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逻辑与语文学习 教学设计(共)
逻辑与语文学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2、运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逻辑知识辨析病句。
教学难点
运用逻辑知识辨析病句。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语文学习中,语法研究的是怎样把话说通,修辞研究的是怎样把话说好,而逻辑研究的则是怎样把话说对。一个人的思维清晰,语言表达就会清晰、流畅;思维混乱,语言表达往往词不达意、前言不搭后语。逻辑和语文学习的关系确实密切。今天,我们就学习必修4 梳理探究部分《逻辑和语文学习》一课。
二、课堂梳理探究
(一)学生自读教材内容,划出有关逻辑的知识点,了解逻辑推理规律 ....
(二)学生思考并完成对应练习....
(三)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
(四)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
(五)多媒体展示问题答案,学生对照感悟 ....
三、教师总结点评 ....
1、概念(针对p.87.第2、4题)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具体范围的思维形式,语言角度叫词语。
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叫概念的内涵,反映具体范围的叫外延,内涵外延相互依存。我们借此就可以准确地把一种事物或现象跟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开来。
①.(从第2题中归纳)概念间的五种关系:
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如:妈妈——母亲
土豆——洋芋
学生——中学生
青年——演员
生——死
俯视——仰视 ②.(从第4题归纳)概念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否则容易犯概念交叉错误,导致语病。例1.出席团代会的代表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少女同志。(“干部、青年、女同志”三个概念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力。(“丧失劳动能力”与“年老、疾病”范围上有交叉之处,不能并列)
2、命题(针对P.88第3题)
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
①命题中对事物做出的判断必须明确,要前后照应,标准统一,不能“自相矛盾”。例1.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可爱的乡音。例2.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 范单位。
②逻辑中的命题和语言中的语句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命题,而且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例如:“小刚打碎了暖瓶”可以说成“小刚把暖瓶打碎了”或“暖瓶被小刚打碎了。”
“这个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也可以表达成:“这个困难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但要注意避免多重否定的误用:
例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否认”“不需要”加上反问共三层,就是不需要学习,显然多了一层)例2.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防止”“不再”两层否定,等于为了要发生事故,显然不妥)③同一语句也可以表达不同命题,产生多义,如“隐含义”“言外之意”,所以容易造成歧义。
例1.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罗贯中《杨修之死》)。(言外之意)例2.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歧义)例3.开刀的是他父亲。(歧义)3.推理
推理是由已知命题得出新的命题的思维过程,往往要通过复句的语言形式来体现。推理时不要用虚假的前提进行推理,也不要滥用关联词语,强加因果关系,更不能偷换概念。各种推理形式中,最常见的是“三段论”和“二难推理”,例如寓言《自相矛盾》中就包含了一个二难推理。
例1.他普通话说得很好,看来一定是个北京人。
(大前提“普通话说得很好的都是北京人”,显然虚假。)
例2.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并不是“我这们朋友去了一趟南方”而造成的,属于强加因果造成语病。)
例.他的文章写得不长,所以艺术成就很高。
(文章“艺术成就很高“与“写得不长”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关联词却强加了这种关系)4.逻辑规律(针对P.89第(1)—(5)题)逻辑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这三条规律要求思维必须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一贯性。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不能中途偷换概念,改变话题。(“同一思维过程”,即时间、关系、思维对象的“三同一”)
违反同一律的具体表现: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混淆论题。
例1.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例2.“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有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针对同一对象,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是真的,....只能肯定一个。否则就“自相矛盾”,如: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
例1.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例2.学校抓不抓青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是假的,至少要肯定一个,... 不能都否定。简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维的明确性。
例1.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例2.民资能否拉动国有文化单位的改革?前者的机制和后者的资源能否完美结合?不少人持怀疑态度。
四、小结
附: 板书
五种关系
概念
同一标准分划分
前后照应,标准统一
命题
多种表达句式(双否句)
逻辑与语文学习表达多种意义(隐含义、歧义)
同一律
确定性(前后同一)
推理与
逻辑规律:
矛盾律
无矛盾性(不能同真)
排中律
一贯性(不能同假)
五、作业
1.说说下面句子中概念的划分错在什么地方。
①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②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
③他是个文学爱好者,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外国名著。
④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2.判断命题错误原因,说说语言运用给你的启示
①五一路乒乓球馆是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②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③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④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3.分析下面的例子,看看它们分别违背了什么思维规律。
