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王君芳论文
论“学的活动”要有指向性
一、阅读教学现状的整体判断
随着新课标的逐渐深入,关注学生学的活动已经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在这个方面有一些积极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也的确存在过度活动化的问题。主要是“活动”的教学指向问题,存在为活动活动的现象。
笔者曾经一听位教师教的《观舞记》。在课前引入时播了印度舞的一段视频,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文章《观舞记》。看完后,请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课文上完以后,又欣赏《千手观音》。尽管笔者相信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他所上的这堂课按照通行的某些标准,或许还能赢得听课教师的一些掌声。笔者之所以严厉,之所以要批评,是因为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问题是整个阅读教学的直接问题。语文课就是看一些视频吗?看了一个不够,还要看两个? 事实上,这些学生谈得都还相当不错,回答出了“轻盈”、“娇媚”等等词语,但他们谈的显然是看录像的感受,与读课文完全不是一回事。
另外,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创造性阅读。请看一则教学案例: 师:还有吗?小兄弟对这一往事是何态度呢?
生:他根本没忘当年往事。第9段这样说是为了不给我悔过的机会,不肯原谅我。做风筝这件事对于小兄弟来说是一辈子难以忘怀的。因为这风筝是他在小屋里偷偷做成的,却被我毁坏了,一定会深深印在心里。师:(默许。)
生:我补充王欣的说法,当前社会上也有这样的人,明明深记着这件事,当别人来请罪时,故意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不记得了,其实他是从心底里不肯原谅对方。师:(结合生活经验去分析人物形象,怎能否定这种看法?)
生:忘了,书中明确写着小兄弟忘了这件事,我的心只得沉重着。师:(悦耳的童音在此回荡,以书为依据,可取。)
生:没忘,小兄弟不想原谅他,他的做法实在太粗暴了,他是在借爱弟弟之名,干虐杀之事。师:(抓住兄长的行为作为论据。)
生:忘了,小兄弟非常天真,纯洁,不计较哥哥对自己的粗暴行为。师:奥,锁住其本性。
生:没忘,小兄弟是非常善解人意,怕我的心里不好受,故意这样说。师:原来是以真善美为契机。
生:忘了,小兄弟是很宽宏大量的,他„大人不计小人过‟。” 师:联接小兄弟的心灵美。
该课例的作者在课例的结尾有这样的感慨:他们的回答虽然与教师预设的答案——小兄弟是一个天真、可爱、聪明、健忘的受害者,也是一个精神麻木者——已越来越远;我的教学计划已无法顺利完成,但我仍然窃喜,因为已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小兄弟有了独特的见解,有了创造性的认识。
我们不否认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确实有很多时候是多元的。但这些多元的反应有的是率性而为的信口开河,有的是自主自觉地根据文本的综合框架而作的意义取舍,也有的是根据自身经验的即兴发挥,这样的多元反应我们都要统统予以尊重吗?上述课例中,学生对小兄弟到底有没有忘记精神被虐杀的往事这一问题所呈现出来的截然相反的两种答案,教师的任务是区分作者的所指和材料的能指,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点,看谁的答案才是符合作者 1
本义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研读引向深入。如果以书为据肯定小兄弟已经忘记了往事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书中还有一句“无怨的恕,说谎罢了”又该如何理解呢?如果以兄长的行为太粗暴为由说小兄弟不会忘记往事值得肯定,那么不该忘记的事情却偏会忘记不正说明封建社会观念的群体落后和小兄弟的精神麻木吗?如果以生活经验为由肯定小兄弟不会忘记往事,那么个人都以自己生活经验取代作品的价值意义自说自话,创造固然是有了,但是,这还叫做阅读吗?
还有一则著名的案例:那就是《背影》中的父亲“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父亲违反交通规则。
对于这些所谓的创造性阅读,教师或者不置可否,或者都说好,有教师不作为现象。教师不作为现象主要有三种表现:教师无设计,教师对出现的情况缺少预设,预料不足;教师不活动,教师把自己当作了一个旁观者,没有当好主导作用,没有当好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没立场,好好先生一个。
以上现象都是学的活动缺少指向的表现。
二、学的活动要有指向性
我们的教学是一个“流程”,就是依据学生的学情和要达成教学结果的需要,从起点到终 点的过程,分成几个阶段,一个阶段就是一个环节,上一个环节流向下一个环节,抵达课堂教学的终点。
流程是有流向的,学生开展着有指向、有组织、有结构、有可见成效的学习活动。
(一)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学的活动的第一指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①什么是学生已经懂了的
②什么是学生不懂但自己读教材可以懂的
③什么是学生读教材也搞不懂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弄懂的 ④什么是老师必须讲授、非讲授不知的
⑤什么是老师讲了也弄不懂、需要通过活动才能掌握的
洋思的经验是学生自学之后,教师注意三点:(1)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2)教的要求,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3)教的方式即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即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
有一节省公开课〈〈竹影〉〉:弟弟说:„我们谈天吧。我先有一个问题给你们猜:细看月 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大家到竹林外的水泥地上细瞧,果然如此,“蹲在地上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老师问:“这是为什么呢?”
不知道为什么老师要花时间让学生也“猜”,或许只是由于教师觉得这里有讲头罢?因为教师说她专门请教过自然教师,虽然只是玩了一个噱头,没说出个所以然———也许是想着下面的进度,忘了说出答案。
但是细想作品为什么要写这一处呢,(1)当时就是这样;(2)写在作品里既表现月色底下的朦胧之美,接下来顺势连到“描竹影”。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没有当作正经的科学问题来研究,写入作品或者是因其好玩或者是为了意脉连贯。所以笔者觉得这是肥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的田,毫无必要。
相反在一篇《散步》设计中,就讲了“尊老爱幼”的主题,没有讲中年人肩负的责任这个主题,我就觉得挺好。为什么?十三岁的学生讲了也不懂。
(二)教师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指向性。学的活动中问题选择得当与否,学生讨论的组织形式(对组交流、自主择伴、结对学习等)教师要精心选择、精心组织、全程参与,当好主导作用。学习要有一定的目的和指向性
第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告诉学生他们要干什么,必须掌握什么。
第三、将新信息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为学生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帮助。
总之,为了保证讲述的有效性,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呈现信息,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讲述的量要适当,不宜过多过少,抓住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记住或使用的重要内容来讲。为了提高效率和缩短宝贵的时间,可采用例子或图例来增加讲述的清晰度,必要时在讲述结束前可向学生提问以确信他们理解了讲述的内容。当然,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可适当灵活调整,这样才能达到合作的目的。
请看郑桂华:《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观看短片,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
许多人都从电视媒体上看到过安塞腰鼓表演,上课伊始,放映不到两分钟的录像。在具体情景中感受腰鼓队那奔放的舞姿,激越的声音,磅礴 的气势,明快的节奏,汇成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
交流:安塞腰鼓有什么特点?
二、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气势。朗读课文,用一两个词语分别概括自己的感受。交流: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
三、研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探究本文语言特点。
立即变得亢奋了。”三组反义词鲜明地突出了腰鼓给这里带来的热情与活力。
四、探究决定语言表达的关键原因。
自然这一节课给我们许多启示。首先它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课堂生态。课堂生态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经历,先怎样,再怎样,然后怎样,最后怎样?我们能感受到她不是在表演,是因为她的课堂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学生是老师的不断调节下才渐入佳境的。学生一开始对文本是没有感觉的,后来有了感觉;学生对关键的句子开始没有感觉,后来有了强烈的感觉。这就是郑老师的功夫。
再看这节课的流程,我们会对课堂教学设计有新的理解,对预设和生成有新的感触。“流程”是课堂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流程分为两种,一种是老师牵着学生走,一种是学生随着老师走。第二种流程是老师依据学生的学情而导向这节课的终点。走向是预设的,但它依据学情而变化,为生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郑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时时在关注学生的状态,时时在调控课堂的流程的流向,关注课堂流程的疏导,而不是一根筋地想着自己的教学设计,要学生为她的教学设计服务。
(三)另外,语文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学的活动要注意隐性的语言规律的总结,要有共同的学习经验的共享。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创设情景交际场合,让学生在情真意切的环境里感知、理解新语言材料的意义、用法、功能及作用,并通过操练与练习,使学生达到“见景生情”的目的。情景创设要清晰准确,使学生容易上口,增强敢开口说话的自信心,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多听、多说、多写、多读,进而获取新的语言知识,培养其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及语境的感悟能力。
另外学生之间相互习得,经验共享也很重要
最后,让我们想一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为了什么?强调学生的学的活动是为了什么?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更好地发展。教师在学的活动中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们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学的活动要有指向。
参考书目:
《初中语文,今天怎样教?》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育硕士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师研究所 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 黄 怡 《教学环节的组织》
上海师范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王荣生 《语文知识的开发与教学》 李海林
我有我的方向
————论“学的活动”要有指向性
白泉初中
王君芳
内容提要:
随着新课标的逐渐深入,关注学生学的活动已经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在这个方面有一些积极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也的确存在过度活动化的问题。主要是“活动”的教学指向问题,存在为活动活动的现象,或不能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或进行所谓的创造性阅读,或教师不作为。缺少现实针对性,缺少有的放矢。
而我们的教学是一个“流程”,就是依据学生的学情和要达成教学结果的需要,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流程是有流向的,学生开展着有指向、有组织、有结构、有可见成效的学习活动。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学的活动的第一指向。教师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指向性。学的活动要指向隐性的语言规律的总结,要有共同的学习经验的共享。
让我们想一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为了什么?强调学生的学的活动是为了 什么?教师在学的活动中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学的活动要有指向。
关键词:学的活动
过度活动化
创造性阅读
指向性
第二篇:王君课堂实录
王君:《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述评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3-20 8:36:54 阅读666次 【大 中 小】
整合与比照齐飞,厚重共灵动一色
——评王君老师《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 执教: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分校 王 君 评点: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杨正奎
【课堂实录】
(经过钻研教材,我发现《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的精神血脉息息相通。于是,我对这两篇文章进行了整合教学。两课时连堂进行。以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为教学核心目标。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指导朗读,质疑字词,尝试背诵。第二课时则结合学生疑问引导他们紧扣关键字词感受人物心灵律动,探寻古代一类知识分子人格追求。实录的是第二课时)
蓄势: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
师:第一节课,陈禹杭就《爱莲说》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关于最后几个句子的顺序安排。同学们的争论很热烈。王悦同学的发言更是引发了大家的不同意见。这节课,我们就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开始讨论。王悦认为菊和牡丹对莲都是反衬,有些同学不同意。看来,这个问题分歧还很大,现在请大家在字里行间去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
(这个导入直接明确。第一,这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导入。它不仅回顾了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尊重学生,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开展后面的教学;第二,这是抓住了学生中矛盾分歧的导入。“菊和牡丹对莲是否都是反衬?”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第三,这是明确地提出了读书方式的导入。“请大家在字里行间去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要求学生去咬文嚼字,直击文本。)
生:我认为周敦颐很欣赏陶渊明。我从这句可以看出来,“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字挺有力量的,我读出了一种欣赏。
生:我也是,后文中周敦颐说自己爱莲也用的是“独”,看来这“独”有与众不同之意,含有褒义的。
师:“独”是独特,独到,“独”是特立—— 生:独行。
师:我想到毛主席有一首著名的词第一句就是“独立寒秋”,好一个“独”!生:周敦颐称菊花为“隐逸者”,就是隐居避世之人,不含贬义。师:隐逸者?注意,为何不说是“花之隐者”呢?
生:“逸”有一种飘逸安逸的感觉,周敦颐称其为“隐逸者”,看来对其生活状态是欣赏的。
生:周敦颐只在最后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用“矣”字加重情感,表达出深深的惋惜之情,而对“菊花”的表达比较庄重,只是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陶渊明绝无贬义。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读书非常仔细。看来,作者写陶渊明,绝非反衬,而是正衬。写陶渊明只是铺垫,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在周敦颐眼里,陶渊明是美的,但周敦颐认为谁更美?
生:他自己更美(众笑)
(教师点评语言精当。在短短的师生对话中,教师的点评有三种呈现方式。第一次是用解释的方式引导学生细品“独”字,并联想到“独立寒秋”,以此来扩展学生的思维;第二次是引导比较“隐逸者”与“花之隐者”的不同,在具体的语境中比较体会周敦颐的生活态度;第三次是肯定学生的发现并总结,这次不仅总结了讨论的主题,而且顺势追问:“在周敦颐眼里,陶渊明是美的,但周敦颐认为谁更美?”为下面的“变换身份”这一“变形”方式作好了铺垫。)
师:那好,如果你自己就是周敦颐,请你结合文中的关键句来夸夸自己,请用第一人称。(引导学生再次大声朗读“予独爱”一句)
生:我像莲花一样高洁,生活于世俗的社会但不被污染。生:我的美名远播,像莲花的香气一样越远越沁人心脾。
生:我庄重高雅,绝不对权贵献媚求荣。我才德出众但绝不妖媚。生:我像莲花一样中通外直,表里如一,个性刚直。
生:我像莲花一样让人敬重不可侮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我不蔓不枝,心意专一,目标明确。„„
师:说得不错,再背一背这句。(生齐背“予独爱”一句)
师:现在,周敦颐们,咱们换个角度自夸,你和陶渊明都是美的,但你认为你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啊?
