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2 22:2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一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

李红梅

一、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闻秋声,观秋色,品秋味。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2、品味语言,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3、理解作者为何回避暖色闹景?为何写北国之外的南国之秋?

三、解决方法

1、适当介绍作者及作品特色。

2、重点讨论写景段落。(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语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

同为秋天,有的看到的是萧杀和凄凉,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和生机,为什么?眼中景,暗寓着心中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课文的分析

(一)、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被日本崐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薄奠》、《出奔》、《茫茫夜》等,2、时代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孤寂的生活。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二)整体感知

一、揣摩题旨

1、故都的秋”中心词是什么?“故都”指哪里?为什么不说“北平的秋”? 明确:中心词是“秋”,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写秋景;“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描写的地点是北京,即暗示了所写之景是故都所特有。表达作者对北平的深切眷念之情。

二、检查预习

1、故都的秋总体呈现什么特点?清、静、悲凉

2、标出景物描写的重点段落。3-11段写景

3、如何迅速抓住文章的“神”,即主旨?抓文眼

三、听读课文

1、(磁带录音诵读)大家顺着诵读的导引,神往故都,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并解决两个问题:

秋色:芦花

柳影

夜月

青天

蓝朵

槐蕊

青布

秋枣

2)找出描述故都秋景声音的词语。

秋声:虫唱

钟声

鸽声

帚声

秋风

秋雨

蝉声

人声

1、秋色总体呈现什么色调?给人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明确:冷色调,清冷、凄清。

2、秋声总体体现什么样的环境?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请举例。明确:静谧,以动衬静。

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三)合作探究 问题:

1、怎样理解牵牛花以“淡红色最下”,而且牵牛花底下还要有“疏疏落落的秋草”作陪衬?

明确:应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红色是暖色调,与作者的心境不符,“疏疏落落的秋草”作陪衬,传递的是一种悲凉的无可奈何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

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不去选这些热闹热烈的生活图景? 明确:作者心境悲凉,一切自然风物都著上“我”之色彩。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寂寞。”

4、南国之秋的特征及作用。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用:第二段与倒数第二段形成呼应,对比衬托北方的秋味的浓郁。

5、第十三段大段议论是否必要?

明确:引申到人类普遍感触:深沉、幽远、严厉、萧索。将个体经验与人类普遍经验相叠合,使文章感秋的主题升华。

小结: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的内心投下了忧虑和苦闷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全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秋色、秋声、秋味都笼上作者的主观感情,但又没有失却固有的特征,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四)拓展延伸 虞美人

听响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问题:

同是听雨,心情有什么不同,通过哪些词体现? 歌楼听雨(欢乐)

(红、昏)客舟听雨(愁怅)(阔、低、断、叫)僧庐听雨(凄凉)(点滴)

心境不同,选择的场景亦各异,是为了契合作者当时心情而选择的

(五)作业布置

根据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写作方法,试做课后练习二、三题。

第二篇: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案

----------徐志摩

海南三亚第六中学

语文组 李 望 教学目标

1、欣赏诗歌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2、鉴赏诗歌的构思新颖,不落俗套——选择意象独特。重点难点

绘画美——选择独特意象营造独特意境。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教学时数 1 教学准备 配乐朗读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作者与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其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结婚。1931年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时飞机失事,遇难时35岁。

《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朗读,欣赏音乐美 1.一男女生读。①一女生读后:

2.边小结如何读出韵味的要领边讨论: ①以第一节为例,师生共同划分节奏 学生演示其它几段。②七节共用了哪些韵脚? ③文中哪些字眼应当重读或轻读?(1)欣赏音乐美

本首诗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叠音词和叠韵词的使用。诗中使用的叠音词有“轻轻”“悄悄”“油油”,叠韵词有“荡漾”“招摇”“斑斓”。这些词的反复使用,使得诗歌语言语调轻盈,音韵和谐,节奏舒缓,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是韵律的变化。本首诗每节押一韵,逐节换韵,如第一节押“ai”韵,第二节押“ang”韵,第三节押“ao”韵,从而赋予诗歌语言一种跳跃感和旋律美。

三是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近,句式相似,节奏相同,遥相呼应,这又使本诗具有了一种回环之美。

3.再指导朗读后,抽一朗读好的学生配乐朗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音乐美)

【温馨提示】朗读要把握情感、节奏和轻重缓急。(2)诗歌的建筑美

本首诗十分注意结构的美。全诗七节,均为四行一节,每一节内的诗行两两错落,句多为六七字,间有八字句,整齐中有变化,从而构成一种参差错落之美。

四、评析,欣赏绘画美——选择独特意象营造独特意境。(3)绘画美

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光艳的色泽,美丽的构图,让人赏心悦目,陶醉流连.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意境美在哪里? ① 你认为诗中什么意象,最具有绘画美,试举例赏析: ② 就你最喜欢的诗句,或重点字词或表现手法略作赏析。③ 就你最喜欢的那一幅画面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也可以.。

(一):你认为诗中什么意象,最具有绘画美,试举例赏析: ①金柳:柳,是古今诗文中常见的吟咏对象,丝丝柳条在千载而下的岁月中飘荡.而今在徐志摩笔下又呈现一种特别的绘画美.绿的柳,碧的水与西天的夕阳交融一体.柳树化为金色,色彩对比是那么鲜明和生动,并且柳树又化为“新娘”,她那婷婷的艳影在夕阳与河水的映衬下闪射着迷人的色彩!②本诗的意象,从金柳,青荇到潭水星辉,色调搭配是明快的,并且远近交错,俯仰结合,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再看这些事物本身也不是凝滞不动的,都具有跃动的生命感.诗人用了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如“荡漾”,“招摇”,“揉碎”等等,使整个画面变成动态的图景,一种活力的气韵流动在其间,给人以立体的审美感受.③ 这个立体的如画般的诗境中,诗人的动作,如“招手”,“撑”,“挥一挥”等词表明,诗人在这“画”中也不能自禁地沉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景在动,诗人在动,主客互动,物我相融,到了“相看两不厌”的程度.甚至,他要化作一条水草,永远生长在康河里,生长为康河的一部分,永远招摇着生命的美丽!

