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中的数》教案设计
《生活中的数》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数学,课本37页《生活中的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常识。
2、初步学会简单的估计,从而发展数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3、与他人交谈、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和能力,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设计思路:
《生活中的数》是根据教材中的自主练习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自行设计的一次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这是本次活动的教学的基本主导思想。教学设计为教学实施显性这个“立足点”提供支撑,因此,教学设计力求凸现以下“六个性”。
1、素材生活性
“生活中的数”强调数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设计首先基于这一点。
2、情境主题性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生活中的数”。
3、活动合作性
实践活动更需要同伴间的相互合作。为此,本课实践活动各个环节都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
4、探索层次性
探索活动分层次进行:“说一说”从“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引导交流年龄这个题材上:“猜一猜”设计五个层次探究,即“参照性探究”、“检验性探究”、“经验性探究”、“拓展性探究”;“数一数”从教科书引向校园。
5、时空开放性
主要体现在安排“课前小调查”和“课后实践”活动。
6、体验阶段性
课前小调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课中的实践活动,第一阶段体会年龄是用数表达的;第二阶段对估计的感悟;第三阶段体会“校园里可以数一数的材料很多”。课后实践活动,增进数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
一、一、课前调查,生活引入。
请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着100以内的数。
[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100以内的数的知识,这是学习的重要资源。课前调查,再次寻找生活中的数,为本课学习积累了素材。教师询问了解学生调查情况或学生汇报调查情况,可以放在课前进行。]
导课:在课前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很多的数。今天这一节课,我们来进一步探究“生活中的数”。
二、活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一)说一说
活动1:用10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探究问题:你会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吗? 1、1、大组交流。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 2、2、以情境图启发。
学生从教科书情境图中四名孩子说的话里得到启发,“想好在说,说的更多、更好。” 3、3、小组交流。
把自己想说的话说给同组伙伴听,比谁说得好,说得多。
[教师要适时启发和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信息;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放宽题材,使他们说得更多,更好。]
4、汇报与展示。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活动2:交流年龄
探究问题:你能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吗? 1、1、交流
小组内同学相互交流,先说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年龄,再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年龄。
[课前调查包括这项内容。]
2、推测
(1)出示情境图猜年龄。(情境图用照片代替)
探究问题:“东东家有一个人,今年67岁,这个人可能是谁?”
(2)猜别人的年龄
(相互猜别人爸爸、妈妈„„的年龄,只要说的年龄差不多就可以了,不一定说得准确。联系生活的估计,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很有作用)(3)互动感悟
[教师与学生对话,在全班互动中让学生感悟人的年龄是用数表达的]
(二)猜一猜。(有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实践活动)
1、参照性探究。
活动1:抓一把糖,数一数,探究问题:手中的糖有几粒? 活动2:抓一把大豆,估一估。
探究问题:估计你手中的大豆大约有多少粒?你是怎么想的?
[这里的‘估一估’,要以“一把糖有多少块”作为参照数,属于参照性探究,学生在猜数时自己去想,为什么?不是教师提示]
2、检验性探究
活动3:把抓来的大豆数一数。探究问题:你猜得怎么样? [“数一数”检验探究,让学生自我检验,只要差不多就行。]
3、对比性探究。
探究问题:为什么一把大豆比一把糖粒数多?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相互交流]
4、经验性探究。
活动4:抓一把瓜子,估一估。
探究问题:你能估计出一把瓜子大约有多少个?
[引导学生借助前面的经验去估计]
5、拓展性探究
探究问题:如果你抓一把大米,这一把大米的粒数比100粒多,还是少?
(三)数一数
主题:自己在校园里能数些什么? [充分给学生时间,畅谈自己的想法]
三、评价体验,拓展延伸。
1、回顾、评价
(1)说一说这一节课学什么?有什么收获?
(2)评价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表现。
2、阅读感受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用100以内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的阅读素材]
3、课外实践
(1)从自己家楼下走到自己家门口,需要走几步?(估一估,走一走,数一数)
(2)从教室西面走到东面有几步?