生:陶渊明隐居避世了,我还坚守在官场。
生:我是出淤泥而不染,陶渊明是躲淤泥躲得远远的。(众笑)
(“变换身份”,变得精妙。这里呈现了三种形式:其一,变换身份夸自己读原文。这一设计匠心独运,学生变换身份读,不仅读出了是周敦颐的内心,而且读出了作为周敦颐的自豪感。其二,结合文中关键句,用自己的话夸自己。这既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周敦颐的深入理解,加深了自己的体验。其三,变换身份与陶渊明比一比。这里比出了两者的不同,读出了深度。“变换身份”,其本质是引导学生“体验”人物,“变”得精彩,妙不可言!)
师:聪明!我们才学习了《桃花源记》,也背诵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面对混浊的官场和肮脏的世风,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选择了隐居。他吟诵着《归去来兮辞》,在自己的心里幻想出了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他最后选择的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周敦颐不是这样的。据历史记载,周敦颐也有“山林之志”,他胸怀洒脱,颇有仙风道气。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微薄的积蓄捐献给了故里宗族。他不仅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师,在为官上也有卓越建树。黄庭坚曾盛赞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板书)。
同学们,这就是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面对淤泥,陶渊明的选择是远离,他到红尘边上去寻找一片净土。而周敦颐的选择是生长,哪怕是淤泥之中,依旧成长为高洁独立的荷花。这不同的人生选择和诗人的个性气质理想有关,也和当时具体的时代背景有关。选择虽不同,但都显著有别于趋同富贵失掉自我的芸芸众生,所以其人格都同样伟大。来,让我们再朗读一遍那流传千古的名句。
(齐深情诵读“予独爱”一句)
(教师讲析精炼,语言精美。第一,教者结合学生的发言,适当穿插引用资料,要言不烦,讲出了陶渊明和周敦颐的不同,这是对学生发言的提升;第二,教者语言精美,干净洗练。如:“面对淤泥,陶渊明的选择是远离,他到红尘边上去寻找一片净土。而周敦颐的选择是生长,哪怕是淤泥之中,依旧成长为高洁独立的荷花。”教师精美雅致的语言,课堂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探究:走进刘禹锡的心灵深处
师:我们读懂了刘禹锡和陶渊明,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去再看刘禹锡。我们重点讨论一个问题,你认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呢,还是周敦颐式的?请大家注意不要空谈,扣紧诗文的关键字词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请先自由朗读一遍。
(教师提出的主问题精准且直奔教学核心目标。在前面读懂周敦颐之后,这个主问题就避免了零打碎敲式的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一,它承上启下,在前面蓄势的基础上,将讨论的焦点聚集到本堂课的核心目标:探究刘禹锡的心灵。第二,这个问题是选择问,尊重学生的认知,教师的问题本身没有倾向性和暗示性,因此能够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让学生“扣紧诗文的关键字词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眼睛始终紧盯文本。)
(生自由诵读)
生:我认为刘禹锡的选择是周敦颐式的。你看,他对自己陋室的评价是“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他认为自己的品德是美好的,可以让陋室生辉。
师:你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关键词语“德馨”来思考,非常难得。但是,难道陶渊明的品德就不“馨”吗?
(众笑,生被问住了,不好意思地笑着坐下)
生:我认为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你看他的居住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不也是一种隐居的环境吗?
生:我不同意。刘禹锡的生活其实很丰富的,来来往往的都是博学的大儒,他还经常弹琴看书,这种生活是隐居的生活吗?
生:老师,这地方有点儿矛盾,既然鸿儒谈笑往来,地上怎么可以生青苔呢?矛盾的!(众笑)。
生(急切地):我还是认为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请注意,他读的书是“金经”,金经就是佛经,金经有南华经„„(众大笑),一个读佛经的人难道不是在隐居吗?
师:有意思!再深入一点点,为什么刘禹锡说自己是“调素琴”,而不是“弹古琴”呢? 生:“调”更悠闲更随意,“素琴”说明他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师:品得妙!这个“调”让我想起了那著名的“悠然见南山”的—— 生:见!
师:对,异曲同工之妙。一样的闲适和自得。
生:我也觉得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选择,你看他的生活“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清静优雅,自由自在,不是隐居之人是什么?
生:他的生活并不清雅,“谈笑有鸿儒”就可以证明。一个隐居之人,还会和世俗间的读书人来往频繁吗?一个真正心灵幽静的人,还会拒绝和没有文化的老百姓来往吗?我们背诵的陶渊明的很多诗歌,他可都是把自己打扮成农民的样子啊。
师:有意思有意思!确实,陶渊明过的是真正的田园生活。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他的思想,他的行为,包括他的文字,都有泥土的气息了。
生(急切地):我坚决不同意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你看,他以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来比方自己的陋室。诸葛亮和杨子云都是历史上名声显赫的人物,一个在政治上建立奇功,一个在文学上很有造诣。看来,刘禹锡是希望自己也能像诸葛子云一样建功立业的。
师(惊喜地):好!真知灼见!生:还有,结尾点题句刘禹锡用的是孔子的名句。孔子是儒家主张建功立业的代表人物。这段时间班里读《论语》,孔子表扬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老师的提示下说完这个句子)。我想孔子更赞成周敦颐的人生选择,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依旧要建功立业。刘禹锡引用孔子的话也应该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
生:对。老师讲过孔子是坚决主张入世的,他自己便是终生为实现政治理想在奋斗。刘禹锡引用他的话,可见是非常尊崇孔子的。他不可能去隐居。师:有见解,活学活用,半学期的《论语》没有白读!大家注意到了结尾,为什么不同样注意一下开头呢?
(引导学生齐读开头两遍。)生(恍然大悟):开头其实也证明了刘禹锡的选择其实是周敦颐式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他其实是把自己比成了仙和龙。
师:哦,只不过,是和诸葛亮一般的—— 生:卧龙!(众笑)
生:一个把自己比作龙和仙的人会真正隐居吗?
生:还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刘禹锡并不安于寂寞,他希望自己的陋室能够“名”和“灵”,其实就是一开头就流露了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想法。这也证明了刘禹锡的选择不会是陶渊明式的。
师:这就怪了,看来《陋室铭》中表达的东西有矛盾啊!生(手举得老高):老师,我觉得是不是这样的。刘禹锡他本来想表现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生活状态,但是,他在不知觉中又暴露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说,他当时过的的确是一种近似于隐居的生活,但是,他的心中却向往着建功立业,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建功立业的理想!
(教师引导无痕,追问机智;师生对话精彩。
先谈教师的引导和追问。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引导、追问使学生对刘禹锡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课堂气氛高潮迭起,精彩的发言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不断呈现。这个环节中,教师追问了三次:第一次是在肯定学生的发言之后的追问“你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关键词语“德馨”来思考,非常难得。但是,难道陶渊明的品德就不“馨”吗?”让学生不仅浅尝,而且深究;第二次是在前一个学生似乎理由很充分的情况下的启发式追问“为什么刘禹锡说自己是“调素琴”,而不是“弹古琴”呢?”在比较中,试图让学生自己探究出一个矛盾的刘禹锡;第三次追问时在学生抓住文章结尾,逐渐弄清楚刘禹锡主张出世为官之后,“大家注意到了结尾,为什么不同样注意一下开头呢?”水到渠成,一下子帮助学生探究出刘禹锡写作此文的真实意图。
再谈谈精彩的师生对话。精彩有三:一是,学生与学生的辩论式对话,有理有据,各抒己见,旁征博引,平等交流;二是,老师对学生发言的点评式对话,引导即时,切中关键,发人深思,提升思维;三是,师生与文本的咬文嚼字式对话,立足文本,扣紧字词,反复比较,深入探究。
由此可见,课堂对话的精彩来源于教师抓住课堂上稍纵即逝的机会,适时引导、追问的能力。这个教学环节充分看出教者的功力。)
师:好一个“不知觉”!这句话像一把解剖刀,就要把刘禹锡的精神世界袒露在我们面前。现在请大家看看《名校精练》之后关于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背景故事,谁来讲讲。
生:刘禹锡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到和州当通判。和州的知府姓策,他看到刘禹锡得罪了不少权臣,又不得势,就有意给他小鞋穿。按照当时的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策知州只在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这三间小屋面临大江,推窗便可看到浩瀚的江面,刘禹锡反倒十分高兴,并欣然在自己的房门上悬挂了这样一幅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举动可气坏了策知州,他命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面积由三间减小到一间半,想看看他如何再观白帆。这一间半小屋位于德胜河的边上,附近是一排排杨柳。刘禹锡看到这些景色,欣然命笔,又写了这样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仍旧在这一间半小屋里读他的诗,写他的文。策知州见刘禹锡仍不买他的账,连肺都快要气炸了。他和书丞商量了好久,便又在城中为刘禹锡选了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逼他搬家。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就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师:讲得真生动!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吗,刘禹锡隐居没有? 生:他没有隐居,还在当官,只是被贬官了。他还住在城里。
师:那就有意思了!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岂不是虚假的?(生沉默,思考)
生:他这样写是为了回击权贵的压迫,表达一种绝不低头的志向。你越压迫我,我越要活得潇洒自得,你要我活得不像一个人,我越要活得像一个人。
生:《陋室铭》中的生活场景确实是经过了刘禹锡的夸张的。生活是现实的。城里的一间小屋,条件肯定很糟糕,来来往往的人也可能不会都那么高雅,环境也可能不会那么清幽,但是我认为,刘禹锡这样写不是造假,而是因为他的心。
师:分析得非常有见地。他的心如何?房子很狭窄,但是他的心—— 生:很开阔。
师:房子很嘈杂,但是他的心—— 生:很宁静。
师:生活很单调,但是他的心—— 生:很饱满。
师:对了,同学们,这就是刘禹锡。他没有选择桃花源,他和周敦颐一样,在淤泥之中还在顽强乐观地生长。这个周的班级古诗积累,老师推荐了刘禹锡一系列的小诗,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到“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老师是要让同学们感受刘禹锡是一个多么有生活情趣的人。以前我们还背诵过刘禹锡的《秋词》,一起来——
(生齐诵: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师:同学们,这便是刘禹锡,自然界的秋天在他的眼里尚且诗情盎然,他又怎么会躲到人生的秋天里去自怨自艾呢?