(二)重点字词句及表现手法等赏析

他爱这里的柳,在写柳的时候,是金柳。是金光闪闪,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柳。金光闪闪的“金”字还不足以表现诗人对柳的爱意,深情之中诗人竟发奇想,他说这不是柳,这是“夕阳中的新娘”。新娘漂亮、迷人、美艳。面对如此艳丽的新娘,诗人怎能不流露出浓浓的爱意呢?这婀娜的柳树,这艳丽的新娘,倒影在水中也是美艳无比,作者用“艳影”这个词形容,显示了作者的一往情深。这“艳影”自然在水中荡漾,可是诗人怎么说呢?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此时此刻沉醉了,美景在心中荡漾啊。我读的时候,感到一缕清风拂过我的发丝,感到缕缕花香沁人肺腑,请同学们找寻这样的感觉,带着这种沉醉读一读第二段。“油油”一词,因为它写出了青荇的动感。

“招摇”一词,它把油油的水草拟人化了,好象和作者交流一般。“柔波”的“柔”用的好,波水柔和了,才会使水草摆动招摇。第四段中作者把“清泉”比作“天上的虹”,比喻用的好

“彩虹似的梦”写得好,增加了清泉的美,梦在这里,怎能不爱它呢!既注意炼字,又分析修辞。“招摇”一词用得好,作者这里是贬义褒用,而在康河波水的柔情款款之中,怎能不让青荇招摇呢?贬义褒用,很自然的,因为招摇得殷切,所以诗人心甘情愿地做柔波中的一条水草。

(三)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⑴哪些美丽图画让诗人心醉神迷?

——挥手作别图、金柳夕照图、青荇招摇图、星辉寻梦图。⑵这些图画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描绘出一幅幅动态的、立体的风景画。

⑶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画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补充。

金柳夕照图:以人喻物,诗人一任夕阳脉脉的余辉把他心目中的新娘映照的彩妆辉煌,似乎连发丝也透明,给人恍如仙子的感觉,即写出柳树的温婉柔情又包含“至美如金”的情感。

水草招摇图:以物喻人,写出青荇的快活自由;诗人情不自禁,唯愿能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多么彻底地对所爱的投诚!小结:在这样一个物我相融、自然与人和谐的优美境界里,抒发了诗人对康河深深的眷恋,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性灵美的向往。

星辉寻梦图:诗人写潭底彩虹似的梦、夜空斑斓的星辉和自己放歌的狂态,营造了一幅镜花水月、朦胧迷离、似梦非梦的图画,营造了让诗人魂牵梦萦、心迷神醉的意境。

诗的意境

你看,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柳条被镀上了一层富丽而妩媚的金色,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仿佛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嫁娘,新娘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中荡漾。在诗人眼里,那柳阴下波光潋艳的清泉,沉淀着诗人像彩虹一样絢丽迷人的梦。仿佛伸手就可以揽到似的。于是诗人乘着满载星辉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萋萋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他彩虹似的梦……梦能寻到吗?几声浸透着淡淡哀愁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有一种梦幻般的惆怅,诗人只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采,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

一尘不染的康河,自由欢快的水草,让诗人心甘情愿和康河融为一体。只做一条水草,就心満意足,其乐无穷。实际上自然的纯美,让诗人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尘世的苦病、烦闷、束缚、压抑、枯燥,全都远去了,剩下的只有这纯净、安宁和自由。所以诗人沉浸在灵魂的安宁和自由中,要放声歌唱,追寻梦想了。

教师小结:动态立体,意境鲜明,体现了绘画美 七:结尾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八、板书设计 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离别诗

音乐美 ——音韵和谐、旋律完整 绘画美 ——动态立体、意境鲜明

建筑美 ——错落有致、曲折回旋

意境—— 描幽静宁谧之美,,状依恋不舍之情.

第三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3、注意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倒叙写作手法。

4、体会祥林嫂的悲剧色彩,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故事情节

2、倒叙的作用

3、祥林嫂的生活与人生

【教学方法】点读法、引读和分析、合作与探究、归纳和总结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在鲁迅先生笔下有这样一个人物:她,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面容枯瘦,目光呆滞、头发蓬乱。她的名叫祥林嫂,她是旧中国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她以自己的悲惨遭遇鞭笞者黑暗的社会,惊醒着愚昧的世人,昭示着“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中国妇女的凄惨人生,它定格在一代代读者的心里,让我们铭记和惊醒。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祝福》,去了解体会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二、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1、阅读全文,按小说的基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六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思考:本文开头写的是什么?为何将结尾放在前面?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背景和结局;小说采用的是倒叙的修辞手法;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阅读追根兴趣,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3、情节概括

