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课程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设计及教学实施
物理课程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
设计及教学实施
摘 要:物理课程教学和其他课程一样,也应该注重素质教育。本文结合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分析了物理专业教学的素质教育原则,提出了物理课程教学的素质原则和物理教育的人文、科学素质,设计了该课程素质教育培养的具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了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细化要求,将知识学习与素质能力培养相结合,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物理课程;素质教育;设计;教学实施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为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
随着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科教兴国”已列为治国兴邦的一项基本决策。科教兴国的成功与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关键。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答案是十分清楚的,这就是,变应试教育、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然而,在学科教育中如何具体体现素质教育内容,这个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好。尤其是理科教育,在理解素质教育与执行素质教育上出现偏差,使得许多地区的理科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旗号下仍在进行“应试教育”。因此解决好理科教育中的素质塑造问题刻不容缓。素质教育就是科学素质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综合。因此,作为理科教育之一的物理教育,既要抓科学素质的培养,又要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物理教
[1] 1 育应当注重是素质教育。
大学物理是理工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大学物理课程在向学生介绍基本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同时,向学生提供了基本的科学素质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充分发挥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我们结合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分析了物理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原则和人文、科学素质,设计了该课程素质教育培养的具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了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细化要求,将知识学习与素质能力培养相结合,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物理专业教学的素质教育原则
1.1 前瞻性
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学科教育的价值是体现在未来的。教育能否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是看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时所能发挥的社会功能的性质和水平。这也就是说,教育是面对未来的。邓小平同志在“三个面向”的指示中,着重强调教育要面向未来,这是对教育功能,特别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概括。各国的教育改革也都把这一点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不追求暂时的表面效果,而着眼于社会未来的需要和学生未来的发展。1.2 基础性
物理课程教育的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基础素质。这是每位教育者的责任,也是物理课程教育的任务。要使学生在学校受教育阶段真正打好素质基础。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体现在教育内容上不要繁难,教育方法不要繁琐。要注意使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品德、智力、才干、体力的内在品质。比较稳定的品质可能在他们一生中都起作用,相伴终生。而稳定的品质是要通过科学的教育过程来实现的。所以,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过程,没有科学的过程,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深刻领会物理课程教育的基础性特点,是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1.3 主体性
素质教育还是主张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调动和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教育。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必然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和塑造的过程。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物理教育应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2.1 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的内涵和外延深刻而广泛,它包括政治的、道德的、伦理的、文化的及身体的等方面。它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获取扎实的政治理论和认知系统;形成对祖国、对民族的责任感;具有正确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具有高尚的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获得厚实、广博的文、史、哲、地、音、美等基础人文知识,从而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人文素质教育是物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身教言教并重,为学生作出示范,并且建立良好的敬师爱生关系,才能使素质教育获得好的效果。著名物理学家费米记述他会见罗马大学理学院院长、著名物理学家O.M.科宾诺时说:“向他作自我介绍时,我感到非常紧张,但是在他以其亲切而有趣的方式跟我谈论我的研究时,这种紧张情绪就立即烟消云散了。他热心,能以善意和诙谐的方式,甚至能把不愉快的事情表达得毫不损伤你的自尊,他完全真诚待人,以及他对科学和人类社会问题的真正关心,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钦佩。”从事天线理论研究,并对沿用百年之久的矢量场的微分算子理论进行了重大改进的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戴振铎,回忆他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求学情况时说:“……我在清华受的教育最宝贵的不是学问,而是几个老师对我的热情和他们高尚品德的示范。对我影响最大莫过于叶企孙、吴有训和任之恭”。在北大、清华物理系,三四十年代培养的大批爱国科学家,几乎都是在祖国危难时期谢绝外国高薪聘留,奔返祖国,为抗日和新中国的尖端科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2 科学素质培养是物理教育的核心
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五大要素,即: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志和科学品质。