(3)自己在操场上走60步看有多远;再走30步有多远?
(4)寻找校外生活中的数数题材,课后自己来数一数,并在同学中交流一下。
第二篇:《了解生活中的数》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
【教学目标】
1蓖ü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的认识,提高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掌握水平。
2碧寤崴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迸嘌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调查表格、视频展示台。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还在班上和家里了解到10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其实10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同学们想去了解这些生活中的数吗?
学生:想。
教师:我们可以全班一起去调查了解,也可以几个人或一个人一组自己去调查了解,你们希望用哪种方式去了调查了解呢?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如果意见统一,就按学生的意见做;如果意见不统一,可以用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下面按学生都希望全班统一去调查了解的方式设计。
教师:大家都希望全班一起去调查了解,但是到什么地方去调查呢?书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同学们看一看书,讨论一下你们希望到什么地方去调查了解。
学生讨论后回答,按书上提供的线索,学生愿意到哪个地方就到哪个地方。下面以学生喜欢到商场去调查为例设计。
教师:到商场去了解些什么内容呢?书上有提示吗?
学生:书上提示我们了解商场哪些商品的价格在50至100元之间。
教师:这儿说的商品,包括哪些商品呢?
学生自由回答,比如衣服、玩具、家用电器等。
教师:对了,这些商品我们都可以去调查了解,但每个学生都去了解这些商品,忙得过来吗?我们还是来分一分工吧。
学生分工,分一些学生去了解服装、一些学生去了解家电、一些学生去了解副食品、一些学生去了解化妆品等。
教师:除了分工以外,你们觉得还要作好哪些活动准备呢?
要求学生讨论出还要有调查的记录,每个小组的学生还要进行进一步分工,比如哪些去询问价格?哪些记录?哪些对其他的价格作观察和了解。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调查表格(如下表),要求学生理解怎样填写这个表格,并在学生进一步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如下的谈话。
第()组()价格调查表
商品名称 价格 商品名称 价格
教师:除了作好这些准备以外,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呢?
要求学生讨论出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询问价格,还要注意安全,强调纪律等。
教师:做好了这些准备,下面我们就出发吧。
二、过程指导
指导学生到商场调查商品价格,可以先全班到一个柜台,让一个学生作调查示范后,包括询问价格和记录价格的示范;然后再分组进行调查,分组前强调集中的时间,一个小时后将学生集中后带回学校。
三、汇报小结
教师:刚才我们分组对商场里的一些商品进行了调查,谁来汇报你们小组的调查结果?
可以采取分组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报。要求汇报的学生把填好的调查表格拿到视频展示台进行展示,并请一名学生对调查结果做一个简单的讲解。
教师:通过刚才的调查,你有哪些发现?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如果学生提到调查时发现有的商品在功能上都差不多,而价格却不同时,教师应及时提出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并引导学生从这些商品的外观、质量、出产厂家和这件商品所在柜台的位置这些方面来思考,让学生意识到一件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汇报过程中可能还有学生会发现有的商品的价格超过了100元或者不到1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100并不是最大的数。并告诉学生:“目前我们只学了100以内的数,生活中还有很多比100大的数,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来探讨这些数。还有比1元少的价格怎样用元作单位来表示,也是我们在以后要探讨的问题。”
教师:通过到商场进行调查,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我们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有哪些联系?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主要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师:通过今天对生活中100以内数的调查了解,同学们知道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是相当广泛的,也是很重要的,说明对数的学习非常重要。同学们还会从你们今天调查的数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吹风48元一个,用100元买一个吹风,还剩多少钱?”“一桶油65元,一袋米30元,如果买一桶油和一袋米一共多少元”等数学问题。
教师:这些问题同学们能解决吗?看来我们不但要认识这些数,还要用这些数来解决问题。怎样用这些数来解决问题呢?这是我们在后面要研究的内容,但是同学们可以保留好今天调查的数,在我们学习用100以内的数解决问题时,我们再用这些数来作为我们的学习内容,使我们调查到的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点评:本案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卑蜒生的活动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上。这个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来展开的。开课时,教师用“前面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还在班上和家里了解到10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这样的话来唤起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积极回忆,通过这样的回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活动中来,为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背浞址⒒咏淌和教科书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从调查方式、调查地点到调查内容等方面的提问,对这个活动程序和活动过程作积极的引导,教学中还充分发挥了教科书的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看教科书明确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形式,这样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整个活动方向明确,活动有序。但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全部调查过程和汇报过程,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得很充分,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和价值体验。