序幕:鲁镇准备祝福 结局:祝福之夜惨死 开端:逃避初到鲁镇 发展:被逼卖到贺家 高潮:再寡再到鲁镇 尾声:鲁镇正在祝福

第二课时

一、祥林嫂的人生轨迹

1、教师引导关注时间性和事件性的词汇和句子,“二十六七之前;二十六七;二十七八;二十八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岁;三十七八岁”这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2、学生筛选信息,阅读归纳主要事件。二十六岁之前: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春季死了丈夫,冬初逃出来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第一次丧夫)

二十七八岁:被婆婆抓回去,改嫁。

了解祥林嫂的一生 二十八九:得到消息,改嫁,年底生小孩,孩子叫阿毛。这个时候的人生相对平稳。

三十、三十一岁:家里出现重大变故,先是丈夫患了风寒而死,然后是自己的孩子被狼给叼走了。然后重新回到鲁镇做短工。(第二次丧夫、丧子)

三十二三岁:在鲁镇做工。精神崩溃,经常说起孩子被狼叼走的情景。迷信赎身,捐门槛。祭祖事件中遭到歧视。

三十七八岁:最后来到鲁镇,死于鲁镇的大街上。

二、祥林嫂人生的思考

1、祥林嫂的婚姻:

(1)嫁给小她十岁的丈夫——童养媳,丈夫因病而死。(2)再嫁——被卖,儿子被狼吃掉,夫死。

2、儿子被狼吃。人生的不幸本应得到别人的同情,心灵才会有些许的安慰,可鲁镇的男人们“没趣的走了开去”;鲁镇的女人们先是“陪出许多眼泪来”,再是“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接着她们就“厌烦的头疼”。

3、祥林嫂的思想:(1)贞节观

祥林嫂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却深受封建思想的节烈观的影响。可见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毒害多么深重,不仅在鲁四老爷这样保守的乡绅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深入到社会最底层。祥林嫂对再嫁反抗越激烈,说明她受的毒害越深。不仅世人认为祥林嫂再嫁是罪恶,就连她自己也一直以再嫁为耻,精神萎靡,心怀恐惧。

(2)迷信思想 迷信也同样毒害着祥林嫂的心灵。如果她没有再嫁的罪恶感,也许对鬼神的恐惧不会那么强烈。因为有了这样的罪恶感,“怕暗夜,怕黑影”,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于是“她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自绝于这个人的社会了。

总结:祥林嫂的悲剧有自身的因素,她认为“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出逃过,反抗过。但何尝不是众人努力的结果,在祥林嫂悲剧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当人生每次最大的悲剧来临,众人们不是将她作为取笑的工具,就是用传统的观念对她审视、责备、叱骂,使她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她的悲哀常常会成为渣滓和笑料,成为冷漠、看客和无意识的杀手。

第三课时

一、肖像描写

1、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肖像描写)

小说中的描写

(1)“白头绳”预示着什么?明确:不幸(丧夫)。

(2)“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预示什么?明确:精干、干净。(3)“脸色青黄”这个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生活条件不好,遭遇丈夫去世,打击比较重。

(4)“手脚都壮大”表现了什么?明确:体现了不同于当时一般妇女的特点,典型的劳动妇女特征。

(5)“顺着眼是什么意思?明确:是顺从的意思,是长期受规则规矩的限制所致。

(6)“两颊还是红的”代表什么?明确:和之后,在劳动中“有了笑影,白胖了”,代表祥林嫂最初的身体是健康的,当生活有了一点希望后,她的心理是健康的,生命力旺盛。

总体形象:忠厚老实,干净、能干,年轻健康,生命力和生命状态正常。

2、再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探究:这里的肖像描写与第一次进行对比有何不同?

(1)第一次来鲁镇,脸颊是红的,这一次“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明确: 生命的活力没了

(2)第二次来到鲁镇,“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生命中多了悲哀。

总体形象:明确:被迫改嫁,丧父失子,精神备受打击,内心极度悲伤受打击,精神有了问题。

3、第三次来到鲁镇: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1)“脸上瘦削不堪”表示祥林嫂流浪了四五年,生活没有着落,人瘦削不堪。(2)“黄中带黑”表明这几年所受的苦。原来是“青黄”,现在是“黄中带黑”,已经失去了正常的肤色,带有病态。

(3)“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现在已经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精神已经麻木。

(4)“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祥林嫂站在那里像一个木雕,只有眼珠动一动,才知道原来是个活人,表明精神麻木。

总体明确:身体已成病态,精神麻木痴呆。

二、动作描写。

对比以上两个句子,注意异同,说明哪个更好?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明确:将“空的”单独进行强调,说明在祝福的时候祥林嫂并没有乞讨到什么东西,突出人情的冷漠,祥林嫂的悲哀。

“下端开了裂”将全部的重量压在了竹竿上,说明人已经没有力气了。

三、细节描写: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请同学找出,然后分析)

找眼睛

析心理 初到鲁镇:顺着眼

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受打击,内心痛苦 将阿毛故事:直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

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窈陷

再受打击

绝望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

麻木 问魂灵有无:忽然发光

一丝希望

四、环境描写:

1、小说一开头,祝福的景象: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这段描写属自然环境,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描绘出一幅阴暗、低沉的景象,为悲剧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背景,衬托出祥林嫂的悲苦命运。

