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必修2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喀什第二中学
刘慧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理清全文的结构,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恋之情。
2.品味语言,赏析故都秋景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感悟文字拥有的无限魅力。
3.体会作品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引导学生学习郁达夫式的独特的表现自我的写景方法。4.体味作者作为传统文人独有的文化趣味,感受作品中透露出来的独特的生命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
1.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的多彩多姿,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2.《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表达的是作者主观的、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情。文章中作者的趣味与体验,和中学生的情感经验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文字,品味情感,审美体悟”是教学中着力要做的,所以课堂上问题的设置,文本的理解、研读和探究等,要充分考虑到学情,做到“眼中有人”。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赏析细腻、富有雅趣的语言,品味悲凉情感和作者创设的“物”“我”融合的完美意境。难点: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秋的独特的意境和趣味以及审美意蕴。4.本课的学习拟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侧重在整体感知,把握全文写景的内容,初步体会作者对故都秋景的眷恋之情。第二课时侧重在品味语言,赏读秋味,揣摩情感,感受郁达夫独特的审美感悟和表达特点。5.第一课时设计(学生自读,齐读,教师设问引导)问题设计:
(1)题目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而用“故都的秋”?(2)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秋景有什么样的特点?(3)作者对故都之秋怀着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对题目的理解,明确欣赏的角度,在课堂上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熟悉课文,梳理文章的思路,体会作者眷恋故都的情感,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故都的秋
(公开课教案)
(第二课时)
授课人:刘慧
授课时间:2015年11月23日
授课班级:高一22班 教学目标:
1、赏析故都秋景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2、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文中独特的“自我”。
教学程序
一、导语
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满怀喜爱,真情盛赞。北国的秋不像南国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以让人尽情领略,饱尝而沉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和郁达夫融入故都秋景,品一品故都秋味。
二、细读课文,品读秋味,感受“有我”之境。
主问题:作者是怎样在故都的秋景中品出“清”“静”“悲凉”的秋味的?
(一)比较品读第三段(投影呈现改写段落)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住在租来的一间破屋里,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中,你也能看到蓝色的天空,飞过的鸽。院子里有棵槐树,从槐树叶底射下来一丝一丝的日光。还有破壁腰上长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在牵牛花下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秋草,是一种陪衬。
解读示例:作者所写的平凡的景物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一椽破屋、一碗浓茶,有沧桑之感,有深沉的回味。这是一种具有文人特色的表达,展现的是既高雅深沉又有世俗趣味的生活。郁达夫是一个沉浸在传统文化之中的文人,对这些传统典故烂熟于心。一椽,碧绿,给我们预示了郁达夫的特殊身份:传统文人,有其一整套特有的语言表达系统,和生活语符系统有所区别。
2.细数,静对,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作者沉浸在欣赏秋时特有的悠闲、自如又有点落寞的秋的意境、姿态与氛围中。
3.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蓝色显得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净,追求的色彩很淡。这种淡和作者追求的深沉的内在意味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淡雅的趣味,也包含着赏玩的闲适情怀。碧绿,一丝一丝的日光,不是明显的色彩。
补充:《济南的秋天》对比阅读(投影呈现)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
老舍的秋天,从全文来看,给人一种活泼、清新、明静、愉快、开朗的感觉。色彩的选用偏向于鲜艳。
4.最好„„使作陪衬,可见作者能够感受草木衰败的审美价值,衰败的生命引发悲凉之感,但也能让我们思考生命,丰富了心灵的境界。
小结:
在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里,有破屋的沧桑,有早晨的清凉,有浓茶的回味,有高天的旷远,有驯鸽飞声反衬出的清幽,有细数一丝丝漏下来的日光的悠闲惬意,有静对着破壁腰中牵牛花蓝朵的清闲。除了清、静,还有那对牵牛花的论说中透露出的一点点的落寞和悲凉的人生况味。能够欣赏这种悲凉的美,归根结底还是要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恬淡的情怀。
方法:品味语言时抓住一些特别的动词、形容词、量词,发现特别的意象和色彩,感受到作者笔下清净、淡雅、深沉的审美趣味。
(二)思考明确作者表现自我的独特手法。
主问题:作者为什么对四合院中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作细腻的描述,而对故都的名胜却一笔带过?
