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5 16:0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初中科学是初中的一门综合学科,强调让学生了解科学概貌,感悟科学探究过程,认识观察实验方法。在科学教学时,要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在师生互动的课堂中,用丰富的科学事实带给学生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学生喜欢科学,会利用科学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本文结合自己过去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对初中科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初中科学 课堂教学 学生兴趣 有效性

一、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在课程设置上,科学课程设置在6~7年级,它是小学1~5年级的自然科学启蒙教育走向初中8~9年级的分科(物理、化学、生物)科学教育的准备和过渡。在内容上,它是小学1~5年级自然科学的延续,又与接下来8~9年级的分科(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相关联。在教学中,要把握它的承上启下作用,不让学生感觉到仅仅是对小学自然科学的重复,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又不使教学难度化,让学生失去学习科学的信心。基于此,需要教师明确科学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做到准确把控,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所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二、依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六七年级的学生一般12~13岁,正处在儿童向青年过渡的少年时期。他们生气勃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中学的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鲜、快乐。但进入中学后,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接受一些直观、感性的知识,而要通过识记和运用把这些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为更加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使学生成为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清楚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比如学习光年时,练习册上有道题目问:四光年相当于多少千米。这里计算是9.46×1012=3.78×1013,而很多同学写的答案却是:37.8×1012。不清楚他们怎么会这样错,这就是基本的科学记数法呀。带着不解我向数学老师请教,得知科学记数法还没有学,但接下来的数学课就会学到。于是在等待他们数学课上学过这个内容后,我再安排让学生订正练习册,这次大多数学生都是做正确了。所以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特点,碰到学生不懂的内容,可在教学中进行适当补充或对教学内容适当的调整。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尽量用学生可接受的方式,把知识呈现出来。如在学习《海底世界》一节时,课本上用一个表格来说明“无论纬度的高低,海底表层的温度都在5度以下,都是非常寒冷。”若把整张表格直接呈现,大部分同学读起都会有些困难。于是我就对表格进行了拆分,先从引导学生看懂表头开始,再逐渐呈现不同纬度的温度,让学生一一回答。这样一来,学生们很容易就得得出结论了。再比如在《循环系统》的教学过程中,课本上心脏的结构图较为复杂(如图一),学生学习时抓不住重点,难以掌握。为了帮助学生对心脏结构的直观认识,我绘制了心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二)。通过示意图,直观的展现了心脏的结构,学生也就不再感觉这个知识点复杂难懂了。运用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教学处于“最近发展区”之中。这样通过给一些难点知识铺设“台阶”,让学生感觉到“跳一跳就能够得着”新的知识,不但激发学生的热情,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三、注重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战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是学生积极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知识的过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有效解决教学任务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学习的自主性和多样性,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获得乐趣和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养成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1、精心设计科学的第一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琦也曾说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因此在科学入门的第一节课,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第一节课就尝试把一些重要而有趣的科学实验带入课堂,便是一种有效的做法。例如现场配置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碘液,让学生感受如“魔术般”的颜色变化;再利用课前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把带火星的木条放进去,让学生感受

第二篇:农村初中科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初中科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班化教学的探索和尝试正在兴起。小班化教学不仅仅是班级人数的减少,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作用,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小班化的前提下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教学优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在我们农村初中,随着优秀学生的不断流失,学生的整体状况越来越差,加之学校的教学设施都已经陈旧不堪,不能及时更新,因此,农村学校的教学成绩一直都不太理想,但随着小班化教学的实施,与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小班化教学在农村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上的优势越来越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农村初中

科学课堂教学优势

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学科,其任务是探索未知,而小班化教学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开放、合作、创新”。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县小班化教学的大力推进,给我们科学老师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在小班化教学的摸索过程中,我们的思想正在经历着熏陶和洗礼,我们的教学行为也正在经历着“蜕变”,从教育思想到教育理念、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我们欣喜的看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行为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也在不断地凸显。