准备“福礼”的基本上是女人,她们“胳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但是“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是社会环境描写,为祥林嫂悲惨命运伏下了一笔。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也是社会环境描写,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落后状况:阶级关系、风俗习惯、人们的思想意识没有变化,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仍然统治着中国的农村。作者通过这些环境描写,不仅烘托了人物,而且还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2、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祝福是为了“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因此,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插手。为了争得能够参加准备福礼的活动,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门槛,以为如愿以偿了,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四婶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的喝令,彻底打碎了她的一切幻想,精神受到了莫大的打击,从此变成了一个木偶人。鲁四老爷为了“将来的好运气”,把祥林嫂一步步地逼上了死亡的道路。这一次环境描写,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而且清楚地告诉我们,是谁害死了祥林嫂。

3、小说的结尾写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作者由近及远,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五更将近时候祝福的场景,在结构上和开头照应,更重要的是,作者从感受的角度描写祝福的景象,四叔家“极响的爆竹声”和远处“联绵不断”的爆竹声“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显然,这些描写具有了象征意义,这是一张密不透风的封建礼教的大网,是残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我”“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是愤激的反语,表现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愤懑之情。最后用“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与祥林嫂在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告诉读者,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封建礼教是祥林嫂悲剧的根源,“祝福”是封建社会吃人的大典,作者借助环境描写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五、自然环境:

小说中四处写到雪,看似轻轻点染,实则颇具意蕴。

第一处出现于序幕,祝福的社会环境与飞雪的自然环境结合,为祥林嫂悲惨的结局和人间的冷酷渲染了气氛。

第二处在结局处,祥林嫂已百无聊赖地死去。这时着色,表面写雪的有声,实写世人的冷漠,还表现了“我”的无奈和愤懑。

第三处写雪,是柳妈劝祥林嫂捐门槛时。一方面过去的短暂美好与现实的冷酷形成对比,另一方面暗示柳妈的言语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

第四处写雪,在小说的结尾处。雪花的团团飞舞,铺天盖地,愈显世界的冷,含蓄地表达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无法抗拒。

第四课时

一、鲁四老爷:

大骂新党

(迂腐保守)

书房摆设:脱落的对联,未必完全的字典,理学入门书(虚伪)皱眉,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

“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可恶!然而……”

告诫四婶,不让祥林嫂在祝福时沾手。死后骂她是个“谬种”(自私伪善,冷酷无情,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 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的态度是“皱眉,讨厌她是寡妇。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可以用两次“可恶”和“然而”来概括: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鲁四老爷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真正的原因是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二、婆婆和大伯:

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人身自由。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表现出了旧中国妇女的命运。祥林嫂的出格反抗在当时是没有出路的,因为婆婆卖媳妇在世人眼泪是应该的,祥林嫂的反抗是不应该的。在这个角度上,婆婆是正义的一方,可以支配媳妇的命运。可改嫁又偏偏是祥林嫂最大的悲哀,是失贞的罪名。社会是不可能原谅祥林嫂的“罪”。因而祥林嫂的命运只能是逆来顺受,只能是悲剧。

大伯收房子也是应该的。在旧中国,妇女是没有财产权的,祥林嫂没了儿子,也就是没了贺家的后代,也就没了贺家的继承权,房子是贺家的,不能给她的,一旦丧夫失子,自然就成了外人。但封建思想又要求女子们:嫁鸡随鸡。这是一个矛盾,在这矛盾夹缝中祥林嫂是没有生存的空间。

三、柳妈: 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受压迫的劳动妇女)

对祥林嫂改嫁时留下的头上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

善意地把阴司故事讲给祥林嫂听,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就她跳出苦海,结果适得其反。(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

柳妈和祥林嫂同样是一个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相信地狱、报应之类的封建迷信思想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她以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为指导,来为祥林嫂寻求解救的“药方”,反而给祥林嫂造成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可是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话使祥林嫂陷于绝境。祥林嫂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心灵上受到巨大创伤,精神的支柱得到崩溃。

四、鲁镇的人们:

鲁镇上的人们对祥林嫂的遭遇没有任何的同情,他们一开始只是用祥林嫂的悲剧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理,等到厌倦了,便对之嘲笑唾弃,表现出一种冷漠厌烦的态度,他们也是深受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人,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统治了他们的灵魂,所以,他们鄙视祥林嫂,他们的态度,也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他们和鲁四老爷一起,把祥林嫂逼上了死路。

五、“我”: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六、总结:

由此可见,祥林嫂本人也是个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的人,她把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恐怖的深渊。因此,我们可以说,祥林嫂也是杀害自己的凶手之一,她的死,既是他杀,也是自杀。但不管是他杀还是自杀,归根到底,是封建礼教将可怜的祥林嫂逼上了绝路。小说反封建的深刻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正如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先生有关《祝福》的一段精辟的论断所说:“(《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了解本单元的编写意图

本单元重点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

《荷塘月色》以精彩的写景状物闻名于世,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精美的语言;《故都的秋》也写景状物,但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浓郁的情味,作者的襟怀、志趣、性格洋溢在字里行间。两篇经典名篇历来为鉴赏家所称道,自发表以来,一直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选文,即使在语文教改如火如荼地进展的今天,它们依然有着极大的教学价值。《囚绿记》第一次进入语文课本,高中新课本选用它,是因为它篇幅较短,写景状物很有特点,表达情意含蓄蕴藉,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适合中学生诵读、赏析。