①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②我们班同学全都按时返校了,只有两个同学还没有到校。
③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④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第二篇:逻辑与语文学习
逻辑与语文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学生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辨析概念和运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残暴的国王,统治着一个奇怪的国家。这个残暴的国王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令,所有从前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果回答的是假话,就得绞死。看起来,任何俘虏都难逃噩运。
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例问他: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我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听了俘虏的回答,执法官顿时傻了眼,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如果真的绞死这个俘虏,那么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真话是要被烧死的。可是如果把这人烧死,那他答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的是要被绞死的。执法官不好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国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了。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真话假话,绞死烧死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
二、什么是逻辑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大致有四种词义:第一,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二,泛指思维的规律;第三,在狭义上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问题的方法;第四,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我们所说的“逻辑”一般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维形式结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
三、理解概念的特点
1、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属性包括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是决定该对象之所以成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所谓非本质属性,是对该对象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3、概念与概念之间有以下五种关系:
①全同关系。②包含关系。③交叉关系。④矛盾关系。⑤反对关系。
4、实践练习:课本练习
5、概念和词语的关系
概念和词语呈现非常复杂的关系。
①一个概念可以由多个词语表示。
“父亲”是“有子女的男子”,这是“父亲”的概念。而“老子”“爹”“爸爸”“家严”“阿大”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甚至“老爷子”“老头子”
等在特定的场合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又如死是一种生
理现象,中国人有上百种说法,一个字的有“亡”“故”“薨”;两个字的有“断气”“长眠”“物化”;三个字的“回老家”“上西天”“见阎王”;四个字的有“与世长辞”“百年之后”“骑鹤西去”;基督教有“上天堂”“下地狱”;共产主义者把它幽默地说成“去见马克思”。这些是同义词、近义词,词不相同,表示的概念却是一样的。
②一个词语也可以表示多个概念。
如北京是个内陆城市,但不少地方被称为海,“中南海”“北海”“什刹海”等,在这里,“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意思是花园,这是元代沿袭下来的名称。语言当中的多义词常常表示了不止一个概念。
在选用词语时,一方面要注意区分意义上有细微差别的同义词的使用,另一方面要注意词性的辨认,千万不能将词语的误用当作词性的转换,否则就会用词不当,导致概念不明确的逻辑错误。
• ① 班长工作很模范。
• ② 我曾做过一度家庭教师。
• ③ 一盏盏灯光闪耀。
• ④ 运动员以惊人的迅速跑到了终点。
三、命题
1、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语句“人是动物”就表达了一个命题。
一般来说,只有陈述句才直接表达命题,但即使是陈述句,它与命题之间也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个命题可以有不同的语句表达形式。这表现在不同的民族语言对同一个命题的表达是不同的,并且在同一民族语言中对同一命题的表达形式也是多样化的。
2、一个句子可以表示不止一个命题,这就是多义句。
如:“王小刚在飞机上写字”,可以表示王小刚在飞机里面的桌子上写字,也可以表示王小刚把字写在飞机的机身上。“我们煤气厂今年夏天一定供好气”,在书面语里表示了两个命题,一个命题是供应好的煤气,一个命题是要把供气工作做好。这样的句子表示了哪个命题,是由上下文决定的。
3、实践练习:看课本练习
4、词与词之间要有一定的搭配关系。词语搭配不得当,往往会造成判断表达得不恰当,使人不明其意。
• ① 老师留给我们的印象是良好而又深厚的。
•②他的病状一直没完全康复。
• ③教室成了我们唯一学习的时间。
• ④不能把中学生培养成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 ⑤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 ⑥工人师傅张大爷是苦水里长大的穷孩子。
• ⑦他是多少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 ⑧纪念五四青年节的到来。
四、推理
推理的特点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推理中常见的有三段论推理和二难推理等
1、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为结论的间接推理。这个定义注意三点:一是三段论全由性质判断组成;二是两个前提必须有一个共同项(相同的概念);三是三段论是间接推理,因为它的前提是两个判断组成。
三段论推理了如:
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
三段论有大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①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③ 结论:推出的新判断。
2、思考:用三段论解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种可能推理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例如:孙悟空在第三次打白骨精时,实际上就面临了二难,因为根据前面两次的经验,如果孙悟空第三次把白骨精打死,他就可能被师傅赶走,但如果不打死白骨精,师父就会被白骨精吃掉。所以,打白骨精或者不打白骨精,所引起两种后果,或者孙悟空被师父赶走,或者师父被白骨精吃掉,都是孙悟空所不愿接受的。
4、语言表达中不要用虚假的判断作为前提进行推理,也不要滥用关联词语,强加因果关系,把本无推理关系的语句硬连在一起,构成错误的推理。在论辩中,如果推理不正确,论证就没有说服力,不能以理服人。例:
• 他普通话说得很好,看来一定是个北京人。
• 这次运动会,我班的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 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他努力了,怎么会得不到好的成绩呢?