3弊⒅匮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参与性强。教师一开课就告诉学生这节课的活动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启用这方面的活动经验,用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对完成这个活动的信心,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通过小组分工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自己的任务,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小组内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活动。
4弊⒅刂识的延伸。在学生汇报了调查结果后,要求学生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产生由对生活中的数的调查转向对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对下一个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
第三篇:生活中的数教案
第一课时
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2.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
3.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数感。
4.在数数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会认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数数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PPT出示主题图
猜猜盒子里到底有多少个花生呢?(板书课题:数花生)
二、想办法,数花生
(1)想一想,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2)想想数花生的方法。
(3)汇报方法,同时试着数给大家听。(直到老师说数完为止)学生尝试数一数。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几种数法并标上序号。①两个两个的数。②五个五个的数。③十个十个的数。„„
(4)小组一起用这三中方法各数一遍。数到100.小结:当我们不能确定是否数对的时候,就可以换一种方法数一数。
三、知识运用
(1)接龙: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看谁说的又快又对。①师生互动。②生生互动。
(2)出示接力赛。你们能根据给出的数填写后面三个数吗? 34,36,38,(),(),()。45,50,55,(),(),()。(3)完成23页4、5两题。
四、小结:回顾数数方法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 四十 五十 六十
第二课时
数一数(100以内数的数法)教学目标:
1.认识100以内的数,建立计数数单位“百”的概念知道10个十是一百。2.初步感知100以内的数的组成。
3.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4.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建立计数单位“百”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百”。教学过程:
一、数小棒导入
1.拿出学具小棒n根,请几个学生用不同方法数数。2.揭示课题并板书《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
1.学生拿出小棒每人分别数出十根。
2.请十位同学站起来,想一想他们手上总共有几根小棒。怎么数 板书:10个十是一百。(齐读)3.评一评,谁的数法好?
教师小结:数数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也可以五个五个或十个十个地数,究竟应该怎样数,那要看具体情况,要灵活地选择。
4.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方块。(出示教材第2副情境图)生独立数出数量,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数一数。(“练一练”第1~3题)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2)数一数,再添多少就都变成一百了? ①出示“练一练”第4题图。②学生小组交流完成。(3)读一读,说一说。出示“练一练”第5题,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四、小结:十个十个数10个十是一百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0个十是一百
第三课时
数豆子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初步感知数位、数序及数量多少的含苞欲放义。2.经历运用数的知识进行达和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3.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合作探索的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估计豆子的数量。
教学难点: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渗透。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准备:豆子、数位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数出规定数目的豆子,初步体验估数。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给每组发一包豆子)
今天的数学课就是在数豆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看谁会观察、会思考。在数豆子的时候,同学之是要互相合作,互相谦让,还要小心,千万不要让豆子掉在地上。2.数出30粒豆子。
活动规则:
①请你数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么数?
②把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觉一下,然后轻轻地放在盒子的右边。
③用手抓一抓30粒豆子。然后直接用手在袋子里抓出这样一把豆子。
④数数第二把豆子的数量。感受估数。教师小评。
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心中都像那样抓的一把豆子大约是30粒,你们可要记住了。
二、活动二:拨数 写数 1.在计数器上拨数并写数。
自己再抓一把豆子数一数然后用计数器拨出数量告诉小组同学。考考小组同学能否从计数器上读出数量。2.练习拨数、写数。
我们一起来看22这个数,谁来拨出这个数?谁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数? 学生汇报:
左边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右边的2在个位 上,表示2个一。写一写“22”。3.认识百位
(1)试试拨出100(2)左数第三位就是百位。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27页的“练一练”。(1)做一做,填一填。(“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2)根据计数器写数。(“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第4题)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集体交流。(4)找找生活中的100。(“练一练”第5题)指名学生说一说。
四、小结
今天学了很多知识,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哪位同学能跟大家交流一下你都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数豆子
2个十和2个一 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第三课时
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计数器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很想知道大家的年龄,谁愿意告诉老师?