[2]科学知识是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在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促使学生逐渐培养科学意识。物理教育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核心,它是培养学生建立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主要途径。将其贯串于整个物理教学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科学思想来源于人类对客观事物规律认识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只有抛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建立创新思想,才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发生革命性的转变,从而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几篇论著中,论题各不相同,但却反映了由爱因斯坦的科学品格得到的某些共同特点:立志创新、谦虚坦率,所用数学方法简单明晰。它以坚实的实验为基础,运用不调和的逻辑推理,从而获得了完全出人意料的结果,狭义相对论中的著名公式E=mc就是如此。J.J.汤姆逊1898年在向蒙特利尔的麦尔大学推荐卢瑟福的信中说:“我还没有过一个学生比卢瑟福先生对那些有独创精神的研究工作有更大的热情和能力。我肯定,如果他入选,他将在蒙特利尔建立起一个杰出的物理学派。”时隔十年,使1906年卢瑟福获诺贝尔奖,并在1911年用实验证实了现在仍然适用的原子模型,在X射线通过晶体时,发生衍射现象。这一理论思想是由马克思〃冯〃劳厄提出的,而他并未做出实际发现,可仍然获得了诺贝尔奖。原因就在于他的科学思想的重要性。
[2]科学的态度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它必须是认真、严谨、无利和实事求是的。玻尔和薛定谔讨论有关问题时,玻尔反对和批评薛定谔量子力学理论对函数的解释。他们之间进行了马拉松式的讨论,以致结束时弄得薛定谔筋疲力尽,终于病倒在玻尔家里,两人还在继续争论不休。可是玻尔是个真诚善良热情有教养的人,在这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问题面前,再也控制不住自已了。经激烈的争论,玻尔对函数提出了令人震惊的新思想,即将一个力学问题结果给出了几率密度的解释。正由于玻尔的这种科学态度,才使他在物理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科学方法是取得科学研究成功的主要手段,合理的逻辑推理、正确的形象思维,灵感与直觉,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以及系统方法是作为科学方法的主要内容。爱因斯坦在它的相对论研究中,凭自已强有力的逻辑推理,用一种运算法仔细分析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使得他的思维方法无可辩驳。卢瑟福用他那非凡的直觉,曾系统地阐述过一个又一个假设,玻尔在核研究中他的直觉产生了一些简单又具有创造性的模型。他们采用实验事实,证实了各种假设和模型的正确性。物理课程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 3.1 传授基础知识 提高科学素质
通过物理教育,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的物理基础知识,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结合目前常用的科研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动手能力,初步了解科研工作过程和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自从建立以来,已形成许多分支,涉及到许多领域,大学物理的教学主要传授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现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并要了解这些知识在物理实验、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所常见的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2 发展基本能力 提高专业素质
通过物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察能力、物理实验能力、物理逻辑思维能力、物理创造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培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总量在急剧地增长,知识的更新率也在不断提高,只靠学得的一些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才能适应科技进步的要求,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急需具有善于发现、善于发明,善于创造和善于开拓的专业人才。因此物理教育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突出专业方法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
3.3 形成优良品格 提高创新素质
通过物理教育要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兴趣是人要求获得新知识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表现,是一种内部驱动因素,具有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主要是相信科学、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严肃认真地按科学办事的态度。在物理教育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能够不断开拓创新的合格人才。
3.4 加强实践能力 提高创业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许多变化,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创业精神,是对大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专业教学中要针对社会需求,扩展知识覆盖,增强实践训练,使学生在学校内得到初步的实践工作经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创业素质。3.5 树立正确观点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物理课程教育在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有重要作用。通过物理教育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生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发展远景、以及对我国现代科学新技术成就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在物理教育中要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利用世界和改造世界; 以人的综合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6 获取知识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我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能通过自学,理解和掌握物理教学内容;发展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收集并研究相关科技文献,不断地拓展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写出条理清晰的读书笔记、小结、小论文或研究报告等。
树立问题意识,逐步学会通过科学观察研究对象,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及思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拓展创新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并对所涉问题有一定深度的理解。掌握物理学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的能力。能根据物理问题的特征、性质以及实际情况,用所学的物理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用物理语言进行描述,用数学方法进行处理;能从科学的角度,判断研究结果的合理性。
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知识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能用所学知识科学地分析和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科学的生活态度和习惯;能提出物理知识应用的创新设想,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设想。
3.7 科学美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物理学的科学美,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高尚的情操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所具有的明快简洁、均衡对称、奇异相对、和谐统一等美学特征,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使学生学会用美学的观点欣赏和发掘科学的内在规律,逐步增强认识和掌握自然科学规律的自主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社会的联系,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形成将科学用于实际、构建和谐社会,为人类造福的社会责任感。物理课程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细化要求
