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全国化学优质课说课稿、讲课教案分子和原子说课教案
全国化学优质课说课稿、讲课教案
分子和原子
河南开封第十七中学 孙保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对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3)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四)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重、难点突破
1、通过数学计算,让学生体会分子的大小;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高科技图片,展示微观世界;
3、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探究的机会。
4、从一些日常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与课本理论相结合。
5、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策略
以实例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和兴趣,利用多媒体和图片,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在头脑中形成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感知微观粒子的存在。首先从分析学生熟悉的水蒸发、品红在水中扩散等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观点;接着通过学生思考、分析以及活动与探究,得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分子间是有间隔的”等结论。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完成对分子特征的认识。
四、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试管、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等。药品:浓氨水、酒精、蒸馏水、酚酞、冰糖等。
其他教学用具:沾有棉花团的“小树”、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动画:
1、放学回家,刚走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2、敞口容器中的水逐渐减少; 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
(二)趣味实验、激发兴趣
[投影]盛开的桃花图片及古诗
设问:在这硕果累累的秋天,我们能否在课堂上让“桃花”盛开呢?
演示实验:沾有棉花团的“桃树”,棉花团上滴有酚酞,在“树”下放半小烧杯浓氨水,观察现象。
播放动画:氨分子从氨水中向空气扩散的微观示意过程
(三)科学手段、证实存在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四)思考交流、引出特征
[投影]想一想: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能看得见,而水分子看不见呢? [投影]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 10-26 kg 一滴水中约有1.67 × 1021个水分子
总结出分子的第一个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五)引导探究,培养能力
[投影] 课本第48页活动与探究内容。学生实验探究,观察、记录现象。播放实验的演示过程。
总结出分子的第二个特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六)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投影]:议一议: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的香味?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flash动画] 微观展示不同温度下水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七)继续探究、培养能力
[投影]活动与探究:
A组实验: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观察液体体积变化情况。B组实验:一定体积水中加入糖块,观察糖块溶解前后液体体积变化情况。C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D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相互合作进行探究、认真观察、记录,讨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讨论、交流。总结出分子的第三点特征: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
(八)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投影]想一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3、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水有了甜味。
(九)总结评价、形成体系
[投影]说一说: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投影]做一做:
一、课本52页:3(2)(3)(4)(6)
二、联想与体验:假如你是水中的一个小分子,你的生活会怎样? 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水分子的“生活”。试一试:家庭小实验
将50mL黄豆和50mL小米混合,体积等于100mL吗?
六、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一、分子的存在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第二篇:2011年全国化学优质课说课稿、讲课教案--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全国化学优质课说课稿、讲课教案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洛阳市拖二中 宋贞
一、学生分析
在九年级之前,大部分学生在小学自然课里和课外已断断续续地接触到一些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对化学已有一定的兴趣,对初中化学将要学习的内容很好奇。但对于究竟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还是一片空白。对物质的观念和有待建立。也有一些了解过少量化学知识的学生有一种错觉:感觉化学学习很浅,只需要记一记就行了,还有部分学生畏惧理科,对作为理科的化学有一定的畏惧心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的第一节课,也是整个化学学习的启蒙课,因此在整个教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一开始就喜欢化学,认识到化学的真正价值,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远景动机,对学生学习的整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的第一节课,也是整个化学学习的启蒙课,因此在整个教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一开始就喜欢化学,认识到化学的真正价值,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远景动机,对学生学习的整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材处理
在设计《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这节课时,充分吸收人教版老教材、湘教版2005版和人教版2006版教材的合理内核和精髓,将绪言课的基本 任务定位于激发学习兴趣、认识化学价值、树立学习信心上。以所教的最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和发展需要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尽最大可能实现在教学过程中的面对一切学生的职责。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引入和研究内容部分作为学生课下阅读内容,化学史部分作了如下处理:将古代化学史中火的价值和困惑放到空气成分的发现史中,将原子分子论的意义放到分子的讲解前,而现代化学则在本节课中以能源、材料、环境、生命科学的讲解中反映出来。
