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 蚯蚓的邻居》教案1
《3 蚯蚓的邻居》教案
教学要点
观察土壤里的动物,设计不同土壤对生物生长影响的探究性实验。
教学目标
1.认识土壤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的影响。
2.引导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3.培养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等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漏斗、肥沃的土壤、台灯,干湿不同的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和蚯蚓、蚕豆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已经参观了蚯蚓的家园,蚯蚓还有许多邻居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吧!
二、观察土壤里的动物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探究试验。
取一些肥沃的土壤,放入漏斗中,在漏斗上面约20厘米处用灯光照射。你们发现了什么?把你们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汇报交流。
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这么多小动物,它们都是蚯蚓的邻居。那么,现在我们该把这些小动物怎么办呢?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把它们送回原来的地方。
三、探究土壤对动物、植物的影响
在前边几节课的研究中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蚯蚓的知识。那么,你认为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土壤呢?学生猜测。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测呢?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我们的实验方案。
学生设计试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案。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不愧为小小科学家。你们认为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会有什么影响?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设计实验。师:怎样设计实验? 学生讨论。师:这个实验实在是太好了,可是我们用这40分钟时间是不能看到实验结果的。这就需要同学们具有科学家持之以恒的精神在课下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你们能像科学家那样做研究吗?……
师:不要忘了做记录哦!
四、调查
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最宝贵的资源,如果土壤都被迫害了,我们会怎么样呢? 可是我们的有些行为已经破坏了土壤,人类有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课下的时候请各位同学向身边的人进行调查或进行查资料,了解人类破坏土壤的行为以及危害,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第二篇:《3 蚯蚓的邻居》习题2
《3 蚯蚓的邻居》习题
一、填空题
1.蜗牛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蜗牛的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长在长的那对触角上。()
3.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4.蚂蚁和苍蝇的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5.蜗牛的足叫腹足。()
二、选择题
1.蜗牛需要潮湿的环境,如果天不下雨,蜗牛就在(A.白天 B.晚上
2.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A.粘液 B.脚印
3.蚂蚁不会把窝建在()。A.泥土中 B.水中
3.蚂蚁是用()来交流信息的。A.头上的触角 B.舞蹈
4.和蜗牛属于同一种类的动物是()。A.蝗虫 B.螺蛳
5.蚯蚓和蜗牛都适宜生活在()。A.水中 B.潮湿环境 C.干燥环境 6.蜗牛适合生活在()的地方。
A.阴凉、潮湿 B.高温、干燥 C.低温、潮湿)出来活动。
第三篇:《蚯蚓的邻居》教学设计
《蚯蚓的邻居》教学设计【精选】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蚯蚓的邻居》教学设计【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标:认识土壤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都有影响;引导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等的科学态度。
准备:漏斗或纸袋、肥沃的土壤、台灯;干湿不同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蚯蚓、蚕豆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参观了蚯蚓的家园,蚯蚓还有许多邻居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吧!”学生对“蚯蚓的邻居”这一课题会很感兴趣,课自然而然就开始了。
(2)观察土壤里的动物。
教师将已经准备好的`肥沃的土壤,放入一个漏斗形的纸袋里(或漏斗里),在纸袋上方约20厘米处用灯光照射,等一会儿,让学生观察能发现什么。当学生看到土壤里的小动物从漏斗嘴钻出来时,其感受是多方面的。观察过以后要教育学生把土壤和小动物送回原处。没有条件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帮助他们认识土里的小动物。
(3)探究土壤对动物、植物的影响。
“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土壤?”“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这两个问题富有挑战性,也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师可以在“材料超市”里准备一些研究材料,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的责任是大胆让学生动手尝试。教材中的“活动提示”是为需要提供帮助的学生准备的。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契机,教师一定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一二一齐步走”。
蚯蚓与土壤的关系,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探究出来结果,而植物与土壤的关系不是当堂课所能发现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具有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并作好观察记录。
(4)调查“人类有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并组织一次保护土壤的宣传活动。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利用土壤资源的现状,提供情景让他们感受人类对土壤的破坏,增强他们保护土壤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
教后记:
本课的几个学习活动都不是立竿见影的,有的需要一二十分钟,有的需要几天或更长时间,要教育学生观察时要有耐心,要有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在观察时一定要随时记录,既要围绕探究问题观察,也要善于提出新的问题。而我们的学生最缺乏耐心,需要老师一遍一遍的督促。
第四篇:蚯蚓教案
三年级科学
蚯蚓教案
陈家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教学难点】对蚯蚓的细致的观察,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认识。【教学准备】每组: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蚯蚓,捉到蚯蚓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蚯蚓是否伤害蚯蚓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蚯蚓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都准备好的蚯蚓,请问,你们是在哪儿捉到的蚯蚓?蚯蚓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呢?
利用课件,进一步清楚蚯蚓一般生活在哪儿,怎样更容易捉到蚯蚓。
二、观察蚯蚓的身体(先画粗图,再修改)
1、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门、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如用水刺激)的方法观察蚯蚓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运动和反应的特点:靠环节间的缩放运动,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四、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①爬行
(环节间的缩放)②反应
蚯蚓能对刺激做出反应。③对水的反应 不能长时间浸在水中。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鼓励学生饲养蚯蚓,以获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
板书: 蚯蚓
蚯蚓的身体分为 蚯蚓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口、肛门、环带 蚯蚓需要空气
第五篇:《我们是邻居》教案1
《我们是邻居》教案
课时1:我有好邻居
教学目标
1、增进与邻居间的相互了解。
2、懂得与邻居和睦相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
教学重难点
1、懂得和睦相处的好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1、排练小品。
2、和家人一起去邻居家串门,增进了解,完成“邻居小档案”。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的好邻居。
1、教师:无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身边的左邻右舍们总是会给予我们很多帮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说说我有好邻居。(板书课题)
2、教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要你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拜访自己的邻居,并填写邻居小档案,请同学们把你们的成果展示出来吧。
3、学生展示邻居小档案,交流课前去邻居家串门的情况。
二、好邻居故事罐。
1、教师:听了刚才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好邻居,老师想,你们家和邻居之间一定也有很多像感人的故事吧。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好邻居故事罐”,想把同学们与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的故事都装进来。如果谁愿意上台来讲,老师还要给他录音。
2、学生先仿照教科书第64页学生作品范例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家和邻居之间的故事,将记录卡放入“故事罐”。
3、分组交流后再派代表讲述故事,教师为其录音。
三、我心中的好邻居。
1、教师: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和邻居之间的动人故事,到底怎样的邻居才称得上是好邻居呢?你心中的好邻居是怎样的?
2、学生完成64页下调查问卷(可以是课前调查的,也可以现场调查班上的同学)。
3、师生共同寻找好邻居的标准,总结出人们心目中的好邻居是怎样的。
总结: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起来,首先自己要做个好邻居,给左邻右舍做个榜样,共建相亲相爱的邻里关系。最后欣赏歌曲《好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