学生纷纷举手,我要猜出你们的年龄。请一名学生上台,把自己的年龄写在黑板上,老师背对黑板,面向学生猜年龄。
请你们帮老师提示一下,我猜的是大了还是小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
小猴和小熊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想邀请你们去做客,你们愿意吗?(课件出示主题图)
你从动物乐园了看到了什么?
小猴和小熊拿了很多果子,你们能数出它们的数目吗? 学生仔细数,并汇报数的结果。小熊有21个红果,小猴有18个红果。2.怎样来比较谁拿的红果多呢? 怎样来比较21和18的大小?
3.学生组内讨论,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方法1:用数的顺序比较。(根据100以内数的顺序,从前往后数。先数18,再往后数三个数是21,所以21比18大,21﹥18)
方法2:实物模型比较。摆一摆
方法3:借助中间数比较。(21比20大,18还不到20,所以21比18大,即21﹥18)方法4:借助计数器比较。方法5:用数的组成比较。
观察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写一写,比一比。
三、巩固练习。
1.比大小。课本第29页第1题。学生先写出计数器上的数,在用学过的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
2.填一填。课本第29页第2题。答案不唯一,引导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答案,教师及时评价及鼓励。
四、小结:你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了吗? 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
小小养殖场(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少一些” “差不多”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究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么多概念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用“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差不多”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数学城堡可美丽了(屏幕显示),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题呢,你们想进去看看吗?不过想要进入数学城堡,必须闯过三关,大家有信心吗?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第一关。
出示准备好的三杯水:一杯清水,一杯蓝水,一杯红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杯水,然后用“„„比„„多得多”或“„„比„„多一些”说一句话。
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按老师的要求说一说?反过来还可以怎样说? 2.第二关。
①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养殖场里都养了些什么呀?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然后告诉你的同桌。②合作交流,汇报成果。
比较两个数的关系时,可以用“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差不多”等来描述。
3.第三关。(猜一猜:根据描述来猜一猜兔子的只数)18,26,90,97这四个数中,有一个是兔子的只数,猜一猜。兔子的只数比18多得多。想一想,你猜出了吗?是多少?
三、实践应用。
出示课本第31页第1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集体交流,教师进行评价。
三、实践作业,全课小结。调查家庭成员的年龄,用“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差不多”说一说。板书设计:
小小养殖场
第六课时
内容 做个百数表(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目标:
1.在百数表上认识100以内的数。
2.在百数表上进行数的定位练习,探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百数表上行和列的编排规律。
教学难点:能运用百数表上行和列的编排规律,正确地填表。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数学王国开运动会了!7娃娃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7娃娃是怎样排队的?
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7娃娃还没来吗? 我们一起来学习隐藏在7娃娃方队中的秘密吧!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分组观察。
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现在请你们来找一找,看看表里藏着什么秘密。小组合作讨论。
2.交流表上的数。
看着这个表,你有什么问题?能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选一排读一读。(可以选横排,也可以选竖排)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斜看有什么规律? 横着看、竖着看、从斜着看:
55的前一个数是多少?后一个数是多少? 谁还想考考大家?你还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探究,发现了百数表上行和列排列的一些小秘密,每行都是挨着次序排列的,从左往右依次大1.每列也是依次排列的,但它的次序是从上往下依次大10。
3.大家在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棒!这里有一些“魔力框”,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中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
课件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中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在小组里交流。
(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百数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外几个数吗?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小熊写门牌号。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2.“练一练”第3、4题。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3.游戏:猜猜我是谁。
规则:在百数表上用用圆片盖住一些数,猜一猜圆片下面是什么数。可以一次猜一个,也可以一次猜几个。要求说出猜测的理由。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有哪些收获?