一、小班化教学的因材施教

国外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视野关注的范围一般不超过25个学生,而传统的大班由于班级人数过多,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再加上农村学校优秀学生的流失,教师上课往往只是关注中等及偏上的学生,而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会时常被忽略掉。小班化教学由于人数少,每个学生能更多地得到教师的关注和指导,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教师能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确立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为他们进行最合适的小组建设,不仅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个别辅导,而且小组各成员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助互补,帮助和促进每个学生进行主动探索,有效地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小班化教学的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孩子如果对某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积极地、主动地、努力地参与这项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地开动脑筋,获得有关的知识技能,从而进一步改进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学生受到教师关注的机会明显增多,从而拉近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也为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可以利用谈话式、小组合作、分层学习、感悟体会等多种形式,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活力,把爱的阳光雨露洒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位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和关爱,从而在师生心理相容、思想沟通中激发创新兴趣。

案例:在八年级下进行化学式计算教学时,由于都是有关量的计算,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也比较单一,学生往往会在上课时出现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排斥课堂听课等现象。实行小班化教学之后,我采用了小组讨论教学的方式,通过课前学生预习的效果,采用小组内部组长授课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授课。在小组讨论时,教师经常坐到学生中间一起参与讨论;有时走到讨论得不太热烈的小组中间插上几句,启发点拨;学生有不同意见,教师大大加以赞许;学生指出错误,教师会积极采纳,并对这位同学表示真诚感谢等等。在教师融进学生小组的时候,不仅与成绩好的学生有了交流,同时还和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了交流。时间一久,学生就觉得能够在课堂上实现自我,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幅度提高并持之以恒。

三、小班化教学的实验探究

在大班额的班级里,由于农村初中实验员素质相对较低及实验条件的不够完善,想要很好很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性研究是比较困难的。如此一来,一些动手能力强但成绩较差的学生就不能得以体现,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压制。而小班化教学则不同,由于学生人数较少,不仅可以较全面的开展探究实验,甚至一些演示实验也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小组探究实验。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多实施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给予了较多的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从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分析推理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自己获取知识。这样一来,学生能通过努力自己发现新知识,掌握新知识;通过对探究过程的亲历和感悟,能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通过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展示,提高学习科学的激情。同时因为小班化人数少,学生可以以个人、或结对、或小组,来进行探讨,在互动中更容易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灵感,更高效的进行科学探究及创新。

比如我在上九年级复习课《电功和电功率》时,进行小组合作式教学,给每组学生两盏额定电压相同但额定功率已经模糊不清的小灯泡和其他电学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实验,进而确定哪盏灯的额定功率大。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探讨研究,不同的小组设计出了不同的方案,甚至有些小组还设计出了多种方案,像有的小组设计出了:分别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比较大小;还有的小组设计出了:将两盏小灯泡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将两盏小灯泡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将两盏小灯泡接入额定电压电路中,比较小灯泡的亮度确定额定功率的那盏灯大。然后进行小组间的成果交流和展示,如此一来,不仅复习了电功率的计算和测量实验,还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了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特点。由于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自己动手完成的实验、自己亲自给其他学生进行的讲解,所以学生对这块内容记忆非常深刻,掌握也较好。同时复习课中引见了实验,让学生也改变了“复习课枯燥乏味”的认识,积极性也大有提高,所以这节课课堂效果非常好。

四、小班化教学的效率提高

一般一堂课只有45分钟,老师备课时已将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好了,信息量大、活动多的课,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据国外心理学家统计,初中生可使注意力稳定30分钟,然而农村学校的学生知识基础往往都比较差,个人学习素质也不高,很多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水平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在大班上课时,由于一个人的视线总是有限的,关注了前三排就势必要忽视后三排,面向了左边,右边就照顾不到。因此对学生的关注不能面面俱到到,这时就总会有学生走神,开小差,上课时分心、走神的现象比较普遍。小班化上课时,学生人数少,教师很容易控制课堂纪律,学生不容易开小差,或是说没有开小差的机会。因为通常只要有同学注意力分散了,教师都能马上发现,及时给予适当的提醒,况且由于进行了小组的建设,以小组为单位的小集体荣誉感大为增强,开小差的同学也会受到组内其他成员的监督,课堂纪律有了很大的提升。