• 要是刻苦学习,就能考上大学。他没有考上大学,所以肯定是没有刻苦努力。• 他没有评上先进,所以他肯定是个落后分子。
• 他因为捍卫大家的利益,勇敢地同歹徒搏斗。
• 本来今天要去听课,现在为了有别的事没有去成。
• 由于种种原因,大家的意见没有取得一致。
五、理解逻辑规律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对人的思维有强制性,违背了它,思维就会发生混乱,人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
1、同一律
同一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
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内容不确定。具体表现为: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
例如:一旅行者又饥又渴,来到一酒店。他问:“老板,夹肉面包多少钱一份?”“五先令。”“给我来两份。”“好。”“老板,我感到渴比饿更厉害。可用两份面包换十先令一份的啤酒吗?”“当然可以。”于是他喝完酒就走了。老板急忙叫住他:“你还没付钱呢?”“我不是用面包换的酒吗?”“可你面包未付钱啊。”“我没吃你的面包,为何要付钱呢?”“是啊,可是……”老板一
时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只好让他走了。大家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呢?
2、矛盾律
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就是说,一个思想与其否定,互相排斥,不能都真,至少有一假。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通常人们说“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
例如: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3、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具有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假,其中至少必有一真。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而必须承认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简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维的明确性。
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是“两不可”,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或者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都同时予以否定。
例如:“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
六、课外延伸
下面的故事运用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简要分析
1.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2.据说有一次,邻人偷了华盛顿家里的一匹马。华盛顿同一位警官到邻人的农场里去讨索,但那人拒绝归还,并声称那是他自己的马。华盛顿用双手蒙住马的两眼,对邻人说:“如果这马是你的,那么,请你告诉我们,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右眼。”华盛顿放开蒙右眼的手,马的右眼并不瞎。“我说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邻人急着争辩说。华盛顿放开蒙左眼的手,马的左眼也不瞎。“我又说错了……”邻人还想狡辩。
“是的,你错了,”警官说,“证明这马不是你的,立即把马交还给华盛顿先生吧!”
3、课后练习
1姓王——话剧演员、作家
姓刘——诗人、音乐家
姓陈——工人、美术家
第三篇:逻辑和语文学习_教学设计_教案(模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学生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辨析概念和运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梳理感性材料,掌握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是教学重点。
把自发形成的思维习惯转化为自觉的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是教学难点。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阶段(明确任务)
1、通读本课内容,划出有关逻辑的知识点。思考课后练习。
2、搜集各学科学过的概念或定义。
3、了解逻辑推理规律。
二、课堂分组探究(把学生分为小组,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确定深入探究的课题重点)
1、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
2、运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三、新课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残暴的国王,统治着一个奇怪的国家。这个残暴的国王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令,所有从前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果回答的是假话,就得绞死。看起来,任何俘虏都难逃噩运。
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例问他: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我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听了俘虏的回答,执法官顿时傻了眼,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如果真的绞死这个俘虏,那么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真话是要被烧死的。可是如果把这人烧死,那他答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的是要被绞死的。执法官不好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国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了。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真话假话,绞死烧死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大致有四种词义:第一,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二,泛指思维的规律;第三,在贬义上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问题的方法;第四,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我们所说的“逻辑”一般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维形式结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
