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标下初中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17:4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年高考标下初中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年高考标下初中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第一篇:历年高考标下初中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南京市江宁区桃红中学 刘继妹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中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次地对话交流,读出自己的见解,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或感触。挖掘课文的人文价值,善于把握触发点;多角度品读,激发共鸣;回归传统,让语文课更有滋有味。让我们共同探索、共同思考,塑造新语文形象,让语文之鸟展翅飞翔在每一个教师、学生的心中!

我一直在想: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语文水平、语文能力体现在什么地方?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到底怎么上?答案可以有很多,但语文课堂教学肯定不是培养注解家、阐释家、而是为了培养会思考、敢质疑、善表达和沟通能力的人。

按照对“语文”这门学科最普通的理解,“语文”包含着三个层次: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文学,以及语言与文化。这里,我以为语言文字更偏向于语文的工具性。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他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今我们大多数老师上课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浅”,上课浮光掠影,不肯让学生慢慢地读,细细地品。这样,学生的精神底子很难积淀。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中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次地对话交流,读出自己的见解,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探索和思考:

一、挖掘课文的人文价值,善于把握触发点

每一篇课文,都有不同的切入点,但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循序渐进地浏览、品读,挖掘课文的人文价值,真正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如七年级下课文《竹影》,主要叙述了我和小伙伴夏夜乘凉时看竹影,描画竹影以及听父亲讲解中国画的知识。在文中丰子恺先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了儿时的一段美好记忆,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饱含了他对父亲谆谆教导、平等民主、关注孩子和谐发展的教育方式理念的感激之情。婆娑的竹影,朦胧的月光,牵动了作者他们天真无邪的心,从单纯的画竹影游戏上升到进入艺术的殿堂。这些就是这篇课文最具价值的人文性体现。另外,初一学生与当时的作者他们年龄相仿,他们的生活内容、活动情形、心理意识也是相通的,抓住这一点,相信就能让学生较好地进入文本与作者对话,真正读懂课文并有自己的感悟。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组织上始终围绕这么一条主线:通过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感受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理解父亲的谆谆引导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安排上主要设置三个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语言层面上感受文字的美、感受烂漫的童真童趣;结合文本及生活体验感悟父亲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整体感知、品读、合作讨论、探究性学习能较好地得到落实。一堂课下来,优美的自然环境、天真可爱的三个孩子及有如良师益友般的父亲,在学生的心头难以忘却。

其实,在新教材中有许多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性。如教学《社戏》一文,以《社戏》为题,按理说该写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并不多。用大量篇幅写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以为是“乐土”)和因看不成戏的焦急心情,写了赴赵庄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归途中“偷”豆、剥豆、烧豆、吃豆和事后谈豆等事。这样花笔墨写,似乎有点离题。但《社戏》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写看戏反映“我”与农民孩子的美好深厚的友情,歌颂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同时也流露出对儿时生活、“故乡”的怀念之情,正因为如此,戏的内容写得并不多(甚至并没有写出戏究竟好在哪里,相反倒写了许多对戏不满的内容),围绕看戏,选取了一些戏外的生活素材,这些材料都是集中反映主题思想的。如果教师把握到了这一点,相信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组织不会偏离文本了,作者在“平桥村”难忘的人和事也自然会让学生难忘,鲁迅先生浓浓的“乡愁”及原因,学生也会有更实在的感触了。

二、多角度品读,激发共鸣。

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过程中,对文字的品读理解不能简单地作一元预设,应注重鼓励学生的多角度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给学生一种思考的方法,甚至于帮助学生创造一种思考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过程还给学生,同时也让他们体验自己成功的快乐。当学生惊异于自己的理解感受被其他同学、老师肯定赞赏时,脸上的幸福表情让人动容。

记得在给初一学生上《竹影》时,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优美的文字并进行赏析及代表丰子恺先生向他父亲说一句话,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独特 的感受并被老师肯定时,我观察到有好些学生越说越兴奋,连续五六次发言,并且越说越精彩,同时带动了更多的学生积极思考发言,使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课堂教学不仅要让程度好的学生充分活动起来,更要让程度差的学生找到一种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在这堂课中,有一位学生找出这么一个句子“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换救。”那位学生说不知道怎么分析,如果老师轻易地让学生坐下去,那学生就失去了一次极好的学习方法体验的机会。当时我提醒他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那学生马上说是比喻,然后我又问这句话写什么,他想了一会儿说是天空光线的变化,我又追问,这样写与“太阳下山了,天色暗了”哪一句好,为什么?那学生回答: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光线变化的全过程,非常具体逼真„„至此,我相信他肯定理解了这文字的妙趣。

我认为学生对一篇课文的多角度品读并不能随意割裂文本,随意地抛弃文本进行所谓的解读,教师必须理性引导学生的多角度理解,而不能一概肯定。如对《背影》中父亲形象的分析,有一学生批判“父亲”没修养,理由是他不守交通法规,横穿马路„„而这位老师对此却大加赞赏!可以相信,这样不加指正的多角度品读,语文教师、语文课的价值也就一文不值了,学生还能学到什么呢?

三、回归传统,让语文课更有滋有味。

语文界一直很浮躁,东西南北风几乎年年刮,使得语文课游离于真正的语文课外,语文课有时成了思想政治课、自然历史地理课„„

传统的语文教学尤其重视朗读和背诵,因为朗读和背诵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习得,是学习规范、优美的书面语言的必由之路。“疯狂英语”之所以效果显著,不外乎就是痴迷地去说,投入地喊,在激情中积累句子、培养语感。同为语言教学,语文学习也理应如此。

朗读,应该是一种“美读”,把作者的感情在学生感知全文时表达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使学生从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对作品内容直接受到感染,引起情感强烈流动,从而入情、入境、会心。我想我们现在的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应把教学的重点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上来。

如《竹影》1——2节写景,文字生动优美,确实值得学生细细品读,必须要让学生自由朗读,如果教师能进行声情并茂地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或结合多媒体画面来呈现这些文字的内容,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又如《伟大的的悲剧》一文,叙述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地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如果条件允许让学生自由朗读两节课,让他们去品读: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为什么?

相信学生应该会找到这些情节:

1、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

2、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

3、奥茨英雄似的死去。

4、斯科特三人安静地死去。

5、斯科特的绝笔。对重点的语段、句子,像“奥茨英雄似的死去”、“斯科特三人安静地死去”等情节中的语句要组织学生朗读,对关键词语要反复品读,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即是指出声的朗读。因此,我主张读得多一些,讲得少一些,练得多一些。” 的确,要多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读中感悟、品味语言,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理解作品内涵。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才能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比如教学《安塞腰鼓》,文章的感情基调是热烈奔放的,要用高亢激越的语调来诵读,但是于细微之处又有变化。在读到“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时让学生自己揣摩: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学生用轻柔低缓的语气读完此句后,再次要学生读描写腰鼓的句子:“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寻找课文中的美,并将找出的句子、语段美读,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感受。朗读、赏析、赏析、朗读,使整堂课有一定的纵深度,有比较开阔的思维、联想空间,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平”、“淡”,也避免了教师的简单说教。

语文课堂教学,拥有活生生的学生,也拥有充满活力的语言文字作品,自然更拥有不同的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鲜活的情感,我们没理由一成不变地死板地用一种模式上课,只要你心中有这样的意识:我已被文本感动了,还怕学生感动不了吗?那语文课肯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最后,让我们共同探索、共同思考,塑造新语文形象,让语文之鸟展翅飞翔在每一个教师、学生的心中!

第二篇:新课模拟标下初中语文探究性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探究性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科李蓓蓓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阅读是语文能力的基石,语文素质的高低同能否扩大阅读面有很大的关系,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同时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最感头痛和棘手的问题。因为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都不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他们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少得可怜。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80篇(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可是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据《中学生百科》编辑部对50个城市的学生作的问卷调查统计(见《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年第一期):有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同学占28.7%,无聊时才读课外书的同学占43.2%,极少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占2.6%。如果考虑到这里课外书还包括一些粗糙低劣的卡通漫画、言情武侠等书籍,那么真正有文学阅读习惯的学生少之又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已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文学阅读,文学阅读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马以鑫教授在谈起这个问题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学生普遍地患了“拒绝阅读症”。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我想,如果语文的阅读教育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分析上,那么,即便是学生对于教材上的文章结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背得滚瓜烂熟,而课外得阅读却很少甚至没有,这样的阅读教育其实等于是空的。

一、成因的思考

中学生课外阅读面狭窄,阅读能力低下,已成了一个既定的事实,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与课业负担偏重有关。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偏重,往往整天埋头于课本、题海而无暇他顾,根本无心也无力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没有时间的保障,那么阅读只是一句空话而已。以初三学生为例,他们的时间早已被考试科目排得满满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极少,围绕考试的教辅书籍还大行其道,又哪有时间去翻阅厚厚的名著?而且,由于学习压力,一些学生已经见书就烦,有了较深的抵触心理。而且,对于少数喜欢阅读的学生,家长、老师还不时出来反对,禁止他们读“闲书”,这使得他们的读书热情遭到了抑杀。

2、与阅读兴趣缺乏有关。

中学生阅读面狭窄,除了缺少时间以外,还与缺乏兴趣有关。所以,即使是在较为空闲的寒暑假期间,他们用于阅读的时间也仍旧很少。由于多种原因,学生没有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和良好的阅读方法,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丧失阅读兴趣。长期以来,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只能在教师限定的思维中去接受,不敢有自己的见解,这严重