总之,小班化教学保证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乐学,提高学习兴趣;保障互动教学的实施,发挥群体效应。我们面对小班化教学的这些优点,下定课改的决心,不断加强学习、创新,积累更多的经验,形成小班化教学独特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梁春涛.关于小班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天津教育,2000(2)[2]刘儒德.高效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5 [3] 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6

第三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思考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思考

摘要:在初中教学中,思想品德是重要学科,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发挥重要作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实施中,要求教师应通过有效教学方式而开展教育,尤其将思想品德和生活相联系十分重要,可增强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化作用。但是,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现状看,未能充分发挥生活化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其意义,并提出其具体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26-01

1.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意义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在生活化教学中,课堂教学可以回归社会和学生生活,保证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习知识,且在课堂学习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根本上讲,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教学方法是新型的教育方式,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其次,有效应用该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中,既能使学生更为深入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为提高自我品质奠定基础。最后,通过教学生活化,学生可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融合,不仅在课堂学习中感悟生活,而且从生活中提升自我品德,进而健全人格[1]。

2.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

2.1 在情境教学中实现生活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要实现生活化,有必要将其与情境教学相联系。就教育教学本身而言,教师通过情境教学,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有所提高。因此,在情景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利用提问的方式,实现教学生活化,拓展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其次,创设模拟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同身受,对增强思想品德教育效果有利。如,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对“锄禾日当午”的情境进行模拟,使之体会农民田地劳作的艰辛,以达到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品德的目的[2]。

2.2 从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实现,要求教师应该从生活中充分挖掘教学素材,以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推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发展进程。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如若教师只是空洞的说教或照本宣科,则难以实现生活化教学,对思想品德教学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在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能够激发学生思维,使其产生生活联想,既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更好感悟人生。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感,对自身生活感到富足,以积极的情绪而进行自我调节。由此可见,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能够促进生活化教学的实现。

2.3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教育教学活动能?虼友?生视角着手,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首先,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立判断,保证学生在学习中投入积极主动性。其次,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彰显其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3]。

2.4 积极组织生活实践活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中,要实现生活化教学,教师有必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而且可增强学生的个人品质。在实践活动中,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并在多样化实践活动中,达到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例如,伴随社会的发展,低碳环保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主题。所以,在学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的实践活动:首先,引导学生以学校为主阵地,积极为学校设置环保宣传标语。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或结合生活经验等而借鉴其他宣传标语。其次,为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小组成员针对校园内破坏环境行为进行调查和记录,并对所见不文明行为加以规劝。最后,在定期汇报中,小组学生针对校园环保提出合理的建议[4]。

结论:思想品德与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优秀的品质和提高其自身的道德素养水平。现阶段,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中,要求教师应掌握有效的教育方式,以促进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和学生生活的相融性。首先,在情境教学中实现生活化;其次,从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再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最后,积极组织生活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代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探究--以潍坊高新区东明中学为例[D].鲁东大学,2014.[2] 刘晶晶.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研究--以《成长中的我》教学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5.[3] 彭海泉.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06:2+50.[4] 黄益平.搭建生活舞台 彰显课堂魅力--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学苑教育,2011,10:84-86.