师:我们还背诵过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有一个最著名的句子是沉舟——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师:同学们,吟诵着“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怎么可能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贵的心?就是这个刘禹锡,留下诗文800多篇,被称为中唐“诗豪”。就是这个刘禹锡,他一生辗转奔波于仕途,虽历经艰辛却痴心不改。就是这个刘禹锡,先后被贬到连州、和州、苏州,但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因祸得福”,因为他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样乐观豁达,这样富有生命活力的一个刘禹锡,怎么可能“清高自许”“独善其身”“隐居避世”呢?所以,同学们,《陋室铭》不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那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官场的险恶人情的冷暖并没有浇灭刘禹锡心中的战斗之火,他潇潇洒洒地提起笔,对炎凉世态坎坷仕途作出了最昂扬最诗意的回答。
(知人论世,探究深入。读文就是读人,这个教学环节,教师穿插了多个资料,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刘禹锡的内心深处。联系资料多样,有刘禹锡写作《陋室铭》的背景,有刘禹锡不同时期的诗句,还有刘禹锡一生的遭遇尤其是屡遭贬官后的乐观豁达的材料。这些资料由表及里,步步深入,不着痕迹地将刘禹锡的精神追求展现无遗。)
师:同学们,暑假的时候,我们提前背诵了《岳阳楼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生(齐背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师:同学们,周敦颐、刘禹锡、范仲淹、苏轼都是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孟子说,读书人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范仲淹们,刘禹锡们超越了孟子。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管是居朝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都坚定执着,把兼济天下作为生命永远的崇高追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正如刘禹锡曾吟诵过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群走在时代的风潮浪尖上绝不沉沦绝不逃避的文人们,乃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筋骨和脊梁。最后,让我们怀着对刘禹锡周敦颐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再次诵读《陋室铭》和《爱莲说》。
(在诵读中下课)(总结有力,拓展精深。这个课堂总结由探究刘禹锡到解读一类“走在时代的风潮浪尖上绝不沉沦绝不逃避的文人们”,这里由特殊到一般,体现了“探寻古代一类知识分子人格追求”这个教学目标。并且使这堂课由变得更加深入,教师的激情总结,让整课堂在高潮中结束。)
总评: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总是陷入“死于章句,废于清议”这两个极端。如何让文言文焕发青春?王君老师的这个课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王君老师说:“正视文言教学的特殊性,扎实地立足文言之‘言’,诗意地追求文言之‘文’,激活文言本身的生命力,文言教学就有可能焕发青春。”
读了王君老师这个课例,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如庖丁解牛似的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使其心动,促其智启,引其自悟。教师的一招一式都紧扣文本、紧盯目标,紧贴人物,显得“游刃有余”。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武功高手,飞花摘叶均能伤人于无形之中,读后大呼“过瘾”,心生佩服。
这个课例,文本解读深入、教学设计新颖、教师语言精美、学生思维活动充分、课堂对话高潮迭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味道浓郁。正如这两篇传世美文一样,这堂课本身也是一堂绝美的精品文言课。对于课堂的整体印象是:整合与比照齐飞,稳重共灵动一色。之所以说这堂文言文课是精品,是基于该课例“精”在如下方面:
一、教学内容精深 1.文本解读精深
《陋室铭》这篇传世之作,教参上把刘禹锡的形象定位为“安贫乐道,独善其身”。而王君老师通过自己的深入细致的阅读,读出了疑问,读出了教参的“浅水区”,读出了个性化的解读:“《陋室铭》不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那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 不仅如此,她还把《陋室铭》和《爱莲说》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读出了“不同朝代不同选材的两篇文章其实不约而同地展示了中国非常典型的一类知识分子的情怀”。这个解读直击人物精深内涵,准确、深入、独到。
2.教学目标精深 在这样的解读下,王老师把课堂定位为:“以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为教学核心目标。”并“结合学生疑问引导他们紧扣关键字词感受人物心灵律动,探寻古代一类知识分子人格追求。”
这样的课堂就不是单打独斗、零打碎敲,而是一类文章的大整合。读懂刘禹锡也就读懂了很多如刘禹锡一样的文人——“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管是居朝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都坚定执着,把兼济天下作为生命永远的崇高追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
应该说,这个教学内容的是精选的,而且很深入,可以看出王老师在解读文本上的功力和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的大胆与个性的张扬。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得整堂课文化气息浓厚。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对刘禹锡们的尊重,对语文老师自己的尊重,王君老师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样的定位。
正如王君老师所言:“这堂课,上出了刘禹锡的尊严,也上出了自己作为语文教师的尊严。”
二、解读方式精当
初二的孩子想真正读懂刘禹锡是不容易的。为了帮助学生一步步走进刘禹锡的内心世界,王老师采用了下面几种可供借鉴的精当的解读方式。
1.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孟子最早提出这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王老师的课例中多次体现出这种方法。如:在探究刘禹锡内心世界的时候。首先穿插了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背景故事,探究出他是个“在淤泥之中还在顽强乐观地生长”的人;然后,穿插了刘禹锡的几首诗,道出了“他是个多么有生活情趣的人”;尤其是引用学生熟知的《秋词》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两首诗歌,帮助学生明白刘禹锡“怎么会躲到人生的秋天里去自怨自艾呢?”“刘禹锡怎么可能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贵的心?”最后,教者联系他随遇而安,虽连遭贬官,但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得出了“《陋室铭》不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那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 的结论。这样一步步地将刘禹锡的精神追求展现在学生面前。
2.披文入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意思是:写作文章的人因感情怒放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这个波浪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能够被人理解。
这个课例中,在探究周敦颐和刘禹锡的内心世界时,王老师多次要求学生品读人物时要紧扣文本,咬文嚼字,“通过文辞”找寻对人物理解的证据。这就是“披文入情”。这也是用语文的方式来解读文章,用语文的方式来学语文。
这样的教学片断在这个课例中比比皆是。如:她引导学生对《陋室铭》的结尾和开头的深入理解,学生联系文中词句,发言非常精彩,对人物理解立体深入而有个性。对开头的理解,学生说:“开头其实也证明了刘禹锡的选择其实是周敦颐式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他其实是把自己比成了仙和龙。”
3.诵读涵泳
韩少华先生在《文学读本·现代散文鉴赏常识》说所谓“涵泳”就是充分尊重作品,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通过朗读或朗诵的方式,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这里的“诵读”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涵泳”,即潜心体会,精思默想、深入体悟。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在“蓄势”部分,引导学生“变换身份”诵读“予独爱莲„„”这段名句,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诵读涵泳,感受体悟周敦颐的内心世界。学生对周敦颐的探究如同剥笋,层层深入,直逼其精神内涵。
三、教学方法精巧
这里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法。1.教学设计精巧
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蓄势: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二是探究:走进刘禹锡的心灵深处。
第一部分是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的:菊和牡丹对莲是否都是反衬?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这两个问题,前一个是基础,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陶渊明爱菊是正衬;既然周敦颐和陶渊明是属于同一类人,那么他们之间的差别又在哪呢?这样自然而然就进入了第二个问题。
第二部分教师以一个主问题开始: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呢?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作者写作背景和身世,深入探究了刘禹锡的内心矛盾。由刘禹锡而范仲淹,而苏轼,揭示了以刘禹锡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格特征。
这个教学设计精巧,铺垫自然,由浅入深,重点突出,环环相扣,整个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学手法精巧
除了上述教学设计的精巧之外,王老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运用的教学手法也相当精巧。她主要运用了如下精巧的教学手法。
(1)整合
“整合”是这堂课的一大特色。“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这堂课,王老师首先整合了教学目标,将核心目标定位为: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前面的“蓄势”部分周敦颐与陶渊明的比较是为了探究刘禹锡作准备。这个整合不仅使教学重点突出,而且集中优势兵力很好地完成了“探究”部分的目标。其次,王老师整合了问题。“蓄势”部分两个大问题:菊和牡丹对莲是否都是反衬?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探究”部分一个主问题: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呢?这些整合后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学生的思维有启发性,课堂气氛自然活跃。再次,王老师整合了助读资料。关于刘禹锡资料的内容选择、呈现时机、呈现方式均经过了精心的整合,起到了“知人论世”的作用,对认识刘禹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铺垫
从整体上看,这堂课分两个板块——蓄势: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和探究:走进刘禹锡的心灵深处。既然后者是这堂课的核心目标,那么前者自然是为它作铺垫的。蓄势部分的铺垫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先由学生的问题“菊和牡丹对莲都是反衬吗?”入手,明确了周敦颐和陶渊明的相同;然后抓住时机又问“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两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认识了周敦颐,为“探究”部分讨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呢?”作了很好的铺垫。
可以说,探究部分之所以能深入进行,精彩不断,是与“蓄势”部分的两次铺垫分不开的。
(3)比较
这堂课王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比较。
第一,不同人物的比较。先是陶渊明与周敦颐的比较。理解了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之后,为探究部分做了很好的铺垫。再是陶渊明、周敦颐跟刘禹锡的比较。这体现了核心目标。最后是刘禹锡、范仲淹、苏轼等人物的类比,揭示了以刘禹锡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格特征。
第二,相同人物的比较。在探究刘禹锡内心世界时,学生读出了他的矛盾心理。教师此时运用了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解了一个矛盾的刘禹锡以及刘禹锡写作《陋室铭》的真正意图。
最后写两点想法: 1.王君老师这个班级学生经过老师长期的训练和熏陶,文言水平非普通班级学生所及,因此,这个课可能是为文言水平较高的学生量身定做的课。
2.这堂课,是第二课时,王老师运用了很多方法使“文”和“言”的教学结合起来。整体印象上看,该课还是侧重“文”的一堂文言课。文言文教学,如何让“文”和“言”更有机的结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王君《纪念白求恩》济南版视频)
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 ──《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王君
(课前三分钟组织学生抄写字词,大声读,大声造句)第一部分:共鸣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挺“古老”的文章。[投影展示课题《纪念白求恩》] 师: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我们都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学── [投影展示] 共鸣──争鸣
师:先共鸣。让我们去感受理解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请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的是记叙的句子,如果你发现是议论的,就停止。明白吗?好,读记叙的句子,预备起。
生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师:好,有的同学是很清楚的。刚才读的这几个句子,旁批“记叙”。(生记笔记)师:白求恩是哪国人? 生:加拿大人。师:什么职业? 生:医生。
师:什么时候到中国。结合“注释一”看看。生:1938年。
师: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不久。这是个特殊的背景。他来干什么? 生:帮助中国抗日。
师:这是第一段的记叙告诉我们的。现在看最后一段,注意了,也是读记叙的句子,读到议论就停止。“我和白求恩同志”,预备起!
生读: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师:好,非常好,旁批,记叙。这是议论文当中的记叙,非常的凝练。白求恩什么时候去世?
生:1939年 师:39年。哎,到咱们中国不到两年啊。好,他在中国是怎么工作的呢?头抬起来看大屏幕,陈寅初,请到前面来读。(配乐)
[投影展示] 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白求恩随部队辗转于荒凉的大西北,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用他的话说,过的完全是“高强度的生活”。在私人通信里,他偶尔述及1938年一年,其实不到一年的工作量: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师:注意“辗”字的读音。非常好,陈广继续读„„ [投影展示] 在延安,外国专家很少。白求恩的到来理应受到当局的礼遇,仅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便相当可观。然而他谢绝了。以下是他写给“军事指挥部聂将军处”的相关的信
亲爱的同志:
今天晚上我收到了林大夫带给我的301元钱。这笔钱中的100元好像是付给我的个人津贴,另外的102.20元似乎是用来偿还我在药品上的垫支,而剩下的98.80元似乎是用来支付我在纱布和药棉上的开销。关于这第一项100元。我在8月12日发给延安军事委员会的电报中已经表示过拒绝接受并且建议将它用做伤员们的烟草专款。其它的医生每月只有1元的津贴,而聂将军本人每月的津贴也只有“可观的”5元,在这种情况下,让我接收每月100元的津贴是不可思议的。
另外,因为我需要的所有东西都是免费提供给我的,钱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致同志似的敬礼!
白求恩
师:聂将军是谁? 生:„„
师:聂荣臻元帅!好,从刚才这个部分的介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
生:看到了一个不追求名利的白求恩。师:不追求名利,很好!
生:我看到了一个节俭,淡泊明志的人。
师:节俭,淡泊明志,文言基础很好啊,你来„„ 生:我看到了一个舍己为人的白求恩。师:舍己为人!你来„„
生:我看到一个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的白求恩。师:对金钱清清白白的白求恩。来„„ 生:我看到一个毫不自私自利的白求恩„„ 师:没有私心,你来„„ 生:他们都说完了。
师:哦,说完了,我相信王曼硕还有话说。你说„„ 生:为他人着想,然后不计个人利益的得失。师:好!那么现在看书,前三段。毛泽东是怎么样评价白求恩的?看大屏幕的要求──
[投影展示] 读出前三段的核心的议论句,以这样的方式说话: 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师:好,迅速浏览第一段,找出核心的议论句。(生看书,画记号)师:找出来了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师:好,用这样的方式,毛泽东„„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的精神和共产主义的精神。师:好,非常好,圈出来。接着,请看第二段,用刚才的语句形式说话。你来试一试。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师:非常好,她知道选前半句,而不选后边的具体表现的句子,聪明。圈出来。接着再看第三段。还是用刚才的形式说话。好,你来。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师:非常棒,都知道在长长的句子当中把最核心的东西提炼出来,这是很高超的能力。嗯,孩子们,这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来,读:学习他„„预备起──
[投影展示] 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生齐读)
师:现在我们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毛泽东这个领袖人物,对一个外国医生,他是一种什么样的评价和情感。抬头,看大屏幕。第二段,不仅写了白求恩,还写了另外的一些人,用了下面的这些词语。请判断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展示] 拈轻怕重冷冷清清 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不负责任喜欢自吹 生:贬义词。
师:对,贬义词。好,现在假如王老师就是这一类的人,批评我。用上这些词语。我是批评的对象,你怎么说都可以,批评我,它们都是我的缺点。啊,你来批评我。
生:你真是拈轻怕重,对人又冷冷清清„„ 师:啊不不„„,一样就够了啊。(生笑)
师:可以加上一些其他创造性的语言。你来批。生:你麻木不仁,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师:我是这样的人吗? 生:嗯„„你真是不负责任,喜欢自吹,你其实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至少还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生大笑)师:你也来试试„„
生:一天到晚对人冷冷清清的,漠不关心工作,嗯„„
师:舍不得批评王老师,心软了。再给一个同学机会。骂人都不会呀?骂我„„
生:你这个人真是对工作一点也不负责任,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这样怎么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呢?
师:像班长的样子,挺会教训人的。孩子们啊,我们周围,过去也好,现在也好,有很多这样的人。对这种人,毛泽东会怎么形容他们这个群体呢?选择„„
[投影展示] ? 这些人? ? 这帮人? ? 这班人? ? 这群人? 生:这帮人。生:这班人。
师:聪明!能够体会语言中的细微差别。“帮”和“班”是略含贬义的词语。但是,白求恩不是这样的人。好,毛泽东用这样的话来高度评价一名外国的医生,来,读。白求恩同志„„预备起„„ [投影展示]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生读)
师:这样读书就没意思了,红颜色的字要重读。我们说毛主席很伟大,他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的几个能横槊赋诗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他用了这样的“极端”,可不可以改成“非常”?可以说极端是最高的评价,应该怎么读?