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自主创造性。而其实,文学具有不确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作品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建构,读者在其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作为读者的主体性和作品作为阅读文本的多解性,从而讲有余而悟不足,析有余而辩不足,学生没有充分的机会去体会、感悟、想象、创造,那么也就不会有主动阅读的欲望,慢慢地就对阅读泯灭了兴趣。

3、与社会文化氛围有关。

毋庸讳言,现在我们的社会文化读书风气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当今世界处于信息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等于是向学生们完全开放了整个世界。过去,书籍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现在,光盘、录象、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接受方式多样化,而且直接作用于视听,相比之下,书籍阅读就显得枯燥乏味。这些以视听刺激为主的信息接受方式使我们的学生语言感受能力退化,从而削弱了他们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并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这些信息源好比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快餐”,缺少文学阅读时的感受、想象、审美和创造,因而是无法替代文学阅读的。这些社会现象凭个人的努力或许一下子无法改变,但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做的是引导学生走一条正确的阅读之路。

二、对策与理论依据

面对这样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地大叹苦经,而应该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从理论到实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掘出学生的阅读潜力,从而把学生变得爱阅读、乐阅读、会阅读,那么才是我们的根本愿望。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对学生深入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方法指导,引导他们在阅读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阅读兴趣。

探究性学习从广义上理解,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看,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如果能贯彻到语文阅读方面,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有较大的提升。新课程学习方式最强调的是“主动、探究、合作”六个字。这与原来的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学生成了课堂的参与者。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中学生由于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和个体身心走向成熟,因此他们已不愿意做被动的适应者、服从者、模仿者、执行者,而是力求成为生活中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与选择者,他们对世界、人生和自己都有了一定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当今世界处于信息时代,社会的各种层面、各种价值观、各种知识结构和各种生活方式以及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流行的任何东西,学生都有可能知道。所以“我教你学”的专制式教学模式必将被淘汰,我们教师应该放下架子,还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权利。

实际上,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改变,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密切相关。如果教师在课堂内能做到适时开启,及时点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这,教师首先应该在思想改变陈旧的观念,在新课程标准下,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参与课程开发,学会重构教材。

新课程给教师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有的甚至没有教学参考书,这是增进教师专业化,对教学肩负起责任的一个重要的起点。教师在课程问题上要做到两个“学会”。一是学会重构教材,学会对课程进行二度加工,通过加工呈现出新的课程,即课程的重构。课程是自上而下的,需要教师的创造。课程脚踏三只船:学生、社会和知识;教师通过重构,在课程、教材、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二是学会批判。即不迷信、不崇拜,学会用

批判的精神对课程进行改造。语文教材其实有着广阔的留白空间,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资源,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开发和创作。这个开发和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探究性学习在阅读过程中的体现。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智慧,发动学生进行再创造,或查阅大量的课外读物,那么其实就是一个探究和课外阅读的过程。所以,教师一定要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只做一个引路的人,而不是操作者。如果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有了阅读的欲望,那么教师已经完成了至少一半的工作。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不能把课外阅读仅仅定义为课外时间的课外书阅读,我们教师能做的大量工作其实是在课内的。所以我们应该把语文课堂真正变成文学阅读的天地,改变那种以教科本、教参和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变革课堂的不是理论工作者的事,而是教师的事。教师应以新课程为标准去寻找研究的课题。目前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长于考试,不会独立思考,缺乏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敢于独立思考。要做到这,教师就必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要求教师用新的理念审视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设计,真正让学生自主互动,教师退居为引导者。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而是应和学生共同探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如果学生体会到了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并开始试着自己去阅读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那么真正的阅读开始了。

3、学会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确认课程实施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作为知识权威的“话语霸权”。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强化两种意识: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

教师应创设一定的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加拿大著名的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护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应淡化课程教学的统一性和唯一性,不应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进程。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象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学生个体具有差异,他们对于文章的体会和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教师所要做的,是要发掘这种不同,激发学生不同的感悟力,而不能只求一个千篇一律的统一的答案。

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当以全面发展学生的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这样,教学就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从而抵达人性深处,使灵魂得以净化和优化。

如果教师在思想上做到了更新观念、明确方向,那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语文阅读来说,就再不仅仅只是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等等,学生就会自主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并期待从阅读中获取教科本上所没有的知识,课外阅读也就走上了一条阳关大道。

三、设想与尝试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从教上一届学生开始,就注意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有关理论知识,关注这一问题,并着手改变教学方法,以期达到一定的功效。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思考,有了一些设想与尝试。

1、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兴趣。

首先要明确课外阅读的大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便于具体落实,可以把这两个大目标再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可以分别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拓记叙文的写作思路,开拓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抓关键句分析文章,提取文章信息,鉴赏文学作品(又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等等。这样,目标明确了就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并且,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化整为零,就像把西瓜切成瓜瓣,学生才能吃得着,啃得透,有兴趣,有信心,乐意学,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战场,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才是根本的、有效的途径。我们所要提高的虽然是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但课外要在课内抓。教师是启动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到同时关注与本学科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后继性学习。所以,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还是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话,学生就将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师首先应把课本上的阅读教材上好了,讲活了,学生才会有兴趣将之延伸到课外。例如,初中语文教材有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节选,教师可充分利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香菱学诗》、《杨修之死》这些课文,在讲解内容时或学完课文后,设置几个问题,如:

(1)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被官府抓住了吗?被判了死刑了吗?

(2)香菱作为一个爱读书的弱女子,她的命运会和大观园里的小姐一样吗?你能设想一下她今后的生活吗?

(3)通过杨修的死,你认识到曹操的为人了吗?曹操真的很想杀杨修吗?杨修的死给我们哪些启发?

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去阅读这些小说。因为是长篇小说,教师可指导学生定期阅读,不宜心急,并可在一段时间后,在阅读交流可上以讲故事、你问我答等方式在班级内互相交流。

2、推荐奇文、美文,疑义相与析。

初中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很有限,所以教师应挑选一部分优秀作品,推荐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研读。例如,笔者在教学初三学生时,碰到一道课外阅读理解题,语段出自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但只节选了开头部分,学生看了之后感觉云里雾里,意犹未尽,笔者认为这时向学生推荐余秋雨的散文是一个好时机,于是把余秋雨的《都江堰》印了出来,人手一份,然后安排了较多的时间来一起分析、研讨这篇文章。在整个阅读过程当中,笔者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

(1)自读,初步感知。要求学生自己默读,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查阅工具书,自己答疑。对于文章中的一些文字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

(3)合作互助,互相解答疑问。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看有没有同学能帮助解答。这一过程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研究性地去阅读文章。教师只在一边点拨引导,因为有很多问题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再次阅读,进一步整体感知。要求学生在有所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再一次阅读、感知。

(5)介绍作者,推荐其他作品。教师在这个时候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有关情况,及作者的《文化苦旅》、《秋雨散文》等作品集,学生可能就会有较大的阅读兴趣,自己也会去寻找一些相应的书来看。

在整个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教师只是一个旁观者。

3、小范围内营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社会大众的阅读缺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也不是凭一己之力能够解决的,但班级这一小环境的阅读氛围通过努力引导是可以营造的。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一下措施:

(1)指导学生购买书籍,并互相交流。对学生手头上的书籍进行管理、调控,尽可能地让他们多读好书,比如张晓风、刘墉、毕淑敏等作家的散文,并让学生每天坚持写赏析作业,记录下读完名家散文之后的感想,并就其中的好词佳句进行点评。这样可以让学生远离肤浅和庸俗。

(2)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根据每堂课的具体目标选好阅读材料。首先要确定具体的典型材料,不用太多,三两篇文章即可,印发给学生,以备课堂上作例子分析。其次要有广泛的阅读材料,那就是报纸杂志等,这些材料可以放开,让学生在课下找出与指导课的典型材料同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

(3)课外阅读指导课之后,还很有必要的课下作业,以期进一步巩固提高。课下作业最好的形式就是让学生写阅读周记。周记的内容应明确规定是指导课训练内容的巩固与提高,如果是突出阅读能力,就写文章分析;如果是突出写作能力,就要对指导课上的典型材料进行仿写。这里要强调一下,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

(4)举行读书报告会,以说促思,以说促读。学生阅读后,会有一种要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的欲望,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一定的时间举行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交流各自读书的体会。这样既消化了内容,又促进了思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通过交流获得别人的体会,得到启发,加深理解。

(5)结合影视对比阅读,从而进行评价、鉴赏。有的名著已有影视作品,如四大名著等,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精彩片段,并引导学生将之与原著相对照,比较异同,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培养了评价鉴赏能力。

4、注意三戒。

在向推荐书籍文章的同时,笔者还提醒学生注意读书三戒:

(1)戒时效性的书。要引导学生看一些名著或有一定内涵的书,而不要随波逐流。因为时效性的书往往比较杂,不适合孩子清纯的天性,容易让孩子的心随着流行和时髦转。

(2)戒作文辅导类书。这类书也有极个别是不错的,但笔者认为一般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它们将作文分解成屠宰生猪一样的大卸八块,把文字变得毫无生命。而且都是学生们的同龄人写的,没有必要大加学习。

(3)戒卡通书。这种书有一定的娱乐和游戏意义,偶尔看看,也无碍大局,但长期读它,只会让学生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不懂得读书。其实,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读书的苦与乐是相辅相成的,读书的乐趣就在于读书的艰苦。

四、几点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分析和实践,笔者对这些问题还有一些想法:

1、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后继学习能力。阅读是一个人终身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如果从小就被限制或者扼杀,那么将会其害无穷。