第四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

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对象,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情趣为核心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音乐课在初级中学都是作为一门副课不受重视,尤其是农村中学,由于师资缺乏,教学仪器简陋,师生不重视,音乐课经常被边沿化。当其它学科教学改革、教学观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对音乐课的课堂教学讨论却非常的少。在这里,我结合多年来音乐课的课堂教学经验,简单探讨一下初级中学音乐课的课堂教学经验,抛砖引玉。

一、引趣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发现不管课堂教学内容多精彩,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始终不好,甚至会出现正常教学无法进行的情况。新课标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于是我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研究酝酿合适的导入方法,由于方法得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被调动起来,学习效果越来越好。例如在《雪绒花》这一课中学生进教室时给他们放录音《哆唻咪》,用音像图画式和提问描述式引导学生:同学们刚刚听到的是什么歌曲?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想看这部电影吗?随即给学生播放电影《音乐之上声》片段,学生聚精会神的观看后,不仅对此歌的创作背景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对片中的音乐也逐渐熟悉了,因此,再学习这首二部合唱歌曲就比较容易而且也学的很投入。因为在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段时,已经三次出现所要学的《雪绒花》的旋律部分了,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基本上都记住了主题旋律,都听会了,那教师只要在解决第二声部的难点部分和歌曲处理上进行启发和引导就可以了。

导入的目的是教师有意识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十分巧妙地把学生带进新的教学内容中去,所以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设计的内容一定要与主题内容联系紧密,具有关联性,因此,在备课时首先必须认真分析课题内容,然后再去酝酿合适的导入内容,因为在音乐教学中,“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起着诱导、铺垫和衔接的作用。一个精彩的导入能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归纳,定会出更加完善的设计,为每一节音乐课设计出一个优秀的导入。

二、恰当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现在的学生知识来源非常丰富,各领域的知识有可能比老师懂的多。要将新的精神和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不断地更新课堂教学方式。一定不要再一成不变的教师讲、学生听,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学生厌学,使一堂生动的音乐课变得枯燥乏味。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启用情感教学模式,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些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要以情感人,这对中学生来说较为恰当。

在这几年的教学摸索中我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在欣赏京剧时,我拿一些脸谱和服饰,采用分组抢答的形式,让学生们每组选一个人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教师:“现在问题开始,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脸谱哪个是生、旦、净、丑?”对于学生来说,这种问答形式很平常,但若教师变换形式来进行,就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没被选中的其他学生兴趣也都很浓厚,甚至都站起来举手,大家在一片热烈而有序的气氛中回答完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仅学到课外知识,而且对音乐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灵活、多变是解决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法宝

(一)如何避免器乐教学枯燥的问题。

在器乐教学的基本练习中,反复的音阶练习学生掌握得很快,但是显得枯燥,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和声形式及不同节奏训练:|XX|XX|X--:||X.XX.X|X.XX.X:|这样运用多种形势新颖的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教学中我自始至终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目的,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的喜悦和乐趣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

(二)调整唱歌教学的发声练习。

过去唱歌教学程序中首先是发声练习:mimimimamama……有的学生不是笑就是做鬼脸,虽然有几分钟的发声练习,可到了演唱歌曲时声音质量却没有提高,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唱歌教学前的发声练习还有必要吗?这些音乐标准对于学生来讲是不是太“专业”?怎样解决发声练习与演唱歌曲相结合?于是我思索并大胆在唱歌教学过程中摸索不再单一做发声练习,而是在演唱过程中随时随地引导学生,例如学唱《十送红军》时用lu母音随琴演唱歌曲旋律,提醒学生的坐姿、背挺直、鼻腔打开,嘴撅起来,体会歌曲意境以情带声,并随时给学生做歌曲演唱示范,加上灵活多变的伴奏,整个教学过程把演唱方法融入其中。学生演唱声音经过调整后非常好,效果是单一的发声练习所不可比拟的。经过大量实践,事实证明音乐的基本技能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强调的“关注音乐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技能技巧”的内涵。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大众教育。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要用一切美的手段来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中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和塑造美。

第五篇: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探索(范文模版)

内容摘要: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科学教学时,只有让丰富的科学事实作用于学生的各种器官,才能为学生思维提供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不进行实验和探究,就无法学到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无法体会到探索自然科学的乐趣,也无法真正地掌握自然科学的知识。所谓有效教学是指为了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以心理学和社会学为理论基础,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以促进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成果、学会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对所学的学业喜欢、感兴趣、懂了、会了并有所收获。