物理课程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应具体落实到物理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和相应的教学过程中。
以力学部分为例,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和重要分支,它与各种自然现象、工程技术和生产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在科技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力学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发挥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工程师、一个科技人员甚至艺术工作者,不论从事何种专业,力学素质都会对其专业有巨大的影响。一个成功的设计和一个优美的造型,必定符合力学原理。对工科学生来说,力学是各专业的基础,是必须具备的文化素质,如果力学素质不高,即使掌握了专业知识,也会使其专业发展受到制约。对整个社会来说,力学知识的普及,力学素质的提高,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很多工程事故和灾难。力学部分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如下:
4.1 学会把力学的研究对象抽象为理想模型(理想化物体模型、系统模型、结构模型、状态模型等),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合理简化,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学会结合实际,对理想化分析的结果进行修正。
4.2 理解运动叠加原理、力的叠加原理,掌握力的分解与合成、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等力学处理方法,学会将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问题来处理,掌握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4.3 学会利用微元法,通过微积分来处理复杂力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4 正确区分力学中的矢量与标量、过程量与状态量,加强对物理量的把握;通过对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确定性与随机性等的了解,学会用辨证的观点去看待各类问题。
4.5 通过对力与力矩、质量与转动惯量、牛顿运动定律与刚体转动定律、平动动能与转动动能、动能定理与转动动能定理、动量与角动量、动量定理与角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与角动量守恒定律等有关质点与刚体的物理量和运动规律的相似与类比,了解自然规律的相似性和普遍联系,学习利用相似性探求和掌握客观世界规律的方法。
4.6 了解物理原理、定理、定律的共性和特性,了解牛顿运动定律等力学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的条件,学会用科学的立场和观点看待问题。[4]4.7 通过力学理论的具体应用分析,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尝试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创新意识。
4.8 了解常见体育运动项目中包含的力学原理,通过碰撞类问题的案例分析,进行公共安全和道德教育。物理课程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教学实施
5.1 素质教育点的确立
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改变以往过分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将素质教育目标纳入教学规划、引入课堂、渗入学生头脑。针对物理课程素质教育目标和细化要求,从拓展素质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学科教学内容,通过系统梳理,提炼出各教学模块中有利于拓展素质教育的知识点和教学结合点。5.2 素质教育素材库的构建
围绕素质教育点,广泛收集素质教育素材,充实素质教育内容。如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物理发明的形成过程,物理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典型案例,物理原理在其他领域内的应用案例,物理学中所包含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物理学的最新进展等,素质教育素材最好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通过不断积累,构成物理课程素质教育信息化多媒体素材库,便于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用。
5.3 素质教育的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知识为载体,在素质教育点上自然而恰当地融入素质教育素材,展开素质教育,使教学内容 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既避免喧宾夺主,又避免简单说教,增强说服力。
素质教育是从现代教育理论出发,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要求从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方面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让学生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物理教育现代化就是抛弃传统落后的物理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新的物理教育思想和理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要求,从而建立和健全新的物理教育新体系。
使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能把班级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又可以按照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地安排学习进度,达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目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例如,我们可以在网上设计许多层次、难易适度、多样化的练习(为成绩中下等的学生设计一些弥补知识欠缺的练习,为优秀的学生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智力题、趣味题)学生在机上可以先任选一组适合自己的题目,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知识及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并对他们进行辅导等等。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能在积极的心态下,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尝试解决新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向学生提供有利于素质 教育的各类物理辅助教学资源,将素质教育拓展到学生课外学习的过程中,在较为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开放、探究式的学习,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通过网络,还可以克服宏观、微观、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信息拓展知识面,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例如,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绘画、写作、解题,或通过从网上查阅有关方面的情况,撰写一个调查报告,并及时对此报告进行分析等等。使学生拓宽思路,充分展示个人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物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实验方法和实验思想的教育,将个别实验的目的、内容和要求交给学生,让他们用现代化技术,在现有的仪器设备及经费的许可下,自行设计,自行测试,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然后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结果精度,使实验值尽可能地接近理论值,采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测试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开发和创新思想。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环节,通过实验探究、课程作业、论文、调研报告、应用物理知识的创新设想、发明设计等,检验素质教育的成果;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为物理课程的一项常规作业;将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提出设想的数量和质量、回答别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参与讨论的数量和质量等,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 力的一项依据;设计考试环节中的素质考核内容;开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跟踪调查和可持续培养研究等,为进一步有效开展物理课程的素质教育积累经验。