2、阅读教学应更重视人性的回归。学生所接触到的阅读作品,应更能体现其文学性和人文性,而不应是枯燥的教材。

3、教师应更重视学生的阅读潜能。其实在学生身上,有着我们所不知的巨大的学习能力,我们所要做的,更重要的是开发、挖掘这种潜能,而不是包办代替。有许多阅读中的问题,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解决,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在一边喋喋不休了。

要想营造一种大的语文学习氛围,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外阅读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课外阅读教学毕竟又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阅

读课文决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阅读名著、品读美文的同时,既有语文能力的提高,又能感受文学的魅力。

第三篇:单元整体目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和管理

目前单元整体目标设计与管理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2012.02.23

目前单元整体目标设计与管理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什么是单元整体目标设计

单元整体目标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以单元为一个整体,围绕着一个主题,对每个课时、课型进行的教学设计。与以往的教学设计不同,单元整体目标设计更注重单元的整体性,以及单元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课与课之间相互连接、互为支撑,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整体化以及系统化。

二、新课标指导下的单元整体目标设计与管理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新课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都对高中生英语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定了相应应达到的等级。因此,这对高中英语教学的精读、词汇、语法、泛读、写作、听力及口语课等几种课型的设计,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要以单元整体目标为基础,设计出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各种课型,并恰当地分配到相应的课时。

以这种思想为指导,高中英语教学的管理也相应地转移到单元整体目标设计上来。学生是整体发展的个人,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也是一个整体性的建构。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必须从这一点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单元整体目标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

三、目前单元整体目标设计与管理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及管理还存在这许多问题。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能从整体出发,从整个单元主体的角度去思考每个课型、课时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与整个单元话题的关系,从而割裂了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连贯性。这对于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很多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不能有效地进行总结、复习和巩固,更不用说他们的整体语言能力的提高了。

四、单元整体目标设计与管理教学的理论依据

“单元整体教学”是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上的,它的心理学基础是1912年始创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者认为: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立场出发,不仅学生将学习情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教师更应努力把学习情境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因为学生对语言刺激应是综合的,而非单纯借助语句分析等特殊刺激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者,“结构主义”的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也认为:语言学不应把语言分为一个个元素:语音、词汇、语法等等,孤立地对其进行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程晓堂也指出,应该把语音作为整体来学习。因为意义和语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而被割裂为碎片且离开语境的字母、音标、单词甚至句子都不利于学习,更不利于培养实际的语音运用能力。

五、单元整体目标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和管理教学策略

据此,笔者认为,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以单元整体目标思想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的改革,主要建议有以下几点:

1.教师应加强对教材整体的把握。通过研究新课标,教师要将新课标要求同教材、单元及相关话题进行结合,设计出主题突出,层次分明,联系密切的课堂教学。

2.教师应该加强自我学习和设定发展目标,积极参与学校及教育部分组织的教学研讨、教学互动等活动,放眼整体,不拘泥于一两个学校,甚至是一两个班的英语教学。

3.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一个整体发展的个人,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为己任,从听说读写译各个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设计教学和实施教学。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反思、总结,进而不断提高。

4.教师要善于把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为整体教学多提要求和建议。以一个班、一个年级甚至一个学校为整体,寻求更多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经历和经验。

总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形式多样化的。既突出整体性,又不失各部分的特色。借此契机,笔者在此希望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能够取得可喜的成果。

第四篇:课标下关于提高课堂拼音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课标下关于提高课堂拼音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摘要]拼音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就如何在新课标下提高汉语拼音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掌握发音,牢记字形;利用媒体,提高效率;情境激趣,设计游戏等几方面来探讨当前汉语拼音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拼音教学 优化策略 儿童特点

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程中安排汉语拼音教学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刚入学的孩子掌握汉语拼音,难度较大。现在拼音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两个突出的现象:发音不够准确;对于字母形近,容易读错、写错。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领会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汉语拼音教学的形象性、情趣性、记忆性、实践性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进行优化。

一、准确掌握发音,牢记拼音字形。

由于学前教学的不断深化,大多数小朋友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接触了拼音字母,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他们发音的口形普遍不到位,导致发音不准确。因此,从一开始,我就非常重视教师的示范功能,课前独自照着镜子练习发音,注意口形。教学时先请学生仔细看清老师的口形变化,并说说老师的口形是怎么变化的,再请小朋友试着模仿。经过模仿训练,他们的口形到位了,拼音也就读得准确了。比如我在教学声母“m”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在念“m”时嘴巴是怎么变化的,回答是先紧闭再变圆,接着让学生试着模仿练习,口形正确了发音也就准确了。

在教学那些学生字形易混淆的拼音字母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并与学生一起编儿歌来记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注意儿童心理,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根据儿童的语言发展的特点,学龄儿童特别喜欢一些顺口的儿歌。若把它与记字形联系起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b和d”、“p和q”时,学生们经过启发、观察、思考编出了琅琅上口的儿歌。如“马蹄印儿ddd”、“右上半圆ppp”、“小朋友听广播bbb”、“一只气球qqq”、等。例如教学声母zh,ch,sh,r时,可借助儿歌“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儿歌短小精悍,语言琅琅上口,富有童趣,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他们很自然地把所学字母与自己已有的口语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较轻松地掌握了这些声母。具体教学采用如下模式:观察图画——发现图与字母的联系——正音、识记字形,让学生学得扎实又有效。

拼音教学指导学生正确书写也是很重要的。在教学时,我先教学生认清四线格,再教学生认清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然后讲解字母的笔画顺序,如a 先画半个圆圈再写竖弯。同时教师要注意范写、领写,加强个别辅导。如我班马千里小朋友,基础差,连半圆都不会画,我就教他先确定半圆的起笔及终点,以及圆弧上一点,然后用弧线连接这三点,写好半圆后,再写竖弯就不难了。为了激励小朋友认真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利用幻灯片、学习园地等把优秀的拼音书写展示在小朋友面前,在班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利用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从儿童的心理分析,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时期过渡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与思考不够完善,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而对抽象的概念与思维的空间较为陌生。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也有着极大的联系,他们高兴时记忆效果良好,反之则较差。多媒体计算机声像皆备、图文并茂、交互性强,可提供丰富的信息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教学效果尤其显著,鉴于此,把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教学,融入到原本枯燥、抽象的拼音教学中,从而让儿童在生动、活泼、快乐的学习氛围中积极愉快地渡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

例如我在教学声母“c-ch,z-zh,s-sh”等容易混淆的字母时,我设计制作了趣味盎然的多媒体课件。以“c-ch”为例,随着快活的音乐课件出示一只小刺猬,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带领学生一起读准“刺猬”,并告诉学生刺猬的“刺”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c”,刺猬的外形就像“c”,课件在刺猬旁显示“c”;接着再出示一只刺猬坐在椅子上吃苹果的画面,请小朋友看图说一句话,小朋友会说“一只刺猬坐在椅子上吃苹果”,我告诉学生“吃”的读音就是我们要去结交的第二个新朋友“ch”,带领学生读准并引导学生观察“ch”与图画的联系点,小朋友很快地发现“ch”就像图画中的刺猬和椅子,而读音就是吃苹果的“吃”。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他们轻而易举地记住了这些模样相似而读音各异的字母,轻松化解了教学难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音节拼读是拼音学习的重点,我事先把与所学音节有关的活动、环境、用品等的画面输入电脑,再在图下配上音节。音节拼读练习时,让学生通过点击使计算机显现自己所喜欢的画面,然后看图拼读音节,再运用所学音节,看图想象说话。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想说愿说,并说得有声有色。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学习,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得到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张扬,学习思路不断开拓,学习效率倍增。然而应该承认,如果教师过多地把精力集中于操作演示,把学生的所有兴趣都吸引到课件中过于直观和热闹的内容上,是不利于引导学生思考,也不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应掌握好“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的功效,吸取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两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使多媒体技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三、创设情境激趣,设计游戏怡情。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努力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小朋友学拼音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韵母“ao”时,特意画了板贴画小猫,让小朋友从“猫”的读音过渡到“ao”,激起了小朋友对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又如在复习“ai、ei、ui”韵母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境:星期天,小朋友过得很快乐,姚老师也过得很快乐,因为昨天姚老师去了一趟家乐福,你们猜猜我买了什么?课件出示拼音“bai cai”、“wu gui”、“mei gui hua”等等,我让学生边拼读边出示相应的图片。小朋友通过我创设的情境并结合课件中生动形象的画面,激起了新鲜感、惊奇感、满足感,唤醒了小朋友学习的兴奋点,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学生喜欢游戏,一年级的小朋友更是如此,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与拼音有关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例如我在复习音节拼读时,设计了人体器官名称的音节,如“er duo”、“bi zi”、“zui ba”、“tou fa”等等,边让小朋友拼读边说:“er duo,耳朵耳朵在这里。”并用手指指或拍拍,小朋友学得兴致勃勃。又如区别平舌音、翘舌音时,我设计游戏“看谁听得清”。我读一个字母,让学生举相应字母的卡片;再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举相应字母的卡片。再如在复习23个声母时,我教学生带来小棒和毛线在课桌上动手摆一摆、认一认,再读给同桌听一听,相互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摆的声母多、读的声母准。再如把声母剪成苹果的形状,在墙上贴上声母树,让小朋友说说自己姓氏中的声母,并把声母发到相应的学生手里,让他们把这个声母苹果贴到相对应的声母树上,一时间绿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声母果子,整堂课学生学得趣味盎然,余兴未尽,效果很好。