生读书:极端(重)
师:好,读,表现在他对工作的„„预备起── 生重读(极端重读)
师:好,跟“我”的形象,冷冷清清,漠不关心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看书,毛泽东用了世界上最美的句式来表达对白求恩的赞美、肯定之情,找一找。
生:„„
师:有没有同学发现?句式!第二段,这个家伙已经看到最后一段去了(走到某同学旁边)发现了吗?你说!
生: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师:真聪明!孩子们,这些都是什么句子? 生:排比句。
师: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句子才能形成排比呢。没有一个、没有一个、无不。这叫啥句子? 生:双重否定句。
师:对了,双重否定句。好,现在注意力集中,请你,你先把全句读一遍。[投影展示]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生读)
师:好,下边老师的要求会比较难。你,请你把它变成肯定句!
生: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所有人都佩服,所有人都为他的精神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都为之感动。
师:聪明。嗯,你起来试一试。把它变成反问句!行不行,试试。生:嗯,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难道有不佩服他的吗?难道有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的吗?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怎么会不为之感动呢?
师:真好,聪明。好,孩子们,用崇敬的心情来读,用崇敬的心情来读这些双重否定句。从前线回来的人„„预备起──
生读书: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师:好,这样。根据刚才两位同学的变化,对同桌说一遍。都用肯定句和反问句来说,互相说给对方听,每个同学都要说。开始„„
(生练习)
师:好,停!停!你来。你来试一试,就说这红颜色的三个句子,肯定句,要包含感情。
生:全都佩服白求恩,全都为他的精神感动,全都为之感动。
师:好,请坐,同学们一起来。就读这三句,没有一个不佩服„„预备起── 生: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无不为之感动。师:所以,一个领导人,一个领袖人物,在本段的最后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投影展示]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生读)
师:很好,但还没有把红颜色的字读突出出来。你来,你朗读特别好,节奏特别合适。你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慢下来,味道就出来了。
生慢读: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着的精神。
师:好,很好。向她学习。预备起„„
生读: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师:同学们,这个段落的写法是很精妙的。先正面写白求恩,然后反面写那些品质和白求恩相反的人,最后侧面写评价。请旁批。
[投影展示] 本段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 对比论证
本段最有魅力的写作手法是: 正面写反面写侧面写(生动笔旁批)
师:同学们。白求恩担当得起这样的评价。白求恩其实在中国只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就牺牲了,在他牺牲之前,给聂荣臻元帅留下了一封信,聂元帅看到这封信,当时就泪如雨下。请你到前面来读。(配乐)
[投影展示]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身体非常不好,也许我要和你们永别了!请你给加拿大共产党总书记蒂姆·布克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多伦多城威灵顿街十号。同时,抄送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联盟会。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
也要写信给美国共产党总书记白劳德,并寄上一把缴获的战刀。这些信可以用中文写成,寄到那边去翻译。随信把我的照片、日记、文件寄过去,由蒂姆·布克处置。所有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用林赛先生送给我的那18美金作寄费。这个箱子必须很坚固,用皮带捆住锁好,外加三条绳子。将我永世不变的友爱送给蒂姆·布克以及所有我的加拿大和美国的同志们。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款子,分期给也可以。我对她应负的责任很重,决不能因为没钱而把她遗弃了。还要告诉她,我是十分内疚的,并且曾经是快乐的。
师:我做个补充,他离婚是因为他要到中国来,他妻子不愿意离婚,他坚决离婚了。好,继续。
[投影展示] 两张行军床、两双英国皮鞋,你和聂夫人留用吧。马靴、马裤,请转交吕司令。贺将军,也要给他一些纪念品。
两个箱子,给叶部长;18种器械,给游副部长;15种器械,给杜医生;卫生学校的江校长,让他任意挑选两种物品作纪念。
打字机和绷带给郎同志。
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
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同志,算我对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
给我的小鬼和马夫每人一床毯子,另送小鬼一双日本皮鞋。
照相机给沙飞。
贮水池等给摄影队。
医学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
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用来治疗疟疾患者和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再到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在这里,我还有很多话要对同志们说,可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千百万亲爱的同志们。
白求恩
(生读)
师:白求恩去世,是因为他在抢救伤员的时候,在情急之下没有戴手套,直接伸进伤员的颅骨当中去取一枚弹片,后来就感染了,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医疗条件,所以他很快就去世了。这是他留给我们世界的,最后的绝笔。好,那么你通过这一封信,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如果你要给他写颁奖词,写一句,你会怎么写?想想,动笔,写一句。
(生动笔写)师:好,你说。
生:他毫不利己,千里迢迢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倾其生命为伤者付出。师:“倾其生命”这四个字用得很好。继续。
生:你是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你把奉献当作了生命的常态。师:好。大家加油。这个练习没有对错,只要是你自己的创作就好。生:你是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师:简短有力!继续。
生: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你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师:用了“鞠躬尽瘁”,真好。活学活用。
生:你把你的一切留给了无数伤病员,留给了你的同志,留给了这片华夏的土地,而你,又为自己留下了什么?
师:嗯,全部都留下了,什么都没有带走。好,后面的同学,继续。生:白求恩是照亮全部共产党员的明烛。
师:是共产党这个团队当中的明烛,这个语句非常精妙。你也来试试。(生沉默)
师:白求恩是我们男生的楷模,你得向他学习啊。毛泽东是怎么说的?毛泽东是这样说的。来,读,我们大家要学习他„„预备起──
[投影展示]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生读)
师:好,从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开始,背诵。自由背。(生背书)师:再背。
师:好,把刚才的这句话背一遍,不会的同学看最后一段,这是全文的总结句。一个人„„预备起„„
(生背书)
师:这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极高的评价。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出来„„(生回答)[投影展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二部分:争鸣
师:好,“共鸣”阶段结束,你看你能读懂多少,现在进入“争鸣”阶段。对这个人,有没有什么疑惑,或者说你觉得有没有什么疑点没有?
生:我觉得他说他只来到中国两年,他这两年一直在做高强度的工作,但是他为什么给聂荣臻元帅写信的时候说他这两年过得非常快乐,因为那地方应该是吃的也不好,每天都接触血淋淋的东西,一个个伤员从那个战地上背送到帐篷里。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是很痛苦的,然而他为什么会觉得很快乐?
师:共产党员以苦为乐,也许有一天你也会理解的。因为信仰,所以快乐。因为热爱,所以快乐。你提得很好,越矛盾白求恩就越高尚。你来。
生:白求恩他不是中国人,我想问他不是中国人,为什么却要为中国人这么付出?
师:有这样的人,现在也有这样的人,比如说,苹果公司,在中国生产了那么多ipad,中国人不说话,但是外国人有很多很多人在为中国的工人鸣不平。生产一个ipad,别人也许要挣一百美元,你知道吗?中国工人只拿到几分钱的工资,中国人不说话,但是有很多外国人在帮着中国人说话。明白吗?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有着国际情怀的人。提得很好,还有问题吗?你来──
生:白求恩来到中国,为什么要执意跟他妻子离婚?您刚才说了,但是他来中国没有必要非要离婚,他来到中国也可以„„
师:他来了,回去了没有?(没有),同学们,爱情有很多种,有一种是如果我不能够给你幸福,我就和你分开,给你自由。知道吗?慢慢理解,他不理解这种爱情,那是很纯洁很伟大很无私的。还有吗?──
生:我觉得肯定人无完人,肯定有缺点。怎么可能就这样完美呢? 生:我也觉得这个人物太高大了,高大得都让我不相信。他难道就从来不想念亲人吗?他难道就不想家乡吗?我觉得他像个工作机器。
师:请坐,孩子们,如果你相信白求恩是一个如此纯粹的人,而没有提出类似的疑问,孩子们,你们就太盲从了。人就是人,白求恩很伟大,但是他也有他的痛苦和烦恼。我们继续看一封信。他到了延安之后,什么信件都收不到,非常的孤独啊!请你到前面来读。
(生上前读)[投影展示] 收不到你的信,我已经习惯了!向上帝保证,我已经习惯了。又有两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你的回信。延安的医疗队于11月25日到了这里,却没有带来信件。我一直盼望着这支医疗队能够带给我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以及一封你的信,让我了解一些外界的情况。但是,他们却只带来一台没有电机和支架,所以将无法工作的x光机。他们还带给我一听已经开封的加拿大香烟,一条巧克力,一听可可粉和一支剃须膏。这些东西都很好,但是我宁愿用所有的这些东西换一张报纸,一本杂志或者一本书。顺便说一句,我从延安收到的所有东西都已经开封。这其中包括我的所有信件。一些信件还有缺页。下次请一定将所有物品和信件多加一层保护。中国人的好奇心太强了。除了一张日本人留在一座小林子里的4月18日的《日本宣传报》,我已经有六个月没有见到过英文报纸了。我也没有收音机。我完全与世隔绝。如果不是因为一天中有18个小时要忙于工作,我肯定会有不满情绪的。
我梦想咖啡,上等的烤牛肉,苹果派和冰激凌。美妙的食品的幻影!书籍——书还在被写出来吗?音乐还在被演奏吗?你还在跳舞、喝啤酒和看电影吗?铺在松软床上的干净的白床单是什么感觉?女人们还喜欢被人爱吗?
所有这一切在我境况好的时候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的。这多么令人伤心!
师:好,读得很好!老师只是节选了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到了1938年的后半年,白求恩就已经非常苦闷了。因为他从一个相对发达的国家,到了一个非常非常闭塞的地方,他甚至晚上要靠吃安定药才能睡去。他的内心中弥漫着无穷的孤独与苦闷,这是真正的白求恩。同学们,当你看了这些东西之后,你又如何看待白求恩?
生:我觉得,嗯,白求恩也是一个人,但是他学会如何去克服这些痛苦,他很伟大。
师:你觉得这是人性的正常的表现。是吗?好,那么你看到这个,你刚才提出这个问题,你,你再说说,你又怎么评价白求恩刚才的那么苦闷呢?
生:我觉得这是正常的,因为他毕竟也是一个人,就是看到他的这一面,才真正觉得这是个有血有肉的,非常完整的一个人。
师:他不是高高在上的一个偶像,一个塑像,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因为有了这样的苦闷、孤独和挣扎、痛苦,所以,当我们读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才会觉得可亲可敬。因为有了对爱人朋友的思念,对祖国的怀念,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所以我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才会更被深深地震撼。[投影展示] “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投影展示] 白求恩的各种工作和生活图片
师:孩子们,白求恩跟你们一样,那样地热爱生活。作为49岁的男子,他浑身充满了中年男性的睿智,就连他工作的时候都那样的迷人。(指着图片)这是聂荣臻元帅,这是白求恩。但是,他把他的一切,把一切苦闷都埋下来,然后,走到了我们的抗日的最前线,最后牺牲在我们的这片土地上。所以毛泽东说„„来──
[投影展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生读)师:前面的红颜色的“高尚、纯粹、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这些词语很重要,但后面的这个“人”字更重要,他不是一个神,只是一个人。来,再读──
生读: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师板书:在黑板上的“白求恩”三个字上写一个大大的“人”。)师:不管这个时代如何发展,我们社会永远呼唤像白求恩这样的古典共产党人。好,下课!
对吴春来评课的回复
王君
朋友传过来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吴春来兄弟对我在泉城济南执教的《纪念白求恩》的评论文章,读了,深为感激。其中有热情洋溢的表扬,也有尖锐深刻的批判。我均感恩。作为一个课堂作品,它折射出执教者本人对语文教学的部分思考和探索,集中体现着执教者本人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它天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有人褒,有人贬。这都很正常,也弥足珍贵。反而,大家都说好,或者大家都说不好,这才是不正常的现象。
所以,尽管我觉得春来兄弟的表扬和批判都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但还是开心地笑纳和接受。以文会友,以思想会友,不亦乐乎!