做个百数表 横着看
竖着看
斜着看
教学内容 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和写法。
2.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位的概念。
4.通过具体的练习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巩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5.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忆一下数位顺序表哪边起第一位是各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 板书设计: 2.出示计数器:
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数呢?
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都是两颗珠子,请你说一说这两颗珠子分别代表多少。3.拨数字
4.用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少一些、多一些说说拨出的数字。
二、基础练习
1.课本第34页第1题。
学生先自己填写,再在班上说一说。2.课本34页第2题。师拨数,学生写。同桌互相练习。3.课本34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1.课本34页第4题。
指导发现这4组数各自的规律,先判断出是顺 数还是倒数,以及是几个几个地数,再填空。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集体订正。2.课本35页第5题。
帮小鸟找家。让学生先自己连一连,然后指名汇报。3.课本35页第6题。A教师指导第(2)题。
图画书有36本,故事书要比图画书多得多,但又比90本少一些。故事书可能有多少本?
学生明确:故事书可能有85本。B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4.课本35页第8题。
拿出卡片,让学生自由组数,并把数写下来。
在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并为这些数排排队。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二
第四篇:生活中的透镜 教案设计
生活中的透镜
教 案 设 计
岳西县中关中心学校南岳初中
程 伙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设计
岳西县中关中心学校 程 伙(男 中二 本科)〒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
弄清楚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大致构造及成像性质。〒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对生活中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也为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做好了准备。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能正立放大的虚像,从而知道凸透镜成像的特征有哪些,这样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也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
分析,对比实验数据,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尤为密切,很多学生头脑中都有丰富、具体、生动的感性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需适当点拨提醒,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照相机模型的制作,不仅巩固了其原理,还能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也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教具准备〓
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纸筒、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多媒体。〒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 第二节 生活中透镜(播放幻灯片1 生活中透镜)『导入新课』
现在的人们每逢过时过节、外出游玩或一些特殊的日子,总喜欢留影作纪念。用照相机拍出喜庆的场面、美丽的风光或特别的时刻,再通过照片来回味。对照相机大家一定不陌生,哪些同学会用照相机或使用过照相机的,请举手告诉我?(学生举手回答)好!我们同学个个动手能力强,了不起!那么照相机为什么可以拍摄出风景、人物呢?你们想了解它吗?
我们通过观察来走近它,认识它。『推进新课』
一、照相机 板书 照相机
1、出示真照相机让同学们观察。
2、请会使用照相机的同学说照相机由哪几部分构成?请一位同学说,老师板书。
板书 照相机由镜头、调焦环、光圈、机箱、快门、胶片等组成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下面通过图片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
(播放幻灯片2 照相机的组成)
3、请另一位会使用照相机的同学就自己的摄影经验谈照相机照出来的相的特点。
[生]:照出来的相是倒立、缩小的。
4、出示模型照相机,请同学使用,谈谈看到的相的特点。
[生]:呈倒立、缩小的像。
5、这是我的(模型)照相机,你们想不想也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照相机呢?([生]:想!)请大家根据桌面上的器材,按照课本63页中“想想做做”的方法作一台照相机。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学生制做照相机,教师注意指导)
6、请大家用你的照相机给照一张相,说说你看到的像的特点。
[生]:是倒立、缩小的像。
7、再请同学们检查下你的模型照相机的构造,说出它的组成部分。
[生]:凸透镜、纸筒、塑料薄膜
8、(教师引导)比较一下两照相机我们发现:
板书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9、请大家根据模型说出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板书 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10、很好,大家已经正确的归纳出了照相机的原理,了不起!我们再通过光路图来认识一下。
(播放幻灯片3 照相机的原理)
(我们发现照相时物体离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
11、同学们,这里面呀我还有一个问题,照相机能把物体的像呈现在光屏上,那它又是如何得到清晰的相片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等一会儿,请一位同学告诉我?