3、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化学之美与化学的价值。
重点的突出: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置兴趣激发三步曲,让学生在问题中去想象,在实验中去探求,在价值中去感受。这更好的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渴望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4、教学难点:化学真正价值的认识
难点的突破: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发挥九年级学生联想力丰富和活跃的优势,使学生在如同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感受化学的价值,再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引出化学新的作用。选择丰富的色彩和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完成从新奇到萌发出喜欢化学再到渴望学习化学、学好化学的心理历程。不仅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学习化学的方法,而且通过此过程,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化学的神秘和畏惧心理。使学生在丰富的感官和思维刺激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三、设计思路
我在讲授本节课时,主要依据让学生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原则,以学生心理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
在本节课中,我改变传统绪言课“以知识为本”和“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思想,将课堂设计的重心确立在“以学生的心理和发展需要为本”上,克服绪言课仅用实验激发学生的浅层短时兴趣——对实验的新奇,坚持将教学目标多元化,力求实现学生心理需要、教师课堂管理、研究学习方法和激发远景动机等多方面目标的统一融合。体现“教为学生而教,学为学生想学”的教学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融为一体的化学教学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价值、方法的四个环节的层层引导和学习,将学生对化学的热情由新奇到喜欢到迫不及待,对化学学习由畏惧到萌发自信到坚定信念,使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想象插上飞翔和理想的翅膀。同时对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以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是十分必要并且具有深远的意义。
1、教学设计时,我追求“预设和生成”的统一,贯彻以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为线索来推动课堂的原则,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会怎么想,多做针对学生的各种反应的预设,上课时随时抓住学生及时提出的问题,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坚持讲学习的第一机会和权力交给学生,使课堂焕发出生命和活力。比如:学生提出:“化学很难吗?”反映出部分学生对作为理科的化学所具有的畏惧心理,我特意为此添加了一个初中化学学科基本内容的介绍环节,从而有效降低了他们心目中化学的难度,树立起化学能学好的初步信心。
2、创设丰富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化学之奇,体验化学之美,品味化学的价值。在空瓶生烟的演示实验中,制造一波三折,制造神秘的气氛,最后又留下悬念让学生去寻找。在探究实验中,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激动地观察,寻找,再在教师的进一步要求中发现面对的困境,发现学习化学的必要。在化学史中,先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知识,再发现更多的更奇妙的东西原来都和化学有关。通过自己的首先思考、回答、体验,学生不仅获得了新知,也体验到自我的自豪感和渴望进一步探求化学的情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动手能力、推理能力以及积极参与课堂、享受学习的意识和观念。
3、运用蜻蜓点水式的介绍和能引起学生主体感受的第一人称的语言来处理现代化学中各种世界前沿科技与化学的关系。
4、将尽可能多的说话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意思,使整个课堂始终充满平等、宽松、快乐、开放、互动的气氛,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心理进行启发、调动,在质疑、政论、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学生的知识和情商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这种参与和引导式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和心理共同建构的过程,也是最容易产生体验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基于学生心理需求基础上的兴趣激发,在兴趣激发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相互合作,交流讨论,师生互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的价值和学习化学的乐趣。
五、学法指导
采用从学生身边生活事例中提炼出的问题,在回答过程中参与、发现。通过化学史和实验探究中的发现感受化学学习的各方面价值。
六、教学环节
本课题是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层层递进进行设计的。吸引关注探求真相化学价值关注方法思想引导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化学的奇妙,萌发出渴望亲近化学、进一步学习化学的愿望和情感,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感受到化学对世界影响的普遍和深远。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开了良好的开端,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基本实现了激发最大多数学生远景动机的作用。
八、教学过程设计
吸引关注 一波三折的空瓶生烟:既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又
是对化学学科的引入
探求真相 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揭开化学研究的对象内容
化学价值 通过个人生活、国家经济和世界前沿科技介绍使学生对化学的渴
望达到高潮,达到对化学学习情感的培养、认识世界的态度和价
值观的熏陶
关注方法 成功者最先注意到方法的作用:研究和学习方法介绍和对方法
意识的培养,进一步树立化学我能学好的信心
远景引导 思想引导行动,习惯跟随行动:利用寄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
行动指导,揭开良好习惯的序幕。
第三篇:2011年全国化学优质课说课稿、讲课教案-- 石灰石的利用
全国化学优质课说课稿、讲课教案
石灰石的利用
海南农垦八一总场中学
黄晓琴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选自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对化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本课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如巧夺天工的溶洞、美丽的珊瑚、圆润的珍珠、各种各样的贝壳、随处可见的水泥等等。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既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石灰石的性质和用途,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又能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并且为将来学习盐的性质打下基础。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课。