针对春来兄弟的文章,我也想站在我的角度谈一些感受。不是反驳,只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执教者的角度补充说一些观点,可能对于读者朋友们理解这堂课为什么要这么上会有些许帮助。
文章写着写着就长了。其实,也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些自己的语文观点,不是完全针对《纪念白求恩》了。
第一,关于评课的心态
现在我上所有的议论文,几乎在课堂整体结构上都采取《纪念白求恩》一样的模式:共鸣和争鸣。“我完全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句名言大家都很熟悉。这种态度是民主社会推进民主管理必须的态度,是一种雅量和风范。但其实做起来非常难,“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要有平和的心态,真诚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去充分理解他人的观点的心胸。这其实比站起来张牙舞爪咄咄逼人批判他人难得多。
读春来兄弟的评课,我感觉到了他的焦虑──想从这课例中找出点问题出来的焦虑。
春来兄弟说他“连续观看了五次——正襟危坐、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任何环节。此为观看名师视频时间最长、最认真的一次”。真是这样吗?我很感动,也很怀疑。
对我的课,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质疑,第一个方面等会儿我再说,我觉得在这个方面完全是可以争鸣的。但是他第二个方面的质疑,我觉得完全是无理的,是对济南的孩子们的深度伤害。
《纪念白求恩》是一堂大型的公开课,现场听课的老师逾千。学生的课堂发言可圈可点甚多,诸多高潮之处已经进入了思维对峙的激烈交锋境界,孩子们爆发了,他们超越年龄的深度思考能力不断地激起了老师们自发的热烈掌声。整个过程感人至深。而下课后孩子们和他们的语文老师也不舍得离去,他们流着流站在舞台边等我,和我一一相拥,诉说他们的激动和感悟。虽然拖堂甚久,午餐时间已到,但偌大的会场没有一个老师提前退场。许多老师甚至一直等到最后流着泪和我交流。我说这些,不是为了标榜这堂课有多么成功,只是想证明孩子们的表现非常优秀,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可能这些精彩在只有一个机位的摄像机面前得不到完整地呈现。即使如此,但我想,孩子们的出色发言春来兄弟如果看了五遍不可能都看不到听不到吧。
但是,春来兄弟偏偏把孩子们的精彩丢在一边,在评课文章中只举出了两次对话:一次位于授课起始阶段,是本堂课的第一轮对话。此刻教学才刚刚开始,你让孩子们怎么“超越老师”?一次位于课堂教学已经结束之后,是孩子们给全体老师的告别语言。这已经不属于课堂教学的本体部分了。春来兄弟用这两次对话证明我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这样的以偏概全对于读他文章的老师是一种误导,而对于上课的孩子而言,已经不亚于一种诬蔑。我不相信春来老师是故意为之,我揣测是因为他太想证明这堂课“有问题”了所以才会如此挂一漏万却不自知。
再退一万步说,我也不认为孩子们在这两处的发言是低水平的。第一次对话来自于学生选择性地判断并朗读了第一自然段的记叙句后师生的对话。课文是这样的: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当时学生手上拿着陶继新老师从网上下载下来的文章,没有任何注释。我也没有要求学生预习。可能对我们70后、60后、50后的成年人而言,读出白求恩是“男性”,推测出他来中国的大致时间和抗日背景,明白他是加拿大人根本不是问题,但是对于90后的学生,在流行文化中长大的一代人,白求恩简直无异于火星上的人,学生对他的了解比对奥特曼、对林书豪的了解少得多。甚至大部分学生,对白求恩根本一无所知。所以,才有了这样一段对话,这是对后面教学的铺垫。春来兄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而不是学生的立场上来评价此次对话,当然会觉得毫无价值可言。写到这里,我想到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孩子把毛泽东当成了女的。因为他看了一张毛泽东的照片,觉得那是一个女人的照片(毛泽东的有几张照片确实有女像,我小时候也曾经质疑过呢)。这些对于毛泽东时代的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他就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生活中。对白求恩,孩子们隔膜更深。所以,我们切不可以自己的知识背景和认识背景估量孩子,在语文教学中,贴心多一些,呵护多一些,时时刻刻记住蹲下来和孩子对话。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而春来兄弟对孩子在告别阶段的那句“老师,我们表现得非常好,请为我们鼓掌吧?”更加不屑,他说,“我想这样的声音不要也罢”。我更是不可理解。
这是一句多么棒的话!面对着上千的听课老师,如此自信,如此勇敢!为我们鼓掌,为我们的成功鼓掌!不是“我”,是“我们”,是一个孩子代表一群孩子发出的清澈透明的自我评价,正面的,阳光的,展示着未来和希望的自我评价。在我听来,这是天籁之音,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语文教学,说到终端,不过是发现自己,估价自己,解构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一堂语文课,能够让一群孩子发现了自我的力量,然后发出“我们表现得非常好”的自由酣畅而又纯真热烈的宣言,作为语文老师,夫复何求!
我们中国人,永远习惯于把“低调”和“谦逊”作为防身的工具,把隐藏自己、解嘲自己作为生命的智慧。于是乎,少有毛遂自荐般的自我肯定,于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绝响永远飘扬在几千年前,于是乎,当一个孩子说出“我们表现得非常好,请为我们鼓掌”时,居然春来兄弟会说“不要也罢”。读到春来老师的这些文字,我的心中真有深深的悲凉。从这些细节中,我鲜明地感受到我和春来老师所秉持的教育价值观的迥异。也是从这些细节中,让我明白为什么我们会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有截然相反的认识。我跟春来老师的差异,不是语文教学法的差异,本质上是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差异。春来兄弟还说:如果初中学生的思考与声音都超过了老师,这样的老师还称得上是老师吗?
我对春来兄弟如此的质疑很震惊。我一路走来,几乎经历了中国所有类型的中学。每一届,都会遇到一部分杰出的孩子,他们的才情让我叹服,他们的胸怀让我景仰。如果春来兄弟不相信,可以到我的新老博客上去看孩子们现场创作的一些作品,不仅让我汗颜,恐怕会让很多老师汗颜。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还有什么可争论的呢?就是这堂《纪念白求恩》中孩子们的部分发言,也足以让很多老师反思自身。因为除了那点语法修辞文学常识段落大意论证方法说明方法等所谓语文基础知识,有些老师,永远不会关注文化,关怀生命,关心人性。语文对他们,不过是谋生的工具而已。
除了对孩子们的不公平,春来兄弟的对我的课堂语言的引用也让我感觉到了他的焦虑和迫切。在对白求恩的还原阶段,其实我说了不少的话,有关于白求恩的事业的、理想的、家庭的、爱情的、人格的。这些话都是为了解决孩子们的质疑。但偏偏春来兄弟专门引用了一句“也想恋爱,也想女人,也发牢骚的白求恩”,如果没有背景铺垫,可能会有朋友会觉得王君老师什么什么的。我不用阐述。我说这个,是因为孩子们的困惑:白求恩难道不想家吗?难道没有爱情吗?没有正常人的欲求吗?事实上《纪念白求恩》上了两次,一次是在我自己班上上的,一次是在济南上的,学到最后,孩子都这样问了。我觉得问得好!如果没有这一问,他们就算生吞活剥地把毛泽东的这篇文章背了下去,把论点论据论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有什么意义呢?
春来兄弟断章取义地呈现我的课堂评价,我不相信他是别有用心,我愿意以最好地善意来揣测人:他太急迫了。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他太急迫了。以至于采用了这样的损人利己的引用方法也不自知。
第二,关于这堂课的拓展内容 关于这个方面的质疑,我觉得完全是合理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是现在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课改前,是无拓展,死守书本不敢越雷池半步;课改后,出现了乱拓展,漫无边际地拓展,课堂跟着“伴娘”跑了,教学主题偷梁换柱,教学目标模糊异化。于是,大家伙儿一窝蜂地来批判,并以此作为时髦时尚。这些态度当然都需要警惕。该不该拓展,拓展到什么程度更好,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是一拓展了天就塌下来了,带领学生稍微走得远一点点就是大逆不道了。怎么看呢?一要看这些拓展内容是不是确实需要;二要看这些拓展内容和原文本内容的整合方式是否科学合理;三要看最后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在这三个方面,我是有深入的思考和谨慎的处理的。
1、先弄清楚,我拓展的内容(春来兄弟虽然反复说他看视频很认真,但是他对课的复述和呈现几乎到处都是粗疏和错误。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视频本身不完整不清楚,和现场效果有差距。特别是因为当时我的苹果电脑和场地投影仪不匹配,最后只能用一个投影,结果学生面前的大屏幕不能用,只能歪着头看给老师观课准备的屏幕。这样一来摄像也出现了一些疏漏。二是我的课堂表达能力的欠缺,导致春来兄弟听不清楚,看不明白。致歉了。
我拓展的内容有三个;(1)白求恩的日记摘录:主要展现的是他一年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附录了一封给聂荣臻元帅的信,展现的是他对工作报酬的态度,也是他对金钱的态度。
(2)白求恩逝世之前给聂荣臻元帅的遗嘱,是他伟大人格的集中体现。(3)白求恩给朋友的信,主要展现的是他的孤独和苦闷。
这些拓展内容,都是我经过了充分的学情分析后确定的内容。其实我在课前阅读的关于白求恩的资料远远超过这些。我自己是相当震撼的。前面已经说过,当代中学生对白求恩隔膜之深,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想像。你要让孩子们把文章认真地读下去,最后认同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让他们心悦诚服地去“纪念白求恩”,你就必须让他们对白求恩有基本的认同。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的写法,显然是为当时的人们服务的。当年,白求恩的故事广为人知,白求恩的逝世举国悲痛。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毛泽东当然可以以政论文的形式来表达:几乎只有观点,没有任何论据。只有抽象的概述,没有具体的阐释。这种表达方式,是纯理论的,甚至是纯口号式的,是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隔着千山万水的。论据的缺乏实际上截断了当代学生的认知路径,让他们只能踩着空中的钢丝绳学课文。我想,现在只有苏教版教材还保留着这篇文章,并不是因为这文章不好,白求恩精神过时了,而是因为它的写法太具有时代特点了,太抽象,太难教,太难学了。
学习《纪念白求恩》,学生可能有以下几个层次的反映:
1、懒得想,全盘接受就是。
2、嘲笑,世界上有这么完美的人吗?根本就是吹牛!中国当代文学已经炮制出了太多“高大全”的人物,制造道德偶像已经成为了愚弄全民也让全民不再感动的社会闹剧。就连孩子,对此也是嗤之以鼻的啊。
3、质疑: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显然这个世界上完人是不存在的,那么毛泽东笔下的这个“完美的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请问,你能回避这些问题吗?如果你坚持不拓展只妄想紧扣课本就让学生去“纪念白求恩”,那是对学情教情的无视,是自欺欺人。或者就是,你根本不想让学生去深度思考,不愿意面对学生的思维困惑。当然,如果你仅仅把这篇文章当成一篇工具性的教材,只满足于对“论点论据论证”来点儿介绍,再让学生积累一点儿语言材料,对学生情感世界思维方式的培养毫不在意,我也就无话可说。
如果是这样,我们根本无需对话。所以,《纪念白求恩》的链接材料和春来兄弟例举那些所谓“反面例子”没有什么关系。我可以逐项明确地回答:
春来兄弟说:就如有些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引领学生思考愚公移山还不如搬家这样的伪命题,因为愚公移山本来就是一则寓言故事,它的宗旨要干什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样的课堂竟然还得到了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不知何故。
回答:“愚公移山”是寓言,而“白求恩”是真人真事,不能类比。我在教学中更没有偏离教学方向,没有“搬家式”的主题游离。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们理解为什么毛泽东会给白求恩那么高的评价。
春来兄弟说:无独有偶,某一老师上《背影》时,竟然说父亲翻越栅栏是违反了交通法则,师生在这个问题上大费周章,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回答:我的教学目标明确集中,孩子们的质疑也直指对于白求恩品格的理解,并无旁逸。比如涉及到了白求恩的情感世界却并没有纠缠。拓展内容的使用是有分寸的。特别想强调的是,关于《背影》的这个例子已经被人用滥了,我看到就头疼,我很怀疑是人为编造的,就像那个“雪化了是什么”的语文公案一样,现在已经证明并非中国语文老师所为。再退一万步说,即使有比较差的学生提出如此问题,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不过就是理性思维而非文学的形象思维。实在很正常。教师稍微有点儿智慧就可以挽回来,语文老师犯不着自己折磨自己的反复引用这点儿“千载难逢”的臭事自我折磨。
春来兄弟说:如果上《纪念刘和珍君》是否可以把杨荫榆女生的生平整合成课堂内容,还原一个真实的鲜为人知的爱国人士——杨荫榆先生呢?或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刘和珍呢?
回答:《纪念白求恩》是政论文,中规中矩,是报告式的,其人物形象是平板的,生硬的,不鲜活的。《纪念刘和珍君》则完全不同。鲁迅先生文笔细腻,叙事生动,形象鲜明,情感澎湃。学生一读就必然动情,不会对刘和珍有所质疑。而对于杨女士,我以为,课上不用纠缠,因为文本的主人公是刘和珍,但课下可以简略补充介绍。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语文教学首先要努力求真不是?
春来兄弟说:如果上《项脊轩志》,是否可以搜集整理归有光母亲的生平事迹,告诉学生一个另类的归母呢?
回答:某些观点同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项》文涉及人事众多,其母也非主要人物。这篇文章也已经属于文学作品范畴,以情取胜,不比《纪念白求恩》首先必须以理取胜。不能类比。
春来兄弟说:如果上《孔雀东南飞》是否整合各种资料来探讨“恋子”情结呢?