四、课堂梳理探究阶段
1、理解概念的特点
(1)按学习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各学科涉及的概念和定义。选择某一概念思考它包含哪些具体的对象,能否自己给概念下个定义。(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划分,概念之间的关系。)(学生自主交流)明确: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属性包括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是决定该对象之所以成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所谓非本质属性,是对该对象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
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五种关系:
①全同关系。
②包含关系。
③交叉关系。
④矛盾关系。
⑤反对关系。
2、概念和词语呈现非常复杂的关系。
①一个概念可以由多个词语表示。(讨论交流)
例如:“父亲”是“子女的男子”,这是“父亲”的概念。而“老子”“爹”“爸爸”“家严”“阿大”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甚至“老爷子”“老头子”等在特定的场合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又如死是一种生理现象,中国人有上百种说法,一个字的有“亡”“故”“薨”;两个字的有“断气”“长眠”“物化”;三个字的“回老家”“上西天”“见阎王”;四个字的有“与世长辞”“百年之后”“骑鹤西去”;基督教有“上天堂”“下地狱”;共产主义者把它幽默地说成“去见马克思”。这些是同义词、近义词,词不相同,表示的概念却是一样的。
②一个词语也可以表示多个概念。如北京是个内陆城市,但不少地方被称为海,“中南海”“北海”“什刹海”等,在这里,“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意思是花园,这是元代沿袭下来的名称。语言当中的多义词常常表示了不止一个概念。
明确:概念和词语之间既然呈现复杂的关系,那就要注意透过词语看词语背后的概念。要正确使用概念,就必须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李白《静夜诗》“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往往被理解为人们睡卧的床,其实这是一种误会,它的实际意义是围在井口的一圈栏杆。类似的句子还有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理解命题的特点
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语句“人是动物”就表达了一个命题。以下语句都表达命题:
①所有人是动物。②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③如果天在下雨,那么地是湿的。
(1)我们看下列语句:①红豆生南国,②春来发几枝?③愿君多采撷,④此物最相思!思考这些句子哪些是命题?
明确:这里的语句②是疑问句,它仅仅提出问题。语句③是祈使句,它表达一种要求、愿望。语句④是感叹句,它只是抒发情感。这几类语句都没有直接描述事件,也这就无所谓真假,因此它们不表达命题。语句①则不同,它作为陈述句,描述了红豆生长的客观情况。这个描述是符合事实的,因此它是一个真的陈述句,语句①有所描述并且可区分真假,它表达了命题。
一般来说,只有陈述句才直接表达命题,但即使是陈述句,它与命题之间也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个命题可以有不同的语句表达形式。这表现在不同的民族语言对同一个命题的表达是不同的,并且在同一民族语言中对同一命题的表达形式也是多样化的。
(2)一个句子可以表示不止一个命题,这就是多义句。
如:“王小刚在飞机上写字”,可以表示王小刚在飞机里面的桌子上写字,也可以表示王小刚把字写在飞机的机身上。“我们煤气厂今年夏天一定供好气”,在书面语里表示了两个命题,一个命题是供应好的煤气,一个命题是要把供气工作做好。这样的句子表示了哪个命题,是由上下文决定的。
知道了句子和命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使用命题时就应当注意一个句子是不是同时表示了两个命题,上下文是不是能够清除其中的一个命题。
(3)潜台词就是深藏在话语中的真正含意。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语言流露、表达出来。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中有话,有潜台词。潜台词表现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如:唐朝诗人韩翃与爱姬柳氏有一段悲欢离合的经历,其间曾有诗歌唱和。韩翃写了一首题为《章台柳》的词给爱姬柳氏:“章台柳,章台柳!夕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而柳氏读过这首词后,失声痛哭,并写下一首题为《杨柳枝》的词作答:“杨柳枝,芬芳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从字面上看,两首词都是写对杨柳的怀念,大家想一想两首词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4、理解推理的特点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由前提、结论、推理联项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前提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已知判断;结论是根据已知判断所推出的新判断;推理的联项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结项,是推理的逻辑常项。
推理中常见的有三段论推理和二难推理等。
(1)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为结论的间接推理。这个定义注意三点:一是三段论全由性质判断组成;二是两个前提必须有一个共同项(相同的概念);三是三段论是间接推理,因为它的前提是两个判断组成。
比如: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
三段论有大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①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③结论:推出的新判断。一般地说,在关联词“所以”、“因此”,“由此可见”等等后面的是结论;在关联词“因为”前面的是结论。
思考:古时候,有两人同时生了孩子,其一人的死了,把另一人的偷走。两个母亲为此告到官府。大家想一想,能否用三段论智断孩子。(讨论)在实际的语言当中,演绎推理很少有像上面这样完整的语言形式,一般说来,总是省略了一段或者两段。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2)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种可能推理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在第三次打白骨精时,实际上就面临了二难,因为根据前面两次的经验,如果孙悟空第三次把白骨精打死,他就可能被师傅赶走,但如果不打死白骨精,师父就会被白骨精吃掉。所以,打白骨精或者不打白骨精,所引起两种后果,或者孙悟空被师父赶走,或者师父被白骨精吃掉,都是孙悟空所不愿接受的。