一、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有效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限定了教学内容,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因此正确的科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制定也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1.新课程标准是教学目标设计的根本依据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过于笼统是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少教师确证教学目标往往是凭经验或照抄参考书。而新课程制定的三维目标上具有明确的“学什么”、“做什么”的意义,体现“学为主体”的理念。例如,《神奇的激素中》的三维目标就根据课程标准、重难点的选择、以及学生的学情和特点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②了解激素是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③能说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④知道由于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各种疾病。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交流探讨、读图分析等活动,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②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系列挑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养成对知识“乐学、乐用”的积极心态。2.教材的重、难点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教学的重难点的确定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分布、注意力分布等。无论是传统课程的教学,还是新课程的教学,总是要用教材教的。教材教什么?我们凭借教材教学科知识、教学科学习的方法,凭借教材让学生在学科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提高学科学习能力,凭借教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自然学科在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上比较明显。教学的重难点是什么,学生要掌握什么,要训练什么,要达到什么程度,都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确定教学的目标。

3.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出发点

初中科学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它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必须兼顾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照顾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二、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必须有效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还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支持。1.利用现代技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很多抽象的概念,而按照学生现有的逻辑思维很难理解这类的概念,又不能通过生活经验、生产实践或者实验等方式加以解释。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可用动画模拟“在点燃条件下氢分子、氯分子加速运动分解为原子,两种原子重新自由组合构成了氯化氢分子。”这种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画面时间短暂,却把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根据需要还可以反复回放,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解决了疑难问题。

对于一些危险的化学实验的讲解,只是口头的描述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实际操作也有相当大的危险性,怎么办呢?例如,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否则会发生危险。但如何危险,学生不能亲自体会。这时,向学生展示将水注入浓硫酸的实验录像,学生就会对此有较深的印象,错误操作出现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小。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能巧妙运用现代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2.情境设置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具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性,即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慢慢的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每个问题的设置对于学生来说都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心理发展水平相当,感觉凭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的。例如,《欧姆定律》一节教学时,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情境:(1)导体中电流i跟导体端的电压u,跟导体的电阻r之间有没有关系?(2)怎样来讨论i跟u、r之间的关系?(3)在i—r关系时,怎样来保持电压u不变,改变电阻r?在研究i———u的关系,怎样来保持电阻r不变,改变电压u?(4)根据上面的分析怎样来设计电路?(5)各电路有什么优缺点?选择最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从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经过提问、讨论,再由教师总结,欧姆定律自然得出。

3.情境设置要体现开放性和发散性

在情境教学中,良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也不应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多向的。针对同一个问题或者不同的问题,教师都应该极力的提倡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打破惯有的狭隘、单向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联想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上下功夫,把情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内容时,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抛出如下开放性的问题:①猜一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②你认为摩擦力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③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那么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三个都是很好的开放性问题,也是教材本身所蕴含的问题。

三、教学策略必须有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是认知主体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安排科学的活动,及时改变学生错误的认知结构与认知策略、经验方式与情感态度。

下载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721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11月15日,市教体局教研室冯厚生主任、杨亚丽老师带领五位语文、历史、地理老师来我县进行初中典型案例巡回教学活动。教学地点安排......

    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评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用一句形象的比喻: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水泵。我们当前的评价,仍然流于形式,一切的评价总是......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宗林 课堂教学基本理念的重建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是实践的源头活水,拒绝先进的理念就是拒绝进步,只有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策略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策略 【摘 要】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有效的参与又离不开有兴趣的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景,用......

    对“6+1”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对“6+1”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一.一部政治组翟利萍 一、“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就学校的生源来说,我校生源基础差,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

    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摘要]本文试着从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有效组织课堂、设问、及时进行教学评价、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等方面,探讨了新课标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

    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 一节好的英语课,需要教师细心雕琢、认真准备才行。听课及教学日志、或教学反思是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方法。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笔者......

    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思考)(五篇)

    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思考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何会存在这些问题?这是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回答的。应该说,这些问题曾有过讨论,人们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