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粤教版(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17:1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粤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粤教版》。

第一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粤教版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目标 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知道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了解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过程与方法。3.使学生在学习燃烧条件的同时,能应用到探讨灭火的方法上,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逐步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难点 燃烧与缓慢氧化、爆炸及自燃的区别。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了解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知道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了解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过程与方法。3.使学生在学习燃烧条件的同时,能应用到探讨灭火的方法上,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逐步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过程[引 入]我们对火已有一定的了解。火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火,但火有时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来学习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燃烧现象,如火柴、煤炭或煤气的燃烧。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做了木炭、蜡烛等的燃烧实验。下面我们共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板 书]一.物质燃烧的条件(三个缺一不可)[探究活动]【实验3-6】物质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会燃烧?指导学生完成表中观察、分析和推断,得出物质燃烧的条件。[板 书]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3.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燃烧的起码温度)。[阅 读]课本80页几种常见物质的着火点。[阅 读]课本80页内容,了解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等有关知识。[板 书]2.燃烧、缓慢氧化、自燃(1)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共同特征:发光、发热,且为氧化反应(剧烈)。(2)缓慢进行的氧化称为缓慢氧化。(3)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叫做自燃。[讲 述]某些燃烧会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认识了燃烧的条件后,会自然的联想到如果控制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够灭火了。那么,有哪些燃烧的条件可以人为的控制甚至消除呢?[讨论交流]完成课本81页讨论与交流[板 书]二.灭火的原理 1.燃烧物质与其他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 2.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思 考]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还是只要具备一项便可灭火呢?为什么?[阅 读]课本81~82页[布置作业]课本82页检查站。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材分析: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课题从火的发现与利用引入,了解燃烧带给我们的利益和危害,进而研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材采用从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通过探究,亲身体验和思考来掌握知识。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设置分组讨论实验有助于他们的直观性学习。并且在之前第六单元的学习中了解了与二氧化碳相关的知识,因此在这里可以理解应用。可能遇到的学习问题有:1.对着火点的概念理解不够,有的学生把降温灭火的方法说成是降低着火点。2.探究活动的动手能力和规范性。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②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①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②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教学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教学用品: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教具、三只蜡烛、两个烧杯,火柴、酒精灯、碳酸钠粉末、稀盐酸、药匙等。给学生的实验用具准备了五组,每组有一个水槽、两支蜡烛、一个烧杯、火柴等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实验法、演示法等。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展示图片,将火的由来火的应用以及在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展示出来,让学生们体会在生活中火会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光明;接下来观看一些森林火灾、楼房起火和人们被火烧伤的图片使学生们体会火有时候也是无情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懂得利用火是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也要懂得如何防火和灭火,由此引入课题的学习《燃烧和灭火》 二.探究

活动与探究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1.观看视频完成

要求了解实验用具、过程与说明的原理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分析:①铜片上只有白磷和红磷时,哪个会燃烧?②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哪个会燃烧?③要想使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应该怎样做?

2、交流与讨论

分小组讨论:①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②三个条件是否缺一不可?

3、活动小结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可燃物 助燃剂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板书:

一、燃烧的条件

活动与探究二:探究灭火的原理

① 学生分组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教师点燃三只蜡烛,学生点燃两只蜡烛,让其中一只蜡烛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将第二只蜡烛用烧杯扣住,观察其实验现象;向装有蜡烛的第三只烧杯放入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观察第三只蜡烛的实验现象。②让学生描述三只蜡烛不同的实验现象并分组讨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③从分析为什么第一和第三只蜡烛会熄灭上,总结灭火的原理。

④学生桌子上现还有一只燃烧的蜡烛,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尽可能多的想一些如何灭火的方法,并说明你使用的方法依据了什么灭火原理。

板书:

二、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根据灭火原理制得简易灭火器,书上实验由观看视频了解。拓展交流与学习

①认识一些灭火器,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明确他们的灭火原理并知晓它们的实际用途。②练习