这些“旅游胜地”仅是历史留下的外在印痕和象征,恰恰是“外来人”最易注目与把握的,而秋的传统韵味,却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作者以自己的审美取向(眼光)来看(体验)北京的秋天,——在世俗生活中寻求和享用“美”(“美”的人生,“美”的文化),自觉地从中寻求审美满足,并诉诸文字。所以他即便选取了一些旅游胜地,联想到的意象仍然是具有乡野气息的自然、宁 静、深沉特点的。
有人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在朴素安谧、幽静深邃的秋的赏玩中,我们看到了作者这个赏秋人的独特的情态和意趣。他有着悠悠然的神态,一份别样的闲情、兴致(朴素的雅趣、超脱世俗的恬淡情怀、欣赏悲凉的审美情趣),深深的欣赏、眷恋和怀念„„
作者有意识的进行了审美筛选,写出了特别的秋景特别的秋情,这样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和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情景交融的手法。正如郁达夫所说“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和人生的心情。”
三、品读写景段落,体会情与景的关系。
※清晨独步,脚踏落蕊,感受到的是那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还有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还勾起潜意识里的落寞。遥想中带有对生命关照的深沉。蓬勃的生命固然美丽,但能感受生命的凋零和衰败需要深沉的领悟,这能够丰富我们的心灵境界。
※秋蝉的嘶叫,衰弱,它是北国的特产,作者眼里,那是它的啼唱,是作者引以为豪的可欣赏的乐音。连用四个“家”字来写对秋蝉的亲切的喜爱之情。这生命里最后的歌,拨动了作者的心弦。
※都市闲人话秋凉,朴素悠闲的形象,包含着落寞和惆怅。都市闲人是故都特有的风景线。清朝灭亡后,皇城中的遗老遗少,仍然保留着过去生活的特点,他们遛鸟、赏玩古玩字画,他们有很多人有着很深的艺术修养和高雅的生活情趣,他们的对生活的领悟也是独特的。作者有着传统文人情调的文化人,能在他们的腔调、韵味中听到了他们对时间和生命流逝的感叹,他抱着欣赏的态度来写这平平仄仄的歧韵,正反映他的文人趣味。
※北国的秋,果树是奇景。“奇”在果子成熟到八九分,那时才是“清秋佳日”,是GoldenDays。苏轼诗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想必那是南方的。在郁达夫这里可以吟诵为:清秋佳日君须记,正是枣黄柿红时。这自然是北方的奇景——可爱的古都秋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表达自己的感受。(依据课堂时间灵活把握)
四、思考探究,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
主问题:悲凉为什么是美的?作者为什么欣赏这种悲凉的秋? 背景资料(投影呈现)
◇国民政府是国民的政府,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它的基础是建立在众多人的基础上,然而现在执政的却是几个和民众相距很远、对民众漠不关心的人。(《郁达夫自传》)
◇令人愁苦的贫苦,何以与我这样的有缘?使人生快乐的富裕,何以总与我绝对的不来接近?(《零余者的觉醒》)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更远了,自家只一个人,只是孤零丁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中大约是完不了的漂泊。
——选自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
◇1896年12月7日出生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普通家庭。四岁丧父,家庭窘迫。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一生漂泊不定,个性忧郁善感。1913年,9月随长兄郁曼陀去日本,开始了弱国子民在国外的求学生活。1945年8月29日在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诱骗至郊外掐杀。
◇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受到日本物哀文学影响,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曾于1919、1923、1925、1926、1934年先后到过故都北平,或作短暂停留,或任教北大,或看望寓居的妻儿,或因长子龙儿夭折,或携眷北上旅游、避暑。
补充资料(给学生理性剖析以引导)
欣赏自然美分成三个层次:一是“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以其气香色美,爱鸟声泉水以其对于听官愉快,爱青天碧水以其对视官愉快”。二是“起于情趣的默契欣合”,如“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李白)。三是“泛神主义,把大自然全体看作神灵的表现,在其中看出不可思议的妙谛”。
——朱光潜《艺术概论》 明确作者欣赏悲凉的深层原因:(投影呈现)忧郁善感的个人气质 传统文人的审美情怀 悲苦飘零的家国命运 生命衰亡的唯美关照„„
小结:作者用情感描绘出一幅深沉细腻的主观意境图。郁达夫以其独特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品味故都秋味;既让我们感受到故都秋的韵味,也让我们体味到故都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深沉魅力!