回答:一篇课文,有其主流价值和其他价值之分。《孔》文的主流价值是关于爱情的,按我的解读,他的主题就一句话:爱是不可以战胜的。常规课堂上应该讨论这个问题。至于其他价值,对学术研究而言,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这和我上《纪念白求恩》,边都沾不上。因为我上《纪念白求恩》,时时处处扣的都是其主流价值,探讨的是“纪念白求恩”的问题,而非其他。如果我探讨的是“中国人对西方人的态度”,你倒可以质问我一下。
2、关于这些拓展内容和文本内容的整合方式
春来兄弟之所以反对我拓展,他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
王君老师说了,《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既然是一篇议论文,它的教学内容是感受白求恩这个人物形象吗?如此一说,它应是一篇形象生动的记叙文了。
看来,春来兄弟是觉得我已经把《纪念白求恩》教成一篇记叙文了。是这样吗?我认为不是!这堂课,处处体现着鲜明的议论文特征。我展示一下我的课堂主体程序:
第一部分:共鸣阶段。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和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发生共鸣。这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内容。所做的事有:
一、启发学生读出起始段和末尾段的记叙句。目的是初步了解白求恩其人和他的大概经历。
二、启发学生分别读出每一段的议论句。目的是整理毛泽东的观点,明确为什么要学习白求恩,学习他什么。
三、重点推敲琢磨第三自然段。目的是体会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赞美之情,同时也充分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论证特色。这是全课的核心内容。我想通过对这个具体而微的段落的多角度重锤敲打,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从工具性的角度来看有丰富的积累,同时又学得激情昂扬──从人文性的角度来看有真切的情感体验。这是本课比较出彩的地方之一。
四、重点诵读第四自然段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名句。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号召学习白求恩精神的精髓所在,同时掀起情感高潮。
第二部分:争鸣阶段。目的是激发质疑,在思维碰撞中让学生深入了解白求恩,从而更加理解毛泽东“学习白求恩”的号召。这部分是课堂的辅助部分,但造成了高潮。所做的事情有:
一、学生自由质疑。
二、教师对“人”画龙点睛,明确白求恩是人不是神。
三、背诵第四自然段的名句。教师总结:虽然时过境迁,但白求恩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让我们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总之,我自己的评价是:我的这个设计,从头至尾,都紧扣文本内容,贴着语言在教,同时以议论文的方式来进行议论文的教学。从整体阅读到精段细品,议论文的所有基础知识都落实到位。没有任何一个环节采用的是记叙文的教学方式。
好,廓清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再来看我拓展的内容是如何为上面的主体内容服务的。请允许我用红笔标注拓展内容和呈现方式,用蓝笔标注学生行为:
第一阶段:共鸣阶段
一、启发学生读出起始段和末尾段的记叙句。目的是初步了解白求恩其人和他的大概经历。
之后插入拓展内容之一:白求恩的日记摘录:主要展现的是他一年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附录了一封给聂荣臻元帅的信,展现的是他对工作报酬的态度,也是他对金钱的态度。呈现方式:配乐诵读。
(学生自由发言:从这些文字中,你看到了白求恩的什么品质)
二、启发学生分别读出每一段的议论句。目的是整理毛泽东的观点,明确为什么要学习白求恩,学习他什么。
三、重点推敲琢磨第三自然段。目的是体会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赞美之情,同时也充分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论证特色。这是全课的核心内容。
之后插入拓展内容之二:白求恩逝世之前给聂荣臻元帅的遗嘱,集中展现他的伟大人格。呈现方式:配乐诵读。
(学生自由发言:由这份遗嘱,结合课文内容,一句话评价白求恩)
三、重点诵读第四自然段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名句,并且要求当场背诵。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号召学习白求恩精神的精髓所在,同时掀起情感高潮。第二阶段:争鸣阶段
一、学生自由质疑。
此时插入拓展内容之三:白求恩给朋友的信,主要展现的是他的孤独和苦闷。呈现方式:诵读。
(学生再讨论:你看到了白求恩的孤独和苦闷,此刻你又如何评价白求恩)
二、教师对“人”画龙点睛,明确白求恩是人不是神。
三、背诵第四自然段名句。教师总结:虽然时过境迁,但白求恩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让我们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
我不厌其烦地展示课堂流程和教学内容,只是想说明一点:拓展之一,是为了引出和证明毛泽东的观点。拓展之二,还是为了证明毛泽东的观点。拓展之三,是为了解除学生疑惑。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证明毛泽东的观点。这三则拓展内容,其实都是论据。有了这三则内容的补充,文本就立体了,鲜活了,扎实了。这不是自立门户,和毛泽东对着干,和文本对着干,而是为文本服务,为观点服务。是为学生的思维搭建阶梯,是教学中的人道主义行为。是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其呈现方式就是纯粹地读了一遍,师生都没有在上面再拓展和再纠缠,这样的教法,和记叙文有何关系?这样的内容支援在我看来是要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缺一不可的,是水到渠成的,何来喧宾夺主和偷梁换柱?
3、关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这点不细说,前边也已经断断续续谈到了。除了落实了议论文的所有基础知识,并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欣赏和训练之外,学生还应该有许多收获,比如:
培养了学生“先共鸣后争鸣”的良好思维习惯。
让学生对“伟人”和“凡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其实是一种辩证的健康的生命观。
给了学生理性为主,感性也不缺失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赋予了枯燥的议论文以青春活力,给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文本注入了源头活水。这本身就是赠予学生的一种生命惊喜。这样的惊喜,比工具性的知识珍贵百倍。
我有一个理想,曾经在很多场合表达过:每一堂课都要努力成为一座纪念碑。这是一种追求,很难。但再难,也还是要追求。在这点上,我和春来兄弟可能也有分歧:他显然对“创新”很警惕,甚至多少有点儿仇视。我理解,因为创新本质上就是一种打破,硬把你推出熟悉的领域,让你最开始浑身不舒服。创新就是思维和行为的冒险,创新不仅带来快感,也会带给自己和他人疼痛。但是,“青春之语文”的第一条宣言就是: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俗套的课,毫无新意和亮点的课我是根本不愿意上的。重复他人和重复自己,有什么意义呢?
春来兄弟说:语文教学的流弊就在于很多老师为了追求创新,而丢失了语文真面目。
吾以为错也!语文教学的板子哪里应该打在“创新”身上。你到基层去调研调研,是创新太多,还是创新太少?从整体上看,何止是语文,在其他方面,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都总体上呈现萎缩的状态。矫枉不能过正啊!
此中原因,不想在这篇文章中再赘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除了创新,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都没有进步的可能。
所以,我还经常说,我要创新,请让我带着缺点前行。
至于上课的时间,也说两句。其实在视频中春来兄弟也应该看到,造成拖堂是因为学生发言太踊跃太激烈了。如果我愿意收,愿意叫停,是很简单的事。可是,这样的平台,可能对学生一辈子就是唯一的一次,在这个平台上的发言谁说就没有可能对他产生终生的影响呢?所以,就让他们多说一点吧。但这个问题,我以后应该注意。拖堂毕竟是不好的。
在我自己班上上的时候,因为是常规课,所以就只能上40分钟。当时也有录像。如果春来兄弟愿意看,我可以传给你。
春来兄弟问:名师示范,把语文教学引向何方?如果我算名师,我也愿意正面回答:
第一,我们的公开课,其实更是研究课,不是示范,只是展示一种可能。任何人都是不可以被模仿的,只能是借鉴和研讨。
第二,我的语文教学的方向在哪里?前边其实我已经回答了:在于从灵魂深处尊重学生,在于执着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和处理文本,然后奉献给学生最美妙最精彩的语文课程。我把精神的享受、人格的塑造、灵魂的锤炼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对于工具性的方面的东西,我觉得它们是基础,很重要,但绝不是终极目标。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见。我从来无意引领。我的每一堂课,都仅仅只是探索。
说了这么多,是从教者一厢情愿的角度来阐述的。我想象得很美好,但在课堂上,未必我就有这样的表达能力,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道行还太浅,修炼才开始。我相信旁观者清,春来兄弟的疑惑都是因为我在课堂上表达还不准确和充分造成的。所以,我享受而又谨慎地学习着春来兄弟的课评,内心充满了真诚的深深的敬佩和感激。
名师示范,把语文教学引向何方?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 吴春来 最近在网上观看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君在泉城济南执教的示范课《纪念白求恩》,全课时长60分42秒,笔者连续观看了五次——正襟危坐、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任何环节。此为观看名师视频时间最长、最认真的一次。
王君老师是大家推崇的新一代语文名师,她的青春语文,是众多语文流派中一颗耀眼的明星,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名师示范课,关键要给听课老师以引导示范之功效,王老师的课至少给我们以下两点启示。
一则学习王老师的激情。
纪连海老师曾说:“高效的课堂需要师生焕发生命的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心灵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王老师用激情演绎她的青春语文,毫不夸张地说,听过很多名师观摩课,王老师的课是难得有激情的课,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青春的喷张、生命的涌动。诚如她所说:“青春之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作准备。”这样的青春状态,如此的生命激情,偌大的中国语文教育界,有几人欤?
二则学习带领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
语文课堂,老师应该带领学生贴着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即要咬文嚼字。王老师设计的“琢磨词语,变换句式,反复诵读”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沉浸在语言的海洋里,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是大有裨益的,如:
没有一个不佩服
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无不为之感动。这样的句式变换,既理解了作者的情感,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如今的语文课堂,很难再见背书的热闹场面了,而王老师的课堂,书声琅琅,甚是让人欣喜。如王老师引导学生背诵: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样的语句让学生铭记于心,终将会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以教而达不教之目的。
让人称道的是,品读语言教学环节,师生关系水乳交融,极其和谐自然,教学艺术已至化境。
然而,听完王老师的课,仿佛若有所失,《纪念白求恩》,已然不是《纪念白求恩》,而是拼凑的《白求恩》,这节课引发笔者两点重要的质疑,如鲠在喉。
关于课堂教学内容重构的质疑。
王君老师的课大致可以分成两大块:共鸣和争鸣。共鸣环节王君老师设计了四个主问题: 感受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 你看到怎样的一个白求恩。精读第二段体会毛泽东的感情
如果此刻你站在白求恩的墓碑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争鸣环节主要设计了一个主问题: 你对毛泽东笔下这个人有何疑惑吗?
(本环节,老师展示白求恩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走进另一个白求恩)对于本课的教学内容笔者是持反对态度的。
王君老师说了,《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既然是一篇议论文,它的教学内容是感受白求恩这个人物形象吗?如此一说,它应是一篇形象生动的记叙文了。
那么《纪念白求恩》的教学价值体现在哪里?
从王老师的教学环节上不难看出,本节课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个真正的白求恩,一个“也想恋爱,也想女人,也发牢骚的白求恩”(王君老师语),而不是神化的白求恩。当然王老师此种精神是值得老师们学习的,亦是全面深刻认知白求恩同志的起码条件,但此篇文章是要我们去质疑白求恩吗?读一篇纪念性的议论文如果忽略了它的时代环境,不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去解读,而站在不同的时代用另一种眼光来评价一篇文章,是有失偏颇的。就如有些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引领学生思考愚公移山还不如搬家这样的伪命题,因为愚公移山本来就是一则寓言故事,它的宗旨要干什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样的课堂竟然还得到了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不知何故。无独有偶,某一老师上《背影》时,竟然说父亲翻越栅栏是违反了交通法则,师生在这个问题上大费周章,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们不妨想想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文章?因为是为了纪念白求恩。为何要纪念白求恩?因为毛主席要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如何能让大家能学习这种精神呢?我想这些才是《纪念白求恩》的教学价值吧。
当然很多人以为上述内容是否过于俗套,缺乏新意。语文教学的流弊就在于很多老师为了追求创新,而丢失了语文真面目。
也许有老师以为这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构,这是老师整合能力的彰显。因为王君老师曾说,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距离,也主要体现在对教材内容的重构上——选择、增删、提炼、整合、更换乃至创造,以生成符合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她还认为,没有哪门学科比语文更为迫切地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在不脱离语文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并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所以她提倡老师们要积极主动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师的个性和教学的个性。
当然在整合过程中,增加的白求恩的事迹材料,通过学生的朗读,加深了对白求恩那种共产国际主义精神的理解,这样的整合不可或缺。
但是本文的核心是要纪念白求恩同志,而王君老师把教学内容指向了全面认识一个真正的白求恩,从这一点来看,这样的整合有画蛇添足之嫌。当然课堂上也涉及了纪念白求恩同志的教学内容,但是整合的方向冲淡了主题,反而削减了学生思维的张力。
试想如果整合教学内容时不从课堂文本的主题出发,根据执教者的喜好任意选择整合的角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将遭遇怎样的惨状呢?
如果上《纪念刘和珍君》是否可以把杨荫榆女生的生平整合成课堂内容,还原一个真实的鲜为人知的爱国人士——杨荫榆先生呢?或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刘和珍呢?
如果上《项脊轩志》,是否可以搜集整理归有光母亲的生平事迹,告诉学生一个另类的归母呢?
如果上《孔雀东南飞》是否整合各种资料来探讨“恋子”情节呢? 如此一来,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的逻辑起点在哪呢?