1.家中失火可选用()灭火器。2.图书馆失火可选用()灭火器。3.汽车失火可选用()灭火器。4.木材引起的失火可选用()灭火器。5.档案室失火可选用()灭火器。6.电线老化引起的失火可选用()灭火器。

观看幻灯片及课本资料并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讨论: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些事故,例如火灾。我们应该怎样应对。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咱们全班分享。当堂检测:

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B.现象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 C.现象②③说明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②③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课堂小结:本课题共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采用从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通过探究,亲身体验和思考来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作业:课后习题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案

沙湾县第五中学 吴兰英

2015年12月9日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分析: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课题从几幅有关燃烧的小活动引入,进而研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材采用从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通过探究,亲身体验和思考来掌握知识。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可能遇到的学习问题有:1.对着火点的概念理解不够,有的学生把降温灭火的方法说成是降低着火点。2.探究活动的动手能力和规范性。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①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②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导学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导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教学用品:多媒体、白磷、红磷、烧杯、热水、铜片、导管、蜡烛、碳酸钠、稀盐酸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实验法、演示法等。预习导学:

1.燃烧的定义。2.燃烧的条件。3.灭火的方法有哪些? 兴趣导学:创设情景:通过课件展示几幅与火有关的图片。

教师表演:魔棒点灯,请一位同学熄灭酒精灯。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燃烧与灭火》。问题导学:

活动与探究一:

1、小组实验

提供用品:纸条、蜡烛、酒精灯、火柴、小木条、小石块、坩埚钳、镊子、沙子、水、湿抹布,剪刀。

要 求:老师从1数到30,此过程中你亲自动手制造一种物质的燃烧,并且数到30时燃烧要恰好停止。

2、交流与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

3、活动小结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板书:

一、燃烧的条件 教师演示实验:

(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2)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板书:

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活动与探究二:

提供用品:燃着的蜡烛、水、沙子、湿抹布、剪刀、烧杯。

要 求:同学们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熄灭蜡烛,并找出相应的灭火原理。

板书:

二、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讨论与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过灭火的经验吗?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

演示实验:如图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讨论完成并分享:

(1)你如何熄灭蜡烛?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阅读课本131页表7-2: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完成学案:自主研学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家中失火可选用()灭火器。2.图书馆失火可选用()灭火器。3.汽车失火可选用()灭火器。4.木材引起的失火可选用()灭火器。5.档案室失火可选用()灭火器。6.电线老化引起的失火可选用()灭火器。

观看幻灯片及课本资料并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

讨论: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些事故,例如火灾。我们应该怎样应对。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咱们全班分享。当堂检测:

1.水可以灭火的原因是()A.降低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并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变成不可燃

2.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3.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5.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可燃物、氧气和

,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火,其灭火原是

,灭火器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

(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实验 ,实验。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

。课堂小结:本课题共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采用从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通过探究,亲身体验和思考来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板书设计:

7.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

(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3)氧气(或空气)

二、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三、常见灭火器

第四篇: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1燃烧和灭火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1燃烧和灭火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②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③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②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讲、议结合。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薄铜片、小刀、酒精灯、镊子、火柴、滤纸、药匙、导管、锥形瓶、小试管。

药品:木条、蜡烛、白磷、红磷、热开水、氧气、水、碳酸钠溶液、浓盐酸。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并说出在中国古代确实有过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的记载。我们在生活中见过不少物质的燃烧,那是不是任何物质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燃烧呢?燃烧需要条件吗?首先我们来探究一下燃烧的条件。

【科学探究】教师演示实验

(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

(1)

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

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

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氧气后却燃烧了?

(4)

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归纳总结】板书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提问】燃烧是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还是具备其一即可?学生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燃烧是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燃烧。(缺一不可)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燃烧我们不希望发生,例如森林火灾,那么如何灭火呢?

【教师演示实验】

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板书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是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讨论并交流】

分析其灭火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可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讨论并交流】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

多媒体播放课件:火灾现场逃生的动画。

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演示灭火器原理】

介绍几种常见的灭火器原理和使用范围

让学生初步了解灭火器的原理以及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教师演示】

粉尘爆炸实验

介绍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让学生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巩固练习】

1、为什么纸用火柴就可点燃,而煤却不能呢?