五、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选择秋天的几处景物,写成片段。请尝试着采用“发现自己的感觉——深化自己的感觉——独特地表达自己的感觉”思维模式,写出 “有我”之景。
第二篇: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引导语:散文《故都的秋》是中国作家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作者用饱蘸情愫的柔毫,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欢迎参考阅读!
【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再者,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⑵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国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八、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或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教学反思】
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板书设计】
江南的秋(对比)
秋之蓝朵
秋槐落蕊
故都的秋 秋蝉残声 清 静 悲凉(知人论世、文化解读)
秋雨之韵
秋果奇景
南国的秋(对比、博喻
第三篇: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青年时期赴日本留学,开始小说创作。1921年在日本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其间发表小说《沉沦》,表现留日青年学生的生活。1922年回国,1923年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小说之一。1930年与鲁迅等人一起发起成立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期间,参加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默读课文,划分结构。这篇课文的结构与《荷塘月色》很相似。
第一部分(1-2):以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
第二部分(3-11):具体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
第三部分(12-14):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课文中的词语
1、一椽(破屋):(见注解)名词转化为量词。成语“大笔如椽”:夸赞别人笔力雄健。区别:椽/掾(yuàn):古代指副官或属吏。
2、潭柘寺:柘zhè。江西有柘林水库。区别:柘/拓tuò(开拓、拓展、拓宽)。
3、颓废: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精神萎靡。(戴望舒《雨巷》:“到了颓圮的篱墙”)
4、诗歌散文钞:“钞”,通假字,等于“抄”。如:《革命烈士诗钞》。
5、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士,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有时泛指读书人,知识分子。(《史记》:“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6、廿四桥(廿:二十,读niàn),扬州名胜,即二十四桥。“廿”也写作“念”。林觉民《与妻书》:“辛亥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中哪一句话概括了北国之秋的特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北国之秋的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有人说这是文眼。)
第2段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对比。作者是怎样评价南国之秋的?“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用口语来说,就是南国之秋比起北国之秋来不过瘾。作者认为过瘾好还是不过瘾好?过瘾好。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作者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比喻1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这个比喻有什么特点?跟我们看到的一般的比喻有什么区别?
一般的比喻是:A像(是)B;这个比喻是:A不像(不是)B。
