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案

时间:2019-05-12 18:2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案》。

第一篇: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案

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案

第二课时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案 【教学模式】学测评三元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页例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3分)

口算:50×90 400×0 32×30 190×50 0×140 300×30 21×40 25×30

二、自主学习(5分)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48页例2(1)。

2、尝试训练:教材48页做一做第1题。

134×12 176×47 425×36 237×82

3、学生总结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4、教师强调并小结。

5、学生自主学习教材48页例2(2)。

6、尝试训练:教材48页做一做第2题。

7、学生总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8、教师巡视并针对突出问题小结。

三、自主练习(8分)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好,最棒!

1、教材49页练习八第7题

120×73 46×205 182×47 250×60 28×103 27×142 224×30 304×15

2、教材50页练习八第8题。

3、教材50页练习八第9题。

4、小组汇报。(抽签汇报,可以选择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5、教师强调小结。

四、当堂检测(发试卷)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最好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五、评价总结(4分)

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

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3、教师总结错题的类型,再次精讲。

4、学生谈收获和自我评价

第二篇:《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页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50×90 400×0 32×30 190×50 0×140 300×30 21×40 25×30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48页例2。

2、尝试训练:教材48页做一做第1题。134×12 176×47 425×36 237×82

3、学生总结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4、教师强调并小结。

5、学生自主学习教材48页例2。

6、尝试训练:教材48页做一做第2题。

7、学生总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8、教师巡视并针对突出问题小结。

三、自主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好,最棒!

1、教材49页练习八第7题

120×73 46×205 182×47 250×60 28×103 27×142 224×30 304×15

2、教材50页练习八第8题。

3、教材50页练习八第9题。

4、小组汇报。(抽签汇报,可以选择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5、教师强调小结。

四、当堂检测(发试卷)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最好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第三篇:《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说教材背景和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第八册数学第一单元的内容,即教材第53页(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八的1—4题)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这三个知识点:

1、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

2、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三位数乘两位数。

2、编排意图:

(1)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以本单元45页主题图中特别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运行为题材,引入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其用意与例1一样,一方面使学生体会计算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另一方面为学生理解“速度”概念以及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又一次铺垫。

(2)分步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本例题分为两小题,第(1)题学习两个因数末尾都为零的乘法:160×30;第(2)题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零、另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106×30。

第(1)题的重点是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个数的确定。教材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这方面的旧知和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自主迁移类推出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零。

第(2)题的重点既有竖式的简便写法,又有因数中间的0是否应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在前面的乘法学习中都已解决,所以教材有意留下空白,为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机会。

(3)鼓励算法多样化。本例题以笔算教学为主,口算、笔算交互进行。例1显示的两位学生的算法清楚地告诉学生,计算时,能口算就口算,不能口算再用笔算或其他算法。

因些这节课的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由旧知迁移到新知。

3、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和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例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尤其是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难点: 简便写法的算理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设计理念

1、在生活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既可以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来源与生活问题,也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

2、以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自主的利用旧知迁移出新旧。

3、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算法简便化,但又不拘泥与让学生使用一种算法。

三、说教学过程

计算课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枯燥和乏味的,所以我在教学时尽量让计算的素材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联系在一起,既达到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来源与生活问题,也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但三位数乘两位数,因为结果比较大,而且还要是中间或末尾有0,这样的计算背景,学生平时的生活很少接触到。所以我设计时也为这个问题而烦过,如果不创设情境,直接引出计算例题,这样就比较枯燥,如果为情境而情境,不切实际的造一个情境,那又有背数学和生活相联系。以本单元45页主题图中特别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运行为题材,引入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其用意一方面使学生体会计算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另一方面为学生理解“速度”概念以及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又一次铺垫。

接着我让学生比较这三个算式与前一课学习的区别,明确这节课学习的目的。又让学生回忆0在乘法中的特点,特别是复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算理。为下面自主探索迁移作知识准备。

然后我让自主尝试探索末尾有0有乘法,然后让学生自己上台来给大家展示各自的算法,并讨论比较那种算法更简便,从而总结出末尾有0的乘法列竖式的简便方法。为了解决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在这个环节里又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两个练习,一个是0和非0的对位,还有一个是积末尾补0。在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所以我直接让学生在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解决。重点强调了因数中间0不能漏乘。

在练习方面,我结合教材有针对性,让学生做课本53页的做一做,再次突破本课的重点。课堂小结,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归纳的能力和习惯。

第四篇: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同学们,上新课前,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的口算能力,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口算卡片):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608×5=

20×20=

40×90=

502×7=

608×5=

908×4=

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2、提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想从本节课中学会什么呢? 让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2)竖式的简便写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教师相机的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1)算法展示: A、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 30 —————

4800

B、106×30=

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06 × 30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2)错例展示

(每一小组在展示过程中,其它小组均能进行质疑。)

(3)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检测成效,拓展延伸(闯关游戏)

1、第一关:口算练习练习八第一题

2、第二关:选择题

(1)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A、100000 B、10000 C、1000(2)5600乘50,积的末尾有()个0。A、3 B、4 C、5(3)508×40,它们的积是()A、2320 B、20320 C、2032

3、请写出400×230的简便的竖式计算?

4、解决生活问题

(1)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8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20天吗?

(2)如果一个城市有50万户家庭,每个家庭每年所用易拉罐的数量是60个,假如全部回收,这个城市1年能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

够,以

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第五篇: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乘法

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乘法教案

一、学前准备

1.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末尾有0)

出示:60×50 240×20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口算方法

师:你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吗?

2.学生尝试笔算并板演。

3、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

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

师:你能运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师:读材料,看看材料中提出了哪些问题?

(1)出示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板书问题:特快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普通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3)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生:第一道算式因数末尾有0,第二道算式因数中间有0,板书因数中间有0)

(4)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分组完成笔算,笔算时务必做到“快”、“静”、“齐”。(见图1)

提问:①3为什么和6对齐?②积末尾的2个0是怎么得来的?

提问:①3为什么和6对齐?②十位3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十位上的3须和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相乘。如果你省略不写,积就会少一位数,积变小了。)

③明明3×0=0,百位上却写1,为什么?(进了位要加到来。)

2.请你说一说红色得数是怎么得来的?(见图2)

同学们这么聪明,我们就来练一练。

780×54 208×40 107×12205×30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师生小结,畅谈收获。

下载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课题教材第66-69页。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2、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进......

    《因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因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例2(教材第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一、说教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有关0的乘法以及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例7教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题......

    “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说课稿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说课稿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幅画,泼墨如注,惜墨如金;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首诗,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所有这些都在向我们传达同一个理念,那就是:教学是一门艺术。一、......

    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教案

    三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设计 执教:花建芝 2012年11月1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4页例5和例6,第85页练习十九第1——4题。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案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执教: 荷城街道第一小学 梁桂香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说课稿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说课稿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幅画,泼墨如注,惜墨如金;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首诗,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所有这些都在向我们传达同一个理念,那就是:教学是一门艺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