[生]: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人、景物)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了。
12、随着社会的发展,照相机也得到了升级,现在有了数码相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播放幻灯片4 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用图像传感器替代胶片,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由相机内的存储器保存.二、投影仪
板书 投影仪
[师]: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学习。先请大家观察一下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 学生观察,教师介绍投影仪的结构。
(学生观察中,可找一位同学用眼镜抹布摸摸镜头感受其为凸透镜)
(播放幻灯片5 投影仪)
板书 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等组成。【演示实验】
把投影仪上的镜子(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
[师]:同学们,请在我操作时,仔细观察,并说出投影仪的特点。[生1]:天花板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生2]: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反射到屏幕上。[生3]:可以把文字直接书写在投影仪的透明胶片上,使用方便。
……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回答得也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归纳出投影仪的特点。
板书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师]: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光路图再来认识一下,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播放幻灯片6 投影仪的原理)
(投影时物体离镜头距离比较近,成倒立放大的像)
[师]:我们再一起了解下使用投影仪的注意问题。
(播放幻灯片7 投影仪的使用)
(注意解释一下如何才是倒放)
[师]:投影仪中还有一种是实物投影仪它能直接投影实物,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使用时更方便。
[师]:(拓展)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还会用到另一种仪器——幻灯机,它和我们学习的投影仪相似,也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制成。所不同的是幻灯机必须使用幻灯片,另外它是直接投影在屏幕上。
三、放大镜 板书 放大镜
[师]:放大镜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透镜之一,我们的桌上就有放大镜,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的构造,看看它是哪一种透镜? [生]:凸透镜。(板书)
[师]:很好,回答得非常正确。放大镜顾名思义就是能起到放大作用的透镜,下面我们来体验一下。
(学生实验,用放大镜观察课本上的文字)
[师]:大家刚才都动手了,很好。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生]:让放大镜贴着书本,再慢慢的拿开,发现字是越来越大。[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同学们,你们刚才在使用放大镜时观察到的像的特点是怎样的?
[生]:呈正立、放大的像。(板书)
[师]:回答得非常好,我们通过幻灯片再看一下。
(播放幻灯片8 放大镜)
[师]:很好。大家在刚才使用放大镜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利用放大镜观察到的像一定都是放大的么?大家都实验一下。
学生实验后,请同学回答。
[生]:放大镜贴着书本慢慢移开,字是先变大变清晰,但后来变得模糊,看不清,再到后来观察到前方的物体呈现出了倒立、缩小的像。[师]:观察得非常仔细,回答得也非常准确。看来,放大镜要体现其功能,它和物体的距离必须适中。
(顺便介绍后出现的情况是照相机的原理)
四、实像和虚像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平面镜、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等都能成像,但实际上,这些像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有实像和虚像之分。板书 实像和虚像
板书 实像是由实际光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师]:(播放幻灯片9 实像和虚像)
如小孔成的像,照相机、投影仪和幻灯机的像等。
板书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师]:如平面镜成像、“眼睛受骗”、放大镜的像等。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学习了如下重要内容: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和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实像和虚像。〒巩固练习〓
1、见课件
(播放幻灯片10 巩固练习)
2、请同学谈谈你难忘的一张照片。〒作业布置〓
(播放幻灯片11 想一想 做一做)
1、思考题;
2、“动手动脑学物理”中 第1、2、3、4题。(播放幻灯片12)〒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
构造:由镜头、调焦环、光圈、机箱、快门、胶片等组成
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投影仪
构造: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等组成。原理: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三、放大镜是凸透镜能呈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由实际光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透镜比较多,教材中选取了三种典型为例,讲解其物理原理。这正体现了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得出其物理原理,从而实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制作照相机实验的安排,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也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放大镜正确使用教学的安排,让不仅掌握了其功能实现的方法,也找到了放大镜和照相机间的联系,更加理解了其实它们都是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下一节的凸透镜的成像实验打下基础。
第五篇:《数鸭子》教案设计
《数鸭子》教案设计
教学理念
本着推行教学民主的理念,教师从主宰变为主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整个教学始终在愉快合作、多彩、友爱、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师生从对立变为和谐。在教学方法上变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特别是在情感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数鸭子》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在歌唱中清晰灵巧地咬字吐字,保持速度的稳定。
2、通过听音游戏,使学生能够听辨相似的节奏短句,增强对节奏的感知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创编节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
教学重点
用叙事的语气和清晰的吐字来演唱。
教学难点
能用三条伴奏谱同时为歌曲伴奏。
教学时间
四十分钟
教学过程第1课时
1、听音乐进教室
教师微笑着弹奏轻快的音乐。
根据教师弹奏时的力度变化,拍出强弱。
让学生体会音乐的强弱规律。
2、发音练习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小火车开起来。53 13│5 5│5 ━│ 火车火车开来了
生:5 ━│5 ━│5 6│5 ━│ 呜 呜 呜呜呜
3、听音游戏(图略)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画,小鸭子们就要下池塘游戏了,欢笑声不断。听一听,老师的琴声在学哪只小鸭子的欢叫声?请你拍手跟着学一学好吗?