我们把这样的比喻称作“反喻”。用意:欣赏秋景,就应当酣畅淋漓,痛痛快快,百分之百,完全彻底,要看饱,尝透,赏玩到十足,就像游泳一样,要完全浸泡在水中,而不是在岸边戏水。
什么是反喻?
反喻就是一种否定形式的比喻,它从反面设喻,以反托正,从被否定事物的反面去领会本体事物的特征,比喻词常用“不是”或“不像”。例如:“打江山不是容易的,并不是别人做好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来狼吞虎咽。”(姚雪垠《李自成》)这是说打江山不像吃红烧肉那样容易,而是一件极其艰难、需要流血牺牲的事情。反喻虽然不能从正面直接说明事物的性质,但从反面烘托和比较,有时反而能使意思表现得更深沉、更含蓄,更能发人深思。
反喻更适合议论
杀头不像割韭菜,韭菜割了还可以长起来,人头落地就长不拢了。(毛泽东)
反喻常和正面议论相结合,能把道理谈论得更加透彻。
文章的结尾最好能让读者觉得余香满口,余味无穷,千万不要是一粒发了霉的花生米。(徐仲华《文章的结构》)
第二部分:学生朗读。
写了几种景物?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各用4个字加以概括)
描绘北国之秋:
(1)北国之晨
(2)槐树落蕊
(3)秋蝉残鸣
(4)秋雨索落
(5)秋果成熟
(1)北国之晨
这里用了排比,列举了北平几处有代表性的名胜的秋景,但是没有展开,详写的是以平民的视角所观察到的秋景。
写了几样东西呢?天色,飞声,日光,蓝朵(牵牛花)。写这4样东西,主要是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课文中有没有概括性的词语?——“十分的秋意”。
第3段写北国之晨,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白花,青天下驯鸽的颜色,主要也是白色,瓦灰色。
从美学的观点属于冷色调。
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的,便于表现人的寂寞凄婉的心境。
“牵牛花的蓝朵”,“蓝朵”是什么?就是蓝花。为什么不说蓝花?为了避免重复,这就是行文的避复。
(2)槐树落蕊
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写得特别细腻。它是从哪一种感觉来写?触觉。(上一段写了视觉、听觉,这里又加上触觉: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同时还将客观描写和主观感受结合起来。那么这段景物描写体现了秋的怎样的意境?清、静。
(3)秋蝉残鸣
注意用词的变化:残声、啼唱、嘶叫。这不一定是好听的声音,但它是一种秋声,表现了秋意,你觉得秋蝉残鸣体现了秋的哪方面的意境?悲凉。
(4)秋雨索落
这一节在语言上有下列特点:
口语风采。“还有秋雨哩......下得更像样。”这种近于口语的文字,好像作者津津乐道的样子就在眼前,充分表达了赞美之情。
用了拟声词写秋雨:息列索落。写文章要绘声绘色,有时就要用到拟声词,能传达某种声音效果。这种下雨的声音,不是大雨,也不是毛毛细雨,不是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南方的小雨,而是那种有些疏落,随风飘落的阵雨。不用这四个字,用别的字,还很难描摹。
记录方言的语音语调。所谓歧韵,是指不标准的读音。之所以记录方言,是因为写的是市井生活,写的是都市闲人。这些人,不是士大夫阶层,不是文化人,而是普通的市民。作者拿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色,使人感到很亲切,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意识。也可能是作者很羡慕这种无忧无虑的市井生活,希望能融入到他们中间去。
(5)秋果成熟
请学生读这一段。
第一句,也叫段首句,是对全段的概括,也可以叫总提句。接下来就是具体描写,重点是写了哪一种秋果?枣子。
这一段描写在描写中属于状物。它对于枣子、枣树叶、枣果的形状、颜色以及颜色的变化,都描绘得十分逼真。
什么是状物?
状物,是指以某种物体为描写对象,通常细致、真实地描摹出事物的特点,犹如用文字进行的写生。状物的对象有动物、植物、静物、建筑物等。状物常常和写人、记事、描景的文字相结合,共同表达文章的主题。一般说来,状物描写重在突出事物的形状、色彩、动态等。状物属于描写,不等于说明,它使用文学语言,表现出事物的审美情趣。
谁都吃过枣子,见过枣子,但要准确地把它描写出来并非易事,这就需要细致地观察生活,观察自然,并且要有自然的热爱和好奇的心理。
我们学过的状物
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巴金《小狗包弟》)
鹅(动物)
路上悠闲地走着两只鹅,一遇上路过的人,它们就会引颈高歌,贴着地面伸长了脖子,用淡红色的嘴去啄行人的裤腿,一直追出了很远。遇上了急速而来的车辆,它就摇摆着笨重的身体,惊惶失措地窜进了栅栏缝隙......(陈洪金《乡村色泽》)
尼龙伞(静物)
伞蓬是尼龙布,浅粉色,上面分布着一些细细的蓝叶黄花。他很喜欢伞的颜色和伞面上的小花。伞杆是不锈钢的,支撑伞的骨架和伞戗也是不锈钢的,闪耀着金属的光泽。伞顶那里露出一截长尖,枪刺一般。伞柄那里窝了一个弯,很像手杖的手柄。这样把伞收拢,把伞布抿卷,并用上面带的扣环把整个伞扣起来,既可以当防身用的武器,冰天时又可以当防滑的拐杖用。(刘庆邦《红煤》)
思考:原文中为什么插入英文golden days?