试想王君老师的教学环节稍稍调整顺序,是否更加妥当呢?如: 搜集整理白求恩的生平事迹,你看到怎样一个白求恩? 仔细阅读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你看到怎样的一个白求恩? 请思考为何我们见到了不一样的白求恩?你有什么疑惑? 由此引导学生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就如作文材料的组织,先后之顺序不可小觑。另外,因为时间会限定教学内容,45分钟的课堂教学,偏偏要花上60分钟来上,那么老师平时上课如何是好呢?
对于学生的声音与思考的质疑。
课前王老师说:“中国孩子和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把所有的问题全部教没了,孩子没有问题,只有老师在提问题,最好的教育是,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出课堂,最好的课堂,我们追求的课堂,一定是孩子们你们的声音,你们的见解超过王老师的声音,超过王老师的见解,你们的思考对于未来的思索,超过了王老师。”王老师说这番话,从意图上说,并不仅仅是给学生们听的,而是讲给台下老师们听的。
然而我们看看这一段课堂实录吧: 老师:白求恩,哪个国家的人? 学生:加拿大。老师:聪明。老师:男的还是女的? 学生:男的。
老师:什么时候到中国来? 学生:1938年。老师:你怎么知道是1938年呢?
老师:哎呦,聪明。这个男孩具有知识迁移和知识应用的能力。
这样的师生问答,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也许老师会说,毕竟是初中学生,难能可贵了!
那么王老师所说:“你们的见解超过王老师的声音,超过王老师的见解,你们的思考对于未来的思索,超过了王老师。”如此言论,岂不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
课堂结束了,王老师要求学生们“说一句自己的话”,学生有尴尬之色。其中一女生对听课老师说:“老师,我们表现得非常好,请为我们鼓掌吧?”如果此所谓学生的声音超过了老师的声音,我想这样的声音不要也罢。
如果初中学生的思考与声音都超过了老师,这样的老师还称得上是老师吗?除非他们遇上了一群天才学生。当然王老师所云之目的是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出来,老师不要霸占学生的话语权吧,只能如此理解。
诚然,王老师的这节课无疑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笔者之聒噪,委实谫陋,班门弄斧而已。不过,名师示范,首先应是教学内容上的示范,而不该以某一名师的教学理念来裁定教学内容,否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失示范之意义。至于教学艺术之追求,起码当建立在科学的教学内容之上,若不然,一切艺术皆将沦为空中楼阁、过眼云烟。
名师示范,大抵在此吧。
天地并生 万物为一
——《安恩与奶牛》教学实录
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王君
【课堂实录】
课前热身:
1.学生选读课件上含“牛”的成语。要求声音响亮。
2.学生用课件上本课的词语自主造句。可选用一个,也可同时选用多个。
第一部分:咬文嚼字,走近安恩
师: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安恩和奶牛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牲口买卖市场上。老师把长长的故事变形为了一首散文诗。请一个同学来读读前面部分,我们回顾一下情节。
[课件展示]
瓦尔普峡集市一片喧嚣,牲口交易场上熙来攘往。
破旧的衣着散发着浓重的土味,瘦骨嶙峋的老妇人悠闲地打着毛线,剽悍粗野的嘈杂中,她旁若无人,闲适安然。
孤独的奶牛,静静依偎在老人身边,一身浓密的毛发,好似一幅美丽的锦缎,它的高大结实啊,吸引着过往目光的流连。
问津者实在是不少啊,就连屠夫也兴致盎然。
淡淡的神情送走许多主顾,再高的价格也是徒然,坚定不移回绝的,正是那高得吓人的大价钱。„„
(生读。每一小节结束后,老师亲切地巧妙地给于点拨,帮助学生越读越好。)
师:别人误以为安恩是来卖牛的,于是在安恩和买牛人的交锋中,我们的故事展开了。现在,孩子们,我就是买牛人,请你赶快找出安恩是怎么回答那两个买牛人的询问的。并且想想应该如何读?请你关注课文3-10段。
(学生很快找出并圈出了安恩的回答。第一句为:它是不卖的。第二句是:它不卖的!)
(师不断模仿买牛人的语气语调和多个同学对话,)
生(读):它是不卖的。它不卖的。(读得较为平淡,基本一样)
生(读):它是不卖的!它不卖的!(两句都读得很重)
生(读):它是不卖的。它不卖的!(对比度很大)
师:大家很聪明啊,看来已经意识到这两个基本相似的句子其实有很大不同。请比较一下哪些不同?
生:第一个句子后面是句号,第二个句子是感叹号。语气不同。
(师转身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巨大的句号和巨大的感叹号)师:
真好!咱们这节课啊,就来破解这个句号和感叹号之谜。为什么同样是买牛,但是安恩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呢?继续讨论。
生:第一个句子多了一个“是”字。
师: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生:第一句应该比较平淡,第二句语气很重。
师:具体揣摩一下说这两句话时安恩的情绪。
生:回答第一个买牛人时安恩很平静,回答第二个买牛人时安恩很生气。师:
安恩仅仅是平静吗?我们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把一个句子放在具体语境中来判断。老师建议你读读“它是不卖的”的后面两个句子。
生(读):然后,像是为了表示谦恭,她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儿地把鼻孔擦个不停„„
生:哦,安恩的语气中应该还有谦恭。
师:她为啥谦恭?
生:她可能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买牛人。
师:那你试一试读出谦恭的语气好吗?
生(读):它是不卖的。(读得很诚恳,大家鼓掌)
师:请比较着读,再读“它不卖的”这句。
生(读):它不买的。(读得很生硬冷漠,大家鼓掌)
师:你为啥把这个句子处理得生硬冷漠呢?你有理由吗?
生:安恩说这话前有这样的神态描写: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生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
师:好!能够用老师刚才说的联系前后文的方法,很棒!同学们,远处到底有没有使她感兴趣的东西,这处神态描写的用意在哪里?
生:其实没有什么东西使她感兴趣。安恩朝远处看其实是为了不想看那个买牛人,她在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师:哦,看来安恩不喜欢那个买牛人,但是也不想太过于表现出来,她只用自己的眼光和语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请再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安恩的在努力掩饰的不满和冷漠。
生(读):它不卖的!
师:再体会一下,“它是不卖的”中的“是”字的作用。
生:“它不卖的”直截了当,“它是不卖的”就柔和多了,这个“是”字在这里让语速变慢了,语气柔和了。
师:好!孩子们,这样学习语文就对了,联系前后文咬文嚼字就会趣味无穷。同样都是要买安恩的牛,为啥安恩的态度截然相反,一谦恭一生气呢?同学们深入下去,再找找理由。
(生自由朗读)
生:第一个人问得很有礼貌,他问的是“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而第二个人是这样问的“喂,这头母牛多少钱?”,他没有礼貌。
师:好!找得准!你尝试把两个人的形象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
(生读,惟妙惟肖)
师:刚才找的是语言,大家继续找原因,是啥导致安恩态度截然相反?
第三篇:乡愁 王君
在比较中咀嚼语言
——余光中《乡愁》教学片断五则
美读与咀嚼,应该是诗歌教学之魂。和学生一起学习《乡愁》时,他们的发现和质疑不断制造着新的教学契机。这促使我不断变幻对话方式,导引学生通过反复揣摩语言进入诗歌的情感境界。课后回味,这堂课中的“咀嚼”多用的是比较的方式,多角度多形式的比较,还真让《乡愁》的教学更多了一些纯正的语文味儿。
一、新与旧比
生:非要选“邮票”这个意象吗? 师:您想换作什么呢?
生:可不可以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换作“乡愁是一句热热的叮咛”。师:有意思。同学们评评。
生:我觉得可以,“叮咛”也是母亲常做的事情。生:可以,但不太好,不够含蓄。
生:不好,很普通,大家都会这么想这么写,没有创意。
生:根本不行。余光中写《乡愁》的时候,恐怕电话还没有那么方便,母亲的叮咛不容易传达到吧。
生:“叮咛”不好,主要是引不起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不像“邮票”,这词语让人遐想联翩的,让人想像这一封封信里传递着母亲和儿子多少故事啊!
生:“邮票”标志着分离与挂念,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所以会引起所有读者的共鸣。而且这个比喻很新颖别致。
生:如果不用“邮票”而用“叮咛”,后边的“这头那头”也不能用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就被破坏了。师:讨论得非常好,因为大家已经在不自觉中地涉及到了诗歌意象选择的要求,比如要新颖,要含蓄要引发联想等。来,读这一小节,把你们的感悟用朗诵表达出来。
(生反复读)
师:如果你现在来写《乡愁》,你会怎么选择比较新奇的意象呢? 生:乡愁是一个短短的电话。生:乡愁是一封淡淡的e-mail。生:乡愁是中央电视台每日的天气预报。生:乡愁是摄像头前久久的等待。……
【反思:小切口,大空间,这为以后的诗歌教学作下了比较好的铺垫。不足是材料的引入还不够,切口有了,切面还没有形成。积累是有的,但临时的调动还不力。】
二、重与轻比
生:我的发现是诗歌中“头”字重复了很多次,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师:你是不是觉得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
生:我们一般用的是“这边”、“那边”、“外边”、“里边”。
师:那我们把全诗的“头”都换成“边”再来朗读一下全诗,体会一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生齐读)
生:“这头那头”给人的感觉是在两段距离的尽头,很遥远。“这边那边”似乎隔得很近,没有那么遥远。
师:说得不错。再来读一二小节,除了距离的远,体会一下还有什么不同?(生换读一二小节)
生:“这头那头”语音上给人的感觉要厚重一些,而“这边那边”发音却是轻飘飘的,厚度不够。师:好个厚度不够!汉语言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但因为语音的不同而使一个顿挫一个轻快。余光中用顿挫而弃轻快,这是诗人情感的必然选择。来,再比较着读最后一小节,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痛。
(学生换读比较)
【反思:喜欢这个片断。学生能够从语音的角度来解读一个词语的应用是非常细腻而独到的。为他们喝彩!】
三、有与无比
生:四节诗中的四个形容词都用得很有意思。邮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坟墓是“矮矮”的,海峡是“浅浅的”,这些词语都很普通,但我觉得很耐人寻味。
师:发现得好。邮票自然是小的,但是如果删去“小小的”,味道会如何呢?读一读。(生读:乡愁是一枚邮票)
生:不好,好像差点儿什么东西似的。师:差什么?
生:“小小”中似乎有大大的什么?
师:有意思。“大大的”什么呢?加上“小小的”,再读一读。(生加上反复读)
师:再说“小小的”中间有什么“大大的”? 生:小小的邮票,大大的空间。生:小小的邮票,重重的离愁。生:小小的邮票,深深的思念。生:小小的邮票,长长的距离。
师:小小的邮票,如那小小的蚱蜢舟—— 生:载不动许多愁。
师:对了,邮票越小,离愁越多越沉越深。这实际上是诗人一种痕迹不露的情绪暗示吧。再来读,读出你们感觉到的小与大之间的辨证。
【反思:“’小小’中似乎有’大大’的什么?”说出这话的孩子已经有比较敏锐的语感了。我以读来让学生明晰这种模糊的感觉,方法比较俭省,效果也不错。】
四、奇与平比
师:我年年回老家去给妈妈扫墓,我妈妈的墓并不高大,但是我每次站在妈妈墓前,心里头都总会涌起一种奇特的感觉,如果我来写诗歌,我只能写“思念是一座高大的坟墓”。老师和余光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大家评一评谁写得更好呢?
生:诗人的“一方矮矮的坟墓”和王老师的“一座高高的坟墓”都写得好,虽然不一样,但都表达出了相同的情感。
师:谢谢你的肯定。我们的情感相同在哪里呢? 生:都很苦闷。
师:那我们的表达为什么却恰好相反呢?
生:您站在高大的坟墓面前,您就很渺小。您的母亲睡在高大的坟墓里面,会很孤独。师:很好。高大的坟墓衬托出了—— 生:您的孤单。
师:是的,母亲在坟墓里边那样孤独,而女儿在坟墓外边同样孤单。当时我就是这样的感觉。另外,坟墓那么高大,似乎——
生:您和母亲的距离就更遥远了。
师:对,每年,就是这种孤单和遥远让我每一次扫墓的时候都泪如雨下。而余光中呢,那“一方矮矮的坟墓”又暗示了一些什么感情呢?
生:“一方”的意思就是小,母亲睡在那么小的坟墓中,会不会很逼仄,不舒服? 生:“矮矮”也是一样,坟墓这么小,但诗人和母亲的距离却是天人相隔,那样遥远。这些词语表达出了诗人的心痛。
生:“矮矮”也表达出了诗人情绪上的极端压抑。
师:其实第四节中的“浅浅”的运用也是一样的。换个人,他写的诗歌就可能是“乡愁是一湾深深的海峡”,没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海峡本来就是深的,不可能浅,浅只是诗人的一种错觉。生:不是错觉,是希望,希望那海峡浅一些,再浅一些。
生:我认为这个“浅浅”,比“深深”表达的感情更为厚重。海峡虽浅,但是台湾和大陆却不能团聚,这和那“矮矮的坟墓”表达的无奈和痛心是一样的。
师:非常好。同学们用个性化的语言解读着诗人个性化的感受,这就是真正地读诗了。那我们来读吧,读出这两节诗中沉沉的压抑和绵长的叹息。
(生反复读这两小节)
【反思:以前讲《乡愁》,探讨得多的是“浅浅”的含义,没有想到这次却在“矮矮”上做出了一些文章。以自己的独特感受带动学生去体会诗人的独特感受,有些意思。】
五、直与曲比
生:我发现这四节诗有一个不和谐的地方。第一节的开头是“小时候”,第二节是“长大后”,可是第三节开头变成了“后来啊”,第四节又变成了“而现在”,诗人为什么不一直保持一样的语言形式呢?