2、用扇子扇煤炉火时,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烛火时,一扇就灭?

3、发生下列情况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灭火?说明理由。

①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②邻居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

③由于电线短路而发生火灾。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具备其一即可

(1)清除可燃物或是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后反思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以及有关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本课题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讲、议结合的方式授课,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仅起演示、指导作用,这样促进了学生深刻认识、记忆本节知识。本节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通过生活中的常见事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能力。

第五篇: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1燃烧和灭火教案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分析:本节课的设置是以氧气的性质、用途和碳、磷、硫等物质的燃烧为基础的。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探索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在内容编排上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②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逐步建立起利用科学探究方法学习科学的学习理念。

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能科学地认识研究燃烧、灭火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②通过探究活动,能让学生初步形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③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难点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课时:1课时

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探究、分析,讲练等方法

学法:亲自参与实验探究、讨论并加以练习

教学准备:

小蜡烛、镊子、火柴、酒精灯、烧杯、剪刀、湿抹布、细沙、小木条、小石子、煤块。

教学程序:课题引入

自主学习

→互动学习→延展学习

小结→

知识运用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

引入

【课件展示】燃烧的图片①奥运火炬燃烧;②火箭升空;③森林大火;④房屋失火。

这些图片上的现象都与什么有关?燃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但利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了解燃烧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燃烧与灭火》

观看图片,思考,回答

听老师讲解

出示的几幅图片涉及到生活。社会、科技等,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让学生感受到“燃烧”与我们的密切关系,也初步感受到燃烧的两面性。

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教材128-130页的内容,将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阅读教材,发现并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梳理问题

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识别能力

预设

问题

1、什么是燃烧?

2、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可能出现的问题

1、为什么蜡烛火一吹就灭,炉火越扇越旺?

2、油锅着火怎样灭火?

3、电器着火怎么办?

……

目标合成教师引导、梳理、补充,使所提出的问题与学习目标相一致。

积极思考、明理,确认目标

自主探究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1)用镊子分别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

(2)点燃两只小蜡烛,将其中一只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之间不留空隙。

(3)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块分别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较相同时间内点燃的难易。

认真设计并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习

互动1、通过观察投影,总结什么是燃烧?

(指定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观察图片,思考,总结

进行探究实验,记录现象

汇报、讨论

观察现象并解释

学生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形成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过程。

通过简单的蜡烛熄灭的实验,进一步分析得出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及灭火的原理。

互动2、根据自主探究的实验事实,总结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提问】物质燃烧是否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还是只需其中的任意两个或一个条件?

【视频演示实验】课本实验7-1

归纳: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满足

(指定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互动3、小组讨论:燃烧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指定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表达、倾听、思辨、评价、交流

互动4、灭火大比拼:点燃几根蜡烛,让学生上台用自己的方法熄灭蜡烛火,并说明为什么这样灭。

(指定学困生上台,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归纳: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指定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演示使蜡烛熄灭

讨论、交流

得出原理

学习

1、发生火灾时,我们应如何逃生?

(防火安全知识)

1、教师选择有价值的练习题展示给全体学生练习使用。

(学困生、中等生展示,优等生作补充和评价)

2、反思归纳

思考、质疑

交流逃生方法

练习、交流、展示

拓展学生思维、使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基础练习:

1、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3、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4、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

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烧起大火,大败曹军。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1)曹军的木船是。

(2)木船燃烧的条件是,(3)东风的作用是。

拓展练习:

1、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2、白磷的着火点是40℃,有人用试管盛水分别做如下实验:

①把白磷放入10℃的水中,再往水中通入氧气;

②把白磷放入60℃的水中;

③把白磷放入60℃的水中,再往水中通氧气。

则白磷会发生燃烧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②和③

3、小明与同学一起对课本进行了如下改进:去掉铜片,将足量的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在两个大试管中,在试管口各套一个瘪的气球,用线固定。然后将两支大试管置于烧杯中。

观察现象:可观察到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评价:改进后的装置与原装置比较,其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粤教版(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粤教版(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