在拼音教学中,只有善于抓重点,破难点,教方法;善于把拼音放在大语文的整体中,以生为本,把学拼音与识字、说话、阅读、生活融为一体;善于把干巴巴的抽象符号变活,才能使初入学的孩子学好拼音,开出拼音教学的七色花,为学生的识字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我把心献给儿童》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79年版

2、约翰.洛克 《 约翰.洛克的家庭教育》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陈琦、刘儒德、张建伟:《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01年 该文章转

[

在线

]

:http:// 该文章转自[小学课堂在线]:http:// 前一段时间我好好地观摩了网上三节关于汉语拼音课堂教学的音像资料,分别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园小学郑菲菲老师的《拼音与识字5:声母g、k、h》、宣武师范一附小卢乃静老师的《ai ei ui》、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复华小学刘彩凤老师的《拼音王国欢迎你》。这三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她们课堂教学步骤的条理性、教学方法的实效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会了、学好了汉语拼音。下面简单谈谈我对这三节课的一些感触和体会。

一、她们的教学中突出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

三节课都的课堂教学有这样的特点:教师就像是导演,而所有学生就像是舞台上的演员,他们个个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那些朗朗上口的儿歌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师生共同创作出来的,学生在和老师创编儿歌时,表现出了浓厚的创作兴趣和强烈的创作欲望。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符合新入学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让他们在有趣的拼音教学中主动参与学习,而且使得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并且初步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既增强了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有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她们的教学中体现了情趣性和实效性。

三节课的教学还有这样的特点:课堂的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非常强烈,而且预设的教学目标也完满达成。究其原因就是三位教师很好的实现了课堂教学情趣性和实效性的统一。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歌谣、猜谜、闯关游戏等教学方式,寓练习于游戏、竞赛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他们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学习巩固了汉语拼音,而且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自主创新的能力。

总之,只要在汉语拼音课堂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收到成

[教学论文]整合资源 激趣增效:浅谈新课程汉语拼音教学  作者:庄少鹃

 发布时间:2011-1-25 12:47:00  来源:云霄实验小学

 查看次数: 447 整合资源

激趣增效

——浅谈新课程汉语拼音教学 ◆

庄少鹃

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阅读和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也是低幼认知衔接的桥梁和纽带。然而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汉语拼音的学习相对抽象和枯燥,要熟练地掌握它并不轻松。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快乐轻松、积极主动地学会拼音呢?《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趣味性教学方法,调动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一、巧借插图,激发兴趣。新教材汉语拼音每一课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插图,形象生动、接近生活、富有童趣。教师要充分借助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自我探索、发现,找到隐藏在图中的字母的形,又在练习看图说话中读准字母的音。例如,教学声母“j”时,我出示挂图问:“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说:“图上画的是一只母鸡在捉蝴蝶。” “母鸡”的“鸡”读得轻短些就是“j”的音。教师借机点拨:图上哪些地方跟“j”的字形相似?学生很快发现并说出:鸡的身体和蝴蝶构成的图形与“j”相似。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记忆了所学字母的音和形,而且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发展语言。又如,在单韵母“a、o、e”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描述画面内容:山村的早晨多美啊!小姑娘早早地来到草地上唱歌、练嗓子:公鸡站在岸边打鸣,催人们早起

,,白鹅在清清的水中快乐地游来游去,它一回头发现了自己在水中美丽的倒影,也不由自主“e e e”地哼起歌来,几只刚学会游水的小鸭子听到歌声也都往这边赶过来。让我们也来到这美丽的山村里和小姑娘一起唱歌、和公鸡、白鹅一起享受快乐的生活吧!这样,将图与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使插图的表音或表形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即识记了字母的音和形,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活用教材,培养兴趣。新教材文质兼美,形式多样,为教师教学开辟了广阔的施教天地。在教学中,我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巧妙地运用各种趣味性教学手段,寓拼音教学于儿歌、故事、游戏、表演等活动中,让学生们学得愉快、学得扎实、学得主动。

1.编儿歌。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对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学生有着无穷的魅力。针对这一特点,我运用了大量的儿歌辅助教学。儿歌形式多样,有传统儿歌,如识记六个单韵母音、形的儿歌:“圆圆脸蛋梳小辫,张大嘴巴a a a ;太阳一出,公鸡叫,嘴巴圆圆o o o ;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 e e ;1加小点还念i,牙齿对齐iii;乌鸦的小窝像个u,突出嘴巴.u u u;小鱼跃起吐水泡,像吹笛子ü ü ü。”也有根据教学需要新编的儿歌,如教“ao”这个复韵母时,我就编了这样的儿歌:“奥运盛会北京开,a前o后,ao ao ao。”又如标调歌:“小小声调给谁戴,有a在,给a戴,a不在,o、e戴,小u小i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还有学生自编的儿歌,如在学习声母“1”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相似的事物,再学着编一编儿歌,学生很快就编出了:“一支铅笔111,一根筷子也是1,一根小棒还念1”又如给“s”编的儿歌:“妈妈的卷发很像s,弯弯的小溪也像s,蚕儿吐丝 s s s” 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不但形象地记忆了字母的音和形,巩固了所学的内容,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

2.讲故事。儿童都喜爱听故事、讲故事,故事对他们极具吸引力。将学习内容编成一段有趣的故事来学,能有效地突破拼音教学中的一些难点。如整体认读音节“yu”中的“ü”上两点省写规则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之一。教学时,我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小ü弟弟没有爸爸妈妈,它可伤心了。你看,小“ü”弟弟的脸上还挂着两滴眼泪呢!小i的妈妈大y看见小ü哭得这么伤心,走过来拉住他的手说:“孩子,别哭,让我来当你的妈妈吧!”小ü这回可高兴了,他连忙把眼泪擦掉,跟着大y妈妈回家去,于是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再编口诀加深记忆:小ü见到y妈妈,擦掉眼泪笑嘻嘻。学生在津津有味听故事的同时也把“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牢记于心。同时,我也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编故事、讲故事。在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时,我请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告诉大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学生编故事如下:“小ü是学生,jqx是老师。一天,小ü在校园里遇见jqx,马上脱下帽子向老师问好。”而后又引导学生合作编口诀:“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脱帽敬个礼。”这样,学生既掌握了“jqx”与“ü”相拼的规律,又受到了“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利用故事的形式进行拼音教学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易于被学生接受,而且学生在讲故事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训练和提高。3.做字母操。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差,拼音教学如果不让他们适时地“动一动”,那么,他们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因此,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演字母,做一做字母操,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左手一个圆圈就是“o”,一个食指就是“l”,两只手臂交叉就是“x”,一人弯腰两手触地摆成“n”,两个人则摆成“m”,一双手斜举摆成“y”等。又如区分“b、d、p、q”时,可让学生伸出左拳,拇指向上,演示“b”的字形,再伸出右拳演示“d”的字形,然后让学生将两拳相对向下翻,便演示出“p、q”的字形。边演示边背字母歌:“左拳b来右拳d,两拳相对念bd;左竖朝上就念b,右竖朝上就念d;左竖朝下就念p,右竖朝下就念q”。这种练习方式,既可以在上课伊始作为复习字母时做,也可以在学生疲劳时当作课中操来调节情绪。

4.玩游戏。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把游戏贯穿于拼音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摆学具”——教师做字母的发音口形,学生观察后快速地摆出相应的字母,或老师(学生)拼读音节,其他学生用拼音卡片摆出相对应的声母和韵母并读一读,也可让学生回家用橡皮泥、小棒、毛线捏一捏、摆一摆所学的字母。“猜音调”——教师念一个带调的韵母或音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利用手势把四声表示出来。“找朋友”——拿音节卡片的同学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相应生字卡片的同学答:“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两人并排站在一起领读生字。“摘苹果”——把音节写在一个个纸做的苹果背面,挂在道具的苹果树上,学生摘下“苹果”读后面的音节,并用这个音组成一个词或说一句话,说对了,就能得到这个“苹果”。“送信”——把教室里的一些物品,像黑板、桌椅、劳动工具等写成音节卡片放在讲台上,请学生当邮递员,上台拼一拼卡片上的音节,拼对了,再把音节卡片送到相应的物品上。此外还有“猜谜”、“夺红旗”、“对口令”等游戏,这些动口、动手、动脑的游戏将原本枯燥的拼音学习变为学生乐学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拼读兴趣和能力。

三、联系生活,增强兴趣。汉语拼音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如让每个学生制作一张小名片,注上拼音,挂在胸前,用拼音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认识同伴;给教室用品、自己使用的学习用品、家里的电器和生活用品等贴上拼音标签;给认识的水果、蔬菜、动植物制作拼音卡片,和同学相互交流;让学生当“老师”教家长学拼音;学完拼音后指导学生写“每日一句”、“每日一记”,写不出的字用音节代替;鼓励学生阅读拼音读物;学习用拼音打字、查字典……让拼音走进生活、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中,既加强了拼音学习的实效性,又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学习拼音的乐趣。

※ 此文2010年12月发表于《福建教学研究》(初等教育)让拼音教学融活动,放异彩

汉语拼音是帮助小学生识字,阅读和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也是低幼儿认知衔接的桥梁和纽带。拼音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样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我尝试着把操作活动、游戏体验应用于课堂里,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拼音字母变成孩子们喜爱的新朋友,让抽象化的拼音教学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光彩。

