等,所有这些都给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才能确保给排水系统的良好工况,满足各类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1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点首先,高层建筑由于建筑高度很大,这样,静水压力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采用一个系统供水,则建筑底层的配水点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很大,这样,不仅影响底层的使用,而且给水管道以及配件在高压之下,也会容易损坏。因此,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合理的竖向分区,使得静水压力降低,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其次,高层建筑的排水量大,管道长,管道中压力波动大。这样,为了保障系统的排水能力,保障水封不会被破坏,其排水管道必须采用机械强度高的管道材料,并且管道接口处要采用柔性接口,除此之外,还应当设置通气管道以稳定管道中的压力。再次,高层建筑标准高,给排水设备使用人数较多,水量大,因此,一旦管道发生故障,影响范围也较大,因此
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点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及管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抽水马桶、浴盆等卫生器具固定在地面时,在设备底面铺设弹性橡胶绝缘层,可获得较好的隔声效果;浴盆、洗涤盆等与墙壁接触的设备,应在接触面之间设橡胶绝缘层或橡胶异型件;设备的排水管宜使用柔性接口或柔性接头,以避免噪声沿管道传播。
厨房排水管道设置,厨房内不设地漏,洗涤池排水支管直接在本户的楼板上接入排水立管。由于厨房地面一般很少用水冲洗,少量的溅水用抹布就可完成地面的清洁,厨房内地漏的设置已无实际意义,反而适得其反,由于地漏长时间无水补充,水封内存水蒸发后臭气由地漏进入厨房内。因此可采取取消厨房地漏的设计避免地漏排水支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
2.3.2排水系统结构的设计
室内排水系统可根据通气方式分为伸顶通气排水系统、双立管排水系统、环形通气排水系统和器具通气排水系统。其中对于高层住宅可优先采用双立管排水系统,即设置专用通气立管,如图9所示。双立管系统能有效增加立管的排水能力平衡排水立管内的正负气压,减少气塞现象,从而降低排水噪声。
同时,建筑平面和排水设备应该合理布置。发出噪声的房间,诸如浴室、卫生间不应与起居室、卧室和工作室相邻。产生噪声的设备不应固定在起居室、卧室和工作室的附近,并尽可能将发生噪声的房间相邻布置,各种设备共用一个设备墙。排水立管不应布置在起居室、卧室和工作室的邻墙上,最好布置在管井中。在同一住宅中,宣采用带空气隔音措施的门,起居室、卧室、工作室与产生噪声的房间之间的隔墙应采用面积比重大、隔音性能好的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