师:同学们拍得真好!看,老师手中有五张小鸭子头饰(每张上有一条节奏),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来扮演这五个小鸭子(可换两批学生)
生: 五种节奏(听辨)(1)4/4 X X XX X(2)4/4 XX XX X━(3)4/4 X XX X XX(4)4/4 XX X XX X(5)4/4 X XX XX X 师弹或拍或其他同学一起拍,相应的学生就要做出跳入池塘游泳状。
文字画面结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的快乐。
4、节奏创编
师:在每个同学的小方凳里老师都放了一块小卡片和一根粉笔,现在老师请同
讨论一下这首歌用哪种速度演唱最好?
1、根据节奏朗读歌词。
2、跟着琴声轻声演唱歌曲。
3、唱唱、听听、讲讲、写写,得出唱“中速”最合适的结论。
4、用叙事的语气和清晰的吐字来完整连唱歌曲。
5、让学生朗读歌词,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咬字吐字,这对唱好歌曲是大有裨益的。
6、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对比后获得最合适的结论。
7、歌曲伴奏
指导全班学生如何看图示。把拍手和跺脚分别进行练习。师把学生分成三大组。(1)4/4 X ━ X ━‖ 4/4 X X X X‖
(2)4/4 O XX O XX ‖ 4/4 X O X O ‖
(3)4/4 XX X XX X ‖ 4/4 X X X X ‖
学生把三条伴奏全部学完。
第一组用(1)歌曲伴奏。第二组用(2)歌曲伴奏。第三组用(3)歌曲伴奏。
三组同时为歌曲伴奏。
培养学生边看谱边拍手或跺脚的习惯,为今后过渡到自学打下坚实基础。三组同时为歌曲伴奏,多层次的节奏练习为今后合唱作好准备。
8、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数鸭子》这首歌,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们自己来创编4/4拍的节奏,看谁编得又快又好又多!
生自己拿出粉笔在小卡片上创编节奏。X O X O XX XX XX XX X X X O X X X X 等
要使学习成为学生内心的愿望,使学生乐于学习,就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并尊重每位学生每一点发明创造,只有激发学生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学习情绪,教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导入新课
师:小鸭子怎么叫?
小鸭子开心时要唱歌,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鸭子唱歌的声音好吗?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黑板上小鸭子唱歌时的图示为什么要这样表示?
生:嘎 嘎 嘎 生根据板书来模仿:(动作自编)● ○
● ○
:│┃ m d m d 讨论一下重复部分是用什么力度最佳?
同学们讲得真棒!我们可不能做个贪玩的学生哦!在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师弹奏《数鸭子》的音乐。生:从小好好学习。别贪玩,忘了学习,上学,还有考试时千万别吧“鸭蛋”抱回家等。
利用歌曲内容陶冶情操,把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之中。9师生再见
师弹奏《数鸭子》的音乐。生边唱边拍手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