(二)教学目标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能力。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石灰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b、掌握鉴别矿石是不是碳酸盐的方法;
c、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d、认识石灰石、大理石是重要的矿藏资源。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观察、实验、对比、归纳等学会如何获取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法。b、使学生掌握由实验→现象→结论→应用的研究化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实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通过介绍石花溶洞的美丽景观,给学生美的享受,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b、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由于石灰石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在建筑、装饰、工业生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主题为石灰石的利用,其中涉及较多的化学反应,都与石灰石的化学性质有关,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石灰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探究石灰石的检验方法; 建立“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二、学情、学法分析
新课程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的学习对象石灰石在生活中是常见的,我们学校附近有一个水泥厂,还有一个全国罕见的石花溶洞。学生对这些东西都十分熟悉,加上初三学生大多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对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指导学生采用课外调查、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学会如何收集加工信息,获得新知识,并将这种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体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也要考虑学生的学;既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注重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决定采用指导探究、主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使用,可以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舞台,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通过探究实验给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与交流中,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让学生对附近的石灰厂、水泥厂以及石花溶洞进行调查,了解石灰石的存在和用途,并收集一些矿石样品。
(二)成果展示,引入课题
上课伊始,先让学生将自己组的成果向其他同学展示一下。(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照片、图片、采访录音和自制的工艺流程图以及收集来的样品等,并进行简要讲解。)
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已基本了解石灰石的存在和用途,注意力也集中到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我再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八一石花水洞中美丽的石花、石笋、钟乳石等图片,培养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实验探究,感受新知 探究一:石灰石的检验方法
1、教师介绍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及自然界中含碳酸钙的物质。
2、问题:(展示一些矿石样品)自然界中有许多岩石不含碳酸钙,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区分它们?(引导学生从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进行分析)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准备好的4~6种矿石样品(其中有些含碳酸钙,有些不含)中是否含碳酸钙,记录实验现象。(如果学生设计的方案合理简便,就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
4、将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铵(都是碳酸盐)分别与盐酸反应,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记录实验现象。
5、展示上述三种碳酸盐的化学式,引导学生分析碳酸盐的共同特点,总结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碳酸钙的检验方法,再通过几种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现象的对比,知道如何检验碳酸盐,逐步学会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方法,同时提高了实验技能。
探究二: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相互转化
1、多媒体展示有关圆明园的内容,最后提问:为什么那些坚硬的汉白玉石材经大火一烧就碎了呢?
2、实验探究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的相互转化。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所发生的反应,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者的相互转化关系,并用“三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和教师的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产生的现象、以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让他们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中体验化学世界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归纳小结,知识升华
适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所以是很有必要的。我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36页表5-7,通过填表回顾碳酸盐的检验方法,以及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关系,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游戏增趣,巩固知识
屏幕出现游戏代号“火烧圆明园”五个汉字按钮,每个字代表一道题。每个小组可以任选其中一题,然后根据题目进行讨论、回答,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答对的同学可以获赠一个小礼品。附:游戏题目
(火)某建筑工地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钢筋旁边堆放着沙子,沙子旁边堆满了生石灰,生石灰上面又放了一些搭手脚架用的竹杆。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工地突发大火,包工头怀疑有人纵火,于是报了案。可是警察勘查过现场之后却说是工地自己着的火。你知道这起离奇纵火案的案犯是谁吗?
(烧)锅炉或水壶经常烧煮含钙量较高的水,很容易产生水垢。水垢不但使锅炉或水壶的传热性能降低,浪费燃料,严重时还会使锅炉发生爆炸。如何去除锅炉或水壶中的水垢?
(圆)地质人员在野外勘探时往往带着一小瓶盐酸,其作用是什么?
(明)一间房间的墙壁,刚用熟石灰粉刷过,房间的主人为了使墙壁干得更快些,就在房间里生了一只煤炉。不久却发现墙壁比以前更潮湿了。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园)在污染较为严重、经常下酸雨的地区,一些大理石雕塑、建筑、水泥路面都显得斑斑驳驳,这是为什么?