4、理解逻辑规律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对人的思维有强制性,违背了它,思维就会发生混乱,人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不是先验的,也不是约定俗成的。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思维活动的概括和总结,是客观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在人们主观意识中的反映。
(1)同一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
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内容不确定。具体表现为: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例如:一旅行者又饥又渴,来到一酒店。他问:“老板,夹肉面包多少钱一份?”“五先令。”“给我来两份。”“好。”“老板,我感到渴比饿更厉害。可用两份面包换十先令一份的啤酒吗?”“当然可以。”于是他喝完酒就走了。老板急忙叫住他:“你还没付钱呢?”“我不是用面包换的酒吗?”“可你面包未付钱啊。”“我没吃你的面包,为何要付钱呢?”“是啊,可是„„”老板一时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只好让他走了。大家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呢?
(2)矛盾律
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就是说,一个思想与其否定,互相排斥,不能都真,至少有一假。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通常人们说“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
例如: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3)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具有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假,其中至少必有一真。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互下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而必须承认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简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维的明确性。
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是“两不可”,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或者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都同时予以否定。
例如:“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
这段论对“世界上有鬼”和“世界上没鬼”这对互相矛盾的判断同时否定,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五、课外延伸•学习探究
下面的故事运用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简要分析
1、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2、据说有一次,邻人偷了华盛顿家里的一匹马。华盛顿同一位警官到邻人的农场里去讨索,但那人拒绝归还,并声称那是他自己的马。华盛顿用双手蒙住马的两眼,对邻人说:“如果这马是你的,那么,请你告诉我们,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右眼。”
华盛顿放开蒙右眼的手,马的右眼并不瞎。
“我说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邻人急着争辩说。
华盛顿放开蒙左眼的手,马的左眼也不瞎。
“我又说错了„„”邻人还想狡辩。
“是的,你错了,”警官说,“证明这马不是你的,立即把马交还给华盛顿先生吧!”
3、《庄子》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外篇《秋水》中记载着庄子与惠施在壕梁之上观鱼时的一段对话。庄子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惠施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道:“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下面还有惠施的诘难和庄子的回答,这里不再征引。惠施和庄子关于是否知道游鱼快乐的问答都带有诡辩的性质。首先,作为正确的提问,惠施应对庄子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呢?”而惠施却又加上了一个前提:“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快乐呢?”这就构成了一个省略推理,省略的大前提是:“凡鱼以外的事物,都不能知道鱼快乐。”其次,作为正确的回答,庄子应当说明自己为什么知道鱼快乐的理由。庄子避开了正面回答,而是抓住了惠施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句话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这个反问也构成了一个省略推理,省略的大前提是:“凡不是我的人,都不能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我们认为,在惠施的问和庄子的反问中所省略的两个大前提都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在二者之上都隐藏着(或省略)一个更一般性的前提:“一个人对自己以外的任何事物都不能认识。”这是不可知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第四篇:逻辑与语文学习教案设计[推荐]
《逻辑与语文学习》教案
参赛序号:第22号
教学设想:
综合性学习中的《逻辑与语文学习》一课,它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这些年的大纲对于逻辑知识不作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对此也有所忽视,大部分高中学生没有接触过逻辑,但学习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极大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学生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设想:以实际生活为课堂,与考试常见题型,尤其是高考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逻辑的一般知识,结合四项子练习,分析逻辑知识在语言学习中的体现。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重点: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梳理文本材料,掌握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