5.4 多种方式并举做到教学方法现代化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科学的方法能实现我们的培养学生素质的目标,这个目标以一门课程的教授为切入点。在物理学教学中,我们力争做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交谈式”等科学方法。5.4.1 启发式与讨论式并举
启发式这种方式主要用在课堂理论课讲授中。启发式的运用可以是设疑式,以提出疑问,承上启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理论的应用或习题课上就可以用讨论式,变“一人堂”为“众人堂”,可以各抒己见,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互相说服能力,也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5.4.2 指导式与研究式并举
物理学课程一般是在大一下学期开的课,为了尽早培养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各门课程设臵了课程论文使学生在大学低年级就结合本课程撰写论文,开展研究性学习。而这个训练在以往的教学计划中到大四下学期才开展。
在这个环节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学生加强研究,通过这个环节学生除了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领会,更主要在教师指导下,懂得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选
[5]题、撰写提纲、撰写课程论文等研究环节,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探究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开展毕业论文,能大大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5.4.3质疑式与交谈式并举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开展了课后的质疑。质疑中做到三定和三不定。三定就是:定时,定地,定人。我们每周安排一次质疑,每次质疑都安排了时间,地点和人员。三不定就是没有规定的时间,地点,人员。也就是随时,随地,任何学生都可以找老师询问任何问题。老师和学生采用交谈式进行问题的提出和回答。体现了师生的亲和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谈能力。
5.4.4 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并举
普通物理实验都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备受重视,也是高校水平评价的重点抽检课程。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对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科学实验方法、先进实验手段传授等重任。在电磁学的实验教学率先开展了设计性实验,电磁学实验课时36学时,实验理论课时比为36:75。占理论课学时比近1:2。实验由验证性逐渐向设计性过渡。现已能开放4个设计性实验,占实验总学时的1:3。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购臵于较早的年代的实验设备,一些先进的实验手段都没法被运用其中,使用操作起来不够方便,实验现象不易被观察,视场范
[6]围小。这些弊端都影响到物理实验作用的正常发挥,也不利于物理实验教学的进行,所以需要进行现代化改进。结合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及对实验设备改进后的教学效果,介绍一种比较成功的物理实验改进方法。
综上所述,物理课程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落实,有利于将素质教育与大学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物理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功能,体现大学课程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实现知识学习和素质、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有效推进课程改革,形成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物理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正式报告稿)[J].物理与工程,2006.5 [2]陈健,张薇,朱纯等.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的若干措施[J].工科物理,2008.1 [3]陈健,朱纯.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4]杨明智.如何在物理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10 [5]李国彬.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J].高等函数学报,2005.10 [6]王继海.论素质教育下物理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原则[J].中国西部科技,2008.14
第二篇: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初探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初探 [摘要]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四个忽视”,严重地阻碍了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问题,从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落实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双向实施两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初探。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品德教育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四个忽视”,严重地阻碍了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一是忽视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二是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忽视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发展不良;四是忽视“个别差异”教学,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如何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方案,构建数学学科素质教育的体系,其中包括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手段等。对此,我们作了探索和初步尝试。
一、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正确的教学导向。《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目的要求,为拟定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的途经提供了依据。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成“教育、教学、发展”三大任务的落实。由此,我们制定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1.思想品德素质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2.心理品质素质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促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与探究精神,锻炼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毅力;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3.文化知识素质