游戏内容与本课所学知识有密切联系,既能增强趣味性,还能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持续学习
必做题:教材第136页“练习与实践”。
拓展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大自然中那些争奇斗艳的钟乳石、石笋、石花等是怎样形成的。八一的石花水洞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溶洞的美丽景色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游客增多会对溶洞的景观产生怎样的影响,并写成一篇小论文。
拓展题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而准备。设置拓展题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自觉地把化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能用这些“化学化”的东西解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同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最后用一段话作为本节课的结束语:“石灰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为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对石灰石的过度开采,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不重视环境污染问题,也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希望同学们将来在资源的充分利用上也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简单的几句话,点出石灰石的过度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方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加深记忆。由于本节课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故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逐条展示板书内容,最后在小结后再将所有板书展示出来。
第四节
石灰石的利用
一、石灰石的用途 做建筑材料,生产石灰、水泥、玻璃、炼铁等等。
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
1、碳酸钙的检验方法:与盐酸反应,看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2、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三、、石灰石、生石灰和熟石灰之间的相互转化
高温
1、石灰石制生石灰:CaCO3 CaO + CO2↑
2、生石灰转变成熟石灰:CaO + H2O == Ca(OH)2(反应放热)
3、熟石灰转变成碳酸钙:Ca(OH)2 + CO2 == CaCO3 + H2O
第四篇:分子和原子优质课教案
分子和原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课题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以及分子的可分性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可分性,形成微观粒子运动的行为表象,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3.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4.课时安排: 2 课 时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情景激学。用一些宏观现象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梅花》诗中的“暗香”、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等。
第二、联想推理。尽量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行为特征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进行转换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
第三、辅助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与电脑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展示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
三、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石子 沙子 医用注射器2个 酚酞试液 浓氨水 烧杯
四、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为创设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用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小学课文)]引出本课题,并引发学生思考“为有暗香来”是何故?接着引导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为什么我们能闻到梅花的暗香?在学生通过读古诗,品诗味,感知这一自然现象的基础上讲解,许多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然后再展示出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苯分子图像,以及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用事实来说话,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让学生置身于特定文化背景的学习情景中,获得情感的激发,使之顺利切入主题内容的学习。通过观察分析与科学事实的呈现,让学生感知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2.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1)分子的概念 ①分子的性质(分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粒子,可以通过想象、类比、模拟等方式,将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与知识点的教学关联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推理,顺理成章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问题思考: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采用“水分子的自述”让学生感知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哩。我想请你们猜一猜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顺利的过渡到分子的另一个性质——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之间有间隔
问题思考:5mL水十5 mL酒精=10 mL液体吗? ●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5mL水与5mL酒精混合的现象,问学生:为什么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呢?难道1+1<2吗?-26
21学生讨论后交流,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水与酒精发生了化学反应;可能是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造成的;可能是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一种物质的分子穿插到另一种物质分子空隙里去了…… 究竟哪种说法有道理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再探究。此时通过动画演示水分子与酒精分子的混合过程。
●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观察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会观察到,混合时有些沙子进人到石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体积之和。由此学生展开联想,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与此类似,进而得出: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在学生认识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基础上,创设新的问题情景: 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这样安排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获取知识,在质疑中升华知识。)●请两位同学各拿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通过此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液态物质较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与此同时联想到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C.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本节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探究”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着,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
●按要求完成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
1、2。对这个探究活动提出补充要求:实验时(图1)要观察酚酞溶液、浓氨水的颜色并扇闻它们的气味;要求边实验边分析思考(图2)中,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
在学生对A烧杯中液体变红的现象感到好奇和不解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由这个探究活动得出:构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为了使理论结合实际,引举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如当你漫步于花园小道、走进火锅城、路过臭水沟时,你都能闻到别样的气味;湿衣服晾晒会变干;酒精自然挥发;以及在“非典”流行期间,街上的人们戴着大口罩,来防止SARS病毒通过近距离的飞沫传染等等。在学生明确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的运动后,再提出思考问题: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那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对此,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前面分别扇闻过氨水、酚酞溶液的气味,能闻到氨水有刺鼻的气味,表明氨分子的运动比较活跃,容易从烧杯中扩散到空气中,并且氨气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由此懂得:不同物质的分子 性质是不相同的。继续创设分子运动的问题情景: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课本51页的图3-9“不同温度下水分子运动速率不同”,得出: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同时引导学生联想到我们把湿衣服凉在太阳下比凉在阴凉处干得快。
至此,有关“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等分子的基本性质,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为了让学生对分子有更清楚的认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种分子的模型,帮助学生形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空间模型的表象,也为后面给分子下定义作铺垫。)
②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水(水分子)水蒸气(水分子)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水(水分子)氢气(氢气分子)+氧气(氧气分子)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分子的定义由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和水通电分解两个变化的微观过程的分析和推理得出,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不仅使学生对这两种变化的认识有所深化和发展,而且便于归纳出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五、练习巩固: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干?