一、动一动,牢记字母形

机械重复的读、写只会让人感到腻味,因此,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动产生求知欲望,把知识的学习当做一种自我需求,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了记住“z、c、s”的字形,我不再使用死记硬背,抄抄写写的惯用方法,课前准备一些彩色的绳子,设计一个“小小设计师”的竞赛活动,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摆出最漂亮的“z、c、s”。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操作,十分认真。在自我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很容易就记住了“z、c、s”的字形。更让人惊叹的是不少孩子发挥想象,还用数学中用到的小塑料棒、圆形与彩色绳子一起摆出了“o、e、x、i、zh、ch、sh、r……”有的孩子还提出打手势的方法来记字母,既简单又方便,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拼音字母的兴趣。在拼音教学的课堂中,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培养了孩子们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挖掘了他们创造的潜能。

二、猜一猜,读准字母音

正确发音是读准拼音、学好普通话的关键。要读准字音,我们采用直观教学法,—遍一遍地演示给学生看,讲清发音要领,使学生掌握发音的方法。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发音技巧后,我们可以适当插入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发不同拼音时口形的变化,让学生模仿,相互检查,老师巡视。复习巩固时可以开展“猜一猜”的活动,老师摆口形让学生猜;或交换角色,孩子们摆口形让老师猜;还可以孩子摆口形让孩子们自己猜,同桌猜、小组猜。这个方法对掌握发音较难的几个双韵母——“ai、ei、ui、ao、ou、iu”,平舌音——“z、c、s”与翘舌音——“zh、ch、sh、r”以及区分前鼻音、后鼻音都十分有效,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高,学得轻松、读得准确。

三、画一画,理解音节词

为了培养和提高孩子们学拼音的兴趣,我十分注意学科的联系和兴趣的迁移。小朋友对画画的兴趣远远高于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试着把画画渗透于拼音教学中。如训练题中“shā fā”“bái tù”“fēi jī”“mù tou”……让学生去画一画,学生可开心了。这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画画,而是把画与学习语文结合在一起,孩子们想要画出正确的图案,就要把音节词读准,弄明白音节词表达的意思。因此在画画前必须把音节词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物联系起来,然后把脑子里产生的表象用笔勾画出来,使抽象的拼音字母变成实实在在的、生动有趣的一幅幅画。由此,我们还可以把训练扩展、延伸,让大家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物用画和音节词表达出来。复习课上,采取同桌合作的方式,再小组里开展有趣的比赛活动,一位同学画画,一位同学注上音节词,谁先完成谁就可以得到“拼画小能手”称号,同学们特别喜欢。这个活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寓教于乐,把知识应用到学习活动中。

四、做一做,熟记字母表

学完单韵母和声母后,怎样让学生巩固这26个字母,顺利地背下声母表呢?我让每位学生在课外自己动手做字母卡片。在做卡片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使自身的听、说、读、写、想等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孩子们人人制作了一套拼音卡片用起来就非常方便。复习课上,我们让学生拿出制作好的字母卡片,按声母表的顺序排列,孩子们在操作中,一边看书,一边排列字母卡片,乐在其中。在排列字母卡片后,同桌互相检查字母的顺序,不知不觉就牢牢记住了字母的形状和排序。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既培养了他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又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巩固了学习效果。

五、议一议,掌握标调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在犯错中改错,在改错中掌握知识规律。如“ao、ou、iu”一课的教学中,给“ui”标调是个难点。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先让学生亲手在卡片上标一标声调,再与书上的四声标调比一比,并与上节课学过的“ui” 的标调对比,大家议一议“iu”与“ui”的标调有何异同,让孩子们在比较中发现错误,然后互相讨论,从中找出规律,记住“i和u齐出现,声调标在最后边”的标调规则。其他如“j、q、x”与“ü”相拼,“ü”上两点就省略以及 “i”的标调先去点再标调等规则,都可以让学生在此类活动中去认识感悟,以便进一步理解掌握。

六、玩一玩,课堂放异彩

音节词的教学和复习,以往教法都比较单调,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大胆尝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开心地玩,在玩中学。教学过程中,我有时候把声母、韵母的拼读变成花瓣,给会读的花瓣涂上颜色,然后把小花送给自己最佩服的同学;有时候联系课文插图设计“摘苹果”,让学生会读就给苹果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回家后把苹果送给爸爸妈妈;有时候把词贴在蘑菇上,让学生帮小白兔把蘑菇送到小房子里去;有时候把同学的姓名写在信封上,让孩子们当邮递员去送信……

复习字母表时,我又找了一张“猴子做杂技”的彩图,印发给每位学生。课堂上告诉小朋友:这调皮的猴子在自己身上共藏了26个字母,想和大家一起玩做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找一找、读一读、数一数,看谁找到的字母最多。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游戏,在活动中认真地学习,大声地笑,开心地玩,拼音教学的课堂因此变得异常丰富,呈现不同于一般语文课的光彩。

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经过实践证明,我在拼音教学中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充分地展现了孩子们的童真,而且使课堂教学魅力倍增,真正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生动活泼起来。我相信如果坚持这样做下去的话,拼音教学一定会快乐缤纷,独放异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还具体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好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编排了情景图、短语、句子和儿歌,认识70个常用字。显而易见,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于是,我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力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六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声母c,韵母

o),却不会将草(c

o)分出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guo、hu、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还要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力争做到看到音节便能准确、熟练地读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现的209个音节。为了增加学生拼读兴趣和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既提高拼音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认识见面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图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有的图内容复杂,学生看了图还不能导出音节的读音,如第11课的情景图,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思维,讲清图意后,引出diéfēijī和汉字“叠飞机”。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3.充分利用图加深记忆。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如第8课情景图,“太阳刚刚升起,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学生思考后回答“日出”,这样字的形和音的问题迎刃而解。把看图、拼音、识字整合在一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益于调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四、阅读儿歌与识字的整合

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我认为这种安排不仅是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在于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条件。每一课中都有图画表示独体字的意义,字的上面都配有汉语拼音音节,图下又有汉语拼音短文和词组、句子来概括图意。学生通过读儿歌,既学会了一些汉字又没有增加单纯识字的心理负担。如汉语拼音第6、7、8课中的带拼音的小短文、儿歌、童谣深深引吸着学生,激发起他们拼读音节、认识汉字的强烈欲望。一位教育家曾说: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条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途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铺路搭桥。既凭借图明白了字义和短文的意思,又在运用汉语拼音识字读文的过程中巩固了汉语拼音、掌握了独体字、认识了见面字(带红色音节的字)。如第10课第二课时是这样安排的:1.看图说话,了解图意;2.“借文识字”,自读音节,找出与图相应的短句;3.短文朗读指导,理解文意;4.扩展活动中启发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爱吃些什么;5.独体字“小”“鱼”“牛”的字形识记。

我感到从一年级开始,学生每识一个字应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字义。教师在有机整合的过程中,一要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读准字音;二要运用造句的方法大致了解字义;三要运用汉字构字的规律了解字形。教师还要注意强化听、说、读、写的互相渗透。听,听字的读音,听老师范读或同学的朗读;说,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说一句完整的话;读,拼读音节,认读生字,用手指点短文中的字,按词的组合朗读句子,读懂句意,利用句子的停顿朗读每个句子;写,对独体字有条件的可以认一个写一个,也可以认写分开,但必须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练写。经过调动眼、口、耳、手这几个器官,形成统一的联系。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然而集中近八周的时间,让刚入学的儿童掌握一组相对单调、枯燥、抽象的符号,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如何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好拼音呢?我在教学中的体会是:

一、激发兴趣,授之以渔

兴趣是学好知识的首要因素,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充满兴趣是关键。在拼音教学中,如果总是授之以鱼,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怎么读、怎么记,久而久之必定会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那就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求乐趣。我在开始教学汉语拼音时,每个字母都会编一句儿歌,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和形。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 aaa ”,“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 ooo ”。当教学汉语拼音第3课,我讲到“ b ”的字形时,说“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 bbb ”。学到声母“ p ”时,我问“你准备怎么记住 p 的样子呀?”一名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学着编了句儿歌“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 ppp。”我听后大加表扬。后来的汉语拼音学习,基本上是学生自己编儿歌记字母,我只是稍加指点。如“姐姐弟弟来摸瞎,两个门洞 mmm ”,“椰子树上椰子多,左 i 右 e ie ie ie ”,“我爱北京天安门,左 a 右 n an an an”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语境,驰骋想象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可以通过编故事、表演等途径让学生生动有趣地学拼音。我在教学 ba 的四声时就是用故事穿插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聪聪。我说:“徐老师知道同学们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画画,还有的喜欢玩,那聪聪喜欢做什么呢?”(多媒体显示喇叭花面),接着出现音节 bā,以多种形式练读。又说:“有一天,天(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气特别好,聪聪出去玩儿,走到院子旁看到了什么呀? ”(多媒体显示小女孩打靶画面)再以多种方式练读 bǎ。“聪聪继续走啊走,又看到什么呀?”(多媒体显示小男孩拔萝卜)“聪聪看到这么多有趣的事,真高兴,他要回去告诉爸爸。”(多媒体显示爸爸画面)一个故事讲完,学生学得兴趣昂然,ba 的四声也学会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拿出了八支铅笔、八本书、一把伞、一把刀等东西,通过训练说话达到巩固音节的目的。

另外,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yi、wu、yu 时,我也是编故事穿插。如:“小 i 的妈妈是大 y,它们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 yi yi yi ”,“小 u 的爸爸是大 w,他们住在屋子里,整体认读音节 wu wu wu ”,“小 ü 没有爸爸和妈妈,去掉两点和大 y 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 yu yu yu ”学生对这类故事特别感兴趣,新知识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三、活跃思维,灵活运用