难点:
把自发形成的思维习惯转化为学习语言的能力。
教学方法:
1、问题导引法、启发式、点拨法。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3分钟演讲(随机2名同学);
2、看大屏幕上同学门平时作文中不合逻辑的句子。
以上两方面分别体现同学们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不足,要想 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方法技巧。那么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逻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谈吐得体、思维灵活的人,让我们的作文批上“论述严谨,思维缜密”的评语,为我们成功打下基础。
二、文本梳理:
<一>将学生分成四组:
第一组:概念组;第二组:命题(判断)组; 第三组:推理组;第四组:规律组。要求: 1、先试做四项子练习,2、然后再看逻辑理论,划出有关逻辑的知识点。
3、根据逻辑知识点,思考练习题的规律。
<二>小组展示集体学习结果,教师点评:
1、概念组: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位
问:概念这一部分谈了什么是概念、如何给概念下定义、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的划分等方面。
明确:关键在于通过这个活动,纠正学生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课件展示):
比如,解释词语时,循环定义(“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陈述的内容”)、定义过宽(“思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定义过窄(“新闻就是多数人感兴趣而带有刺激性的事件的报道”)等毛病;列举事物时,划分标准前后不统一所导致的语病(延伸练习第4题)等。关于概念之间的关系,学生容易发生混乱,用图来表示,就一目了然了.2命题组:由概念组成命题
问(有的书上讲的是“判断”):命题项包含了什么是命题、命题与语句的关系、预设等三个方面的知识。
明确:出现歧义(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某些修辞效果达成的原理(比如“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一句,连用同一个“梦”字,表达了不同的概念,巧妙揭示了事情的真相);而同一命题也可以用不同语句表达,也就有不同的表达效果(用反问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比陈述句的效果要强烈)。
3、推理组:由命题组成推理(有已知命题得出新的命题的思维过程)
问:什么是推理、三段论、二难推理、论证等知识
明确:“三段论”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往往因为平时说话省略了一些前提,所以意识不到。
另外,了解一些运用三段论常犯的错误,比如“偷换概念”,对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培养是有好处的。“论证”是议论文中经常提到的术语,怎样才是一个严密的论证,有哪些论证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逻辑问题。从思维的角度分析几篇议论文,学生对于议论文的学习和写作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4、规律组:
问:介绍了三种最基本的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明确:我们在日常思维中往往不自觉地违背这些规律,造成一些病句。比如:P89
三、小结: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位,由概念组成命题,由命题组成推理,在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单位之上是一些基本的逻辑规律。每一项所谈的都是与语文学习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点。
四、逻辑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以高考实例学习这部分,印发学案,学生课前做,课堂分析)本块探究:要学生以生活为基准,结合学案中的案例来理解。
1、高考中修改病句:(看学案1、2小题)
思考:在有关病句修改的题目中,逻辑上的错误错误是主要的错误点。而学习基本的逻辑知识将有利于我们在考试中做对这类题目。
2、高考中的句子排序
(学案第3小题)
思考:由上面的例题我们可以看出在句子连贯排列这类题目中对逻辑知识的考察更为明显与突出。
3、阅读教学中:(学案第4小题)3
4、写作中应注意的语法、逻辑问题
(看大屏幕)
在写作训练中不少中学生经常出现一些病句,语文老师觉得难以纠正。中学生写作中应注意的语法、逻辑问题。如:①“班长工作很模范。”
②.“我做过一度家庭教师。”
③“一盏盏灯光闪耀。”
④“运动员以惊人的迅速跑到了终点。”
分析:①.中“模范”是名词,此处误用动词。“模范”可以做定语,如“模范工作者”“模范班级”等,但它不是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
因此“模范”应改为“积极”“认真”。②.的“一度”副词误用为形容词,“一度”与“一次”用法不同,“一次”用在动词之后,“一度”用在动词之前。
应改为“一度做过”。③.的“一盏盏”不能修饰“灯光”,应改为“一盏盏明灯”。④.的“迅速”是形容词,此处无用为名词,应改为“速度”。
小结:显然逻辑在语文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考语文科目的试题中也频繁地考察逻辑知识。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逻辑,讲逻辑与语文学习结合,并将有利于我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教学反思
本课大纲要求“自发形成的思维习惯转化为学习语言的能力”,我想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我们要努力形成学生们运用逻辑的习惯。告诉学生“生活处处皆有,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高考是对生活的理解,所以,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善于发现逻辑。
五、课后探究:课后第一题、学案课堂练练
六、板书设计:
逻辑与语文学习
一、逻辑:
概念
二、逻辑与语文学习:
命题
逻辑规律
病句、排序、阅读、写作……
推理
第五篇:逻辑与语文学习学案
《逻辑与语文学习》学案
学习目的:
1、了解概念、命题、推理、逻辑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2、能运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有关问题。
第一课时 知识梳理
一、概念
1、什么是概念?