这些散文名篇的共同特点,一是写景精美,情味浓厚。尽管各篇课文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含蓄,有的直率,但都情景交融。二是意蕴深。这些课文不仅展现了景之美情之浓,而且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读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思考。三是语言美。尽管各类散文都讲究语言美,但写景状物散文对语言美的要求更高,这些散文将语言美发挥到了很高的境界。

二、把握本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

以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坐标,根据“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个学科能力目标确定本单元的总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体会作品描述的美景,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

2、练习运用圈点、批注法鉴赏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学习做一点圈点批注,写下心得。

3、对那些美妙的段落,反复朗读,输读成诵,逐步增强对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能力。

4、在阅读鉴赏感中,加强积累整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写景状物的相关知识,能够仿照本单元自己喜欢的写作形式,书写自己的感受。

三、实施本单元的教学建议.(一)内容的设计基点

1、分析写景。在写景抒情散文中,景物描写能充分地显示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力和语言才华。品味景物描写是解读这类散文首先要过的一道门径。在不同的作家笔下,景物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色彩、趣味,所以不仅要认真细致地品味每一篇文章,最好还要比较分析、综合评判不同文章,以获得更为广阔的视野。

2、体会情感。写景状物散文基本上都是抒情的,景为情而设,情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所以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带着感情读课文,将自己的感情调适到最饱满最充沛的状态;其次要专注于查寻作者的感情基调、感情线索、感情发展变化等,要把这些课文当“情文”来读。

3、注重审美。写景状物散文都是描写审美物象、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趣味的。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品味美景美情,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并对这种美进行富有创见的评价。

4、品味语言。散文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中学生学习散文,品味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他们透过优美的语言在心中获得有关景物的生动形象,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课文美的感知。品味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朗读,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要有充沛的感情,读出语句的节奏,读得抑扬顿挫。

5、读写结合。将写作目标、写作要求引进散文鉴赏教学,既有助于提高散文鉴赏水平,又有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散文教学的读写结合可以有多种方式,如鉴赏散文作品的写作技法,获得写作的启示;学过课文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写小散文,哪怕写片段也行;挑出课文中优美隽永的语句加以品味,再进行仿写;指导学生写课文赏析文章等等,起初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能写成文章,表达一点个人感想就可以了。

(二)教学时间安排:8课时;《荷塘月色》2课时;《故都的秋》3课时;《囚绿记》1课时.表达交流2课时。

四、单元教学构想:(一)赏析美景

尽管这三篇课文写作方法各异,写出的景物特点各异,但都有这样的共同特点:写景精妙,景物特征鲜明,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按照常规,读写景状物散文首先要赏析景物描写。这里简要分析这些课文的写景特点。

1、摄取景物片段。这些课文都不太长,要在有限的篇幅内描写好景物,必然只写片段景物。这种片段景物,可以是景物的空间片段,也可以是景物的时间片段。前者如《囚绿记》,只写绿枝条,是一片段景物,至于绿枝条以外的各种景物一概舍弃;后者如《荷塘月色》,只写夏日夜晚的清华园荷塘,摄入作者视野的荷塘周围景物可谓多矣,不止写一花一叶,但时间只限定在夏日夜晚这一片段时刻。描写景物空间片段的,往时间上延长,描写景物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描写景物时间片段的,往空间上延长,描写在同一时段上的诸多景物。尽管还可以有其他写法,也可以不写景物片段,甚至随心所欲地写景,但那样写,无法集中写景,不可能写得充分、细致,而且章法混乱,或者呆板,缺乏艺术性。我们鉴赏写景状物散文,要在这种景物片段上多加体会,以得到更加鲜明的印象、更加充分的感受。

2、选择写景角度。作者总是调动各种手段状写景物,包括选择写景的角度,有远景、近景,有俯视之景、仰视之景,有动景、静景,有定点观景、移步换景„„如《故都的秋》的“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这是写仰视之景;《荷塘月色》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是写俯视之景。《瓦尔登湖》的“当你倒转了头看湖,它像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张挂在山谷之上,衬着远处的松林而发光,把大气的一层和另外的一层隔开了”,这是写远景兼静景;还是这篇课文,“划桨到了那些地方,我才惊奇地发现我自己已给成亿万的小鲈鱼围住,都只五英寸长;绿水中有了华丽的铜色,它们在那里嬉戏着,经常地升到水面来,给水面一些小小水涡,有时还留一些小小水泡在上面”,这是写近景兼动景。总的说来,多角度写景可以写出景物的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因此角度越多景物的立体感越强;当然也不能否认一种角度写景的意义、作用,如果是专取一种角度写景,可以将景物的特征写得充分、彻底。我们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细致地分析写作的角度,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心灵感受,并获得写作的启示。

3、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这是不言而喻的。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往往与文章的整体氛围相协调,使全文保持统一和谐的风格特点。如《荷塘月色》创造了一种幽暗、优美、静谧的氛围和意境,在这种背景下,对文中各种景物的个性化描写都与这种氛围和意境相适应。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往往从细微入笔,把景物的细部、局部特征放大,或者较多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或者将景物变形、变色、变味。如《故都的秋》“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这是细致入微的笔法,如同电影的特写镜头;又如《荷塘月色》,写荷花荷叶荷香等运用了繁多的比喻和拟人,把景物的特点充分显现出来了,具有诱人的魅力。我们鉴赏写景状物散文,应集中力量赏析富有特征的景物和写景状物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这是化文字形象为脑海中的具体形象并进入课文情境的重要手段,也是体会和借鉴写作方法的重要途径。