中文写作中插入少量的英文,在当时有一定的风气,反映了作者的教养,或有留学背景,或接受过西洋文化的熏陶;反之,如果不具备这类教养而刻意装点门面,就有附庸风雅之嫌。
中国古代的“金”的修饰语只重事物的外在价值(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价值),与西方文化中的形容词golden相去甚远。在英文词典和英文读物中我们可以注意到,英文中的golden除了指黄金外,还常指美好、快乐、幸福等含义。
英文中golden的含义在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某些汉语语词中被接纳过来,如黄金时代、黄金周、黄金季节、黄金旅游线路等。“黄金时代”今指一生中最宝贵、最美好的时光。在上世纪30年代,在文中用中文“黄金般的日子”,还不能充分传达出美好、快乐、幸福等含义和意蕴。作者也许觉得只有直接使用英文,才能更好地传达出他所要表达的意蕴和情趣。
无独有偶,在《故都的秋》的倒数第三段是一大段议论,里面也插入了一个英文单词Anthology就似乎不是很必要。这里,“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与“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语意重复,二者只须保留其一。并且Anthology并无什么感情的因素和言外之意,去掉这句话,对文意毫无减损,并且能使句子衔接得更紧凑一些。
第三部分(12-14):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第12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上文迥乎不同,作者为什么要发这一大段议论?这一段议论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文中有没有概括性的句子?——“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这个结论本来与本文的主题(北国的秋景)并没有密切的关系。但它最后还是得出了这么一句:“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因此,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使文章结构有了抑扬顿挫,避免了琐碎与平淡。从内容上看,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增添了文化气息,与“故都”的题旨暗相吻合。
这就是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放得开,还要收得回来。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是一篇很典型的散文。
第13段齐读:用了什么修辞?排比、对比。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其他所有地方的秋色,都不如北国之秋。这里作者为了进行对比,又用了一个特殊的比喻。
比喻2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个比喻中,本体是什么?——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比较起来)
喻体就是四个“......之与......”。
关系比喻。
什么是关系比喻?就是本体与喻体都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事物的个体,即不是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而是将两种事物的关系,比作另外两种事物的关系。比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好比一滴水与汪洋大海的关系。
我们学过的关系比喻: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最后是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异乎寻常的热爱,等于说我愿用生命去留住北国的秋天。
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持产......”
“......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如何看待这种“悲凉”?(参考答案)
(1)悲凉是中国传统诗文惯用的意境。如:“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种文化传统不能不影响作者。
(2)和作者的身世、境遇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跟随长兄赴日留学,在异国生活十年,饱受屈辱和歧视。此文写于1934年,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因此,悲凉已不是故都赏秋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慨。
(3)正因为这种心境,作者的选材就渗透了这种情感色彩。如:①牵牛花,不写鲜艳的颜色,而选取蓝色、白色来写;②蝉声是秋天里一种衰弱的残声,啼唱着即将逝去的生命,令作者感到萧索的秋意。
【课后练习】
1、用状物的方法写一段话,描写一种小动物,要求真实、具体、生动、有趣。150字左右。
2、抄写课文的第3、4、11这三段文字,细细品味,写出你的点评。
第四篇:高一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赏析
脑不忘NO.1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应试班或1对1,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先后自选座位。
《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味来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浅味形成对比。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0多个秋字来描写秋景非但没使文章枯燥无味反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可见郁达夫的写作手法已经出神入化了,本文堪称佳作。
一、诵读提示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二、整体感知
1.本文题旨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本文结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3.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
试听:010-57126666、57107777、57108888、57259999官网:www.xiexiebang.com
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三鉴赏要点
1.对比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2.描写
本文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不多,但都是极其精彩的,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也表明作者在谈到寻常百姓生活时心情非常愉快。
3.人物
脑不忘NO.1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应试班或1对1,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先后自选座位。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想必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觉察出作者很想像“都市闲人”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4.文化氛围
本是写景文字,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
5.排比句
文中有许多排比句,具有语言整饬之美,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试听:010-57126666、57107777、57108888、57259999官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
(计划课时:2课时)主备教师:田云霞
一、内容及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现代散文名篇之一《故都的秋》,其核心是体会作者借故都的秋景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已经学过《荷塘月色》,对写景抒情散文已经有所了解。它还与下一篇散文《囚绿记》在写法上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把握本文主旨时,其关键是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故都的五种秋景图诠释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1、目标定位
(1)通过鉴赏,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品味散文语言文辞优美。(2)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形神合一。
(3)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2、目标解析
(1)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2)就是要学生仔细体会作者所选景物体会景中之情;(3)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自己对秋的感受出发,与作者的情感对比去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
三、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一般只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我们在赏析散文时,应该多角度的去赏析,例如赏析语言和意境,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住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支持条件
在本节课《故都的秋》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与朗读法、研读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能直观了解秋景,活跃课堂气氛等。
五、教学过程
第3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郁达夫的作品在艺术上,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有坦率的自我暴露、抑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意味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下面呢请根据本文的结构思路:思秋——绘秋——议秋——恋秋。我们继续来品味作者故都之秋有什么特别的呢?(二)问题探究
问题二:下面呢请根据本文的结构思路:思秋——绘秋——议秋——恋秋。我们继续来品味作者故都之秋有什么特别的呢?(设计意图: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通过所选景物可以让学生仔细体会作者心境。)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问题1:看看本文描述了“故都的秋”的几个画面?