师:您的意思应该怎么变呢?
生:第三节这样开头“中年后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第四节这样开头“老年后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小时候”到“长大后”到“中年后”再到“老年后”,这样诗歌形式上不是更整齐吗?
师:您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孩子,提出了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那这样,按照您的改法,我们来读一下,大家体会一下看行不行?
(生读)
生:我觉得把“后来啊”改成“中年后”不好,“后来啊”,有点像讲故事那种味道,娓娓道来,让人觉得亲切。
生:一个“啊”字,给了我一种时间很久远的感觉,好像作者长长的一生就在这“啊”字中了。而“中年后”比较死板,没有那种一声叹息的沉重感。
生:“后来啊”还给人一种联想,母亲的去世带给诗人的惆怅一直延续到今天,延续到此刻,还会延续到未来。总之,我觉得“后来”是一个时间不确定的词语,这会让人联想到作者一生的坎坷,这就使全诗更有了一种沧桑在里面。
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有几个词语用得好,“娓娓道来”、“一声叹息”、“不确定”、“沧桑”,这表明大家对这个“后来啊”的体会比较深刻。“而现在”你们怎么看?
生:我觉得“而现在”好像一下子就把什么东西定格了。
生:我的感觉是“后来啊”,把人的情绪和思维拉得很远很远了,突然在最后一节来一个“而现在”,思路也就突然凝固了。
师:你们的感觉很有意思。到底是什么突然定格突然凝固了,需要定格和凝固吗? 生:最后一节是情绪的高潮,需要定格,需要凝固。
生:如果说“后来啊”把情感拉得很长很长了,最后一节猛一用“而现在”一收,就把诗人最深的一种乡愁——祖国情民族恨推到了读者前面。
师:您的意思是这就像电影中的—— 生:大特写。
生:而如果用“老年后”,因为语言形式和前边完全一样没有变化,那么情感也就是一根直线,没有形成起伏,这也就不能凸现全诗情感的高潮。
师:大家的意思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变幻了形式出现的时间词语,一起连缀成了一根变化有致的情感线索,它牵引着读者去体会诗人坎坷的一生和复杂的思绪。因为语言形式的变化,诗人的情感就呈现出了跌宕之势,诗人感情的高潮就被“宕”出来了,就被烘托出来了。非常佩服大家很有个性的解读。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诵第三节和第四节,读出情绪的跌宕和高潮。
(生齐读)
第四篇:姚丁芳论文
试论幼儿园去小学化的问题
永川区寿永小学
姚丁芳
内容摘要:幼儿教育要找准孩子某些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加以引导和培养,不要让小学化教育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早期教育不是越早越好,遵循规律才是最科学的。关键词: 幼儿教育 小学化 危害 问题 措施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培养幼儿什么最重要呢?当然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最重要,这是让他终身受益的。
一、幼儿园小学化的表现
以前的幼儿园教学就是为了孩子上小学打基础,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遵规守纪,乖乖听话,不顶嘴,不辩解,少动少玩。幼儿教师更多交给孩子的是写字,学拼音,数数,加减法。家长们也形成了把孩子能认多少字,能算多难的数学题就是好孩子的观念。孩子学得越多,这个幼儿园就越好的普遍心理。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其危害有以下五点。
(一)、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
处于学龄前的孩子,大脑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让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下的“玩”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所以,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教育活动,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育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而小学化了幼儿教育只是单纯的让孩子写、读、算,剥夺了幼儿的游戏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际上是让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三)、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学龄前孩子还处在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造成神经系统的损伤;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
(四)、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学前教育“小学化”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使孩子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五)、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了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幼儿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三、当前的去小学化存在的问题
当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当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研究幼儿教育,当领导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中国的幼儿教育也迎来了他的春天,幼儿教育的观念,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从城市到农村,从示范园到私立幼儿园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培训学习,探讨研究。所以,当前在永川乃重庆甚至全国的大部分幼儿园都面临一个“去小学化”的问题。“去小学化”已经提出一年多了,目前,很多幼儿都有所行动,但由于各种原因,“去小学化”还存在很多问题,使这个过程艰难而漫长。
(一)、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别的孩子学会了,我的孩子会不会产生自卑心理,老师会不会觉得我的孩子笨?”“老师会不会就以为大家都会了跳过去不讲了?”是很多一年级小学生家长的担心,不少小学的老师也坦诚地说,在幼儿园阶段就接触到小学知识的孩子,到了小学一年级之后“跑得比较快”,在班上也表现出学习自信心十足。如此一来,原本就紧张孩子前程的父母们,更加坚定了“赶超学前教育方可赢在起跑线上”的信念。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是别人眼里的“聪明宝宝”。当幼儿园提出“去小学化”的教育观念后,各种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噌噌的多出不少,而且人员爆满。对于现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教育,其实是在没有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从“胎教”到“早教”,一个3周岁的孩子,已然接受了4年的教育。在大多数早教宣传资料上,“全脑开发、多元智能理论、蒙特梭利教学法”等来头不小的词汇让家长们眼花缭乱怦然心动,再加上业务员的口头禅,“如果你的孩子从出生第三天开始教育,那就已经晚了两天了”,许多家长爽快地买了单。看看,小学化教育只是搬了地,教育部,教委,教育专家等为幼儿园“去小学化”付出的努力,效果在哪里呢?所以,“去小学化”不只是幼儿园,幼儿教师改变教育观念的问题,更是家长们乃整个社会教育观念改变的问题。
(二)、幼儿园自身的原因,包括幼儿园的性质,幼儿教师的师资等
近年来,我国幼儿园的办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1989年,国家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中提出:国家鼓励支持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是目前形势下幼儿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它对缓解幼儿入园压力,满足不同层次家长送子女入园的需求是必要的。以重庆为例,社会力量办园比公办园要多很多,其在园幼儿数也不少。除了正规注册的民办园外,由于我国幼教管理力量不足,管理不规范,没有注册的非法个体幼儿园屡禁不止。他们的数目也非常可观。很多个体幼儿园单纯以营利为目的,其基础设施不全、设备简陋、活动场地小、师资力量差,幼儿玩具匮乏。正是这些幼儿园,往往收费较低,他们很多不能开展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却给儿童进行小学教育,从4、5岁的孩子就开始上起数学、拼音课。这吸引了一部分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幼儿园,使办园条件较好的幼儿园生源不足,造成了幼儿园人力、物力、财力的闲置、浪费。为了扭转这种竞争中的不利局面,一些有规模的、办园条件较好的幼儿园为了生存和发展,也不得不迎合家长的需要,在正常教育活动之外,增加了知识性的教育内容。在师资方面,农村幼儿园表现尤为突出,年龄大,不专业。不知道什么是育儿理念。之前源于农村幼儿教师工资低,只能找些高中生,初中生没事做的女性来教,所以,她们觉得幼儿教育就是把孩子教的听话,在黑板上写点字,画点画,孩子能学得像,还不到处乱跑。虽然也有提高自己的学历,也在不断的学习。但老一套的教法教了几十年,不是说变就能变的。这些都是把幼儿教育拖向“泥潭”的黑手。
(三)、.应试:决定命运的“指挥棒”
我国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其性质是面向全体的、普及性的,并非选拔性的。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了以知识评价为主流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我国中小学阶段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没有得到有效的纠正,而且趋于低龄化。在这种应试“指挥棒”的指引下,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成为小学教育向幼儿阶段的延伸。
四、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一)、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幼儿教育事关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大业,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其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的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懂得成功的幼儿园并不在于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自立能力和奋发向上精神,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只有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正确调整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纠正。
(二)、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素质,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
(三)、进一步加大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
教育部门的态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对幼儿园评价的取向。因此,建议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在幼儿教育评比和职称评定中,必须考察其教育思想是否端正,是否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如果有,则不能评其为先进,不能让其通过职称评审。要强化评估年审机制,在幼儿园评估审验时,调整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实施诫勉或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取消其办园资格。要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要经常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予以指导,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工作,要求幼儿园端正办园宗旨,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总之,早期教育不是越早越好,遵循规律才是最科学的。幼儿教育应以对孩子终身负责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教育,切不可急功近利。
参考文献:
[1] 刘洪《浅谈幼儿园小学化的弊端》
[2] 陈北燕 《幼儿园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倾向化及相关对策》
第五篇:袁惠芳论文
浅谈小学生名著阅读的有效指导 内容摘要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在语文教学中地位也越来越高,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和审美品位;培养良好语感;促进阅读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人文素养的提高。但目前小学生在名著阅读上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指导与帮助,使学生的名著阅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阅读。关键字
小学生名著阅读方法指导 激发兴趣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概念把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提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从人的长远发展来看人的人文素养比知识素养更为重要。可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紧靠语文课本是不够的,而课外进行名著阅读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调动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接近纯粹的、经典的语言环境,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小学生阅读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们发现小学生对电视津津乐道,对电脑如痴如醉,电视画面的直观性导致学生观察能力正一步步丧失,电脑也逐渐吞噬着学生的思维,他们只要一有空不是在电脑前就是在电视前,课外阅读现状不堪一提: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面窄;阅读量少;名著阅读的意识更是薄弱,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呼唤学生阅读名著。那如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走进纯粹、经典的语言环境呢?在此我谈点自己的拙见:
二、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基本动力。要搞好文学作品的欣赏,更要有许多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口味,浅显易懂而又情感高洁的文学作品。一开始学生还不认识古典名著,教师就要想办法勾起他们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尝试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古典名著开始,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会慢慢地激发起来了。
我们可以从阅读《百家姓》开始。我是怎样来的?我为什么用这个姓?堂号是什么?我的祖先是谁?一系列的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告诉学生看哪本书可以找到答案,学生从动手中得到了相关的知识,顿时从自己的收获中迈出喜爱古典名著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从人物开始。每部古典名著都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水浒传》中“及时雨”是谁?“浪里白条”又是谁?为什么叫这个绰号?《隋唐演义》中谁是英雄榜中第一条好汉?他用什么兵器?接着呢?《西游记》中为什么会出现了那么多妖魔鬼怪?他们想干什么?请你给你喜欢的名著列一个“英雄榜”或者“兵器谱”之类的排名,并简要说说排列的理由。学生们在讨论中更喜爱古典名著了。
我们可以从学习成语、谚语走入名著。许多成语、谚语都是从一些古典的文学作品中引申出来的。例如“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这些话语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的。开个故事会,看看谁是“小博士”,谁的知识最渊博,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找来相关书籍读。
我们可以从学习历史典故开始。历史典故都是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的。好像办喜事为什么要贴“囍”?过年的“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为什么农历一月要叫正月,和谁有关呢?让学生自己试着寻找收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办本《故事会》互相交流传阅。这样,就能把古典名著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还可以从欣赏影视作品开始。不少古典名著都拍摄成影视作品,但同时也加入一些夸张歪曲的元素,误导青少年。《西游记》就出现了许多版本,什么央视版、搞笑版、港台版、Q版等。哪一个才正宗呢?让学生“看电视、读原著、试对比、找穿帮”。这样做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提高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带动学生阅读名著。
1、以课文为引子,阅读资料袋为钥匙。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许多课文是名著的节选,我们可以把他作为阅读名著的引子,引导学生进入名著的殿堂。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如,教材课文后有资料袋介绍了作品的内容梗概、作者、时代背景、及价值,这就为学生指明了阅读方向,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读材料后再走进名著。
2、以“以一带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作品的阅读。如在学完《鲁滨孙漂流记》时,我们可以讨论交流鲁滨孙这个人物形象,并趁机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人。
3、设置悬念。
如学完《少年闰士》让学生猜猜“30年后的闰士是怎样的呢?”“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接下来,让学生找来《故乡》阅读,在阅读课上再进行深入交流。(三)以活动推动名著的阅读。
在学生阅读期间,我们可以开展精彩纷呈的名著阅读大比拼的竞赛活动,内容包括文学名著语段诵读、文学名著读后感展评、文学名著课本剧表演等,为同学们搭建读书心得和读书成果的交流平台,以展、赛、评促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学生的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活动的开展。
汉代的文艺理论家刘勰说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国古人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深切感悟。可见,只有大量阅读经典名著,才能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总之,引导小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欣赏不是一周、一月的事,也不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就能见效的,是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坚持引导,小学生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人文素养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陆凤兰〃基础教育研究〃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名著2010.82、王佩波〃 阅读指津 〃小学生名著阅读策略微探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