小学生应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落实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双向实施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基在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只有更新教学思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性,增强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数学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我们以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方式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攻方向,对数学课堂教学作了“六项改进”的探究。
其一,加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充分发挥数学学科育人功能。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有机地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自觉地把今日的学习同将来的社会生活、祖国的四化建设联系起来,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诱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形成积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品质。数学学科内容充满了辩证关系。
其二,加强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的探究,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实施素质教育,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其三,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探究,促进学生知识、情感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数学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学生的动机、兴趣、习惯、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分析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占各国素的25%。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
其四,加强学生学法的探究,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进行素质教育既要研究教师的教,又要研究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布鲁纳提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数学的学法指导十分重要的一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联系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此外,结合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
其五,加强教学信息反馈的探究,优化讲练的序、度、量,适时调控学生的认知心理。心理学实验证明,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数学课堂讲与练注重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数学作业力求解决于课内。在某项知识形成过程中,一般进行三四次的信息反馈,有基础性反愧理解性反愧应用性反愧系统性反愧前馈性反溃针对学生“个别差异”,教师要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状况,及时输出不同的信息,以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的发展水平。
其六,加强数学活动课的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
我们针对教师对开设数学活动课的种种不足认识,引导教师明确数学活动课的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等“三性”的特点,掌握数学活动课的指导方法。
“鼓励三动、调动三性”,即“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如,“七桥问题”数学活动课,先教给学生一笔画的初步知识,帮助学生发现“偶数点”的规律,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发现“七桥”不能“一笔画”,进而提出怎样才能“一笔画”?培养了学生敢于求异探索,激发了学习情趣,发展了良好的个性心理。
第三篇: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作物栽培管理、作物良种繁育、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基本知识,具有作物生产技术指导、作物良种繁育及种子检验、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生产资料营销等能力,适应作物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作物生产技术、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作物育种及良种繁育技术、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农产品及生产资料营销、农机具使用与维护、农产品贮藏加工、农业技术推广。
园艺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蔬菜生产、果树生产和花卉生产等领域的生产与经营的综合能力,有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有开拓和创新精神,适应园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园艺设施设计与建造、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园艺作物种苗生产技术、园艺机械使用与维护、组织培养与无土栽培、食用菌栽培技术、农业技术推广。
园林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园林植物生产、园林规划设计及施工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园林施工现场管理能力,适应园林植物生产、园林设计施工、园林产品经营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园林测量、园林制图、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工程与建筑、园林苗圃、园林规划设计、花卉栽培技术、园林树木栽培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概预算。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室内设计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装饰装修施工、工程预算、室内植物装饰等综合能力,适应室内设计、装饰与装修经营、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美术基础、构成艺术、制图基础、室内设计、室内植物装饰、装饰材料、装饰预决算、构造与施工、工程施工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
植物保护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植物保护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面向农业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园林树木、中药材、食用菌等的病虫草鼠害诊断测报与防治、植物检疫、新技术推广、农业生产资料营销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农业微生物、作物害虫识别与防治技术、作物病害诊断与防治技术、植物化学保护技术、植物检疫技术、农田杂草防治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园艺作物生产技术、农产品及生产资料营销。1
第四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发展中学
姜波
摘要:我们正面临着未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正处在一个世界高科技发展迅猛,信息总量急剧增加的新时代。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理所当然将成为新时代的主宰。本文将针对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 素质教育 实施
1、引言