明确: 秋院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问题:2这五幅图构成的故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明确:(清、静、悲凉)
问题3:秋院图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明确:秋院图中“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问题4:其余的四幅图画的形象,它们又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明确(举例分析):如“秋槐图”中,“早晨起来”,看见“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体现了“静”;“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问题5:故都的秋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副词来概括——“特别”。既然是特别,那就有比较,作者是把北国秋和什么进行比较的呢?
明确:(南国秋)
问题6:这种比较突出表现在那些段落? 明确:(2、13)问题7:下面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这两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南国之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明确:(慢、润、淡)原句:“作者对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问题8:对比的目的何在? 明确(与北国之秋形成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的厚重感,表达对北国秋的渴盼和思念。)问题9:文章开头抒情,结尾又抒情,第二段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对比,倒数第二段有进行对比,请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首尾呼应,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也使整篇文章结构完整。)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根据本文的结构思路:思秋——绘秋——议秋——恋秋。我们品味了作者故都之秋的“特别”,其实作者在课文还有运用了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和表示颜色的词语,声音的词语。这是我们下节课所要讨论的。
第4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把课本翻开,对比写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南国之秋不能让人满足。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想饱尝一尝”;而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作者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作者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声音的词语及划出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和句子。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二)问题探究
问题三:作者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声音的词语及划出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和句子有哪些?(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设计意图:文中语言优美,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对秋的感受出发,学习作者对比映衬的手法,与作者的情感对比去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问题1: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冷
问题2:以冷色调为主,喜欢冷色调,主要体现怎样的情境?(主要体现清,当然还有静和悲凉)(秋声:驯鸽的飞声、足音、蝉声、雨声、人声)问题3:主要体现什么?
(主要体现静。也有清和悲凉。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例如: ① 鸟的飞声是极细微的,一般是听不到的,除非是很安静的时候。② 写到踩上落蕊的时候,声音也没有。
③ 蝉声,不同于夏天的热闹非凡,这里的蝉声是衰弱残声,嘶叫的,嘶哑的,疏疏落落,时有时无,低沉的声音。在萧条的秋天里,安静的环境,再加上作者一颗细腻的心,这样的声音尤显突兀,凄凉——这是静静地秋天里单调的哀婉之调。④ 雨声——息列索落,疏落的寂静的悲凉。
⑤ 人声:能够清晰地听到人声及谈话的内容。安静的环境才显人声的突兀。例如,夜晚深巷的琵琶,夜晚深巷的犬吠,婴孩的啼哭声„„又有诗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体现的还是静。
秋情:①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空远,辽远,天越高越显认的渺小——孤单寂寞
②“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拉巴似的牵牛花”,细数、静对——闲适,独享秋味,亦显一种惆怅哀伤之感,悲凉之情。
③作者看到扫帚的丝纹时——“细腻、清闲、落寞”——悲凉心境
④都市闲人的话语“唉,天可真凉了——”——一个“凉”字,不仅说的是秋雨的凉,秋天的凉,又何尝不是作者内心的悲凉呢?
问题5:结合课文分析,试讨论本文作者如何表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 “形”散是指作者分别描绘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不散是这些景况的描写都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问题6:修辞运用分析,作者运用比喻,把南国的秋天与北国的秋天进行了比较,请找出本体和喻体。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何在?