在教学汉语拼音的过程中,切忌为教拼音而教拼音,不应把教学与语言学习割裂开来。因为声、韵母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单靠死记硬背行不通。那么在教学中就要启发学生根据声韵母说词造句编儿歌,赋予字母以意义,这样能引起儿童注意和学习兴趣,让他们能用上所学的拼音知识,体验到获取新知识后的成就感,并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也进一步训练了儿童的思维,丰富了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语文实践的过程中,给了每个学生展示、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哪怕是小小的成功的快乐。只要我们赏识所有学生,那么每个学生都不会让你失望,每个学生都会喜欢你、喜欢拼音、喜欢语文。

语文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驰骋学生的想象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拼音教学也不例外。其实,汉语拼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教学 中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把拼音教学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把汉语拼音纳入到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去认识、去定位,使汉语拼音教学真正能为整个语文教学奠基铺路。

深研方法 趣学拼音——谈汉语拼音教学的几点体会

本文《深研方法 趣学拼音——谈汉语拼音教学的几点体会_语文论文》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www.eduZhai.net。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我是这样来实施汉语拼音教学的。

一、趣味情境“图与歌”

生动形象的画面,朗朗上口的儿歌是小朋友喜欢的。汉语拼音的教材图文并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画,并精心设计儿歌,千方百计地给孩子们提供“情境图”与“语境歌”。苏教版小语第一册的第三课“b、p、m”的情境图为:许多人爬上山坡(po)去看大佛(fo),一个小朋友用手摸(mo)大佛,爸爸告诉他:“你听,大喇叭里正广播(bo),大佛是文物,不要用手摸。”与之相配的语境歌是:“爸爸带我爬山坡(po),爬上山坡看大佛(fo),大喇叭里正广播(bo),爱护大佛不要摸(mo)。”教学时情境图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并相机出示字母,语境歌则用以巩固所学的字母。小朋友在图与歌的情境中学习,知道了字母并不是神秘的东西,而是存在于日常的语言之中,从而缩短了学生与汉语拼音的距离。另外,借助形象的图画和琅琅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认识、熟悉字母,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审美教育。教字母发音和教字母形态时,都可利用“图与歌”来创设趣味情境,如教单韵母“o、o、e”,可用这样的儿歌:“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CIQG,太阳出来公鸡叫,圆圆嘴巴000,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是个e,扁扁嘴巴eee。”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富有音乐感的便捷直观的形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快快乐乐地学习,对于爱唱爱说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尤为喜欢。

二、乐中求知“学与玩”

拼音教学中让孩子们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本身所蕴藏的快乐因素。教拼音字母字形时,鼓励学生用身体、手势来“手舞足蹈”。例如,在教“o”这个单韵母时,可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动作来展示„。‟的样子?”有的孩子把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把食指与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用两只手臂圈成一个圆形……多种多样的形(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状表示“o”,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低年级孩子课中容易疲劳,可设计“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调节学习状态,也可以巩固拼音字母知识。如:“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m……;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e……;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字母基础牢”。(可根据教学进度自行安排操中的拼音字母与拼音知识)学中玩、玩中学,是我们教师应该为孩子们创设的教与学的境界,这样学生将学得兴趣盎然,教师也教得兴致勃勃。

三、学以致用“拼与写”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具体的音节时,可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得着。还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用品贴上一个自己写的拼音标签,把家中的生活用品、家具、电器都贴上这样的标签,孩子们自己给冰箱贴上自己制作的拼音标签时,兴奋与快乐溢于言表,因为他们学的拼音有用了。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们用拼音,教师用拼音给每个孩子写一封信,信中有的是夸奖孩子的话;有的是建议小朋友去读拼音读物;还可以是一首儿歌……小朋友自己做邮递员来送信,“邮递员”小朋友快乐地拼读收信人的姓名,收信人兴奋地拼读“信”的内容。在送信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自然地用礼貌用语,“邮递员”这样说:“这是你的信,请收下1”收信人说:“正是我的信,谢谢你!”练拼读、练交往与激发使用拼音的热情熔于一炉,没有生硬的规定,孩子们悄悄地带来了汉语拼音读物读起来,有的用拼音自己画起了课程表,有的用拼音给爸爸写起了信,有的用拼音记录家庭住址,还有的用拼音认起了字……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与理解,从而自主地去使用,用它来识字,用它来学习普通话。

汉语拼音教学要追求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让教学内容与孩子贴得更近一些。孩子们因为有趣而乐意参与学习,主动学习。趣味情境“图与歌”,乐中求知“学与玩”,学以致用“拼与写”,是想达到“三化”所作的一点尝试。

[1]

本文《趣字当头 乐中求知 ——汉语拼音教学谈_语文论文》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www.eduZhai.net。

前提 : 在新世纪里,新的课程目标,新的实验教材,新一代儿童,新的教学环境,都在促使我们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我们水果湖二小一年级语文组在此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从中体会到,要想达到新的课程方案制定的目标,就必须把握现代儿童的特点,使教材、教师、学生成为一个有机的自主、探究的整体。

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使中国站在了世界教育改革的前列。也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变革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向传统教学中陈腐的教学观挑战,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具有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素质的人才。本学期,我们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载体进行了教学改革实验,从中了解到现在儿童学龄前的拼音掌握基本情况,并针对此特殊性在拼音教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获得启示。

开学初,在拼音教学开始前夕,我们对一年级使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两个班 90 名学生进行了学前汉语拼音声、韵、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情况测查。测查方式是: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印在一张纸上,让每个学生去认,去读,并在他们会认的字母或音节下作上记号。通过测查,我们得到学生认读汉语拼音的情况及在 90 名学生中占的比率。请看下表: 内容项目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会读人数比率

人 84.4%

人 58.9% 人 22.2%

人 60%

人 21.1%

全不会读的人数比率人 1.1% 1 人 1.1% 26 人 28.9%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现代城市儿童在国人普遍重视教育的情况下,在学前已掌握了大量的拼音知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对他们来说已不是陌生的东西。如果我们教师不改变教学方法,必将泯灭学生在初入学时的兴趣萌芽,使他们觉得学习是索然无味的事。

学生的状况如此,而人教版教材上关于汉语拼音的安排又是怎样的呢?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编排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体现了标准所要求的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等特点。它的综合性表现在:它的每一篇汉语拼音课文不仅在教字母,而且把认识事物、积累语言、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改变以往陈旧的先教 6 个单韵母,再教声母、韵母、音节,最后教整体认读音节的编排体例,大胆地,有机地把这些知识点中有联系的部分揉合在一篇课文中,让学生去观察、比较、认识、分辨,从中发现规律,养成学生探索、思考的学习习惯,遵循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它的时代性表现在拼音课文内容的安排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当代儿童的生活环境。它的开放性表现在每篇课文内容饱满、弹性空间大,既有老师自主教学创造的空间,又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词语、造句、说话、编儿歌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去体验,去表现,去探索,去参加自由实践活动。

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教材,给了我们教师极大的创新空间,我们努力在教学上打破以往强调字母音、形的教学程序,变革教学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 合作的学习精神,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师生乐上拼音课,爱上拼音课。我们采取的教学策略是:

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要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学习的兴趣。当一个新的事物提在孩子们面前时,求学若渴的孩子一定非常有兴趣。但,当一个他们已熟悉的字母摆在面前时,孩子还会有兴趣去研究它,探索它呢?我们说,不会。那么,如何在孩子已熟悉的事物中去激发他们新的学习热情呢?我们说,让孩子去体验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

在教学单个拼音字母时,由于大部分学生认识,课堂上往往呈现一片嘈杂声,正确的发音,非正确的发音,充斥耳旁。此时,我们一个问题(是怎样发出这个音的?)抛下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老师这儿来。他们会用心地听老师的发音,仔细的观察老师口型的变化。然后自己去尝试发音,去体会发音过程,探索发音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上找到新的未知点,从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例如,我们在教学 a o e i u ü时,尝试着让学生自己看图编儿歌体验发音的方法。当然,学生看图编儿歌之前,教师要做个示范,讲清一些编写要领,让学生在本来感觉到没什么可学时,接受新的挑战。在教 6 个单韵母 a 时,我先编儿歌:小红练唱,嘴巴张大 a a a。并告诉学生这个儿歌前分句是图中的事物,后面分句是发音要领,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习编儿歌。学生通过看图观察,体验发音,编出了像模像样的儿歌:

公鸡打鸣,嘴巴圆圆 o o o。

白鹅照镜,嘴巴扁扁 e e e。

妈妈晾衣,上下对齐 i i i.。

乌鸦衔食,嘴巴小小 u u u。

小鱼吹泡,嘴巴扁扁 üüü。

这样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二、让学生把现有的经验和新的事物联系起来。

在教学拼音的部件的字形时,我们除了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情境图找出与拼音部件相似之处外,还让学生回忆一下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在街上、在公园里等实际生活中与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此话题一出,学生的小手如林举起。他们有的说,“ i ”像高尔夫球杆;有的说“ y ”像妈妈晾衣的撑杆(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还有的说:“ m” 像麦当劳的标记;说:“ k ”像柯达彩色胶卷的标记……当单调的拼音字母与实际生活中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的时候,学生已牢牢记住了拼音部件的样子。同样,在教学拼音第 2 课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音节组词,学生一下子组出了: ā y í、è y ǘ、w ū y ī、y í y ì、w ǔ y ī、è y ì、y ǚ w ù 8 个词,想想,孩子们在学习拼音第 2 课时,一下子会了 8 个音节词,他们的成就感会是多么的强烈。在课堂上,他们的眼里,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三、充分利用情境图丰富学生的语言和内心感受。