(二)体会深情

写景状物散文描写景物的形象、景物的特征,其间又伴随着作家情感的波动、情趣的流露。状写景物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间断者,是为着抒情写意或章法布局的需要,写景中断,代之以叙事或议论。然而情感必须贯穿始终,即使在作家沉浸于描写一景一物的细部特征时也得保持感情的潜流,景物呈现于作家眼中经过艺术化的选择提炼再用文字描写出来,不能不带上作者的主观感受;当然作家的情有时明显,有时隐晦,明晦多变,正显示文章情脉的跌宕多姿。这些课文的情感表现各有特色,试列述之。

1、情感的一致性。如《故都的秋》,开篇写道:“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特点既概述了故都之秋的景物自身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切身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不是大起大落的,而是较为“平”地展开的。文章起始便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全文都是按这三个特点或三种感受来写作,情感成为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在这条线索的各个阶段都无多大变化。

2、情感的变化性。如《荷塘月色》,开篇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章中间透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显出作者心灵在负重和挣脱之间游移,也就是说情感随写景叙事起伏变化,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线索。

3、情感的含蓄性。如《囚绿记》,写一陋室外的一条绿枝,其景物可谓微小,但作者把它放到卢沟桥事变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描写,意义非同凡响。作者没有直接写北平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的现实,只写与绿枝条的“交往”,最后还深深地怀念绿枝条,寄语于此物,而意寓于他处,作者情感在显与隐之间,情感的含蓄性成为文章的一大特点。

我们鉴赏写景状物散文,可以从上述的几个方面(当然不排除其他方面)把握作品中的情感、作家的心怀;不但要理清写景状物的线索,还要理清作家的情感线索。赏析景物描写时固然可以津津乐道,赏析作家情感线索的起伏、隐现同样是很有趣味的。

(三)品味语言

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集中体现了散文语言之美,所以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赏析美景”可以通过品味语言进行,“体会深情”也可以通过品味语言来进行。语言是文章中有形的东西,文章中有许多无形的东西有待于从有形的东西中提取,正如建筑物必须从地基垒起一样,语言就是支撑文章思想感情、构思布局和艺术风格等综合大厦的基石。然而有些老师在散文教学课堂上罔顾学生对语言认知、品味的必要性,直接引领学生攀登形而上的“空中楼阁”,结果学生学完之后仍是茫茫然、昏昏然。

品味写景状物散文语言的方法很多。可以认真诵读,边读边在脑海里“放映”文字的影像,边读边品味语言本身之精彩──音乐性、画面感和哲理性,边读边体会作者心灵之搏动;可以认真默读,静静地欣赏优美隽永的语言,品味语言背后的意味情味,评价作家的语言风格;可以背诵课文片段,很多师生还没有意识到背诵现代散文的重要性,以为只有古代散文才值得背诵,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熟读背诵现当代散文,学生可以获得比熟读背诵古代散文更加强烈的感动和启悟,并获得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和文学语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圈点批注的能力水平,写景状物散文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不应该错过以“写读”的形式品赏精彩精美的散文语言的机会,每课的“研讨与练习”都至少有一道揣摩语言的题,起着示范作用。总之,重视品味语言是回归语文教学的正道,品味语言的“入口”虽小,但“出口”很大,可以通往广阔的天地。

(四)探究人文精神

在当今课改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挖掘、探究语文课中的人文精神,成为一个突出的话题,也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难题。总的说来,人文精神不是额外添加的,或是通过生硬地张贴标签命名的,而应视作语文课固有的要素和资源,以前不太重视这一教学目标,如今这一目标更加凸显了。如何在本单元探究人文精神,这里试作探讨。

1、接受美的熏陶,激发美的追求。

写景状物散文始终贯穿着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趣味等,甚至可以说这些审美要素是作家审美心灵的外化。读者读它们应该接受这种美的熏陶。这种“接受”,借用前文所述,一是赏析美景,二是品评美情,三是品味美言,也就是说让学生看到一个美的文本,一种美的创造。如果能做到这一层,庶几把握了课文的美的要素。但还不够,还应该更进一步:把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趣味内化为学生自己身上的东西,灵魂里的东西,逐渐养成对美的热爱、追求,以及对美的欣赏能力。例如诵读《荷塘月色》,要能有前人说的“余香满口”的感觉,能在脑海中产生美的画面,掩卷沉思,仿佛心身处于一种美好的情境氛围当中。照此训练,年深日久,必然有助于养成美好的情怀,提高审美的能力。

2、感受文化韵味,提升文化品位。

增强语文课本的文化蕴含,奠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这是当前语文教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山水本身没有人文色彩,一旦纳入人类的视野,印上人类的足迹,被赋予人类情感的象征意义,也就有了人文色彩、文化色彩,这种人文色彩、文化色彩蕴含于文本中,开启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沟通。散文作品的人文底蕴、文化韵味有多深多浓厚,取决于作家的自身修养和作家的创作状态;作品中的人文底蕴文化韵味的丰富与贫瘠、深厚与浅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读者对人文精神摄取的深浅、多少。本单元中的课文大都可以挖掘到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故都的秋》,作者对秋的感觉不是仅停留在眼耳鼻舌身的直观感受上,而是迁移到古今中外的广阔领域,沟通与文化人、与全人类的共同经验和感受,写出了一个饱读中国传统诗书的人士对秋的感觉;《瓦尔登湖》同样是以一个文化人、文明人的身份,表达对瓦尔登湖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这就告诉我们,读到的不只是一个美的文本,还是一个充满文化意蕴的文本。