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 课本54页第3题
七、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有间隔;
3、分子在不断运动。
三、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八、教学小结:
本节课看起来好似没多少内容,但这些知识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而不是通过书面文字被迫接受是难点。分子和原子的知识都是微观的,是学生通过肉眼看不到的,那么其中的性质、概念的理解就必须借助于教师的讲解和相关处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的难点,学生难以进行自主探究,因此,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多媒体模拟出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看见”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了,物质的性质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能较好的突破教学的难点。
优质课教案
分子和原子
郑巧霞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分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成“分子”和“混合物和纯净物”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分子等粒子所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分子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及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分子的性质)。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分子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分子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分子的大小和运动状态。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分子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分子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教学建议
本节重点研究的是有关分子知识。分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学生很难相信,接受起来远不如第一章知识来的快。教材第一章重点研究的是氧气的制法及性质。对于氧气学生比较熟悉,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气尽管也看不见,摸不着,但学生能凭生活经验确信氧气真实存在着。鉴于此,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也从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为什么能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将宏观现象做为纽带,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因为花或酒中有香气的分子(或粒子)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由于水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由于糖的分子扩散到水的分子中间去了。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建立起了联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实验(氨分子扩散实验、品红扩散实验并补充酒精与水混合实验)融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分子性质时,树立起分子是运动的,不同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和分子间都有间隔距离的想象。为了使学生更加确信分子的真实存在,除向学生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外,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对于分子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一个重点。教师首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一章中涉及的几个物质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初步掌握的分子知识以小组的形式从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树立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辨证观点?quot;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来说分子是不可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子可以再分是说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起了变化,变成别种物质的粒子了。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辨证地思考问题。分子概念中还强调了”化学性质"是因为通常讨论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个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等。本节知识不仅应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也应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在含义。
在学生对分子概念有了了解之后,师生应对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除能指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外,还应认识到分子非常微小,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如能自制或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不同状态的物质其中无数粒子在不停运动的图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初二物理中学生已学习了分子运动论的有关知识(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可向学生指明有关分子热运动和物态变化是物理学要深入一步讨论的问题。学生如果对分子运动状态、分子间力和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的本质有所认识,将对以后学习溶解、结晶溶液导电等大有好处。
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有关知识,建议教学中还是从实验入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去分析。最后,还应使学生认识物质纯与不纯的相对性,培养学生辨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参考:
一、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
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分子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学生大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板书:
第二章第一节 分子
7)投影:实物投影打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说明分子的真实存在。并指明糖、水、氧气、二氧化硫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学生如果感兴趣课下可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8)多媒体展示、讨论
多媒体展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讨论:这两个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有没有变化;如何从分子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9)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0)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如:硫分子,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变成了二氧化硫分子,那么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否具有硫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呢?(如:是否助燃)为什么?
11)思考、回答:因硫的化学性质由硫分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而二氧化硫分子只能保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一. 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2)提问:概念中关键字词是什么?对这些关键字词如何理解?学生思考回答
13)讲解:(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概念中加上“化学”二字是因为通常物质的物理性质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最小”是指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4)提出问题:分子很小,但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那么分子具有哪些性质呢?
15)指导学生实验
a.继续观察氨分子扩散的实验现象,提示观察酚酞点颜色的变化,思考氨分子是否固定不变。
b.指导学生做品红扩散的实验,观察品红的颜色及水的颜色的变化,思考品红分子在水中是否静止不动。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建议量取酒精和水的体积要稍大),观察混合后总体积与混合前二者体积和是否相等。思考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可让学生回忆家庭小实验中大米与小米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6)学生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及苯分子的照片,讨论分子有哪些性质(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
17)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8)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阅读课本27页,总结分子性质。
板书:
二、分子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3、分子之间有间隔
19)演示实验:出示硫粉和铁粉并加以混合提出问题:
a.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由几种物质组成(强调组成物质种类不同)b.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如何把二者分开(目的在于说明二者混合后各自的性质保持不变)
板书: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根据事例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定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20)举例:学生根据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理解,举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例子
21)思考:从分子角度如何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22)讨论: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气中却能燃烧
23)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24)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显示氧气固有的支持燃烧的性质。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为空气中约占五分之四体积的氮气影响了氧气的性质,所以化学研究所用的物质必须是纯净物,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纯与不纯是相对的。
25)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 分子
一.分子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探究活动
氨分子扩散实验
实验准备:浓氨水、酚酞溶液、试管、胶头滴管、烧杯(1大3小)
方案一:取少量的酚酞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方案二:如图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该现象说明了什么?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分子构成)
家庭小实验
等体积的大米和小米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提示:可各取1体积的大米和小米,观察实验结果。通过等体积大米和小米的混合体会1+1是否一定等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