色彩鲜艳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入了美的境界。它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万物。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情境图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语言,并把它有机的与学习汉语拼音联系起来。学生在看图学拼音说话中,由一个词发展到一个短语,由一个短语发展到一个长句,由一个长句发展到一个句群。如我在教学 g k h 时,在学完字母和规定的音节后,出示了以下几个词和短语:“ g ē zi ”、“ g ū”、“ g ē ge h é我、”“ y ǐ zi ”、“ h ē”、“ k ē”、“ h ú”。任意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图猜一猜,连线,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连?这个问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教室里安静了好一会儿,孩子们茫然地望着我。很明显他们不知道怎样做。这时,老师做了个示范,把“ g ē zi ”——“ g ū”连在一起,说:鸽子咕咕叫。霎时,孩子的眼睛一亮,小手纷纷举起。一个孩子走上台,把“ g ē ge h é我 ”——“ y ǐ izi ” ——“ h ē”连在一起,说:“哥哥和我坐在椅子上喝水”。又一个孩子上台,把“ k ē”和“ h ú”连在一起,说:“小蝌蚪快活地在湖里游来游去”。这种学习活动给孩子们带来的刺激颇大,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有趣的活动。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法,并乐于和人交流的培养。虽然这个要求在阅读目标中出现,但我们在看图学拼音时,就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学生们在看第 1 幅图时,还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他们只知道看图后觉得图画得美,心里高兴。随着每篇看图说感受的强化训练,他们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看第 2 课中的情境图时,他们说,农家的小院真干净呀!看第 3 课的情境图时,他们有的说,我觉得这一家好幸福呀!有的说我真羡慕这一家。真快乐。要是我的爸爸、妈妈不离婚,该多好啊!看第 5 课的情境图时,他们说,我觉得人与自然、动物在一起简直太完美了!

孩子们由不会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到会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由不会怎样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到用规范、流利的语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速度是非常之快,训练也是初见成效的。由此,我感受到情境图在这个训练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把形象生动的信息画面传到学生大脑中,形成初象,使他们在学习中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心充满感受,从而激发出孩子们对自然世界,人类诸方面的关心!

四、找出合作点,初建合作意识。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拼音教学中能不能进行合作式教学研究,我们在边教边摸索。通过实践,我们渐渐明白,拼音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合作式学习。只不过要找准合作点,教会学生合作讨论问题,同时注意合作人数以 2—4 人为易。如:我们有位老师在教学中找出合作点:(1)这幅图画的什么?(2)图下的音节读什么?(3)音节由什么组成的?让学生同座之间讨论。刚开始,学生同座之间不知所云。茫然坐在那里。于是这位老师手把手教两人讨论,并在全班做示范。于是学生学会了讨论。经讨论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语句完整多了,学习自主性也较好的体现出来。看一幅老虎图,学生说出了“一只凶猛的老虎正在四处寻食”的完整句子。然后再指导学生用音节组词,学生在合作学习实践中互相帮助,互相完善,取得了长足进步!

另外,在教学汉语拼音复习一中的我会连时,我也让学生在合作游戏中实践,在实践中复习音节。我把动物音节 y ā(鸭)、é(鹅)、t ù(兔)、m ǎ(马)、l ù(鹿)、l ǜ(驴)这 6 个音节词制成两套卡片。首先不出示卡片,让 6 位同学上台扮演 6 种动物,并摆出代表这种动物特点的姿势;然后,再让学生读卡片,看动物,一一对应贴卡片;接着,让十二位同学拿卡片,两人一组拿卡片,摆出 6 种动物的家;最后,请 6 位乐于助人的小朋友送 6 只迷路的小动物回家。整个游戏围绕 y ā、é、t ù、m ǎ、l ù、l ǘ这 6 个音节词进行,其中有学生的自主活动,又有合作完成任务的实践,而且学生参与面广,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复习了学过的汉语拼音,朝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体会到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的精神,给了我们教师创作教学的空间,给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这个载体中,教师、教材、学生是一个有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整体。我们只有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才能达到新的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

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及教学策略

本文《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及教学策略_语文论文》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www.eduZhai.net。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拼音的要领是:“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音时要牢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

声母n及零声母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都有拼合关系。

声母f、g、k、h、zh、ch、r、z、c、s只同开口呼、合口呼相拼。

声母j、x、q只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

声母b、p、m、d、t不同撮口呼相拼。

开口呼、合口呼韵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声母都有拼合关系。

撮口呼韵母只同j、q、x、n、l及零声母有拼合关系。

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教学中,在声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发出的音叫呼读音);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常用的拼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声韵两拼法——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拿来跟声母相拼。如:h-ào→(浩)。

声母两拼法——先找准声母发音部位,摆好发音的架势,然后一口气念出韵母,拼成音节。如:拼读bā(巴),先闭上双唇,憋住一口气,摆好发b音的姿势,然后一口念出a,成为音节。

三拼连读法——是把带介音的音节分析成声、介、韵三个部件,拼音时连读成一个音节。如:q-i-áng→qiáng(强)声介合母和韵母连接法--是把声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拼音部件,再同随后的韵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拼读规则:

两拼音拼读规则: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拼音拼读规则: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拼读注意事项:声母不带调,韵母带调。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

书写规则: 四线三格各部位名称

四线三格记心间,拼音字母住里边。声调、圆点写上格,胳膊长了住上格,尾巴长了住下格,其它部分在中格。中格一定要饱满,上格、下格空一点儿,书写规则记心间,拼音才能写规范。

音节的书写:

(1)音节的几个字母要靠紧,写得紧凑、匀称;(2)按顺序写完一个音节的所有字母后再标调号;(3)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要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容易出错字母的书写:b-d

p-q

t-f ei-ie ui-iu

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笔顺歌诀: ɑ

先写多半圆,竖弯写右边。b 长竖出二线,右下写半圆。c 一笔写成多半圆,上下紧挨二三线。d 中格先写左半圆,右边长竖出二线。e

中格正中写横线,接笔再写多半圆。f 左竖弯,出二线,短横写在二线边。

ɡ 先写左半圆,竖弯下三线。h 长竖出二线,弯竖写右边。i 短竖写中间,一点出二线。j

左竖弯,下三线,上格正中写圆点。k 长竖出二线,斜左斜右写中间。l

长竖出二线,写直才好看。m

短竖写中间,弯竖弯竖写右边。n 短竖写中间,弯竖写右边。o 从左到右写圆圈,上下紧挨二三线。p 长竖下三线,中格写上右半圆。q 中格先写左半圆,右边长竖下三线。

r 短竖写中间,右上一小弯。s

8字写一半,上下挨着线。t 竖右弯,出二线,短横写在二线边。

u

中格写竖弯,短竖写右边。ü

u字写中间,两点出二线。w

斜下斜上写两遍,上下紧挨二三线。x

左斜右斜叉中间,上下紧挨二三线。

y 右斜中格慢,左斜下三线。z

2字硬拐弯,中格要充满。

整体认读音节 yi wu yu 编的故事:

小i、小 u 和小 ü 三位小朋友要去儿童公园玩,可是没人带怎么行呢?大 y 和大 w 看见了,答应带他们一起去。于是,大 y 牵着小 i 的手,成了音节yi,大 w 牵着小 u 的手,成了音节 wu。剩下小 ü 没人带,急得两滴眼泪滚了出来,大 y 看见了说:“来,我带你一起去,但是你得把眼泪擦干净。”小 ü 急忙擦掉眼泪,让大 y 牵着手,就成了音节 y u。在去公园的路上,它们高兴得边走边唱:y u ü,不单走,要有y w来牵手。y 牵 i,穿花衣,w 牵

u,住新屋,ü 把眼泪满忙擦去,跟着大 y 看金鱼。

汉语拼音笔画名称:

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笔顺:

第五篇:Emzxnuw新课教育标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A优势:网站平台可以深度本土化、运营本土化,这一点口碑网会受到很多制约。

宜宾网络发展比较成熟,几家同类网站发展情况不理想,查看口碑网用户最新点评论时间为2007年6月29日。可以看竞争类网站发展不够理想。

宜宾地区虽然有几家类似网站,但是在用户们的记忆是非常模糊的,***可以打出宜宾生活消费第一门户品牌口号,迅速强占市场,使宜宾人在心理知道宜宾最大的生活消费门户网是***,这样同类网站就失去的竞争力

B劣势:缺乏网络产品的运营经验,对市场了解不够深入得不到精确的数据,对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没有管理统筹经验,完全没有市场控制能力

项目外部因素

A机会:同类网站虽然有几家,但是却都出现疲软情况,即使强大的口碑网也做的并不是很好,前面的那些网站培养的用户和企业用户的习惯。现在缺少的就是真正有实力的网站来运营这个市场。同过网站和传统媒体的整合实现项目、个人用户、企业用户三赢的局面。

B 威胁:只要一个网站成功、周围同行就会全部模仿其模式、持久的价格站抢夺市场,这对我们本来缺少资金的情况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同时竞争过程中,对手可能研究创新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最近中国十七大问题,对互联网整治非常严格,如果政策变动对产品和服务开始进行征税。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盐城市明达中学

陈婷婷

初中化学学科教学根据一个《课程标准》,但用的是多种版本教材。我市化学学科的分值经历了从100分到70分再到60分、目前仍然定位为70分的变化历程,分值的变化导致着课时的变化及化学学科地位的变化,但课标没变、考纲没变、教学任务没变。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如何围绕课标、考纲为学生的发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开展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已成为每一位初中化学老师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就如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及教学后记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认识。