3、体会崇高情感,净化灵魂世界。山水可以美化情感、净化心灵,模山范水的散文可以起到类似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散文作品对读者的心灵的感染力更强于自然山水。如专家所说:“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所以读《荷塘月色》,应能读出情感的、道德的东西来才是真正读懂读通了。又如《囚绿记》具有感人魅力,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是作品传达出作者对生命的丰富体验,对被囚生灵的怜悯,对国家被创受辱的义愤,只有悟到这一层,才能体会到这篇课文的真正价值。这就告诉我们,读散文不光要读它的“文学文本”“文化文本”,还要读它的“道德文本”“心灵文本”。

五、教学实施流程设计

(一)布置预习,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要求学生通读《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等三篇课文,分课写出预习案。预习案必须包括如下内容:

1.课题、作者以及相关文学常识,主要包括5个要素: ①人――作者姓名、字、号、称号 ②时――作者所处的时代 ③地――作者的籍贯

④作――作家的代表作品(如果注解中没有则查阅相关资料予以补充)⑤评――人们对作者的评价 例如:

《荷塘月色》,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散文作家、学者,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代表作品有《背影》《毁灭》《欧游杂记》等。

2.积累字、词、佳句。

要求学生查阅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把该字及其拼音各抄写5遍,生词要解释,佳句要抄写下来。

3.写出感悟与赏析。

“感悟与赏析”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且联想自己相似的情感经历;其二,在每篇文中找出3-5处能很好地表达感情的词句或细节,分析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说说作者运用这样的词句或细节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好处,分析得越具体越好,切忌空发议论。

4.完成指定的课后练习(二)分组研讨。

把学生分为四个研讨小组,每个组深入研究一篇课文,具体完成以下五项任务:

①全面概括课文表达的感情,分析得越具体越好。

②在每篇文中找出能很好地表达感情的词句和细节,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感情,具体分析作者运用这样的词句和细节在表达感情方面的妙处。要求逐条分析,不能笼统而言。

③相互讨论,并查阅相关资料解答课后练习。(三)研讨成果展示。

质疑辩论:由其他三组分别向发言组提问,他们可以提出自己在预习该篇课文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也可以针对发言人的演讲进行质疑,还可以从发言小组研讨的课文中发掘其它的问题,每个组可以提两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由发言人回答,也可以由发言组的其它成员回答,还可让发言组经过讨论后回答。学生答不上来的问题,老师及时加以点拨。

第五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本质。

2.了解戏剧结构的基本特点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初步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纷繁复杂的戏剧冲突,欣赏异彩纷呈的戏剧语言。

【教学难点】认识周朴园思想性格的复杂性。【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课前观看电影《雷雨》,了解故事情节和结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今天,让我们我们走近《雷雨》。

三、作者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当代语言艺术大师。1933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此后又接连创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7),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成功地改编为话剧,从而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主要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1961)和《王昭君》(1978)。

四、在课前观看电影《雷雨》的基础上,给本课编写解说词: 解说词举例:

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悲情故事。

三十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爷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孩子(鲁大海)才三天的鲁侍萍,竟被周朴园一家凶狠地逼着留下其长子(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新生儿走向河边……

三十年后,在畸形情爱中挣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为摆脱后母繁漪的苦苦纠缠,拼命地引诱了使女四凤,而四凤就是周萍同母异父的妹妹。此刻“恨人像一把刀,爱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发。恰好,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场罪恶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也遭不测,周萍开枪自杀,不幸的繁漪疯了,善良的侍萍痴呆了…

五、师生研讨:

1、《雷雨》中的矛盾冲突:多重矛盾;

(1)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

(2)周朴园与鲁大海 —— 父与子的矛盾冲突。(3)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4)鲁大海与周萍 —— 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5)鲁侍萍与周萍 —— 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6)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

2、如何认识节选部分周朴园前后的情感变化,体会其表达作用。明确:开始是漫不经心地用对待下人的态度谈起了雨衣和关窗的事;忽然从侍萍的关窗动作上看到了似曾相识之处,感到奇怪,认真地询问:“你——你贵姓?”气氛趋于紧张,情节出现波澜,而鲁侍萍平淡地回答,又使气氛稍有缓和;周朴园就口音把话题引向无锡,转弯抹角有意识地询问三十年前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在周朴园的连连追问下,仍然保持语调的平缓;但听到周朴园在有意撒谎,遮盖罪行,于是她悲愤地叙述了自己30多年来的悲愤遭遇,使周朴园惊恐紧张的情绪不断增长;他时而“痛苦”,“汗涔涔地发出‘哦’的叹声”,时而惊愕地问:“你是谁?”;当侍萍巧妙地露出自己的身分时,周朴园已经惊恐地语不成声。