近代一些教育家的看法,概括地说:“素质教育是指国家强制的、平等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深动活泼地发展的学校教育活动。”全方位地考察素质教育,它具有六个特征:强制性、平等性、全面性、社会性、未来性和创造性。
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达到“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等。
2、素质教育对初中物理教师的要求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素质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育,因而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要求也是高水平的。
2.1 物理教师应该具有崇高的献身科学的精神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现祖国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而一切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基础。要想把物理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物理教师要有一种献身科学的精神,要甘当“蜡烛”,愿为“人梯”,用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引导青少年走向未来,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物理教师应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文化修养
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物理教师,应有系统的物理专业知识,有努力学习和钻研专业知识、物理教学理论和积极实践的顽强意志。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师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必须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同时教师还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除了要精通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广泛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开阔视野,勇于创新,不断改革教育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给学生注入新的“营养”,使其素质不断提高。
2.3 物理教师应具有高强的实验操作技能与教学能力
物理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是否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主要在于物理教师是否具有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这种能力要求教师首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这种基本功包括语言表达、板书板图和动手操作几个方面,物理教师还要学会普通话,语言表达必须条理清楚,有启发性,能引人入胜。教师的板书板画也必须条理清楚,脉络准确,规范精炼。其次,物理教师更应具备动手操作的实验 技能,即具有一定的实验教学素质,这种素质包括实验技能方面的素质和实验教学方面的素质,二者缺一不可。
3、初中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
3.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欲在教育教学上取得成功,必须按新课程要求建立“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互相促进”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探索和发展。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善于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就能充分发挥教学策略的有效作用,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完蒸发这一节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家里买的蔬菜、水果要怎样做才能使保鲜时间长些 ?”学生们有的说放冰箱里,有的说放在潮湿的地方、有的说用塑料袋包起来等等。最后归纳出要使蔬菜水果保鲜时间长就是要防止水分蒸发,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寻求水分蒸发快慢的条件。这样的教学减少了学生们胆怯的心理,满足了它们的成功欲,构建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3.2努力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它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外因为内因,坚持讲与练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例如,物理概念、公式推导一般由教师详细讲解,例题、练习题、习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共同或 独立完成。学过一部分知识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学了惯性以后,可引导学生解释摩托车为什么能飞越断桥,学了摩擦力的概念后,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说出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接触到了哪些摩擦力,它们各是怎样利用或克服摩擦力的?例如,我们写字时握笔就有摩擦力,用钢笔、铅笔写字和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和纸间的摩擦力各不相同等等。这样,就使学生感到我们无时不刻地都在应用着物理知识,从内心感到物理是一门有趣、有用的自然科学,学生就会调动学习积极性,自觉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变被动为主动。
3.3提高物理教师的业务素质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物理教师的学历已逐步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但由于过去应试教育的弊端,究其本身的业务素质并不高,有的教师教学观念陈旧,采用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不去追究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的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差,不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有的教师自身观察实验能力差,不重视知识应用的教学,不能应用所教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的教师不会使用实验仪器,实验操作能力更差。例如,有的初中物理教师只能对照电路图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却不能排除照明电路中一些常见故障;有的教师大搞题海战术,以题代讲,加重学生负担,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物理素质教育的实施,更谈不上减负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物理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本身的业务素质,尤其是观察实验能力、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不能满足知道、理解所教物理知识,而应当知其然,并知道其所以然,力争做学者型的教师,这 样才能实施素质教育准备必要的条件。
4、小结
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首当其冲,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要从应试教育中彻底解脱出来,要充分重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抓住时代机遇,坚定改革步伐,以提高全民素质,振兴中华为己任,在工作实践中,作出开拓性、创造性的贡献。
第五篇: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
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
目前,对素质概念和素质教育的理解及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要求的探讨具有实际意义.为此,我查阅了近五年内十多种杂志上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章,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当前如何落实素质教育,从内容,形式,要求和实施方面提出一些出步设想.