一、有效备课: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也是我们开展有效教学的保证。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科学性

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虚而空洞的教案是不科学的。

2.创新性

许多学校都由备课组集体备课,统一教案,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进行二次备课,结合班级总体状况及学生具体实际加以创新,让自己的教艺和智慧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发挥,千万不能把集体备课变成集体偷懒。

3.加强“预习”

有效备课不光是老师的备课,学生也应该“备课”。学生的备课即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有以下几点好处:

①可以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

②可以提高听讲水平。

③可以提高笔记水平。

有效预习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要关注以下三点:

①妥善安排时间。最好在前一天晚上预习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

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预习一些时间。

②明确任务。为了保证预习的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课时预习导引,使学生的预习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不能把预习作为新课的前置,对学生的预习提出太高的要求。要将预习定位在扫清基本障碍,疏通知识脉络的层面上,如果太难,会让学生的预习兴趣降低。

③及时检查预习效果。检查不能让学生生畏,而应该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成为一节好课的开始。

二、有效课堂:

1、有效的导入。导入要注重情景设计,情景的设计要巧妙、有趣、有新意、有目的性。常见的有效导入有下面几种:

①“实验”导入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导入法当为新课导入的最佳方案。在化学起始课中教师先做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如小小照明弹、清水变牛奶、空杯生烟等,让学生观察思考,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化学故事”导入法。例如在讲《燃烧》一节时,引用原载于«辽宁青年»题为“思维的枷锁”一文。有这么一位考古专家在深山中发现了一座古墓,通过考证,他确认里面埋葬着一千多年前的一位富可敌国的王侯,那位考古专家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推开坟墓的门时,眼前的景象却吓得他魂飞魄散。在棺木的上方很多熄灭的吊灯中竟然有一盏还燃烧着。这位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从来没有见过能燃烧1000多年的灯,惊骇之余转身便逃,再也不敢回到墓中。仅仅几天之后,另外几位考古学家得知消息,赶到这里,却没发现那盏燃烧的灯,他们顺利地取出了文物。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带着疑惑开始本节课学习,燃烧的条件讨论完后,谜底也就解开了。原来,那盏看似一直燃烧的灯的燃料里含有磷,墓穴被封闭后,耗尽了氧气的灯全部熄灭。墓门打开,新鲜的空气涌入,那盏着火点很低的磷灯开始自燃。这样的导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景中步入学习佳境,结果不仅让学生获知解惑,也让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本节课中得以体现。

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其素材要靠平时收集,要有科学性。

2、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思想的渗透,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

课堂永远是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要立足教材,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动。可以在预习导引中,教师提出教学实验的若干问题,交给学生选择确定自己的设计方案,查阅资料,独立或小组合作设计初步方案,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方案(可行的与不可行的),集中在课堂上由设计学生进行演示、交流,介绍自己设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由学生评定优劣,共同探讨实验成败的原因。如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能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实验来测定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系统

的探究。学生设计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实验方案,当然基本上都是从资料上找的,但我们要求他们讲出自己所选装置的优点和不足。并按探究的步骤尝试写实验报告。

倡导探究性学习,必须深挖教材内容,为系统性的探究性学习寻找信息源。

教材是探究性素材的发源地。实际上,教材中许多的演示实验和有关数据表格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很有必要对教材中那些能引起探究的知识进行认真的梳理。如在学习了原子的构成后,根据教材表4-2“几种原子的构成”中的有关数据,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虽然有些问题超出了教材范围,也不是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我认为,既然课本上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探究情景和信息源,为什么我们不花点时间去探究呢?要知道,也许上述每个问题花了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但学生知道了怎样从已有知识中去发现和获取新的知识,不管他的发现是多么幼稚,甚至可笑亦或错误,都是可喜的进步。

3、有效的课堂实验

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①实验素材本土化——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农村实验资源

生活中的天然物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化学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条件,将相关的天然物质的变化和书本的知识结合起来。有不少化学变化在实验室很难做,但在生活中却随处可见,随处可取,化学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观察这些现象。比如,新磨的刀,刀口比起刀背更容易生锈;生石灰拌水后粉墙,墙面“结壳”后会“出汗”;白醋能去除水垢等,以此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其中的微妙与有趣,潜移默化地缩短其与化学学科的心理距离。

②实验情景生活化——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在长期的生活中,人们积累了许多科学的经验,但也产生了不少错误的观念。这些错误观念有些即来源于生活中的化学表征,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深入探究。

比如,锄头、犁等农具在农村不用之后往往扔在屋角,我们在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探讨实验中,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这样做的弊端,启发学生探究存放农具的最好方法,从而达到全面认识金属的性质和具体掌握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再比如神婆在“驱鬼”时用木刀在纸上刺死鬼,人们会发现纸上真的流血,我们在进行酸碱指示剂中无色酚酞遇碱变红的实验中的教学时,将浸过无色酚酞的纸装模作样的用浸过氢氧化钠的木刀切,学生会发现真的有血。通过类比,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认识其实质。这样,既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打击封建迷信,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③实验课程有效化——尊重、分层、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化学教师要组织学生有效进行实验教学,启发学生实验假设,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获取知识与技能。其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其一,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尊重学生的体验、分层评价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体验快乐。教师尊重学生不同感受,引导学生主动地有个性的实验,尊重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反思,评价实验。如S与O2反应,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有的观察到S粉先熔化再燃烧,有的观察到淡蓝色火焰,有的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等,应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反思自己不足。

其二,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培养正确的科学实验态度

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比实验本身更重要。如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实验操作中,常常由于装置的气密性和温度差等问题使红磷燃烧停止后需较长的时间冷却,或是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只有极少量的水进入集气瓶,甚至根本就不会出现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的情况,造成实验现象不准确甚至实验失败。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应该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并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促使实验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预期目的,更别谈实验的有效性了。

其三,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选择仪器。如在完成教材上的“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实验”学习后,可以创设一个家庭小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利用废旧干电池设计实验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生可以利用家里的现成材料(废干电池、白醋、铁丝、剪刀、砂纸等)作为实验用品来完成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有利于他们提高以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特别是一些经典实验更是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优秀范例,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设计闪耀着科学家的智慧,体现了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引导,从模仿创新开始,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原创实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

4、有效的课堂提问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作答。”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然而多数教师都感觉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上课更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问题气氛不够热烈,与教师的交流逐渐产生隔阂感,这给化学教学带来

很大的障碍。那么,作为化学教师应该怎么办呢?巧妙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形式,可以帮助扭转这种状况。①提问应具有思考性

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在设计“微粒之间有空隙”预习导引时,针对课本水与酒精的混合,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玻璃管上空的空隙里有什么?如果实验过程中,向玻璃管中先加酒精后加水,现象会如何? ②提问应具有艺术性

例如,在检查原子的构成预习效果时,不是问原子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而是展示一幅图,通过这幅原子结构模拟示意图,请学生谈谈对原子的结构有哪些认识?

③提问应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④提问应具有探索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思路,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例如,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物质吗?能用提供的药品(水、氯化钠、高锰酸钾),来验证你的结论吗(仪器任用)?课堂提问往往是教师操纵的,由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设置一些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但也不可忽视学生的提问。如:冰水混合物为什么是纯净物? Na2CO3溶液为什么显碱性?可燃冰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大量开采?CO2为什么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什么70%--75%的消毒酒精杀菌最好?学生善于提问,敢于质疑,这是好现象,教师回答不出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也是正常的,这有助于促使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教师不必要也不可能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给出确定的答案,有的问题科学家都在研究中,但应该知道并能指导学生通过什么渠道去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虽然提问是一种较好的课堂教学武器,但并非提问越多越好,“满堂问”和“满堂灌”同样不可取。因为过多的提问,学生精神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也就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因此,还要把握好提问的密度,做到适度适时。

三、教学后记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他指的反思就是教学后记。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都会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过程设计等花费大量的心思。而课

堂教学后,如果发现确实有独具匠心之处,更是应该认真归纳和总结的。另外,再详细的教案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总会突然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会稍纵即逝,造成遗憾。教学后记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记录你了解的学生中的困惑和问题。

2、记录你教学中的疏漏和探索。

3、记录你教学中的亮点。

当然,开展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还有很多要注意的方面,如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习题的选择及讲评,概念课的探究等等。

总之,我们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要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要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要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只要我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用心研究,潜心探索,精心教学,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就一定能够大显成效。

下载历年高考标下初中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年高考标下初中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Yqbwkw新课 标下如何利用 CAI整合初中地理教学议案(精选5篇)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

    历年高考县初中语县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推荐]

    。。 . . 。。. . 连城县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连城县中教室语文组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我县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努......

    历年高考农村初中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策略

    。。 . . 。。. .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策略 东台市富安镇丁庄学校 陈晓芳 224222 【论文摘要】: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较差,提高成绩难度很大,是当前和今后......

    历年高考课-初中课-初中数学学习心得

    。。 . . 。。.. 《上好课-初中数学》学习心得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 有效设计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量体裁衣”。 首先,教师不应该只关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

    历年高考农村初中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 . . 。。. . 浅议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张 朝 春 摘要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入,各个学科都在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与创新和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教学模......

    有关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有关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已经实践、探索、革新了十多年,其间的轮回曲折、辛酸喜悦,真让人思绪万千,收获颇盛,笔者结合近两年上课听课、评课教研......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 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对象,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情趣为核心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音乐课在初级中学都是作为一门副课不受重视,尤其是农村中学,由于师......

    [高考必看]浅议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

    浅议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物理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