周朴园的感情很复杂,他确实曾对温柔美丽的鲁侍萍动过情,三十多年前,他还只不过是二十出头的青年,还不可能排除他也有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周对侍是有过爱情的,如果说周想标榜自己的“有道德”,那么他为什么不摆出“明媒正娶”的“正夫人”(那个有钱有门第的小姐)来怀念呢?周曾留学德国,侍又是贤惠,规矩,又是读过书的女孩,他们之间能说得上话。就像宝玉与袭人,晴雯。周作为人,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得到了满足,他很满意。但当这种所得影响到他获得更多的钱财权势时,他便凶残地置爱情于不顾,置道德人性于不顾,将侍赶出家门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可一旦娶了“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他自私贪婪的欲望又驱使他反过来追求个人的情爱了。但那温馨的爱情已不复存在,他又没能在新的女性那里获得这种温馨,所以他只能在记忆中去寻找,靠这种怀念来填补他什么好事都想得到的欲壑。而且,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儿子也对他敬而远之,他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鲁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精神得到解脱。但他对欺辱鲁侍萍的行径必须掩饰,因为在他看来,同“下人”有一些什么是有损门第的其实,他的怀念是廉价的,是十分自私的。周就更加怀念那段情意绵绵的浪漫史,其中侍已经有很大的虚幻色彩了,人在现实中得不到所向往的东西,过去美好的经历就更容易清晰地重现于脑子里,并且吸引人去起劲地不断地追忆它,年岁越久约强烈,并且在追忆中还不自觉地丰富加工它,使之越来越美好。这时,那本来是真实美好的过去,便逐渐神圣化,虚幻化。周这三十多年由于婚姻不幸,鲁在他心中逐渐成为极美的虚像。眼前这又老又穷的女人,又是他讨厌的佣人鲁贵的老婆,怎能与他心目中带虚幻色彩的年轻貌美的侍划等号,眼前的鲁妈不但与他的情欲追求相去万里,而且彻底打碎了他多年的美好幻影,况且周的爱情只是消遣品,而他的地位,金钱,家庭秩序是他的立身之本,所以周彻底否定了眼前真实的鲁,并希望快刀斩乱麻,以绝后患。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当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当他知道鲁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他认出侍萍后,首先是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妄图恐吓侍萍,声色俱变,以至于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鲁家来。”,周朴园见硬的不行,又以“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试图稳住鲁侍萍;然后又采用了哄骗的手段,口口声声地表白他没忘旧情,——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最后,他拿出五千元支票给侍萍,希望平息30多年来的旧恨新仇。

因此,他对鲁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鲁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施,充分显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怀念”、惊慌到冷酷的心路历程;揭开了周朴园虚伪、冷酷、自私的真面目。

第二课时

一、探究:

1、戏剧中的人物形象: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但我们也应看到人性是复杂的,周仆园对侍萍的怀念带有虚荣和软化的成分,应该承认他的怀念是真实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周仆园对侍萍的“真”是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侍萍的缺席为前提的。他保持她生前的习惯一方面是忏悔,另一方面是为了向周萍交代。这样一个人,和他周围的人之间自然要发生着尖锐的矛盾。当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抛弃和残忍。周朴园对侍萍先是爱,后是赶,赶走之后又怀念,他怀念的侍萍活脱脱地站在他面前时,他竟是那样的凶狠!周朴园正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资本家形象。他那矛盾的行为,以其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显示出他作为董事长的周朴园的基本定性── 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

对鲁侍萍始乱终弃,大年三十从家中赶走——冷酷、残忍、自私

故意淹死二千多小工,发昧心才——残忍、奸诈 对鲁侍萍由“爱”到“赶”到“怀念”到“凶狠”——虚伪、冷酷、自私

周朴园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地揭示出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有一种可怕的统治力量,也反映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长成的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有着深刻的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血肉联系。

鲁侍萍: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坚强。她自己被遗弃以及三十年挣扎的痛苦经历中,认清了周朴园的真面目。她虽然不懂得自己的悲惨命运是阶级压迫造成的,但已意识到她同周朴园之间事实上存在着阶级的壁垒。她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是不会认她这个生母了,也断言自己的儿子,被周朴园称为闹得最凶的人鲁大海是不会认那个董事长做父亲的。她对过去的事,有的只是满腔的悲愤。她对周朴园不抱幻想,痛惜自己的女儿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来伺侯周朴园的少爷。她把这归之于命运的安排,但最后又发誓以后永远不想再见到周朴园,表现了对自己的命运的抗争,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从自己痛苦的经历和现实的磨练中坚强起来了,表现了她的自尊与刚强。由于反动统治的毒害,在侍萍身上还存有封建伦理观念和宿命论的思想,因而认识不到自己的不幸是那个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却把原因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对周朴园,她不去公开揭露,反而在他表示他怀念她的时候心软了,这些都说明了旧社会不仅摧残了劳动人民的躯体,而且毒害了他们的灵魂,从另一方面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

2、品读作品中的“哦”字

戏剧语言特别讲究个性化,每个人物的用语、语气都各有特色,文中有很多“哦”字,俗话说:“言为心声。”这个字体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心理?大家仔细找一下,并品读一下,说说自己的感受。

周朴园用语“哦”字示例: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哦。

哦?你说说看(苦痛)哦!(汗涔涔地)哦。哦,救活啦? 哦。哦!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哦,侍萍!(低声)是你?

明确:有一般的应答词;有资本家对下人漫不经心的口吻,语气平淡停顿稍短些;表示惊奇,声调要上扬;内心有愧疚,可以短促重读;受指控后做贼心虚的窘态,语气轻、短。认出侍萍时的恐惧、失态,可以短促重读;

……真正吸引他的,不仅是情节本身的曲折性,而是在这曲折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生命形态,或者说,他是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认识注入多少有些现成的“情节”中的。——钱理群

二、作业:

以《我心目中 为题》写一篇短文。

下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