一、素质的判断和发展形式
目前对素质教育的概念和认识虽没有统一的观点,但对素质教育的判断已趋于一致.人的素质高低应可用个体行为表现进行推测.高素质者能对各种环境和事物,尤其对意料之外的或从未从事的或从未遇到的事物与环境,能够进行正确或较好的处理.这一结论与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的核心观点,“学会生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与日常生活认识是一致的:在自己学过的专业领域取得成绩,被称为“能力强”,而在相当广的领域中取得成果的人被誉为“素质高.”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们根据调查、研究、归纳出了在教育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素质的四种方式,它们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教养方式:通过制定各种律己性条文和守则,教育和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和遵守并养成某些习惯;从而使遇到事件时表现出相应的良好习惯行为。
修养方式:通过学生自身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提倡指导和辅助学生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律己;从而使学生在上述各种守则所涵养和未涵养的范围内,要求自己选择自我认为正确的处理方式。
涵养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展学生内涵,提高理性积淀的内容和水平;使学生对不熟悉和未遇过的环境和事物,做出客观上被认为正确的行为选择。
迁移方式:通过将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迁移于其它领域解决问题,成功应变。达到完成新领域中的任务。
涵养方式和迁移方式适用面较广,更具有内在、能动和本质的层次上提高学生素质的特征。特别是能力迁移,当迁移的领域与原培养领域距离越远,说明学生的应变能力越强,生存能力越强,素质越高。
二、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方式的保证。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育内容的组织与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与教师的素质。教师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会做,教师不具备的品质,也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创造型人才。因此教师的科学素质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①教师必须有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其敬业、勤业、乐业的精神对激励学生奋发学习、积极探索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②教师应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要能够整体把握物理学的理论体系结构、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③教师必须掌握系统的科学方法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精心地设计和控制教学过程。④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应进修教学论、课程论物师教育学,物理心理学、教育测量学、智力心理学等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修养并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以逐步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此外要培养创造型人才,还要求教师视野开阔、见多识广,逐步培养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
三、物理课堂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决不能忘记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人的人体和集体的统一,协调发展。只有认清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正确掌握素质教育在课堂教育中的规律。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去。
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就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物理现象的展示、实验现象的发生开始,就要让学生注意观察,掌握现象的特征,开始认真地思考和猜想、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广泛讨论,看能否透过“现象”抓着事物的本质。这样就使学生自学、主动地进入了知识获取的过程。⑵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多让给学生
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去。这必然遇到一个时间和空间问题。在空间上教师要主动让出自己长期以来一直牢牢控制的位置,给学生去思考讨论问题,去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在时间上,一节课40分钟稍纵即逝,在实践上要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过程中去,要做到: ⑴合理处理好教材,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本质问题要突出强化,主要问题要单刀直入,防止拖泥带水,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
⑵教学思路要清晰,要围绕中心内容展示,层次要清楚,过程要流畅,过渡衔接要自然、要精心设计。
⑶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掌握清楚,思维障碍要了如指掌,问题设计实事求是、切合学生实际,提问要有技巧,因人设 疑、灵活多变。
⑷课堂教学结构要严谨,前面的教学内容因是后面的“铺垫”,后面的知识因是前面的发展,一环扣住一环,环环扣紧。
⑸要不断变换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作用,以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情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停顿,话语的抑扬顿挫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来减轻学生的疲劳,以获得教与学双方的最佳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⑹对教学活动中的偶发事件要有所估计,有所准备,实验的准备要十分充分,实验环节必须交待清楚,实验中必须力求做到成功,实验现象要让每位学生都能观察到,观察现象前必须告之观察方向,下达思考任务。
作者简介: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毕业后先在河南省驻马店任教10年,后又到新疆哈密建设兵团十三师红星中学,任高中物理教研组长到现在已有5年,在这15年的教育岗位上我将我的经验,心得,体会写出来以供同行们探讨,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