本体是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喻体是黄酒与百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相似点是“味”。作者意图在于直抒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再次与前文呼应。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感想?
虽然全文的基调是忧伤、悲凉的,但是作者通过对这些普通的花草和普通景象的信手勾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勒,传达出作者心目中最美好的秋味,正如一曲悲凉的颂歌。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流逝,繁华退去的落寞之情,体会到了人生深沉的况味。学习了本文,愿同学们都有一双诗心慧眼,去感受生活,把这种技巧活用到做文章中,写出佳作。
七、目标检测
1、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但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2、“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对这一句分析不妥的一项是:(D)
A、蓝色、白色是冷色,能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景物特点 B、蓝色活白色的牵牛花切合作者当时那种落寞的情怀。C、这是一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D、色调的选择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
3、仿写一个景物片段,把你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不少于60字)
八、配餐练习A组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散文钞(chāo)
一椽(ch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â)寺
落蕊(lěi)
橄榄(lǎn)
落寞(mò)....C.普陀(tuó)山
房檩(lǐn)
陪衬(chân)
夹袄(ǎo)....D.廿(niàn)四桥
着(zhuó)衣
混沌(dùn)
椭(tuǒ)圆 ....(解析:“蕊”应该读作ruǐ。答案:B)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苦涩
屋檐
萧索
落蕊 B.幽远
混钝
落寞平仄 C.训鸽
细腻
凋谢
意境 D.点缀
颓废
赏玩
蟋摔
(解析:B“钝”应为“沌”C“训”应为“驯”D“摔”应为“蟀”。答案:A)
3、下列有关郁达夫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B.1922年,他从日本回国,参与组织“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C.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D.散文《故都的秋》、《茫茫夜》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解析:《茫茫夜》是短篇小说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B.“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C.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D.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解析:两个顿号应去掉,因为“八九分”“七八月”都表示约数。答案:C)B组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了。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解析:“深味”意思是深层浓厚的意趣。答案:C)
2.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乏味。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3、联想一般分为四种: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下列各句联想类型和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D)
A.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C.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4、下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B)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C.北方人年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到来得正好。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感情到了不可 的地步,不说出来心里不痛快。②他是个生性 的人,有时候让人感到滑稽可笑。
③改革开放二十年,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谁还发牢骚呢? A.遏制 放诞 物质 B.遏制 放荡 物资 C.遏止 放荡 物质 D.遏止 放诞 物资
(遏止,遏制,都有猛力制止的意思,前者指用力阻止事物的发生、发展,常用于对别人;后者指用力控制事物的发展,常用于自身.答案:A)
C组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6—30题。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叫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了带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堡 ① 去为正宗。像我们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②,又匆匆的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郝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睛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 ③,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那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1.文中的序号处应填写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1)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 ① 去为正宗。(2)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②,又匆匆的别了。
(3)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 ③。A.摇 向你挥一挥手 薄礼 B.游 既默默的含笑 润笔 C.摇 和你点一点头 润笔 D.游 作深情的告白 薄礼(解析:“摇”更能表现坐船游览的特点,且切合文人闲情。“和你点一点头”更符合游船览景,船摇景动的特点。B项的“既”与上文不连贯,D项的“告白”不符合语境。“润笔”指请人作书、画、诗文时付给的酬劳,符合文章中请字的内容。答案:C)
2.文中第四自然段说“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1)文章中作者称自己为“难度的俗物”的原因是什么?(2)概括文章中“俗益”所包含的内容。
3.源宁在游西溪后感慨“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与西溪相比,西湖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有什么 不足?西溪又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
4.作者在文章收笔,描述龙妇吹洞箫像东坡夜游赤壁。请问,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2.(1)。
(2)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满眼渺茫青绿;春秋时节,微雨之中,好景尽在沿山大道。
3、参考答案:西湖的不足在于“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2分)西溪的好处有:乘车去西溪,感受沿山大道景色的空明青翠;乘船赏景,感受山水秀美和文人闲情。
4、参考答案:洞箫声的幽咽;夜游的朦胧诗意;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雅趣。)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