2、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指的是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五种关系:①②③④⑤。
用图来表示就是:
4、概念与词语之间的关系。
①一个概念可以由多个词语来表示。
例如:
②一个词语也可以表示多个概念。
例如:
二、命题
1、什么是命题?
2、逻辑中的命题与语言中的语句之间的关系。
(1)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命题。一般来说,只有判断句和陈述句才直接表达命题。
下列语句:①红豆生南国,②春来发几枝?③愿君多采撷,④此物最相思!哪些句子是命题?
(2)命题与语句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A、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
例如:
B、同一个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例如:
3、言外之意
我们在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句话在字面意义之外,还可能有类似于戏剧中“潜台词”的言外之意,逻辑学上叫“预设义”或“隐含义”。
例如:
三、推理
1、什么是推理?
2、推理中最常见是“三段论”和“二难推理”。
(1)“三段论”:通过两个前提,得出一个结论,而且两个前提包含一个共同的词项。
例如:
(2)“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两种可能得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例如:
四、逻辑规律
1、“同一律”是指。违反同一律的基本错误是:偷换概念、改变话题。
例如:
2、“矛盾律”是指。违反这一要求,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例如:“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两个句子都是病句。
例如:
3、“排中律”是指。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是“两不可”,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都同时予以否定。
例如:
第二课时 知识运用
一、概念
1、判断下列各对概念之间的关系。
阿Q---老舍()文学作品---小说()
教师---作家()真理---谬误()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鲁迅---《拿来主义》的作者()
2、下面对概念的划分正确吗?
(1)图书管里有外国小说、古典小说和侦探小说。
(2)今天大扫除,女同学擦玻璃,团员扫地,班干部抹桌子。
(3)词可以分为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褒义词和贬义词。
二、命题
1、有时候,有意识地把握概念和词语、命题和语句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我们的语言巧妙而丰富。体会下面句子的妙处。
(1)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罗贯中《杨修之死》)
(2)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鲁迅《故乡》)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可是匪徒们走上几十里的大山背,他们没有想到包马蹄的麻袋片全烂掉在马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曲波《林海雪原》)
2、分析下列命题错误的原因。
(1)报晓的雄鸡是我们起床的信号。
(2)你这个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
(3)他要么是个老师,要么是个作家。
(4)出入校门的师生必须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
三、推理
1、下列推理正确吗?
(1)他普通话说得很好,看来一定是个北京人。
(2)如果得到老师的表扬,大家的劲头就会更大。现在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大家的劲头就没有了。
2、下面的故事运用了什么推理知识?
据说有一次,邻人偷了华盛顿家里的一匹马。华盛顿同一位警官到邻人的农场里去索要,但邻人拒绝归还,并声称那是他自己的马。华盛顿用双手蒙住马的两眼,对邻人说:“如果这马是你的,那么,请你告诉我们,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右眼。”邻人说。
华盛顿放开蒙右眼的手,马的右眼并不瞎。
“我说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邻人急着争辩说。
华盛顿放开蒙左眼的手,马的左眼也不瞎。
“我又说错了……”邻人还想狡辩。
“是的,你错了,”警官说,“证明这马不是你的,立即把马交还给华盛顿先生吧!”
四、逻辑规律
分析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分别违反了什么思维规律。
(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2)这座山从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也从来没有下来过。
(3)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4)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就把它当成儿童文学发表吧。
(5)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6)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
我来提问: